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形成基礎、主要內容及時代價值

2024-01-21 23:16
關鍵詞:共同富裕階段發展

范 炯

(井岡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吉安 343009)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1]123。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對中國共產黨努力推進共同富裕的實踐行為進行了深度理論概括, 形成了習近平共同富裕觀。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對新時代中國共同富裕道路進行了全新探索, 對共同富裕理論展開了全新論述, 進一步開創了中國共產黨共同富裕理論的新境界, 深化了全社會對于共同富裕的規律性認識。

一、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形成基礎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形成既有明確的實踐針對性,也有多樣化的思想來源。 具體而言,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是其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集體共同富裕思想是其歷史基礎, 中國傳統文化中 “均貧富” 等樸素思想是其文化根源, 習近平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奮斗經歷是其實踐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是其理論源頭

馬克思恩格斯通過深入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后明確指出,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 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集中體現了共產主義的性質,從根本上保證了無產階級以及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成為了人類實現共同富裕的理論武器,是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理論基礎,為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立場、 主要觀點與根本方法。

1.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富裕發展趨勢的判斷: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前提,人民生活富裕是目的。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發展規律, 強調共同富裕是由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等先進生產關系造就的高度發達生產力的必然結果。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前提,“一切生產部門將由整個社會來管理, 也就是說,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總的計劃和在社會全體成員的參加下來經營。 ”[2]365恩格斯明確指出,公有制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制度可以避免貧困和商業危機。 馬克思科學地預見:“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3]200。正如日本一橋大學哲學系教授在《馬克思主義與人類解放》一文中所言,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確立了共產主義原則,提出無產階級通過建立共產主義實現全人類解放。 這是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廢除資產階級私有財產以及實現共同富裕的結果[4]2-4。在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指導下,習近平創造性提出,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1]116,這就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新要求與新方向。這既是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核心要義,也是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的創新性貢獻。

2.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富裕階段性論斷: 分階段循序漸進地實現目標。馬克思主義指出,共同富裕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同時,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階段的共同富裕明顯不同。 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表現為通過按勞分配實現對生活資料的平等占有, 而共產主義的共同富裕則是通過按需分配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共同富裕具有截然不同的特性, 又有形態演變的前后承接性。 基于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階段性判斷,結合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實際,習近平明確指出:“要深入研究不同階段的目標, 分階段促進共同富?!盵1]142。習近平認為,共同富裕的階段性主要體現為:其一,具體目標任務具有階段性。 強調共同富裕在不同歷史階段需要達成不同的目標任務?,F階段,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標體現為以高質量發展促進共享發展的實現;其二,推進過程具有發展階段性。強調要通過分階段推進共同富裕,以“循序漸進”方式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3.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富裕內涵的論述: 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內涵,強調物質與精神共同富裕。歷史唯物主義認為, 人類社會物質生產實踐是最根本的實踐形式, 物質生產實踐的重要內容是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造物質財富,共同富裕在物質維度上表現為追求物質福利以及提高物質生活水平。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5]82。習近平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進一步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內涵, 強調共同富裕由物質與精神富裕共同構成,“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盵1]142。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這是首次明確提出共同富裕內涵具有二維性,既要實現物質形態的共同富裕, 也要實現精神形態的共同富裕。只有物質與精神同步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二)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集體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其理論根基

中央一大在黨的建黨綱領中明確提出了要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的主張[6]6,其中蘊含了實現共同富裕思想的萌芽,強調要消滅資產階級財產私有制,以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經濟基礎。 中國共產黨立黨之初的共同富裕追求成為歷屆領導集體的行動自覺,并結合不同歷史階段的實際情況,不斷發展原來的共同富裕思想。建國后,在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指引下,毛澤東將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同富裕提上議事日程。1955 年,毛澤東在《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 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 強調合作社的創辦要以實現農民群眾共同富裕為基本目標[7]449。 毛澤東強調,既要注重經濟基礎的建設,還要注重物質財富分配平等,明確指出在入社問題上貧農不能占中農的便宜。他認為,一定要按照市場原則進行等價交換, 以吸引中農入社。上述論述表明,毛澤東提出的共同富裕概念并不是簡單的平均主義。 這些探索既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光芒, 也成為黨的共同富裕理論的思想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 社會主義體制的活力不斷得到釋放,生產力迅速得到解放與發展。針對經濟快速發展,不同群體、不同行業以及不同地區有可能出現發展的不平衡,鄧小平高度重視這種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允許先富、 通過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彼枷?。 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創新之處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允許先富,即一部分有條件的地區先發展起來, 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其二, 注重精神文明建設?!皼]有這種精神文明,沒有共產主義思想,沒有共產主義道德,怎么能建設社會主義? ”[8]367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精神支柱,共同富裕需要物質文明,同時也需要精神文明。

江澤民順應時代潮流,結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強調通過分配公平“達到全國各地區普遍繁榮和全體人民共同富?!盵9]256。 該論述進一步完善了毛澤東、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的發展理念。江澤民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強調:“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兼顧效率與公平。 ”[10]227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江澤民對這一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則進行了重申, 這是其對實現共同富裕必由之路認識的深化。

2003 年8 月底9 月初,胡錦濤同志在江西考察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指出要牢固樹立協調、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在黨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強調“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11]262。2005 年10 月, 中共中央在 《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中提出了“要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12]46的建議??茖W發展觀、和諧社會理論以及新農村建設理論豐富與發展了中國共產黨關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構想。

總結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集體關于實現共同富裕的論述, 可以發現習近平共同富裕觀與它們之間的一脈相承關系。 主要包括:其一,歷屆領導集體關于實現共同富裕的論述成為習近平提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1]142的歷史根基;其二,歷屆領導集體關于實現共同富裕具體路徑的經驗與智慧成為習近平強調共同富裕是“在動態中向前發展的過程,要持續推動”[1]147的歷史傳承;其三,習近平關于“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1]144的論述是歷屆領導集體關于實現共同富裕協調生產與分配關系的思想的歷史賡續。

(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其文化基礎

追求均貧富,實現天下大同,是中國傳統主流思想流派的共同理想目標。 儒家思想認為社會理想狀態在于“大同”,而“大同”的關鍵在于共同富裕。正如孔子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強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這些論述清晰表明了孔子對于社會共同富裕的重視與向往。 老子與孔子的具體表述不同,但是其內在態度具有相似性。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都要遵循“道”,強調“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闭J為只要遵從“道”,就可以實現自然狀態下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均等以及和諧共生。 墨子倡導的“兼相愛、交相利” 思想蘊含了樸素的共同富裕追求, 強調“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認為在“兼愛”的引領下,不同社會個體會做出利他行為,在物質交換上表現為共同富裕。

上述諸家之言,集中表明了數千年來,中國人民一直在尋求實現共同富裕, 共建美好社會的理想方案,“大同社會”“世外桃源”“太平天國”“天下為公”等,都是這些理想方案的形象表達。 上述論述表明中國古代先哲在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已經深刻探討了社會正義與財富占有的辯證關系,建構了體系化共同富裕思想,為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文化涵養。 具體來說,習近平共同富裕觀主要從三方面汲取了古代先哲的思想精華。其一,中國古代先哲關于理想社會狀態的概括成為習近平強調要“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3]4論述的文化根源;其二,中國古代先哲關于注重民間疾苦、 消除社會不公思想成為習近平注重通過社會保障實現共同富裕,“要履行好?;?、 保底線、 保民生的兜底責任”[14]213論述的文化血脈;其三, 中國古代先哲民本思想成為習近平強調實現共同富裕的價值追求在于為人民謀幸福,提出“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1]141論述的文化底蘊。

(四)習近平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奮斗經歷是其實踐基礎

習近平在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之前,有著多年團結帶領群眾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實踐經歷。 從當知青在梁家河插隊到十七大之前,是其開始探索共同富裕實踐階段。具體表現為在梁家河帶領群眾努力解決溫飽問題,在河北、福建主政時期探索實現群眾共同富裕,在浙江主政時期系統建構“人民利益主體”思想,強調“真正使群眾成為利益的主體”[15]245。這一階段中,習近平真正做到從一時一地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符合當地實際并行之有效的致富措施與方法;黨的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間, 是他把自己共同富裕觀付諸實踐階段。這一階段,他提出實現共同富裕要注重發揮人民的主動性,“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16]63。 同時,要以人民是否滿意作為共同富裕程度的檢驗標準,“黨的各項工作都必須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17]3;從黨的十八大至今,則是其共同富裕觀的成熟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領導下的精準扶貧、共享發展等歷史行動,標志其共同富裕觀的基本成型。 特別是在《扎實推動共同富?!芬晃闹?, 習近平對共同富裕的多年實踐探索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理論總結, 成為指導新時代實現共同富裕的綱領性文獻。 其中闡釋了共同富裕的相關基本理論問題,包括共同富裕的概念界定、總體思路、發展階段、根本原則以及基本路徑等。

習近平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奮斗經歷, 為其共同富裕觀的發展與完善提供了豐富的實踐資源,主要表現為:第一,使其對實現共同富裕產生了直觀的實踐認知。 習近平在長期團結帶領群眾克服貧苦、實現富裕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不僅要注重帶領群眾創造物質財富, 更要注重實現財富占有狀態的平等與均衡。 為此,他特別強調:“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18]23。 第二,使其系統掌握了團結帶領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實際本領。習近平擔任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時, 為了解決群眾缺地缺糧問題,因地制宜,帶領群眾修建淤地壩。為了解決群眾缺水問題,帶領群眾開挖深水井。正是在帶領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習近平練就了為群眾辦實事、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的過硬本領;第三,使其共同富裕觀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顯著特色在于實踐性,因為其源于追求與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實踐, 又有效指導與推進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歷程。 在習近平領導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實踐歷程中,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刻的理論思考,形成了“逐步實現共同富?!盵19]83“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20]129等系列理論成果。 可以說,習近平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奮斗經歷為其共同富裕觀的形成提供了寶貴的實踐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富裕觀正是基于習近平團結帶領群眾消除貧困、 追求共同富裕的偉大實踐而孕育形成的。

二、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主要內容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以寬廣的視野拓展了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以及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知,全面深刻地闡述了“為什么要實現共同富裕,實現什么樣的共同富裕和怎樣實現共同富?!钡壤碚搯栴}。 這些論述表明習近平深刻把握人民需求,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全面系統闡釋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概念、總體思路、發展階段、基本原則以及具體部署等,為共同富裕觀建構了完備內容。

(一)共同富裕的重要概念:共同“富?;?,富?!肮餐?/h3>

正確認識共同富裕的概念, 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 厘清共同富裕的構成要素并推動它們的內在統一與協調,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習近平共同富裕觀從肯定與否定兩個方面界定共同富裕,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1]142。其概念界定辯證分析了共同富裕的總體性范疇以及構成要素二維性。從政治經濟學角度闡明了,只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才是實現了社會公平正義的共同富裕。 而共同富裕包括物質與精神共同富裕, 意味著物質與精神富裕是共同富裕的主要內容。

為此,應從兩方面把握共同富裕概念:一是共同“富?;?,二是富?!肮餐?。共同“富?;睆娬{生活的質量,富裕實質是多形態、多要素富裕,共同富裕不再是僅僅依靠經濟增長而實現的物質富裕,而是充裕的物質基礎、高度的政治民主、深厚的文化滋養以及和諧的社會秩序, 再加上優美的生態環境等構成的社會發展狀態。 這也正是習近平所指出的:“我們要心系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等多面共贏”[1]436。換言之,純粹的物質方面的共同富裕并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也不能充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包括社會公平正義、發達繁榮文化、積極向上精神以及良好宜居生態等。在此意義上,所謂共同“富?;?,是指全體人民生命存在的美好樣態,是從社會發展角度確證了生命的美好本質以及充分實現了人類的自由自覺。

富?!肮餐睆娬{富裕的范圍,通過制度創新與政策設定,使全體人民成為共同富裕主體,體現了以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表明了全體人民是共同富裕主體。正如習近平強調:要“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21]25。全體中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幼,無論民族出身,都平等享有追求共同富裕、享受共同富裕的權力。只有確保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主體地位, 才能讓全體人民共享共同富裕成果,擁有更強的幸福感、獲得感與滿足感。但是,富?!肮餐辈⒉灰馕吨辉!捌骄?,也非富?!耙幎ɑ?,更非富?!巴瑫r化”。 這是一個總體概念,允許不同人群及不同地區在實現共同富裕程度上存在合理時間差。

(二)共同富裕的總體思路: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實現共同富裕,既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還是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總體思路的價值遵循。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總體思路在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144?;谏鲜霰硎?,可以看出,這一理念的總體思路表現為“四個統一”:實現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的統一、實踐路徑與可行性措施的統一、效率優先與兼顧公平的統一、 分配制度與收入調節制度的統一。 “四個統一”不僅是習近平實現共同富??傮w思路立體呈現的邏輯脈絡, 也為新時代推進共同富裕偉大實踐提供了重要鏡鑒。

其一, 堅持實現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的統一, 為向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提供向心力。 堅持以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中心的習近平共同富裕觀作為指導思想, 與共同富裕偉大實踐相結合,上下聯動,構成引領與推動全體人民投身實現共同富裕偉大事業的合力;其二,實踐路徑與可行性措施的統一, 為向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奠定堅實物質基礎。 純粹的物質富裕不是真正意義的共同富裕。 只有建立在高質量發展基礎上的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因為高質量發展可以滿足全體人民的多層次需求, 也可以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為共同富裕的實現創造相應的社會環境與基本條件;其三,堅持效率優先與兼顧公平相統一, 為向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建構了倫理遵循。 效率優先與兼顧公平相統一的倫理價值在于保證生活資料的分配正義與均等占有, 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明晰了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價值目標;其四,堅持分配制度與收入調節制度的統一為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提供了和諧的社會環境。 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分配作為分配制度的基礎, 提高精準性的收入調節制度,增加了低收入者人群的收入,調節了高收入者收入,構建了和諧的社會發展環境。

(三)共同富裕的發展階段: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

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2035 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22]16。明確了分為三個階段實現共同富裕。 第一個階段2021-2025年,這是實現共同富裕啟動階段。在此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將實現共同富裕轉化為實踐行動, 逐步縮小居民收入與實際消費水平差距; 第二個階段2026-2035 年, 這是實現共同富裕實質性進展階段。 在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基礎上,實現全體人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第三個階段2036-2050年,這是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階段。 目標是將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 在習近平共同富裕發展階段論中,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動態推進過程,多要素、多主體在這一過程中相互作用,不斷發展變化,共同推動實現共同富裕,達成共同富裕目標。

實現共同富裕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目標任務,需要解決不同主要矛盾,因此不同發展階段的工作重心不同, 達成的公共服務供給也不同。 其一,在啟動階段,充分發揮高質量發展對于逐步縮小居民收入與實際消費水平差距效用, 實現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均等占有。 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推動共同富裕具體實施;其二,在實質性進展階段, 通過重點實施由社會公益組織承擔職責, 以開展捐贈等公益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第三次分配,提升分配環節的社會財富均衡占有,并同時實現全體人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三,在基本實現階段, 政治領域以社會公平正義以及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導向, 經濟領域重點是將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 基本實現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緊密關聯的全面性共同富裕。 顯而易見,共同富裕的本質不是消滅差別,實現低水平的絕對平均主義, 而是允許存在合理區間范圍的差距??傮w而言,習近平相關論述為推動共同富裕解決了關鍵理論問題, 使得中國可以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具體要求、目標任務等推動共同富裕,同時, 也確保了不同發展階段的有序銜接與梯次推進。

(四)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則:一個鼓勵和兩個堅持加上“盡力”與“量力”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提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四條基本原則,一個鼓勵是指“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兩個堅持是指既要“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又要“堅持循序漸進”,而“盡力”與“量力”則是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這四條基本原則按照實現共同富裕的階段邏輯進行排列,圍繞物質財富生產、堅守基本經濟制度、 實現共同富裕的方法論和認識論進行全面深刻闡述。 何為實現共同富裕的階段邏輯? 指的是共同富裕實現過程前期與后期不同階段之間的內在邏輯關聯。 在前期階段注重高質量發展,構建共同富裕經濟基礎,強調“鼓勵勤勞創新致富”與“堅持基本經濟制度”;正確認識我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不提超越階段的過高目標,也不過分提高保障,在后期階段則更為注重“堅持循序漸進”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盡管這四條基本原則之間存在階段邏輯, 但還是要堅持綜合應用、一體實施,才能發揮其最大制度效能。

在適用對象與范圍上, 這四條基本原則各有側重。其一,鼓勵勤勞創新致富適用于財富生產與創造。 這條原則強調通過勤勞與創新兩條途徑創造財富,奠定實現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認為, 一個國家保持長期經濟增長的根本源泉在于創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既歸功于人民勤勞, 也得益于技術創新。這條原則的理論性貢獻在于首次提出通過“勤勞+創新” 型致富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質前提;其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主要適用于財富分配。資本主義私有制雖然極大釋放了社會生產力, 但是其強調個人對社會財富的無節制占有, 因而造成了巨大的貧富懸殊與尖銳的階級對立。 新時代中國式共同富裕, 堅持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 以確保社會財富為廣大人民共同占有,從而保證社會財富不會用來滿足個人私欲,而是用來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即高質量的民生福祉。 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就從體制上保證了以社會財富分配實現共同富裕的可能性; 其三,“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規定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則。強調要從中國社會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對實現共同富裕的速度、程度等進行符合客觀規律的認知,絕不能脫離基本國情、綜合國力實際提出過高、 過快以及過急的共同富裕目標任務;其四,堅持循序漸進規定了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方法。 強調既要按照三個階段分層次逐步推進實現共同富裕,同時,又要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中探索與總結具體實踐客觀規律。 按照客觀規律與實際情況,并結合具體的階段性目標任務,積極穩妥分步驟地逐步推進。綜上,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則提供的是對如何實現新時代中國人民共同富裕這一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最偉大的社會治理創舉的科學規范,體現了全新的共同富裕秩序觀,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

三、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以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為理論來源, 并將其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發展實踐相結合, 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新境界。 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當代社情、國情以及世情的精準把握,又為率先在全球解決貧困問題、實現共同富裕貢獻了中國方案,具有劃時代的重要價值。

(一)習近平共同富裕觀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的新境界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是中國共產黨結合新時代中國發展實際對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的創造性發展, 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最新體現。這一觀點關于共同富裕的概念界定、總體思路、發展階段、基本原則等論述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 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對于共同富裕的理論認知上升到全新歷史高度。 習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 深刻闡明了共同富裕偉大實踐的行為對象是全體人民, 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中的“所有的人”“每個人”概念的中國化語境表達,契合了推進新時代共同富裕的實踐需要。 這符合馬克思提出的“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3]200“保證每個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滿足”[23]460,意味著共同富裕是確保每個社會成員根本利益的富裕。 因此, 其新時代中國化的表述為“全體人民共同富?!?。

針對農村地區以及貧困人群如何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習近平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的戰略構想,系統科學地回答了在中國貧困人口基數大、 貧困成因特別復雜的現實基礎上,帶領各族人民脫貧致富、共奔小康的問題。 他的相關論述全面拓展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指出,工人階級的貧困和生活無保障的情況現在至少和過去一樣嚴重[24]375,并深刻揭示了無產階級普遍貧苦化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天然產物?!熬珳史鲐殹迸c“鄉村振興” 等脫貧致富制度化措施承接與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制度思想,并促進其中國化與時代化。此外,習近平立足當前發展實際,將共享發展納入共同富裕范疇, 賦予共享發展具有推動共同富裕實現的基本功能, 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進一步發展創新, 實現了共享發展與共同富裕在方法論上的統一, 為推動社會財富創造和分配正義提供了理論支持??傮w而言,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社會從“脫貧”向“共富”轉變的歷史背景, 科學闡明了現實情境下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可能以及具體路徑, 進一步創新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

(二)習近平共同富裕觀豐富了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富裕思想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提出的“分階段實現共同富?!薄肮餐辉J且粋€總體概念”等重要范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時代的新發展以及新概括, 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內容。 這一觀點重點研判了立足于新時代歷史條件下“什么是共同富裕?實現什么樣的共同富裕? 怎樣實現共同富裕? ”等重大理論問題。 通過對共同富裕重要概念、總體思路、發展階段、基本原則以及具體部署的論述,厘清了上述理論問題,闡明了共同富裕的總體思路、建構了其踐行路徑。 這是對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時代歷史條件下所做出的符合中國發展實際的最充分、最全面、最深刻的論述。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重點從兩個方面對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富裕思想進行了發展與完善。其一,明確了共同富裕的歷史方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成功邁過了“先富”“帶富”兩個階段,現在正在走向第三個階段,即“共富”階段。 在“先富”與“帶富”的綜合作用下,中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努力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成之時,正是共同富裕實現之日,“到那時,我國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25]51。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成,離不開共同富裕的實現;而實現共同富裕, 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了和諧的社會環境?;诖?,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現在, 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1]141。 這昭示著中國已經基本完成“先富”“帶富”任務,正式進入實施“共富”歷史階段;其二,將共同富裕的理論設想正式付諸實踐行動。將共同富裕從美好藍圖轉化為偉大現實, 是這一觀點對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富裕思想的本質創新。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中國共產黨雖然開展過追求共同富裕的實踐, 但是囿于生產力現實條件的限制與束縛, 未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基于改革開放以來, 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中國高質量發展所形成的物質基礎,以及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成熟條件, 適時吹響將實現共同富裕從藍圖變成實踐的時代號角, 表明共同富裕已經從中國共產黨的思想理論變成了正式實施的偉大實踐。如上所言,這一觀點的提出, 主旨鮮明地宣布中國已經進入共同富裕的正式實施階段,全面科學地回答了“為什么要從實踐上推動共同富裕以及怎樣推動共同富裕的偉大實踐”等先導性問題,這是對西方傳統人本發展理論的新超越, 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富裕思想從理論到實踐的實質性飛躍。

(三)習近平共同富裕觀可為其他國家提供共同富裕的中國方案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表明中國共產黨以世界性眼光看待如何在一國之內有效解決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問題, 進而為全球破解共富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習近平高屋建瓴,深刻論述了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并將共同富裕的本質特征、行動綱領、基本原則、總體思路、重大舉措等進行了深刻闡釋,為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在動力源泉、時間節點、方針政策、時間步驟等方面進行了周密詳細的總體規劃。例如在針對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上強調要“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盵1]146,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農村產業化發展,盤活農村經濟,實體產業帶領農民致富, 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農民的生活富起來, 也用實踐證明“共同富裕要靠勞動智慧來創造”。 提出推動共同富裕建設,積極作為并主動引領全球貧富問題治理,體現了中國智慧、彰顯了中國擔當。

事實上, 中國推動共同富裕建設為解決全球貧富懸殊問題找到了解決之道并提供了可行方案, 最終為實現世界各國共同富裕提供了中國范式。正如習近平指出,世界各國應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1]476。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及其生動實踐, 向全世界謀求人類發展的國家闡釋了充分發揮人民的主觀能動性, 分階段、 有步驟,推動高質量發展,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實現人民的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深刻道理與行動路徑。我國推動共同富裕的實踐成就已經充分證明,習近平共同富裕觀有利于實現中國的政治昌明、經濟繁榮與社會和諧, 為人類共同富裕的實現提供了參考。

綜上所述,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具有突出的現實針對性,是實現全人類共同發展的科學指南。該理念將中國共產黨實現共同富裕的理論構想轉變成為偉大實踐, 全面系統地建構了實現共同富裕的科學理論,勾勒了共同富裕的概念、思路、原則、階段以及部署, 為新時代中國社會推動共同富裕建設提供了正確的認識論、方法論。這一觀點始終強調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內容包括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 既有利于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模式的形成,又有利于建構良性的和諧共生的共富文化生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階段發展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在學前教育階段,提前搶跑,只能跑得快一時,卻跑不快一生。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大熱的O2O三個階段,你在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