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BL教學法在思政元素融入衛生經濟學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

2024-01-17 08:32張慧楊心怡李雪竹黃奕祥
醫學教育管理 2023年6期
關鍵詞:經濟學衛生教學法

張慧 楊心怡 李雪竹 黃奕祥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廣州 510080)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指引下,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推進。衛生經濟學是預防醫學及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科學有效地推進課程思政工作有助于學生牢固專業思想學思踐悟新時代衛生工作方針。就課程特點而言,衛生經濟學是講解衛生服務過程中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學科[1],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應用性學科,也是經濟學與醫學的交叉學科[2],需要學生在理論學習之外根據社會實際衛生資源狀況,分析當前衛生領域中的實際問題??梢?,衛生經濟學課程思政建設的目的是要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發揮思政功能的公共衛生專業課程。因此,本研究擬定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主要有3點:一是堅持知識學習與價值素養提高相結合,培育求真務實、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踏實嚴謹、吃苦耐勞、追求卓越的優秀品質;二是融會貫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深刻把握衛生經濟學方法,正確認識社會衛生經濟現象;三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愛黨、愛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培養科學精神。

基于課程在本科生教學中的地位與特點,授課中教師需要從現實問題切入,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深度的學習,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堂,實現最大化思政教育。研究[3-4]顯示,衛生經濟學主要有傳統講授式教學和案例教學兩種教學模式。傳統講授式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優點是效率高,但教學過程枯燥,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5]。案例教學指教師引入社會問題作為案例,引導學生在案例情境下進行問題分析[6],優點是真實可靠,但不易保證案例選取的科學性、新穎性和代表性,同時在突出學生課堂學習的核心地位方面,對于教師的課堂調動能力要求非常之高,否則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指教師通過啟發性引導,促使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進而解決問題并深入理解知識的教學方法[7-8]。PBL突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并著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PBL主要由教師通過案例引出問題、學生成立小組交流研討學習和匯報討論組成[8]。研究[9-10]表明PBL教學法優于傳統教學法,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知識,更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有研究者[9]認為線上平臺學習聯合PBL教學法有助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可以通過差異性學習進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時反饋學習進度,提高教學效果[11]。目前衛生經濟學課程較少應用此模式。

教師可以通過PBL教學法應用思政案例和黨的指導思想充分挖掘課程潛力[12],將思政元素較好地融入衛生經濟學課堂。如在講解《衛生服務市場》章節時,借助PBL教學法,以2003年“非典”為例提出“如何看待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等問題,引導學生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市場失靈的困境與政府宏觀調控成效進行討論與思考;在講解醫療保險章節時,通過“70萬元一針”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進醫保藥價談判的案例[13],引導學生對醫保發展、談判機制、醫?;鸹I資與支付等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進而從衛生制度層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本研究根據衛生經濟學課程內容和特點,運用PBL教學法將思政元素融入衛生經濟學課堂,探索新型課程思政教學方法,通過問卷調查評價教學模式和思政元素融入的效果,并進一步評估其是否可以作為未來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

1 調查方法和數據來源

本研究根據中山大學衛生經濟學教學大綱,采用自編的教學改革調查問卷,問卷分為基本信息、課程思政建設評價、教學方法和教學改革四部分,共計53個問題。其中課程思政建設評價部分包括是否同意衛生經濟學課程內容融入思政元素;課程哪一部分內容最適合融入思政元素;課程中包括了哪些思政元素(政治教育元素、創新思維元素、價值觀元素、實踐觀元素、真理觀元素、認識觀元素、方法論元素、人生觀元素、職業素養與規劃元素及其他);調查對象對思政建設的整體評價、對課程思政元素的感知;以及調查對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醫療保障制度等思政內容的認識。教學方法部分包括對PBL教學模式的使用意愿、效果評價等。教學改革部分包括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使用意愿等。除年齡外全部問題為單選題或多選題,滿意度和效果評價類問題使用5級李克特量表,分別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分別賦值為5、4、3、2、1分。問卷信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數進行評價,信度系數>0.7可認為量表信度良好。問卷效度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評價,檢驗水平α= 0.05。

調查對象為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21-2022學年全部修過衛生經濟學課程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共發出問卷115份,回收有效問卷115份,回收率100%。由于學生在公共衛生專業知識基礎、思政元素理解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在評價衛生經濟學課程思政效果時分組考慮。研究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學生對衛生經濟學教學、思政與改革方向的意見;采用頻數、構成比描述定性數據;對不滿足正態性分布的定量數據,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M(P25,P75)]進行統計描述。根據數據分布類型,通過Mann-WhitneyU檢驗分析學生對衛生經濟學課程思政內容效果評價的差異。使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

2 結 果

2.1 基本信息

被調查的115名學生中,男生40人(占34.78%),女生75人(占65.22%);本科生86人(占74.78%),研究生29人(占25.22%)。有75.65%的學生此課程前沒有修習過經濟學相關課程。

自編問卷Cronbach α系數值為0.902,顯示問卷信度良好。問卷課程思政建設評價、教學方法、教學改革部分球形檢驗結果均為P<0.05,KMO系數分別為0.871、0.846和0.773,通過主成分分析法、最大方差旋轉法,三部分分別提取6、8、10個因子,特征根均大于1,累計方差貢獻分別達70.00%、70.03%和76.51%,顯示問卷的結構效度良好。

2.2 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

根據衛生經濟學課程的實際教學內容,問卷共列出11個選項(可多選),包括衛生服務產品理論、衛生服務需求、衛生服務供給、衛生資源配置、衛生人力資源、衛生服務市場、衛生籌資、衛生費用、醫療保險、疾病經濟負擔和衛生經濟學分析與評價。多數學生認為授課老師理論課教學中的基本理論講授清楚,33.91%認為非常清楚,50.43%認為比較清楚。

學生對11個課程內容的評價詳見表1。其中學生最感興趣的理論課程內容前兩名是醫療保險和衛生服務供給,分別有68.70%與40.87%的學生對此感興趣。在11個教學內容中,學生認為適合融入思政元素的課程內容前兩名分別是醫療保險(46.96%)和衛生資源配置(45.22%);適合通過PBL教學融入思政元素的課程內容前兩名也是醫療保險(41.74%)和衛生資源配置(39.13%)。

表1 115名醫學生對衛生經濟學課程內容的評價 n(%)

學生對課程思政元素效果的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通過正態性檢驗發現,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思政內容效果的評價得分均不服從正態分布。調查發現86名本科生對現有的衛生經濟學課程思政內容滿意度得分的中位數為4.00(3.00,4.00)分,思政元素契合度得分的中位數為4.00(3.00,4.00)分。29名研究生對現有的衛生經濟學課程思政內容滿意度得分中位數為4.00(3.00,4.00)分,思政元素契合度得分中位數為4.00(3.00,4.00)分。通過Mann-WhitneyU檢驗分析發現本科生和研究生對衛生經濟學課程思政內容滿意度(P=0.74)和課程內容與思政元素契合度(P=0.91)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調查結果顯示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對課程思政內容評價比較滿意(比較滿意:4分),說明課程思政建設效果較好,而且本科生和研究生對思政元素的理解和評價沒有差異。

表2 本科生和研究生對衛生經濟學課程思政內容效果的評價[M(P25,P75)]

2.3 教學方法

針對課程使用的PBL教學法,在調查對象中,70名(60.87%)學生可以接受“教師中心”角色的改變,但只有35.6%的學生愿意成為課堂學習的中心;多數學生同意PBL教學可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87.82%)、學習積極性(81.74%),能夠幫助理解學習內容(88.70%)并且對未來有指導作用(86.08%)。

2.4 改革方向

談及未來是否愿意使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65名(56.25%)學生了解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63名(54.78%)學生愿意嘗試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生同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88.69%)、學習積極性(86.95%),能夠幫助理解學習內容(87.83%)、提高學習效率(85.21%)并且對未來有指導作用(86.08%)。

3 討 論

3.1 思政元素已較好融入衛生經濟學課程

本研究中,教師已根據衛生經濟學11個課程內容,融入不同思政元素,開展思政教育。如在緒論中講解衛生經濟學概述時,從衛生經濟發展歷史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下,用較少的衛生費用解決了全世界近1/5人口的看病就醫問題[14]。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系統地了解和掌握衛生經濟學的發展歷程和研究前沿,另一方面可以強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不斷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理念,鼓勵學生把個人理想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中。在講解衛生服務產品理論時,介紹了我國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到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過程,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國家現代化進程,感受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在講解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時,通過明確專業、理性、客觀、創新的醫保發展規律,引導學生關注物價、合理用藥和診療行為,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制度,建立基于價值、符合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醫保支付方式。

根據課后調查,學生在衛生經濟學課程中最容易感受到的思政元素是價值觀元素,多數學生滿意并認可課程中的思政內容效果,并且提出最適合融入思政元素的課程內容是醫療保險和衛生資源配置。這說明思政元素已較好地融入了衛生經濟學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已經結合了醫療保險相關典型案例,如通過介紹國家醫療保障局“70萬元一針”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進醫保藥價談判案例[13],幫助學生看到政府對罕見病患者群體藥品保障的高度重視,理解“有藥可用”“有藥敢用”背后的社會難點與醫保發展、談判過程,借此了解醫?;鸬幕I資、使用和管理,在提問和討論中深入分析衛生資金的控制與使用對各利益主體影響。通過介紹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制度改革案例,讓學生了解醫療保障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重要意義。結合學生的強烈興趣,未來教師在衛生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可以著重講解我國醫療保險,結合熱點案例融入思政元素,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3.2 PBL教學法有利于促進思政元素融入課堂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

本調查發現,84.34%的學生認為授課教師在理論課教學中的基本理論講授清楚,說明大多數學生能夠完成衛生經濟學課程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并認同PBL教學法可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習積極性,能夠幫助理解學習內容并且對未來有指導作用。課程中也多次在相關章節中使用案例引出問題,引導學生開拓思維、積極自主學習。

如在講解《衛生服務市場》章節時,教師借助PBL教學法,利用“非典”案例,通過提出“在‘非典’期間,衛生服務市場發生了何種變化?”“衛生服務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如何看待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等問題,引導學生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市場失靈的困境與政府宏觀調控成效進行討論與思考:以衛生服務市場公益性為前提,結合政府宏觀調控措施,幫助學生理解我國由政府主導的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機制在面對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時發揮的重要作用,強化我國“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理念,從衛生制度層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感受中國力量、中國速度和中國精神。

同時,在介紹《衛生改革》這一章節時,教師也使用PBL教學法,利用“三明醫改”案例,拋出“三明醫改經歷了哪幾個主要階段?”“三明醫改最主要的舉措是哪些?”“三明醫改體現了黨和國家什么樣的發展改革理念?”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充分討論。通過介紹三明市圍繞醫藥、醫保、醫療推進“三醫聯動”的改革路徑,幫助學生從實際出發,理解醫療衛生制度改革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了解醫療改革方法與路徑,協同藥品質量安全、醫?;鸢踩?、反壟斷經濟安全等政策目標,鼓勵學生學習討論高效能監管治理助推衛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報告所指出的“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需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15]的重要意義。

3.3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與PBL聯合是未來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

根據問卷調查,多數學生愿意嘗試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既往研究也已經認可了它的效果,如孫文文等[9]認為線上平臺學習聯合PBL教學法有助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孫曉菲等[16]認可利用線上資源優勢同時結合PBL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自主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楊冬艷等[17]發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結合PBL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判斷思維、綜合分析問題、團結協作和語言溝通5個方面的能力均有所鍛煉。因此,未來可以嘗試在PBL教學基礎上結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衛生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4 結 語

通過PBL教學法,思政元素已較好地融入衛生經濟學課程。同時PBL教學法也證實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并且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指導作用。未來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聯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與PBL教學法,進一步提高衛生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張慧: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計劃,撰寫、修改論文;楊心怡、李雪竹:收集、分析數據,撰寫論文;黃奕祥:總體把關,審定論文。

猜你喜歡
經濟學衛生教學法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簡明經濟學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衛生與健康
衛生歌
經濟學
辦好衛生 讓人民滿意
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
經濟學的優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