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街樓空間理論:源自建筑類型的理論建構

2024-01-16 07:55吳文治
民族藝術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理論空間建筑

吳文治

在建筑設計實踐中,過街樓的設計運用十分常見。設計師將這種極具靈活性的建筑類型作為一種重要的設計手法,應用在各類建筑設計中,發揮著鏈接整體或突出局部的重要作用。與過街樓在實踐方面的活躍度相比,其理論研究卻十分不足。如果按照弗萊界定設計研究的三種主要模型(設計理論研究、設計項目研究和設計成果研究)①布倫達·勞雷爾.設計研究:方法與視角[M].陳紅玉,譯.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8:2.來看,過街樓的設計理論研究與設計項目(實踐)研究還處于分離的狀態,這也導致設計成果的研究沒能真正建立起來。一方面,由于理論和項目的研究不夠堅實,導致過街樓仍然處于一種“用而不知”的整體狀態。為彌補當前建筑理論對過街樓研究的系統性缺失,本文將過街樓作為一種獨立的建筑類型,并基于中外過街樓歷史溯源的整體視角,扼要闡明其概念、起源和空間特征,借助現代成熟的建筑理論作為研究與探索過街樓空間理論的基礎。再結合具體案例,圍繞過街樓空間理論的空間一體性、空間關聯性和空間流動性等展開論述,以此建構過街樓空間理論的理論框架。過街樓空間理論的提出,是實現從具體建筑類型到具有普遍意義的設計方法論的創新,為建筑設計、空間設計和城市設計等提供新的理論參考和借鑒。

一、過街樓概念與空間特征

過街樓是一種古老的建筑類型,在人類建筑歷史上應用廣泛,形式多樣,卻很少被建筑研究者作為獨立的研究對象。從建筑研究的傳統來看,回顧兩千年來建筑研究的歷史,大致可以總結出幾個研究的重點:一是注重工程技術與風格研究;二是注重主體空間研究;三是注重建筑整體的普遍規律研究。這對于經常處于主體性模糊、非主要地位、脫離整體形制的過街樓而言,被忽視有其必然。

(一)過街樓概念闡釋

過街樓是人類認識、組織、利用復雜空間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一種建筑空間組合方法的傳承與創新。作為一種獨特的建筑類型,在建筑詞典中與過街樓相關的詞條寥寥無幾?,F有文獻中的概念界定,與其相關的概念僅限于建筑規范中的面積計算、傳統民居研究和民間建筑介紹等介紹性資料中。在建筑理論研究的悠久歷史中,過街樓并沒有獲得概念的合法性。

過街樓概念,一方面有具體的界定,但更多地表現出含混性。英文中,與之相近的概念有Gatehouse、Bridgehouse、Cross-street building和Passage house等數種翻譯。中國傳統建筑中,則有騎樓、牌樓、城門樓、鐘鼓樓、過街亭等更豐富的相似類型。筆者曾指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過街樓自身的附屬性(獨立性較弱)和邊界性(模糊性較強)等特征”。①吳文治.溯源與回響:過街樓研究述評與設計展望[J].藝術百家,2021(1):242-247.因為,過街樓不是依附在其他建筑整體性之中,就是被納入到另外的研究對象范疇。這導致多數情況下,研究者和設計界往往基于一種“下意識的本能”來處理,并沒將其視為一種獨立的建筑類型進行考察。依附型的過街樓,包括里弄過街樓、傳統民居過街樓等;獨立性的過街樓(通常并不被視為過街樓)如鐘樓、鼓樓、城門樓等。

今天,過街樓的多樣化形式看似新穎,其實與傳統建筑中已經使用了上千年的過街樓空間并沒有本質的不同。所不同的是,隨著建筑材料與建筑技術的進步,過街樓在今天的建筑設計與城市設計中,體量變得更大、形式更為多樣、空間組合形式更為復雜。從城市化發展和科學技術的角度來看,現代城市建設打破了傳統城市的尺度與格局,導致了城市整體的空間革命,因此城市空間設計與現代建筑設計(過街樓建筑)在規模、理念、功能、材料、技藝和使用上均非同往昔。筆者曾對過街樓概念從歷史沿革、相關類型、中外比較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和清晰的界定②③④吳文治,劉森林.上海提籃橋地區里弄過街樓研究[J].裝飾,2018(3):100-103.。概言之,狹義上,過街樓即是橫跨道路懸空而建,底層兼顧通行、停留或其他多種功能的特定建筑類型。廣義上,過街樓是指為了解決單幢建筑或建筑組團的交通需要,在建筑的適當位置采取底層架空作為通道、樓層空間(兼具通行與空間實用性)正常使用的方式,在不損失利用面積的情況下滿足實際空間靈活使用需要的一種建筑類型。

(二)過街樓的中外溯源

從人類漫長的建筑營造歷史來看,過街樓的雛形始于兩個獨立空間之間連接的嘗試。如甘肅鎮元縣常山H14遺址的平面布局,已經出現了室內、室外兩個空間的組合方式。這種居住空間的細致化分隔,也在西安客省莊遺址二期文化H108遺址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內室、外室和窖穴呈平面展開,居住空間在地面的橫向拓展分區和主次聯系已建立起來。蒙城尉遲寺遺址F2的“長屋”實現了真正的構建性的地上建筑這關鍵一步,平面布局和房間分區也更為規整明確。它縱向發展到一層,橫向則有六個聯排的房間。更進一步,兩幢獨立建筑之間真正出現連接性“部分”的建筑組合方式是在秦安大地灣遺址F901中。這是一座以堂為中心的過渡空間的組合建筑。從體形上F901前堂后室部分是一個南北兩坡頂的主體建筑,前方接出拍子頂的“軒”,使整體形成了一座復合體的“宮”——合“宮”??梢?,大地灣最重要的變革在于連接主客兩座建筑的部分,這也可視為后世過街樓發展演變的濫觴⑤楊鴻勛.中國古代居住圖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21,33-42,60-64.。

從考古發掘來看,我國最早的過街樓原型,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的建筑明器——七層連閣式陶倉樓(見圖1)。整個建筑由院落、樓閣、走道和復道四部分組成。主樓高192厘米,七層,各層彩繪有幾何圖案。該陶樓在主樓與附樓之間通過一條長廊式的通道連接在一起,被稱之為“復道”,即類似于今天的過街樓或人行天橋。這座陶樓是目前發現的層數最多、最高大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漢代建筑明器?!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中記載,秦始皇時咸陽200里內的宮觀中,就有270個復道或通道相連。到了漢代關于復道的記載更多。這座七層連閣式陶倉樓的發現為我們了解當時的建筑風貌和社會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可以視作過街樓的起源。此后,過街樓被廣泛運用于宮觀、樓閣、城門、民居等眾多建筑類型之上。

圖1 漢代建筑明器:七層連閣式陶倉樓

在國外的建筑中,過街樓(各類建筑所涉及的連接性——建筑空間)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大規模擴建于公元前1530—前323年的埃及卡納克的阿蒙神廟(Great Temple of Ammon,太陽神)周圍有孔斯神廟和其他小神廟,并有斯芬克斯大道把它同附近的穆特神廟(Temple of Mut,萬物之母)和在盧克蘇爾(Luxor)的阿蒙神廟相連。其形體對稱,長寬約366×110米,沿長向軸線上有六道大的、作戒備用的牌樓門,每兩道之間有庭院或神殿。烏爾城(Ur,公元前3000—前600年)是兩河流域最早的城市之一。它的平面呈不規則形,西北高地上有宮殿、觀象臺、廟宇組成的建筑群,周圍環有厚墻,墻外為居民區。宮殿由幾個相鄰的內院組成,布局較亂,由于材料與技術限制,房間多為狹長形。一般為封閉內院式,墻很厚,用土坯或蘆葦黏土筑成,較大的住宅有樓層。此外,還有赫沙巴德的薩爾貢王宮(Palcce of Sargon,Chorsabad,公元前722—前705年)、耶路撒冷的所羅門廟(Temple of Solomon,公元前10世紀)、新巴比倫城(New Babylon,公元前7世紀—前6世紀)、雅典衛城山門(Propylea,Athens,公元前437—前432年)、佩魯吉亞奧古斯都拱門(Arch of Augustus,Perugia,公元前2世紀末)①羅小未,蔡琬英.外國建筑歷史圖說[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10,16-19,36,45.等無不是過街樓的古代原型(見圖2)。

(三)過街樓空間特征演變

追溯歷史,過街樓的社會實踐歷經了古代的原型—近代的中西融合—現代的多類型變體的應用過程,但是就其空間特征演變而言,大致上還是形成了一種共識。過街樓被認為是“橋與門”相結合逐步演變發展而成,因此用“橋接”與“門臉”兩個詞來概括其空間特征顯得十分貼切。在哲學家的視野中,橋、門都是被經常用來構建某種隱喻的對象。根據齊美爾的《橋與門》一書中對于“客觀事物兩重性”和“空間獨立”的解釋,我們可以認為,人類以其特有的方式進行聯系和分離,在整個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聯系和分離總是相輔相成,互為前提②G.齊美爾.橋與門——齊美爾隨筆集[M].涯鴻,宇聲,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1.。過街樓從獨立性來看,是強調分離的;從連接性考察,則是強調聯系的,這正是齊美爾主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象。過街樓的“橋接”作用,有著人們對空間更為本質的情感愿望,始于架橋這種克服障礙的意志勢力超越了空間,人類的聯系愿望在客觀原因(空間分離)和主觀矛盾(造型創造)中得到了慰藉。

關于“門(臉)”,齊美爾認為門是活的,和墻一樣有著維持空間內外的分界功能,也正是因為“活”的屬性,門的關閉和打開與固定的墻向人傳遞出的感受迥然不同。這里所描述的是建筑范疇“門”的概念,如果我們把視野稍作拓展,從建筑之門到建筑組團(社區、街區、小區)和建筑群落(聚落、市鎮、城市)之門,過街樓即是這樣一種意象——發揮它“門(臉)”的作用。這也構成了過街樓空間特征最重要的兩個維度。此外,對過街樓空間進行了不同的分類探討,也有利于更為全面的把握過街樓的多樣性和空間的靈活性。

按照過街樓空間與相鄰空間的關系,筆者曾將其分為獨立型、附屬型、復合型三種類型②吳文治.被忽視的建筑類型——過街樓及其當代應用[J].美術大觀,2020(9):132-135.,按照過街樓的功能可以分為居住附屬型、軍事防御型、交通服務型、節點標識型、宗教娛樂型和商業服務型六種類型③吳文治.溯源與回響:過街樓研究述評與設計展望[J].藝術百家,2021(1):242-247.。無論哪一種分類方法,本質上都是基于過街樓的空間特征或其與母體空間的關系展開的,空間與空間關系是分類的核心。對于里弄過街樓而言,其空間特征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概括為:“虛實”與“縱橫”結合、“內外”兼顧、“過街性”之“外街”與“內巷”、公共“生活場”三個方面①吳文治,劉森林.上海提籃橋地區里弄過街樓研究[J].裝飾,2018(3):100-103.。這一判斷雖不能涵蓋所有過街樓的特點,卻也體現出過街樓空間的某些共同特性。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將過街樓空間典型特征概括為:“實用—機動的空間靈活性”“公共—私密的空間過渡性”“虛實相生的空間一體性”和“獨立—依附的空間含混性”四個方面(見圖3)。過街樓大多處于交通要道的位置,充當主要出入口并具有“門臉”的作用。拉普卜特曾談道,“入口的神圣性與‘領域’界定的恒常需求有關,然而界定的方式在各種文化和各個時期有著千差萬別,并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不僅入口形式差別甚遠,便是所處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印度的圍場、墨西哥和穆斯林宅舍的入口比起西方住宅而言,要更靠前;英國住宅的圍籬比美國郊區開敞的宅前草坪更強烈地界定出入口的位置。不論在何種情況下,入口總是作為‘公共’和‘私人’的分界而存在?!雹诎⒛λ埂だ詹诽?宅形與文化[M].常青,徐菁,李穎春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79.

對于過街樓而言,作為一種特殊的“入口”,同樣具有“公共—私密”的特征。以里弄過街樓為例,它連接著街道空間與里弄內部空間,使得空間具有一種邊界和過渡性質。具體來說,過街樓內部是“私密空間”,而過街樓外部則是“公共開放空間”,過街樓本身則是兩者的過渡節點空間。過街樓的這些特征,如果用另一種語言來講,就是一種人員流動出入的“開關閥”(見圖4)。

圖4 過街樓類型示意圖

二、過街樓空間理論的基礎

過街樓空間理論的提出有兩個基礎。一是基于既有成熟的相關建筑空間理論,主要包括建筑空間組合論、群造型理論、建筑組構理論、建筑構成學、建筑模式語言、建筑再生學、建筑形態學、建筑類型學等。二是從過街樓建筑本身總結概括出來的空間特征與空間規律,主要體現在架空性、橋接性、再生性和新的空間組合形式(見圖5)。

圖5 過街樓空間理論的部分相關理論

從本質上來看,過街樓空間理論討論的核心,是在既有建筑改造和新建筑設計之初如何進行空間整合和空間組合的問題。在設計實踐的過程中,過街樓的介入主要是從空間組合的功能和形式兩個方面入手??臻g組合功能,是指在空間整合和組合的過程中,依據不同類型建筑的內在功能需求進行空間安排,使空間在使用過程中達到功能合理、流線科學、安全便捷等??臻g組合形式,是指以何種方式將兩個或者更多的空間銜接為一個整體,或者具有整體性的一體化空間。

(一)建筑空間組合論

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一書的核心要義,是建筑空間依據何種原則進行組合、如何指導建筑設計實踐。該書對單幢建筑的空間組合提煉出五種具有典型意義的空間組合方式:用一條專供交通聯系用的狹長的空間——走道來連接各使用空間的空間組合形式;各使用空間圍繞著樓梯來布置的空間組合形式;以廣廳直接連接各使用空間的空間組合形式;使用空間互相穿套、直接連通的空間組合方式;以大空間為中心、四周環繞小空間的空間組合形式。過街樓空間理論,則突破單幢建筑的空間組合范圍,將視角轉向各幢建筑物之間的一種空間連接與組合,目的是從某個建筑組團之間尋求各幢建筑空間如何更為高效、便捷、科學的關聯性和整體性。特別是對于大型公共建筑而言,由于空間的尺度較大,加強各幢建筑物之間的交通聯系能夠使建筑物之間的空間得到進一步的整合,功能得到優化,空間流線更為高效,同時還可能擴大建筑使用面積。這對于用地受限和空間無法拓展的情況,是增加使用空間十分重要的方式。由于空間使用功能特點與人流活動情況的不同,必然要求與之適應的空間組合形式,也就是建筑的空間組合形式必須適合于建筑的功能要求。①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19.多數時間,設計面臨的是多空間組合的處理。這就需要“越出單一空間的范圍,研究兩個、三個或更多空間組合中所涉及到的相關問題。如空間的對比與變化??臻g的差異性和對比作用通常表現在四個方面:高大與低矮之間;開敞與封閉之間;不同形狀之間;不同方向之間。建筑空間,出于功能和結構因素的制約,多呈矩形平面的長方體,若把這些長方體空間縱、橫交替地組合在一起,??山杵浞较虻母淖兌a生對比作用,利用這種對比作用也有助于破除單調而求得變化?!雹谂硪粍?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49-50.

程大錦在《建筑:形式、空間和秩序》中基于四種空間關系(包含、穿插、鄰接、公共空間組合)就多空間組織的內容提出的五種模式:線式組合(Linear Organization)、集中式組合(Centralized Organization)、放射式組合(Radial Organization)、組團式組合(Clustered Organization)、網格式組合(Grid Organization),最具參考性是關于線式組合(Linear Organization),此類組合包括不限于直線、曲線、折線等形式,其中直線形式常見于古代過街樓建筑,而曲線或折線形式多發生于現代過街樓建筑,尤其受到超高層建筑或綜合體設計的青睞。過街樓空間理論的運用,同樣遵循著規定性和靈活性的原則。

(二)群造型理論

槙文彥受到希臘群島伊茲拉島村落群體的啟示,開始關注群體設計,并提出群造型理論。他曾在《集體形式的調查》(Investigations in Collective form)一書中發表《集群形態研究》(1964年)的文章,1965年槙文彥的《城市中的運動系統》(Movement System in the City)出版。對此,湯姆·梅恩建議一種新的復雜性范疇的基礎上,從“形”到“行為”的切換。城市社會被描述為一種“相互關聯力量的充滿活力的領域”;總體規劃被拒絕,取而代之的是總體功能,“因為后者包括了時間維度?!雹蹨贰っ范?復合城市行為(修訂版)[M].丁峻峰,王青,孫萌等,譯.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9.槙氏認為:“群造型基本概念是從對歷史街區的認識開始,城市設計家與建筑家近年非常關心這一課題,群造型將成為大規模形態的創造的關注焦點?!彼麑⑷涸煨头Q為三種集合體:組合型(Compositional Form)、群造型(Group Form)、巨構型(Mega Form),三者中尺度和密度都有所不同。并認為“三種形式的模型可在一個形狀中共存”,但他最關注的是“群造型”。槙氏指出,合成的集合體不僅具有物理的屬性,也具有與人們活動有關聯的場所性。槙氏認為,關聯是形成群造型的決定要素,包含五種不同的關聯行為:變形、確定、反復、功能路徑形成、選擇等。

群造型設計的首個作品,是槙氏的波士頓規劃都心部提出的共享空間設計提案。第二項是立正大學(1967年)教室群與之間連接的網絡體系重合。第三項是千里新城。第四項是“為超高密度的空間的空間構思”,是生物體結構模型,顯示出對室內化的外部空間的關注。在《低密度開發關連空間》一文中,槙文彥寫道:“使用密度越高,場地中的內部和外部空間相關度會增高,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對立概念將消失”。槙氏研究媒介空間與使用空間的二元性關系。媒介空間如共享空間,是室內化的外部空間,稱為城市大廳、都市部屋①傅克誠.槇文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25.。

以上從建筑空間組合和群造型(建筑與城市空間)兩個方面探討了其空間設計思想,為過街樓空間理論的提出,提供了兩個重要的適用維度——建筑和城市。當然,還有諸多的現代建筑空間理論對于過街樓空間理論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

(三)其他相關建筑理論

現代建筑理論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空間設計學說。如亞歷山大等的“建筑模式語言”、愛德華“建筑語匯”、比爾·希利爾“建筑組構理論”、坂本一成“建筑構成學”、松村秀一“建筑再生學”、尼尚·阿旺有關建筑設計的“空間自組織”理論等。這些豐富的建筑理論,探討的核心是如何設計創造出成功的空間——能夠更好地滿足需求、回應文化、節能高效、經濟美觀、環境可持續等為主要指標??傮w來看,以上提及的相關空間理論可以分為兩類。

一是模式語言派,以亞歷山大和愛德華等為代表。愛德華在《建筑語匯》中通過分析圖示描述了空間——交通的關系,從空間的單雙側關系、空間有序規劃和無序排列、空間漸次組合以及空間圍繞等角度分析了空間組合與交通之間的層次關系,豐富的空間組合關系對于現代過街樓建筑的設計組織有著很多啟示②愛德華·T.懷特.建筑語匯[M].林敏哲,林明毅,譯.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88-90.。他們所撰述的《建筑模式語言》和《建筑語匯》都不同程度地為過街樓空間理論的建立提供了參考范式。其核心思想是,我們可以通過對大量城鎮、建筑的類型分析,找到其內在的“模式語言”或者“設計語匯”,并給城鎮設計、建筑設計提供足夠多的組合方式和創新啟發。

二是理論歸納派,以比爾·希利爾、坂本一成和松村秀一為代表??臻g句法理論之父比爾·希利爾在《空間是機器:建筑組構理論》一書中,圍繞“空間如何在房屋和城市的形式及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最為關鍵的是‘空間組構’這一概念,即復雜系統中任意一關系決定于與之相關的其他所有關系?!薄敖M構概念的成功創立將有助于人們理解建筑和城市的空間邏輯,也將影響到人類科學的其他領域,幫助我們解決這些領域中至關重要的組構和模式問題?!雹巯@麪?空間是機器——建筑組構理論(原著第三版)[M].楊滔,張佶,王曉京,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Ⅳ.等問題進行討論;坂本一成等編著的《建筑構成學:建筑設計的方法》一書第一部分“建筑構成學原論”,談到的分節與統合、局部與整體,以及建筑空間構成類型和多樣的構成形式,對建筑的語言學統辭關系和建筑構成的形式、類型與修辭之間的關系做了深入探討。④坂本一成等.建筑構成學:建筑設計的方法[M].陸少波,譯.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8:10-23.松村秀一的《建筑再生學:理論、方法、實踐》的建筑再生理念對于今天從增量到存量的城市更新改造而言——在改造語境或者說是建筑再生(賦予建筑新生)的語境中,運用過街樓這種適配性極強的建筑類型是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這種理念,體現在空間關系的新生和空間功能的增益。①松村秀一.建筑再生學:理論·方法·實踐[M].姜涌,李翥彬,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9:2-37.

此外,尼尚·阿旺的協同論、耗散結構論以及演化路徑論等討論空間自組織與建筑設計關聯性的理論也具有參考意義。過街樓在營造過程中承續著“空間關系(城市空間)—建筑個體—人文情感”三者相互催化的空間信息。筆者曾基于空間生產理論和空間自組織理論對里弄臨界公共空間的關鍵節點(焦點)—過街樓展開自組織形式和功能的研究②吳文治,高矚.里弄過街樓臨界公共空間的自組織生產形式與功能——以上海老城廂為例[J].美術大觀,2021(2):156-161.。

三、過街樓空間理論的建構

自維特魯威的《建筑十書》之后,人類在建筑理論上的探討從未終止。近代以來建筑理論的發展,構建出一系列建筑的核心概念,“空間”即是最重要的一個核心概念?!翱臻g”一詞進入建筑學的話題并成為其核心正是現代建筑開始成形之際。它的出現,與其他一些相關詞匯如“設計”(design)、“形式”(form)、“組合”(combination)等一起,構成了討論現代建筑的新的詞匯和語境。阿德里安·福蒂(Adrian Forty)在《詞與物:現代建筑詞典》(Words and Buildings:A Vocabula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一書中總結當時建筑界對空間概念的各種解釋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將空間作為一種“圍合體”(enclosure);第二類是將空間作為一種“連續體”(continuum),強調內外空間的連續和無限延伸;第三類則是將空間作為“身體的延伸”(extension of the body)。③Adrian Forty.Words and Buildings:A Vocabula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M].New York:Thames&Hudson,2000:264-265、275.由此出發,筆者建構了空間一體性(整合性)、空間流動性(連續性)和空間關聯性(平衡性)等的六因素模型(見圖6)。

圖6 過街樓空間理論建構維度模型

(一)過街樓空間理論的空間六性

1.空間一體性與整合性

空間一體性,強調的是在現代建筑朝著縱向空間高度發育的基礎上,重啟對橫向空間的關節性連接的重視??v向空間是為了解決人多地少的問題預設和現實困境,這是伴隨著建筑科學(以建筑技術、建筑材料、建筑結構為主要內容)的發展而推進的。對橫向空間的重視和強調,是為了實現兩個空間維度發展的平衡,使空間更加符合人生活使用的實際需要和多方面訴求,既包括功能的多樣性與豐富性,也內含了形式的審美性與自由性。魯道夫·阿恩海姆在《建筑形式的視覺動力》中提到建筑是人類精神的產物,承載著生理(視聽觸覺、冷暖體感、肌肉運動)和心理(情感、思想)的體驗①魯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視覺動力[M].寧海林,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前言Ⅶ.,但是一個空間所帶來的體驗往往具有雙重性,并非都是友好的結果。過街樓理論空間一體性提倡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實現功能性原則(現代建筑設計的第一法則)和形式美追求在空間處理上的雙重目標。

2.空間關聯性與平衡性

過街樓理論的空間關聯性所討論的并非P.H.斯科菲爾德所指的單獨建筑中部件之間的比例與對稱性等方面的協調,也非斐波那契數列中數字空間的聯系性,而是指建筑處理的核心議題中物理空間關系的處理。過街樓空間理論更多的不是作為一種獨立建筑本身而體現出其特色和價值,而是建筑空間整合的一種“關聯術”。即主要以構建一種建筑與建筑之間的空間聯系為主要目的。對于過街樓來說,一般情況下,過街樓是作為一種關聯性空間,其兩側的空間是否為動態或靜態并不重要,因其依附特性和它在建筑空間中的邊界感較為模糊,在原生建筑中能夠與兩側空間自然而然地融為一體,同時,將它置入新空間時也能夠較好地維護空間秩序穩定和建筑空間的一體性。

3.空間流動性與連續性

空間“流動性”是現代建筑的內在空間邏輯,它與“靜態性”構成了空間的矛盾統一的兩面?!办o止與流動是建筑藝術所關注的一部分內容,建筑空間從靜止到流動,反映了歷史的進程”②曾堅,蔡良娃.建筑美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29.??梢哉f,過街樓自產生之日起,便是為空間流動性而生。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空間的流動性也并非只是反映出“歷史性進程”,它也反映出建筑本身的一種復雜化功能布局。密斯設計的巴塞羅那世博會德國館,平面布局非常自由,墻與墻之間相互獨立,彼此相互穿插,形成了空間的流動性。內部和外部之間都沒有明確的限定,而是相互延伸,相互滲透,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封閉空間的概念③曾堅,蔡良娃.建筑美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30.。布魯諾·賽維認為現代建筑語言的第六原則是時空連續,這意味著視點的不斷改變(視點非鎖死性)。這是表現時間中的空間或空間中的時間的另一途徑。④布魯諾·賽維.現代建筑語言[M].席云平,王虹,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51.

(二)過街樓空間理論的方法體系

過街樓空間理論的方法體系,是基于空間六性和常規建筑設計手法的綜合提煉。也就是說,常規的建筑設計方法通常只關注形態本身的最終呈現,涉及空間六性的基本內涵。阿道夫·盧斯基于空間組合設計(Raumplan)曾提出“多層三維平面”的概念,這是一種由子空間在縱向空間中形成的多層連鎖結構,其中各子空間具有不同的高度,交錯的層次打破了機械樓層重疊,這是一種高層級空間與下一個空間的垂直關聯,從形式上不完全屬于過街樓的空間關聯范疇,但是這無疑為過街樓的空間關聯提供了更多思考?;谶^街樓歷史建筑的原型和現代實踐的設計變體探究過街樓空間設計關聯的內在邏輯,大致可以分為5種常用的關聯術:嵌入法、組合法、交錯法、整體法、積木法(見圖7)。

圖7 過街樓空間理論應用的五種方法示意圖

嵌入法可以理解為一種相對簡單的“添加法”,是指在既有兩座獨立或臨近的建筑之間通過加設過街樓建筑,以建筑化外部的方式打通內部空間的鏈接,形成一種新的聯系和使用空間的方法。通常情況下,嵌入式過街樓承載過渡空間的功能,通過控制過街樓兩側的交通流線來調節不同建筑中的人群活動,形成串聯式的空間格局。其不僅需要在內部空間與外部形態上與原生建筑相融合,還要與周邊環境相匹配。鑒于嵌入式過街樓后于主體建筑建造,其風格與建造方式必定與主體建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現代設計中常利用這一特點來突出過街樓的審美價值①坂本一成等.建筑構成學:建筑設計的方法[M].陸少波,譯.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8:33-38.。

組合法的基本內核是組合論的五條核心規律:整合律、單變律、同向多變律、異向多變律、異向多變不低效率,通過借助這五條核心規律來尋找建構組合式過街樓的路徑和解決城市空間的問題。在建筑組合過程中,空間的遞進關系與改組規律是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面,組合的核心是空間遞進,此處的遞進包含指向性、累積性和曲折性等特點,是持續性發展的進程,而非單一方向的前進與上升②馮立冬.組合論:身邊的哲學[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98-100.。圣經哥林多前書中提到人體“組合論”,認為“一個身體有著許多肢體”“身體由肢體構成”,進一步將其總結為“人由眾多的部件組合而成”③趙鑫珊.人屋世界建筑哲學與建筑美學[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432.。在建筑設計中,組合空間可以看作是主體建筑的“肢體”,通過對眾多肢體空間的整合重構,從而形成整體化的空間格局。從功能賦予上來看,組合法形成的過街樓能夠作為主體建筑的功能補充或者獨立功能空間來使用,是有效解決空間斷裂和功能缺失的有效路徑。

交錯法是指在面對設計任務之初,基于場地條件的限制和設計構思出發,將不同的“單元”空間組團進行旋轉、交叉、交錯、消解、抵消,由此疊加后生成“交錯空間”,再通過對交錯空間的切割、抬升、降低、疊加、旋轉等虛實和功能化處理,形成過街樓的空間意象。從建筑整體的外部輪廓來看,交錯空間使獨立的建筑立面有機聯系起來,形成多個尺度不一的懸空空間,成為建筑的視覺語義,是建構城市標志的重要要素。交錯法通常運用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利用過街樓空間,破解原本單一的垂直空間序列,創造全新的立體交通,為高層的交通與功能提供更多的便利與可能性④熊鑫,許余燕.室內陳設設計與環境藝術[M].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2021:37-38.。

整體法塑造的過街樓空間在功能、審美等側重上有別于上述三種方法,建筑整體的平面、立面、剖面更為系統化,在形成初期就有更為自主的形式,側重強調建筑本身的形態美、比例和象征性,建立起當下整體式過街樓的類型圖示①沈克寧.建筑類型學與城市形態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24.。后現代主義的崛起使形式美重新回歸人們的視野,路易斯·康和約翰遜相繼提出“形式啟發功能”(form inspires function)和“形式跟從形式”(form follows form),重新調整了功能與形式之間的關系②吳煥加.論現代西方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96.。文丘里進一步強調了形式創作的“自由化”,認為建筑應是思想的載體③蕭默.世界建筑藝術[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316.,這讓整體式過街樓不受水平和縱向維度的限制,依托現代更為成熟的建造技術,呈現更為流動、整體、自由的視覺感受,以“形式啟發功能”的美學原則推動空間、結構、形式之間的均衡與聯系④鄭健,魏崴,戚廣平.新時代鐵路客站設計理論創新與實踐[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19:179.。

積木法,可以視為整體法的一種特殊方式,通過將過街樓作為模件,綜合運用交錯、嵌入、疊加、組合等方法,構成不同形態的體量型過街樓,使過街樓本身成為建筑主體,并讓模件之間呈現出一種過街樓的架空空間。從內部屬性與人際互動來看,屬于區域范圍內的“社會向心空間”,其所激發的居民深層次活動與空間結構的關聯性是積木式過街樓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⑤舒平,張冉,汪麗君.既有住宅區“社會向心空間”自發參與性探究[J].建筑學報,2020(2):50-55.。積木式過街樓突破以往的橫向發展,對各個模件的“接口”進行咬合,以縱向疊加的方式豐富建筑輪廓,使過街樓形成視覺焦點(中心)。從內部流線來看,積木式過街樓鑒于自身獨特的空間構成,作為建筑自身主體空間,無需借助外部空間來完成內部功能的日常運轉,是主動參與并能夠自主完成的空間生產行為。

以上所列的五種方法,正是在空間組合的基礎上,將關聯性作為其核心議題之一來進行考慮,并充分體現了過街樓空間理論的空間六性。從空間分隔層級來看,不同形式的過街樓所呈現的空間的差異和社會結構,能夠指導空間的處理與創新。

(三)過街樓空間理論的當代實踐

過街樓空間理論的當代實踐在建筑設計中屬于實踐性較強、應用范圍廣、適應性較強的建筑設計理論之一。其作為城市的核心組成部分,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礎上,還要滿足城市日常運作與文化輸出。過街樓的空間類型、營建技藝、功能屬性都在較大程度上體現了城市的發展歷程與價值導向,通過對城市發展史的梳理與剖析,將其內在邏輯與外在表征移嫁到過街樓的設計與文化表現上,呈現符合城市符號的當代過街樓。

在對過街樓自身空間與文化性研究的基礎上,對過街樓與兩側建筑之間的界限與關聯性展開研究。按照亞里士多德的陳述,毗鄰的物體平靜地分享它們的邊界,而這個邊界是可以認為是心理學家所定義的“輪廓對抗”。當二維平面中的毗鄰空間都試圖侵占共同的輪廓作為知覺的邊界時,所有其他邊界形狀在毗鄰的平面或體積的爭奪中形成了不平衡的場面,勝利者搶走了輪廓,其他平面成了沒有靈魂的附屬品,邊界之所以不能舒適地被分享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在兩個毗鄰的區域履行著不同的功能,在整體關系上無非是孤立或者分離,至多是依據功能組成的形式連接,幾乎無法有效聯合為一個和諧的整體。但是在過街樓的語境中,我們幾乎可以柔化一切毗鄰的空間邊界,這可以從當下不同類型的過街樓設計中得到驗證。

在對當今醫院建筑、學校建筑等的研究中,我們能夠看到過街樓這種古老的建筑類型,從未中斷過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過街樓的表現形式與空間關聯隨著周邊環境與相鄰建筑不斷進行變體,已經呈現出了極為豐富的類型。相比傳統建筑技術和材料,現代建筑技術和材料體現出的極大可塑性,賦予了過街樓更加豐富的形態語言,集中體現出空間的一體性、關聯性與流動性特點,也為設計師提供了更多的空間設計組合方式,為設計創作提供了更多探索的可能性。在當代眾多的大型綜合體建筑設計中,已經出現了一種空間連貫性和流動性的時代審美特征,而過街樓空間原理的運用是其內在邏輯之一。

在對中山醫院不同院區建筑(見圖8)的考察中,過街樓與連廊的結合使用以及形態多樣化、靈活性體現無疑,過街樓與建筑之間的關系可以是斜跨、平行、延伸等關系。在學校建筑中,過街樓與建筑主體、校門等結合甚為密切,更加直接反映出對于城門樓這種古典空間樣式的歷史根源(見圖9)??偠灾?,過街樓空間理論,是基于過街樓這種特殊的建筑類型的空間特征總結出來的一種具有創新性的空間理論。提出該理論的目的,旨在以此為出發點來探討建筑空間以及建筑與建筑之間的一種關聯性建構方式與空間組織方法。過街樓空間理論從原理維度上來看,并非勒·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原則中“底層架空”的簡單翻版,它超越了“底層架空”的單一化的空間指向,如上所述,它已不是單獨對獨幢建筑的設計方法。過街樓空間理論的要義,是建構起建筑縱橫空間相宜的組織關系,狹義上是連合兩個孤立的空間使其成為一個功能和形式獨立、空間關系整體的組合體。依據功能進行設計是當代建筑設計語境中的不變原則①布魯諾·賽維.現代建筑語言[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7.,過街樓理論也是如此,但在功能的設計表達上略有不同,這一理論注重空間“整合”優于空間“創新”,或者說是基于整合設計思想的一體化設計路徑。

圖8 醫院建筑中的過街樓的組合類型

圖9 學校建筑中過街樓組合類型

結 語

過街樓空間理論的提出,是基于對一種邊緣建筑類型實踐案例的系統考察,以及從其他建筑理論獲得的兼容經驗,同時還可以結合更多的空間理論,為深入系統的跨領域、跨學科研究提供了廣闊前景。比如,過街樓空間理論可以與建筑行為學、環境心理學、城市形態學、建筑類型學、空間句法、場所精神等相關空間理論進行“整合”,從而尋求特定空間設計與空間問題的解決方案?;诖?,本文通過對過街樓的溯源,系統梳理過街樓的演進歷程,以現有空間設計理論為基礎,凝練出過街樓的空間六性,建構過街樓理論應用的方法體系,從而系統科學地指導過街樓設計與更新,為當前城市出現的各類空間問題提供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總之,過街樓空間理論既具有空間問題的實在性,又具有空間理論本身的抽象性。過街樓空間理論在面對不同的空間類型和空間問題時,通過“過街樓”本體衍生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形式來滿足具體空間問題解決的需要。如在摩天大樓、居住建筑、商業建筑、醫院建筑、街道公共空間等規劃設計領域里,都可以運用過街樓空間理論。過街樓空間理論提出的價值主要體現在:(1)對現有空間研究中忽視的問題作出理論的重整,引起相應重視;(2)為構建更為安全便捷和基于實際需要的空間營造提供新的系統方法指導;(3)過街樓空間理論是一種基于解決現實生活中復雜空間問題的有效方法,能夠從根本上實現最優的空間設計整體效益。

猜你喜歡
理論空間建筑
堅持理論創新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空間是什么?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創享空間
建筑的“芯”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