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新時代新征程上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

2024-01-19 03:58張日培杜宜陽
辭書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語言規范新時代

張日培 杜宜陽

* 本文系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十三五”科研規劃重點項目“新中國語言規劃術語研究”(項目編號ZDI135-120)和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城市語言規劃視角下上海市語言文字監測與評估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C2021204)的階段性成果。

摘 要 文章回顧了我國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歷史成就,深入分析新時代新征程上,高質量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增進民生福祉、推進實現祖國統一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國家戰略對語言文字規范標準提出的新要求。以“六個必須堅持”為指導,探討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新理念,并從語言文字應用、語言文字信息處理、語言文化傳承發展、語言治理四個方面嘗試建構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提出對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內涵拓展的思考。

關鍵詞 語言規范 語言標準 規范標準建設 新時代 語言治理

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是語言文字工作的核心內容、重要任務,是包括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科學研究、制定修訂、宣傳普及、推行使用等的系統工程。新中國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宏偉藍圖對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梳理已有實踐、分析面臨需求的基礎上,討論新時代新征程上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發展理念和體系框架。

一、 新中國70多年的實踐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制定頒行了一大批語言文字規范標準,構建了與社會發展需求基本適應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工作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奠定了扎實基礎。

(一) 頒行了數量眾多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

我國頒行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數量眾多,[1]覆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外國語言文字、手語、盲文等我國語言生活中使用的各種語言文字,涉及語音、文字、拼寫、詞匯、語法、翻譯、轉寫、數字和標點符號用法規范等各個方面,有“面向社會使用的”和“面向信息處理的”之分。這些規范標準大致可以進行以下內容聚類:普通話和現代漢語規范類、漢字及漢字文本規范類、漢語拼音及拼寫轉寫規范類、少數民族語文規范類、中文信息處理類、語言資源建設類、語言能力分級及相關測試類、外語中文譯寫類、中文外語譯寫類、手語規范類、盲文規范類、語言服務類等。

(二) 形成了特點鮮明的規范標準體系框架

我國的標準化體系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以及等效采用的國際標準等,其中既有專門針對語言文字的,也有不少包含語言文字的內容。同時,國家語言文字主管部門(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語委”)頒行了相當于行業標準的“語言文字規范(GF)”,推出了具有試用、引導性質的“綠皮書軟規范”。此外,語言文字領域的規范標準很多通過文件的形式做出規定,包括全國人大、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的文件;語文辭書、工具書等出版物,語言資源類數據平臺等,也在規范和服務社會語言文字使用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因此,我國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主要包括:國際標準(ISO)、國家標準(GB)、語言文字規范(GF)、規范文件、語言文字軟規范、團體標準(如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團體標準ISCLT、翻譯行業團體標準TAC、語言服務行業規范ZYF等)、出版物(如術語手冊、語文辭書等)、網絡資源平臺等。

(三) 構建了與社會發展需求基本適應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工作體系

一是科學研究體系。國家語委科研項目2001年設立之初主要就是為了推進和支撐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研制,當前仍以語言規范為重要內容、以規范標準文本為重要成果方式。20世紀80年代,國家語委就設立專門機構“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開展相關研究;新世紀以來,國家語委進一步依托有關高?;蚩蒲袉挝唤ㄔO了一批以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為主攻方向的研究型基地。近年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政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名詞委”)等也推出各自科研項目,其中很多服務于相關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研制與應用。

二是制定修訂體系。在國標層面,國家標準委下設的負責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工作的專門技術委員會(TC500)、負責書面語言轉寫標準化工作的“TC4/SC2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書面語言轉寫分技術委員會”[2]秘書處均設在國家語委;同時,TC28/SC2、TC62/SC1、TC62/SC2、TC233、TC527等與語言文字規范密切相關的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也是國家語委委員單位。除了國標,國家語委還負責制定修訂“語言文字規范(GF)”和“綠皮書軟規范”。為規范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國家語委制定頒布了《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管理辦法》,成立了“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審定委員會”。此外,為規范字母詞使用,教育部、國家語委還牽頭成立了外語中文譯寫規范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通過網絡平臺定期發布推薦使用的外語詞中文譯名。

三是宣傳普及體系。多年來,國家語委及其相關委員單位主要從3個方面推動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宣傳普及。(1) 出版發行。除了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國家標準單行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綠皮書軟規范”、各學科名詞以及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各類語文辭書外,為方便社會使用,商務印書館、語文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等還出版了一系列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匯編類圖書。(2) 網絡系統和平臺建設。國家語委建設的“中國語言文字網”“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臺”等,提供語言文字規范標準查詢服務。民政部建有“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全國名詞委建有“術語在線”。此外,融媒體語文辭書發展迅速,《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等權威語文辭書推出數字版和相關網絡應用(App),可在線查詢。(3) 重點人員專門培訓。語言文字規范標準使用的關鍵崗位主要包括語文教師、出版物編輯等。新世紀以來,國家語委等部門連續對相關人員開展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培訓,將相關培訓納入“國培計劃”,累計舉辦數百期培訓班,培訓了數萬名人員。

四是使用監管體系。教育部、國家語委制定頒布了部門規章《信息技術產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管理規定》,為信息時代語言文字規范管理提供了法治依據。同時,在國家語委跨部門統籌協調機制的架構下,各委員單位各司其職,結合行業業務,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職責范圍內的語言文字應用的規范標準符合性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地方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積極開展出版、教育、交通、旅游、文化、體育、商貿等重點領域語言文字使用規范監督檢查,上海等地將“語言文字使用規范情況監測”作為法律制度寫入語言文字地方性法規或規章。社會力量也積極參與語言文字使用規范監督檢查,如《咬文嚼字》雜志數十年堅持“匡謬正俗”,還連續發布“年度十大語文錯誤”。

(四) 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一是促進了漢語言文字的現代化。漢語的現代化肇始于清末以降,作為文化領域民族救亡的重要探索,以助力全民文化素質提升為宗旨,以文字表音化(新文字運動)、語音統一化(國語運動)、語體口語化(白話文運動)等為主要路徑。到新中國成立前的半個多世紀時間里,在現代化的大方向上取得積極進步,但由于國家力量的孱弱,也存在著突出的語言文字混亂局面,未能形成穩定成熟的現代漢語體系。新中國成立后,基于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等的深入討論與醞釀,國家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明確提出現代漢語的標準——“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并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以強大的國家力量推進漢字整理與簡化、漢語拼音方案研制、普通話審音、現代漢語詞典編纂、教學語法系統描寫建構等系列工作,推動現代漢語體系走向成熟。改革開放以后,國家進一步提出“語文現代化”理念,成立語文現代化學會,將語文現代化的含義界定為“語言通用化、文體口語化、文字簡易化、表音字母化、中文電腦化、術語國際化”[3]。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主體內容即圍繞這“六化”展開,有效促進了漢語的現代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現代化的語文工具。

二是促進了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傳承發展。中國式現代化中的語文現代化,即中國特色的語文現代化,不是與傳統割裂甚至拋棄傳統的語文現代化,而是基于傳統傳承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現代化。新中國的漢字現代化(文字改革)沒有廢除漢字,而是對數量龐大、字形繁難的漢字進行整理和簡化,以適應現代社會的使用需求,[4]2013年國務院頒布的《通用規范漢字表》是漢字現代化的集大成者;同時,國家還制定頒布了《古籍印刷通用字規范字形表》,填補了繁體字規范標準的空白,對傳承漢字文明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語言資源豐富,以多樣性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為載體的口傳文化發達,與作為語文現代化首要含義的“語言通用化”(推廣普通話)的推進相同步,國家實施“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及時用科學化、數字化、多模態手段調查、記錄、保存、展示隨經濟社會現代化發展而迅速變化衰減的方言、民族語言及其口傳文化,《中國方言文化典藏調查手冊》《中國語言資源調查手冊 漢語方言》《中國語言資源調查手冊 民族語言》《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工作規范》《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驗收規范》《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建庫規范》《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漢語方言用字規范》等系列規范標準對規范工程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多樣性語言文化資源的精準保存、科學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辭源》《古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辭書對古代漢語的記錄、描寫在服務教學、研究等專業領域需求的同時,也在社會傳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工程”產出的《中國思想文化術語》等成果對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的整理、詮釋、外譯、傳播,為傳承傳播中華文明和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是促進了社會語言生活的和諧健康發展。語言文字是隨經濟社會發展而動態變化的系統。我國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經歷了從“靜態規范”到“動態規范”的嬗變。新世紀以來,為妥善處理好語言規范和語言發展的關系,國家提出區分剛性規范(語音規范、文字規范等)和柔性規范(詞匯規范、語法規范等)、區分“面向人的”規范和“面向機器的”規范等語言規范理念,推出“試用”“引導”性質的“軟規范”,對語言系統中變化最為活躍的詞匯系統的變化情況進行監測記錄,在新時期規范漢字標準、普通話語音標準、字母詞使用規范等規范標準研制中統籌“學理”“俗實”關系并對社會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和計量分析,連續20多年出版《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開展“漢語盤點”活動,引導社會建立對相關語言問題的理性認識,有效促進了社會語言生活的和諧健康發展。

四是為中文走向世界提供了強大助力。近現代以來,數千萬華僑華人將中文帶到全球各地。中文要進一步成為全球性語言、全人類的公共產品,一方面是基于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實力的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對高質量開展中文本體規劃和建設提出了迫切要求。全球視角下的中文本體規劃,本質上是全球范圍內的語言治理。面對不同政治制度、文化背景下全球各地華語社區的中文使用差異,記錄、描寫實際使用狀況,以辭書、資源庫等形式服務全球的中文使用,面向全球推廣普及中文的教學標準,成為全球中文治理的重要路徑,是中文母語國的重要責任,《全球華語詞典》《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等是重要的標志性成果。此外,《文獻工作——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ISO 7098)作為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2022年冬奧會上代表團入場時依據的中文名漢字字序標準等,都為中文走向世界提供了強大助力。

五是為掃除文盲、普及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文盲率高達80%以上??焖偬岣呷窨茖W文化素質、投入社會主義建設,是黨和國家面臨的迫切命題。漢字龐大的數量和繁難的字形成為教育普及的攔路虎,文字改革成為國家文化領域的頭等大事。70多年來,我國基礎教育全面普及,文盲率下降至2.67%,整理簡化漢字、研制漢語拼音方案輔助識字教學、推廣普通話“三大任務”的推進實施及相關規范標準成果,功不可沒。

六是為國家信息化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面向信息技術的系列語言文字規范標準,成功解決了漢字編碼、輸入/輸出、編輯、排版等相關技術問題,使漢字成功進入計算機,使古老的漢字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在信息化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為國家信息化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當前我國網民數量已經超過10億,半個世紀以前基于相關規范標準的漢字進入計算機問題的成功解決,厥功至偉。

七是為構建信息無障礙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語言文字是交際工具、信息載體,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旨在促進交際各方語碼一致、順暢交流。不論是面向大多數人推廣普及全民性的通用語、標準語,還是為視聽殘障人士、在華外籍人士等特定人群提供語言服務,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為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促進語言信息技術發展、加強手語盲文服務、提升公共服務領域外文服務水平、規范語言翻譯服務行為等,做出了全面系統的貢獻,為構建信息無障礙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 新征程上的新需求

黨的二十大擘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宏偉藍圖,指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農業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和數字中國、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強國是指一個國家綜合實力達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夠在國際上發揮重要作用。標準是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標準代表著話語權。新征程上,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面臨新需求。

(一) 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標準化水平的提升。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關乎各領域的標準化建設。一方面,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自身需要不斷提高質量,保障語言文字在各領域事業高質量發展中更好發揮工具作用。另一方面,在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農業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科技強國等建設領域,加強術語等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以及以我國語言文字為載體的產品標準、工藝標準、服務標準等的建設,推動中國標準引領世界,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此外,“強國必須強語,強語助力強國”,語言強國的衡量標準取決于國家語言能力的強弱,國家語言能力的建設與提升、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規范標準的引領。

(二)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需求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黨的二十大提出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做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部署,強調“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建設教育強國對做強語言教育提出迫切要求,對照教育強國的內涵和評價指標,(李偉濤 2023)語言教育如何實現自身強、貢獻大、人民滿意度高、世界認可度高,如何提升國家意識呈現度、語言規劃執行力、語言人才供給力、語言文化傳承力、語言治理支撐力,迫切需要標準引領。語文課程教學,特別是基礎語文教學如何在“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中發揮應有作用,語文知識教學如何統一與規范,迫切需要標準支撐。

(三)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需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進一步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語言文字不僅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還是文化的要素和標識,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踐行“兩個結合”,要求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對象不再局限于現代語言文字,而要拓展至傳統語言文字,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詮釋與傳播、整理與出版等提供用語用字規范的基礎依據;不再局限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而要拓展至蘊含豐富中華文化信息的多樣性語言資源,為記錄、保存國家資源提供科學依據;不再局限于語言形式,而要拓展至語言內容;不再局限于語言本體,而要拓展至人的語言(文化)能力素養;不再局限于語言,而要拓展至對語言文化工程的管理。

(四) 增進民生福祉的需求

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黨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發展目標。語言文字作為人們最基本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獲取公共服務時不可或缺的工具要素。加強公共語言服務體系建設,為不同語言背景、不同語言能力的人士在獲取基本公共服務的過程中掃清語言障礙,是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的有力支持。推動公共語言服務要素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需要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建設相關要求,明確公共語言服務的覆蓋對象、核心內容、服務標準及負責單位等,結合不同行業領域特點細化領域語言服務規范標準建設,不斷豐富和完善公共語言服務體系,使之有效融入國家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同時,在國家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背景下,語言服務的規范標準建設還需要與國家無障礙建設的規范標準相適應。一方面要不斷完善國家通用盲文、手語的相關規范標準,另一方面要加強公共語言服務國家標準、行業領域標準和行業標準研制,明確應當提供語言服務的具體情形、服務主體、服務范圍、服務形式等。

(五) 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需求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黨的二十大再次強調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需要國防、經濟、政治等各項事業提供堅強保障,也需要文化事業在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中發揮應有作用,需要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在促進兩岸以及港澳書同文、語同音方面發揮應有作用。深入研究兩岸及港澳地區漢字規范標準的異同,以大陸規范漢字體系為主體,較充分地關照港澳臺地區的漢字使用狀況,改進大陸規范漢字體系尚存在的不足,處理好“類推簡化”等問題,制定面向兩岸和港澳地區的書同文方案,隨著兩岸統一任務的來臨,已經十分迫切。

(六)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中國方案。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需要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建立全球視野,將全球化帶來的語言需求的多樣性與復雜性等納入考量范圍,加大公共語言產品供給,積極參與全球語言治理。需要在全球視角下加強中文本體建設,協調處理好中國大陸和遍及全球的華語社區在中文本體建設方面的關系,使中文成為全球共享的優質公共產品。需要以中文教育教學標準的國際應用,帶動中文本體規范標準的全球普及。需要加強華校幫扶標準體系建設,通過建設一批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在地國語言政策和語言生活背景,以幫扶為激勵手段,既包括基本辦學條件,更指向師資隊伍、教材選用、教學標準選擇等內容的,服務性、引導性、推薦性的華校辦學標準,推動中文本體標準在全球華語社區的普及應用。需要以標準化手段傳播中國的語言政策理念和實踐經驗,加強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的學術規范、管理規范、質量標準等的國際傳播,推動其成為國際標準,為全球語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需要研判同我國語言文字相關的國際標準的空白和不足,積極發起和參與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在全球語言治理中提升我國的話語權和主動權,保障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安全。

(七)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求

治理現代化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被稱為第五個現代化?!笆濉币詠?,國家將語言文字治理現代化提上議事日程,列為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務。標準化是現代治理的重要路徑,《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2021)明確指出,“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語言文字治理現代化應當充分用好標準化手段。一方面要用標準化手段規范社會語言文字應用,另一方面要用標準化手段規范語言文字工作開展,促進語言文字事業高質量發展。治理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教育手段、宣傳手段、服務手段、建設手段的綜合運用、系統建構,是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參與,是公共服務和市場服務的協同互補。語言文字治理也不例外,語言文字治理體系的完善、治理能力的提升,在每一個節點上都需要加強規范標準建設。

三、 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新理念

面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二十大報告)新征程上的新需求、新挑戰,高質量推進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需要深刻領悟“六個必須堅持”所蘊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精髓,立足中國語言國情,充分吸收中華傳統語言規范理念、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

(一) 堅持人民至上,以滿足人民對美好語言生活的向往為建設目標

將滿足人民對高品質語言生活的美好向往與期待作為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宗旨與目標。面向社會深入開展語言規范標準建設需求調查,重點關注語言障礙人士、老齡人士、語言少數群體等語言弱勢群體和教育、醫療、法律、媒體、應急管理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領域。在充分掌握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合理設置規范標準建設優先級。如社會呼聲強烈的普通話輕聲、兒化詞標準,異形詞規范,漢字形體標準等基礎通用標準,以及人名地名用字及其讀音規范等,應列入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優先議程。

(二) 堅持自信自立,立足本土語言規范實踐經驗與理論成果

扎根中國語言生活沃土的雅正觀、追認觀、選擇觀、柔性觀、服務觀、預測觀、動態觀、得體觀等語言規范觀念,是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寶貴理論資源。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在普通話基本普及的目標已經實現、我國語言規范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需要在充分吸收本土語言規范理論精華的同時,秉持科學的語言規范觀,不斷提升科學性、體系性、時代性。評判語言現象的優劣與規范與否,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基礎,也需要更加科學的語言規范標準體系做支撐。這一方面需要在研制相關規范標準的過程中秉持更加嚴謹、科學的態度與理念,增強規范標準的權威性;另一方面,規范標準的研制要有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高度與境界。

(三) 堅持守正創新,平衡好規范標準建設的穩定性與發展性

語言規范既有穩定性和繼承性,又有動態發展和因應社會生活變化而變化的特點。平衡好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穩定性與發展性不僅關乎當下社會信息傳遞與溝通交流的便捷順暢,也關乎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傳承發展。一方面,語言規范的發展,要側重那些原來規范空缺、薄弱的領域,側重語言生活變化迅速且較為需要的領域,側重語言的異變領域;對于已經形成固定語言習慣的領域,對于已經制定過規范的領域,規范化工作要持“異常謹慎”的態度,特別是對已有規范的修訂,“能不動者不動,能小動者不大動”,否則會帶來更多的混亂。(李宇明,王敏 2020)另一方面,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要隨著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與時俱進。比如過去的漢字字形規范工作過多地關注寫字的難易,而進入信息時代,寫字的難易已不再是關鍵問題,漢字字形規范化的理念和原則都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于少數特別不合理簡化字的處理、簡化字類推的范圍、繁體字形的規范等問題,應統籌布局,盡快拿出可行的解決辦法,適時做出調整。(王立軍 2022)語言文字是全民使用的工具,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規制對象面向全民,已有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修訂,在“變”與“不變”之間面臨兩難,如何破解這一困境問題,考驗治理能力,亟待探討良策?;麨榱?、及時就個別問題予以回應,分類指導、將語言文字規范標準變動的利益關聯者控制在最小范圍、將切身利益的關聯度降至最低,增設使用指南、標準執行說明性質的“語言文字規范使用指南”類標準形式等,都是可供討論的政策工具。

(四) 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語言規范標準建設面臨的新挑戰

我國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還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與不足?;A通用標準還存在缺口,領域專用標準還較匱乏,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推廣應用面臨培訓資源不足、社會使用習慣有阻力等不少困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所涉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性有待進一步增強,學科建設和專業人才儲備等明顯不足。特別是我們正在進入“人機共生”的時代,機器智能輸出自然語言對語言本體建設、人機共同參與語言生活對語用規范治理等都帶來新挑戰、新問題。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需要逐一針對這些問題加強攻關。

(五) 堅持系統觀念,基于“大語言文字工作觀”加強規范標準頂層設計

“大語言文字工作觀”的全面確立與不斷強化是語言文字戰線堅持系統觀念的重要體現。在“大語言文字工作觀”理念指導下,語言文字工作的內涵、外延不斷拓展?!秶鴦赵宏P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2020)從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加快推進語言文字基礎能力建設、切實增強國家語言文字服務能力、積極推進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傳承發展、大力提升中文國際地位5個方面提出15項重大舉措,特別提出“加強國家語言發展規劃,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民族語文教育、語言資源保護利用、外語教育、國際中文教育、語言人才培養等統一規劃、統一部署”。這為進一步完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提供了重要遵循。

(六) 堅持胸懷天下,在全球視野中規劃語言規范標準建設

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不能僅僅著眼于國內的需求和問題,而是要將中國置于世界語言生活的大環境中思考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問題。這一方面需要大力推動中國語言規范標準走向國際,提升中國在國際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相向而行,借鑒吸收國際語境中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有益經驗與成果。

四、 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體系框架

國家語委2018年頒布的《信息化條件下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聚焦“信息化”時代背景和發展主題,主要從兩個維度構建了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一是語種維度,包括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專門領域漢語漢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特殊群體語言文字、外國語言文字和其他語言文字;二是規范對象維度,包括“面向人的”語言文字一般規范標準和“面向機器的”語言文字信息處理規范標準。隨著形勢的發展,對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本研究以“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為主題,以提高站位、擴大視野、豐富類型、完善層級為理念,在《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提出“以語言文字應用、語言文字處理、語言文化傳承發展、語言文字治理為主干,覆蓋各層級”的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框架,具體見圖1所示:

(一) 內容維度

“語言文字應用規范標準”和“語言文字處理規范標準”承繼《規劃》“語種”和“規范對象”二維交叉的建構思路,覆蓋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傳統內容。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針對領域語言文字規范使用的“專用類”語言文字應用規范標準建設,提出了專用標準建設的主要領域。語言規范應堅持“分類指導、分層規范”。法律公文、新聞出版、有聲官媒、教育教學、能力測評、科學技術、人名地名等領域應當模范執行基礎通用標準,同時又有各具領域特色的特殊需求,應根據不同需求制定實施內容更為具體的規范標準。目前針對特殊需求的規范標準不多。有的領域不夠用、遇到的很多語言問題尚無明確的規范或標準可執行,社會對此呼聲強烈,如教育教學特別是基礎語文教學、人名地名用字及其讀音規范等。有的領域還是空白,如醫療衛生領域的藥品名、設施名等“零翻譯”現象導致的非專業人士難記難認難區分問題,迫切需要加強相關專用標準建設,以促進語義翻譯、便利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再如店招店牌等語言景觀是執行基礎通用標準,還是兼顧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傳承制定專用標準,值得探討。

“語言文化傳承發展規范標準”維度因應貫徹落實“兩個結合”、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戰略部署,因應國家文化戰略背景下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在內涵、任務、要求等方面可以預見的格局性變化。作為一個獨立的維度,其內容體系進一步建構為:關于傳統漢語言文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以及包括漢語方言文化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語言本體、術語話語、資源建設、素養測評等的規范標準。已有的《古籍印刷通用字規范字形表》《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漢語方言用字規范》等規范標準,可以從《規劃》提出的“專門領域漢語漢字規范標準”分類維度中進一步提升站位,納入此維度。

“語言文字治理規范標準”是落實“大語言文字工作觀”的重要體現,是寬口徑全口徑高質量推進語言文字工作、促進語言文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發揮作用的主要場域,是構建立體化規范標準體系的現實路徑?!罢Z言文字應用規范標準”“語言文字處理規范標準”等屬于國家事權,必須全國統一,而包括語言教育培訓與語言能力、語言文化傳承與資源建設、語言服務、語言管理等的語言文字治理規范標準,可以結合地方、行業、企業的實際和現實發展水平,在國家標準基礎上設定更高標準,推動和引領高質量發展,從而構建起立體化的規范標準體系。作為一個獨立的維度,其內容體系進一步建構為:關于語言文字治理體系、語言文字治理效能、國家(區域、城市)語言能力、公共語言服務、市場語言服務、市場語言產品、語言文字科學研究、語言文字數據治理、語言文字工程管理等的督導評估、監測評價、服務質量、產品質量等的規范標準。這個維度的設立,使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內涵在語言文字本體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所涉及的基礎研究,超出語言學研究范疇,亟待引起重視,加強多學科、跨學科研究。

(二) 形式維度

本體系框架的形式維度覆蓋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語委規范、語委軟規范、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地方標準、語文辭書及其他出版物等各層級和各形式。這要求進一步完善語委統籌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治理體制。語言文字規范標準數量眾多、涉及部門眾多,當前不同規范標準之間互相抵牾和沖突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性有待進一步增強,非語言文字部門主導的標準化工作有悖于我國語言狀況和語言政策的情況也客觀存在。需要進一步確立語言文字部門在涉語言文字問題的規范標準建設方面的權威性,進一步完善國家語委牽頭、參與部門廣覆蓋、協同制度強有力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工作體系。

五、 余 論

本文對新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的需求分析和體系構想,努力將語言文字、語言文字工作、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置于其所處的社會系統中加以觀察和考量,努力“跳出語言看語言”,這是新世紀以來我國語言生活研究的重要理念。隨著“語言文字治理規范標準”的提出,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內涵進一步拓展,我們嘗試將其界定為:

語言文字規范標準是為了推動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更好發揮作用,使社會語言文字應用規范有序,促進社會語言生活和諧健康發展,助力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由專業人員根據語言文字的科學規律和語言生活實際研究制定,或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為社會語言文字應用及其治理提供規則、指南的文件及相關特定形式。

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加速迭代并迅速向社會各領域滲透,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變革性影響仍在演進之中,對語言文字事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也有待更為耐心細致的考察和分析。這需要進一步完善國家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建設治理機制,對這些可能產生深遠影響的社會變量保持高度重視與長期關注,不斷完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有力促進語言智能技術及相關產業發展,敏捷回應人機共生環境中新產生的語言規范治理問題,以國家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的高質量發展有力推動國家語言文字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為語言文字事業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關鍵支撐。

附 注

[1] 一說有約300種。

[2] 該分技術委員會的業務范圍如:參與國際標準ISO 7098《文獻工作——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制修訂工作。

[3] 語文現代化學會官網:http://www.yuwenxiandaihua.com/。

[4] 《漢語拼音方案》也不是文字,而是彌補漢字表音功能不足的,并用于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的輔助性工具。

參考文獻

1. 李偉濤.教育強國基本內涵與指標體系構建.中國教育學刊,2023(2):1-6.

2. 李宇明,王敏.語言規范化的時代必要性及須重視的若干關系.辭書研究,2020(5):1-10,125.

3. 王立軍.信息時代語言生活亟須加強漢字規范.語言戰略研究,2022,7(6):5.

(國家語委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上海 200032)

(責任編輯 馬 沙)

猜你喜歡
語言規范新時代
網絡語言背景下醫學生語言規范化的策略
高中語文課文《娜塔莎》的語言尚需規范
中學體育與健康課堂規范探析
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公益廣告語言研究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體時代下的編輯工作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悖論燭照中的順應與規范
媒體微信平臺新聞標題語言的特點及規范化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