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基本經驗與發展策略研究

2024-01-20 20:55宋啟東毛春合
關鍵詞:青海城鎮化生態

宋啟東,毛春合

(青海民族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青海 西寧 810007)

0 問題提出

城鎮化是持續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積極穩妥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新型城鎮化”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201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1].自此,新型城鎮化作為拉動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和內需動力,在全國范圍內拓展開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努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穩步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指引,積極穩妥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已經成為持續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與傳統城鎮化相比,新型城鎮化的目標不僅僅是擴大城市的規模和數量,更是要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城市群,整體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新型城鎮化不同于以往的城鎮化進程,是以共享性[2]、人民性[3]、可持續性[4]為核心目標.我國城鎮化進程呈現出民俗化的特點[5],它與產業結構的調整[6]、戶籍政策的變遷[7],公共服務水平能力的提升[8]密不可分.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基層治理體制向現代轉型,即中國城鎮化建設是一個制度建設和社會建設問題,涉及打破城鄉分治結構、建構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公民權利平等的制度保障[9],最終實現城鄉居民分配公平與分配正義.新型城鎮化實際推進應當因地制宜,以戶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務均等化、法律行政等手段[10],探索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地區性城鎮化體系,阻止城市無序蔓延、維護合理的生態安全格局和協調發展城鎮格局的區域綠化系統[11],實現新型城鎮化建設由“無序”到“有序”轉變.

如何根據地區自身情況,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將區域內的優質資源轉化為推動新型城鎮化的持久動力,已成為學術界和地區性政府迫切關注的焦點.文章以青海為例,以SWOT理論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青海省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內部優勢與外部挑戰.同時,總結和歸納青海省新型城鎮化的基本成效和有益經驗,旨在探討如何進一步規避劣勢、抓住機遇、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從而縮小青海省與其他省份新型城鎮化的差距,共同致力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1 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1.1 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歷史進程

青海全省總面積約為7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過3 000 m.該省轄2個地級市、6個民族自治州,4個縣級市、34個縣、366個鄉(鎮)和4 166個行政村.青海牧區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東部和北部.盡管地域廣闊,但這些地區大多位于高寒地帶,地理位置偏遠且閉塞.因此,青海省的經濟發展以牧業為主,工業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城鎮分布較為分散,其中大部分地區處于《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所設定的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之內,占全省面積的89.82%(數據來源:青海省統計局).如何解決好人地之間、生態與經濟之間的矛盾,是青海政府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響應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倡議、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等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青海應牢固樹立生態環境優先的發展理念,以推進縣域城鎮化或就地城鎮化的主要舉措,打通農牧區城鎮化盲點,加快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在生態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下持續縮小農牧區與中心城鎮之間的差距,共同構建產業集約循環、資源永續利用、環境有效治理、生產生態互利共贏的高原特色現代生態農牧業城鎮化新格局.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地區,新中國成立初期,城鎮建設雖已初步發展,但受自然生態環境及地理位置的限制,城鎮基礎設施仍處于起步階段,公共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整體城鎮化水平較低且城鎮功能單一.改革開放后,青藏高原的城鎮化建設翻開了新篇章.青海省政府加大了對城市環境的整治力度,優化了城鎮布局,并不斷完善城市供水、供熱、道路、管道、綠地面積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新時代,青海抓住西部大開發、援青服務、“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等機遇,進一步推動了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了基層社會服務,并加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通過多元協同社會資本進行投資融資,打造了省內綠色產業鏈,并向外輸出如枸杞、青稞等高品質的綠色產品,從而加快了區域內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使城鎮化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然而,與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青海的城鎮化發展水平仍較低.在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金投入等方面,青海仍不及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因此,青海的城鎮化建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1.2 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新型城鎮化是推進城鄉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總抓手.以上分析可得,首先,青海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城鎮化全過程,以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為目標,積極落實黨中央關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總體部署,以習近平綠色生態文明觀為指導,立足于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創新城鎮化發展理念,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創新城鎮管理方式,城鎮化率逐年遞增,取得一定成效.其次,青海新型城鎮化堅持以城鄉融合提質增效為目標引領,深化城鄉發展模式改革,建立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激發城鄉居民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凝聚強大合力,推動高原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再次,青海厚植生態資源稟賦,據此建立一整套獨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與小城鎮融合的特色文旅體系,依托特色小城鎮為新型城鎮化推進的載體,深度推進高海拔農牧地區城鎮化,構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典范.通過利用獨特的生物資源建立特色生化綠色產業鏈,培育綠色支柱產業,加快推進區域內產業的轉型升級,推進城鎮化向綠色、集約和低碳方向發展.最后,青海兼顧發展與保護的城鎮化開發理念,牢固樹立生態保護底線思維,將生態資源保護放在首位,在合規、合情、合理范圍內酌情開發城鎮化用地資源,并團結區域內多民族共同發力,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共同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2 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SWOT分析

青海是三江源的發源地,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青海的高寒地理氣候使其缺乏特色產業支撐,加上人口稀少、環境惡劣、生態脆弱,自然環境與自然條件制約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筆者就青海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多種路徑及可能性,提出針對青海地理、宗教、人口、資源、文化以及生態特色,構建新型城鎮化之思路,進而在高原新型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中促進青海省新型城鎮化的持續發展.

2.1 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內在優勢

2.1.1 地理區位與資源稟賦優勢(S1)

習近平在青??疾鞎r指出,“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獨特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共同作用下,“青海熱”現象已成為推動省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旅游資源的開發使得青海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環青海湖和祁連、門源、互助、坎布拉等以旅游為標志的公路相繼打造完畢.以觀光為主的旅游公路,多條通往甘肅、四川、西藏等地的省際通道相繼打造完成,“青甘大環線”“西北大環線”等線路的進一步完善也為青海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另一方面,作為河湟文化的發祥地,青海域內擁有獨具特色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多元生態文旅產業開放潛能巨大,依托現代化交通網絡、信息技術宣傳,有效激發區域生態文旅產業的巨大活力,推進民族性、多元性、生態型的新型城鎮化產業集群體系的構建.獨特的地理區位及綠色生態旅游蓬勃發展,為青海持續推進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2.1.2 生態產業開發潛力巨大(S2)

2021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青海提出“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12]等要求,為青海加快轉變產業結構,建設二三產業并駕齊驅的新型城鎮化產業結構提供了良好基礎.青海作為我國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潛力巨大的地區之一,區域內優質的自然資源稟賦也成為青海新型城鎮化推進的內生動力和發展依托.首先,青海地區地理環境特殊,生態文化資源積淀豐厚,蘊藏著豐富的農作物品種和野生植物種群.綠色農作物品種、林業樹種、生物種群等豐富的高山高原資源,為青海綠色生物醫藥、高原動植物資源精深加工產業縱深發展提供了可靠基礎.其次,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十分重視環境區域點位的開發,依托湟水河網互聯貫通水系資源,為現代綠色生態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青海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基準,將域內富余的產能資源有效轉為可持續開發的綠色生態產業,如鹽湖產業、光伏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建設,并以科技創新為抓手,不斷提升鹽湖鉀、鈉、鎂、鋰等產業融合開發水平,推動生化環材產業有效銜接、緊密協同,逐步打造國內規模齊聚、綠色環保、創新能力較強的生態產業新格局[13].

2.1.3 多元特色文化底蘊深厚(S3)

青海是河湟文化的發源地,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文化資源.作為多民族聚居代表地區,青藏高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各民族人民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心樞紐,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文化特色被傳承下來,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多彩.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土族、哈薩克族等近四十個少數民族聚集于此,不同民族間表現出的民族習俗具有較強的地域特色,也正是這些不同民族文化的異同,使青海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其中,西寧市區西部的塔爾寺、城東區東關清真大寺、海東市平安區“袁家村”民俗文化小鎮、互助小莊土族民俗村、藏傳佛教文化、藏醫藥技術、唐卡藝術、土族堆繡刺繡等均呈現出各自鮮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這些特色既具有文化融合的新優勢,又極具民族文化產業傳承與發展價值,為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有利的經濟文化條件,同時也為民族團結共同發展提出了必然要求.

2.2 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內在劣勢

2.2.1 產業規模集聚效應不甚明顯(W1)

盡管青海生態產業發展整體態勢較好,但是生態產業的規模集聚效應不夠明顯.首先,青海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高層次專業化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生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先進技術和設備需要進一步更新,產業發展尚未形成對區域經濟具有較強帶動支撐作用的支柱型產業體系.其次,青海境內第二產業是區域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但因工業基礎薄弱,加上第三產業所占比重較低,服務業發展滯后,無法為第一、第二產業提供優良的配套服務,且產業缺乏整體協調性,產業間互融共生共促的系統化發展能力有限,產業的規模集聚效應仍需提高.同時,由于科技快速發展,以及對外開放進程的加快,資源進口量逐年增多,國內資源價格逐步向國際市場靠攏,東部沿海地區利用國外資源的規模日益擴大,在原材料和能源等初級產品需求方面東部沿海地區具有更大的選擇靈活性,這樣就降低了對于資源豐富的青海地區的依賴程度,從而對該區域的能源依賴型產業帶來了新的挑戰.此外,受生態環境脆弱以及科技研發力度不足等方面的影響,青海地區高層次人才短缺,產學研協同發展能力相對較弱,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青海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進程.

2.2.2 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較為有限(W2)

我國城鎮化推廣一般分為由中心城市帶動的“擴散型”與地區先行的“試點型”兩種城鎮化推進策略,而西寧作為青海省的中心城市,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作為青海省經濟的增長核心,中心城市西寧在“擴散性”彌合作用方面并未得到有效發揮,其輻射帶動能力也尚未得到充分體現.首先,青海地處青藏高原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遠離中國市場主要的經濟增長點,受到高海拔的交通運輸條件的限制,使其在吸引外商投資、拉動區域經濟增長以及人才招攬等方面吸引力相對不足.其次,青海的經濟結構相對單一,主要以傳統的農牧業為主,缺乏現代化的工業和服務業支撐,致使中心城市的發展缺乏足夠的動力.同時,作為青海中心城市,西寧的城市增長極效應并未達到最優,中心城市活力的不足制約著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的整體進程.此外,受制于高海拔和多民族的地區特點,農牧民生活習慣的差異使得就地城鎮化成效不明顯,新型城鎮化推進緩慢.

2.2.3 對外開放程度有待持續增強(W3)

青海省地處西北邊疆地帶,外商投資企業少,對外貿易的發展空間有限,外向型經濟發展無論在總量上還是在結構上都處于弱勢,落后于全國的發展水平.地理位置方面,受制于地理位置影響,跨省跨國產品的出口和流通存在極大不便利的情況.被迫中轉貿易大幅度增加了對外貿易成本,極大地降低了省內綠色產品出口成交量;進出口業務率方面,即使注冊在籍的擁有進出口權的企業數量較多,但實際開展進出口業務的卻比較少,其中近三成企業進出口貿易額較低;進出口結構方面,青海出口額大于進口額,進出口結構出現不平衡;宏觀政策方面,由于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兩高一資”(指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產品)產品出口較多,而2008年以來,因國家限制此類產品出口,宏觀調控政策對西寧地區對外貿易產生了較大影響.另外,青海地處我國邊疆地區,近年頻繁受境外、域外敵對勢力影響,分散了省內群眾的注意力,省內對外開放的意愿并不強烈,“偏安一隅”的保守主義思想卻占據上風.

2.2.4 城鎮多元協同共建機制不夠完善(W4)

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各主體的資源優勢未能有效激發與整合,多元主體協同共建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國實行黨集中領導下的分級行政轄區管理體制,各級地方政府是管理其行政區域以及利益相關問題的主體,因此在城市經濟發展上往往以“行政區經濟”的形式運行,城際合作往往受制于行政級別不對等、地方發展意愿不統一、成本分擔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在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行政區劃的條塊分割導致各自為政的情況仍然存在,未形成市場化的利益共享、大數據共享、信息互通、資源自由流動等方面的區域有機協作機制,行政壁壘并未完全打破,跨區域問題往往要通過省級政府進行協調,這樣就導致地區政府政策執行碎片化,阻礙了新型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通常在具有共同經濟利益問題上相對容易協調,而涉及生態治理、高科技信息產業、制造業空間布局等相關方面各條塊難以達成共識,各地政府往往選擇有利于自身的實施辦法來落實,城鎮化推進出現“跨區域治理失靈”的現象.社會組織、市場力量、民眾在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自覺協同參與的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各主體協同共治的合力有待增強.

2.3 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外部機遇

2.3.1 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戰略(O1)

新型城鎮化高質量建設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深入貫徹實施,為青海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青海地處新亞歐大陸橋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是長江經濟帶連接歐亞大陸的主要橋梁,在“向西開發”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隨著“西部大開發”發展戰略,“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契機,“蘭西城市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等國家發展戰略的縱深推進,西寧作為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和載體,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從區域深度合作來看,黨中央統籌協調,以共同富裕為現代化目標,相繼出臺對口援青、東才西引等政策性機遇,將有效推動青海新型城鎮化與其他省份在基礎設施、人才、科技、資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資源稟賦與轉化媒介有機結合,帶動新型城鎮化提質增效.因此,青海應抓住中央提供的政策機遇,厚植區域內人文自然資源,厚積薄發,轉換區位優勢資源為發展優勢,創新城鎮化發展策略,吸引域外投資,堅持“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共建青海新型城鎮化新面貌,從而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2.3.2 數字技術與信息共享平臺賦能(O2)

新時代以來,青海密切關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水平和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加快對云計算、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電子商務、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高端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形成軟件業、電子信息服務業的集聚,建立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態系統,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不竭的動力來源.一方面,充分利用數字信息打造的公眾號平臺、“一站式矛盾調解處”[14]、“1平臺+1中心+N個應用”區塊數據平臺(《青海西寧市領軍智慧城市打造智慧生活》,央廣網,2018年11月)等便民電子化服務,暢通民意反映渠道,保障公眾權益得到合情、合規、合理化表達.另一方面,數字化政務服務平臺實時監測區域動向,在生態開發、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方面提供技術性支持,界定開發與利用的范圍,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合理的建設區間.此外,信息資源共享為青海城鎮化開發提供更精確的數據支持,在人口流動、環境監測、公共安全、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樣便于規劃和管理城市資源,確保城鎮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2.3.3 綠色清潔能源的高質量開發與運用(O3)

青海境內豐富的太陽能、風能等綠色可再生資源持續助力新型城鎮化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框架和發展機制,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水平達到全國前列,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實現跨越式增長,特高壓外送通道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構建起了相對完整、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新能源產業鏈,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2020年以來,青海省清潔能源發電量呈逐步增長態勢,同時,省內光伏項目的開發,極大程度上為當地發展鄉村旅游和特色種植等產業提供了大量的扶持資金(《2020年青海省清潔能源發電量847億千瓦,同比增長8.7%》,中國新聞網,2021年2月).綠色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符合新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省內“煤改氣”“煤改電”等工程的開發為其他省份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借鑒.目前青海省著眼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廠遷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建設,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清潔能源的大力開發和利用成為西寧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為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2.4 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外部挑戰

2.4.1 生態保護政策執行能力提升(T1)

十八大以來,青海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作為重要突破口,以制度“籬笆”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為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以制度化形式規劃城鎮化建設的內涵和外延,因此,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一方面要求堅決貫徹執行生態保護政策,另一方面,對科學貫徹執行生態保護政策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新型城鎮化建設應嚴格按照域內功能區分,科學合理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對于重點區域,堅決以環境保護為主,依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綠色產業的規模集聚效應,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協調;限制開發區域,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綠色特色產業發展,逐步實現生態功能的提升;禁止開發區域,嚴禁各類開發活動,切實保障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青海省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與建設標準,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優先,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城鎮化奮斗為目標,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城鎮化道路,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但客觀來講,特殊的戰略定位與政策性導向一定程度上限制城鎮化建設空間,緩慢增幅的綠色城鎮化規劃體系短期內并不能提供新型城鎮化在物質方面的支持,城鎮化建設效能不明顯.

2.4.2 高層次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T2)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量,更是新型城鎮化開發的重要引擎.然而受地域發展不平衡的影響,青海省以及整個西北地區面臨著嚴重的人才外流問題.目前,西北地區的產業體系主要以能源化工和生物制藥為主,導致該地區無法為從事計算機、互聯網產業、新媒體等專業的在籍大學生提供適當職位,降低了對這些領域人才的吸引力.域內發展人才供給結構上,一般性人才較多,外部引進高端人才占比較大,本地戶籍人才比例相對不高,特別是能夠突破重大關鍵技術、攻克重大技術難題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偏少,領軍型人才和團隊則更加缺乏,加之中心城市對人才的“虹吸效應”[15],城鄉之間人才資源需求日趨增大.此外,高層次人才緊缺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向優質、穩定、高效、持續推進的嚴重制約因素,特別是相對中東部地區在經濟水平、用人機制、自然條件、地理位置中缺乏優勢,高層次人才引進難凸顯,滯后了域內城鄉區域的協調、快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2.4.3 政府間資源整合與有效合作(T3)

英國物理學家Geoffrey West研究認為,城市人口每增一倍,各種經濟活動的人均指標,包括人均收入、人均存款以及犯罪率,都會隨之增長15%.此外,如果同一個人搬到了一個比現在大兩倍的城市,那么按照任何可以衡量的指標計算,他的所有產出也會增加15%(《都市圈競爭的時代》,澎湃網,2021年3月).因此,政府之間為了自身的地區性利益,在不同程度采取了“人才、資金”吸引政策.相較于其他地區,青海綜合競爭實力方面稍顯不足.盡管在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與周邊的蘭州、西安、成渝等地區的吸引政策相比,青海省面臨著困境.受制于自身發展特點,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產業結構單一,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相對較低,這些都極大地制約了青海在條塊中的競爭力.此外,城市規劃缺乏前瞻性和可持續性,城市產業發展缺乏協調性和互補性,城市管理缺乏精細化和智能化等,內生性問題也影響著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進程,制約著綜合競爭實力的提升.

3 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策略

3.1 S-O質效型發展戰略

青海新型城鎮化應立足區位生態和資源優勢,以生態資源保護為前提,著力推動綠色能源、農牧特色優勢產業、生態旅游、生態文化等產業聚集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優質高效”字號綠色產品和品牌,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有效提升核心競爭力.首先,依托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與西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鹽化工、生物醫藥等特色優勢產業,將傳統產業改造和循環經濟發展融為一體.其次,以政策性傾斜為發展契機,立足生態文明、地緣區位、產業發展、民族文化、投資貿易等優勢,推動構建對內對外開放窗口,不斷增強開放型發展的內生能力,發揮中心城市集散功能,圍繞農業生產區和工業集中區,培育生產與物流的良性互通,從而提高層次,壯大規模.再次,加快地區商貿物流業發展,深化與沿海港口的合作,打造無水港等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綜合物流基地、青藏高原東部國際物流商貿中心.推動青海積極參與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不斷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程度,為加快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優質平臺.最后,依托高校、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開拓發展商務會展,完善商務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扶持培育工業設計、節能環保、成果轉化、信用評估、工程和管理咨詢等科技服務和中介服務;提高民族特色餐飲業和住宿業經營水平,鼓勵發展居民服務業.

3.2 S-T合作型發展策略

由省委、省政府牽頭,強化與各級地方政府、社會性組織、志愿服務活動等達成互惠型政策合作協議.以互利共贏為原則,以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為目標,通過優化政策資源配置、加強政策協調配合等方式,招商引資,加強不同地區之間的貿易、資金、人才等方面的跨境流通,持續助力青海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時,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省委、省政府積極引導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技術升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此外,通過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擴大投資和拓展市場,以黨組織為核心引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推進青海新型城鎮化發展.在城市規劃方面,通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等方式,不斷改善城市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從而提高城市的承載力和吸引力,讓城市能夠更好地吸引人才、資金和投資企業.還要積極推動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促進城鄉間的人口流動和資源共享,縮小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差距,在實現互利共贏的同時,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實惠.

3.3 W-O扭轉型發展策略

在國家大力推進“智慧城市”與“數字鄉村”建設背景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支撐媒介作用越來越凸顯.首先,通過搭建協同治理信息平臺來提高都市圈內部各城市和鄉鎮之間信息的通達度,加強各類資源在時間、空間上的高效整合,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都市圈協同治理當中,構建相互貫通的信息共享數據平臺,為協同發展提供數據支持,從而提高中心城市與周邊各城鎮在決策制定上的精準性和前瞻性.其次,圍繞省會城市功能,加強作為省會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提供大量的服務業就業機會,進一步加強經濟中心的職能.加快推動產業互補錯位發展,從產業鏈上下游對接、共性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多層面、多角度構建互相協作及資源整合的合作模式,形成布局合理、錯位發展、相互支撐的園區產業發展新布局,逐步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避免產業同構、同質競爭,低水平重復建設等造成的資源浪費.再次,結合青海不同的資源稟賦、產業發展條件,以國家級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推行特色農牧產品產業化經營,建設特色農產品供給基地.最后,明確合作城市功能定位,在打破行政區劃的基礎上,通過資源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與市場的更加融合,以及各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城市間的分工合作和優勢互補,獲得共同利益.通過分工協作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從而實現城市功能互補,增強區域競爭力.加快海東副中心城市建設,加大專項資金、省級專項債資金傾斜力度.

3.4 W-T內生型發展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高質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應當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核心.首先,持續推進未來風電、光伏等行業進一步融入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以智能電網為核心、可再生能源為基礎、互聯網為紐帶的能源互聯網.通過能源與信息高度融合,打造分布式發電、儲能系統等組成眾多的微型能源網絡,催生更多的就業服務機會與平臺.其次,在技術研發、專業人才、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充分發揮優勢,通過開發和利用低碳排放的清潔能源創造的商機,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吸引更多技術領域的高質量人才.最后,要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載體,著力強化數字技術發展,推動數字技術在賦能城鄉區域發展中不斷優化升級,重點在數字技術人才培養、成果轉化與應用上下功夫,實時根據區域發展需要,動態調整數字技術運用方式,最大程度地與都市圈建設實際相結合,迸發強大的發展合力.

4 結語

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是統籌推進城鄉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路徑,同時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最終實現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目標的戰略需要.本文基于SWOT理論的分析框架,探尋青海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發現,青海城鎮化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優勢與難得的外部機遇,有著縱深發展的廣闊空間,但仍然存在政策執行能力相對較低、體制機制創新滯后、高層次人才緊缺等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研究認為,基于新的戰略發展時期,全面推進青海新型城鎮化建設高質量發展應從S-O(質效型發展策略)、S-T(合作型發展策略)、W-O(扭轉型發展策略)、W-T(內生型發展策略)著手,高質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新型城鎮化建設重在挖掘自身生態資源稟賦優勢,破除體制機制壁壘,積極引進各型各類高層次人才,凝聚多民族群眾奮斗合力,以環境保護型為優先戰略,以數字技術信息和服務平臺為支撐,秉承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抓住國家政策機遇,發揮內部資源優勢,適時優化資源要素配給,統籌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各族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進一步推動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

猜你喜歡
青海城鎮化生態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大美青海
青海行七首(錄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漸入佳境
青?!瓣J關”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生態
城鎮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