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管控模式發展研究
——以上海市為例

2024-01-19 06:55徐亮徐青王欣安王鴻東劉希査伊倩
中國工程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涉海航道航運

徐亮 ,徐青 *,王欣安 ,王鴻東 ,劉希 ,査伊倩

(1.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上海分部,上海 201108;2.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上海 200240)

一、前言

航運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產業。2020年,我國水路貨運量達7.6×109t,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46×1010t,承運了我國90%以上的外貿貨物,在集裝箱、原油、礦石、糧食等物資運輸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預計2025年的水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將分別達到8.5×109t、1.64×1010t[1]。航運安全保障體系高效運行是實現我國航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交通運輸部發布《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設工作方案》(2021年)[2],明確提出全水域覆蓋、全數據集成、全業務協同、全要素管理等目標,“多維感知、高效協同、智能處置、優質服務”的現代化、智能化水上交通動態管控新格局,從監管體系建設角度明確了我國航運安全保障體系的發展方向?!端\“十四五”發展規劃》(2022年)[1]進一步提出,完善水運安全保障和應急救援體系,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和應急保障水平,推進平安水運建設等重點任務。

上海市地處長江三角洲(長三角),背靠我國經濟實力雄厚的長三角經濟區和沿江經濟帶,位于長江內河水道與我國海岸線中心的戰略交叉點;市域水系豐富,港口航運業發達,在我國航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國際航運中心[3]。以上海市為代表案例,開展航運安全保障發展研究具有突出價值。也要注意到,上海市在航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因黃浦江、長江口等航道彎曲多、通航密度大,船舶碰撞、船體著火、油液泄漏等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根據上海港海事統計數據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上海港發生的水上交通事故達61件[4],上海市航運安全保障的形勢嚴峻。航運安全事故不僅造成居民生命財產和社會經濟損失,也影響上海市的國際大都市、國際航運中心形象。

針對航運安全保障問題,一方面需要持續加強航運管理制度建設,提升船員操作技能,嚴控船舶年度檢驗質量,強化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完善監管手段與設施[5];另一方面應立足智能化發展背景,研究航運安全保障的新型解決方案,促進提質增效。已有研究提出了“陸??仗臁币惑w化的水上交通運輸安全保障體系[6,7],強調信息感知、水域覆蓋的全面性。當前,智慧航運領域的研究熱點有自動化碼頭、智慧港口物流、智能集卡、智能船舶等單點散發技術,聚焦提升航運效率的目標[8~11],而針對航運安全保障(如助航系統智能化等[12])的智能技術應用研究、落地應用方案等較少,體系化更顯不足。因此,探究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管控新模式及其發展路徑,對于實現我國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具有迫切性。

本文重點梳理國內外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的現狀及趨勢,厘清數字孿生、大數據、智能船舶、無人船、船聯網等新興智能技術在航運安全保障中的創新應用方向;以上海市為應用對象,構建一體化的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管控創新模式與目標圖像,進而提出我國航運安全保障的智慧化發展建議,以期促進我國航運業高質量發展。

二、航運安全保障的內涵及其智慧化發展現狀

(一)航運安全保障的內涵

航運安全保障是指航運過程中各相關責任主體為避免由于人、環境及管理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安全事故,基于提前制定好的安全保障政策和規則,維持航運任務始終處于安全狀態,或對突發事故應急處理的安全維護機制。航運安全保障概念范疇可劃分為安全運營、應急保障兩個層面,以及通航航道、港口水域、港口陸域3個區段(見圖1)。其中,通航航道根據船舶通航條件分為內河航道和近海航道;港口水域根據功能定位整合簡化為包括錨地區域、進出港航道、港池區域等主要作業;港口陸域主要包括倉庫與堆場、集疏運道路、碼頭和泊位區域等主要作業區段。

圖1 航運安全保障的內涵

(二)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現狀與趨勢

1. 國外現狀

歐盟為了應對跨國、跨區內河運輸快速發展背景下的高密度航運安全運輸問題,提出了構建統一的內河航運綜合信息服務系統(RIS)[13],該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面向各級用戶提供較為完善的航運綜合信息服務、交通相關信息服務和運輸相關信息服務,可以實現沿河各個國家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安全協同。

歐洲海事安全局(EMSA)為提升航運安全保障廣域感知能力,于2022年首次在北海區域應用無人機系統,監測人員安全、船舶安保、環境潛在有害影響的海上異?;顒右约皡f助救援。

荷蘭針對內河固定航線船只的安全經濟航行問題,于2021年發布智能航運路線圖,提出2030年實現第一代半自主船舶運營的目標,包括內河貨船、內河渡船、近岸海船等,預期將有效減少人員配置和工作負荷,提升航行安全性。

英國港口為提升港口水域安全服務能力,大力發展大數據技術,采用增強的潮汐模式數據來改善成本高昂的港口疏浚過程,并應用數據挖掘算法確定對碼頭和港口的環境影響。英國還制定了《海事2050規劃》,決心在智能航運技術的設計、制造、應用方面達到世界領先地位,改變海事安全監管部門的運營方式,推動效能提升。

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針對碼頭作業安全保障問題,在港口設備上安裝傳感器,采用影像分析和傳感器來全天候監測裝卸貨物的搬運工在操作期間的安全問題,取得了良好效果。

2. 國內現狀

天津市為提升碼頭運行效率、人員作業安全性,于2021年啟動運營全球首個真正基于人工智能(AI)的智能水平運輸管理系統——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14];實現了全球首個車路協同超L4級無人駕駛在港口規?;逃寐涞?,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第五代移動通信(5G)+北斗”融合創新的全天候、全工況、全場景泛在智能,全球首個實現綠電自發自用、自給自足,碼頭運營全過程零碳排放。

廈門市于2022年首次投放海上水中智能航標JH14,實現了近海航道多要素安全態勢高效感知。此套裝備除了提供傳統的高精度定位、增強助航效能,還是一個海洋環境監測、海洋數據收集、海洋氣象要素的收集分析載體,并可利用移動通信網絡傳輸至岸基終端平臺。

烏江流域為提升航運安全管理、應急指揮、平安航行保障能力,在示范段初步建成安全保障輔助系統,通過部署于航道沿線和船舶上監測設備的實時信息采集和移動數據 / 北斗衛星互為備用的數據傳輸,形成水文和氣象自動測報、船舶監管和面向社會公眾服務的信息發布系統,實現全流域實時水文監測與預警、?;反涂洼啺踩U陷o助決策。

3. 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特點

當前航運安全保障領域智慧化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港口智能化碼頭技術率先快速發展。數字孿生、大數據、自動化、5G等技術得到快速落地運用,不僅有助于提升港口運營效率,還有助于保障陸域作業的安全。二是構建新一代航運基礎設施能力得到重視。以“智慧航道”為代表的新概念已成為各國航運安全保障發展共識;同時,跨部門、跨地區的基礎航運“數據孤島”問題,逐步得到重視。三是航運安全保障監管智能化新手段不斷涌現。傳統船舶交通服務(VTS)、自動識別系統(AIS)、雷達、視頻監控(CCTV)等傳統監管能力的瓶頸日益凸顯,無人機、一體化管控平臺等新型智能化管控手段呈散點狀逐步顯現。四是提前規劃自主 / 半自主等智能航運船舶應用前景與風險。目前世界各先進港口城市都已提前為未來航運業態變革積累技術基礎和安全管理方案。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新一代航運安全保障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15]將迎來蓬勃發展期,智能化技術將成為航運安全監管與應急保障提高效能的重要手段,航運將更加注重“安全、高效、綠色”一體化效能提升,智能航運船舶的快速落地將不斷促進航運安全保障體系新變革。

三、先進智能化技術在航運安全保障中的應用方向探析

(一)數字孿生與大數據技術應用方向

1. 技術概述

一般認為,數字孿生是對象或系統全生命周期的虛擬表示,并基于實時數據更新,使用模擬、機器學習和推理來幫助決策。大數據技術則提供強大的決策、洞察發現和流程優化能力,從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大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資產。

2. 在航運安全保障中的應用方向

航道旁重點建筑安全感知。針對內河橋梁等重點建筑物,采用智能感知技術,實時監測重點建筑物的結構狀態;基于大數據分析算法,對結構傾斜、開裂、變形、沉降等長周期變化情況進行分析推演;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構建重點建筑物數字孿生體,實現可視化監管與風險預警,提升安全保障輔助決策效能。

航道水下態勢安全感知。在重點復雜水域,布設水下攝像機、聲吶等設備,實時感知航道水下安全態勢;通過對圖像、數據等多源大數據分析處理,對水下安全態勢進行分析綜合判斷、風險評估、安全預警。

航道污染感知與應急管理。通過對航道周邊的環境和水質進行采集數據、大數據實時分析和預測,并對這些風險進行評估和分析,提示污染程度預警,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支持。

航運綜合指揮調度。通過實時監測航道交通、天氣等情況,掌握船舶密度和擁堵情況,及時發現擁堵、安全隱患等問題;對船舶通行情況、港口貨物裝卸、泊位使用情況等大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輔助制定航行政策和管理措施、優化航行計劃編排,提高航道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航船舶安全監控與智能輔助決策。岸端建立船舶數字孿生體,整合船舶、船隊運營大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和挖掘,實現對船舶運行狀態、設備健康預警[16]、船員風險行為等的有效監控,提升岸基支持水平;基于多源傳感器數據融合、大數據分析,還可針對重點失信船員、低工作年限船員、重點貨物、危險貨物、小漁船、失修船只等關鍵對象,評估其安全態勢,并定期上報、主動監管。

港口作業安全輔助。通過港口設備運行數據,基于大數據分析、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對港口機械的及時視情維護,以及作業實況全局掌握、設備狀態可視化與風險預警[17],及早發現安全風險。

(二)智能船舶、無人船舶技術應用方向

1. 技術概述

根據中國船級社(CCS)智能船舶規范定義,智能船舶系指利用傳感器、通信、物聯網、互聯網等技術手段,自動感知和獲得船舶自身、海洋環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數據,并基于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在船舶航行、管理、維護保養、貨物運輸等方面實現智能化運行的船舶,以使船舶運輸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經濟和更加高效[18]。

無人船舶是以無人在船操控為特征的船舶。無人船可替代人執行枯燥、危險、高負荷的任務,還可在大型船只無法有效操作的淺水區(河流和沿海地區)操作和部署,適應能力更強。

2. 在航運安全保障中的應用方向

輔助船只在狹窄航道安全通航[9,10]。研制船載輔助駕駛系統實時監測船只在狹窄航道中的位置、速度、姿態等信息,提供狹窄航道航行預警和操控優化建議;研制搭載自主導航與避障系統的智能船舶,安全通過狹窄航道;構建無人拖輪、無人艇集群等高度智能的新型輔助通航設施,為狹窄航道船只提供低成本、高效率、低風險的輔助通航。

輔助船只在繁忙碼頭航行與靠離泊。應用無人貨船技術實現碼頭區域集裝箱自主裝卸,減少人為操作的風險;研制無人引航船為繁忙碼頭等限制水域提供引航、輔助靠離泊能力,減少操作、跌落、碰撞等人員失誤。

常態化無人高效執法巡邏。建設無人海事執法船艇,實現海域巡邏、追蹤和攔截非法漁船等;應用小型無人測量船,高頻收集航道水上水下的水文、氣象、地形、設施狀態等信息,并通過大數據處理和分析,為涉海單位提供信息和決策支持。

應急消防、清污、救援。無人消防船可抵近監測火場周圍的環境和勘查火情,并及時反饋到指揮中心,同時利用搭載的各種滅火設備抵近滅火;應用無人船艇搭載水上清理設施,按照預定任務,可實現長航時并對低成本的水域浮動障礙物、溢油污、漂浮危險品等進行高效安全清理;研制搭載救生設備、語音識別系統、無線定位系統等的低成本專用無人救助船,實現分布式、飽和、智能的搜救、定位、救助等;同時,無人船只還可以作為應急救助的臨時中繼通信站,滿足消防指揮中心、消防船隊之間的通信和聯絡。

(三)船聯網技術應用方向

1. 技術概述

“船聯網”一般是指基于航運管理精細化、行業服務全面化的目的,以企業、船員、船舶、貨物、監管單位為對象,覆蓋航道、船閘、橋梁、港口、碼頭、監管中心,融合衛星通信、物聯網等核心技術,實現人船互聯、船船互聯、船貨互聯及船岸互聯、一體監管的智能航運綜合服務網絡[19,20]。

2. 在航運安全保障中的應用方向

港 - 路 - 水一體化航運管控網。通過“陸??仗臁笨缬蚋兄?,構建港 - 路 - 水一體化的航運信息服務網,具備航道浮標標識等智慧導 / 助航設施、船舶檢驗信息、船員信息、通航信息、燃料油供應信息、泊位調度信息、安全預警、應急力量、大霧大風海洋氣象監測、維修保障資源信息、物流信息等全要素信息的一處接入、多處共享,并支持向涉海單位智能化、定制化推送。

航運應急保障服務網。打通涉海單位應急保障資源,接入社會救助資源,構建一體化應急保障快速協作服務網,在智能輔助決策支持下,實現對水上、碼頭突發事件的快速定位、高效部署、科學應對。

自動化碼頭物聯網??缦到y連接船舶、港口間的實時信息,包括船舶航行計劃、貨物裝卸情況等,支持船舶、物流調度的精度和效率;打通港口碼頭與公路、鐵路、海關等的物流信息流動,為提升物流跨域銜接能力提供基礎信息支撐。

多網融合與中繼通信。運用網絡集成技術,融合甚高頻(VHF)、5G、衛通等多種通信資源,形成統一通信集成管理服務平臺,對語音、視頻、數據、文本等多種資源進行統一調度;應用海上數字廣播(NAVDAT)、甚高頻數據交換系統(VDES)等新型基于衛星、VHF的數據交換系統[7],提升近海通信能力。

四、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管控模式案例分析

(一)上海市航運安全保障總體態勢

上海港的水域面積為3620.2 km2[21],包括長江口和杭州灣北岸水域、黃浦江水域、洋山港區水域、長江口錨地水域、綠華山錨地水域及內河水域,航道眾多;陸域面積為7.2 km2,由長江口南岸港區、杭州灣北岸港區、黃浦江港區、洋山深水港區組成。

整體來看,上海港航運安全保障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但仍存在著明顯短板,主要表現在:上海港水系復雜、通航條件多變[5],交通流密度受自然、社會因素影響大;水下、近海等監管手段不足,航運安全保障措施滯后明顯;上海港區多,陸域碼頭、在航船舶等條件參差不齊,航運安全保障監管全覆蓋存在一定困難;涉海監管單位多,業務體系錯綜交叉,加之,空 - 鐵 - 路 - 江 - 河 - 海集疏運體系網絡復雜,數據壁壘效應顯著,易出現監管漏洞。

當前,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交通強國等戰略驅動下,上海港的航運安全保障已經獲得高度重視;上海作為國內領先的新興智能化技術、人才的聚集地,具備實踐高水平、智慧化航運安全保障體系的有利基礎條件。

(二)上海市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管控創新模式

本研究從創新基礎設施、監管能力、應急處置能力、法規標準4個維度出發,將智慧化管控創新模式引入上海港航運安全保障領域,涵蓋15項主要行動方向,以期實現全要素信息感知、處理、利用等環節的整合和協同,提高航運安全保障管理水平和效能,推動航運安全保障工作的智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

1. 建立較為完善的航運安全保障新型智能基礎設施

推廣應用智能船載系統、岸基支持系統,加快發展智能無人船舶。為已有船舶搭載智能輔助系統,建設岸基支持、新型智能船舶、無人船舶等新型航運運輸裝備,減少人員工作負荷、提高信息感知能力,同時,提升船舶自主能力,降低人為失誤風險。

著手打造內河、近海智慧航道[12]。逐步建設內河航道、近海航道智能航標、智能岸壁、智能橋梁等導 / 助航設施,基于物聯網、感知技術,形成立體感知、信息全面的智慧航道。

加快推廣建設智能化港口。在洋山港、外高橋港先期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廣至其他海港、內河碼頭等,增強港口碼頭作業自動化能力,提升港口碼頭作業效率,減少安全作業風險;提升泊位、錨地的信息化管理能力,為在航船舶、物流體系提供實時信息服務。

提升建設全域通信基礎設施。積極推廣應用北斗衛星導航通信技術,推進NAVDAT新型數據通信、VDES新型衛星通信應用落地,開展水上移動或固定的衛通 - 地面通信中繼站點。

2. 構建基于全要素大數據的航運安全保障一體化智能監管體系

構建跨系統、跨部門的涉海統一大數據庫。建立跨系統、跨部門的全要素數據系統,包括船舶信息、航道信息、天氣信息、海洋環境信息、衛星遙感、應急救助等多個方面的數據源,實時收集和整合各類數據,形成全面的航運安全保障數據庫。

提供統一的航運安全保障服務開放接口。搭建航運安全保障信息服務、支撐服務、智慧服務發布 -共享平臺,基于接口標準、權限配置、有償共享等模式,形成統一的航運安全保障服務開放接口,為涉海各單位提供基礎支撐服務分析能力、智慧信息服務能力,提高基礎服務復用共享水平。

構建全要素航運安全智能監管平臺。面向一體化安全監管體系需求,融合現有監管系統,構建一體化全要素航運安全智能監管平臺,集成各類信息感知模塊、智慧服務模塊。同時,針對海事、交通委、航道局、海關、港口管理公司等各涉海監管部門的業務范圍,支持按需定制功能模塊。

建設新型航運安全監管裝備體系。建設大噸位海事巡邏船,確保監管全覆蓋;打造無人巡邏機、無人測量船、無人執法艇等無人執法裝備體系,提高執法效率,同步建設專用智能執法無人母船,強化無人搭載能力。

3. 形成協同高效的航運安全保障智能應急處置能力

建設統一應急保障通信服務能力。打通VHF、VSAT、VDES衛星通信、北斗、第四代移動通信(4G)/5G等多信道連通性,構建上海港全域覆蓋的應急保障通信體系,提升水上遇險應急救助通信服務能力。

形成智能化的船舶維修保障快速響應機制。統籌港口碼頭、錨地、港口的船舶維修、保障、補給等資源,建設船舶維修保障快速響應體系,確保在航船舶實時掌握船舶維修、保障信息,實現提前定位故障、預約維保下單,盡可能減少船舶“帶病行駛”風險。

構建一體化航運應急保障智能處置平臺。聯通涉海部門應急救助保障的人力、裝備資源,設立一體化智能處置平臺,輔助生成智能化的應急方案,實現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置流程、資源調配和指揮控制等快速調度。各涉海應急保障部門按照平臺調度中心指示進行響應,實現協調有序、及時響應。

建設新型航運安全應急處置裝備體系。建設大噸位海事救助船,提升遠海、高海況、惡劣天氣等場景下的可達性;打造無人消防船、無人清油船、無人?;诽幹么葻o人應急處置裝備體系,提高救助效率,降低人員安全風險。

4. 構建智慧航運時代監管法律標準、人才制度

完善智慧航運時代背景下的新型法律框架。制定與智慧航運相關的法律法規,探索各方責任和權益劃分機制,促進監管法律體系與智慧航運發展相適應。制定智慧航運安全管理相關法規,包括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規范智能設備和系統的使用,加強安全防護。

制定和融入世界航運業典型要素標準體系。緊跟世界航運業典型要素標準體系發展,融入世界航運體系,制定中國標準。

培養“專精高優”、儲備豐富的人才梯隊。建立與智慧航運安全保障相關的教育培訓體系,包括智能化技術、數據分析、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培訓課程和認證機制,培養專業人才。鼓勵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跨界合作與交流,促進人才跨學科的培養和發展。

(三)上海市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思路

1. 發展目標架構

基于前述上海市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管控創新模式,按照“五層兩面”構想上海市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目標架構,如圖2所示。

圖2 上海市一體化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管控“五層兩面”架構

基礎設施層:包括新型導 / 助航設施、岸基支持系統、海事各類監管設施、智能船 / 無人船、智能港口設施等,物聯網、衛星等通信裝備,以及打撈救助裝備等,作為智慧化航運安全保障的硬件基礎。

信息感知層:基于基礎設施,分布式采集涉海各類信息,包括航道、船舶、交通流、物流、港口、救助資源等各類信息,提供統一的大數據信息接口。

支撐服務層:包括物流運行狀態認知、港口運行認知、航道船舶認知、航行環境認知等各類基礎態勢認知模塊,提供面向對象的通用化認知功能。

智慧服務層:包括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海事、智慧船隊、智慧碼頭、智慧通信等智慧服務,針對特定業務應用,構建友好交互、效能顯著的智慧服務。

智慧決策層:包括全要素智能安全監管體系、敏捷智慧應急保障處置體系等,實現市域一體化管控服務平臺、一體化協同管控機制兩個層面的安全監控和應急保障管控。

法規標準方面:提早布局、加強頂層設計,建設適應智能、融入世界、中國引領的智能化時代航運安全保障法規標準。

人才制度方面:圍繞復合型交叉學科人才需求,形成“專精高優”、儲備豐富、梯隊發展的人才培養制度。

2. 發展路線

瞄準“五層兩面”智慧化發展目標架構,未來從上海港實際出發,建議按照“三步走”的路線推進實施。

到2027年(“十五五”中期),完成智慧化發展頂層布局,有序推進新型“基礎底座”建設,打破涉海信息感知與共享瓶頸。在“涉海一盤棋”全局頂層布局指導下,有序分工合作開展新型、全面、智慧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通跨系統、跨領域壁壘,形成全市分布式涉海統一大數據庫,為智慧化應用提升創造基礎條件。

到2035年,集中攻關突破一批智能化支撐服務技術,初步形成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服務與監管處置能力??砂凑铡凹夹g研發有所分工、技術成果有償共享”模式集中攻關突破支撐服務能力,并通過服務化共享,針對重點水域、航道、港口,初步建立面向各涉海單位應用的智慧服務與監管處置能力。

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國乃至全球港口城市航運安全保障新體系。持續提升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核心技術,打造“精準、高效、智能”航運安全保障示范港,同時,構建完善的智能航運安全保障標準體系、法規法律、人才制度,樹立新標桿。

五、我國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建議

(一)引導共建新型智能化航運安全保障基礎設施,打造“基礎底座”感知環境

依托國家智庫加強頂層布局,政策引導相關各方共建新型基礎設施。加大政府投入出資建設智慧導 / 助航設施、智慧航道電子圖、智能監管處置裝備等泛在連接、“空天陸?!币惑w化[6]的公共服務新型設施,制定分年度計劃,持續投入升級改造。為船舶、碼頭、港口等落后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提供配套減免、獎勵政策支持,對于積極響應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個體或企業,給予稅收減免鼓勵;對于內河、近海個體漁船等弱勢群體,予以政策補貼升級;對于不具備或拒絕整改的企業設施予以分階段強制退出。通過逐步提升全國航運安全保障基礎設施信息化水平,支撐形成智慧化管控“基礎底座”感知硬件環境。

(二)強化“涉海一盤棋”,統籌建立涉??缦到y分工共享協作機制

建議采取“政府引導、制度約束”的思路,梳理涉海相關單位的職責和義務,成立涉海單位分工協作平臺,制定系統開放技術標準。按照“技術研發適當分工、技術成果有償共享”模式,針對涉海業務需求,開展共性技術專項團隊攻關、特有技術補貼支持及有償共享,避免“重復造輪子”的同時,又能激發涉海單位技術共享意愿,實現資源投入和效用最大化,并形成數據、信息、技術、成果有償共享機制,促進數據與技術服務資產可持續發展。同時,為促進“涉海一盤棋”統籌發展,可按照涉海業務需求,在適當機制約束下探索實施數據與基礎服務接口強制公開制度。

(三)配套政策制定,促進航運安全保障智能化技術研發分階段、分成熟度逐步推進

在智能技術應用于涉海業務方面,瞄準提升航運安全保障能力短板,注重分階段、分成熟度逐步推進,配套制定政策支持。建議“體系構建從上至下,技術研發從點到面”,對于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體系問題,應加強頂層布局設計,提早、規范、開放,在統一體系框架內引導百花齊放、有序競爭,又避免重復建設、低端競爭;針對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技術攻關,可優先發展技術成熟度相對較高的智能感知、增強感知、信息融合等信息感知技術,解決傳統手段信息感知瓶頸問題;積極探索智能輔助決策類技術群、自主運行類技術群等,以點帶面,成熟一批,試驗一批;建立航運安全保障效能評價體系,納入地方績效,調動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利益相關方的積極性;以上海港、青島港、廈門港等區域為試點,逐步向全國推廣。

(四)建立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新法規、新機制,為智慧化技術落地提供支撐

提早制定與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智能船舶安全航行法規、智慧港口 / 碼頭安全監管要素規范、智慧航道設計規范等,明確各方責任和權益,確保監管法律體系與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相適應;設立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相關專業,注重培養智能化、船舶、物流等復合型交叉學科人才;積極參與國際航運安全合作與交流,在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同時,結合上海市成熟的先行先試案例實踐,適時提出我國航運安全保障智慧化發展國際標準。

利益沖突聲明

本文作者在此聲明彼此之間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或財務沖突。

Received date:July 30, 2023;Revised date:September 29, 2023

Corresponding author:Xu Qing is a research fellow from Shanghai Division,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er, and a memb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His major research filed is naval architecture and marine engineering. E-mail: shbranch@whzyh.cn

Funding project: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roject “Research on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for Shanghai Shipping Security Assurance”(22692114400)

猜你喜歡
涉海航道航運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涉海翻譯語言服務人才培養現狀與問題研究①
戰略管理導向下涉海企業全面預算審計體系研究
基于管理創新涉海企業投資審計運行機制研究
新航道
我國首條40萬噸級航道正式開建
我國首條40萬噸超大型航道將迎來開工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