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冬奧精神的形成與時代價值

2024-01-20 20:55鵬,鄭
關鍵詞:體育事業共創體育精神

黃 鵬,鄭 芳

(1.西北民族大學 體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2.西北民族大學 舞蹈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0 引言

2022年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提出:“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冬奧精神[1].是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北京冬奧精神不僅誕生于偉大的冬奧事業,更誕生于中國體育事業百年奮斗的歷程之中,是對中國體育精神譜系的繼承和發展,此外,冬奧精神還凝聚著共同體理念,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展望.“一起向未來”的冬奧口號與“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一脈相承,又體現出時代特征[2],表達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攜手并進、共創未來的美好愿景.厘清北京冬奧精神誕生的國際背景、時代脈絡,有助于深刻理解冬奧精神的內涵價值,把握冬奧精神與國際格局之間的關系,為冬奧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1 國際大變局時代中的北京冬奧精神

1.1 體育賽事與世界格局

從奧運會及其他大型體育賽事的發展歷史來看,體育賽事與國際格局的演變呈現出一種互為鏡像的關系.隨著西方完成工業革命,世界開始進入到歐洲中心主義定義的空間秩序的時代,在其操盤下殖民體系的快速形成加速了人口、資本、技術等在世界范圍內的快速流動,而這時期體育賽事的主辦權和話語權也牢牢掌握在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手中,之后隨著一些后發國家也逐漸開始并完成了工業化,又形成了多國之間相互爭霸的復雜局面,所以盡管現代奧運會的初衷是“促成一個關注人類尊嚴的和平社會”,但難以否認的是奧運會同時也成了資本主義體系在全球擴張時以體育為媒介的意識形態,在“差序格局”的文明論遮掩下通過帝國主義的炮火、資本、傳媒體系向全球傳播.但是隨著近代殖民解放運動與獨立運動的浪潮,戰后世界體系和多邊主義開始形成,奧運會也納入了更多的國家成員與民族文明,形成了具有超越性和包容性的文化體系.

1.2 世界變局與冬奧精神

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相比,2022年的冬奧會似乎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國際局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大型體育賽事延期、停擺,國家體育治理赤字、發展赤字等結構性問題不斷突出,在此之下,國際奧委會在“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的基礎上新增加了“更團結”一詞,如果說“更高、更快、更強”是對人類工業化、現代化的追求,那么“更團結”就是對世界各國發展困境、社會危機的反思與調整,當前國際社會迫切需要一場更團結的奧運會.

2022年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提出“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充分肯定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巨大成績,全面回顧了7年籌辦備賽的不平凡歷程,深入總結了籌備舉辦的寶貴經驗.北京冬奧會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全國人民更好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還為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之下的國際關系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冬奧精神從戰略維度、戰術維度和作業維度解釋了北京冬奧精神的重要意義.戰略維度是指“胸懷大局”,“胸懷大局”是一種處世理念、發展原則,當今所說的大局,更多的是指天下大局.如今全球化趨勢將世界各國緊密聯系在一起,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國際社會上任何一個問題都有可能引起連帶效應.此外雖然不同國家和地區發展程度有所不同,但都是人類文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應相互幫助、共同發展,我國一直秉持著胸懷天下大局的外交理念,幫助部分落后國家和地區走出貧困、解放生產,所以說胸懷大局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做出的偉大戰略選擇,是著眼于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的中國戰略.戰術維度是指“共創未來”,“共創未來”是一種合作方式、發展方式,其不僅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生動體現,同時也包含了和而不同的人類文明,“共創未來”的重點在“共”字,“共”字并未指向差異,而是“求同”,表達了一種“和”的文化底蘊.一方面傳遞了北京冬奧會包容與團結的價值理念,另一方面表達了中國與世界各國文明交流共享的期待,維護世界文明多元化、和平發展、和諧共存的趨勢和追求,這就超越了西方文明的中心論與沖突論,為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作業維度是指“自信開放、追求卓越、迎難而上”,“自信開放、追求卓越、迎難而上”是一種方法論,是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推動國際間交流合作,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程中所要展現出來的工作態度.疫情的影響仍在考驗全球治理能力,國際動蕩與風險不斷增加,逆全球化下引發的一系列全球性問題使得國際局勢難以穩定,諸多負面情緒和問題被進一步放大[3],面對這種百年未有之變局,世界各國要擯棄保守主義,加強交流與合作,以更加自信開放的態度處理國際事務,在此基礎上,共同迎難而上,面對各種挑戰,應對各種危機,建立和平穩定的國際局勢.

2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下的北京冬奧精神

2.1 體育精神

體育精神源于社會體育實踐、體育基礎、體育理念,作為一種展現體育功能變化的載體,通過對體育意識形態的高度凝練,給人以生動的意向,具有促進體育事業發展乃至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作用.隨著體育的大眾化發展以及與其他社會領域的融合發展,體育精神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體育精神不僅表征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體育事業方面的歷史進程、民族文化、發展進路,還表征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方法論意義[4].正如黑格爾所言:“優秀的精神超脫了個體和部分的局限,凝聚著廣泛社會實踐的共識價值和集體意識,連接著人們的利益與情感,使人們走向一致[5]”.

2.2 北京冬奧精神繼承和弘揚了中國偉大體育精神譜系

精神是特定社會背景下的產物,也受一定歷史經驗的影響.北京冬奧精神不僅于國際局勢和社會實踐中應運而生,也傳承了中國社會不同時期的體育精神.研究建黨以來中國社會的不同歷史階段,總結不同時期的偉大體育精神的價值內涵,并在中國體育精神譜系視域下,分析北京冬奧精神對中國偉大體育精神的繼承、弘揚和發展.

2.2.1 傳承紅色體育精神

中國共產黨誕生于一個內憂外患的年代,早期共產黨人致力于尋找救國之道,青年時期的毛澤東于1917年在《新青年》上發表的《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到:“體育于吾人實占第一位置”.后來隨著中國共產黨的壯大,黨內領導人也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國民體育認知也在此期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1934年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首次提出“紅色體育”一詞,并積極在革命根據地開展體育運動,雖然在那個年代能夠支撐開展體育運動的外部資源很有限,但中國共產黨人通過因地、因時、因需制宜,使革命根據地的體育活動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如1933年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赤色體育會,由王盛榮、項英、張愛萍、施碧君、鄧發5人負責開展整個蘇區的“紅色體育”工作[6].舉辦過多次運動會,如中央蘇區五卅運動大會、八一江西省運動會、福建省游藝體育運動大會等,甚至在長征途中紅軍三大主力也曾舉辦過運動會[7].回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體育精神,發現該時期的體育精神帶有明顯的斗爭性、革命性,如毛澤東提出的“鍛煉體魄、好打日本”,賀龍提出的“體育運動軍事化”等.此外,抗戰的惡劣環境和匱乏的物質資源也是該時期開展體育運動的主要特征.可即便如此,中國共產黨人克服各種困難,將“紅色體育”的種子種在了中國社會這片土壤里,展現出迎難而上的偉大精神,為后來的體育事業乃至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2.2 傳承體育興國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面對西方國家的封鎖和國內百廢待興的局面,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展開了艱苦的體育事業探索之路.由于當時我國國民體質健康狀況是“不能迅速改變也不能適應當前生產的需要,青年學生中因身體不好,不能堅持學習,以至中途休學者大有人在;機關干部中,頭暈頭痛,神經衰弱等現象也非少見;廣大農民群眾的健康也較差[8]”.所以毛澤東在1952年6月10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上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將體育運動以“增強人民體質”為目的作了進一步明確[9],為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雖然物質匱乏,體育器材短缺,但是群眾體育依舊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截至1956年底,全國性的體育協會和籌備委員會已經有26個[10].此外,為了更廣泛的開展群眾體育,1952年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并建立了體育宣傳部門,先后創辦了《新體育》、《體育報》和英文版體育期刊《中國體育》,為體育信息的傳播、群眾體育的參與做出突出貢獻.回顧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體育事業發展,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動員人民群眾的工作經驗與迎難而上的體育精神,較大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群眾的體質健康,增強了人民群眾的體育認知,激發了人民群眾的體育熱情,發揮出了體育興國、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作用,展現出追求卓越、迎難而上的體育精神.

2.2.3 傳承體育報國精神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在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同時也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和制度保障[11].該時期開始我國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以一種更加自信開放的態度通過體育讓中國走向世界.1979年全國體育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在普及和提高相結合的前提下,側重抓提高”的方針[12],形成了在發展群眾體育的基礎上,競技體育遵循“勇攀高峰、為國爭光”的發展道路.1984年確定了“競技體育優先發展”的戰略方針[13],使我國競技體育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女排榮獲“五連冠”,女排精神熔鑄在中國人民的奮斗進程中,自覺地充當起各個行業奮斗的動力來源,使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響徹神州大地,成為時代最強音[14].郎平在自傳中寫道:“那時候打球已經完全不是自己的事、個人的行為,而是國家的事,我們不屬于自己[15]”.與此同時,《人民日報》在《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的文章中喊出:“我們搞現代化建設,要發揮女排精神,還用憂心實現不了現代化?”可見此時已經將女排精神上升到了民族精神的高度.此外,該時期我國還積極承辦體育賽事,1990年中國成功舉辦第11屆亞運會,打開了中國通過體育賽事的舉辦實現國際交流的局面.2008年北京冬奧會又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回答了百年前《天津青年》曾發出的“奧運三問”,也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回顧該時期的體育事業發展,在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背景下,一方面競技體育榮譽與國家形象緊密結合在一起,成為民族強盛的化身,以女排為代表的體育精神更成為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重要源泉,體現出中華兒女胸懷大局、追求卓越、為國爭光的體育精神;另一方面在該時期我國積極參與、申請與舉辦各種形式的體育賽事,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全球體育交流之中,展現出該時期我國自信開放的體育精神.

2.2.4 傳承體育強國復興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全國人民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16].在國內建設方面,圍繞著體育強國建設,從人們的生命健康實際訴求出發,全民健身與健康中國工作被擺上了重要日程,致力于將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實現人民群眾的幸福和健康生活作為推進體育建設強國的重要基礎.此外,為落實“不斷開創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體育+”、“+體育”的新多元融合模式逐漸形成并不斷完善,體育逐漸被納入到更廣泛的社會生產領域與文化領域.在新時代,我國把體育事業融入到“兩個一百年”的偉大奮斗目標格局中去謀劃,為體育強國建設這一復興夢不斷注入新活力.在國際交流方面,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國際地位也日益提升,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突出呈現超越族意識,實現類意識的趨勢,尤其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以后,我國在體育賽事、體育外交過程中不斷傳達著“義利相兼”“開放包容”“命運與共”等體育價值觀,比如北京冬奧會上“一起向未來”的倡議與國際奧委會提出的“更團結”交相呼應,表達了中國與世界人民攜手并進、守望相助、共創未來的美好愿景,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胸懷天下大局的政治理想.回顧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體育工作,一方面體育作為媒介被納入到更廣泛的社會生產與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體育也納入更多的價值內涵和文化樣態來豐富自身的內容體系,在國內建設與國際交流的舞臺上,我國始終以追求卓越、迎難而上的工作精神來實現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體育事業的協調發展,以胸懷天下大局的政治理想和自信開放的處世態度踐行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實際行動表達著與世界人民共創未來的美好愿景.

2.2.5 體育精神百年歷程與冬奧傳承發展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它是在廣泛社會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方法論共識,用以指導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每一個時代都會因社會基本矛盾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社會任務和社會目標,但是在解決社會任務、完成社會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所要堅持的精神信仰卻是有共識的,體育精神也不例外,有其自身的歷史邏輯與時空形式,由主要領導人對其內涵加以揭示,并作為特定的歷史概念保存下來,用以指導后世的體育工作發展,所以說體育精神有著極高的傳承價值,凝聚著百年來我國體育事業建設發展的智慧經驗,是新時代把我國建設成為體育強國乃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密碼.

如上文所述,北京冬奧精神一脈傳承于中國體育精神的百年經驗,是中國體育精神譜系的應然結果.如新民主主義時期的體育救國之路上所展現出來的迎難而上的體育精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體育興國之路上所展現出來的追求卓越、迎難而上的體育精神,改革開放時期的體育報國之路上所展現出來的胸懷大局、追求卓越、自信開放的體育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體育強國之路上所展現出來的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成為北京冬奧精神的內涵.此外,北京冬奧會提出了“共創未來”的精神要義,“共創未來”更加抽離個體、導向整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法論指導.目前國際社會的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相互依存的需求不斷提高,中國在世界舞臺上一直秉持著和平、發展、團結、一致合作、共享發展機遇的理念,事實證明“共創未來”是面對當今世界變局的必由之路.所以說,北京冬奧精神是歷史經驗與現實局勢下的產物,是世界和平發展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3 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北京冬奧精神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五位一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藍圖,即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了方向.北京冬奧會秉持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一場國際體育賽事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聯結在一起,旨在建立一個共同進步的大家庭,體現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個體與共同體價值共享的原則,打破了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17].此外,冬奧精神還倡議著世界各國攜手并進,以更加積極開放的態度迎接變局之中的挑戰,秉持著天下大局的政治理想,構建起和平穩定的世界秩序,所以說北京冬奧會是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具體實踐[18],北京冬奧精神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

首先,胸懷大局也是號召世界各國要胸懷天下大局,其背后蘊含著奧林匹克“更團結”的精神和力量,更加強調在這種“大局觀”之下發揮體育對構建命運共同體的作用,而并非僅僅是“更高、更快、更強”的角逐,將“大局觀”這一理念納入到奧林匹克運動,一方面呼應了“更團結”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體現了當今更加注重世界觀和人類觀的發展趨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需要北京冬奧精神所倡導的“大局觀”理念,它同時也豐富“共同體”的概念.由此可見,北京冬奧精神所表達出來的“大局觀”精神,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奧林匹克賽場上的理論建構和豐富.其次,部分國家因世界經濟、政治、科技去中心化趨勢而采取的所謂“封鎖”、“抵制”、“制裁”等手段強化世界格局的不穩定性,國際輿論競爭與戰略博弈也愈發變得嚴重起來,加之世界長久以來面臨的資源短缺、環境惡化、民族隔閡等社會性問題,要建立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仍需走很長的路,所以說世界人民要弘揚迎難而上的奧運精神,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共同治理和完善國際問題,著力實現世界人民的共同繁榮.冬奧精神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體道路的實踐指導.最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表達著一種“天下為公”的共同體追求,強調著人類休戚與共的關系,從國家間類同關系出發,構建出基于差異基礎上的“大同”[19],而只有世界人民攜手并進、共創未來,才能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實現“大同”的國際社會,這種“共創未來”的共同體思想來源于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所在.在百年未有之變局的當下,北京冬奧會被賦予了更多的歷史使命,“共創未來”是對冬奧口號“一起向未來”和奧林匹克格言“更團結”的回應,有著體育期待的構想和詮釋,同時還包含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而不同”的思想,有著未來世界的共同愿景[20].

4 結語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進偉大的事業.奧運會已成為國際上國家間展示的重要舞臺.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提出:“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一方面北京冬奧精神既傳承了中華體育精神譜系中的迎難而上、追求卓越、自信開放的民族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理論支撐,成為鼓勵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努力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另一方面北京冬奧精神又具有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的當下應胸懷大局、共創未來的時代性,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體現出中國致力于世界各國和諧共生、共同發展的大國責任.

猜你喜歡
體育事業共創體育精神
加油,沖吧,體育精神!
共享豐收喜悅 共創美好生活
北京冬奧會“備戰辦”模式對河北體育事業發展的啟示
“十三五”成績單
——示范區建設中的云南體育事業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體育精神
共創美好生活
我國體育事業財政支出:規模、結構與空間效應
只為娛樂,無關輸贏——古人的體育精神
創新與堅持 共創黔茶輝煌明天
簡述體育強國戰略下殘疾人體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