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生態學視野下的當代建筑批評模型建構與闡釋1
——以何鏡堂建筑作品為例

2024-01-19 07:04蔡仕謙陳紫園
惠州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國館媒介建筑

蔡仕謙,陳紫園

(惠州學院 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廣東 惠州 516007)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大眾的審美提升,建筑實踐與理論不斷革新發展,建筑藝術的內涵形式不斷豐富。在此背景下,建筑批評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成為一個以非物質的方式將建筑的物質性進行加工的信息生產與傳播過程,而建筑批評路徑與模式對建筑作品的有效傳播具有重要意義,是建筑藝術與實踐健康發展的關鍵[1]。在《大眾傳播生態學》中支庭榮將傳播生態分為傳播原生態、傳播內生態和傳播外生態3個方面,其中,傳播原生態包括管理、技術、媒介專業,傳播內生態分為文化供給和受眾需求,傳播外生態包括經濟、社會和政治壓力[2]。大衛·阿什德在《傳播生態學》中指出傳播生態指信息技術的形式、結構和易接近性,包括各種信息渠道和論壇媒介[3]。傳播生態學為建筑批評的形式與途徑提供相應的理論框架,研究試圖打破專業壁壘,將建筑批評與傳播生態學理論相結合,通過跨學科交叉研究,從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傳播形式(Communication form)和媒介技術(Media technology)3個要素探究建筑批評的傳播規律,構建建筑批評模型。通過當代建筑經典案例來闡釋建筑批評如何利用傳播形式、媒介技術和社會環境進行傳播,對建筑實踐的發展和建筑歷史的書寫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1 傳播生態學概念的構建

1.1 經典傳播模式

傳播(Communication)即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徑所進行的信息傳遞和流動過程。傳播過程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因此,對于傳播結構和模式的研究成為傳播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1948 年,美國學者拉斯韋爾[4]提出“5W”傳播模式(圖1),它的基本特征是“線性傳播加反饋”。雖然許多學者為適應不同研究領域,從相關的角度對拉斯韋爾傳播模式進行了補充、修正和發展,但這些傳播模式與拉斯韋爾提出的經典傳播模式并沒有本質的區別,且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圖1 拉斯韋爾傳播模式

從傳播生態學的視角來看,經典傳播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首先,經典傳播模式過于強調在傳播過程中局部對整體的決定性意義,忽視傳播過程整體性的重要性;其次,經典傳播模式重點分析信息傳遞的靜態結構,未關注到信息傳播環境對傳播過程的影響以及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因此,文章從生態學視角對傳播學進行研究,提出傳播生態學的相關概念,為建筑批評的傳播構建一個具有獨特視野的研究平臺。

1.2 生態學與生態系統的概念

生態學(Ecology)作為學科名詞,1866 年,由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藸栔赋觯骸吧鷳B學是關于有機體與外部世界相互關聯的一般科學,外部世界是廣義的生存背景”[5]。1971 年,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奧德姆在其《生態學基礎》一書中指出:“生態學主要研究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6]。1997 年,奧德姆在《生態學:科學與社會的橋梁》一書中對生態學提出新的概念:“生態學是綜合研究有機體、人類社會與物理環境的科學”[7]。

生態系統研究是現代生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生物和非生物通過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流動或交換傳遞而相互作用與制約的結構。當代生態學的發展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理論基礎和思維方法,使人們認識到每個生物體都屬于某個整體的一部分,世界是一個由若干系統相互聯系與作用的有機整體。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的概念為傳播生態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1.3 傳播生態學的概念

1995 年,大衛·阿什德在《傳播生態學:控制的文化范式》一書中提出了傳播生態學(Ecology of Communication)概念并進行闡釋:“從廣義上理解,傳播生態學指的是信息渠道的結構、組織和可得性”[3]。傳播過程具有動態性特征,傳播的基本要素與傳播環境之間互相聯系、交流,為信息有效流動提供結構基礎。由此可見,傳播過程與生態學的特征類似,傳播生態學概念的形成,為傳播過程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理論依據。

2 傳播生態學視角下的當代建筑批評模型

2.1 建筑批評的傳播生態系統

信息流動是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建筑批評中提出的諸多概念與定義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逐漸形成與發展的。因此,有效的信息傳播過程對建筑批評起到重要作用。建筑批評需要有3 個條件:首先是信息接受者的需求;其次是傳播條件,比如媒體版面、討論范疇;最后是批評者的愿望與目的[8]?;趥鞑ド鷳B學視角,傳播生態系統的結構決定建筑批評的傳播過程及傳播效果。結合傳播生態學概念,提出了建筑批評傳播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式圖(圖2)。在空間與時間中建筑批評的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傳播環境與媒介在時間和空間中相互聯結,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突破了“線性傳播加反饋”的經典傳播模式[4],共同促進信息流動與傳播,有利于整體性把握傳播過程。

圖2 建筑批評傳播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

2.2 建筑批評的傳播生態模型

建筑批評能使一個建筑作品,一個流派或一個時代潮流得到價值定位。建筑批評的責任不僅僅是批評當代建筑藝術與技術的發展,而是去完成一種“探索未來途徑”的積極使命[9]。建筑批評中常常把某種建筑設計思想歸納為“主義”,把建筑的外觀特征歸納為“風格”,把風格類似的建筑歸納為“流派”,對某種特殊的建筑設計傾向進行界定、歸納、闡釋并用特定的名稱進行定義是建筑批評的重要內容。建筑批評的有效傳播過程對各種“主義”“風格”或“流派”的形成與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這一傳播過程主要由社會環境、傳播形式、媒介技術3個要素控制。

社會環境與傳播生態環境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傳播生態學的重要特征。傳播過程的受眾群體主要是通過日常接觸大眾媒介來獲取傳播內容,社會環境為建筑批評傳播開辟了一個符號互動的場域,人們在這個場域中形成批評與共識。

傳播形式是指阿什德所界定的傳播范式,可理解為不同的媒介模式。主要指對信息進行選擇、組織和展現的方式,建筑批評信息的傳播形式主要有網絡、電視、媒體書籍、期刊、展覽、論壇以及教育等,多種傳播形式可以在一個傳播過程中共同作用[10]。

媒介即信息的載體,媒介技術是用于信息制作、組織、傳送、儲藏和恢復的外部設備和程序,如網絡技術、攝影技術、印刷技術等[10]。著名媒介學家雷吉斯·德布雷認為一種新的媒介技術會構建出新的文化語境和環境系統,使人類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發生改變[11]。

將3 要素構成了一個建筑批評有效傳播的模型(圖3),其中,社會環境、傳播形式和媒介技術構成三角形的3 個頂點,根據3 個頂點的相對份量,社會環境處于上面的頂點,3 者對處于三角形之內的建筑批評的有效傳播起到共同決定作用。從整體來看,3 要素中的任何一個要素限制傳播時,傳播過程將發生在三角形之外,有效傳播將較難實現。

圖3 建筑批評有效傳播的三角模型

2.3 當代建筑批評的有效傳播

當代建筑“批評”或“評論”的傳播跨越幾個發展階段,由傳統紙媒逐漸向互聯網、社交新媒體發展,反觀當代建筑形象與批評信息的傳播過程,為保證傳播的時效性,社會環境、傳播形式和媒介技術缺一不可。

1927 年,德意志制造聯盟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辦了“魏森霍夫(WEISSENHOF)住宅建筑展”,展現了歐洲現代主義的特征與內涵,推動了現代建筑的發展進程[12]。通過攝影照片和描述文字,對展覽中的建筑的形象與建筑批評信息進行傳播,其中黑白照片使得“白色建筑”受到關注與推廣,“白色建筑”強調建筑形象在視覺上的一致性。因此,建筑批評的熱點集中于探討“國際主義風格”的純粹美學,建筑的地域或文化風格特征被忽視。依靠建筑評論家的傳播,國際主義建筑風格自然地走向忽視地域特色與風貌,追求相似的理念與形式的道路[13]。

1932 年,美國建筑史學家希契科克與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建筑與設計部主任的菲利浦·約翰遜在美國首次組織了現代建筑展覽,并出版了《國際主義風格:1922 年以來的建筑》一書來對參展的作品進行介紹。該書被認為是奠定“國際主義風格”理論基礎的第一部著作,并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14]。另外,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社會環境,使得以前的“現代主義”設計逐漸發展為“國際主義風格”,其中聯合國總部建筑就采用了“國際主義風格”。從傳播生態學的視角審視“國際主義風格”有效傳播的過程,二戰后促進了“國際主義風格”迅速傳播,展覽與書籍進一步推進了“國際主義風格”的傳播進程。

3 當代建筑批評傳播生態模型的闡釋——以何鏡堂建筑作品為例

3.1 何鏡堂建筑作品批評的傳播過程

隨著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等時代背景下,豐富多樣的傳播形式和先進發達的媒介技術為當代建筑批評的傳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與內在動力。以何鏡堂院士的建筑作品為例,闡釋建筑批評信息如何通過社會環境、傳播形式和媒介技術3 要素,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實踐等諸多要素融合,形成建筑批評場域,進而全面審視中國建筑設計與發展中存在的價值觀、公共意識和機制建設等問題,對傳承民族精神,催生出新的建筑特征與風格開辟新路徑。

3.1.1 社會環境維度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呈現“千城一面”的局面,因此,要“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征和建筑風格”[9],是凸顯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徑。文化地域性格理論指出應從地域技術特征、社會時代精神和人文藝術品格3 個層面詮釋地域建筑的內涵[15]。在當代中國建筑層出不窮的設計思潮中,何鏡堂院士始終堅持建筑創作要直面中國和民族,要與自然、生態、文化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提出“兩觀三性”的建筑設計理論[16],對中國建筑界和建筑教育領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弘揚中國傳統與凸顯地方特色的時代召喚與社會環境下,何鏡堂的建筑思想立足于民族與文化自信,用富有時代精神的建筑語言描繪中華文明的地域特色,探索一條從傳統走向現代化和國際化,展現中國當代文明和民族精神的設計道路。他的建筑作品和設計思想在國內外廣泛傳播,并且影響中國主流建筑師群體。

3.1.2 傳播形式維度

傳播形式的易接近性、可獲得性、多樣性等對建筑批評的傳播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對何鏡堂院士的建筑作品的傳播形式研究,發現將其概括為建筑展覽、雜志期刊、電視網絡3個方面。紙質媒介與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專業博客短視頻等新建筑媒體共同構筑的建筑批評傳播場域,搭接“中心-邊緣”式建筑批評媒體結構。

建筑展覽作為建筑批評的一種形式,既是對當下建筑實踐的批判性反思,也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方向性指引,通過其場域性和公共性的特征,突破紙質文本批評的局限性,建立起設計師、策展人、觀眾之間多維度且具有開放性的評論關系,構建一個多種角色參與的話語場域。從長遠來看,建筑展覽將成為建筑歷史的一個重要片段。何鏡堂建筑作品展覽(表1)按照時間進行梳理,圍繞不同的主題針對性地展出相關建筑作品,展現了何鏡堂院士及其團隊在當代建筑設計環境下,針對不同地域環境和文化特征的建筑創作成果,以及他在躬身實踐、溯源理論、傾心教育及垂范團隊等諸多方面的成就,相關媒體對展覽的內容及意義做出相應的評價。受眾群體通過此傳播形式獲取建筑信息,對中國建筑文化進行傳承與補充,實現積極的建筑批評與文化傳播。

表1 何鏡堂建筑作品展覽匯總表

建筑期刊、專業書籍、專業報紙等紙質建筑媒介作為中國建筑媒體的核心,直接成為建筑批評傳播的主要力量[17]。截至2022年6月,在知網上以“何鏡堂”為主題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有376 條記錄。其中包括期刊、中國會議、碩博士論文及報紙。以“何鏡堂”為作者關鍵詞,共有236 條記錄。其中包括第一作者和非第一作者。根據文獻內容進行分類,可分為學術研究型文獻、回顧體會類文獻、訪談類文獻,文章有基于“三觀兩性”建筑理論的研究分析;有對建筑作品的批評論述;有對何鏡堂一生的撰寫等。通過相關文獻的批評傳播,展示了何鏡堂用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的建筑設計、數百座建筑精品,生動記錄了前進中的中國。

在電視網絡方面,2019 年12 月23 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人物·故事》欄目播出最美奮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何鏡堂的事跡,講述了何鏡堂院士為設計和建造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等優秀建筑而不懈奮斗的故事。2020 年11 月13 日,在重慶召開的“全國建筑設計行業創新創優學術峰會”期間,重慶廣電第1 眼《重慶專訪》欄目對何鏡堂院士進行采訪,展示一生勤勉的老先生,如何用建筑為時代“造像”。2020年2月29日,中央電視臺《開講啦》中何鏡堂院士講述建筑設計理念和對不同時代的觀察與解讀。2022年4月16日,鳳凰衛視《問答神州》專訪何鏡堂院士,傳播其獨到的人生觀與建筑設計價值觀。2022年7月31日,南方日報就廣州國家版本館對何鏡堂院士進行采訪,網絡報道展現中國文化與時代精神相融合的建筑傳世之作。另外還有諸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對何鏡堂院士以及其建筑作品進行傳播,催生海量話題的積聚,使得建筑批評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與生活常態。

3.1.3 媒介技術維度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播能夠突破時空界限,使得信息傳遞更具準確性、開放性和共享性。通過期刊和電視網絡進行傳播時,文章的印刷技術和圖片的攝影技術都影響著建筑和建筑批評的信息處理、塑造和表現過程,使得傳播呈現全球化趨勢。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攝影技術與印刷技術由以往的黑白顏色發展為彩色,分辨率提高;影視作品實現了從無聲到有聲的轉變、從單一形式到多樣化素材的轉變,受眾能準確且高效地接受建筑視覺形象與文化內涵。例如,何鏡堂作品展覽分為室內外展區,展陳方式多樣,運用觸屏互動、3D打印、數字多媒體等新技術,將何鏡堂院士團隊建筑作品向國內外建筑學界展示,使受眾者切身體驗何院士對“地域、文化、時代”的解讀,感受貫穿于中國改革開放后社會發展的建筑脈絡與魅力。加強國際建筑界交流的同時,向世界展現中國設計、中國制作和中國文化的魅力。

3.2 “中國館”建筑批評的傳播過程

40 年來,在全球化發展趨勢下,中國城鎮化進程速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當代中國建筑在世界建筑舞臺上經歷了從缺席到出現,并逐步產生影響力的過程。2010 年,世博會在中國上海召開,而由何鏡堂院士團隊設計的中國館是首次在世界人民面前亮相,令全球矚目。世博會組委會以“城市發展中的中國智慧”作為中國館的主題。中國館作為此次世博會主題展示的重要載體,它是國家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承載中國悠久燦爛的文明,是在當代文化自信、文化強國時代背景下的中國特色與中國意向的重要體現與傳播(圖4)。

圖4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在全球化背景下,何鏡堂表示要自信地將中國文化和精神向全世界展示,他在講解中國館的創作理念時表示,中國館所追求的是用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的語言與世界對話。在2010 年5 月的世博會開幕式上,世博會規劃總設計師吳志強表示:“這是中國建筑設計師主導并自主創新設計的巨作,第一次面向全球亮相,共同促進了中國建筑界的發展?!币晃灰獯罄慕ㄖu論家認為中國館體現了一位建筑大師的勇氣和創新精神,稱贊中國館是推動中國建筑設計發展的驅動器,使中國建筑設計邁入新臺階[9]。2011 年2月,在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上的中國國家宣傳片是以中國館為背景,展現了中國文化與精神。在何鏡堂院士“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為激變的中國而設計”建筑作品巡回展覽中,通過3D 打印、數字多媒體等技術展示出中國館,直觀地體現中國館如何以現代的技術和手法營造出中國傳統建筑意向。

各時代、各民族的建筑風格與特色,凝聚著當時當地意識形態的靈魂[18]。在當代強調文化自信與文化強國的社會背景與時代精神下,中國館的設計理念與構成手法反映了中國數千年的輝煌歷史,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民族精神[19],成為具有強大社會影響力與傳播價值的信息來源。另外,結合豐富多樣的傳播形式與先進的媒介技術,使得中國館呈現出專業與大眾雙重批評尺度下不斷發展的積極態勢。

3.3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筑批評的傳播過程

國家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 周年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同胞遇難70 周年,要求改建1985年建立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何鏡堂帶領團隊設計的“和平之舟”方案在國內外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何鏡堂強調這組建筑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情感與傷痕記憶,需要營造一個震撼心靈讓人肅然起敬,緬懷歷史的精神場所。他圍繞戰爭、殺戮、和平3個概念,運用相應的建筑元素、手法、材料和技術,營造出“折斷的軍刀”“死亡家庭”“和平之聲”3個核心場所[20]。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其具有象征意義的建筑形態和沉重肅穆的空間氛圍,給中外參觀者帶來視覺和心靈的沖擊和震撼(圖5)。

圖5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國內外許多媒體都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報道,贊美其可媲美于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博物館、美國浩劫紀念館等世界一流的二戰紀念館。2012 年12 月11 日,在南京大屠殺75 周年紀念前夕,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世界建筑設計大師丹尼爾·恩伯斯金稱贊:“這是一個令人敬畏且觸動心靈的世界級作品?!?/p>

通過何鏡堂院士建筑作品巡回展、專業期刊、報紙書籍、公眾號、電視媒體、視頻號、權威部門及代表的評價等形式進行傳播,全方面展示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對于南京、社會乃至中國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各傳播媒介運用先進的印刷、攝影、圖像處理等技術,直觀高效地將建筑批評信息傳播,如在何鏡堂院士親筆撰寫的《勝利紀念與城市生活的交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三期設計思考》一文中,用清晰的設計圖紙與建成照片結合敘述性文字,深刻傳達出他的設計理念與思考[21]。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正是當今這個追求和平與愛的時代的產物,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將民族記憶集體延續下去的同時,時刻警醒人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需銘記歷史,肩負起國家賦予的責任與使命。

4 結語

文章在傳播生態學視角下,通過構建傳播形式、媒介技術、社會環境三角傳播模型,探尋當代建筑批評的途徑,并試圖尋求當代中國專業建筑批評的最優尺度或路徑。未來希望面向媒介化的后疫情時代,探索并構建與當下本土社會語境和時代特征相匹配的建筑批評機制,促進建筑批評的專業性建立與公眾參與交流,呈現建筑與人類精神生活世界的深刻交織,再現當代建筑的人文關。

猜你喜歡
中國館媒介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建筑的“芯”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展覽現場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2014柏林軌道展“中國館”及“中國館日”系列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