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商科的理論內涵、運行邏輯和實踐路徑

2024-01-15 10:12張躍軍朱恬恬
關鍵詞:商科經濟社會人才

張躍軍, 石 威, 朱恬恬

(1.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長沙 410082; 2. 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長沙 410082)

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1]。尤其是數字經濟的迸發式發展推動全球經濟活動性質、要素組合模式和服務載體形式的重大改變,逐漸成為推動全球要素資源重組、全球經濟結構重塑、全球競爭格局改變的關鍵力量[2]。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加速了商業環境、商業業態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變革,傳統商科教育體系、模式和過程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3]。新商業社會形態催生的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對商科教育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亟需懂專業、懂技術、懂企業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新時代商科人才。

近些年,國家持續深化教育教學制度改革。2019年10 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明確指出:要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引領帶動高校專業結構調整優化和內涵提升,做強主干專業,打造特色優勢專業,升級改造傳統專業,堅決淘汰不能適應社會需求變化的專業[4]。2020年11 月,教育部全面啟動新文科建設工作,這不僅影響文科本身、影響理工農醫教育,更影響高等教育全局[5]。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列為專章,對教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進行系統闡釋,并作出戰略部署,要求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通過實現教育強國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這為中國式現代化商科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商科作為新文科理念下開展商科教育的新概念和重要組成部分[6],其建設成效直接關系到中國特色文科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質量。新商科在傳統商科教育的基礎上,直面經濟社會的新需求、新變化、新階段、新特征、新考驗,將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新模式、新體系融入傳統商科教育中,對傳統商科進行學科重組和交叉,回應科技、社會、經濟、環境、氣候帶來的新形勢、新問題、新競爭、新要求和新目標,是突出中國特色商學理論和方法的商學教育,是培養知中國、愛中國新時代商科人才的創新培養模式。

同時,在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雙重沖擊下,世界政治經濟社會都變得越來越復雜[7]。人類已進入一個具有易變性、不確定性、復雜性和模糊性等多重特征的新時代,商業社會形態也呈現出更多的變化和未知,在這種狀況下,新商科教育理念應時而生。此外,過去幾年全球經濟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尤其是高校教育教學方式發生了突變,全國乃至全世界在線教育和融合式教學實踐的發展[8],對傳統商科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模式造成了巨大沖擊。

目前,新商科相關研究主要聚焦于新商科人才培養、課程構建等方面。在新商科人才培養研究方面,諸多學者已經展開嘗試,如金春華等[9]提出了新商科專業人才信息化能力培養體系設計的思路與策略,認為需要通過強化專業設置中的信息化特色,加強信息特色教學資源建設,以信息化促進教學方式改革,實現新商科人才信息化能力高水平培養。張國平等[10]認為新商科人才應具有“專業+”的復合型知識結構、“技術+”的復合型能力結構、“創業+”的復合型素質結構,真正構建“四位一體、四維融合”的新商科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陳曉芳等[11]認為新時代商科人才培養應采用“多維度協同”的創新培養模式,并依據新時代特色行業人才需求有的放矢地培養商科人才。在新商科課程構建方面,已有學者開展研究,如孔祥維等[12]以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的本科數智化教學實踐為例,從教學模式創新、課程內容重構和教學資源配置三個視角做出了有益嘗試,并探索了具有文理融合特色的主題式縱橫教學模式。張春萍[13]認為加強新商科課程思政建設,需要深入挖掘各門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用鮮活豐富的思政元素提升新商科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和功能,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有機統一,增強學生的使命擔當。

總的來說,新商科的發展仍處于構建理論、完善邏輯、探索路徑的初級階段。其理論內涵是什么,運行邏輯如何,實踐路徑怎樣,仍有待進一步探索、梳理和規劃。為了更好把握新商科的發展方向和建設過程,本文將剖析新商科的理論內涵、運行邏輯和實踐路徑,以期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新商科的理論構建和新商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商科教育自立自強提供“筋骨”支撐。

一、 新商科的理論內涵

基于商科教育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應該打造新型商科建設體系,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新模式和新體系將傳統商科交叉重組形成新商科,使新商科教育體系符合中國特色商科教育,培育出契合新時代需求的新商科人才。具體而言,新商科的建設體系如圖1 所示。

圖1 新商科的建設體系

1. 新商科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商科教育

1881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成立沃頓商學院,開啟了商科教育之先河,并于二戰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1950年左右,為提升本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企業管理水平,歐洲國家逐漸注重商科教育,并延續至今。相比美歐商科教育,我國現代商科教育起步晚發展慢,盡管已有30 多年的發展歷程,但一直是借鑒美歐商科教育體系和模式,依托西方商科理論教學,尚未形成中國特色的商科理論和話語體系。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交叉學科發展。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發揮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14]。學科是科技創新的土壤,科技創新又會提升學科的發展水平。當今世界,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目前,中國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引擎,躋身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1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顯現獨有優勢,亟需符合中國國情、中國制度和中國特色的商科理論指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此外,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要求商科教育應著力構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在推動我國商科教育與國際接軌的同時,還需構建中國商科理論,解釋中國現象、解決中國問題、指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踐。

2. 新商科是助力“四新”建設落地的支撐性學科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高等教育也正處于深刻的根本性變革之中??茖W的發展是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深入的過程,從單個學科發展到多學科匯集解決科學問題,再到學科之間交叉融合,產生新的問題、學科、方法和領域,最后發展到會聚①。學科融合既是學科發展的趨勢,也是產生創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徑。2019年4 月,中國啟動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即“四新”建設),提高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2021年4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再次強調要推進“四新”建設?!八男隆苯ㄔO推動形成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需要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落地于行業、產業和社會需要,這離不開商科的支撐和連接。但“四新”學科交織相融、相互支撐,已在思想(學貫中西、融通社會)、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結果(創新成果、時代新人)等方面體現了先進性,形成了更為先進復雜的發展模式和系統,傳統商科已不能融入“四新”學科的發展,不能支撐“四新”建設落地于經濟社會需要,亟需新商科支撐“四新”學科融入社會新發展。新商科在“四新”建設中的作用如圖2 所示??梢?,新商科直面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吸納“四新”建設形成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實現“新X 科+新商科”的有機融合,為“四新”建設落地提供綜合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帶動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業態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助力“四新”建設扎根于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和需要。

圖2 新商科在“四新”建設中的作用

3. 新商科是回應時代之問的綜合性學科

進入21 世紀,世界范圍內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推動大數據、區塊鏈、新能源等技術的加速發展和普遍應用[16],其在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形態的改變。尤其是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導致商業環境、商業業態和商業模式跟以往大不相同[17],這將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大挑戰,而這種重大挑戰帶來的問題本質上是復雜的、跨學科的。學科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再是像過去那樣,單一學科、單一群體或個人就能輕易取得成功??茖W上的突破和創新越來越依賴于交叉學科,發展交叉學科成為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實現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革命性突破的必然要求[18]。在此背景下,傳統的商科教育體系、理論和模式已不能回答新時代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疑問,已不能充分指導新時代商業活動的實踐和探索,亟需新的商科理論回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新變化、新階段、新特征和新考驗,這對商科教育的發展和革新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新商科在傳統商科教育的基礎上,直面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問題,對傳統商科進行學科重組和交叉,融入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和新體系,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回應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在新時代發展過程中的疑問,著重為新時代下的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提供綜合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4. 新商科是培養新時代商科人才的交叉型學科

傳統商科教育的基礎是亞當斯密的分工合作理論,強調職能人才培養,注重專業理論教學。在技術加速創新和產業深度革命的新時代,亟需“管理+技術”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新時代商科人才[19]。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提出,“在影響經濟發展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關鍵的,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人才質量,而不是自然資源的豐瘠或資本的多寡”[20]。但人力資本中蘊含的知識和技能只有契合經濟社會環境需要,才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本效能,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因此,人才培育過程和機制要與時俱進,樹立一種系統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念,使人才培育與社會發展需求相匹配。傳統商科人才培育體系已經不能適用新時代商科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在商科人才培養實踐中暴露出較多問題,如專業設置與實際脫節、課程內容老舊死板、創新創業實踐指導不足等。隨著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經濟形態的變革,傳統商科人才教育和培養過程中的職能和專業界限不再分明。在這種情況下,新商科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面向未來發展趨勢,將信息技術交叉融合應用于新時代商科人才教育和培養,回應新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和經濟形態變革,培養出適應現代商業環境、商業業態和商業模式的新時代商科人才。

二、 新商科的運行邏輯

新商科的產生和發展并非偶然,而是商科教育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加快培養緊缺新時代商科人才的必然結果。商科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并相互保障。經濟社會新型的商業業態、商業模式和商業環境推動了商科教育的創新發展,而商科教育的新思維、新專業、新課程和新模式又助推了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

1. 商業跨界推動商科跨界

進入新時代,技術和產業革命對經濟社會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造成巨大沖擊[21],加速了生產要素重組、經濟結構重塑和競爭格局改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顛覆了原有的商業業態、商業模式和商業環境,跨界現象更加普遍和廣泛,原本相互獨立的個體,彼此滲透相互融合。比如中國郵政的郵局咖啡、華為的新能源汽車、新東方的英語直播帶貨等,各種跨界混搭不斷涌現,對傳統商業思維和競爭帶來較大挑戰,顛覆了人們對商業業態、環境和模式的傳統認知。當前,商業跨界發展面臨諸多堵點痛點,單獨的學科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需要多學科協同。但現行的學科分類過于具體,導致學科壁壘分明,跨學科溝通困難,無法協同解決商業跨界面臨的一系列新型復雜問題。因此,要推動商科教育打破原有模式,橫向突破學科和專業壁壘,縱向打破教學和科研界限,將新技術、新方法、新課程融入傳統商科教育,使傳統商科優化重組,產生新的商科教育理念、模式和體系,提高商科教育的整體性、綜合性和跨越性,推動商科教育學科和專業跨界發展。根據調研,表1 是部分高校商科跨界的實踐案例。

表1 部分高校商科跨界的實踐案例

2. 商科跨界引發商科融合

如今,商業跨界發展越來越廣泛和普遍,這就要求新時代商科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商科專業的理論能力②,還需要具備商科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專業技能③。經濟社會對具有理論能力和專業技能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新時代商科人才需求逐漸增大[22],進而造就了商科教育跨界發展的歷史趨勢和必然進程??缃绲暮罄m就是融合,商科跨界的最終體現就是商科融合,商科跨界導致傳統商科教育模式、界限和要求被打破,原有商科教育體系、技術和方法已不能適應新時代商科教育的跨界發展,亟需新時代商科教育的融合發展,支撐商科教育的跨界發展。商科融合不僅體現在“學科與專業”的融合,更體現在“職業崗位與人才培養”的融合、“行業需求與專業設置”的融合、“科研與教學”的融合以及“信息技術與教學方式”的融合。如“金融科技”專業的誕生、“學習工廠”教學模式的推出、“本科生研究計劃”的施行,以及商科教育的數字化賦能等。真正做到新時代商科的專業設置對接行業需求,課程選擇對接學科前沿,實習教學對接業務實踐,人才培養對接崗位鏈條,科研開展對接社會問題,實現商科教育的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融合,才能適應新時代商科跨界發展趨勢。根據調研,表2 是部分高校商科融合的實踐案例。

表2 部分高校商科融合的實踐案例

3. 商科融合促使商科創新

新時代背景下,商科教育的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融合,推動了商科教育的創新,造就了新時代商科的融合發展趨勢。創新將貫穿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全流程[23],建設新商科應把握新時代趨勢,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樹立新時代發展理念,尋找新的突破口,解決商業融合帶來的新挑戰和新問題。商科融合發展的過程促使商科教育多方面創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商科思維的創新,新商科弱化了知識積累和知識結構,強化了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二是商科專業的創新,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傳統商科進行融合創新,將原來傳統的商科教育進行改造,形成新商科專業;三是商科課程的創新,編寫新教材,補充新內容,打造新課程,改造老課程,反映商科教育的新理論與新實踐,適應商科教育的新專業與新方向;四是商科培養模式的創新,主動適應地方產業、行業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將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在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多維度打造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助力區域經濟發展。根據調研,表3 是部分高校商科創新的實踐案例。

表3 部分高校商科創新的實踐案例

三、 新商科的實踐路徑

1. 直面新形勢,打造中國特色新商科

面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亟需打造中國特色的商科教育體系,適應中國新的發展形勢和社會變化。一是構建中國特色商科理論體系。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基本國情和發展方位,遵循商科教育的內在規律和發展路徑,以解釋中國現象、解決中國問題、指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導向,一切從實際出發,繼承而不守舊,借鑒而不照搬,努力探索自身商科理論發展道路,形成中國自主創新的中國特色商科理論體系。二是打造中國特色的商科話語體系。直面國際競爭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扎根中國大地,融通中外,不斷探索商科教育“中國聲音”的國際話語權,堅持“中國立場、國際表達”,講好中國經濟發展故事,努力擴大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國奇跡”“中國震撼”“中國道路”的國際影響力,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商科話語體系。表4 是部分高校打造中國特色新商科的實踐做法。

表4 打造中國特色新商科實踐案例

2. 直面新問題,構建商科教育新體系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誕生的新經濟,催生了大量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商業環境、業態和模式均發生了較大變化,以往商科教育體系已不能解答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問題,亟需構建中國商科教育新體系,回應和指導新時代商業活動實踐。一是加強商科與其它學科的交叉融合。跳出商科教育“專業”的狹隘,推動商科與其它文科和工科交叉,密切結合哲學、邏輯學、數學、統計學、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云計算等學科專業,實現多類型學科專業與商科專業的深度融合和賦能改造,跨越商科與其它學科之間的屏障,走多學科融合發展路徑。二是打造具有復合教學能力的商科師資團隊。建立健全在職商科教師再學習、深造的體制機制,激發商科教師參與商科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和內在動力,加強商學院與企業的合作、商學院與地方的合作,以及商科教育與產業的合作,推動商科教師深入企業、地方和產業實踐,彌補商科師資隊伍實踐不足的缺陷,提升商科教師的復合教學能力。三是推動商科教學模式數智化改造。采用多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虛擬仿真、社會實踐等多種類型的課程,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測、學情分析和教學質量評估,推動商科教育在手段、方法以及學生考核標準等方面不斷迭代創新,實現數智化改造。表5 是部分高校構建商科教育新體系的實踐做法。

表5 構建商科教育新體系的實踐案例

3. 直面新競爭,拓展商科教育新視野

當前大國競爭加劇,在國際競爭過程中,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具備全球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強大競爭力、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強大推動力[24],以往商科教育已不能滿足中國國際化競爭需求,亟需具有國際視野的商科教育。一是深化對商科教育國際化內涵的認識。商學院應準確把握商科教育國際化的內涵,深刻理解商科教育國際化不是教學模式、體系及方法與國際趨同,而是在商學教育與國際接軌的同時,體現中國特色,讓世界聽得懂中國故事。二是樹立商科教育國際化的系統意識。從商科教育的理念、目標、內容、方法和模式等多方面著手,同時推進商科教育國際化進程,樹立商科教育國際化系統工程思維,確立商科教育國際化標準、構建商科教育國際化體系,制定商科教育國際化路徑。三是加強與國際高水平商學院的雙向合作。采取國內商學院“走出去”與境外商學院“引進來”的雙向合作策略,深化與國際高水平商學院在教學、科研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動我國商科教育的國際化進程,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交流學習的長期平臺和直接通道。表6 是部分高校拓展商科教育新視野的實踐做法。

表6 拓展商科教育新視野的實踐案例

4. 直面新要求,培育商科領域新人才

新時代背景下,數字經濟、智慧城市、雙碳等戰略規劃在不斷發展,倒逼新商科人才的培養趨向于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方向,傳統商科人才培養體系已落后時代需求和社會實踐,亟需完善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商科領域新人才,滿足經濟社會對商科人才的新要求。一是建立面向新型商科人才培養的實踐教育體系。在制定商科人才培養方案,建設實踐實訓平臺時,應重視商科人才行業技術能力、綜合集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強化,緊密結合數字經濟、智慧城市、雙碳目標等戰略規劃,搭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商科人才培養實踐教育體系。二是建立商科人才培育評估機制。在商科人才培育過程中,深層次細化各個途徑和環節的預期目標,以實際商科人才培育效果對標預期目標,把握商科人才培育的質量水平。重視商科畢業生的跟蹤評價,并定期開展用人單位對商科畢業生的評價調查,聽取商科畢業生對人才培育方案的意見,吸收用人單位對商科畢業生的評價,針對性完善商科人才培育的過程和環節。三是建立商科新人才培養的質量保障機制。從學院、專業、課程三方面著手,構建商科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完善商科人才培養過程的控制機制,形成商科人才培養“控制—反饋—評價—改進”的質量保障和過程控制閉環。表7 是部分高校和聯盟培育商科領域新人才的實踐做法。

表7 培育商科領域新人才的實踐案例

5. 直面新目標,推動商科教育新發展

展望203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邁上新的臺階,關鍵核心技術將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25]。面對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目標,亟需推動商科教育新發展,使其符合教育現代化要求及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一是尋找商科教育新發展的突破口。分類建設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商科學校,建立完善的高等商科學校分類發展政策體系,引導高等商科學??茖W定位、特色發展,持續推動地方本科高等商科學校轉型發展[26],形成一地一案、分區推進商科教育新發展的生動局面。二是探索商科教育新發展的創新點。加強商科創新人才特別是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加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比重,加強高等商科學校創新體系建設,建設一批國際一流的國家商科創新基地,加強商科應用基礎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商科學校原始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各類商科學校的創造性,鼓勵大膽探索,積極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具有創新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商科教育創新發展的環境。三是摸清商科教育新發展的根本點。建立協同規劃機制、健全跨部門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商科教育發展監測評價機制和督導問責機制,全方位協同推進商科教育新發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主動參與商科教育現代化建設的良好氛圍。表8 是部分高校推動商科教育新發展的實踐做法。

表8 推動商科教育新發展的實踐案例

四、 新商科建設的實踐案例

經濟社會變革正在不斷重塑高等教育的形態,加快了知識和技能的淘汰與更新。我國高等教育面臨多重新問題和新挑戰,迫切需要全面提質創新。2020年11 月,教育部全面啟動“新文科”建設。湖南大學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2021年獲批8 項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以此次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的推選工作為契機,扎實探索新文科背景下新商科實踐路徑,凝練推廣新商科人才培育模式,培養高素質新商科人才。本文基于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在新商科建設中的多年探索,剖析新商科實踐的一般做法,探尋新商科建設的可行路徑。

1. 立德樹人

隨著我國走進世界舞臺中央,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和社會變化對中國特色商科教育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圍繞“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線,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學生培養全過程。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企業社會責任與倫理》等課程納入學生培養體系,并強化授課效果,全面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社會責任意識。深入開展“暑期企業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到優秀企業參觀學習,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培養能夠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的新時代商科人才。

2. 融合創新

隨著科技和產業革命推動商業環境、業態和模式發生巨大變化,我國商科教育體系也需要脫胎換骨,適應經濟社會變革。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緊跟國家戰略需求,面向經濟主戰場,不斷優化專業課程設置,結合湖南省優勢產業和湖南大學優勢學科,打破知識邊界,強調跨界探索,聚焦科技前沿,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管理學的鏈接,開設數據驅動的新營銷、數據挖掘與商務智能等課程,推動實現多類型學科專業與商科專業的深度融合和賦能改造。此外,學院還推動新型數字技術在教學中的深層次應用,開展混合式課堂教學,開拓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推動商科教育在手段、方法以及學生考核標準等方面不斷迭代創新,實現商科課程的數智化改造。

3. 國際視野

當前大國博弈不斷加劇,我國要在國際競爭中保持持續競爭優勢,需要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商科人才。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實施多元人才培養,努力打造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精品培養課程,培養滿足經濟社會需求,具有全球視野,面向國際市場的高端新商科人才。尤其在國內領先創建的MBA“一帶一路”項目、“金融科技”項目、“文創產業”項目和“未來科創企業家”項目,瞄準國家戰略需求,聚焦世界前沿,力爭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復合型、高層次商業人才和未來領導者。

4. 質量保障

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新時代商科人才需要保證培養質量,需要形成商科人才培育“控制—反饋—評價—改進”的質量保障體系。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持續強化商科人才培養過程節點管理,結合商科教育互動性和實踐性要求,實現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學、作業、培訓全程管控。在培養計劃制定、課程學習、實踐管理等全過程實現專業教師與業界專家的有效協同,提升商科人才培養流程的科學性和適用性。此外,學院還設立政企服務中心,通過調研知名雇主企業、走訪校友、開展專家研討、舉行專題征詢會等,廣泛收集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評價和建議,全面優化商科人才培養方案,保障商科人才培養質量。

五、 結 語

培育懂專業、懂技術、懂企業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新時代商科人才,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文提出了新商科的四個理論內涵、三個運行邏輯和五個實踐路徑,即圍繞新商科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商科教育、是助力“四新”建設落地的支撐性學科、是回應時代之問的綜合性學科、是培養新時代商科人才的交叉型學科。同時,本文總結剖析了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和兄弟院校新商科實踐經驗,為新商科理論完善和現實實踐提供參考。未來,我國新商科教育將直面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新變化、新階段、新特征和新考驗,培育一批中國特色新時代商科人才,為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持續動力。

注 釋:

①會聚主要建立在學科交叉研究的基礎上,是學科交叉的一種擴展形式,是更多的學科更深度地融合。

②比如掌握經濟、金融、數理統計、管理學、信息科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

③具有運用金融工程技術、信息技術、市場營銷方法等解決實際商業問題的能力。

猜你喜歡
商科經濟社會人才
人才云
新商業模式下新商科通識課建設的思考和探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奮發有為 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彎道超車
“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商科院系建立咨詢委員會的思考
應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學改革與實踐
基于商科人才培養的通識教育課程建設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