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教學指南研究

2024-01-14 13:38包烏云畢力格
科技風 2024年1期
關鍵詞:課程教學立德樹人

摘?要:本文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計算機類省級雙高專業,圍繞課程素質教育教學指南展開研究,依據雙高專業群建設方案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從目標定位、內容設計、育人體系、要求原則等方面進行探索,提出了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素質教育教學的實踐思路,在深化專業教育的同時,浸潤課程素質教育元素,提升學生專業認知,增強網絡安全觀念、數據治理意識、團隊協作能力,全面提高立德樹人成效,有效達成課程素質目標。

關鍵詞: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教學指南;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2

1?概述

為落實國家“雙高計劃”“能源戰略”,結合區域產業結構,聚焦煤炭產業,組建智慧礦山專業群。專業群結合學校特色及行業背景,以煤炭類專業通風技術與安全管理專業為核心,整合計算機類專業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電子信息類專業物聯網應用技術,由四個專業構成專業群。

根據專業群建設方案要求,面向智慧礦山崗位需求,構建能力遞進課程體系;從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和職業技能培養出發,以國家標準為指引,落實課程素質教育,開發課程標準;企業“三新”進教材、進課堂,推進教材建設與課堂革命,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轉變、以單一教學方式向項目化等多種教學方式轉變、以傳統教學模式向“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轉變,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素質教育融入形成科學有效的課程建設質量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本文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計算機類省級雙高專業,圍繞課程素質教育教學指南展開研究。

2?存在問題

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計算機類專業的專業課程素質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2.1?計算機類專業缺乏課程素質教育教學指南

根據專業群建設方案,圍繞專業課程新要求,開發更新專業群課程標準,確定素質目標,提高思想品德與文化修養,例如,將“拼搏奉獻”的礦工精神和“綠色礦山”的雙碳理念融入課程標準。因此,結合本專業育人要求和特點,研制專業課程素質教育教學指南,幫助教師準確把握本專業的素質教育是什么、怎么做等問題,供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教學研究和實踐中參考借鑒。

2.2?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素質教育覆蓋率較低

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標準中,課程素質教育覆蓋率依然不高;根據專業群建設要求,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堅定理想信念,培養愛國主義情懷,賦能課程標準。因此,編制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教學指南刻不容緩,推進課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3?教學指南設計

3.1?素質目標定位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運用可以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政治信仰、社會責任的題材與內容,全面提高大學生緣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3.2?內容設計

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素質教學指南架構如圖1所示。

圖1?課程素質教學指南架構

圍繞課程素質目標定位,通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引導學生正確做人和做事,根據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素質教學指南進行各專業課程教學設計和開展教育活動。

教學方法方面,列舉并分析常用的課程教學方法,講授與研討、講授與提問、混合式教學,保證深度融合實施效果。引入案例把課程眾多知識點,合理分解到多個典型案例中,使多個知識點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讓學生有系統、有目的地學習。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可以實現課本知識與工程應用于一體。使學生擁有初步的工程應用能力,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

教學評價方面,優化評價體系,研發綜測系統,激勵最優成長;采用過程評價、結果評價、增值評價三種評價形式,由課前、課中、課后、期末、增值五個評價構成,采用超星系統、競技考核平臺、學生、任課教師、產業導師等多元評價主體,自主研發學生課程綜合評價系統,涵蓋學習進度、問題反饋、課堂表現、攻防對抗演習等知識、能力、素質多維評價要素,構建“多維多元”評價體系;以專業基礎課程“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例,其過程化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素質目標的考核,從團隊合作、學習態度、數字化學習和創新能力、社會責任等方面進行考核,如圖2所示。

圖2?課程過程化考核評價體系

素質內容方面,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素質教學指南維度按照“5+X”模式進行設置,即涵蓋五個基本維度和X個拓展維度。

五個基本維度是“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法治意識、道德修養”。政治認同主要有黨的領導、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國際視野等;家國情懷主要含愛國精神、人生價值、時代追求、社會責任等;文化素養涵蓋人文學養、藝術涵養、科學素養、心理修養等;法治意識包含法治認同、法治思維、遵守法規、依法辦事等;道德修養主要包含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內容。

“X”為可根據學校、專業或課程特點設置的其他拓展維度,即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職業素養、專業素養等。

校園文化方面,引導學生秉承“拼搏奉獻、求實創新”的“太陽石精神”,引導學生堅守“學煤愛煤、以煤為榮”的能源情結,引導學生踐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礦工精神。

企業文化方面,引導學生傳承“文明校園、和諧企業”的校企文化,引導學生踐行“艱苦創業、團結奮斗、自力更生、不屈不撓、敢打硬仗、奮不顧身、絕地求勝、為國爭光、敢于勝利、善于勝利”的愛國主義的創新精神。

職業素養方面,引導學生弘揚“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引導學生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精神”。

專業素養方面,引導學生樹立“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正確網絡安全觀,重視“誰能把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經濟發展機遇,誰就把準了時代脈搏”的大數據理念和數據治理意識,注重“綠色礦山”的“雙碳”理念。

以專業核心課程“網絡安全技術”為例,教學設計中,針對基于滲透測試工作過程的教學任務,“全過程、全任務”融入工匠精神和網絡安全觀兩個主題,見圖3。以工匠精神(精準、細致、謹慎、嚴格、盡責)為主線設置過程主題(一過程一主題);以正確的網絡安全觀(網絡安全金句)為主線設計任務主題(一任務一主題)。教學實施過程中,例如,在痕跡隱藏與防范任務中解析網絡安全違法案例時,融入“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主題,將痕跡隱藏與防范知識學習與網絡安全法制意識培養緊密結合。為杜絕網絡安全違法行為,必須盡責追蹤入侵痕跡,將安全防范技能學習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養緊密結合,浸潤“爭當網安衛士的使命感”“堅守合規底線的法規意識”“不棄微末的勞動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元素。

圖3?雙主線素質內容體系

3.3?構建體系

根據課程教學指南,專業課程采用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教學內容融入信息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職業應用情景,建立“雙線多維”課程思政育人新體系,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加強與專業課程的融通。以專業核心課程“路由交換技術”為例,在教學設計中,課中、課外雙線,融入安全意識(網絡安全、煤礦生產安全)、工匠精神(敬業、精益、專注、創新)、團隊協作(尊重、信任、欣賞、溝通)和數字社會責任(信息意識、道德規范、行為自律、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等四維元素,引導學生成為高素質勞動者;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將典型職業情境與素質內容相融合,構建認識、規劃、獲取、連接、配置、體驗、運維、排故等典型網絡運維工作任務,通過啟示式、浸潤式和感悟式等方式,創設“雙線四維”課程育人體系,見圖4。課前引入小組任務,強化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課中通過網線制作的循環虛實演練、視頻監控網絡的規范連接,強化安全意識、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課后通過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和敬業精神。

圖4?路由交換技術課程“雙線四維”育人體系

3.4?確立原則

結合教學指南和各課程特點,尋找素質內容元素,進行浸潤式教育;應堅持實事求是、創新思維、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等原則。

3.5?提出要求

課堂以真實案例中的真實工作任務為學習抓手,并以競賽通關形式組織實踐教學,學生所學知識技能快速得到驗證,增強學生的獲得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技意識,凸顯學生互學互助,提升課堂討論氛圍。根據素質目標、內容和原則,針對課程教學設計,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1)堅持灌輸與滲透相結合,灌輸應注重啟發,是主觀認同,并非植入;滲透應注重貼近實際、生活、學生,注重向社會、心理和網絡等環境方向滲透;二者相結合就是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浸潤式融入方式。

(2)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生活實際、各學科知識與實踐結合度中去尋找內容元素,依據實際來修正理論邏輯。

(3)堅持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從縱向歷史與橫向現實的維度出發,通過中國特色與國際的比較、歷史使命與時代責任的比較,使素質教育元素既源于歷史又基于現實。

(4)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通過隱性滲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門專業課程之中,通過潤物細無聲、滴水穿石的方式,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有機結合。

(5)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必須遵循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的原則,既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也應遵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6)堅持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必須堅持以正面引導、說服教育為主,善于疏導,啟發教育,同時進行必要的紀律約束,引導學生品德向正確、健康方向發展。

結語

本文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計算機類專業,針對課程素質教學指南進行探索和確定目標,設計內容和構建體系,確立原則并提出要求;在深化專業教育的同時,強化課程素質內容元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專業認知,增強網絡安全觀念、數據治理意識、團隊協作能力,有效達成課程素質目標。

通過本文的研究、示范與推廣作用,研制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教學指南,幫助教師準確把握本專業的課程素質教學目標,指導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同時為其他專業大類課程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參考文獻:

[1]包烏云畢力格.Python編程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2(20):3537.

[2]黃俊梅.高職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風,2021(05):5354.

[3]李波,屈原,徐靜.專業課中融入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科技風,2020(13):77.

[4]王大靈.高職計算機類課程融入思政元素探索——以“數據庫技術與應用”課程為例[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2(05):7881.

[5]韓穎,李妍.新工科背景下本科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路徑[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3(08):4952.

項目基金:本文系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研究”(項目編號:23XJS04)成果;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智慧礦山運維與管理’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項目編號:2023SZX392)成果;陜西省《通風技術與安全管理(智慧礦山運維與管理)省級雙高專業群》(項目批文:陜教函〔2022〕561號)成果

作者簡介:包烏云畢力格(1988—?),男,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類專業的教學與科研。

猜你喜歡
課程教學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淺談微課在PHOTOSHOP課程教學中的實踐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