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文化視角下皖贛交界區傳統民居改造對策研究

2024-01-16 12:42左光之米之杰
安徽建筑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街巷肌理民居

左光之,米之杰

(1.安徽建筑大學 建筑與規劃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省鄉村振興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傳統民居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受時間、空間維度共同作用形成的物質形態,獨特的自然、人文因素賦予其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1]。保護與傳承傳統建筑有助于延續我國優秀的地域文化?;罩輦鹘y民居作為傳統建筑的一個重要流派,體現了儒家、道家、釋家等多種文化。因此,國內眾多學者從多個角度對徽州傳統民居的改造進行了研究。

陳釗[2]重點分析了徽州傳統民居的功能轉化和修繕方法,但對具體改造措施和房屋的修繕實踐描述較少,缺乏實際應用方法論;彭志明[3]探討了休寧縣傳統民居的保護利用模式與策略,但缺乏對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陳爽[4]在環境整體構建、空間功能織布、激活環境氛圍等角度提出改造策略,但在改造中注重建筑空間功能的再生和古建筑的模仿,缺乏對徽州傳統建筑的演繹;王群[5]在功能空間、平面布局、沿用傳統元素等方面進行了微更新,但在地域文化傳承中僅提到傳統物件的再利用,缺乏系統性的研究策略。王康英[6]從藝術家、當地工人、建筑師協同改造的角度探討更新模式,但三者之間相互獨立,且民居改造方面的描述不夠詳盡,其推廣價值有限;陳鷺[7]探究了傳統民居的平面形制、空間營造和內部裝飾,但同樣缺乏對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

基于上述研究,傳統建筑的改造普遍注重建筑的實用性,卻忽略了當地地域文脈特色以及周圍環境的營造,使得傳統建筑中原本附著于地域文化的眾多要素逐漸被蠶食,地域性逐漸喪失[8],因此,聚焦于解決傳統民居地域性改造問題具有現實性意義。本文以皖贛交界地區祁門縣磻村傳統民居改造設計為例,結合地域文化視角,探究從聚落肌理到建筑單體、從宏觀到微觀的傳統民居改造設計新思路。

1 磻村概況

1.1 概況

黃山市祁門縣磻村位于皖贛交界處、黃山西麓,屬歷史文化名村,周圍分布丘陵、盆地和河谷。當地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日照缺乏。磻村面積0.07 km2,總戶數149 戶,常住人口414 人,摸底調研發現空置民居40 戶,實住居民戶數為109 戶。磻村是皖贛地區建筑文化的縮影,較好地保存了傳統聚落文脈肌理和地域建筑特色,其中保存完好的傳統建筑有敦典堂、嘉會堂等。

1.2 地域文化特征

1.2.1 風水文化的影響

風水文化影響著中國傳統的人居環境觀[9],磻村的選址結合“天人合一”“擇地而居”的觀念,聚落環境資源優勝,青山環抱、三面環水,符合徽州風水文化中依山傍水、山環水繞的選址特征。

1.2.2 儒家文化宗法禮制

磻村傳統建筑的形式較為統一,建筑平面形制受儒家文化影響,包括空間功能、門窗朝向、主次關系、建筑命名等[10],例如敦典堂取敦典庸禮之意,“敦典”即厚其禮敬,推行禮教,篤守典章制度??臻g上,祠堂體現了儒學以宗法等級制的名教禮法,祠堂采用中軸線東西對稱布局,堂屋位于中軸線上,用于祭祀祖宗,享堂設有天井,意為“四水歸堂”。

1.2.3 民俗文化

祁門縣廣為流傳的目連戲屬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400 年歷史,每逢元宵佳節,村民排好長凳,觀看戲曲,戲曲表演內容簡單易懂,演唱歷史故事,宣揚佛法,勸誡人們向善;每逢正月初二,當地會舉辦接菩薩儀式,敲鑼打鼓、舞龍放炮,求取來年風調雨順;接羅漢時村民集聚廣場,供奉祠堂,共同參加接羅漢儀式,祝愿家庭幸福;拔路節在農歷七月初一,村民齊上陣,修橋補路、拔草治河,共同治理保護村落。

2 磻村聚落空間及建筑風貌

2.1 聚落空間

磻村古村落總體呈現圓磨形排列(圖1),三面環水,文閃河環抱村落,向東流去,兩岸古樹蒼翠,青山環抱,風景如畫,“圓滿、圓融、圓通、勤勞、任勞任怨”的石磨精神被寫入村規民約。村莊內的深巷窄道四通八達,卻縱橫交錯,難覓出口,古臺老宅則圍繞巷弄,被譽為“水磨磻村,千年迷宮;玉帶纏腰,美景天成”。

圖1 磻村聚落肌理圖Fig.1 Texture map of Jia Village

2.2 建筑風貌

江西與徽州自古以來就是鄰居,加上人口流動,兩地建筑風格相似,但兩地也存在各自獨特的建筑風貌。皖贛民居是徽文化與贛文化相結合的產物,磻村傳統建筑融合了兩地獨特的地域文化,建筑風貌獨具特色。

2.2.1 平面形制

祁門縣民居多以天井為中心,如圖2(a)所示,平面多為正方形,民居往往以半天井式為原型,天井貼近墻壁,中軸線上布置廳堂,兩側為廂房,布局緊湊,此外平面也會結合地形做不規則形狀[11]。隨著時代發展,磻村民居逐漸簡化了這一特征,多數民居舍棄了天井,轉而通過開高窗的方式獲取日照和通風,如圖2(b)。

圖2 建筑風貌分析圖Fig.2 Analysis diagram of architectural style

2.2.2 內部空間

皖贛民居的功能空間與徽州地區存在一定差異,如圖2(c),當地民居一般為一層或一層半,一層住人,閣樓為堆放雜物的閣樓,并不住人,廳堂采用一明兩暗的布局方式,堂屋為敞廳,兩側為廂房。而徽州傳統民居多為兩層,每層均可住人,廳堂采用一明兩暗三間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

2.2.3 立面

皖贛民居的建筑立面做法與徽州傳統民居同樣存在差異。皖贛民居的外墻多為空斗磚墻,材料為黏土磚,采用二眠一斗或眠砌的做法,再用白色石灰粉墻,而有些民居會直接將磚塊暴露出來,從而體現磚本身的材質特性,隨著歲月的沉淀,增加了建筑的歷史感,如圖2(d)?;罩菝窬拥耐鈮ζ鲋鄶狄彩恰岸穳Α?,但材料多為土坯或青磚,采用一板一牽砌法,斗內用碎磚和土填實。

2.3 存在問題

2.3.1 聚落肌理的破壞

傳統聚落文脈肌理遭到破壞,一方面,街巷的歷史感缺失,電線縱橫交錯、藍色雨棚隨處可見、院落空間擺放雜亂等;另一方面,街巷界面的連續性不足,建筑的排列存在空當或密度過大的問題?;罩菥勐湓臼且造籼脼楹诵沫h繞的空間組織結構[12],但是隨著聚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自建房打破了原有的空間肌理。

2.3.2 傳統民居的問題(1)傳統空間格局和審美意境的脫節

皖贛地區普遍遵循宗法禮制,中軸對稱和天井式布局已深入人心,但在調研中發現多數民居并非中軸對稱、天井式布局,且功能空間重復單一,無法突顯核心空間(如廳堂、天井等)的重要性;由于空間的重復單一且開窗較少,建筑內部無光影變幻,層次感不夠,以至于缺乏審美意境。

(2)外立面材質和色彩的丟失

傳統民居外立面與徽州建筑粉墻黛瓦、質樸典雅、內斂含蓄的相差甚遠。如圖3 ⑦所示,立面由黏土磚和石灰漿粉墻,但因為年久失修,多處墻皮脫落、墻體開裂,門窗等構件破損嚴重,屋頂瓦片脫落,急需修復。立面呈現黃黑色,檐口下方涂有一圈白色抹灰,立面整體顏色失衡,缺乏統一和美感。

圖3 磻村基本現狀調研Fig.3 Investigation on Jia Village

(3)建筑結構的損壞

經過實地考察,發現原有傳統民居的木構架、黏土磚和屋頂等,因年代久遠,較為脆弱,急需修復。此外,原有窗戶數量不足,且開窗面積較小,室內缺乏采光通風,導致室內地面與木材回潮嚴重。

2.3.3 建筑文化的缺失

傳統建筑的保護不夠充分,例如傳統民居的營造技藝、營造手法傳承斷層,以及居民的保護意識缺乏;建筑文化與習俗脫節,敦典堂內部的戲臺和其他歷史建筑施行單純的靜態保護,缺乏文化體驗活動。

3 基于地域文化視角下的改造策略

為解決磻村傳統民居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有效延續聚落空間肌理、凸顯民居地域特色,促進文化傳承,可從改造目標、原則、方法三方面構建改造策略,如圖4。

圖4 地域文化視角下傳統民居改造更新策略Fig.4 Renovation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3.1 傳統民居改造的思路建構

首先,對磻村聚落空間和建筑風貌進行了調研,分析其存在的問題以及地域文化視角融入傳統民居改造的必要性。其次,明確因地制宜、時代理性、傳統文化的改造目標以及與地域文化相得益彰的改造原則。最后,提出聚落肌理的延續、建筑實體的改造、地域文化價值的持續的改造策略,如圖5 所示。

圖5 整體研究框架技術路線圖Fig.5 Technical roadmap of overall research framework

3.2 改造目標

3.2.1 強調因地制宜

注重因地制宜,聚落空間肌理、建筑空間結構、建筑材料色彩等方面需適應磻村濕潤多雨的氣候特點,契合磻村“圓磨形”的聚落肌理,承襲磻村樸素淡雅的建筑風格,延續磻村勤儉尚義的民風民俗。

3.2.2 體現時代理性

基于當下生態宜居的使用需求,需優化建筑的功能空間,改善生態景觀質量,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簡化復雜的建筑裝飾,結合現代的建筑材料和技術,以體現時代理性。

3.2.3 弘揚傳統文化

通過聚落空間序列的組織、空間審美趣味的提升以及非物質文化的傳承等方式表達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需豐富景觀層次,串聯建筑與景觀要素,增加建筑內部光影關系,以實現移步換景的空間序列,并且通過修復文化公共空間、傳統習俗活化,展示當地建筑的文化內涵。

3.3 改造原則

3.3.1 原真性保護原則

歷史積淀的建筑風韻不能輕易變換。應修復已經毀壞的構件,在改造中盡量避免破壞原有建筑,切勿匆忙飾舊,保證整體風貌的完整性,同時可以適當利用新材,在原有建筑構架的基礎上增加可拆卸的構建,在不改變原有風韻的基礎上,敢于做新舊對立且可逆向建筑改造[13]。

3.3.2 地域文化融合原則

傳統建筑是地域文化的物質載體,與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改造時傳承傳統建筑形制、功能空間、建筑技藝等。此外,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文娛活動也要通過建筑得以延續。

3.3.3 活態化傳承原則

注重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化傳承,使原本束之高閣的歷史故事與塵封已久的建筑遺產相互融合,激發出每一處空間的情感表達,從而促進當地傳統建筑的文化輸出。

3.3.4 整體性原則

傳統聚落是一個有機整體,需結合聚落整體和室外空間進行設計。改造時需縱觀全局,不僅關注建筑風貌的改造,還重視聚落肌理、自然環境、民俗文化等的整體性改造。

3.3.5 公眾參與原則

傳統建筑改造是為用之于民的建設工作,當地的居民和建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當地村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村民的參與有利于營建符合當地人文精神的建筑,也有利于傳承建筑技藝。

3.4 改造方法

3.4.1 聚落肌理的延續

挖掘歷史文化要素,理清地域文化特征,總結出聚落肌理原型,從而演繹出符合當地文化特色的聚落空間。在保持聚落內原有建筑風貌的前提下,通過修繕、改造空間肌理,恢復傳統街巷的歷史感和街巷的連續性,并通過整合組團形式、打造公共空間等方式,強化聚落空間組織秩序。

3.4.2 建筑實體的改造

如今,大量的傳統民居因年久失修面臨著閑置乃至損壞的情況,不利于傳統民居的傳承和發展。因此,在改造傳統民居過程中,應當秉承地域文化融合原則,追求傳統建筑理念,滿足傳統美學的審美需求,參考原有建筑特征和營建手法進行改造,改善室內采光、通風條件,修繕舊材、善用新材。

3.4.3 非物質文化的傳承

文化是人類的精神財富。非物質文化遺產多種多樣,既包含傳統文學、建筑技藝、口頭文學等地域文化,也包含曲藝、游藝、雜技、音樂等民俗活動。以往,非物質文化通過書籍、建筑遺產、演藝工具等物質載體傳承,或通過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體現。如今,以信息技術、互聯網、文藝演出等形式傳播地域文化,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

4 磻村傳統建筑改造實例研究

4.1 聚落肌理的延續

4.1.1 修復街巷肌理

改造重點:保護街巷肌理,傳承歷史格局,完善街巷路徑的連通性和層級性,在不改變聚落街巷肌理的前提下增強街巷界面的連續性。

(1)保護傳統街巷的歷史感

保護傳統肌理,拆除多余構建。重點保護街巷為村內外主要道路、嘉會堂與敦典堂周圍巷道以及坑磻古道。需嚴格保護街巷肌理和兩側民居的傳統風貌,在不破壞臨街建筑風貌的前提下,可通過修繕、改造等方式延續空間肌理,藍色彩鋼板擋雨棚改為手工木構架遮雨棚,門前堆放的木柴移入院內或廚房,并拆除線桿,線纜入地,防止破壞傳統巷道風貌。針對傳統街巷的路面整治,采用青石板或條石,重新砌筑臺階,清除水泥抹面和瀝青路面,恢復歷史原貌。

(2)增強街巷界面的連續性

為了完善街巷肌理,磻村還需要增強街巷界面的連續性。

一方面,在街巷肌理的修復中,如圖6,采用修補填空的方法來完善街巷的連續性。針對界面的瑣碎、凌亂等問題,可通過增加綠植、景觀小品、景墻等手法提高空間的序列感,增加公共空間的整體性。此外,對于聚落內緊湊、狹小的巷道可適當延長流線,打造視覺通廊。而較寬的道路可通過設計轉角打斷視線,增加街巷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還應注意街巷界面高度的連續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建設控制區的建筑高度不宜超過9 m[14],對超出規范的建筑施行降層或拆除處理,對聚落整體風貌影響嚴重的建筑予以拆除,確保同一界面建筑和諧統一又靈活多變。

4.1.2 重塑組團形式

以層層相套的組團結構為原型,以景觀節點和公共空間為布局核心,重塑聚落組團形式。通過整合零碎空間、分割與滲透空間、虛實結合等方法進行重組,營造出錯落有致的景觀層次,延續聚落的發展肌理,強化以血緣型為核心的空間組織秩序,見圖7。

根據傳統民居的遠近關系和風貌特征,將錯落有致的五棟傳統民居配合新建民宿組成四個組團,組團圍合而成的公共空間為庭院,見圖8。此外,每個民宿組團都有一個公共空間,作為各組團單體之間的聯系;每個組團還有一個面對中央景觀的露臺或者是庭院空間,作為對中央景觀的回應;庭院以觀戲和休憩功能為主,布置戲臺、樹池和休息區,增加周邊居民的互動交往。

圖8 組團形式Fig.8 Remodeling of Group Form

4.2 建筑實體的改造

4.2.1 功能空間的置換

改造的建筑組團由兩棟獨立的傳統民居組合而成,編號為1 和2。1 號民居以調整功能布局,提高使用率和舒適度為主,2 號民居為傳統排屋,以改善采光和通風、完善使用功能為主。

(1)追求軸線引導的建筑理念

針對調研中民居中軸不對稱的普遍問題優化功能空間。一方面,考慮到我國講求軸線為尊的建筑理念,在兩棟傳統民居中均考慮了軸線關系的表達,以天井和中廳的連線為中軸線,兩間民宿布置于兩側,活動室作為次要空間位于建筑背面,減少對軸線完整性的干擾。另一方面,在多個空間組團上同樣遵循軸線關系和內向性,以戲臺為中心,餐廳和戲臺的連線為中軸線,兩側布置民宿和展館等公共空間,從而構成對稱關系,見圖9(a)、(b)。

圖9 改造前后平面圖對比分析Fig.9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lan before and after renovation

(2)滿足曲徑通幽的審美特征

民居改造以天井為中心,兩側布置客房。從整體布局上來看,由庭院入戶,經過廳堂,最后到達客房,游客感受著光影交疊變化,體驗到空間穿梭的美感,讓游客在體驗中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鳴。此外,游客在一層的公共活動室時,可透過落地窗看到室外的街景,到達二層后可領略到遠處的自然美景。在移步換景間,天井回廊、飛檐翹角,與屋外青松翠柏、花壇盆景的意象組合形成親近自然又宜居宜情的感受。

4.2.2 外立面的重構

改造前的民居在材質、色彩方面與傳統徽州古民居相差甚遠,見圖10。為此,在外立面的設計中采用傳統的材質、色彩、符號,并與現代設計手法結合。

圖10 立面效果圖Fig.10 Elevation renderings

民宿立面做法與當地保持一致,采用空斗做法與白色抹灰。在外墻砌筑上,用當地常用的黏土磚和水泥砂漿修復破損開裂的墻體,再用白色的防水膩子,讓匠人調配好比例后墻面刮白,從而還原外立面的色彩特性?;罩菔a青黑色的黟縣青石,石質厚重細密,適合建材和石雕,可用于院落走廊的鋪地和矮墻的砌筑。

立面形式上,適當抬升了屋頂,使其脫離墻體,四周一圈采用木質格柵,改善立面層次的同時,增加二層高度和室內采光。同時,沿用民居的木窗設計,擴大原有門窗大小,增加二層窗戶數量,新增窗戶用金屬細框包圍。開窗位置也是斟酌的重點,需滿足立面虛實關系的同時,讓室內與外界產生聯系。此外,活動室立面大尺度的開窗與石材形成鮮明對比,建筑材質之間形成極具力量感的對話。

4.2.3 結構的表達

結構上采取溫和處理的方式,原有的墻壁、門窗、木構架由當地匠人修復完好??紤]到傳統建筑木構架的破壞程度,在關鍵木質支撐處采用輕質高強的纖維復合材料加固,見圖11(a)。并在墻壁中增加鋼架結構來支撐木構架屋頂,將屋頂抬升80 cm,讓屋頂漂浮于墻體上方,從而更好地保護木構架,見圖11(b)。

圖11 建筑內部結構圖Fig.11 Internal structure diagram of building

建筑結構的新舊交疊是結構表達的重要環節,建筑內部新增的構建區別于老物件,讓游客可以清楚地看出新舊關系[15]。一方面,新增的內部隔板、格柵和家具讓空間更加溫馨舒適,與之相對比的是老舊的木構架、窗戶、日常物件等。另一方面,鋼結構與石墻相互融合,加固房屋結構的同時,也增加了室內的使用面積。最終,形成新與舊、輕與重的強烈對比,讓建筑內部的空間體驗更加豐富,見圖11(c)。

4.3 地域文化價值的持續

4.3.1 建筑技藝的傳承

運用工匠技藝和本土材料。建筑技藝是傳統文化傳承的載體,不同的建構通過不同的技藝傳承而來,所以建筑技藝能否在設計中體現文化的傳承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在營造技藝方面需保留磻村的“時間肌理”。設計團隊尋找到當地工匠,借助他們精湛的手藝,營造傳統建筑改造中缺失的建筑技藝。此外,技藝的傳承還體現在建筑材料的還原,改建建筑可回收利用原夯土房拆下的墻面材料和小青瓦,沿用當地的木材、青磚、老石板、水磨石等實現“舊材新用”,同時使用鋼構架、玻璃等新的材料,創新技術,在延續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實現“新材舊用”[16]。

4.3.2 傳統習俗的活化

磻村作為典型的皖贛歷史文化古村落,擁有目連戲、接菩薩等多種文藝表演。通過結合聚落內的古戲臺、祠堂、紀念館、文化展覽館等公共空間,定期舉辦接菩薩、祭百神祈豐年、拔路節等傳統民俗活動,以及在文化節的文創打卡活動等。除了舉辦各項活動外,村史館通過數字視頻講述歷史故事、開展戲曲教學和理論宣講等,讓地域文化透明化,讓游客更直觀地感受磻村的文化習俗。此外,在傳統習俗的繼承中還需加入人文色彩,使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相呼應,讓改造后的傳統建筑更好地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持續擴大地域文化價值。

5 總結

傳統建筑的發展始終具有地域性,是多種地域性要素在時間、空間維度下相互影響的結果。本文從地域文化的角度出發,通過歸納皖贛地區的地域文化和文化影響下的聚落空間、建筑風貌特征,指出現狀中存在聚落肌理破壞、傳統空間格局和審美意境脫節、外立面材質和色彩丟失、建筑結構損壞和建筑文化缺失的問題,并在地域文化視角下提出建筑改造目標和策略。最后,結合當地調研中傳統民居的普遍現狀問題,提出了聚落肌理的延續、功能空間的置換、外立面的重構、結構的表達、地域文化價值的持續,即宏觀聚落層面到微觀單體層面的地域性改造策略。

基于上述描述,得出以下結論:

(1)重視街巷肌理的修復和組團形式的重組。傳統街巷需遵循聚落歷史格局和自然環境,一方面,需延續傳統街巷的歷史感,對路面進行整治,修繕或拆除不必要的構筑物,恢復歷史風貌;另一方面,重新塑造組團形式,以景觀節點和公共空間為核心,遵循磻村組團形式和鄰里關系,反饋磻村的聚落肌理。

(2)重視傳統風貌的延續。充分調研當地傳統建筑的空間形制、立面材料色彩、建筑結構,在改造中采用溫和的改造手法,保留原有建筑特征;運用當地的傳統工藝和設計手法,對建筑進行虛實、主次的處理,營造當地地域特色的同時增加美學體驗。

(3)重視地域文化價值的持續發酵。注重當地建筑技藝的傳承,尋找當地工匠,通過他們的手藝,保留磻村建筑發展的時代印記,同時沿用當地的材料,做到材料的新舊對比;另一方面,活化傳統習俗,將傳統文藝表演與建筑相結合,定期在建筑中舉辦民俗活動和數字化宣講,延續和擴大傳統文化價值同時,活化傳統建筑。

猜你喜歡
街巷肌理民居
人間煙火,最愛隱秘的街巷美食
民居攝影
民居書畫
民居智庫
肌理的感受與表達
邊走邊唱
滲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國卷為例談古詩如何細讀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溫度
雨中的街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