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冰粗糙度對翼型氣動特性影響的數值研究

2024-01-15 11:57何志輝張永恒張旭耀張瀝李澤楊文濤
極地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攻角結冰粗糙度

何志輝 張永恒 張旭耀 張瀝 李澤 楊文濤

(1 蘭州交通大學, 新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2 三峽新能源太陽山發電有限公司, 寧夏 吳忠 751999)

0 引言

近年來, 隨著常規能源的日益短缺和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普遍關注, 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視。其中風力發電新增裝機規模持續擴大, 寒冷地區因風能資源具有風速高、功率密度大的特點, 成為風電場宏觀選址的首選[1]。此外,據美國南極麥克默多站統計, 其附近年平均風速高于5 m·s-1, 最高風速可達41 m·s-1。針對南、北極地區常年低溫, 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這一獨特優勢, 世界各國積極利用風力發電滿足其供電需求[2]。風力發電機在寒冷地區運行時, 空氣中的過冷水滴伴隨著氣流撞擊在風力機葉片表面。若此時大氣溫度處于-10 ℃以下, 過冷水滴立即凍結形成白色不透明的霜冰; 若此時溫度較高(-10~0 ℃), 過冷水滴以水膜沿著葉片表面向后移動逐漸凍結, 因為結冰過程存在溢流水, 會形成透明狀的明冰或者混合冰, 附著于葉片表面[3]。葉片一旦結冰, 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其氣動性能, 進而影響機組功率輸出, 對機組安全運行及服役壽命帶來嚴重挑戰。

翼型結構對于葉片氣動性能起著關鍵作用,因此確定葉片不同翼型在結冰期間性能退化的差異至關重要?;诖? 國內外學者對于翼型結冰進行了大量的數值模擬和試驗研究。鄧曉湖等[4]對霜冰翼型進行數值模擬, 研究發現由于結冰導致翼型失速攻角提前; 朱程香等[5]發現明冰對翼型氣動特性影響較霜冰大; Han 等[6]對NREL-5MW 風力機葉尖處NACA64618 翼型積冰進行數值模擬,發現葉尖翼型前緣結冰導致風力機功率下降約8%~29%; 李巖等[7]對NACA0018 翼型進行風洞試驗研究, 發現翼型的迎風面積與其表面結冰量呈正相關變化; 易賢等[8]利用MRF 方法研究1.5 MW 風力機的結冰現象, 選取葉尖至葉根處各翼段進行分析, 表明當葉尖處結明冰時, 沿葉根方向, 各翼段處的結冰形狀趨于向規則的霜冰發展; 曹慧清等[9]研究翼型結冰與液態水含量的關系, 發現液態水含量與結冰質量和厚度呈正相關, 且液態水含量不影響翼型冰形生長; Gao等[10]對DU96-W-180 翼型在不同結冰條件下的動態積冰過程進行了實驗研究; 鄭玉巧等[11]以NH02 系列翼型族為例, 研究翼型的幾何特征參數與結冰質量的相關性。在考慮葉片覆冰的同時,葉片表面不斷生長的結冰顆??煽醋鞔植诙? 覆冰粗糙度是葉片結冰過程中的重要參數之一, 不但影響對流換熱系數和液滴局部收集效率[12], 從而影響結冰形狀, 而且還會影響葉片周圍的流場,進而影響葉片氣動性能和機組出力。

目前對于不同參數影響下翼型覆冰形狀預測及其氣動特性影響分析的研究較多, 在對覆冰粗糙度的研究中, 研究重點一是集中于粗糙度對結冰形狀的預測方面[13-15], 二是集中于粗糙度對其他結冰參數的影響[16-18]。研究發現, 正確模擬覆冰粗糙度對于預測翼型結冰具有重要意義[13-15]。

相對而言, 關于冰形表面粗糙度對翼型氣動性能影響的研究較少, Sagol[19]將粗糙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光滑處理, 并基于此深入討論了粗糙度對風力機氣動特性的影響; 李翰濤等[20]以S809 翼型及三維小型風力機為研究對象, 研究覆冰粗糙度對于翼型及風力機氣動特性的影響; 黃冉冉等[21]量化分析了不同覆冰粗糙度參數影響下的NACA23012 翼型的失速特性。葉片翼型可分為對稱型和非對稱型兩類, 兩類翼型因其曲率特征不同, 具有不同的氣動特性。目前關于覆冰粗糙度對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研究中大多選擇非對稱翼型, 而對對稱翼型的研究并不多,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對稱(NACA0012)和非對稱(NACA23012)兩類翼型在相同結冰工況下,對于覆冰粗糙度的敏感性及覆冰粗糙度對其氣動特性的影響。

1 數值模擬方法

1.1 結冰計算模型

葉片結冰計算模型一般包括空氣流場計算、液滴收集效率計算、積冰計算及網格重構4 個部分。本文結合FLUENT 和FENSAP-ICE 軟件進行結冰數值模擬研究。利用FENSAP-ICE 中液滴收集、積冰計算以及網格更新 3 個模塊。通過FLUENT 耦合到FENSAP-ICE 當中進行空氣流場計算。采用多時間步長幾何變形的方法進行積冰計算, 將結冰事件的整個周期劃分為一系列的時間間隔, 在此間隔內假定流場和集水結果不變,得到結冰計算。在更新結冰網格之后, 在前一步的基礎上有限循環結冰的4 個過程。以準穩態假設的多步結冰方法達到高保真度的結冰計算。

1.1.1 空氣流場計算

本文利用帶有湍流模型的N-S 方程來求解流場: 劃分好計算域網格后, 通過計算流體力學的有限體積法對翼型繞流流場進行求解, 得到速度矢量等參數??刂品匠虨榈退僬承粤黧w的N-S 方程及連續性方程:

式中,ρ為空氣密度,t為時間,?為運輸變量,為空氣速度,?Γ 為擴散系數,q?為源項。

本文采用k-ωSST 湍流模型,k-ωSST 方程如下式所示:

式中,Gk,Gω分別為湍動能k及比耗散率ω的產生項, Γk和 Γω分別為k,ω的有效擴散系數,Yk和Yω分別是k,ω的耗散項,Dω為交叉擴散項,Sk和Sω分別為各輸送方程的自定義源項。

k-ωSST 模型可以準確解釋結冰翼型的邊界極限分離, 特別是在大攻角下的運行。并且還可以處理再循環區域, 準確預測流動分離。

1.1.2 液滴收集效率計算

拉格朗日法和歐拉法是求解過冷水滴撞擊特性的主要計算方法。歐拉法在計算時可將空氣流場與過冷水滴流場集合到同一套網格中, 適用于復雜結構的水滴撞擊特性計算, 因此本文使用歐拉-歐拉兩相流模型。水滴運動軌跡方程為:

式中,a和分別是粒子濃度和速度平均值, 公式 (6) 右側第1 項表示作用于平均直徑為d的水滴阻力, 其與相對粒子速度、阻力系數CD和液滴雷諾數Red成正比, 與慣性參數K成反比。第2項表示浮力和重力, 與局部弗勞德數Fr成反比。

式中,ρa和ρd分別為氣流密度和水滴密度,Vref為相對風速,分別為氣流速度和水滴速度,d為水滴直徑,μa為運動黏度,L∞為特征長度,g∞為來流重力加速度。

1.1.3 結冰計算及網格重構

冰形生長計算主要是研究水滴凝結過程中的導熱、對流換熱等熱交換及凝華、蒸發、升華等相變問題, 主要依據模型為Messinger[22]建立的熱力學積冰模型。

式中,LWC為局部液態水含量,β為局部水滴收集系數,hf表示水膜厚度,為平均溫度,為過冷液滴瞬時蒸發質量,為液滴撞擊翼型表面瞬時結冰質量,ρf為流體密度,cf為流體比熱容,為自由流溫度,Lfusion為凝固潛熱,ε為固體發射率,σ為玻爾茲曼常數,Levap為蒸發潛熱,cs為固體比熱容。本文翼型積冰沒有考慮風力發電機自身防冰或除冰系統提供的熱通量, 因此防冰熱通量Qanti-icing可省略。

2 幾何模型及算例驗證

2.1 網格與計算條件

選取對稱翼型(NACA0012)與非對稱翼型(NACA23012)為研究對象(圖1a), 弦長均取1 m,其中, NACA0012 翼型最大厚度為12%位于弦長30%處; NACA23012 翼型最大厚度為12%位于弦長29.5%處, 最大曲面為1.83%位于13%弦長處。雷諾數均為5×106。

圖1 數值模擬翼型及網格。a)NACA0012 及NACA23012 翼型; b)計算域; c)清潔翼型網格劃分Fig.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irfoil shape and mesh. a) NACA0012 and NACA23012 airfoils; b) computational domain;c) clean airfoils meshing

邊界條件: 計算域的左側弧形邊界, 上下邊界、右側邊界都設置為壓力遠場, 翼型表面為無滑移壁面條件, 垂直于紙面方向的前后邊界設置為對稱邊界(圖1b)。為避免計算域尺度過小引起回流等現象影響計算結果的準確度, 計算域中左側弧形邊界距離翼型前緣為15 倍弦長, 右側邊界距離翼型前緣為20 倍弦長, 為保證無量綱壁面距離(y+)小于1, 壁面第1 層網格厚度為0.005 mm。NACA0012 及NACA23012 兩種清潔翼型網格總數約2×105左右, 在ICEM CFD 中對流場域進行高質量網格劃分并對翼型前緣點和后緣點附近網格進行細化(圖1c)。

2.2 算例驗證

采用NACA0012 翼型對本文數值模擬結果與試驗結果進行對比, 以驗證本文結冰數值方法的準確性。文中所對比的結冰試驗數據為Shin和Bond[23]在美國NASA Lewis 研究中心進行的多組風洞試驗數據其中的兩組, 其計算條件為: 翼型弦長c=0.5334 m, 攻角AOA=4°, 環境溫度T=-5.56℃和T=-26.11 ℃, 來流速度U=67.05 m·s-1,平均水滴直徑MVD=20 μm, 液態水含量LWC=1 g·m-3, 結冰時間為360 s。

由圖2 可知, 本文數值模擬的結冰形狀與試驗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吻合度較高, 圖2a 為明冰冰形, 圖2b 為霜冰冰形, 所模擬的兩種冰形在結冰形狀和結冰極限上與試驗結果基本一致, 證明本文所采取數值模擬方法的準確性, 進而可開展后續對對稱及非對稱結冰翼型對于覆冰粗糙度的敏感性分析及覆冰粗糙度對結冰翼型氣動特性影響的對比研究。

圖2 NACA0012 翼型數值模擬結果與試驗數據對比。a) -5.56℃明冰形狀; b) -26.11℃霜冰形狀Fig.2.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est data of NACA0012 airfoil. a) -5.56°C glaze ice shape; b) -26.11℃rime ice shape

3 對稱(NACA0012)及非對稱(NACA23012)翼型氣動性能影響分析

3.1 NACA0012 及NACA23012 翼型結冰模擬

為對比研究覆冰粗糙度對對稱(NACA0012)及非對稱(NACA23012)兩種結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首先要對兩種翼型分別進行兩種工況下的結冰計算, 得到其結冰外形, 進而研究覆冰粗糙度對兩類結冰翼型在相同結冰條件下氣動特性的影響。本文所設置的結冰工況條件見表1。

表1 結冰參數設計Table 1. Design of icing parameters

3.1.1 NACA0012 及NACA23012 翼型冰形及結冰網格

從圖3 可知, 在不同結冰參數下, NACA0012翼型及NACA23012 翼型在-5℃時分別生成角狀冰, 在-15℃時生成霜冰, 且在相同條件下, 翼型的結冰形狀也極為相似。將結冰翼型導出后重新劃分網格, 兩種翼型在角狀冰下的網格數量達到3.8×105左右, 霜冰下的翼型網格數達到2.8×105左右, 兩種翼型在結冰后網格數目接近相同, 網格分布相似。

圖3 NACA0012 及NACA23012 翼型不同結冰參數下的數值冰形。a)NACA0012 角狀冰; b)NACA0012 霜冰; c)NACA23012角狀冰; d)NACA23012 霜冰Fig.3. Numerical ice shapes of NACA0012 and NACA23012 airfoils with different icing parameters. a) NACA0012 horn ice;b) NACA0012 rime ice; c) NACA23012 horn ice; d) NACA23012 rime ice

3.2 覆冰粗糙度模型

翼型結冰過程十分復雜, 會因翼型的不同以及結冰條件的不同產生差異, 因此很難準確捕捉。關于覆冰粗糙度的數值研究中, 通常采用經過試驗驗證的經驗公式或者假定的熱力學模型進行求解。本文在覆冰表面粗糙度的設置中, 采用等效沙礫粗糙度模型, 體現結冰過程中的粗糙度效應。將覆冰粗糙度高度k疊加于翼型前緣覆冰表面, 不考慮結冰之后覆冰粗糙度對傳熱傳質的影響, 只研究覆冰粗糙度對于結冰翼型氣動特性的影響。

覆冰粗糙度常數(Cs)控制粗糙度元素是如何分布在翼型表面上, 為簡化研究, 設定 Cs=0.5,即在冰層表面均勻分布等效顆粒微元。

3.3 覆冰粗糙度高度對結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研究發現, 覆冰粗糙度高度k介于 0.28~0.79 mm 之間[24], 其中, 0.5 mm 覆冰粗糙度高度為結冰計算中較為常見的覆冰粗糙度設置選擇。因此, 本文對NACA0012 與NACA23012 兩翼型在覆冰粗糙度高度k為0.5 mm 時的氣動性能進行了數值研究。

3.3.1 覆冰粗糙度高度對霜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霜冰翼型呈流線型, 形狀規則且符合翼型的氣動設計, 對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較小, 當覆冰粗糙度高度k=0.5 mm 時, 研究12°攻角下NACA0012 與NACA23012 霜冰翼型的氣動特性。

由圖4 可以看出, NACA0012 與NACA23012翼型前緣結霜冰時, 覆冰粗糙度高度使吸力面邊界層提前發生分離, 改變邊界層再附著點的位置。此外, 覆冰粗糙度高度對 NACA0012 及NACA23012 霜冰翼型流場的改變較為相似, 形成長分離泡增加翼型后緣的分離渦。

圖4 NACA0012 及NACA23012 霜冰翼型有無覆冰粗糙度高度k 時的流線。a)k=0.5 mm 時NACA0012 霜冰翼型; b)無k 時NACA0012 霜冰翼型; c)k=0.5 mm時NACA23012 霜冰翼型; d)無k 時NACA23012 霜冰翼型Fig.4. Streamlines of NACA0012 and NACA23012 rime ice airfoil with and without ice roughness height k. a)NACA0012 rime ice airfoil shape at k=0.5 mm; b)NACA0012 rime ice airfoil without k; c) NACA23012 rime ice airfoil shape at k=0.5 mm; d) NACA23012 rime ice airfoil without k

圖5 為NACA0012 及NACA23012 翼型在干凈及有無0.5 mm 覆冰粗糙度高度時, 升、阻力系數在 0°~20°攻角范圍內變化的曲線。由圖5可知, 霜冰情況下, 兩種翼型的升力系數同時下降, 且阻力系數同時增加, 此外, NACA0012 及NACA23012 清潔翼型的失速攻角約為16°左右,霜冰導致失速攻角提前到12°左右。研究發現, 在翼型失速攻角之前, 霜冰翼型表面具有覆冰粗糙度會使升力系數下降程度加深, 阻力系數繼續增大。因此, 結霜冰時覆冰粗糙度對于NACA0012及NACA23012 兩種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都比較大。同時發現增加覆冰粗糙度后并沒有改變兩種翼型的失速攻角。

圖5 覆冰粗糙度高度k 為0.5 mm 時兩種霜冰翼型氣動性能對比。a)NACA0012 霜冰翼型; b)NACA23012 霜冰翼型Fig.5. Comparison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wo rime ice airfoils with 0.5 mm ice roughness height k. a) NACA0012 rime ice airfoil shape; b) NACA23012 rime ice airfoil shape

3.3.2 覆冰粗糙度高度對角狀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數值研究了在 12°攻角下, NACA0012 與NACA23012 兩種角狀冰翼型添加覆冰粗糙度高度k=0.5 mm 時的氣動性能。由圖6 可看出,NACA23012 角狀冰翼型表面具有覆冰粗糙度高度時, 只是增加結冰翼型表面后緣處分離渦的寬度, 對翼型表面的分離點并沒有影響, 這與之前的研究結果[20]一致。

圖6 NACA23012 角狀冰翼型有無覆冰粗糙度高度k 時的流線。a)k=0.5 mm 時NACA23012 角狀冰翼型; b)無k 時NACA23012 角狀冰翼型Fig.6. Streamlines of NACA23012 horn ice airfoil with and without ice roughness height k. a) NACA23012 rime ice airfoil shape at k=0.5 mm; b) NACA23012 rime ice airfoil without k

然而, 從圖7 可知, 12°攻角下, NACA0012 角狀冰翼型表面有無k=0.5 mm 覆冰粗糙度高度時,翼型前緣與后緣分別出現較大的分離渦, 且分離區域逐漸發展在一起。當NACA0012 角狀冰翼型表面具有覆冰粗糙度時, 翼型前后緣所出現的分離渦消失。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如下: 依據表1 結冰條件, NACA0012 在前緣位置生成較為尖銳的角狀冰, 當翼型前方氣流流過時, 會產生較大的速度, 同時NACA0012 翼型為對稱翼型,與NACA23012 翼型相比, 前緣上表面位置流動過渡較差, 因此在無覆冰粗糙度時會產生如圖所示的流場, 當結冰翼型表面具有覆冰粗糙度時,覆冰粗糙度起到提高流動過渡的作用, 使氣流再度附著。

圖8為覆冰粗糙度高度為0.5 mm 時兩種角狀冰翼型氣動性能對比, 從圖中也可以看出,NACA23012翼型結冰后, 失速攻角提前到10°左右, 添加覆冰粗糙度高度不會改變失速攻角;NACA0012 翼型結冰后, 失速攻角為10°, 而添加覆冰粗糙度高度后, 失速攻角被延遲到12°左右。

圖8 覆冰粗糙度高度k 為0.5 mm 時兩種角狀冰翼型氣動性能對比。a)NACA0012 角狀冰翼型; b)NACA23012 角狀冰翼型Fig.8. Comparison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wo horn ice airfoils with 0.5 mm ice roughness height k. a) NACA0012 horn ice airfoil shape; b) NACA23012 horn ice airfoil shape

為進一步研究NACA0012 翼型流場的改變是否受覆冰粗糙度高度k的影響, 在12°攻角下, 研究覆冰粗糙度高度k分別為0.25 mm、0.28 mm、0.3 mm、0.35 mm、0.4 mm、0.45 mm、0.55 mm、0.6 mm、0.65 mm、0.7 mm、0.75 mm 和0.78 mm時NACA0012 結冰翼型速度流場曲線(圖9)。由圖9 可知, 覆冰粗糙度高度k小于0.4 mm 時,NACA0012 角狀冰翼型上表面生成分離渦, 翼型后緣無法恢復至最初的壓力狀態, 邊界層大面積脫離葉片表面, 增加流動阻力和流動損失; 覆冰粗糙度高度k在0.4~0.65 mm 時, 表面粗糙度對結冰翼型邊界層產生影響, 增加了粘性力, 使氣流再度附著; 覆冰粗糙度高度k在0.7~0.78 mm時, 翼型上表面后緣處開始出現反向的分離渦,即覆冰粗糙度再次導致流動分離。

圖9 NACA0012 角狀冰翼型在不同覆冰粗糙度高度k 下的流線。a)0.28 mm; b)0.3 mm; c)0.35 mm; d)0.4 mm; e) 0.45 mm;f)0.5 mm; g)0.55 mm; h)0.6 mm; i)0.65 mm; j)0.7 mm; k)0.75 mm; l)0.78 mmFig.9. Streamlines for NACA0012 horn ice airfoil at different ice roughness height k. a) 0.28 mm; b) 0.3 mm; c) 0.35 mm;d) 0.4 mm; e) 0.45 mm; f) 0.5 mm; g) 0.55 mm; h) 0.6 mm; i) 0.65 mm; j) 0.7 mm; k) 0.75 mm; l) 0.78 mm

3.4 覆冰粗糙度高度對NACA0012 及NACA23012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選取不同的覆冰粗糙度高度, 對比分析了6°攻角與12°攻角時, NACA0012 翼型與NACA23012 翼型在不同結冰形狀下的氣動性能。

3.4.1 覆冰粗糙度高度對霜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在NACA0012 翼型與NACA23012 翼型結霜冰時, 研究兩種翼型在不同攻角下對于覆冰粗糙度高度的敏感性。從圖10 中可知, NACA0012翼型與 NACA23012 翼型結霜冰時, 兩種結冰翼型隨著覆冰粗糙度高度的增加, 升力系數降低, 阻力系數增加, 升、阻力系數的變化趨勢相似。但是, NACA23012 結冰翼型在覆冰粗糙度高度為0.25~0.55 mm 時, 阻力系數增長速度高于NACA0012 結冰翼型。

3.4.2 覆冰粗糙度高度對角狀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分別選取6°攻角、12°攻角研究NACA0012翼型與NACA23012 翼型結角狀冰時, 兩種翼型對于覆冰粗糙度高度的敏感性。由圖11 可知,NACA0012 翼型與NACA23012 翼型結角狀冰時,在小攻角下, 兩種結冰翼型隨著覆冰粗糙度高度的增加, 升力系數降低, 阻力系數增加, 升、阻力系數的變化趨勢相似; 在大攻角下, 隨著覆冰粗糙度高度的增加, 兩種翼型的阻力系數增加趨勢相似; 當覆冰粗糙度高度小于0.55 mm 時, 兩種翼型的升力系數下降, 當覆冰粗糙度高度大于0.55 mm 以后, NACA23012 翼型升力系數緩慢降低, 而NACA0012 翼型升力系數開始小幅度增加,這與前文覆冰粗糙度對角狀冰翼型氣動性能影響的結論相似??梢? NACA0012 及NACA23012 翼型在兩種結冰形狀下的關鍵覆冰粗糙度高度大約為0.55 mm, 因此選取0.55 mm 的覆冰粗糙度高度研究在幾個關鍵位置處布置覆冰粗糙度高度時,對于對稱(NACA0012)及非對稱(NACA23012)結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圖11 兩種角狀冰翼型在不同覆冰粗糙度高度下的氣動性能對比。a)6°攻角; b)12°攻角Fig.11. Comparison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wo horn ice airfoils at different ice roughness heights. a) attack angles of 6°; b) attack angles of 12°

3.5 覆冰粗糙度位置對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根據表1結冰參數對NACA0012及NACA23012兩種翼型進行數值模擬, 發現兩種翼型結冰極限都在弦長的13%位置處。此外, 分析兩種角狀冰翼型, 發現以下幾個關鍵位置: 即翼型前緣駐點到結冰形狀的最大處, 這是冰形的主要生長區,將其命名為 wing1; 前緣駐點到弦長的2.25%,此位置出現冰形拐角, 將其命名為wing2; 弦長的2.25%~6.25%處, 有細微的冰形起伏, 將其命名為wing3, 弦長的6.25%~13%處, 將其命名為wing4; 剩下位置(弦長的13%到翼型尾緣)命名為wing5。選取NACA0012翼型在霜冰和角狀冰時的結冰形狀, 結冰翼型覆冰粗糙度位置劃分見圖12。

圖12 結冰翼型覆冰粗糙度位置劃分。a)霜冰; b)角狀冰Fig.12. Location division of icing roughness for icing airfoils. a) rime ice; b) horn ice

3.5.1 覆冰粗糙度位置對霜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為研究NACA0012 及NACA23012 兩種翼型在霜冰情況下不同位置布置粗糙度時的氣動特性,選取6°攻角和12°攻角, 分析升力系數和阻力系數隨覆冰粗糙度位置的變化曲線。

如圖13 可知, 對NACA0012 及NACA23012兩種霜冰翼型在前緣不同位置布置0.55 mm 高度的覆冰粗糙度時, 兩種攻角下, 在wing2 位置處,兩種結冰翼型升力系數增加, 阻力系數減小。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覆冰粗糙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兩種結冰翼型的氣動外形, 空氣動力學行為往往會增強; 在wing3 及wing4 位置處, 兩種結冰翼型的升力系數緩慢降低, 且趨勢接近, 阻力系數大幅增加, 且NACA23012 結冰翼型的阻力系數增加速度大于NACA0012 結冰翼型??芍? 當NACA0012 及NACA23012 兩種霜冰翼型表面具有覆冰粗糙度時, 除冰形自身對于氣動性能的影響外, 覆冰粗糙度帶寬度越小, 對于覆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越小。

圖13 兩種霜冰翼型在不同覆冰粗糙度位置處的氣動性能對比。a)6°攻角; b)12°攻角Fig.13. Comparison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wo rime ice airfoils at different ice roughness positions. a) attack angles of 6°; b) attack angles of 12°

3.5.2 覆冰粗糙度位置對角狀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

為研究NACA0012 及NACA23012 兩種角狀冰翼型在不同位置布置覆冰粗糙度時的氣動特性,選取6°攻角和12°攻角, 分析兩種結冰翼型的升力系數和阻力系數變化。

如圖14 可知, 對NACA0012 及NACA23012兩種角狀冰翼型在前緣不同位置布置0.55 mm 高度的覆冰粗糙度時, 在小攻角下, wing1 處布置覆冰粗糙度, 兩種結冰翼型升力系數降低, 阻力系數增加, wing2—wing4 位置布置粗糙度時, 升力系數緩慢降低, 阻力系數持續增加, 且NACA23012結冰翼型阻力系數的增加趨勢較NACA0012 結冰翼型更為迅速; 大攻角下, NACA0012 結冰翼型在wing1—wing4 處, 升力系數持續降低, 阻力系數在 wing2 位置增大, 之后逐漸減小, 對于NACA23012 結冰翼型, 在wing1 及wing2 處升力系數增加, 隨后在wing3 及wing4 處減小, 在wing1 及wing2 處阻力系數減小, 隨后在wing3及wing4 處增加。此外, 12°攻角下, NACA0012結冰翼型在不同覆冰粗糙度位置處的阻力系數遠高于NACA23012 翼型。

圖14 兩種角狀冰翼型在不同覆冰粗糙度位置處的氣動性能對比。a)6°攻角; b)12°攻角Fig.14. Comparison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wo horn ice airfoils at different ice roughness positions. a) attack angles of 6°; b) attack angles of 12°

由此可知, 當NACA0012 及NACA23012 兩種角狀冰翼型表面具有覆冰粗糙度時, wing2 處布置覆冰粗糙度, 可以改善冰形表面邊界層的流動過渡, 降低對氣動性能的不利影響。

4 結論

本文基于計算流體力學的數值計算方法, 對比研究了對稱翼型(NACA0012)和非對稱翼型(NACA23012)在相同結冰條件和粗糙度參數下的氣動特性, 得出以下結論。

1. NACA0012 及NACA23012 兩種翼型前緣生成霜冰時, 覆冰粗糙度對兩種結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顯著, 使兩種翼型背風面流動分離提前, 后緣分離渦結構變大; 當兩種翼型前緣生成角狀冰時,覆冰粗糙度對NACA23012 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較小, 僅僅增加結冰翼型后緣分離渦的寬度; 對于NACA0012 翼型而言, 結冰翼型表面具有覆冰粗糙度時, 會延遲NACA0012 結冰翼型失速攻角。

2. 對于NACA0012 及NACA23012 兩種結冰翼型而言, 在不同覆冰粗糙度高度及不同粗糙度位置時, NACA23012 霜冰翼型阻力系數增長速度均高于NACA0012 霜冰翼型, 而NACA0012 角狀冰翼型在大攻角下, 在不同覆冰粗糙度高度及位置處, 阻力系數遠高于NACA23012 翼型。

3. 當NACA0012 及NACA23012 兩種霜冰翼型表面具有覆冰粗糙度時, 除冰形自身對于氣動性能的影響外, 覆冰粗糙度位置寬度越小, 對于覆冰翼型氣動性能的影響越小。

4. 當NACA0012 及NACA23012 兩種角狀冰翼型表面具有覆冰粗糙度時, 在冰角附近布置覆冰粗糙度, 可以使冰形表面趨于完整, 降低對氣動性能的不利影響。

本文對對稱翼型(NACA0012)和非對稱翼型(NACA23012)在相同結冰條件和粗糙度參數下的氣動特性進行對比分析,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覆冰粗糙度對兩種結冰翼型氣動特性的作用規律。在冰形計算過程中, 結冰條件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能對結果產生影響, 后續工作應進一步深入。針對結冰翼型覆冰粗糙度的研究, 能夠為寒冷地區風力機葉片設計及機組性能評估提供一定的工程應用價值, 同時也能夠為運行于南、北極地區的風力機葉片提供設計思路, 促進極地地區以風能發電為主的供電系統發展, 以推動極地考察與研究過程中對于清潔能源供電需求的應用。

猜你喜歡
攻角結冰粗糙度
通體結冰的球
基于無人機影像的巖體結構面粗糙度獲取
風標式攻角傳感器在超聲速飛行運載火箭中的應用研究
冷沖模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試驗與應用
冬天,玻璃窗上為什么會結冰花?
大攻角狀態壓氣機分離流及葉片動力響應特性
魚缸結冰
基于BP神經網絡的面齒輪齒面粗糙度研究
鋼材銹蝕率與表面三維粗糙度參數的關系
附加攻角效應對顫振穩定性能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