?

溫經止痛飲聯合督脈灸治療寒濕凝滯型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

2024-01-13 12:36藍蓓蕾李丹丹雷曉燕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溫經姜末督脈

藍蓓蕾,李丹丹,陳 艷,袁 彬,雷曉燕

(麗水市人民醫院·浙江 麗水 323000)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婦科炎癥性疾病,多因盆腔炎急性期失治及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病情反復;患者多表現為白帶增多、下腹部墜痛等,炎癥長期刺激致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盆腔包塊,還可能增加女性不孕風險,故積極治療十分重要[1-2]。臨床上西藥治療因盆腔解剖結構等原因效果欠佳,且長期應用抗生素可能導致耐藥及菌群失調[3]。中醫療法在該病治療上具有獨特優勢,可通過整體調節、辨證施治及中藥內服、針灸、灌腸等多種治療手段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4-5]。筆者以CPID常見證型寒濕凝滯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自擬溫經止痛飲聯合督脈灸治療寒濕凝滯型CPID的效果及對患者血液流變學、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CPID提供參考。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就診的符合納入標準的寒濕凝滯型CPID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標準 1)符合CPID診斷標準[6];2)符合中醫寒濕凝滯型診斷標準[7];3)年齡在20~50歲的育齡婦女,病程在3 個月以上,均進行B超檢查及理化檢查;4)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

1.3 排除標準 1)伴有子宮癌等惡性腫瘤者;2)急性宮頸炎、急性盆腔炎患者;3)存在腦、心、肝、腎嚴重疾病者;4)存在精神疾病者;5)治療依從性差者;6)妊娠或哺乳期患者;7)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督脈灸治療。采用75%酒精消毒背部督脈段,將灸療粉(肉桂、附子、川芎、桂枝、白芍、吳茱萸各等份研磨而成)均勻鋪撒,將姜末捏成長方形(寬約5 cm、厚約2.5 cm)放置在灸粉上面,并于姜末中間輕輕壓一條凹槽,將壓緊的艾柱放置在姜末的凹槽上,擺成長條形,艾絨高度約2 cm;用95%酒精均勻點燃艾絨,待其自燃自滅,約1.5 h;施灸結束后移除姜末,用干毛巾擦干施灸部位;每周治療1次,共治療8次(月經期間停止鋪灸)。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溫經止痛飲加味治療,湯方為:炮姜、烏藥、川芎、蒲黃、白芍、延胡索、白術、五靈脂、茯苓、香附、敗醬草各15 g,小茴香、白花蛇舌草各20 g,懷牛膝、甘草各10 g;加水煎取300 mL,2 次/日溫服,共治療2 個月。

2.2 療效標準 依照《中藥新藥證候及療效評價》[8]中療效標準判定。

2.3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中醫癥狀評分比較: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下腹冷痛、腰骶脹痛、帶下異常、月經不調、形寒肢冷等癥狀評分[9],下腹冷痛、腰骶脹痛、帶下異常按照嚴重程度從無到重計0~6分,月經不調、形寒肢冷按照嚴重程度從無到重計0~3 分。2)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變化比較:治療前、后采用血液流變儀進行檢測,指標包括:纖維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3)兩組患者炎性指標比較:治療前、后采用ELISA檢測血清IL-8、IL-6、TNF-α水平,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記錄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3.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

3.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變化比較

3.4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3.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4 討論

中醫將CPID歸于“帶下病”范疇,寒濕凝滯型患者多由于患者體虛、臟腑失調,寒濕之邪下注,侵淫沖任胞宮,導致經脈痹阻、氣血運行不暢,胞脈失養,固可見帶下量多、小腹疼痛[9]。故此臨床治療當以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主。中醫特色療法督脈灸以督脈為中心,集合了經絡、藥物、熱力等優勢,將藥物通過熱量滲透皮膚,刺激神經,促進血液循環,激發人體陽氣,起到調理陰陽、溫中散寒、通經活絡、通痹止痛、消瘀散結的功效,改善患者下腹疼痛、帶下異常等癥狀[10-11]。督脈灸所用藥粉中肉桂溫中散寒、理氣止痛;附子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吳茱萸溫陽散寒止痛;桂枝溫經散寒通脈;川芎理氣活血化瘀;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溫經止痛飲方中炮姜溫通經脈、祛寒止痛、祛瘀散結;小茴香辛、溫,具有溫腎暖肝、散寒止痛的功效;烏藥溫補脾腎、固精止帶;川芎與延胡索合用能夠行氣活血、祛瘀止痛;五靈脂與蒲黃合為失笑散,可化瘀止血、散結止痛;懷牛膝功可補肝腎、活血祛瘀通經、引血下行;白芍可養血斂陰、柔肝緩急止痛;香附能疏肝行氣解郁、調經止痛,與白芍配伍調和氣血效果更佳;白術與茯苓配伍能健脾利濕以去濕邪;敗醬草解毒消癰排膿、祛瘀通經止痛;白花蛇舌草解毒消腫利濕; 甘草可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溫陽暖宮、溫經散寒、解毒除濕、活血止痛之功效。本文結果提示溫經止痛飲聯合督脈灸治療寒濕凝滯型CPID患者療效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項癥狀。

CPID患者均存在血液黏、濃、聚狀態,血液流變性異常[12]。本文觀察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及FIB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溫經止痛飲聯合督脈灸能有效改善寒濕凝滯型CPID患者的血液流變學狀態。

CPID進展過程中,炎性因子發揮了重要作用。IL-8是有較強趨化效果的促炎因子,能增強炎癥浸潤,加速炎癥反應進程[13]。TNF-α及IL-6均由單核細胞分泌,TNF-α能促進其他炎癥因子的釋放;IL-6參與炎癥誘導及傳遞且可減弱自身免疫反應,兩者水平均與患者病情進展相關[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IL-8、TNF-α以及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溫經止痛飲聯合督脈灸能更有效減低寒濕凝滯型CPID患者血清的IL-8、TNF-α以及IL-6水平,有效控制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溫經止痛飲聯合督脈灸治療寒濕凝滯型CPID患者療效更佳,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血液流變學指標,更有效地控制炎癥反應,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猜你喜歡
溫經姜末督脈
中醫溫經推拿手法治療痛經的臨床療效與機制探討
龍氏手法結合頭頸部督脈電針治療落枕的臨床觀察
從督脈論治阿爾茨海默病的理論探討
姜 末
姜末
老寒胃吃姜末煎雞蛋
老寒胃吃姜末煎雞蛋
基于熱掃描成像系統探討易筋經“托天樁”對陽虛質督脈紅外熱成像的影響
隱藏
愛情詩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