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療愈寫作視野下的周氏兄弟童年回憶散文寫作論

2024-01-17 02:54
寫作 2023年6期
關鍵詞:周作人散文魯迅

魏 維

陳平原在《中國散文小說史》中曾言:“在20世紀中國散文諸多體式及流派中,周氏兄弟所開創的‘雜感’與‘小品’,最為注重、也最為成功地從傳統汲取養分?!雹訇惼皆骸吨袊⑽男≌f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199、201頁。此論述一方面肯定了周氏兄弟在中國散文創作中的開創之功,另一方面關注到周氏兄弟對傳統文學(魏晉文章與晚明小品)的接續。但陳平原亦發現其中裂隙。對于魯迅,其認為“以1918年《新青年》開辟‘隨感錄’專欄為標志的‘雜感’的興起,以及郁達夫所稱辛辣簡練得能以寸鐵殺人的魯迅文體,都遠不只是魏晉文章的復活”②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199、201頁。。對于周作人,陳平原亦有相同疑問:“周作人大談晚明小品與‘五四’文學的淵源,可其本人文章,卻與公安三袁關系不大。周作人文章最為人稱道的平淡、博識以及優游雍容,也全與公安文學背道而馳。除了‘寄沉痛于悠閑’有點相像外,倘就文章風格論,周、袁相差實在太遠?!雹坳惼皆骸吨袊⑽男≌f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199、201頁。

陳平原從周氏兄弟的師承、藝術選擇、改造文學語言的意圖等幾個方面來具體分析其文章多樣的面目與復雜的淵源,但卻只是為其“雜感”或“小品”尋根,有意排除了魯迅的《野草》《朝花夕拾》等重要散文作品的做法,是與其研究目的相契合的。但是在比較周氏兄弟的散文時,也有許多學者關注到了更加豐富多元的藝術風格的差異,其中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心理學層面的研究。

早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有不少學人開始以個案研究的方式探尋周氏兄弟的創作心理與文本之間的關系。其中王富仁在博士論文《〈吶喊〉、〈彷徨〉綜論》中提出“首先理解和說明魯迅和他自己的創作意圖”④王富仁:《〈吶喊〉〈彷徨〉綜論(博士學位論文摘要·上)》,《文學評論》1985 年第3期。。錢理群受其啟發,將從作家特殊的個體出發的研究思路應用于魯迅的創作研究,并擴展到魯迅的思想、藝術價值研究,集成專著《心靈世界的探尋》。90 年代初,吳俊作《魯迅個性心理研究》一書,更是將個性心理一詞提出,勾勒出魯迅整個人生階段的負罪感、虛無心態、自虐與攻擊的心理沖突、愛情心理以及暮年的疾病與死亡意識①吳?。骸遏斞傅膫€性心理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3頁。。

相較而言,周作人的個性心理研究是很少的,盡管錢理群著有《周作人論》并有章節名如“性心理研究與自然人性的追求”②錢理群:《周作人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9頁。。但依然是從外部視角分析周作人對于性心理研究的接受與應用,并未像魯迅研究一樣從心靈世界展開探尋。

因此,盡管目前學界在魯迅、周作人的個案研究上取得了極為豐碩的成果,也關注到了作家個性心理對于創作的重要作用,但關于周氏兄弟成長過程中個性心理特征對其不同創作道路、藝術風格的選擇的影響研究是不足的。2000年以后,也有研究者從文體出發,涉及周氏兄弟的比較研究。2004年肖劍南的博士論文綜合運用了心理學、文體學、語言學、修辭學的跨學科方法比較周氏兄弟的散文風格,但論文整體上的比較是并列式的,僅在最后一部分談及了周氏兄弟的個性不同,評價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其評魯迅有“獨立的堅強個性”,評周作人時盡管有“和順、謙和“之詞,但多是“自私、軟弱”③肖劍南:《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周氏兄弟散文風格比較研究》,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博士學位論文。。這樣的評價并不利于客觀地分析作家的個性心理對于創作的影響。相較而言,2017年吳亞婷的碩士論文《周氏兄弟童年回憶散文的比較研究》更加客觀,她鉤沉出周氏兄弟相同的童年成長環境和各自不同的童年生活體驗,并比較其回憶散文背后所呈現的“反思與進取”“退卻與堅守”的自我意識和人生姿態④吳亞婷:《周氏兄弟童年回憶散文的比較研究》,福建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學位論文。。

筆者擬沿著這一思路,從療愈寫作的視野重新觀照周氏兄弟童年回憶散文與個性心理的關系,旨在探尋其作品中涉及的故鄉與童年書寫呈現出的個性心理的不同及其散文創作對作家自身的療愈性。期待能從療愈寫作的角度重新解釋周氏兄弟散文多樣面目與復雜淵源的心理動因。

一、寫作療愈與療愈寫作

隨著現代心理學,尤其是心理治療理論的發展,表達性寫作成為目前學界研究的一個關鍵詞。表達性寫作的興起、發展與現代心理學、醫學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今,寫作作為一種方法已經廣泛運用在受創傷人群的康復治療中。國外有關寫作療愈的理論最早可以追溯至20 世紀80年代社會心理學家彭尼貝克(Pennebaker)提出的“表達性寫作”(Expressive Writing)范式。EW作為當代藝術治療實踐與研究的重要分支,是一種表達性藝術療愈(Expressive Arts Therapy)方法。其通過15 分鐘寫作實驗證明了披露關于壓力或創傷經歷的想法和感受對個人健康會產生積極影響。

與注重修辭、風格、技巧和文體創新的傳統寫作教育的理念不同,表達性寫作側重的是借助語言書寫,重新組織、架構、整理既有的各種內在經驗,“在反思的基礎上賦予事件新的意義,并在事件被重構的基礎上改變對所經歷事件的態度,從而將負面的事件導向積極的向度”⑤Pennebaker James W,Sandra K.Beall.“Confronting a traumatic event: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hibition and diseas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95.3(1986):274.。

在醫學研究的語境中,敘事暴露治療(Narrative Exposure Therapy)和圖像重寫(Image Rescript)理論方法與彭尼貝克的“抑制理論”和“認知變化理論”相似。NET 是一種治療創傷性疾病的方法,尤其是針對患有復雜和多重創傷的個體。它幫助個人建立連貫的生活敘事,將創傷經歷置于情境中,以用于難民的集體治療而聞名①美國心理學會網站,網址:https://www.apa.org/ptsd-guideline/treatments/narrative-exposure-therapy.。意象重寫(ImRs)是一種體驗式治療技術,用于通過想象創傷事件的替代結局來改變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中侵入性意象的內容和意義②Looney Kathy,Sharif El-Leithy,and Gary Brown.“The role of simulation in imagery rescripting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 single case series”.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y,49.3(2021):257-271.。

目前國外關于寫作療愈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寫作療法及其效用研究。2021年,葛紅兵第一次提出了與心理學界寫作療愈不同的中文概念:療愈寫作。葛紅兵引入英語世界哲學二分為寂靜主義和自然主義(或存在主義)導向的觀點,提出在中國思想史上也一直存在以老莊為肇始的“寂靜主義”文學思路。他通過辨析心理學上的“自我”與佛學上“心”的概念,提出一種療愈寫作學意義上的看法:任何寫作都可能是一種自我書寫。并得到一種基于寂靜主義的療愈寫作學研究理路:這種研究不關心寫作對于讀者的意義,而關心寫作對作者心理的療愈意義,關心和研究作者如何表露創傷的情感而達到自我治療③葛紅兵:《作為創意寫作的對立面》,《文藝評論》2021年第5期。。

從以上概念的辨析可知:與寫作療愈目的是療愈,寫作只是一種工具的觀點不同,療愈寫作是將寫作作為本體進行研究,關注的是如果寫作具有療愈功能(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并在實踐當中),那么它的療愈功能是如何進行并怎樣完成的。

二、父親情結與童年創傷:周氏兄弟散文創作的心理動因

吳亞婷在其論文中指出:童年創傷體驗以及長子身份的苦衷,使魯迅過早地看破了現實的黑暗面。在對童年苦難的體驗中,他強化了自我的責任和擔當感,進而將其上升為對國家命運和民族性格的沉重思考。對周作人而言,次子心態的驅使,一方面鈍化了周作人對苦難的認識和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使得他更加關注生活的本身。所以當自我的生存空間在現實的擠壓下日益逼仄時,周作人勢必將目光轉向往昔的金色童年。④吳亞婷:《周氏兄弟童年回憶散文的比較研究》,福建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學位論文。

吳亞婷的論述關注到了周氏兄弟的生長環境,以及其在家族中的位置,但她并未就此做進一步的論述。而早在20世紀90年代,吳俊在《魯迅的個性心理研究》中已經從家族遺傳的角度來解釋魯迅個性心理的形成,但未有更深入的分析。筆者擬引入由德國心理學家海靈格創立的家族系統排列法(Family Constellation)來對周氏兄弟的家族關系做一個排序及分析。試從家族系統排列法來看待魯迅和周作人個性心理的形成,重新觀照周氏兄弟的成長路徑及童年情結。

家庭系統排列是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領域的一種方法,多用于家庭治療。該方法由德國心理學家伯特·海靈格最早提出,結合家族治療與系統排列,形成以系統為觀點、現象學為方法、哲學領悟為引導的一門應用學科⑤周鼎文:《家族系統排列核心原理與實務》,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版,第26頁。。在亞洲,該方法經過了周鼎文、鄭立峰等心理師的更新,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已逐漸成為一套適用于華人世界的家庭系統排列法。

海靈格發現在家庭系統中,有一些不易被人們意識到的動力操控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很多人的心身問題,其實都是家庭“牽連”造成的。將“牽連”的原因顯露出來,往往能找出化解的方法。而對于周氏兄弟而言,當下的分析已經無助于問題的化解,但我們依然能夠通過作品以及他們的生命軌跡來看到其中的問題,而重新理解其人其文。

筆者以《魯迅年譜》《周作人年譜》及周氏兄弟的日記、書信、散文等為主要資料,依據周鼎文家族系統圖①周鼎文:《家族系統排列核心原理與實務》,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2020年版,第42頁。繪制出一份簡單的周氏家族系統圖②圖中的實線表示血緣關系,虛線表示認同,圓圈表示女性,方框表示男性,并按照代際與長幼順序從上至下從左至右排列。(如圖1)。目前的系統圖一共包含四代人,以周氏兄弟為核心發散開來,標注出周氏兄弟姐妹、父母、祖父母及子女、孫子等。家族系統由血緣關系與非血緣關系構成。血緣關系包括晚輩:孩子,包括早夭、墮胎或流產的孩子,以及私生子或被送養的孩子。平輩:自己、兄弟姐妹,包括早夭、墮胎或流產的孩子,以及私生子或被送養的孩子。長輩:父母輩、祖輩、曾祖輩。非血緣關系包括讓出位置(前任伴侶,包括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的前任伴侶)、不當得利與生死糾葛。由于所收集資料的限制,目前的家族系統圖仍不夠完善,有待后續的補充。

圖1 周氏家族系統圖

由于本文關注的是周氏兄弟的回憶散文寫作,因此主要分析周氏兄弟的平輩以及長輩關系,而形成童年情結的長輩關系是分析的重點。在周氏兄弟的父母認同中,從兩兄弟的行事風格與創作風格都能發現,魯迅傾向于母親魯瑞,周作人傾向于父親周伯宜。在關于魯迅的研究中,父子關系是常常被論及的,吳俊的《魯迅個性心理研究》對魯迅的父親情結和母親情結都有非常準確和到位的梳理。但是周作人與父親周伯宜的父子關系卻鮮有提及。

周作人在《談酒》中有過對父親的評價“我的父親是很能喝酒的,我不知道他可以喝多少,只記得每晚用花生米水果等下酒,且喝且談天,至少要花費兩點鐘,恐怕所喝的酒一定很不少了。但我卻是不肖,不,或者可以說有志未逮……”③周作人:《周作人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66頁。父親喝酒、談天的姿態與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寫到的“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的生活態度如出一轍。而這樣的生活態度魯迅盡管沒有直接反對,從兄弟失和的絕交信中我們卻可以一窺一二。

要關注周氏兄弟的關系,絕交信是避不開的關鍵節點?,F將絕交信引錄如下:

魯迅先生:

我昨日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難——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請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 作人①張菊香、張鐵榮編:《周作人年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237頁。

在這樣一份含糊其辭的絕交信中,周作人究竟想表達什么?以下是幾點疑問:

(1)“過去的事”有哪些?“責難”什么?

(3)“薔薇夢”是什么?

盡管不知周作人責難的具體事件為何,但絕交信中顯然包含了對魯迅強烈的不滿情緒。這些事不是觀點立場上的責難,而是具體生活中的樁樁件件。

《周作人年譜》中有許多旁人的說法,其中有兩件事值得關注:一是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用度太大且稱魯迅對其不敬;二是魯迅私自拆信。其中魯迅對羽太信子不敬,從魯迅的生平為人來看定是托詞。而對羽太信子的用度太大的不滿和私自拆信的行為實際上指向了魯迅的兩大情結:童年時形成的深切的窮的意識與身為長兄的如父親一般的權威。

窮是魯迅暮年時想要寫的主題,也是他童年的重要情結。從小的“破落戶子弟”的窮困感讓他產生了節儉、錢要花在刀刃上的金錢觀。作為弟弟的周作人并沒有承擔家族的這一份責任,加之向往其父士大夫式的文人雅士生活(以金錢為基礎),因此在妻子花銷大一事上沒有反對意見。盡管周建人回憶時認為是周作人懦弱不敢講妻子半句不是,但這何嘗不是周作人內心認同的生活方式?而魯迅在與弟妹相處時,也暴露出“窮”的心態。增田涉在回憶與魯迅交談時提及,魯迅曾言“好像窮人買來的東西也是臟的”??梢婔斞傅母F的心理積淀之深,盡管他常常是整個家庭收入最高的人,但卻始終擺脫不了童年時期窮困的心理意識,這在周作人看來是可以理解卻難以接受的。

“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一句呈現的是周作人對兄弟各自苦楚的理解。周作人自然是能看到魯迅的苦楚,但作為獨立的個人,他無法接受來自兄長情感上過度自我,在無意識中擠占了自己的個人空間的做法,荊有麟談到的書信事件就是典型。妻子羽太信子的事件當然是導火索,但細膩如周作人,他當真如臺靜農所說“世事上就是昏得很”?僅聽信婦人言而不知長兄情?抑或是是周作人欲借此事來表達對兄長的不滿與反抗,以期徹底逃離。

“薔薇地”的意象早在1922 年1 月周作人的《自己的園地》里出現過:“我所想要特地申明的,只是在于種薔薇地丁也是耕種我們自己的園地,與種果蔬藥材,雖是種類不同而有同一的價值?!雹谥茏魅耍骸蹲约旱膱@地》,《周作人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頁。如果我們試著比較周氏兄弟的創作風格,不難發現,無用的審美的薔薇地是周作人的選擇,而實用的果蔬藥材難道不是魯迅的戰斗式文章的隱喻么?周作人的薔薇色的幻夢是否是一種對于兼容并蓄的園地的期待,而當這種期待在現實中落空時,薔薇地便轉化為薔薇色的幻夢。

因此,在確定體育賽事權屬的同時,如何分配體育賽事轉播權所產生的收益,也是需要明確的一大法律問題;而這一問題又與壟斷問題密切相關。

兄弟失和的原因,研究者與讀者多看到了弟弟周作人的問題,但從家族系統排列法來看,卻是魯迅在家族系統中站錯了位置。當然這樣的一種錯位是無可奈何的,是魯迅不得不接受而始終未能察覺的。

周鼎文在“系統排列與中華文化”一節中歸納出“生命的五大法則”:整體法則、序位法則、平衡法則、事實法則和流動法則。其中“序位法則”指的是“每個人在家族里都要按照其長幼的順序被尊重,每個人都要回歸自己的位置”①周鼎文:《家族系統排列核心原理與實務》,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版,第80、88頁。。而與此相關聯的是“認同與牽連糾葛”,即“如果家族中的人的位置被排除了,這時候就會產生一個黑洞,家族里的其他人會被吸引去填補這個黑洞,會偏離自己的軌道而去取代被排除者的位置,并在無意識里產生認同,重復被排除者的行為模式與生命遭遇”②周鼎文:《家族系統排列核心原理與實務》,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版,第80、88頁。。

在周氏兄弟的成長過程中,那個偏離自己的軌道而去取代被排除者(祖父與父親)的位置的人是魯迅。魯迅越位去填補父親的位置,去承擔了祖父遺留下的牽連糾葛,造成了家族系統的不平衡。在實際的生活中,祖父和父親的去世,讓魯迅不得已站在了父親的位置上,這讓他非常痛苦。他恐懼地面對父權、激烈地反抗父權又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無法擺脫父權意識。

盡管魯迅高張個人主義價值觀,但中國傳統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在魯迅的身上打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并成為擺脫不去的枷鎖。他事事先考慮他人而輕賤自己的生命,自虐的行為很難不說與此有關。所以說兄弟失和不僅僅是生活上的一些問題所致,更是個性心理的區別所致,而他們不同個性心理的形成是與整個家族系統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吳俊在《魯迅的個性心理研究》中關注到周作人、周建人兄弟都曾對祖父的暴虐性格和行為有過正面描寫,而作為長孫的魯迅卻沒有一次正面書寫過。這是頗令人生疑的。從周作人回憶性敘述中可以看出,周家遭受的災難性的打擊,起因是祖父言語的不慎。而在祖父的葬禮上,周作人的觀察是“因為脾氣乖張的關系,弄得很是尷尬,所以他的死是很寂寞的”。暴虐的性格和行為會為家庭帶來滅頂之災,會讓人死后寂寞。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周作人在人生的姿態與創作風格的選擇上會有意識地采取回避的方式,有意建構導向和諧的平和沖淡,以尋求內心的安定與安全。

周作人顯然不認同這樣的一種父權,并對其心生恐懼,極力回避。但魯迅面臨的情況比較復雜,他是家族長子長孫。他更早地理解了父親祖父的不易,盡管在意識層面認同,無意識層面卻潛藏著愛恨交織的父親情結,令其陷入避無可避的牽連糾葛。這也是他絕望的原因。

魯迅對祖父暴怒言行的書寫空缺可能是一種有意識的回避,是對祖父形象的一種保護,在《書信·350824·致蕭軍》中魯迅寫道:“我祖父是做官的,到我父親才窮下來,我其實是破落戶子弟?!雹埕斞福骸稌拧?50842·致蕭軍》《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頁。此一句便可窺見魯迅無意識里對于祖父做官的仰慕、對父親窮下來的不甘,對自己是破落戶子弟的強烈的自卑與自嘲。在魯迅看來,祖父的暴怒是可以被理解的,是為了振興家族、為了后代成才。因此,這種理解也同樣投射到了相同處境的自己和兄弟身上(比如在家庭用度上的簡省,對于弟弟們的管教)。保護祖父的形象,實際上是魯迅無意識里理解、保護自己的形象:那個與祖父、父親的暴怒、威嚴個性一脈相承的的父權式的形象。盡管在《風箏》中他對自己這樣的形象做出了深刻的自剖,但他卻始終無法剖析內心深處認同著的祖父,如果一旦書寫,他將觸及內心最幽微的情結。

周作人在成長過程中盡管一直以來得哥哥魯迅的引領和照拂,卻也從他身上感受到了來自祖父、父親般的壓力,這種壓力與讓魯迅想要逃離母親的壓力如出一轍。因此周作人要逃離的不僅是哥哥魯迅,更是如魯迅童年時感受到的威嚴的父權。周作人在童年時未感受到的父權的壓抑卻從哥哥魯迅身上獲得了,因此兄弟失和是必然的。那些親密的兄弟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藏在一向以隱忍退讓為生活姿態的周作人心里從未與他人道。而魯迅由于個人意識的過于強大,反到疏忽了日常生活中弟弟的感受,無法察覺,以至于無法理解。

直到兄弟失和之后,魯迅才借由回憶的書寫進行心靈的重建抵達療愈。而到了暮年,重新梳理童年情結的欲望更加強烈。馮雪峰回憶魯迅曾說要整理十篇與《朝花夕拾》相似的作品,其中“母愛”與“窮”是兩個有意寫卻未動筆的主題。重新審視父權、審視母愛、審視童年的情結,這類主題的寫作是魯迅真正想要呈現與表達的。而此前,他一直在暴露中隱藏,尤其是隱藏自己內心最隱秘的那個部分。只是留給魯迅的時間太少了。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寫作為何對于魯迅和周作人而言都是生命般的存在,不斷地回顧自身的書寫,可能都是創作者個體療愈需求的無意識表達。但我們需要進一步探問的是,作為最優秀的現代作家,周氏兄弟是如何通過寫作創傷經驗去認識創傷經驗的,在童年回憶散文中我們能否發現作家自我療愈的路徑。

三、暴露與隱藏:周氏兄弟童年回憶散文創作的不同表達

為了更加集中地探尋周氏兄弟的內在創作心理,筆者有意選取了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之后創作的回憶散文展開比較分析。兄弟失和事件從目前的研究、資料和文獻來看,主要觀點傾向于失和原因在于周作人的自私、懦弱等性格特質。前文比較了兄弟二人的成長環境以及家族糾葛和認同對他們不同的個性心理的影響,其中原因顯然更加復雜。但本文的關注點是寫作及寫作的方式。在無法還原現實語境的情況下,通過回憶散文創作的不同表達方式的比較,或可為作家療愈寫作的研究提供一點幫助。

“嚴肅的自我解剖有時也會成為一種力求心理平衡和心靈慰藉的本能愿望?!雹賲强。骸遏斞傅膫€性心理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頁。吳俊在論魯迅個性心理時將魯迅的負罪意識與自我解剖的寫作方式放在一起討論。在童年的回憶散文寫作上,暴露式的自我解剖的寫作方式在1925年的《風箏》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讹L箏》講述的是中年魯迅回憶起的關于弟弟的一件往事。弟弟喜歡風箏,可作為兄長的“我”卻識破了弟弟偷偷制作風箏的秘密,甚至將風箏毀壞。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心生愧疚想要向弟弟尋求原諒時,弟弟卻完全忘記此事,這讓“我”絕望和悲哀?!盁o怨的恕,說謊罷了……我的心只有沉重著?!雹隰斞福骸讹L箏》,《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184頁。值得注意的是《風箏》的寫作時間與改寫的方式?!讹L箏》寫于1925年1月,同年2月發表于《語絲》周刊第12期,后收錄于散文詩集《野草》,副標題《野草之九》。但早在1919年,這個故事就在《國民公報》“新文藝”欄,以神飛的署名發表過,標題是《我的兄弟》。兩篇文章最大的不同是收錄于《野草》中的那篇散文展現出的情感強度和自我解剖的力度更強了。

《我的兄弟》開篇直言其事“我是不喜歡放風箏的,我的一個小兄弟是喜歡放風箏的”③魯迅:《我的兄弟》,《魯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96頁。?!讹L箏》的起筆是北京的冬季,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浮動在晴朗天空的一二風箏,并直言其情感的驚異和悲哀。接著又將視角轉向故鄉的春二月的風箏時節,并反復使用“寂寞”“伶仃”“憔悴可憐”“肅殺”等詞來描摹場景,這才引入風箏事件。風箏事件之后作者再次回到故鄉的春天與北京的寒冬的兩相對照中,并在“無可把握的悲哀”中選擇“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風箏寫的是三弟周建人,但改寫時間卻是在1925年,兄弟失和之后,盡管魯迅沒有直接書寫過與二弟周作人的失和事件,但我們能不對此產生一些情感與情緒上的聯想么?吳俊在分析中指出就在魯迅因兄弟失和而感到最痛苦和憤怒的時期,他寫下了與“犧牲者的被棄和憤怒”頗為不同的“彌漫著難言的哀愁”的另一類作品,而《風箏》正在此列。

與《風箏》情況相似的散文篇目為《父親的病》(收錄于《朝花夕拾》),寫于1926 年10 月7 日,最初發表于1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21期①魯迅:《父親的病》,《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289、288、288、289、263頁。。而1919年《我的父親》同《我的兄弟》一樣在《國民公報》“新文藝”欄發表,后收錄進專題“自言自語”。

《我的父親》一文非常簡短,開頭同樣直言其事:“我的父親躺在床上,喘著氣,臉上很瘦很黃,我有點怕敢看他了?!雹隰斞福骸段业母赣H》,《魯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第95頁。接下來是老乳母與“我”的對話,“我”遵照老乳母的囑咐在父親耳邊大叫,拉開時間距離后卻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過,擾亂了父親的死亡,并打算將此事告知“我”的孩子,萬不再耳邊大叫。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寫作時,魯迅并未有自己的孩子。他是以一個反思者的成人視角對所有的成人、孩子以及自己進行告誡。自我的投射肯定有,但總還有超脫之感。

到了《父親的病》一文中,文章的篇幅大大拓展。先從名醫的故事講起,非常細致地記錄下了診金藥金的數額“一元四角”“非一百元不去”“憑票付英洋壹佰元正”“憑票付英洋貳佰元正”“兩塊錢一盒”“大洋十元”等。再細細描摹藥方藥引之復雜與獲取之難,鋪陳父親的病情發展。行文過半,方才從中西醫之辯引入后來的自己對父親的病的態度:“可醫的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雹埕斞福骸陡赣H的病》,《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289、288、288、289、263頁。但使人詫異的是行文至此作者突然有了一處暴露式的自我剖析,這是與魯迅的負罪意識相關的?!斑€是快一點喘完了罷……立刻覺得著思想就不該,就是犯了罪;但同時又覺得這思想是在是正當的,我很愛我的父親?!雹荇斞福骸陡赣H的病》,《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289、288、288、289、263頁。接下來的事件大體與《我的父親》相同,只是增加了父親的一句話“什么呢?……不要嚷……不……”⑤魯迅:《父親的病》,《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289、288、288、289、263頁。

以往的研究多關注此文的社會批判性。但如果從創作者的內在心理動機來看,復雜的父子關系與情感才是此文的關鍵。無論是電光一閃的念頭,還是父親在喘著氣說不要嚷后的堅持,我們都可以窺見作者尋求自我解脫和反抗父親的內在心理。此文前半部分對所謂名醫的診金藥方不厭其煩的記錄,正是為了緩解這暴露式的寫作帶給讀者包括作者自己內心的沖擊。當讀者(作者)認同了自己書寫的種種難處,想要從父親長久的病況中解脫的心理也比較容易接受了?!斑€是快一點喘完了罷”是為了讓生病的父親解脫,又何嘗不是為了讓照看病患者解脫。瀕死的父親的那句不要嚷是虛弱的,但他依舊是權威,那么“我還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氣”很難說沒有對父親權威的反抗在內。

論及父親的權威的展現,發表于1926年6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11期的《五猖會》是常常被提及的文本?!叭ツ媚愕臅鴣??!薄敖o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雹摁斞福骸陡赣H的病》,《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289、288、288、289、263頁。這個站在作者背后的父親的權威感與恐怖感,隔著紙面我們似乎也能感受得到,而這難道不就是站在弟弟面前毀壞了風箏的身影么?在對父親權威的反抗中魯迅驚異地發現了自己潛意識里對于父親行為的模仿,一種內在的認同。這是真正使他痛苦的。這也是魯迅要反復書寫同一主題的真正原因。從事件、思考的暴露到深層心理的剖析和暴露,魯迅顯然在改寫中有意強化了力度,因為彼時其心境的痛苦程度也更深了。

一個事件是否造成創傷,主要是看當事者對于這件事情的態度。如果情感停留在傷害事件的情境中不肯離開,不斷反芻那種痛苦的感受,這樣持續下去就會形成創傷⑦孫國玲:《表達性寫作療愈效用原理探析》,《寫作》2020 年第5 期。。在魯迅的重寫中,我們不難察覺身處創傷事件中作者的愧疚感。在心理咨詢中治療師之所以能對來訪者進行療愈,是因為他們在咨訪關系中通過情景再現發現來訪者的心靈運作模式,以及他(她)如何與自己及他人建立聯結,通過共情、涵容等方式接納來訪者,為來訪者建立一個安全的空間,幫助他們意識到自己被舊的模式所困住,然后再通過重釋來構建自己與世界之間新的關系模式①孫國玲:《表達性寫作療愈效用原理探析》,《寫作》2020 年第5 期。。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魯迅的創作,我們可以發現魯迅就是自己的心理治療師,他采取的辦法是通過散文創作將自身重置于傷害事件之中,在寫作中完成自己無法達成的愿望。比如《風箏》一文完成了對弟弟道歉的心愿。在《父親的病》中完成告別父親、表達愛意的心愿。魯迅通過理性意識、文學語言來組織、構架、整理過往的經驗,形成對無意識情結的一種再認識,提取出內心情結的關鍵詞:如“寂寞”“伶仃”“悲哀”等,達到心理宣泄的效果。另一方面他將個人事件與社會問題、時代背景相聯系,構架起對事件的積極認知的寫作,對親人離世事件進行轉化和升華,把單純的失去感、悲痛感轉化為更加積極的對生命、親人、國家的責任感,擺脫負面情緒,把自己導向積極的方面,最終走向自我價值的認同。

與魯迅的創作風格不同。周作人往往被人以“平和沖淡”論之。我們也可以從大量的散文創作中感受到這樣的一種散文風格。值得注意的是,周作人1923 年11 月起在《晨報副鐫》上所開專欄“雨天的書”(后結成文集《雨天的書》)卻帶上了一種比較濃郁的感傷色彩。

《雨天的書》收錄了周作人不少關于故鄉與童年的散文,比如直接書寫故鄉與童年的《初戀》《娛園》《故鄉的野菜》《喝茶》《蒼蠅》《破腳骨》《烏篷船》等。也有夾雜在《苦雨》《鳥聲》中對于故鄉之物的零星書寫。

其中《故鄉的野菜》與《烏篷船》有相似的開篇方式:一則為“我的故鄉不止一處,凡我住過的地方都是故鄉。故鄉對于我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情分,只因釣于斯游于斯的關系,朝夕會面,遂成相識”②周作人:《周作人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0、25、59頁。;一則為“老實說,我的故鄉,真正覺得可懷戀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為在那里生長,住過十多年,究竟知道一點情形”③周作人:《周作人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0、25、59頁。。但無論是故鄉里挖野菜的情形還是夜間聽水聲櫓聲,在周作人筆下都是頗有趣味的,和開篇所書的平靜、冷淡、疏離的情感正成對比。從創作心理來說,周作人在表達情感時選擇了有意隱藏的方式。這種隱藏還體現在整個文集的篇目設計中。與魯迅將回憶散文有意整理成情感濃烈的《野草》、回憶型專題散文集《朝花夕拾》不同,《雨天的書》有意打散相同的主題,將其放置在與個體情感關聯不強的思想隨筆中。整體給人的情感沖擊力更加淺淡。而這種方式,顯然與他的內傾型的個性心理是密切相關的。這一點很明白地寫在了他的散文《日記與尺牘》中?!拔也荒軐懭沼?,更不善寫信,自己的真相仿佛在心中隱約覺到,但要寫他下來,即使想定是私密的文字,總不免還有做作?!雹苤茏魅耍骸吨茏魅松⑽摹?,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0、25、59頁。這里的“做作”一般理解為文字表達無法真實呈現內心所想的困難,但對于善用文字的周作人來說,僅這一條是很難讓人信服的。對于個性隱忍退讓的周作人來說私密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心中有所感,他也不愿以文字的形式將其暴露在大眾面前,暴露會讓他失去安全感。但情感的抒發常常是不自覺地,即使有意地隱藏、克制情感,我們都能夠從文本中讀出隱藏不了的真實情緒。這種情緒更多地反映在《雨天的書》兩篇序言中。

《雨天的書·自序一》寫于1923年11月5日,周作人自語“今年冬天特別的多雨……天色卻非常陰沉,使人十分氣悶?!本o接著是頗能代表周作人生活意趣的一段描寫,在江村的小屋喝清茶,同友人談閑話。但很快筆鋒一轉“不過這些空想當然沒有實現的希望”雨天的心情,如周作人所言是“出了氣的燒酒,一點味道都沒有”。雨天的書寫是“聊以對付這雨天的氣悶光陰罷了……但是在晴雪明朗的時候,人們的心里也會有雨天,而且陰沉的期間或者更長久些”①周作人:《周作人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236、238頁。。不難看出,周作人的心境與多雨、陰沉的天氣形成了同構關系。如果說自序一已經流露出周作人難以抑制的愁苦的話,落款為“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病中倚枕書”的《雨天的書·自序二》中周作人更是將自我的剖析推進了一層?!拔医鼇碜魑臉O慕平淡自然的景地……像我這樣褊急,生在中國這個時代,實在難望能夠從容鎮靜地做出平和沖淡的文章來。我只希望,祈禱,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蕪下去?!雹谥茏魅耍骸吨茏魅松⑽摹?,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236、238頁。這篇自序中值得關注的是意指氣量狹隘,性情急躁“褊急”一詞。它與常人甚至家人對周作人“和順、謙和”的印象剛好相反。這是周作人對于內在自我的一次描摹,值得引起重視。由此,周作人選擇了“平和沖淡”的文風,來涵養自己的“敦厚溫和”的性情,也許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

正是基于這樣的個性心理和療愈需求,周作人在文學成長道路上自覺地選擇了王國維的文學“無用之用”的觀點。在他的創作中,我們不難看到如葛紅兵所言的老莊式的“寂靜主義”的文學思路,以“無用”來避免外界的干擾和傷害,以“無欲”來求得心靈的解脫。而這樣一種思路,本身就帶有療愈的效用。

與魯迅重返創傷情境的宣泄式表達不同,周作人的散文寫作帶有明顯的重構意味,他的作品鮮少直面創傷事件,而是通過故鄉的景物、風俗、采用俗語、童謠來建構一種童年趣味。值得注意的是,周作人的隱藏式散文創作表達方式的選擇,同樣具有反思性。他的寫作往往能跳出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體驗,重新整合個人的內在經驗,構建屬于自己的“金色童年”。

四、結論

處于艱難的時局與復雜的封建沒落大家庭之中,周氏兄弟的童年面臨的種種心靈困境是其需要終其一生去梳理的,而文學寫作(本文僅討論散文創作,其實在小說創作中也存在相同的情況)卻給他們提供了一條宣泄、反思、重建的表達通道。盡管所處的位置不同,內心的感受不同,但家族給予的情感糾葛卻一樣傳遞給了兄弟二人。盡管在個人生活姿態和文學創作上的選擇不同,但在療愈個體心靈的目的和效果上,魯迅與周作人是殊途同歸的。

將魯迅與周作人的童年回憶散文創作放置于療愈寫作的視野下展開考察與論述,用家族系統排列法來分析看待魯迅和周作人個性心理的形成,通過文本的比較分析來辨析周氏兄弟在不同的散文創作方式中的療愈共性,旨在證明作家創作過程中個體療愈的內部動機是不自知的,非主動的,被以往的研究者遮蔽了。研究或可證明個體的療愈性才是作家創作作品的最深層動機,也是作品產生震撼人心的審美效果的最重要原因。周氏兄弟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也反向印證了作為療愈寫作的文學寫作的重要性與可能性。

此外,療愈寫作的引入,對我們認識散文創作的不同理路:自我暴露型的陽性理路和隱藏建構型的陰性理路有很大幫助。過去創意寫作學主要集中在虛構寫作上。于非虛構寫作的研究不充分,對療愈寫作學的研究可以推進非虛構寫作研究的進展,推動創意寫作學往縱深方向發展。散文寫作本身就是療愈寫作的一個部分,具有療愈價值。發展散文療愈寫作的研究可以擴大療愈寫作學的研究范圍,提高療愈寫作學的社會應用。

猜你喜歡
周作人散文魯迅
乾榮子對周作人創作之影響考察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魯迅,好可愛一爹
周作人之死
魯迅《自嘲》句
她曾經來到魯迅身邊
周作人住在后面
周作人、魯迅與李慈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