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師節的由來

2024-01-16 03:11
文史春秋 2023年10期
關鍵詞:教師節教育教師

● 賴 晨

在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歷史中,“師”,指對有專門知識技能的人的稱呼,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老師,是人類文化得以傳承的功臣,他們作出的貢獻巨大。教師節的宗旨就是提高人們對教師為教育事業所作貢獻的認識和評價。在民國時期,我國教師節分別為六月六日、八月二十七日和9 月28 日。1985 年1 月21 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 月10 日定為教師節。這些時間數字的變化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雙六”教師節和“八二七”教師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教師薪資微薄、缺乏職業保障及進修機會、在社會上不受尊重,導致教師職業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嚴重影響教育行業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1931 年六月六日,中央大學教育系教授邰爽秋、程其保,暨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謝循初,聯絡200 余位教育工作者共同發起教師節運動。他們提議將每年的六月六日定為教師節(又稱“雙六”節),以“喚起社會關注、教師團結,共謀救助”為紀念主旨。

“雙六”節產生之后,全國多地教師紛紛加入教師紀念日推動隊伍中,在社會上形成一定的影響力,甚至在馬來西亞的華僑教師也確定在該日舉行紀念活動。

關于確定教師節日期卻存在一定爭議,這些爭議可歸納為兩種觀點,即贊成六月六日和提倡孔子誕辰日(八月二十七日)。贊成六月六日的理由有三:一是認為它屬于雙日節,便于人們記憶。二是以日期論,它正好處于新舊學年交替之際,于這時慶祝教師節,教師可設計有利于自身的學年計劃。據邰爽秋回憶,六月正好是學校續聘或解聘教師之時的前夕,教師群體可通過教師節向當局施加壓力,使之不敢隨便解聘教師。三是為了使六月六日作為節日的理由更充分,有論者還強調該日的特殊意義,即夏禹(大禹)和崔府君(幫助宋高宗南渡的神靈)的生日、宋代天貺節(慶祝天書降臨)等都在這一天,以此來論證其具備成為紀念日的傳統文化基礎。

贊成孔子誕辰日者,大多認為它更有歷史意義。如1932 年中央大學教授張其昀就認為,目前的教育行業需要用人格教育方式來進行根本性改造。在中國歷史上,孔子既具有高尚的人格,又是最偉大的教師,教師節毫無疑問應該定在他的誕辰日。1934 年,《中央日報》曾刊載某匿名教育家的觀點,認為教師節很有意義,建議將原有的孔子誕辰日作為教師節,而不必另外選擇其他日期。同年,江西省教育界通電全國教師,認為“雙六”節缺乏深意,不如以孔子誕辰日作為教師節,這樣可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勉勵全體教師。

教師節在國定化之前,一直是教師自發組織紀念、慶祝,官方非但無意提倡,有時甚至以耽誤學生學業為由進行干涉。然而,與教師節同年創設的兒童節卻獲得不同待遇,不僅很快獲得官方承認,還受到政府高層的重視。

“雙六”節長期受到國民政府的冷遇,可能與其僅僅從單一職業群體利益為出發點的紀念主旨有關,其利益訴求往往是向政府提出增加教育經費、頒布教師進修條例、提高待遇標準等要求,加之節日的參與者大多為處境艱難的小學教師,可能讓人們認為“雙六”節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升教師權益而非民族大義。對此有人提出質疑:“紀念教師節,亦非僅在物質生活上著想,應知教師對于國家民族負極重要的使命?!贝送?,國民政府之所以不認可“雙六”教師節,還因為國民黨對知識分子缺乏信任,對學運心存畏懼。

隨著民族危機日趨嚴重,上述情況逐漸發生變化。1936 年之后,日本侵略步伐加大,民眾抗日救國的呼聲高漲。國民政府為鞏固統治地位和表示政治進步,開始重視教育和籠絡知識分子?!半p六”節作為教師群體表達意愿的民間社會活動,開始引起官方注意。1936 年上海的教師節紀念活動,市長吳鐵城就派代表參加并發表致辭。次年,教育部部長陳立夫出席南京教師節紀念大會,提倡良師興國運動。該運動是由中華兒童教育社發起,旨在提高教師素質和改良社會風氣。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民政府更加重視教師的作用,黨政要員多次談到教師對民族國家的重要性。如蔣介石就曾發表“心理建設的重大責任尤在于我全國中小學教師”的言論,陜西省政府在《孔誕紀念暨教師節告全省教師書》中更是稱贊教師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在政府態度轉變的同時,“雙六”節的紀念重心也自覺地由關心職業訴求轉向重視國家利益。1938 年,重慶、南昌、長沙等地教師節紀念會所通過的決議案,其內容都是致電政府表達教師支持抗戰的決心,慰問前線將士。有部分教師甚至提出,在國家危難時期,僅為教師自身考慮的“雙六”節是不合時宜的,他們愿意承擔起為國家民族謀求獨立的重任??箲饡r期,慶祝節日是國民政府動員群眾參與抗戰的有效工具,當時設立的農民節、青年節、音樂節等節日皆是如此,而教師節的國定化正是這一系列舉措中的一環。

時局促使下,政府與教師群體內部的態度發生轉變,雙方在國家、民族立場之下具備合作的可能,國定教師節的確立也就水到渠成。

1939 年,國民政府為鼓勵教師服務精神,融洽師生感情,喚起社會尊師觀念,正式下令以每年的八月二十七日,即孔子誕辰日作為教師節,頒布教師節紀念辦法,要求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屆時表彰著有勞績之優良教員,改善教師待遇;各級學校及教育團體要進行孔子及歷代師儒之言行或教育學術演講,舉辦懇親會、教師友誼會及學生慰勞教師游藝會,以后每年的教師節都類似辦理。

經過換算,孔子的生日為陰歷的9 月28日,因此民國時期最后確定9 月28 日為教師節。至今,我國臺灣地區還將此日作為教師節。

民國時期,國民黨當局以倡導“尊孔讀經”為主要內容的教師節未能受到社會重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師社會地位、福利、待遇、提升途徑等急需解決的問題。中小學校師資缺乏,素質不高,聘不到經過專門學校培養的教師,即便聘用的教師,也隨時都有被解聘而失業的可能,職業穩定得不到保障。教師慶祝自己節日的權利也經常受到反動政府的干擾。1947 年教師節,上海市中小學教師分別集合舉行慶祝會,中學教師在西藏路寧波同鄉會集合,小學教師在西藏路大上海電影院集會。市警察局卻突然通知不準集會。這種行為激起廣大教師的憤怒,群起斗爭,揭露國民黨的假民主。國民黨當局眼看驅散不了教師,便拉他們去參加所謂“戡亂建國委員會”召開的慶祝會,遭到教師們嚴詞拒絕。教師們堅決要求開自己的慶祝會。在“中教會(上海市中等教育研究會)”骨干的領導下,中學教師依然在原地舉行慶祝會,小學教師因為不能在原地舉行慶祝會,在“小教聯(上海市小學教師聯合進修會)”領導的帶領下,轉移到重慶南路的復興公園慶祝。到會小學教師有1600 多人,公園兩三千游客也一道圍攏來參加,變成教師和市民聯合舉行的慶祝會,擴大了政治影響。

上海解放后的首個教師節

1949 年六月六日,上海教師在大上海戲院歡慶解放后的第一個教師節,這個節日距上海解放日不久。全上海市的大、中、小學教師正處在慶祝上海解放的歡樂日子里,又恰逢自己的節日,希望盛大慶祝一番,慶祝新中國即將誕生,慶祝教師翻身當主人,慶祝教育事業得到新生。

上海的教師希望在慶祝會上能邀請到陳毅市長到會講話。上海市教委副書記馬飛海受托,找到市軍管會文教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夏衍,向他匯報教師們的要求。夏衍很支持,立即當面請示陳毅市長,陳毅市長一口答應,持著濃重的四川口音很高興地說:“要得,我要會見他們!”但因正值上海剛解放,為加強保衛工作,這個消息只告訴參加慶祝會的教師積極分子。

教師節慶祝會原定當日上午八點半在西藏路大上海戲院舉行,當馬飛海等幾位教育界領導在七點左右抵達會場時,竟然發現陳毅市長已經在會場,同幾位解放軍同志坐在主席臺后面的一排椅子上。

此時,教師們正在陸續進場,均不知道主席臺上坐著、站著的幾位解放軍同志是誰。當確知陳毅市長已經到場,教師們心情十分激動,有的說:“市長還能來參加我們教師節的集會,真沒想到??!”有的說:“共產黨市長穿的也是平常軍服,比我們還來得早,不擺官架子,真不容易??!”有的說:“在舊社會要見到教育局長都很難,今天一下就見到了市長,新舊社會真是大不相同??!”還有的說:“百聞不如一見,共產黨和國民黨就是不一樣!”

全上海市大、中、小學教師代表1500 多人參會,陳毅市長在會上發表講話,第一句話就是向上海的教師們表示敬意。簡單的一句話,一下子讓在舊社會長期不受重視的教師們十分感動,不少教師眼含熱淚。陳毅市長接著向大家分析了上海解放后和全國解放的形勢,鼓勵大家說:“今天教育界積極分子要發揚過去反帝反封建斗爭中鍛煉出來的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要進一步學習、改造自己,然后教育學生;同時,應該走向廣大教師群眾中,以謙虛的態度,團結更多的人,共同為建設新上海和新中國而服務?!?/p>

上海解放前,教育界受到國民黨的破壞,面臨著極為困難的局面。學校缺乏經費,教師生活困難,清貧學生失學,這是教師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恢復和建設教育事業所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陳毅市長在講話中提出三個問題,說政府將有步驟地逐一解決。這些話說到了教師的心坎上,大家安了心,鼓了勁。陳毅市長在講話中還提到老解放區幣值穩定,教職員工的生活也會很安定。這是針對上海解放時,由于戰爭剛結束,殘余特務和奸商的搗亂使金融市場混亂、幣值還不太穩定而說的。陳毅市長很坦誠地把政府的困難告訴了教師們,希望上海文教界要積極支持政府渡過目前的難關,共同努力爭取建設的勝利。

會上,市教育協會向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獻旗,由陳毅代收。授旗兩面分別寫著“在毛主席的旗幟下前進!”“向人民解放軍學習!”

設立新中國教師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雙六”教師節恢復過一段時間,后因確立教師為工人階級的一分子,故又廢除“雙六”教師節,改立五一教師節。

1951 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教育部部長馬敘倫和全國教育工會主席吳玉章發表書面講話,宣布廢除民國時期的“雙六”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執行的結果是“教師節”被弱化了。

1978 年12 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教師的政治、社會地位受到重視。1980 年起,全國教育工會開展“慶教齡”“五講四美,為人師表”等一系列尊師重教活動,教師的政治、社會地位得到實質性提高。

1980 年3 月,胡耀邦同志在中國科協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提出尊師問題,他指出,“尊師,不僅是學生的問題,我們整個社會的成員,所有學生的家長,特別是我們各級政府的負責人都要尊師?,F在兒童有兒童節,青年有青年節,我們認為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宏偉事業接班人的人民教師也應該有教師節”。

1981 年3 月,在全國政協五屆四次會議上,葉圣陶等17 位中國民主促進會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希望以設立教師節的方式,讓教師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受到全社會各階層的尊敬。提案提出:尊師重教遠沒有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毆打教師的事件時有所聞,廣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樹立以教書育人為終身職業的思想也還不普遍。教師擔負著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現在兒童有兒童節,青年有青年節,我們認為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宏偉事業接班人的人民教師也應該有教師節。

提案認為,將勞動節與教師節合并,沒有教師節單獨的活動和特點,不能真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建議單獨設立教師節。

17 位提案人分別是:徐伯聽、吳貽芳、史念海、李霽野、張明養、葉至善、徐楚波、鄭效詢、馬力可、霍懋征、葛志成、方明、巫寶三、張景寧、葉圣陶、雷潔瓊、柯靈(注:原件簽名順序)。在提案人中,葉圣陶是民進中央第三任主席、全國政協第六屆副主席,雷潔瓊是民進中央第四任主席、全國政協第六屆副主席、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徐伯昕、吳貽芳、葛志成、葉至善曾任民進中央副主席,張明養、柯靈、方明曾任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席,方明是提案主要發起人及撰稿人。

為教師節確定最合適的日子,民進領導方明等人曾經征求謝冰心、葉圣陶的意見。冰心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如4 月1日;葉圣陶先生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

提案的政協審查意見為:建議國務院交教育部研究辦理。這份提案推動教育部等聯合起草了報告,交給中央書記處和國務院,但未在當年獲推行。

1981 年12 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習仲勛接見參加全國中小學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時,方明(時任中國教育工會主席)和張承先(時任教育部常務副部長)一起向習仲勛提出設立教師節的事項,習仲勛建議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寫報告請示中央。

1982 年4 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請示,將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于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報送中央書記處,報告中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1983 年6 月,在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葉圣陶、方明等人再次聯名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提案提出:在建設社會主義兩個文明的戰略任務中,教師肩負著培養一代新人的重大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提出恢復教師節,將進一步激發教師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對調動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有著深遠的意義。

全國政協審查的意見為:建議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會同教育部研究辦理。

1983 年9 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民進方明等委員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p>

12 月,由何東昌和方明共同簽發署名為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的聯名請示,即《關于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送中宣部。

1984 年10 月,國務院副總理萬里、中央書記處書記習仲勛等中央領導對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的請示圈閱。

12 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將《關于建立“教師節”的報告》報送中央書記處并報國務院。報告中說:“根據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我們進行了研究,建議確定每年9 月10 日為教師節,在新學年開始,新生一入學,即開展尊師活動?!缰醒牒蛧鴦赵涸瓌t上同意建立‘教師節’,我們建議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頒布?!?/p>

1985 年1 月,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提出設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這一議案,最終確定每年的9 月10日為教師節。

1985 年9 月10 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教師節。文

猜你喜歡
教師節教育教師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叮咚,你的教師節攻略到了
最美教師
今天是教師節
教師節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