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認同理論的學術圖景

2024-01-20 20:24潘同人
關鍵詞:國家政治

潘同人

(天津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384)

如今,有關政治認同的各類研究成果可謂浩如煙海,其中既有針對社會成員政治認同現狀的實證研究,又有針對政治認同領域某一問題的理論思考。無論是馬克思、恩格斯等經典作家,還是西方自由主義政治學家,都在自己的論著當中透露出對“公民何以認同統治者”這一基本問題的關切。要為政治認同理論勾畫一幅相對完整的學術圖景,必須回到厚重的理論典籍之中,通過對學術史的詳細梳理而探尋政治認同理論的演進邏輯。

一、政治認同的經典回顧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著中的政治認同思想

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直接提出“政治認同”的概念,他們在政治認同方面的基本觀點,可以從他們的國家觀當中得到印證。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它認為國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國家的出現,反映了統治階級特殊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深刻矛盾?!罢怯捎谔厥饫婧凸餐嬷g的這種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國家這種與實際的單個利益和全體利益相脫離的獨立形式,同時采取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盵1]164“虛幻的共同體”道出了國家的主觀建構特征。一個國家的存續與發展,需要統治階級不斷地將自己的階級意識轉化為“共同體”的意識,這就是國家取得全體社會成員普遍認同的過程。

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當中,政治認同是統治階級意識形態得到鞏固的一種表現。馬克思指出:“每一個企圖取代舊統治階級的新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盵1]180當全體或絕大多數社會成員都將統治階級特殊利益視為公共利益的時候,統治階級占主導地位的政治體系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鞏固。這種鞏固投射到思想層面,就體現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盵1]178社會成員普遍接受統治階級的思想體系,意味著他們認可或接受了統治階級在經濟運轉和政治生活中占據絕對優勢的現狀,達到了政治認同的心理狀態。

列寧在俄國革命的過程中,強調由外而內地塑造俄國工人的“階級意識”。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過程中,啟發并凝聚階級成員的階級意識至關重要。階級意識形成的過程也是政治認同形成的過程,即對無產階級政黨和國家政權的認同。列寧對這一點有非常清楚的認識,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意識是一種從外面灌輸到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中去的東西,而不是一種從這個斗爭中自發地產生出來的東西……社會民主黨的任務就是把認清無產階級的地位及其任務的這種意識灌輸到無產階級中去?!盵2]列寧有關階級意識產生方式的論述,對于研究現代社會政治認同的生成邏輯,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十月革命勝利之后,列寧深切地體會到群眾的認同對無產階級政黨的重要性。當時俄國的社會結構比較復雜,除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以外,還有大量的非無產階級群眾。爭取他們的支持和擁護,對于革命的最終勝利是非常重要的?!拔覀兠鎸Φ氖菬o產階級群眾和非無產階級群眾之間、他們的社會利益和階級利益之間的新的相互關系。在這方面,只靠暴力是什么也做不成的。特別需要組織和道義上的權威?!盵3]基于這樣的理解,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采取了非常靈活的經濟政策,這些政策充分照顧到了非無產階級群眾的不同組成部分,增強了新政權的權威。

毛澤東政治認同思想的產生背景,是革命年代的政治動員實踐。在革命戰爭中,群眾的政治認同表現為以不同的方式參加或支持革命活動。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毛澤東就非常重視群眾的切身利益,將其視為動員和發動群眾的關鍵所在。他說:“我們現在的中心任務是動員廣大群眾參加革命戰爭……我們的同志如果把這個中心任務真正看清楚了……那末,我們對于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群眾的生活問題,就一點也不能疏忽,一點也不能看輕?!盵4]在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的條件十分艱苦,毛澤東主張通過增加物質福利來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并認為只有這樣做,老百姓才會心甘情愿地提供各種資源來支援革命,“他們才會說我們要東西是應該的,是正當的?!盵5]

(二)西方學術史中的政治認同思想

英語中的“認同”(identity)源于拉丁文idem(意為相同),它最早作為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出現在學術領域。二十世紀上半葉,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討論了一種名為“認同機制”的心理過程,他認為認同就是“一個自我對另一個自我的同化”,他還舉例說,“假如一個男孩使自己認同父親,他就想像父親一樣?!盵6]從這個意義上講,認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心理現象,它的產生起源于自我與他者持續交往的社會過程。在自我與他者的頻繁互動當中,人們可以發現自我與他者的差異,根據這種差異來建構和確認自我的身份?!耙虼苏f,差異構成了認同”[7]。二戰以后,弗洛伊德的學生埃里克森系統地闡釋了認同理論,他用該理論分析了美國青少年普遍存在的“認同危機”“認同混亂”等社會問題,他一方面將“認同”(1)埃里克森所說的“認同”,英文為identity,國內學者大多將其譯為“同一性”。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來說,漢語中的“認同”是比“同一性”更容易理解的學術概念。因此,本文將埃里克森著作中的核心概念譯為“認同”。解釋為社會角色、個人特性或有意識的自我意象,另一方面他也強調“認同”還包含了一些難以處理和惡意較多的含義[8]。20在《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一書中,埃里克森將“認同”視為一個隨著生命周期的演進而逐漸“長成”的社會心理過程。

20世紀70年代,有學者開始在政治層面使用“認同”一詞,出現了“政治認同”的概念。美國學者羅森邦指出:“政治認同,是指一個人感覺他屬于什么政治單位(國家、民族、城鎮、區域),地理區域或團體……”[9]6這種政治心理學的定義明確地描述了政治認同的基本特征,即它是一種公民心理層面的歸屬感,是政治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要建構這種歸屬感,“通常是由在態度上支持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方式來解決?!盵9]62此后,有相當一部分學者遵循了這種政治文化的研究路徑,將政治認同視為一種內心的情感體驗。

在政治學的視域中,政治認同通常與政治體系的合法性密切相關,甚至可以相互混用。統治合法性理論歷來是理論界關注的重點,很多學者都從“對政權的認可和贊同”的角度來界定政治認同的內涵。李普塞特認為“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統使人們產生和堅持現存政治制度是社會的最適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10]55這與單純的歸屬感相比,顯然具有更強烈的政治意涵?!昂戏ㄐ约词菍y治權利的承認?!盵11]12這種承認就是公民認同統治者和統治方式的直觀體現。在哈貝馬斯看來,一種政治秩序如果想要被視為正確和公正的存在物并且被人們所認可,必須有一些好的依據[12]。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打心眼里對之生存其中的一套政治體系表示出支持、贊成以及擁護的傾向”[13]。

二、政治認同的研究論域

(一)政治認同的類型劃分

從政治認同的產生方式、認同程度、認同狀態等方面來看,政治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美國學者卡斯特按照認同的形式與起源將認同區分為合法性認同、拒斥性認同與計劃性認同三種類型[14]。方旭光選取了政治認同程度和政治生活探索的主動性兩個變量,將政治認同分為自覺型認同、被動型認同、偽認同和冷漠型認同四種類型[15]。韓曉峰根據政治承諾和政治探索兩個因素,將政治認同分為成熟型、延緩型、排他型和彌散型[16]??椎掠绖t從認同結果、認同內容、產生形式和產生過程等多個角度對政治認同進行了二元區分[17]。對政治認同進行類型學研究的目的,在于將抽象的理論模型適用于具體的政治情境,以便準確地判定某時某地公民政治認同的基本性質。

一方面,政治認同可以進行細分;另一方面,政治認同可以被視為政治心理現象的一種類型,與其他的政治情感相并列。也就是說,可以將政治認同放置于更加宏大的背景當中進行審視。有國外學者將國家認同視為愛國主義研究的核心概念,將國家認同與建設性愛國主義、象征性愛國主義、不加批判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相并列,作為衡量公民愛國主義的重要維度,并認為國家認同可以顯著地增強公民的政治參與[18]。在這里,政治認同(國家認同)附屬于“愛國主義”這一更加寬泛的領域。

在現代社會,政治認同常常具有復雜的內部結構,不同層次的政治認同構成了一定的認同序列。認同序列的調整可能引起政治共同體本身的劇烈變化?!皣艺J同、族群認同、政黨認同、階級認同的順序如果重新排列組合……那么在社會互動中就會產生如和諧、協商、矛盾、對抗等行為,進而影響到政治體系的實際運行過程?!盵19]在政治生活中,民族問題的根源往往是民族成員的認同序列出現了問題,對次級共同體的認同在一定時期內超過了國家認同,進而削弱了國家的合法性基礎。在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看來,政治認同根據其來源,至少可以劃分為歸屬性、文化性、疆域性、政治性、經濟性、社會性等六種類型[20]。不同類型的政治認同很有可能形成相互沖突的政治心理結構。

(二)政治認同的影響因素

社會成員的政治認同是認同主體與政治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其影響因素可以分為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宏觀因素指的是政治體系的運行狀況,微觀因素指的是認同主體自身的特質。理論界最早關注的政治認同影響因素是意識形態。達爾吸收了莫斯卡等人的觀點,認為意識形態可以賦予領導者以權威與合法性[21]。然而,這種觀點在西方國家并非主流,多數西方學者將資本主義民主的政治認同歸因于競爭性選舉的政治程序,其代表人物是阿爾蒙德[22]和夸克[11]47。伊斯頓將政治認同的來源分為意識形態、政治結構和領導者的個人品質,從而將思想性因素與制度性因素整合到一起[23]。

將意識形態視為政治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起源于人們對社會主義國家的研究,而將政治程序視為政治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則起源于人們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研究。隨著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政治認同的績效因素,即經濟績效對于政治認同的決定性作用。李普塞特曾經用肯定的語氣寫道:“幾代人時間的長期持續的有效性,也可以給予一個政治系統合法性?!盵10]59-60在他的眼里,政治系統的有效性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可以轉化為合法性,即經濟績效可以轉化為政治認同。

政治認同研究的微觀路徑,涉及對社會成員主觀條件的分析和描述。政治情感是影響政治認同的重要因素,因為它會“影響社會治理的成本、投票等支持傾向以及社會支持或抗爭行為”[13],進而影響一個國家的政治穩定。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公民的收入水平、參與程度和主觀能力等因素,對政治認同發生了顯著的作用[24]。這說明政治認同不僅取決于政治體系的運作情況,而且與社會結構密切相關,不同社會階層基于自身條件而產生了獨特的政治認同狀態。

(三)政治認同的觀察視角

政治認同是一種天生具有多重視角的政治現象,人們基于不同的觀察視角可以發現政治認同的多維面相。從歷史的視角來看,現代民族國家幫助其社會成員建構政治認同,本來就是其現代化進程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F代化進程與政治認同的塑造之間既有契合之處,又有背離之處,任何國家都要妥善處理二者之間的張力。對于后發現代化國家而言,“國家的時空背景決定了其往往是被動卷入暴風雨的世界,問題的緊迫性決定了政治認同的應景性?!盵25]這類國家的政治認同建構過程帶有鮮明的問題意識。例如,中國共產黨在處理新時代民族關系時提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方略。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以建構政治認同為目標,努力培育命運共同體意識、國族共同體意識和利益共同體意識?!盵26]從而開辟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27]。

從現實的視角來看,政治認同體現了特定歷史時期社會成員的利益訴求,政治認同的生成邏輯必然是這些利益訴求的文化呈現?!八枷胍坏╇x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丑?!盵28]對政治認同問題的準確把握,必須深入到利益分析的范疇,考察社會成員所思、所想、所盼之物。在政治認同的建構難題面前,中國與西方分別作出了民生政治與福利政治的時代解答[29]。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選擇了一條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認同建構之路。由經濟民生、權益民生、文化民生構成的民生內涵,為當代中國的政治認同提供了新的動力學解釋[30]。

從理論的視角來看,政治認同一直與政治身份的構建密切相關。美國學者安德森將民族稱為“想象的共同體”。因為,“即使是最小民族的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然而,他們相互連結的意向卻活在每一位成員的心中?!盵31]作為集體想象的構筑物,“民族”實體的產生得益于民族身份的持續建構。在政治國家領域,政治認同被視為“政治領域的個體公民……經由各種方式的博弈和對話所可能達成的公民間的共識?!盵32]在自由主義的理論話語下,政治認同與公民身份的認同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政治認同的產生和演變往往以公民身份的確認或承認為政治基礎。事實上,政治身份絕不僅僅是側重于政治權利義務的公民身份,諸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等側重于經濟權利義務、社會權利義務的身份設定,是當代中國政治認同生成中更加重要的政治心理條件。

(四)政治認同的中國場景

政治認同理論引入中國以后,國內學者開始運用這一理論框架分析中國社會的政治認同問題。胡建對當代中國公民政治認同狀況進行了實證研究,進而指出社會轉型、全球化等宏觀因素以及利益結構分化、政治文化變遷、民主政治建設、個體政治素質等微觀因素對政治認同的產生了深刻的影響[33]。李冰等人基于當代中國公民的政治認同狀況,討論了其背后的倫理基礎,即認同主體政治價值觀的科學構建以及認同客體的合倫理性[34]。史衛民等學者將權利認知、利益認知、政治溝通認知、政治參與行為、公民滿意度等五個因素作為考察我國公民政治認同的自變量,并用這五個變量解釋了不同人群在政治認同和危機壓力方面的差異性[35]。

隨著我國的社會轉型和階層分化,理論界開始對不同社會群體的政治認同狀況展開系統研究。目前,人們在政治認同領域關注較多的三個社會群體是大學生、農民和農民工。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當中,來自一線的思政工作者(2)所謂一線的思政工作者,是指在各級各類學校中直接從事思想政治教學和研究的一線工作人員,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生輔導員、政工干部、教育研究人員等。對我國大學生的政治認同狀況進行了深入的實證分析,他們發現諸如性別、生源地、政治面貌、學科、經濟狀況、學生干部經歷、專業性質、民族背景等因素都會對大學生的政治態度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36]。在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當中,農民和農民工由于其在社會轉型過程中較為特殊的身份特征而吸引了學者的注意力。對于農民而言,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這個階層的政治認同的形成與發展“在本質上是農民與政治權力之間進行社會交換的過程”[37],農民強烈地渴望改善生存條件,這一階層的政治認同機制處于生存理性的支配之下[38]。日常生活的境遇決定了農民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情感,為農民提供了由內而外看待國家權力的機制[39]。而農民工是介于農民階級與工人階級之間的過渡成分,他們的政治認同狀況更為復雜。有學者發現新生代農民工的政治認同已經不同于上一代農民工,他們的政治認同呈現動態變化性、群體差異明顯和漸趨理性化等主要特征[40]。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對于各個階層的政治認同狀況都造成了較為復雜的影響,“一方面,社會轉型對政治認同客體提出了政治現代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社會轉型使政治認同主體發生了身份與心態上的急劇變化?!盵41]

政治認同理論在我國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對國家認同問題的關注。中國是一個擁有十四億多人口的超大社會,在不同民族、不同區域之間建構強有力的國家認同,是黨和政府的重要使命。對于我國這樣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言,獲得并保持國家認同,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要素[42]。除了民族問題以外,妥善解決港澳臺問題,也需要進一步強化這些區域的國家認同。有學者指出,部分香港市民所懷有的“香港認同”不是一般意義的地區認同,這種認同具有主體性、異質性和優先性等特點,已經對國家認同構成了挑戰[43]。因此,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離不開國家認同的持續建構。在處理臺灣問題方面,國家認同也是一個難以回避的現實問題。劉紅詳細考察了臺灣地區國家認同的特殊性,指出普遍的民意因素、穩定的傳統因素、待變的政治因素和可變的結構因素是影響臺灣地區國家認同的基本要素[44]。王英基于社會交換理論而建議豐富兩岸的“交換性認同資源”[45],為增強臺灣民眾的國家認同提供了新的思路。

政治認同理論在我國的發展,得益于政治實踐的有力推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十分重視擴大自己的群眾基礎,通過各項改革措施贏得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認同。宋玉波等學者將全面深化改革、科學發展、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等四個要素概括為中國共產黨增強自身政治認同的基本著力點[46]。在宏大的改革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做到了“提綱挈領”,準確地抓住了幾個關鍵的要素,將建構最廣大人民群眾政治認同的主導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三、政治認同的概念譜系

政治認同不僅是一個具有較強解釋力的學術概念,而且是一個不斷演化、向外延伸的概念譜系。嚴格地講,政治認同不是一個孤立的學術概念,而是一個描述社會成員政治心理狀態的概念集合。諸如國家認同、政黨認同、文化認同、思想政治教育認同等概念,與政治認同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概念譜系。

(一)國家認同

每個人都處在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當中,都會擁有多種不同維度的社會身份?!爱攤€人被劃分為不同的群體且社會流動的機會微乎其微時,群體成員資格將被用來定義社會認同?!盵47]也就是說,“我是誰”往往并不取決于個人的生理特征和職業能力,而是取決于“我”屬于哪一個群體,取決于“我”是哪一個群體的正式成員。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社會成員必然會產生指向集體身份的社會認同。在古代社會,這種社會認同一般指向宗族、村落或城邦。在現代社會,社會認同突破了血緣和地域的約束,開始指向更加遼遠的空間范疇,最終產生了它的高級形式——國家認同。

在現代民族國家,國家認同通常與多個民族的政治整合有關?!懊褡逭J同是個人對自身處境、個體連續性和個體特征的主觀感受,這種感受來源于個人作為民族成員的社會經驗?!盵48]在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民族認同通常位于國家認同的下一層次,并且從屬于國家認同。對于中國這樣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來說,國家認同通常是在民族群體與國家的關系中形成的[49]。實現國家認同,意味著控制并減弱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之間的張力和矛盾,使國家認同成為社會成員認同序列中的支配性力量。

對于一個新興的國家而言,國家認同是政治認同的根基所在。雖然政治認同包含了眾多內容,但是國家認同始終是其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社會成員連自己置身其中的政治實體都不認可,那么這個政治實體的統治者、管理者、規章制度、運行機制等組成部分也必然無法獲得社會成員的支持,政治認同便無從談起。美國學者派伊指出:“一個新國家中的人民必須把他們的國家領土視為家園……他們的人格認同在某種程度上是被其按領土劃界的國家的認同定義的?!盵50]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這種基礎性的認同,那么它的結果必然是分崩離析。

(二)政黨認同

在現代政治體系中,政黨認同通常被視為政治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以來,政黨政治一直是民主政治的主要運作方式。這決定了社會成員對民主政治的認同,離不開對一個或幾個主要政黨的認同。政黨認同與政治認同具有微妙的關系,一方面,政黨認同是政治認同結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如果一個社會成員對所有主要的政黨感到厭煩,那么他也很大概率會厭煩整個政治體制;另一方面,政治認同擁有比政黨認同更加寬泛的內涵,在當代中國,政治認同往往更加強調道路認同,這是西方的政黨認同理論所無法解釋的。

政黨認同的概念被用來描述社會成員對政黨的政治情感。政黨認同與政治認同最大的區別,在于認同對象的差異。政治認同的客體是整個政治體系,而政黨認同的客體是政治體系中開展活動的政黨。有國外學者認為,政黨認同的概念描述了社會成員與政黨的關系,“這種關系是一種心理上的認同,即使沒有法律上的承認或正式成員身份的證據,甚至沒有一貫的黨派支持記錄,這種關系也能持續存在?!盵51]人們用這個“政黨認同”這個概念來表示個體對政黨的情感取向。在當代中國,社會成員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無疑是政治認同的核心范疇,任何對政治認同的研究,都要考慮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這一至關重要的事實。

(三)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是政治認同的重要支撐要素。與政治認同相比,文化認同的概念顯得虛無縹緲。然而,既是一種認同類型,文化認同必然也體現為某種心理狀態,即“人類對于文化的傾向性共識與認可”[52]。社會成員一旦在內心深處認同某種文化,那么將意味著他們在這種文化中獲得歸屬感。這種文化層面的歸屬感是一個國家現代化進程中不可缺少的政治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是辯證統一的概念,“文化認同的政治建構嵌在政府履行公共文化管理職能的過程中”[53],二者之間是一種相互補充的關系。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認同的概念具有濃厚的政治意味。文化認同的政治建構意味著形成一種集體意識乃至集體認同,以一種潛在的權威規訓著社會成員的日常行為,并建構整個社會的“常識”[54]。在階級社會,文化必然具有階級性。在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體系下,西方國家的主流文化必然被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所支配。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地帶有西方文化滲透和擴張的意味[55]。這是因為,文化認同的核心是意識形態認同,而意識形態天然具有隱蔽性特征,這使得文化認同的概念愈加復雜,人們可能難以分辨文化認同的方向。到底是認同全球化時代鼓吹所謂“普世價值”的西方文化,還是認同根植于我國歷史傳統、來源于我國各族群眾生產實踐和政治實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不僅關乎文化發展的方向,而且關乎政治發展的方向。

(四)思想政治教育認同

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思想政治教育認同是一個與政治認同相關的概念。受教育者首先要認同教育主體、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才有可能進一步認同思想政治教育所依托和維護的政治體系。具體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認同就是“認同主體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的考慮,對思想政治教育自覺自愿的承認、認可、贊同乃至尊崇的傾向性態度?!盵56]思想政治教育認同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可以分成政治認同、內容認同、價值認同和方法認同等要素[57]。受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認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獲得實效性的前提條件。

思想政治教育認同是影響受教育者政治認同程度的重要因素。對于身處教育場域的社會成員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強其政治認同感的根本途徑。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與政治認同的程度之間并未表現出絕對可靠的關聯,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被受教育者認可和接受,成為二者之間的中介變量。在實踐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教性與規約性、流變性與重復性、多源性與模糊性”[58]等因素,往往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進而對受教育者的政治認同感產生消極影響。不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可能使受教育者反感自己接受的政治宣傳,進而反感宣傳所指向的政治實體。

四、余論

隨著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化,政治認同理論的中國化進程也在不斷地推進。在這個進程中,大量優秀的研究成果泉涌而出。政治認同理論的中國化有助于更好地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當代中國的重大理論問題,讓社會成員更加確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從而增強“四個自信”。在發展政治認同理論的過程中,研究者既要把握該理論的馬克思主義脈絡,又要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鑒西方政治認同理論的合理成分,還要緊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各項實踐,將政治認同理論的最新成果轉化為鞏固和擴大中國共產黨執政基礎的重要理論資源。

猜你喜歡
國家政治
國家公祭日
政治呵護只盯“短處”?——乾 縣“政治呵護”重在政治激勵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國家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