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性在雕刻藝術創作中的體現

2024-01-17 13:18林陳黃
關鍵詞:柏格森時間性手工藝

林陳黃

工藝美術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強調手工技藝、創造性和材料的運用。這個領域融合了藝術和工藝,藝術家通過精湛的手工技藝表達自己的創意和情感。在這個數字化和機械化的時代,工藝美術呈現了人類對手工藝術的執著。無論是陶瓷、玻璃、雕刻、金屬、刺繡還是木工,所有領域的從業者都必須掌握精湛的手工技藝,將原始材料變成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雖然工藝美術注重技藝,但它也鼓勵藝術家在材料和形式上進行創新。工藝美術作品常常體現出藝術家的獨特視角和創意思維,每件作品都因其是一種獨特的表達,而引發觀眾不同的情感共鳴。雕刻工藝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工藝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濃厚的東方審美特征,千百年來都依靠師徒口傳心授,代代流傳。雕刻長久以來作為一門造型藝術,作品創作需要大量的時間,但有關時間的相關探討卻不足。在進行藝術創作以及審美活動時,時間不僅是一種客觀的形式,更是意義的延伸。研究時間與雕刻創作的關系,更能豐富雕塑的跨學科延展性,為藝術創作的實驗性探究提供客觀的理論基礎。

一、人類的時間哲學

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用來度量事件、過程、狀態的發生、持續及存在的順序和間隔。時間是宇宙中一種基本的物理量,它幫助我們理解并組織我們的生活和觀察。時間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連續的、流動的實體,它包含了無數的瞬間和階段?,F在(The Present)是時間中唯一真實存在的瞬間,而過去和未來只是思維中的概念。這一觀點在哲學中被稱為“現在主義”,它強調了每一刻的瞬間性和獨特性。過去(The Past)是已經發生的事件,雖然不再存在于現實中,但它們留下了痕跡和影響,所以被視為對當前狀況和未來行動產生影響的源頭。未來(The Future)是尚未發生的時間,它包含了潛在的可能性和預期的事件。未來被認為是不確定的,它受到決策、選擇和機遇的影響。這三者具有統一性,被海德格爾稱為“時間性”。時間存在于世界萬物的變化中,不能脫離事物基礎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判斷時間是因為一切物質的變化過程都具有時間性,可以對其進行階段性劃分,“所說的測量時間在本質上就是用標準的物質變化過程對需要測量的物質變化過程進行測量,測量結果是被測量的變化過程具有多少個標準的計時單位”[1]198。其中度量和計算的是物理學時間,我們每天在做的任何事,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時間都在悄悄地流逝著。我們通過手表、時鐘來計算時間,通過可以判斷時間的測量物來安排我們的日?;顒?,很少人去追問時間本身。在哲學史上,無數先哲都曾對時間問題進行過深入探究。從人類的時間觀念入手,分析雕刻表現形式,也能進一步理解雕刻工藝的創新。

二、創作過程中的時間性

手工藝的創作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旅程。藝術家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從最初的構思到最終的完成,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耐心和毅力。在創作的過程中,時間性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手工藝需要持續的訓練和實踐,需要時間來完善和提高技術水平。以木雕行業為例,一名雕刻師首先需要至少三年的學徒期,從跟著師傅打下手開始,打磨刀具,切鋸木頭,再通過打磨作品來熟悉雕刻的各個環節。通過時間的日積月累,慢慢提高自己的雕刻水平。其次,創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創作中得以體現,這也需要時間來培養和深化。每一件作品都能反映出創作者的審美和情感,作品常常是藝術家情感和內心狀態的表達。創作者的情感,如喜悅、憂慮、沉思、憤怒等,都可以通過色彩、線條、構圖等手法得到反映。藝術家的風格和不同技術也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文化、社會和歷史背景對他們的作品會產生深刻影響,作品中可能包含了特定文化或時代的符號、象征和敘事元素。最后,手工藝作品的細節和精湛的工藝需要時間來打磨和完善。因此,手工藝的創作是一個耗時的過程,但正是這種時間性賦予了作品獨特的價值和內涵?;仡櫵囆g的發展史,從雕塑繪畫到后來的攝影影像藝術,再到當今的機械裝置藝術、聲光電等現代藝術,不同藝術家對時間有著不同的表達形式。

(一)時間的瞬間性

每一件雕塑作品的誕生都包含時間,因為其創作往往需要投入相應的時間。將時間作為一種思緒介入雕塑創作后,作者傳達給觀眾多重感受。在傳統雕塑中,雕塑家通過表現物質運動的瞬間或物質運動的過程來表達時間。這種運動所產生的時間感無法直接憑借視覺觀看獲得,觀者需要通過作品在腦海中進行聯想才能感知到。靜態雕塑作品傳達出的時間屬于精神時間,觀者可以感受到時間的存在和流逝,從而產生出對時間的思考和感悟。

不斷變幻流動是時間特有的本質,而雕塑作為一門靜態藝術的性質決定了它只能通過定格某個瞬間或凝固某個場景這種方式停留時間。在呈現與時間相關的作品時,雕塑家通常會運用某些生活體驗中的象征和暗示,以表達雕塑實體在精神層面上對時間的想象。這種時間維度的表現在古典雕塑時期就已出現,他們以靜態的運動動作延伸作品的瞬間,具體表現為運用“運動到達高潮前的一瞬間”來凝固成雕塑。以米?。∕yron ,約公元前480—前440 年) 的雕塑作品《擲鐵餅者》為例,該作品通過刻畫古希臘運動員擲鐵餅的瞬間動作來表現時間,觀者可以直觀感受到下一瞬間鐵餅就會脫手而出飛向遠方的運動感。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 年)也曾在其作品中試圖體現時間,他的作品《行走的人》塑造的是一個無頭無臂的人正在行走的運動狀態,作者表達的顯然不是傳統雕塑凝固了永恒的靜態時間美的瞬間狀態,而是雕塑家本人說的“好像看見其運動”。作品剔除了除主要表現“時間”的軀干與下部肢體外完整人體包含的一切其他部分,意圖通過對行走功能肢體的精心塑造呈現出將行走的一連串動作,凝聚觀眾的視點于運動的態勢,并隨其移動,產生靜態的雕塑正在行走的錯覺?!靶凶摺边@個行為體現的是身體上的動態表征,其內在實則以“動態”表現了一種時間的連續發生,“精神時間”思維的插入將不可視的時間段可視化了。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年)的四尊雕塑《晝》《夜》《晨》《暮》是他于16 世紀完成的一組雕塑作品,它們位于佛羅倫薩的美第奇陵墓中。這組雕塑作品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杰作之一,體現了藝術家對時間和生命的深刻思考?!稌儭愤@座雕像代表了白天,雕像中的男性形象充滿力量和活力,肌肉緊繃,眼神堅定,象征著生命的活躍和光明的一面,表示了白天的短暫而充實?!兑埂反砹撕谝?,雕像中的女性形象沉靜、優雅,它表達了夜晚作為一天結束的時刻,是休息和恢復的時機?!赌骸反砹税?,處于白天和黑夜之間,日落時分的短暫時刻,象征著過渡和變化?!冻俊反砹死杳?,是一天的開始,雕像中的女性形象展示出從睡夢中蘇醒的狀態,暗示著新的希望和活力,象征著新的一天、新的生命和重生。這些雕塑作品通過不同的人物和表現形式,傳達了時間的不同方面,包括生命的短暫性、白天和黑夜的循環、過渡時刻以及新的開始。米開朗基羅通過這些作品,將時間觀念與人類的生命經驗和情感聯系在一起,創造出了深刻而富有藝術性的作品。這些雕塑不僅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對時間的理解,還啟發了觀眾對時間和生命的思考。

在《羅丹傳》里有這樣一段記載:羅丹觀看了他能找到的每一件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他被未完成的四個囚徒像迷住了。他喜歡這些塑像的粗放更甚于那些成品大理石的純潔。它們看起來就好像在肉體上還保存著米開朗基羅的指紋,好像這些人物曾經在石頭中沉睡,而米開朗基羅則把他們從石頭中釋放了出來。米開朗基羅的獨特之處就在于他賦予未完成的創作以一種時間上仍在進行中的凝結狀態。在他留下的未完成的雕像中,那些創造出生命體印象的要素與雕刻材料元素相互并存,作品的自我指涉性明顯地寄存于其自然屬性中。正是因為未完成的作品和創作者仍處在對話中,可以讓觀者間接地參與和作品的對話。讓雕像獲得生命是米開朗基羅最深沉的動機,恰如他那首被廣為引用的詩中所坦露的:“最偉大藝術家的每一個意象,都蘊藏在粗糙大理石核心中,只有為優美意象服務的雙手,才能把這偉大的意象來索求?!盵2]15

手工藝往往源自古老的傳統和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得以傳承和演變,體現了時間性的文化價值。手工藝作為一種傳統的制作方式,承載著過去的智慧和技藝。在手工制作的過程中,藝術家不僅在傳承歷史,還在為未來創造著可能性。通過時間性的傳承,工藝美術中的手工藝文化得以保留和發展。雕刻藝術創作主要體現在材料的色彩、大小、肌理和空間等方面,借助對時間印跡的表現,展現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往往因其獨特性和精湛的工藝而具有較高的價值。這種價值與其中的時間性密切相關。每一件雕刻作品從設計草圖開始,打坯、雕刻、拋光,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反復的雕琢和打磨。觀眾在欣賞作品時,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深度和情感,這種時間性為作品增添了內涵。作品《石頭的歌》就記錄了一件玉雕作品的制作過程以及材料的耗費。與工業制品相比,時間性使手工藝作品顯得尤為珍貴,也體現出了手工藝的溫度所在。

(二)時間的綿延性

亨利· 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年)是著名的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強調時間是一種持續流動的現象,他將時間比作一條不斷流淌的河流,每個瞬間都是唯一的,不能被精確地分割或捕捉。柏格森區分了內在的時間(duration)和外部的時間(clock time)。外部的時間是機械時鐘時間,它是分割的、可測量的,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時間記錄。而內在的時間則是主觀的、不可分割的,它是人們對時間的真實體驗,是生命的內在維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柏格森的時間觀受到了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柏格森認為時間有創造的力量,隨著時間的發展會有新的創意和靈感被創造出來。他以生命沖動為基礎,系統地提出了人的生命創造進化學說,記憶理論是柏格森生命哲學的重要內容。綿延,La duree,在法語中的意思是持續、延續。這種不可分割的時間背后,就是事物的本體,事物的本來面貌。為了將這種時間與傳統看法中能夠分割的對象相區別,他提出了“綿延”的概念,來表示事物的真實面貌,表示這種不可分割、不斷運動的時間。

綿延是一種很抽象的感受,在人的意識之中可以感受到,它并不屬于外界,只屬于“有意識的心靈”。我們以冰融化的狀態為例,那不是運動的過程,而是物質運動產生的變化。綿延除了與運動相關,最終指向時間之外,還與生命有關。柏格森認為時間與生命的演化緊密相連。他強調生命是創造性的,不斷發展、變化和創新。這種演化是自由意志的表現,不可預測,不受因果關系的束縛。時間是生命演化的表現,而不僅僅是生活的一個背景。柏格森以白糖和水的這一日?,F象來說明這一點。白糖溶化于水的過程是抽象的,但是“我的感覺和理解的進展將它們從整體中提取出來,而那個整體則實際上可能就是意識”[3]15。以白糖溶于水中的物理現象來看,白糖融化在水中的過程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有到無,這個融化過程變得很具體。這個過程本是一個整體,人們的思維強行對其進行切割,將其整體性打破。在柏格森看來,純粹的藝術是一種精神創造,表現的是自己的靈感和想法。創作者用心去創造帶有個人風格特色的作品,而不是機械復制。藝術在生命中創造,它們需要花費時間,占有綿延。每一件作品都是絕無僅有的,是來自創作者思想內部的綿延,是富有生命的情感和時間的組合,那種靈感來襲、稍縱即逝只有一次,就像一道閃電劃過大腦。這種體驗瞬間且令人振奮,再次體驗那樣的感情都是很困難的。這種獨特的情感因真實、誠摯而打動他人,引起他人的共鳴。柏格森說:“與其說藝術的目的在于表達情感,不如說把情感銘刻在我們心上;藝術向我們暗示各種情感,而當藝術家找到一些有效的藝術手段時,就情愿放棄對自然的模仿?!盵4]12建筑是一種凝固的時間,建筑作品具有一種特殊的時間性質,它不僅記錄著歷史、文化和社會的瞬間,還體現了時間的流動和創造性演化。把一種進展這樣地安放在空間就等于肯定:甚至在意識之外,過去是跟現在同時存在的![4]56筆者的作品《消逝的古建》(圖1)雕刻了一個正在消逝的古代建筑,作品主體物選取了具有東方特色的建筑物屋頭,散落的磚石及融化的狀態代表著一種消逝,可能以后這些具有故事的老建筑會消失殆盡。藝術作品可以傳達內在時間的體驗,展示出時間的流動和演化。

圖1 消逝的古建

(三)時間的記憶性

在《物質與記憶》中,柏格森說明了在綿延中的過去、現在、未來三者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具體過程。生命里一切的過去都是在記憶里實現,記憶又在時間里創造新的東西。柏格森說:“正是從記憶出發,發出啟迪心靈與身體關系問題難點的光亮?!盵5]6記憶敞開了心靈與身體,在時間中心靈是跳躍性的,身體是穩定性的。心靈同身體間的記憶,構成了一對內在的張力。在柏格森的時間觀里,記憶是最核心的要素。他的記憶理論指出,物質世界是知覺到的影像?!坝洃浹刂鴷r間的進程,收集一個個影像?!盵5]73在他看來,影像就是時間本身的呈現,記憶是人類認知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類獲取知識、熟悉環境、進行思考決策的重要基礎。記憶的形成和保存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涉及大腦的多個部位和多種神經元的相互作用。記憶作為一種基本的心理過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動密切聯系著的,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機能,把一切無邏輯的變為有邏輯性過程就是記憶的關鍵。筆者的作品《GLORIA》(圖2)就是以大腦為創作原型,石頭的紅色部分雕刻成盛開的花,表達了創造力和想象力綻放。大腦作為一個復雜的器官,被視為智力和創造力的源泉,花朵象征著人類思想的美麗和多樣性,表達了藝術家對于人類思想的探究和追求。這件作品表達了對于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追求和崇拜,同時也展現出對于人類智慧的贊美和敬意。通過這種雕刻的創作方式,研究者希望激發觀眾的想象力,喚起人們對于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對于想象力、靈感和創造力的尊重。

圖2 GLORIA

時間雖然客觀存在于我們的物質世界當中,是主宰著身邊萬事萬物的客觀規律,但它始終是無形而不可觸碰的。通過時間的演變過程而留下痕跡這一方式,藝術家試圖還原出時間流變的狀態,將無形的時間捕捉到人們的視野之中,以漸變模式生成痕跡是時間介入當代雕塑過程中常見的創作方法,它一般是以消逝或積累的形式存在。在當今世界,技術的發展和快速的生產方式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然而,手工藝作為一種時間性的表達方式,依然保持著其獨特的魅力。

三、結語

每一個手工制作的細節都需要創作者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這種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實驗和反思的體現。從選擇材料到設計構思,從雕刻到裝飾,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堅韌,體現了創造過程的不斷探索與挑戰。這種時間性為藝術家提供了反思和完善的機會,也讓觀眾能夠領略到作品背后的勞動與智慧。手工藝的時間性傳達出作品的獨特價值,因為每個藝術家的技術、風格和情感都會融入其中。觀眾在欣賞手工藝作品時,會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獨特氛圍和歷史深度。手工藝所包含的時間性是其獨特之處,它體現在創作的過程、文化傳承和作品的價值中。手工藝作為一種時間哲學的載體,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通過時間性傳達著創作者的情感、智慧和創造力,也讓人看到時間如何影響創造力和審美。傳統的手工藝技術往往源自古老的文化傳統,通過時間的傳承和演變,保留了一種特殊的歷史連續性。這種時間性將不同的時空層面交織在一起,創造了一種文化傳承和創新的融合。雕刻工藝在工藝美術中體現了豐富的時間哲學,突顯了創造的復雜性、作品的獨特價值以及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關聯,引導著觀眾思考創造的本質與意義。

猜你喜歡
柏格森時間性手工藝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智珠二則
手工藝·溫州發繡
舞蹈藝術發展進程中的審美鑒賞能力
走近手工藝人
柏格森生命哲學理論對語文教學智慧的啟示
傳統手工藝融注到燈上,會發生什么化學反應?
為何時間:從柏格森、胡塞爾到海
如何奠基形而上學:康德與海德格爾
淺析史蒂文斯《我們氣候的詩》中蘊含的東西方哲學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