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聯網+”的“食品化學”課程多元化創新教學探索

2024-01-14 13:38陳靜吳日輝金靜維劉磊
科技風 2024年1期
關鍵詞:食品化學多元化教學創新教學

陳靜 吳日輝 金靜維 劉磊

摘?要:“食品化學”課程是以現代工程教育觀為指導思想,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教育理念,注重強化體現工程能力的模塊化課程建設。本課程基于“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以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為實踐對象,開展多元化創新教學研究與改革。本文重點將從貫徹現代工程教育觀的教育理念、確定多元化授課模式、設計課堂教學過程、開創實踐“學訓一體”教學內容、系統規劃課程思政內容和建立多維度教學評價體系六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通過多元化創新教學,能夠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創新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食品化學;課程建設;創新教學;多元化教學

“食品化學”作為食品工程專業重要的一門理論性及實用性的專業基礎性課程。本課程的任務要求學生掌握“食品化學”中的必要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創新性思維,為適應后續學習專業課程和畢業后從事食品相關專業性工作,解決新型健康食品研發、制造和加工等相關的實際瓶頸問題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然而,“食品化學”內容相對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內容豐富與范圍廣泛、知識點復雜且關聯性不強,理論大于實踐操作,單純傳統線下講授的教學方式相對枯燥,容易影響學生主動學習課程的積極性,不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結合當代大學生特點,即手機、電腦使用的原住民,習慣用網絡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線上學習基礎,思維活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喜歡探索等。提出“食品化學”課程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1],進行“教學—實踐—科研—教學”循環漸進的培養模式和“多環節多元化”考核模式,進一步構建完善的“食品化學”教學方法和知識體系,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課程實施中將重點打造基于線上線下融合的多元化混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培養食品領域的應用型和復合型高素質人才,促進面向當地區域經濟發展。

1?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食品化學”課程開展多元化創新教學的必要性

1.1?“食品化學”課程學情分析

“食品化學”作為食品工程專業的一門理論性及實用性強的專業基礎性課程。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要求學生掌握“食品化學”重點的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培養學生創新性的思維方式,解決新型健康食品研發、制造和加工等相關的實際瓶頸問題,讓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然而,“食品化學”內容相對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內容豐富與范圍廣泛、知識點復雜且關聯性不強,理論大于實踐操作,單純傳統講解理論內容相對枯燥,學生接受難度增大,容易減弱學習興趣和熱情,影響教學的質量和效果[2]。結合近年來的教學經驗,我們發現“食品化學”以傳統講授方式的教學效果不理想,主要存在學生積極性不高、缺乏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不突出等問題。與此同時,目前大學生基本為00后,接觸事物較為前沿,有獨特的興趣和個性,以相對單一的傳統教學為主的教學已不足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因此,如何在“食品化學”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積極性,構建良好的學習態度,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與技能知識的掌握,讓學生發揮學習內容應用技能是“食品化學”課程急需解決的問題。

1.2?“食品化學”課程進行“互聯網+多元化創新教學”的必要性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容易出現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式學習的局面。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本課程重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教師團隊注營造師生雙方互動的教學氛圍。結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本課程教學團隊擬進一步構建完善的“食品化學”課程教學方法和知識體系,由于學生對理解需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強調及示范,讓學生參與到知識體系的分解或重構等教學環節,有助于學生對整體知識體系中各知識點間的關聯性進行充分的思考,并鼓勵學生表達個人的觀點,重塑專業知識點在實際應用中的認識,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程實施中將重點打造基于線上線下融合的“多元化”創新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培養食品領域的應用型和復合型高素質人才,促進面向區域經濟發展。

2?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食品化學”課程多元化創新教學設計與實施

2.1?優化教學目標,貫徹現代工程教育觀理念

“食品化學”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基于OBE理念,以知識單元為主,以貫徹現代工程教育觀的教育理念,形成知識體系構建、專業能力培養和素養塑造相融合的教學模式[35]。因此,優化了教學目標,包括以下三方面:(1)學生通過學習“食品化學”課程可以掌握食品中各組分的分類、結構、性質及功能,以及在加工貯藏中的可能變化、變化機制與調控等方面的理論知識,為今后學習專業知識或進入高層次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2)培養學生在學習、科研活動中治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向學生傳遞科學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3)注重與專業知識和其他化學課程的結合和銜接,強化實踐教學,重點優化設計“食品化學與分析實驗”內容,同時將食品學科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學,以科研促教學和推思政,彰顯“食品化學”課程特色。(4)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識別和分析食品加工關鍵環節的洞察力,能解決復雜食品工程問題,培養學生能辯證分析的科學思維,提高學生遵紀守法的職業素養,促進學生對食品行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培養新時代食品領域專業復合型人才。

2.2?整合教學資源,確定多元化授課模式

“食品化學”課程教學團隊堅持“雙向反饋、綜合評估”的育人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針,形成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MOOC和微課資源建設,實現課程資源共享,通過錄像、直播等方式,建設自主線上特色課程和資源庫。課堂中以案例研討教學方法為主導,同時在教學環節中穿插翻轉課堂、問題導向和交流討論等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和教師為引導的效果,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根據不同章節的主要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上進行多元化授課方式,如案例教學、融入前沿科研成果、翻轉課堂。在實驗教學環節通過實行合理安排實驗內容、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比例等立體化的改革措施,提升現代食品創新型人才的綜合能力。

2.3?分析重點難點,設計課堂教學過程

“食品化學”課程的教學重點表現在以下幾點:通過講授“食品化學”中涉及的主要化學組分的結構、理化性質、功能以及其在食品加工、運輸、銷售等過程中發生的變化,重視食品品質和安全性的風險,讓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知識,并運用于解決食品的實際問題。此外,課程的教學難點主要是通過抽象知識點的詳細講解,并結合案例分析和食品化學與分析實驗課,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針對上述“食品化學”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問題,設計了課堂教學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1)引入新課:根據課程授課內容,“食品化學”課程主要采用案例導入或問題導入或情境導入等方式,增強學生的興趣及引導學生思考,導入新課內容。(2)講授新課:為了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與能力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強化學生對知識初步感知,自主學習完成后對新知識點和新概念等進行講解。重點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講解本節課的難點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或啟發性學習,鼓勵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話語總結相關知識點。此外,結合實例,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幫助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相關知識,同時增進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情感。(3)鞏固練習:根據各節課的授課內容的實際情況,布置課后作業,重點設計主觀開放性題目,有助于發散學生思考問題和提高分析能力。

2.4?強化理論教學,開創實踐“學訓一體”教學內容

“食品化學”課程設計思路以食品原料成分為主線,以食品各組分的物化性質為指標,關注各組分在加工、貯藏中可能發生的物理或化學變化,針對食品加工領域中常見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根據專業重點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性合理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1)通過案例導出本章重點知識內容,提高學生學習“食品化學”知識的興趣,并培養學生將“食品化學”專業知識和實際問題相聯系的綜合分析能力,擴大“食品化學”專業知識在食品領域的應用范圍。(2)突出重點難點,避免相關聯課程(生物化學、食品營養學等)中知識點的重復。(3)結合教師團隊的研究方向與工作進展,及時融入前沿科研項目和成果,如在碳水化合物章節中,引入教師的課題研究內容“陳皮多糖經腸道菌群改善代謝綜合征”,引導學生了解相關的前沿科學知識和動態,從而開闊眼界,拓寬視野,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4)提升實驗課程質量,針對企業目前的攻堅技術及實際任務,增設綜合性設計實驗,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及創新能力。

2.5?挖掘思政元素,系統規劃課程思政內容

結合“食品化學”課程教學大綱,明確課程各章節目標設定,挖掘各章節知識的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體系相結合,系統規劃課程思政內容。課程教師團隊將注重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學與科學精神相結合,鍛煉學生科學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重點通過引入典型案例和教師科學研究成果,訓練學生科研思維方法,激發學生發科研興趣,鼓勵學生閱讀前沿文獻,培養學生探索科學、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使命感。因此,“食品化學”課程總體的思政教育目標包括四方面[7]:(1)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家國情懷等價值立場;(2)促進學生具有辯證唯物主義和工匠精神等良好科學素養;(3)增強學生具有時代職業責任和道德品質等責任擔當;(4)擴展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等國際視野。

2.6?注重過程考核,建立多維度教學評價體系

過程考核制有利于促進學生在授課過程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8],讓學習“食品化學”成為常態,培養學生形成定期學習的好習慣,促使學生從“要我學”向成“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對“食品化學”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將學生培養成當下大健康產業急需的創新性綜合型食品人才。本課程將建立以適配于上述“多元化”教學模式的考核方式進行評估課程的實際成效,注重過程考核,建立“多維度”考核體系。課程考試改革采用“5+3+2”的模式,即線下50%+線上30%+實踐20%。針對課中強化和基礎理論知識考試分別設置了課上考核和期末考核。從多個環節增加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開展理論內容,設計相關聯的實驗內容,提高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對“食品化學”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線上考核重點從完成度、作業、線上考試及觀后感等方面評價。實踐部分考核方法,重點考查實驗報告、課堂考核及實驗操作等方面。

結語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食品化學”課程興趣,增強學習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食品化學”在食品領域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意識,本文重點探討了基于“互聯網+”的“食品化學”課程多元化創新教學。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與建設,突破傳統教學方式,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培養出具有綜合能力的創新型食品人才,適用于大健康產業的人才需求和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同時,為我校甚至地方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完善和推廣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徐瑩,汪東風.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課程建設——以《食品化學》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30):9699.

[2]趙俊仁,熊岑,張玲,等.基于OBECDIO背景下“食品化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食品工業,2023,44(1):187189.

[3]劉衛華,于文龍,米思,等.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16):273275.

[4]戴清源,朱秀靈,郭玉寶,等.基于OBE理念的食品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食品工業,2021,42(4):379383.

[5]張劍,黃現青,李夢琴,等.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87):170173.

[6]王麗,羅紅霞,句榮輝,等.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背景下“食品化學”課程改革探討[J].農產品加工,2019,12:9597.

[7]崔弱,韓俊華,康明麗,等.“互聯網+”背景下食品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施[J].中國食品,2022,13:4952.

[8]董緒燕,孫慶杰,陳海華,等.新工科背景下創新班專業課的創新教學與實踐——以食品化學為例[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2,23:108110.

基金項目:五邑大學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基于‘互聯網+’的‘學訓一體’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以《食品化學》為例”(項目編號:JX2022019);五邑大學高質量課程建設與創新創業教育建設改革項目“食品化學”(項目編號:KC2021064);廣東省教學質量工程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專創融合的《藥理學》課程思政多元化實踐式教學研究”(項目編號:GDJX2021016);2022年度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指導委員會研究課題“基于OBE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研究——以《藥理學》教學為例”(項目編號:2022ZXKC456)

作者簡介:陳靜(1989—?),醫學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食品和藥學教學研究。

*通訊作者:吳日輝(1989—?),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食品化學多元化教學創新教學
《食品化學》雙語課堂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
論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芻議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學策略
淺談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
“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創新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實施才情個性化教學
課堂細心雕琢,提高教學效能
在英語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教與學”的最佳方式
論構建英語高效互動課堂的策略
食品化學中“脂類”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