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實踐

2024-01-18 04:33張磊胡衛平常海波李秋葉
高教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立德樹人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張磊 胡衛平 常海波 李秋葉

摘? 要: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理工類專業課是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團隊深入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資源、凝練思政元素、深入探究知識講授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在教學實踐中取得明顯的育人成效。該文對教學團隊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研究與實踐進行系統地分析和總結,尤其對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創新舉措進行梳理,期望為理工類專業課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立德樹人;功能高分子材料;理工類專業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2-0193-04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carry out the basic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courses are a vital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team of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deeply excavat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conden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explored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struc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eaching practice, significant educationa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The present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Importantly, some innovations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have been condensed. The authors sincerely expect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course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ing design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主持召開多個教育工作會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把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之中,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些會議精神和重要指示為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6月,教育部下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1],要求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由于課程自身的特點,理工類專業課程在培養學生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愛國精神、科學精神、大國工匠精神、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理工類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受到了廣泛的關注[2-3]。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化學、化工、材料類本科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本課程涉及范圍廣泛,主要包含水溶性功能高分子、離子交換樹脂、高吸水樹脂、高分子螯合劑、高分子反應試劑、液晶高分子、導電高分子、光致變色高分子、光刻膠、光敏涂料、醫用高分子、藥用高分子和高分子膜材料等,屬于典型的學科交叉領域[4-5]。該課程教學內容既有基礎理論,又包含科技前沿和生產實踐,充分體現理論、前沿和實踐緊密結合的特點[6]。也正是具有這樣的特點,使得該門課程中蘊含豐富的思政元素,可以在多個方面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賈旭等[7]通過實例對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中思政元素的設計進行了剖析,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宮琛亮等[8]從多個方面對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探索,并在具體實踐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和育人功能。趙莉麗等[9]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彈一星”精神等融入課程教學中,將知識講授與價值引領有機結合,實現了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本課程團隊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這門課的講授過程中,認真落實課程思政教學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資源、精心鉆研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在知識講授和思政教育融合、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和創新舉措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取得了較為顯著的建設成效。

一? 理論知識講授與課程思政資源的有機融合

(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融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是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形象化表達,是辯證統一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化學、化工、材料類專業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是十分重要的?!八苄愿叻肿硬牧稀边@一章涉及工業循環冷卻水阻垢劑這部分內容,其中,聚天冬氨酸和聚環氧琥珀酸是全球公認的綠色環保阻垢劑,而傳統膦系阻垢劑的大量使用和釋放是造成一些區域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把水體富營養化這一環境問題介紹給同學們,同時,借助此部分內容的講授,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些重要思想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大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

(二)? 科學家精神的融入

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科學家精神被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第一批偉大精神之列[10]。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心系祖國和人民,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為科學技術進步、人民生活改善、中華民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新時代更需要繼承發揚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更需要繼續發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币虼?,宣傳科學家精神,培養一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年群體是高校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學習“離子交換樹脂”這一章時,引入被譽為我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的何炳林院士的事跡,并重點講述他心系祖國、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為我國原子能事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愛國精神和勇攀科學高峰的創新精神;另外,結合何炳林先生一生傳道授業、傾心育才、捐資助學的事跡,向青年學生講述他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通過這些思政資源的融入,既調動了學生的聽課狀態,還把專業知識的學習與何炳林先生身上所體現的科學家精神有機融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 大國工匠精神、科技報國情懷的融入

近些年來,我國一些企業連續遭到高新技術封鎖,針對我國在部分高科技領域面臨的狀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2018年7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2020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需要大力弘揚大國工匠精神,更要培養青年大學生的科技報國情懷,激發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光活性功能高分子材料”這一章涉及光刻膠、光致變色高分子、光敏涂料和光電轉化高分子等內容,其中,光刻膠是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闡述光刻膠在電子工業中的重要作用和我國光刻膠的發展現狀,讓學生對芯片“卡脖子”問題有全面的認識,從而激發當代大學生的科技報國情懷。另外,進一步介紹芯片制造所需的化學品,讓學生了解芯片制造過程中不僅需要光刻膠,還需要超凈高純試劑、特種電子氣體等多種化學品。同時,以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歷經多次試驗,克服種種困難,實現電子級氫氟酸國產替代的先進事跡為例[11],使青年學子切身體會大國工匠精神的重要價值。

(四)? 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融入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理學、工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為例,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則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12]。深刻理解這一原理對于提高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認識,提升他們科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

“液晶高分子材料”這一章涉及液晶的發展史這部分內容,但教材上通常介紹得比較簡單,只是把幾個重要事件羅列一下,無論是老師講授還是學生自學,都不會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難以在思想上給學生以啟迪。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設計,課程團隊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事先把“液晶的發現和發展過程”作為一個探究課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查閱相關歷史資料,并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最后,由授課老師對“液晶的發現和發展過程”進行系統總結,引導青年學子認識科學發展過程中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同時,借助此案例幫助青年學子正確認識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困難。

(五)? 其他思政元素在教學中的融入

在講授“螯合樹脂”這一章時,融入我國在稀土開采、加工、分離和應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讓學生明白,我國不僅稀土儲量豐富,而且稀土的采選分離技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雖然我國稀土儲量較為豐富,但稀土仍屬于稀缺資源,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節約資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高吸水樹脂”這一章中,在講授材料的結構對高吸水樹脂吸水性能的影響時,通過分析親水性高分子材料交聯度的變化所引起的吸水性的變化,引導學生對“量變質變規律”進行深刻的思考,提升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固相法合成多肽”是“高分子反應試劑”這一章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把諾貝爾獎獲得者梅里菲爾德發明固相合成法的過程[13]融入課堂,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創新思維的重要性。當前,我國科技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未來10~20年是我國科技領域全面追平甚至趕超的時代。培養大量具有創新意識、敢于打破傳統思維的青年人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該案例是一個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典型案例。

芳綸纖維是液晶高分子材料的典型代表,在“液晶高分子材料”這一章的教學中,引入“泰和新材實現芳綸纖維國產替代”這一環節,加深學生對科技創新重要性的認識。另外,在講授芳綸纖維的應用時,融入“芳綸纖維在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制作中的應用”這一實例[14],既向學生展示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日新月異的變化,增強青年學生的“四個自信”,同時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

在“導電高分子材料”這一章的教學中,把“聚乙炔導電性的發現過程”[15]融入到知識講解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這一偉大科學發現背后的幾個重要推動因素。通過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充分理解“勤于思考、合作交流”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促使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白川英樹在發現導電高分子材料的過程中,內因和外因對這一偉大發現的推動作用,加深學生對內因、外因辯證關系的理解。

在講授“功能膜材料”這一章時,引入“膜材料在海水淡化領域中的應用”等相關內容,并融入高從堦院士與“膜”相伴五十多年,以創新為引領,為我國膜技術發展傾注滿腔熱血的先進事跡。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研究不僅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還要有“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和定力。同時,通過讓學生調研“我國水資源儲量和分布”等相關內容,培養青年大學生“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二? 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路徑

課前,授課教師構建課程資源,并利用網絡平臺,將各章節教學計劃、多媒體課件、思政資源(視頻、文獻等)等向學生開放。另外,發布任務、設置討論話題,對即將開展的教學內容進行啟發引導。學生利用線上線下教學資源進行預習,也可根據預習情況,在網絡平臺提出自己的疑問。在思政資源的挖掘方面,由以老師為主體逐漸向以學生為主體過渡,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前讓學生對知識點和思政資源有所了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對課堂教學的期待。

課中,團隊授課教師根據章節內容特點,合理利用直觀教學法(視頻播放、圖片展示、史料展示等)、典型案例法、比較法、舉例法、啟發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和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手段,并合理融入課程思政資源,實現知識講授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想認識,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同時,針對學生在課前提出的疑問,在合適的教學環節給予解答。另外,還會根據課前發布的任務和討論話題,在課堂上開展分組研討。如在講授“液晶高分子-芳綸纖維”前,要求學生完成“高性能纖維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的應用”調研報告。課堂上由各小組研討后,選取一名同學現場匯報,老師做點評,并融入思政元素,從而把專業知識與“大型客機制造、神舟飛船”等關聯起來,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的專業認同,也把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

課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并借助網絡平臺等為學生答疑解惑,在彼此交流中相互促進,使“教”和“學”聯系更加緊密。其次,推送一些化學發展史上科學家探索真理的事跡、高分子化學領域最新研究進展、高分子材料行業技術動態及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等學習資源,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學生在課下除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需要完成老師布置的拓展任務,如調研報告、論壇交流等。另外,團隊教師還主動擔任學生的課外導師,和學生討論社會熱點,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 創新性探索

(一)? 創新思政案例類型,強化產業應用典型案例

課程思政典型資源的挖掘是有效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前提。通常情況下,教師對于科學人物和科學事件案例的挖掘比較擅長。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課程思政常常變成了科學家事跡的宣講會、偉大科學發現的故事會。久而久之,學生的接受度就會降低,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事實上,化學類專業課中蘊含著另外一類重要的思政資源——與產業應用相結合的案例。因此,本課程教學團隊深入挖掘高分子科學與人們衣食住行、生命健康、環境保護、航空航天和國防安全等方面相關聯的思政資源,如芳綸在國防軍工和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聚乳酸生產技術的國產化、膜材料與海水淡化等。這些與產業應用相關聯的課程思政教學案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還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幫助學生提升專業自信。

(二)? 創新思政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傳統的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主要由老師查閱資料,挖掘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形成完整的課程教學設計,并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在課堂上,表現為老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參與的特點。這種情況下,部分學生受益較好,能達到預定的德育目標,但也有一些學生印象不深、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參與度有限,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發揮出來。本課程教學團隊在教學實踐中從思政資源挖掘、課堂呈現、課后總結等多方面加大學生的參與度,由老師講、學生聽,轉變為老師布置任務、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從自己搜集到的思政資源中體會與專業知識的關聯。另外,利用小組研學、課題研討、課堂辯論等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課程思政教學的參與者,甚至是主導者,從而實現知識學習和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

(三)? 增強師生互動交流,開展“‘課程思政+’學科論壇”育人新模式

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所涉及的知識具有應用性、前沿性強的特點,團隊教師通過線上、線下、線上線下結合等不同渠道,開展“功能高分子材料科技前沿”“高分子科技之我見”“高分子材料‘卡脖子’技術分析”“功能高分子材料與日常生活”等不同主題的學科論壇,學生可自由選擇題目,但要做到學科知識與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學生的綜合表現計入過程性評價環節?!啊n程思政+’學科論壇”育人新模式是課堂專業知識學習和思政教育的延伸,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

四? 結束語

功能高分子材料雖然只是一門選修課程,但課程體系中蘊藏著豐富的思政元素,本課程教學團隊經過幾年的探索,在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思考與實踐,初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選修本課程的學生普遍反映,在掌握了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同時,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受到了很好的引領,專業認同感得到了加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學中,課程團隊教師將進一步強化課程思政教學理念,深入挖掘專業知識背后蘊藏的思政資源,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切實發揮好本課程的育人作用,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Z].2020-5-28.

[2] 黃亞飛,席燕輝,唐欣.理工類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高教學刊,2022(6):172-175.

[3] 周潔,陳梅,劉艷麗.理工類專業課開展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375):107-109.

[4] 李樹生,康寶濤,葉晨,等.新工科背景下《功能高分子》課程教學改革[J].高分子通報,2021(10):102-105.

[5] 劉引烽,晏偉,顏世峰,等.《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學方法改革探索[J].高教學刊,2020(17):129-132.

[6] 賈潤萍,徐小微.功能高分子材料[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1.

[7] 賈旭,焦書燕,李英華,等.《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設計與實踐[J].廣州化工,2021,49(4):124-126.

[8] 宮琛亮,張樹江,張向東,等.潤物細無聲——“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化學,2021,36(3):2007043.

[9] 趙莉麗,廖文波,邵友元.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化纖與紡織技術,2022,51(8):247-249.

[10] 方國武,鄭宏博.科學家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23,43(2):44-49.

[11] 郭鵬.做大做強中國電子化學品,助力“中國芯”[J].中國有色金屬,2019(5):27-33.

[12] 宋正海.從科學發展的曲折性看科學原始創新的艱巨性[J].科學新聞,2002(1):27.

[13] 郭曉強.固相肽類合成的發明者:梅里菲爾德[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0,32(5):97-104.

[14] 國旗耀月——泰和芳綸飛天秀[EB/OL].(2020-12-08).https://www.tayho.com.cn/news/news-detail-9375.htm.

[15] 諸平,張文根.白川英樹與導電聚合物的發現[J].大學化學,2003,18(1):60-62.

猜你喜歡
立德樹人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