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芪湯配合針刺治療中風后便秘(氣虛型)的臨床觀察

2024-01-13 12:37張忠平劉迎春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氣虛中風黃芪

叢 宇,潘 洋,張忠平,韓 旭,劉迎春

(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針灸科·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環境因素的變化,腦中風的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雖然隨著醫藥學的進步,中風致死率有所降低,但并發癥沒有明顯變化,仍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便秘是中風后主要臨床并發癥之一,約占中風患者的30%~60%[1],與中風患者長期處于臥床狀態,活動量減少、飲食習慣改變、排便環境改變及情緒變化等因素有關。長期的便秘會導致食欲不振、焦慮、失眠、痔瘡、肛裂及腸梗阻等疾病的發生,影響中風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和預后;當患者用力排便時也可能會引起血壓、顱內壓升高,引發心血管意外事件;因此,中風后患者保持大便通暢十分重要。目前西醫對于中風后便秘的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方法包括口服藥物治療、灌腸等,其作用往往具有時效性,且伴隨營養不良、電解質紊亂、不能自主排便等副作用,雖能緩解患者便秘癥狀,但會增加治療的風險[2]。中醫對中風后便秘的治療形式多樣,常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聯合應用[3],可避免單一手段的局限性,達到“1+1>2”的效果。針灸作為一種綠色安全的治療方式,可以刺激患者胃腸蠕動,同時修復患者神經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再次中風[4]。黃芪湯是《金匱翼》中治療氣虛便秘的經典方劑,由黃芪、陳皮、麻子仁、白蜜組成,以黃芪、陳皮益氣健脾,麻子仁、白蜜潤腸通便,患者可長期服用以調理脾胃,療效頗佳[5]。本研究通過予黃芪湯聯合針刺治療中風后便秘(氣虛型)患者取得滿意效果,故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2022年9月—2023年3月就診于黑龍江省中醫醫院針灸一科患者60 例經頭CT或MRI確診為缺血性中風(腦梗死)合并便秘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黃芪湯配合針刺組(觀察組,30例)和單純針刺組(對照組,30例)。黃芪湯配合針刺組: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平均年齡(59.73±7.36) 歲;中風病程(62.17±5.23) d;便秘病程(6.93±1.51) d。單純針刺組:男性17例,女13 例;平均年齡(62.70±5.86)歲;中風病程(60.30±6.33) d;便秘病程(6.40±2.06) d。兩組中風后便秘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缺血性中風診斷標準依據《中國各類主要腦血管病診斷要點2019》[6],經頭部CT/MRI檢查提示腦梗死診斷;便秘診斷依據慢性便秘羅馬Ⅳ[7]標準。中醫中風診斷標準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中風”及“便秘”的診斷標準,辨證為氣虛型。

1.3 納入標準 1)符合中西醫中風、便秘的診斷標準,且便秘發生于中風后,符合中醫氣虛型便秘辨證標準;2)年齡40~70歲,性別不限;3)患者病情平穩,語言及認知功能基本正常,可配合完成量表;4)經知情告知,患者及家屬自愿接受此方案。

1.4 排除標準 1) 入組前接受過其他治療者;2)入組前有長期習慣性便秘或器質性便秘者;3)血壓、血糖控制不平穩者,或有肝、腎、造血系統嚴重疾病者,或對外界刺激敏感者;4)針刺選穴局部皮膚有感染、潰破、破損者。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參照中華中醫藥學腦分會制訂的《中西醫結合腦卒中循證實踐指南(2019)》[9]進行內科基礎治療。對照組接受針刺治療。參照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9版)《經絡腧穴學》[10]選穴:天樞、中脘、氣海、關元、足三里、上巨虛、支溝、照海;操作:患者臥位,充分暴露施術部位,常規消毒后,選用安迪牌0.3 mm×40 mm毫針(貴州安迪醫療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進行針刺,諸穴進針至適宜深度,以患者得氣為度,針刺手法采用平補平瀉法;日1 次,每次留針30 min,連續治療2 周。觀察組給予黃芪湯加針刺治療。黃芪湯:黃芪30 g、麻子仁15 g、陳皮15 g、白蜜10 g,根據患者病情,可適當加減:氣虛甚者,可加人參、白術;大便干結難排,加郁李仁、杏仁;腹部脹滿痛甚,加厚樸、萊菔子;睡眠不安,情志抑郁,加遠志、合歡皮、炒棗仁;伴肺虛久咳,加生脈飲、紫菀、白前。由本院煎藥房代煎,每日1 劑,每袋100 mL,早晚分服。針刺治療同對照組。連續治療2周。囑患者治療期間禁用其他相關促進排便的藥物。

2.2 療效標準 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便秘”有關標準[6]判定。治愈:排便通暢,大便轉潤,1~2 d1次,短期內無復發;好轉:排便欠暢,大便轉潤,3 d1次;未愈:癥狀未見明顯改善或無改善。

2.3 便秘及相關癥狀積分 根據2005年中華醫學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學組制定的《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表》[11],觀察項包括排便頻度、糞便性狀、排便時間、腹脹、排便困難及用力程度,下墜、不盡、脹感共6項,依據癥狀程度進行計分:正常0分;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糞便性狀評分按照大便性狀Bristol分型標準:Ⅳ~Ⅶ 型,0 分;Ⅲ 型:1 分;Ⅱ 型:2 分;Ⅰ 型:3 分,出現1 個癥狀累計相應分數,最后計算總分。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3.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癥狀積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癥狀積分比較

4 討論

便秘會導致毒素聚集,吸收至患者血液中,損害中樞神經系統,不利于患者腦功能恢復[12];此外,中風后患者便秘時如果排便用力,導致腹壓升高,心臟收縮能力加強而增加心臟負擔,會誘發再次中風或心肌梗死,嚴重者可威脅到患者生命[13]。長期便秘也會使患者自信心降低,出現失眠、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而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又影響胃腸道感覺、運動和分泌功能,加重便秘[14],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因此,尋求安全有效的中風后便秘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價值。

中醫學認為,中風后便秘是大腦損傷的繼發結果,病因病機以氣虛為本[15]?!夺t林改錯》中載:“既得半身不遂之后,無力使足動,如何有氣到下部推行大便下行?大便在大腸,日久不行,自干燥也?!?對中風后便秘的發生提出明確認識[16],中風后患者素體氣血虧虛,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水谷精微運化失司,氣血化生乏源,大腸推動無力而導致糞便停滯,日久燥結,易形成氣虛型便秘,表現為便質不硬,有便意,臨廁時努掙乏力,難以排出。一方面卒中患者肢體功能障礙,長期臥床,運動量減少,腸蠕動減慢,會加重便秘的發生與發展。另一方面特別是臥床不起的中風患者,常伴隨意識障礙、吞咽困難,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食少納呆,中氣更虛,便秘也更為嚴重。故其臨床治療應以補虛為主。

針灸被廣泛應用于治療中風后便秘效果優于西藥、灌腸等其他治療方式[17],預防和治療效果較好,并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18]。本研究所選腧穴中,天樞穴是大腸經氣血主要來源,是調節胃腸功能要穴;中脘,腑之會,可通腑降氣,治療一切腑病;氣海、關元深部正對小腸,局部刺激可促消化,同時補虛固本;足三里可益氣生血,調理脾胃,研究發現針刺足三里可規律胃腸蠕動功能,同時有利于中風后腦功能恢復[19];上巨虛,大腸下合穴,大腸經氣下注而成,大腸病變常擇之;“大便閉塞不能通,氣上支溝陽有功”,支溝能夠通調三焦,是治療氣機失調所致便秘特效穴;照海滋陰、補益、通調三焦,配合支溝便秘療效顯著。以上諸穴合用,共奏益氣健脾、潤腸通便之效。

黃芪湯出自《金匱翼》:“黃芪湯治老人虛閉……閉甚者不過兩服愈?!?是治療氣虛型便秘的代表方劑之一[20]。黃芪湯遵循“損者益之”的原則,重在益氣潤腸通便,氣虛運化無力,導致大便無力排出,治療切勿單純攻下,誤入攻下則氣更虛,便秘更重。方中黃芪味甘、性溫,生津、生血,為補藥之長,善補脾胃,補而不膩。陳皮味辛,辛則散而行氣滯,滯氣行則脾胃自健,為理氣健脾之要藥,同補藥則補,同降藥則降,與黃芪配伍可用于氣虛便秘,補而不滯。麻子仁脂多體潤,略兼滋潤,功善潤腸通便,通而不傷正氣。白蜜濃郁潤澤,善潤滑胃腸而開閉塞,尚能調和諸藥?,F代研究表明,黃芪能保持胃腸道平滑肌的緊張性和抑制腸道平滑肌痙攣以改善便秘癥狀,且可以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21];陳皮的揮發油能溫和地刺激胃腸道平滑肌,促進消化液分泌,加速腸道積氣排出,且能夠調血脂、抗凝、減輕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血管[22];麻子仁、白蜜有助于促進胃腸動力,改善便秘情況[23]。

本文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便秘癥狀積分顯著降低,總有效率顯著升高,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黃芪湯聯合針刺治療對于改善中風后便秘(氣虛型)效果較于單純針刺效果更佳,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氣虛中風黃芪
Huangqi decoction (黃芪湯)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補氣之王”黃芪,你吃對了嗎?
預防中風應做到八要八不要
黃芪是個寶
血壓偏低也要警惕中風
氣虛便秘用白術萊菔湯
氣虛了,病多了
回藥失荅剌知丸治療中風后癡呆的療效觀察
氣虛發熱病機探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后偏癱2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