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創新基層曲藝演出途徑

2024-01-20 02:07孟影
曲藝 2024年1期
關鍵詞:琴書藝術化曲藝

孟影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文藝界的風向標和指路燈,凝結著新時代黨領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經驗智慧,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強大的實踐指引力,是新時代新征程文化強國建設的科學行動指南。作為一位來自基層的淮河琴書演員,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談學習體會。

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整體謀劃、系統部署,推動文化建設豐富實踐逐步展開,特別是在近期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并提出“七個著力”重要要求等,既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又為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行動指南。因此,我們曲藝界要從理論上學深學透,只有學深學透,才能真正領悟其內涵,更好地指導我們基層曲藝工作的快速發展。我8歲登臺學藝,兩塊檀板,一架揚琴,這是琴書表演者的全部道具。我12歲便登臺演出,在淮河兩岸,從一個村唱到另一個村,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那時唱琴書,作為民間藝人,主要是為了養家糊口。父親拉一個板車,母親在后面跟著,我和弟弟都坐在板車上面。走到哪唱到哪,無論是刮風、下雨、下雪都得演唱??梢哉f我就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農村文化生活匱乏,我們每到一個地方,揚琴一響,老百姓就圍過來一大圈,坐凳子上的、站墻頭上的、爬樹梢上的,津津有味地聽著?,F在,各類文化新形式的注入,這種聽書的場景,基本沒有了。作為基層曲藝人,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中,要改變演出形式。為此我們成立了藝術化宣講小分隊,結合當地的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移風易俗等方面,在創作上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排出精品。每一個唱段,都是從老百姓身邊發生的故事說起,這樣才有親和感、共鳴感。琴書《喜事多多》是圍繞兩口子茶余飯后對現代鄉村和過去鄉村的變化對比展開講述的,既風趣幽默,又情節感人,觀眾聽了笑得合不攏嘴。藝術化宣講小分隊進集市、進學校、進軍營、進工廠、進社區。舞臺就在基層,就在老百姓身邊。通過通俗易懂的藝術化宣講形式,讓老百姓明白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深情地告訴群眾文化自信是什么,是文化價值,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有了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堅定文化自信,就是堅持走自己的路,就是走我們的幸福之路。

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就要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堅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覺,保持對中華民族文化理想、文化價值、文化生命力和創造力的高度信心,牢記文化使命,用多彩的藝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展現我們的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明之美。如何展現,是擺在我們藝術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文藝工作者要創作出廣大百姓最需要的、接地氣、冒熱氣的好作品,就要做到了四個“有”——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我們要想辦法創作一些正能量,有時代氣息,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老百姓的作品。由于我們本地創作能力有限,我們就把視角放遠,邀請了河南省的張九來、山東省的孫立生、山西省的暴玉喜,他們有生活的積累,有成功的經驗,為我們的藝術化宣講增光增色、增力增勁。

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文藝要熱愛人民,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這些重要論述告訴我們,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才能推動文藝事業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

做好傳承工作,就要把傳承和壯大藝術化宣講人才當成我們的工作重心。因為宣講人才是基層文化的主力軍,是宣傳黨的大政方針的“輕騎兵”。長期以來,廣大基層文化人才有責任、有擔當、有才華、有活力,致力于鄉村振興、鄉風文明、移風易俗等方面的創作、表演、研究、傳播,在各自領域辛勤耕耘、服務人民,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由于演出市場的萎縮,許多年輕人不愿意學習曲藝藝術。藝術工作者該怎么辦?傳播是我們的責任,傳承是我們的擔當。在阜南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成立了淮河琴書培訓基地,在部分鄉村中心學校,設立了興趣班。目前已培訓淮河琴書新人8名,興趣班培訓學生200多名。特別是幾個淮河琴書新人,已經獨立上臺演出。安徽省舉辦的第十一屆曲藝節上,有4名淮河琴書傳承人參加了演出。

傳承和發展好曲藝藝術,文藝工作者必須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涵養曲藝生態,不能僅依靠簡單的培訓,而應該傳承曲藝藝術的精髓,把握文化核心,在回歸傳統曲藝的根底上進行創新,在傳承傳統曲藝藝術的同時,融入時代精神,增強曲藝藝術對現代觀眾的吸引力,為曲藝藝術的現代化傳承奠定群眾基礎。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文藝工作者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把握時代的脈搏,弘揚時代的精神,擔負起時代所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作者:中國曲協副主席、安徽省曲協主席)

(責任編輯/陳琪穎)

猜你喜歡
琴書藝術化曲藝
關于蘇北琴書生存現狀及傳承的分析與探討
發掘消失的明代曲藝——《金瓶梅詞話》所載明代曲藝探賾
淺談徐州琴書的傳承與發展
地鐵車站裝飾裝修的藝術化設計與應用
曲藝名城張家港 曲苑魅力揚四方
藝術化 可否成為鄉村的未來
淺談曲藝的創作與表演
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藝術化表達
基于Flash技術的曲藝動畫設計與實現
琴書和鳴——記2015吳文光“琴心”系列藝術活動展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