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項項目特征分析及思考

2024-01-18 07:11汪俊瑛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科研管理長三角高職院校

收稿日期: 2023-03-26

基金項目: 2021年度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社科研究創新能力綜合評價”(C-b/2021/03/35)

作者簡介: 汪俊瑛(1987—),男,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摘? 要: 科研項目是高職院??蒲泄ぷ鏖_展的重要載體,也是科研水平的重要評價指標。分析了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2012—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項項目的整體情況,并以教育學學科為例開展立項項目的主題特征分析。綜合分析得出區域高職院校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立項的優勢和不足,并從學科建設、科研平臺、科研人才、科研主題、科研制度等五個方面思考了提升策略。

關鍵詞: 長三角; 高職院校;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 科研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0?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1-2153(2024)01-0036-06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培育壯大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1]。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之一,應當提升自身人文社科科研水平,關注職業教育理論和現實問題,產出高質量成果以滿足學科發展、人才培養、職教改革及區域經濟發展等新時期需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是我國高校人文社科領域中重要的項目類型之一,也是評價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標[2]。長三角是職業教育發展較為迅速、成熟的區域,區域內高職院校教科研水平處于同層次較高水平,具備一定示范代表性。本文以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2012—2022年立項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含西部和邊疆地區項目、新疆項目、西藏項目)為研究對象,分析立項特征、主題熱點等相關信息,歸納總結相關特征成因,為提升高職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提供參考。

二、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立項項目整體情況

(一)立項數量情況

從立項數量絕對量來看,長三角區域立項數處于高職院校領先水平。2012—2022年長三角區域高職立項數為331項,全國高職院校立項數666項,占比為49.70%。其中2012—2018年,長三角區域平均年度立項總數占全國高職院校的61.81%;2018—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立項數有較大幅度下降,長三角區域趨勢與之相同;2019—2022年,長三角區域高職平均年度立項總數占全國高職院校立項總數的42.46%,絕對立項量比例略有下降。

從年度立項趨勢來看,除個別年份外,長三角區域年度立項數處于平穩上升趨勢。2012—2018年,長三角區域高職年度立項數呈現第一波平穩上漲,年度平均增長比例為8.81%;2018—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立項數有較大幅度下降,總數較上年度下降56.25%,長三角區域下降56.10%;2019—2022年,長三角區域高職年度立項數呈現第二波上漲趨勢,平均年度增長比例為25.48%。區域內高職院校立項數與全國高職院??偭㈨棓第厔葺^為一致。

(二)立項省際分布情況

從省際立項情況來看,2012—2022年,浙江立項了177項,絕對量占比53.47%,排在第一位,平均單個院校立項數為3.47;江蘇立項了122項,絕對量占比36.86%,排在第二位,平均單個院校立項數為1.34;安徽立項了22項,絕對量占比6.65%,平均單個院校立項數為0.30。上海立項了10項,絕對量占比3.02%,平均單個院校立項數為0.42。浙江和江蘇兩省教育部人文社科類項目研究最為活躍,分列前兩位。通過查閱浙江、江蘇兩省的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可以看出兩省的師資引入水平、教科研硬件投入量、財政經費支持力度也位列前茅,校企合作更為密切,這反映了科研水平與區域經濟發展有一定正向關聯[3]。

(三)立項高職院校類別情況

從高職院校類別來看,首批本科層次高職院校立項13項,絕對量占比3.93%,平均單個院校立項數為3.25;首批國家級“雙高計劃”高職院校立項155項,絕對量占比46.83%,平均單個院校立項數為3.78;其他一般高職院校立項數163項,平均單個院校立項數為0.84?!半p高”院校與非“雙高”院校對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視程度和科研實力差距較為明顯。

從具體院校分布來看,2012—2022年,共有97所高職院校獲批立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其中排名前十的分別是:寧波職業技術學院18項、浙江金融職業學院15項、金華職業技術學院15項、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13項、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10項、無錫職業技術學院10項、溫州職業技術學院9項、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9項、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8項、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8項。對以上院校相關信息進行深度發掘,具備幾個特點:第一,高水平現代職業教育研究平臺建設較為完備,研究團隊、制度建設、資源整合等水平較高;第二,高職院校人文社科類專業開設較多,學科體系設置較為完備;第三,高職院校中優勢特色專業以金融、管理、藝術等文科為主的職業院校偏多。

(四)立項項目類別情況

從立項學科類別來看,2012—2022年,教育學領域研究熱度最高,立項數為115項,占總數的34.74%;其次是交叉學科或綜合研究44項,占總數的13.29%,說明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比較鼓勵學科交叉融合開展研究工作;其余立項類別較多的科目分別是管理學24項,馬克思主義理論或思想政治教育23項,經濟學20項,語言學14項,法學、社會學、中國文學、體育科學各8項,民族學與文化學7項,相關研究者對其研究領域興趣度較高。同時,從相關立項主題來看,應用研究數量要遠多于基礎研究。

從立項層次類別來看,青年基金項目183項,占比55.29%;規劃基金項目147項,占比44.41%;自籌經費基金項目1項,占比0.30%,表明青年學者的申報積極性比較高。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1)青年學者的年齡正是研究能力最強的時候,思維比較活躍,創新精力充沛;(2)青年學者有其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項目和成果對其職稱評定和職業規劃有一定的支撐作用;(3)反映出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鼓勵青年學者投入研究,期望形成社科科研人才培養梯隊化儲備。

(五)立項主持人情況

筆者通過中國知網等網絡搜索途徑,匯總統計了178位項目主持人項目立項當年的職稱、學位、成果和行政職務,且搜集齊全具有一定的難度。經數據統計分析發現,高級職稱占比67.42%;博士學位占比30.90%,另有12.36%為在職讀博狀態;21.35%為行政管理領導崗位;發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成果的占比75%以上。從相關數據可以進一步得出:其一,立項項目主持人應具備相當的學術科研水平,比如具備高級職稱和博士學位,這兩類主持人的前期科研成果較為豐富,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其二,盡管交叉學科類型的立項數占據第二,但具有交叉研究專業背景的主持人并不多,單從項目主題來看,往往是某一方面的理論模型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是否真正做到學科交叉融合,協同發展,有待于對項目成員專業背景進一步調研;其三,行政職務對是否立項的關聯度并不大,立項的關鍵主要還是在于研究主題是否切合職業教育的熱點、難點及痛點,是否具備一定的新穎性和應用性。

三、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立項主題分析:以教育學為例

通過對立項題目的主題詞進行系統分析,可以得出相關領域研究的高頻詞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梳理出研究關注點,并可推導出研究主題形成的內在邏輯背景。

鑒于學科類別涉及較多,本文僅以立項總數最多的教育學為例開展立項主題分析。通過對115項題目進行高頻主題詞統計、合并歸納,認為其中16個詞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分析價值,其中位于前列的主題詞匯及頻次為:人才培養(18次)、職教模式(16次)、專業建設(16次)、師資建設(12次)、涉農服務(12次)、職教評價(11次)、社會服務(9次)、校企合作(9次)、職教政策(9次)、內部治理(8次)、職教國際化(8次)、職教認同(5次)、現代學徒制(4次)、現代化職教(4次)、雙創教育(4次)、技術創新(3次)。通過主題高頻詞的二次分類并結合立項題目,將長三角高職院校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項項目教育學類的研究主題總體歸納為以下五類。

(一)基于國家職業教育政策探討高職院校改革發展方向

2012—2022年,隨著現代制造業的發展,國家日益重視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對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漸加大,先后開展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國家骨干高職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等院校建設,從辦學標準、教學質量、人才培養、管理層次、社會服務等方面深化改革了職業教育結構。同時,先后出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等政策法律使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期間立項項目相關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一是國家政策研究,如“高職教育政策變遷(1979—2010)——政策網絡的分析范式”“職業本科教育發展邏輯與路徑指向研究——基于32所職業本科院校的調查”;二是政策落實路徑及成效研究,如“基于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專業內涵建設研究與實踐”“示范性高等職業院?!p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特征及評估體系研究”“‘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實施成效研究”;三是職業教育考試組織、招生錄取研究,如“擴招背景下高職生源結構變化及對策研究”“職業教育高考制度改革研究”等。

(二)圍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教育模式和教育元素等研究

貫徹黨的立德樹人教育方針,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是現代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國家通過“職教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教’改革”“雙師教學團隊建設”“產教融合”“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等具體措施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同時也是近十年來教育部人文社科職業教育方向的重要研究主題。研究維度主要包括:一是在職業教育模式改革方面,如“高職教育‘總部—基地’辦學模式的解構、適用性和對接機制研究”“區域創新視角下高職教育集約化發展研究——基于皖、鄂、蘇三省的實證調查”“多元主體參與的高職院?,F代教育治理體系研究”“江蘇‘區域耦合、校企協同、中高職互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模式研究”等;二是在專業建設改革方面,如“混合所有制下高職集成化實踐平臺‘共享工廠’模式研究”“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我國職業標準體系科學化建設研究”“高職院校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基于退役士兵生源的高職‘1+X’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與機制研究”等;三是在師資建設改革方面,如“高職院校新任教師職業適應的差異性分析及水平提升策略研究”“高職院校教師‘高原期’職業壓力問題及緩釋策略研究”“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高職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路徑的研究與實踐”等;四是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如“我國高職教育推行現代學徒制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以首席工人、技術能手帶徒為個案”“基于主體利益博弈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機理、模式與路徑研究——以江蘇高職院校為例”“‘教育現代化2030’視域下高職華服智造技術人才培育創新模式研究”等;五是在內部質量監控診斷方面,如“高職院校教育質量治理路徑研究”“高職教育質量數據常態監測”“大數據驅動的高職院校專業建設質量診斷模型研究”等。

(三)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促進職業教育良性發展的主題研究

教育評價改革一直伴隨時代任務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持續開展。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高校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教師潛心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指揮棒。探索符合職教發展現狀的教育評價標準,破除“五唯”的頑瘴痼疾有利于促進職業教育良性循環發展。近十年立項課題涵蓋職業教育評價各層面:一是在教學評價方面,如“技術知識論視域下的職業教育有效教學研究”“社區學院發展與評價研究——以浙江省為例”;二是在人才培養評價方面,如“基于職業科學的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測評研究”“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的研究”;三是在科研績效評價方面,如“高職院??萍挤沼行Ч┙o模式及效率評價研究”;四是在產教融合、社會服務評價方面,如“供給側改革視閾下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能力建設與評價研究”“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程度的評價與監測研究”等。

(四)拓展職業教育社會服務類型和實現途徑的研究

隨著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其社會服務的任務逐步由人才培養拓展到其他更多領域,如企事業職工職業技能培訓、鄉村振興、職教脫貧、職教文化及傳統技藝的傳承等。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同時指出要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推動城鄉教育公平、一體化發展。高職院校大多數學生來源于農村等不發達區域,職教脫貧、職教扶貧是社會服務主題中比較熱門的研究方向。相關研究主題主要包括:“農業高職院校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孵化模式實證研究——以長三角為例”“農科教統籌模式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農業現代化研究——以陜、皖、蘇三省為例”“現代勞力需求驅動下城市流動人口子女后義務階段的職業教育研究”“省際職業教育扶貧與產業轉移交叉聯動機制研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職業教育研究”等。

(五)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助力國家國際話語權提升研究

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逐步從適應國際規則向制定國際規則角色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話語權的實現離不開思想理念的傳播,而教育是最佳的傳播載體。近年來,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倡議,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如何借力實現文化輸出是一項頗為重要的研究課題。相關研究維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職業教育國際化理論及政策研究方面,如“‘一帶一路’視域中推進高職教育國際化的政策研究”“利益相關者視域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研究”;二是在職業教育國際化路徑和實施機制方面,如“高職教育海外形象感知與國際傳播力提升機制研究”“跨境職業教育研究:現狀、案例與評估指標”;三是在具體實施案例分析方面,如“中國職業教育向瀾湄區域跨境交流的長效機制研究”“東盟國家青年留學中國高職的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等。

四、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教育部項目立項分析結論及推進立項水平的思考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項數量在全國高職院校中處于領先的位次,立項主持人隊伍較為年輕化,立項主題較為貼近現實職業教育改革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的人文社科研究創新能力較強,人文社科研究隊伍的建設考慮到了梯度化培養。同時,高職院校項目立項也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間,例如與本科層次院校相比,立項的數量和相關成果質量仍存在著一定的現實差距。在國家著力建設本科層次高職院校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立項項目研究主題的學科較為集中,部分學科研究涉及頻次偏少,基礎性的研究偏少,不利于整體人文社科的均衡發展;學科交叉融合研究還不夠深入,“新文科”建設水平有待提升。為進一步提升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人文社科項目立項和研究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一)要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標,推進人文社科類學科研究均衡發展

人文社科的學科門類較多,從職業教育類型和資金的角度來說,無法像本科院校一樣設置齊全,職業教育師資力量也存在著現實的不足,但人文社科學科在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復合人才的作用方面不可或缺。在國家大力提倡“三全育人”“五育并舉”的大背景下,要以進一步推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契機,通過創建精品課程、爾雅網絡課程等途徑推進“美育”“勞動教育”,引導教師在相關領域開展教學研究創新,以現實人才培養需求為導向來循序漸進式發展人文社科領域的薄弱學科,從而達到開拓和完善職業教育人文社科學科教育體系的目的,進一步拓展研究學科范圍。

(二)要打造高質量科研平臺,圍繞平臺儲備人才、形成團隊

從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立項類別分析可以看出,立項數量較多的省份和院校往往在優質專業學科基礎上搭建高質量的現代職業教育研究平臺,如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職業教育研究與發展規劃中心、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的地方金融發展研究中心、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的現代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等。職業院??梢酝ㄟ^打造平臺加大與地方政府、高??蒲性核推髽I的合作,統籌建立優質專業學科、政校企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專家工作室、職業智庫等多形式的優質科研平臺,從而實現教學、科研、企業、政府等各方面的資源有效整合,同時,以平臺為載體遴選儲備與研究方向一致的高水平科研人員,并通力合作形成研究團隊。這種有組織的科研培育既有利于多學科、多主體交叉產出高質量成果,也有助于提高教科研項目立項成功率。

(三)要調動青年科研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完善青年人才儲備

從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立項類別可以看出,青年項目占了總體立項數的近一半,青年人才是項目立項的主力軍。要善于引導青年人才開展以興趣愛好為導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要完善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如進行學歷提升、專業培訓、青年學術沙龍和訪學交流等,進一步提升青年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儲備;要創造便利的科研條件和濃郁的科研氛圍,將青年人才的科研興趣與職業規劃相融合,促進青年人才對科研保持熱情;要鼓勵青年人才勇當大任,建立科研容錯救助機制,充分發揮青年創造力。

(四)要引導圍繞國家職業教育宏微觀政策、現實需要開展研究

從長三角區域高職院校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學立項的主題分析可以看出,基本上立項的課題均圍繞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難點、熱點和趨勢,如職教政策、職教高質量發展、職教改革評價、職教社會服務和職教國際化等。這需要項目申報者在確定研究主題前要熟知國家職業教育的宏微觀政策和法律制度;研究內容要切合國家職業教育現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要有理論研究,又要有實證研究;研究目的要著力于國家戰略、區域發展、學校發展和企業需求。教科研項目的立項通常采取項目招標或個人申報的形式,無論哪種形式,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形成具備推廣應用價值的成果方案來解決實際問題。職業院校在日常的科研管理過程中要加強相關業務政策的培訓,使教師熟知并理解政策制定的目的和方向。

(五)要進一步優化科研管理制度,保障科研評價改革落地

在科研制度修訂方面,職業院校要進一步完善科研平臺運行、項目開展、成果轉化、科研誠信等方面相關文件修訂,從制度上保障科研管理的完善性、連續性和可操作性。在科研項目管理方面,要科研立項、過程管理、科研驗收并重,實行科研項目全過程指導管理,避免主持人出現重立項輕結項、重成果數量而輕質量等不良現象。在科研成果評價方面,由于人文社科類成果的特殊性,要建立同行專家多維度的評議制度,注重對代表性成果長期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力的評估。在科研績效評價方面,要重視科研項目的投入產出比,進一步完善科研成果的獎勵制度,實行多勞多得[4]。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 (2022-10-25)[2023-02-01]. 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

tent_5721685.htm.

[2] 羅堯成,趙月月. 高職院校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學類立項項目特征分析[J]. 教育與職業,2018(7):20-25.

[3] 華金科. 高職院校立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情況研究分析:基于2009—2012年的數據[J]. 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2(3):27-29.

[4] 汪俊瑛. 新時代高職科研管理機制改革途徑[J].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5):15-19.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roject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WANG Junying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210048, China)

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s well as an important evaluation indicato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from 2012 to 2022,and analyzes the th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with the pedagog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ocial science project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regional vocational colleges were identified,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were considered from five aspects: subject construction,research platforms,research talents,research themes,and research systems.

Key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責任編輯:程勇)

猜你喜歡
科研管理長三角高職院校
緊扣一體化 全面融入長三角
“首屆長三角新青年改稿會”作品選
科研管理者在自然科學基金申報中的服務成效提升策略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長三角瞭望
長三角瞭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