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2024-01-18 00:49王婉婷徐冬先
關鍵詞:存在物人學自然界

王婉婷,徐冬先

(佳木斯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一、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的主要脈絡

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是圍繞著人與自然的生態一致性展開的,無論著眼于生態問題還是人的發展都離不開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探討。與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們不同,馬克思的生態人學思想,兼顧了生態問題和人的自由解放,雖然馬克思對于生態人學這個概念沒有明確的闡述,但是他對于人與自然關系及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的思考,集中體現出其生態人學思想。

(一)馬克思關于人與自然關系思想的肇始

早在中學畢業論文中,馬克思對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進行了對比?!白匀槐旧斫o動物規定了它應該遵循的活動范圍,動物也就安分地在這個范圍內活動,不試圖越出這個范圍,甚至不考慮有其他什么范圍的存在”“能有這樣的選擇是人比其他生物遠為優越的地方?!盵1](P57)在自然的約束下,動物的活動范圍由自然界定,人們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利用和改造自然,選擇一個合適的生活環境來證明人類比其他生物優越得多。馬克思根據伊壁鳩魯和德謨克利特的自然觀之間的對比,否定了機械決定論,并主張人的自由和自主性?!八谧约旱牟┦空撐闹锌隙巳说淖晕乙庾R,認為只有借助于自然和他人,才能擺脫自然的必然性約束,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統一?!盵2](P61-69)人與自然界的區別在于人擁有優于其他生物的自由天性,人能夠自由的思維和實踐,正因如此,才要求“自由的人”考慮自然環境對人自身的約束,在自然環境可承受的限度之內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青年時期的馬克思從人的自我意識出發,闡釋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開啟了他的生態人學之思。

(二)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的形成

馬克思從人的自由自覺活動出發,對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行了深刻剖析,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現在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盵3](P53)基于此,“人道主義=自然主義”的生態人學思想應運而生。

人的類特性即“自由自覺的活動”,勞動是人的基本規定。如果勞動的基本含義只是為了滿足生存而存在,僅僅是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那么它就存在著向異化勞動轉化的風險。在資本邏輯的支配下,出現了勞動者與勞動產品之間的分離,異化勞動讓人失去了作為“真正的人”而存在的條件。馬克思深刻的批判了資本主義私人占有所造成的人與自然的異化問題,把人的異化和自然的異化相結合進行了研究,資本導致人的嚴重異化,同時也伴隨著勞動的異化和自然的異化。一方面,資本對人的異化作用是直接作用于人類;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對自然的異化而得以實現。這反映了馬克思關于人的生存發展和人與自然之間聯系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并由此引發了對人的自由解放問題的思考。雖然馬克思借鑒了費爾巴哈的觀點,但是他的研究重心卻從“人是人的最高本質”轉向了“人的自由的自覺的活動”,更偏向于哲學上對“人”的討論,并且進入到了社會的實際政治、經濟生活中,使人的本質從“吃喝自然”的生理狀態轉變到“自由自覺的活動”的本質范疇,在此階段,馬克思的生態人學思想雖然還在強調價值和道德評價的地位,但是已經具有歷史唯物主義的隱含意味了。正是基于這樣的觀點,馬克思的生態人學思想才得以走向成熟。

(三)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的發展

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就是要尊重并運用客觀規律,在認識自然界的基礎上能動的改造自然。恩格斯描繪出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家只關心普通的利潤,除此之外,別無考慮?!盵4](P78)的內在邏輯。他在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中發現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內在規律?!拔覀兘^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支配自然界,絕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支配作用,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盵4](P134)生態環境的惡化不是環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的方式上出現了問題,應在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改造自然,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解。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發展,在同環境和諧共生狀態中實現著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恩格斯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看待自然,是對生態人學思想的一個創新。

在馬克思恩格斯整個思想發展史上,人的自由與解放始終是他們探討的核心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對于“未來社會”的描述是:“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的舊社會的,將是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5](P53)在這樣一個“自由人聯合體”的社會中,人與自然之間的是和諧共存的,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最終實現美好未來,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要實現這個理想,就需要深刻認識到私有制的弊端,堅定進行無產階級革命。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人與自然的辯證互動關系有了充分的認識,更加注重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的思考,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無產階級必然勝利的歷史命運,深化、豐富與拓展了生態人學思想。

二、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的基本要義

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通過揭示人與自然的主奴式關系,建構公正、平等的人與自然關系?,F實的人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實踐活動,掙脫異化的藩籬,使人與自然在辯證互動中和諧共生,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根本性變革,即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最終實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形態——共產主義社會。

(一)對人與自然主奴式關系的解構

縱觀歷史,人與自然的關系可以分為兩個基本類型,即自然中心論和人類中心論,黑格爾稱其為“主奴式關系”結構。自然中心論認為,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一種不平等的主仆關系,自然是統治一切的主人,人是自然的奴仆。在這種認知關系當中,使人逐漸失去了自我。啟蒙運動興起后,人類和自然之間的聯系,似乎也發生了一次革命,啟蒙思想家們提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等觀點,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是人從屬于自然,而是自然從屬于人,建構起了人類中心理論。但究其實質,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并沒有脫離主奴關系,而是取代了原來的主人和奴隸的角色。這就使他們無法真正理解人的本質。馬克思則認為“一個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沒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參加自然界的生活。一個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沒有對象,就不是對象性的存在物。一個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對象,就沒有任何存在物作為自己的對象,就是說,它沒有對象性的關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對象性的存在。非對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盵3](P106)人被異化為“非人”,自然一旦被視為工具,人類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也就失去了價值,變成了一種為了維持生存的動物性活動??梢?,人與自然之間的從屬關系不是他們之間真正的聯系。想要建立一種公平公正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必然是超越了這種主奴關系的。在西方人類歷史上,馬克思最早提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是公正、平等的關系。

(二)人與自然的生態一致性

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具有一致性,既不提倡人單方面控制自然,也不主張人在自然面前失去自己的主體性。一方面,人對自然具有依賴性,人離開了自然就無法維持生存更無法進行創造。馬克思指出,“人一旦開始勞動,就是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變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盵6](P202)在這一過程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特征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另一方面,大自然是依附于人的,離開了人的實踐,自然界本身也不會產生任何的價值?!叭送ㄟ^勞動實踐把‘自在自然’轉化為‘人化自然’,使之成為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物質基礎?!盵7](P220-225)人的主體通過實踐活動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對客觀自然進行改造,創造出人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物質力量。在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出現之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總是被視為對立的雙方,馬克思通過對生態人學思想的建構,提出了人與自然具有生態一致性的觀點,實現了人與自然關系的根本性變革。在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體現出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的先進性。

(三)實現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

人類對于自然的認識是從崇拜到控制再到解放的過程。自然的解放,就是使自然界脫離人類的長期壓迫,把長期被人類強加的掠奪和剝削消滅掉?!熬褪腔謴妥匀恢械幕钌南蛏系牧α?,恢復與生活相異的、消耗在無休止的競爭中的感性的和美的特征,這些美的特征表示著自由的新的特性?!盵8](P146)解放自然就是使自然恢復自由,展示自然之美。自然的解放不是孤立存在的,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之間具有本質統一性?!叭说慕夥啪褪且品切┦谷顺蔀楸晃耆?、被奴役、被遺棄和被蔑視的東西的一切關系?!盵9](P9)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勞動力被異化成為了資本家私人占有的工具。人的異化引起了自然的異化,想要解放人類必須將人從異化的自然之中解放出來。勞動是人之所以為人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勞動賦予了人的社會屬性,從根本上解放人類的勞動,才能實現人的解放。人的解放包括了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的解放,只有將二者統一起來才能實現真正的解放,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從而獲得全人類的解放。

自然的解放與人的解放是同一過程的兩個不同的層面。一方面,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先決條件;而人的解放則以自然的解放為目標。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是人類和自然的雙重解放。馬克思認為,在共產主義社會的較高階段,勞動不僅是一種生存的工具,而且是一種基本的生存需求。由于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人們對于物質財富的需求逐漸轉化為對精神財富的需求。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要求每個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最終實現全人類的解放,人們開始從必然王國躍遷到了自由王國。這不僅是人的解放,也是自然的解放,真正實現二者的合發共存,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形態——共產主義社會。

三、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的當代價值:關照當下,照耀世界

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日漸成為全人類共同關心的普世性問題,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仍然具有現實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過程中更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不僅為推進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方法論指導,而且為解決全球的環境問題提供生態自然觀這一根本立場。

(一)為推進中國的生態文明進程提供方法論指導

現實的人的生存境遇和發展遠景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的現實意義。與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相伴而生的生態環境問題,進入到了馬克思主義人學視野當中。生態環境問題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性難題,它的存在不僅關注自然環境本身,同時深層次地影響到人的生存需要的滿足和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實現。生活于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都有著共同的美好生活需要,但這種樸素的美好生活需要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妥善解決環境問題。成為中國共產黨一代又一代接續人面對的共同問題。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的綜合平衡發展思想和統籌兼顧的發展思路,包含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社會整體協調發展的生態思想,它是就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有益借鑒。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深刻的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生態保護的重要作用,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環境建設,提出了有利于生態環境長遠發展的行動指南。江澤民主要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個角度來提出并且深入研究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胡錦濤提出了“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一重大思想。進入新時代,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態文明是“五位一體”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深深植根于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價值取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關乎人民的民生福祉,更關乎人的全面發展?!盵10](P27-34)自然的解放與人的解放相輔相成,“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盵11](P25)生態文明發展戰略要求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得以實現,離不開生態文明的建設。為了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提出了“雙碳”戰略,促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合理布局,在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等方面,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習近平在總結以往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時代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逼渲芯兔鞔_地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2](P50-52)。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保障人民的生活幸福,才能促進個性的解放,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所提倡的清潔美麗的世界,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將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相協調,共同構筑以尊崇自然為前提、綠色發展為依托的可持續發展的人類社會。這些制度舉措和目標方法都是完全以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作為考量,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這一切都凸顯了黨和國家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當中有著獨立清醒的意識。為人民打造出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的目標而奮斗。

(二)為應對全球環境問題提供科學啟迪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然介入程度不斷加深,資本主義的確立所帶來的工業化進程加快,使得生態環境嚴重受創,生態環境問題引發的災害時有發生。面臨這樣的現實問題,處理好生產力的改變所帶來的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參與,也需要國際之間的相互配合,共同營造出適合人類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馬克思的生態人學思想,客觀的揭示了私有制所帶來的環境問題,著眼于整個資本主義社會,而不是個別的國家和地區,從整個人類發展的角度,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

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既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性反對漠視自然的態度,又要注重自然環境對人的發展作用。一方面,尊重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系統的思維看待自然,保證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轉換的協同性,避免破壞其固有的內在聯系,要解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就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樹立高度自覺的環境保護意識。另一方面,生態環境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的體現。良好的生態環境對于人的全面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支撐,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并不意味著對于物質欲望的絕對追求,而是作為理性的人,在人與自然的交互中,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人和自然是相互影響、相伴而生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應當重新思考自己的行動,對“支配自然”這一活動,在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轉換中重新進行再支配。無論在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人的發展都是需要以自然環境為依托的,沒有自然環境人類無法進行生產、生活,只有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并付之于行動才會使人類獲得更多的自由,讓每個人都可以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走出資本主義所帶來的桎梏,達到“人與人的和解”、“人與自然的和解”,進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

猜你喜歡
存在物人學自然界
最有思想的句子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飯人”
自然界的一秒鐘
《借東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學“說”法
北人學沒
例說“自然界的水”
家園憂思與人性之殤——“生態學”與“人學”視野下的“山珍三部”
中國夢的人學新境及其希望價值
自然界的奧運狂歡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關于人的本質理論的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