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一公里生活圈”的閩都文化課程資源利用

2024-01-20 01:50福建省福州市直機關幼兒園
幼兒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榕樹龍舟福州

福建省福州市直機關幼兒園 張 凌

閩都文化特指福州本土文化。閩都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對于生活在福州的幼兒而言,閩都文化始終交融在其生活環境及成長過程中。以幼兒日?;顒拥亍變簣@為圓心向外鋪展的“一公里生活圈”,更與幼兒的生活、成長緊密相關,其中蘊藏的閩都文化資源,是幼兒日常觸手可及、輕松可達、可自然體驗的活動資源。將“一公里生活圈”中的閩都文化資源納入幼兒園課程,對培養幼兒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具有重要意義,并有較強的課程實踐操作性。

要使閩都文化資源真正成為幼兒園的課程資源,支持幼兒主動感知、充分互動、持續探究、深度學習,教師需要秉持“源于生活、基于經驗、歸于實踐”的理念,對閩都文化資源加以解讀和有效利用,使閩都文化資源真正成為課程的重要內容,支持幼兒健康、全面地發展。

一、源于生活——閩都文化資源的調查、梳理

對“一公里生活圈”的閩都文化資源進行調查、梳理,是課程開展的起始步驟。筆者所在的幼兒園——福州市直機關幼兒園,地處福州晉安區南部的核心區域,東望鼓山,南接繁華的世歐王莊,西臨古老的內河——晉安河,北靠華美社區。該區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是福州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以“一公里生活圈”為范圍,以具備鮮明閩都文化特色為標準,展開相關資源的調查、梳理工作。(如“表1”)

表1

二、基于經驗——閩都文化資源的價值評估

面對“一公里生活圈”內的諸多閩都文化資源,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篩選。我們遵循的篩選原則為:一、適合建構課程的地域傳統文化資源,除了具有獨特的閩都文化內容,還必須是有文化傳承價值、健康、積極、傳遞真善美的資源。二、作為課程的資源,要貼近幼兒生活和幼兒經驗,讓幼兒感到熟悉和親切;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引發幼兒主動參與和積極投入;能讓幼兒親近周圍的環境和感受身邊的閩都文化,使課程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在對資源進行價值評估后,我們在“表1”的基礎上,把部分資源(以“☆”號標示的資源)作為課程的資源,納入園本閩都文化課程內容中。(見“表2”)當然,資源的選擇、利用是動態的,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根據幼兒的需求、興趣和具體的活動進展進行調整。

表2

三、歸于實踐——閩都文化資源的適切鏈接

豐富的本土文化資源,只有在幼兒與之充分互動、深入體驗、持續探究的前提下,才能轉化為幼兒的有益經驗,從而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

篩選出閩都優秀文化資源后,我們還要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在把握幼兒年齡段特征的前提下,結合幼兒的已有經驗、學習特點、家庭文化背景等,對資源進行審議,形成活動,使本土文化資源與幼兒的原有經驗產生鏈接,促進幼兒經驗水平的提升、本土文化情感的萌發。

(一)基于幼兒當下的經驗,通過活動,豐富、拓展幼兒的經驗

對于幼兒已熟悉的閩都文化資源,教師可以通過活動來喚起或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經驗。晉安河上的龍舟訓練,是我們幼兒園的幼兒經常能切身感知的文化資源。因為園所毗鄰晉安河,幼兒平時可以在教學樓的連廊上直接觀看河上過往的龍舟訓練,聽到龍舟上的鑼鼓聲和隊員的劃船號子聲。有聲有色且經常出現的劃龍舟場景,能夠引發幼兒的關注和興趣,這使得相關活動的開展具有可能性。當幼兒對劃龍舟有了粗淺的印象之后,教師能及時抓住幼兒此時的興趣,有意識地鼓勵幼兒充分表達有關龍舟的看法、想法,提出關于龍舟的問題,那么活動就可能進一步展開。例如幼兒提出“龍舟為什么那么長?”“為什么要有那么多座位?為什么要那么多人一起劃?”“現在不是端午節,為什么叔叔們還要劃龍舟?”“怎樣劃龍舟才能又快又穩?”“我們可以自己造一條龍舟嗎?”等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嘗試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經驗的建構、拓展。教師鼓勵幼兒走進社區“龍舟坊”實地參觀,現場近距離觀察龍舟、親身體驗舟楫的質感、調查訪問龍舟隊員和社區中的龍舟民俗專家,并開展與龍舟相關的建構和表演游戲、以繪畫或陶泥表現晉安龍舟的美工活動等,通過與環境、材料的充分互動,展開持續探究、深度學習,從而了解福州的龍舟文化,體會福州人在劃龍舟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健康、有力、整齊劃一的運動美,團結、奮斗、勇往直前的精神美,以及傳統與創新、人與景交融的文化美。

對于幼兒在生活中不易感知但又蘊藏著教育價值的閩都文化資源,教師可以通過活動來補充、完善幼兒的相關經驗。例如榕樹作為福州的市樹,是福州城市精神、文化的象征。晉安河畔遍植榕樹,幼兒隨時置身于榕蔭中。由于在周圍環境中榕樹太普遍,幼兒反而司空見慣,并不會主動關注榕樹。教師可以在榕樹資源和幼兒之間“牽線搭橋”,通過活動開展、環境創設、問題引發等,引導幼兒走近榕樹。當教師帶著幼兒漫步晉安河畔時,可以從“找一找、抱一抱長胡子的樹”游戲、“河畔公園榕樹統計”等活動切入,引導幼兒關注榕樹,進而支持幼兒對榕樹的結構、特征、種類、種植歷史以及“晉安河榕樹之最”等的探究。雖然幼兒目前還不能完全理解榕樹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但在活動中與榕樹這一資源充分互動,能夠讓他們對榕樹產生親近感,為他們的成長注入優秀文化的養分。

(二)基于幼兒身心發展和學習特點,支持幼兒沉浸式體驗

第一,依據年齡水平,分層規劃、利用閩都文化資源。在前期篩選資源的過程中,王莊些啵街的本土美食和傳統節日中的本土食物,對于小班幼兒而言比較易于感知、體驗。小班幼兒可以通過找一找、聞一聞、嘗一嘗、聽一聽(美食故事)、做一做等,充分調動感官感知美食。這些美食資源,主要納入小班的課程內容。中班及大班幼兒的探究意識、表現能力,可以支持他們對事物進行更深入的體驗、學習,比如在與榕樹和龍舟等資源的互動中,他們可以通過問題驅動的項目活動、不斷擴展的主題活動或者持續較長時間的游戲活動等,在教師不斷追隨的語言啟發、環境創設、材料投放等支持下,開展深度的探究和學習。

第二,以整合化理念,發揮資源的價值。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整合化的理念來審議資源利用的多種可能性,分析、梳理資源的內在價值,探究資源的整體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的價值,促進幼兒多方面發展。如晉安河上橋的資源比較豐富,當我們選取距離幼兒園最近的海潮東路橋作為課程資源時,教師就需要思考如何挖掘這座橋的資源價值,分析指向科學、語言、藝術、社會、健康等不同領域核心經驗的活動內容,開展“‘橋’這一家子”“最美晉安橋”“我也來架橋”等活動,豐富幼兒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幼兒家庭文化背景,促進幼兒經驗共享交融

在利用閩都文化資源構建課程及實施課程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關注家庭文化背景對幼兒的影響。筆者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我園幼兒家庭中,有福州本土家庭,也有福建其他縣市甚至省外遷移而來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為我園開展本土文化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課程資源。

在適合納入幼兒園課程的節日文化資源中,有些節日如拗九節是福州特有的。拗九節之前,福州本地家庭的幼兒會帶來“拗九粥”食材進行展示、分享。教師便利用“拗九節”這一節日資源,通過發起為媽媽、奶奶(外婆)“摜粥”的行動,吸引了更多非福州本地家庭的幼兒“卷入”活動。在大家一起完成“摜粥”的過程中,不僅班級中每個幼兒的家庭都收到了幼兒精心準備的拗九粥,社區的老人也收到了幼兒志愿者送去的拗九粥。通過這一活動,社區中不論是本地家庭還是外來家庭,不論是幼兒還是家長,大家都關注和體驗了福州的這一特色傳統節日,感受到福州人孝敬長輩的特有方式。

幼兒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從幼兒生活出發。筆者與我園教師一起利用以幼兒園為圓心向外鋪展的“一公里生活圈”內的閩都文化資源,構建課程并實施課程,增強了課程的適宜性。目前,我們利用的“一公里生活圈”內的課程資源,還只是閩都文化資源,我們希望教師在課程資源利用意識及能力提高之后,能利用“一公里生活圈”內其他資源,如安全教育資源、運動資源等,更好地充實課程資源,為幼兒的健康、全面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猜你喜歡
榕樹龍舟福州
屈原 端午 龍舟
榕樹街121號
榕樹的美髯
榕樹
我認識的幾位福州女
以愛之名 和諧至美——福州十中簡介之三
龍舟
逐夢福州 只為“她”
《金娃——龍舟》
尋味福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