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學位學徒制實施效能評析

2024-01-22 03:10張丙春
天津職業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學徒學位企業

米 靖 張丙春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天津 300222)

當前,科學合理地推動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確保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英國于2015 年正式提出實施學位學徒制,力爭將本科學歷與學徒制度進行融合,通過提高學位學徒的學歷水平和豐富學位學徒的工作經驗來培養適應產業智能化與數字化發展的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英國在推行學位學徒制后,對參與各方即企業、高校和學位學徒自身產生了怎樣的效能和影響,這是評價其實施成效的重要依據。為此,我們通過文獻分析,試圖從研究話語中剖析和評價英國學位學徒制的發展成效與主要問題,以期探究其可借鑒的經驗和做法。

一、參與學位學徒制培養的企業既獲得紅利又應對挑戰

企業是學位學徒制的主要參與者,政府倡導雇主即用工機構應當在學位學徒制的實施過程中擔任主角[1]。英國學者強調學位學徒制的課程設計以及開發都必須征求企業意見[2],可見企業在學位學徒制中的重要地位。到目前,學位學徒制的實施一方面給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產生積極效能;另一方面,學位學徒制的實施也給企業帶來新挑戰,需要破解的難題仍然存在。

(一)學位學徒制實施后給參與企業帶來多項紅利

首先,學位學徒制的開展解決了企業參與學位學徒的資金問題。2017 年4 月,英國稅收法[3]的頒布,解決了學位學徒就學資金問題,為企業開展學位學徒制提供了資金支持。稅收法規定年收入超過一定數值的大型企業繳納一定稅額,部分稅收款項將用于資助沒有繳稅能力卻愿意參與學位學徒制的中小企業。這些中小型企業同時還可以向政府申請全額資金補貼[4]。這項舉措擴大了參與學位學徒制的企業范圍和類型。雖然大多數學者關注到學位學徒制給企業帶來資金便利和高素質的勞動力,但是也有少數學者注意到學位學徒制的開展對企業自身起到了免費宣傳作用,企業品牌效應提升會吸引其他的企業與其開展合作。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越來越好,不斷地做大做強就會逐漸地擺脫對政府資金投入的依賴,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企業參與學徒制經費方面的壓力。

其次,學位學徒制可以解決企業勞動力短缺和技能水平低下問題,緩解勞動力緊張狀況。學位學徒制的培養目標是為企業培養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對口專業培養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勞動力素質提升也使企業生產效率得以提高。對于企業員工來說,也因為技能水平的提升使工作更加得心應手,工作積極性顯著提高,企業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對企業未來可持續性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學位學徒的專業實踐占到總課程的80%以上,大部分時間都在企業學習、工作[5]。校企合作為學位學徒創造進入企業實習機會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企業不必為初出茅廬的員工支付較高的工資,只需達到最低的工資水平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雇主的資金支出,一些簡單工作可以安排給學位學徒來處理,經驗豐富的員工有時間去從事更加復雜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短期內勞動力緊張問題。

最后,參與學位學徒制有利于中小企業提升其經營管理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這也是學位學徒制的潛在好處。學位學徒制的開展使中小型企業雇主有機會參與學習大型企業雇主的經營經驗,同時,中小雇主會受益于各種支持和協調機構,能夠向他們學習管理經驗,使自己得以更好地管理學位學徒;一些中小雇主也會受益于專項招收學位學徒的培訓和幫助,解決學位學徒就業困難的問題,從而提升和發展中小雇主雇傭學位學徒的能力[6]。另外,企業與高校通過學位學徒制合作而建立更加密切的關系,產教融合使企業的創新能力得以提升,從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參與學位學徒制的企業面臨多項挑戰

研究發現,一些雇主對于他們能否順利開展學位學徒制表示擔憂,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企業師傅教學能力不足,開發課程水平有限。開展學位學徒制意味著他們需要成為教師來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大多企業雇主和一些專業團體對于企業師傅能否勝任此項教學工作表示擔憂[7]。2017年,邁科寧等人提到高校在培養學術性人才方面有著相當深厚的專業背景知識,因此雇主、政府和專業團體應當尊重高校長期以來形成的培養學術人才的模式,多多聽取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意見。各利益團體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就人才培養方式和內容以及一些其他要求方面積極與高校進行溝通協調,并配合高校在學位學徒學術性培養方面的舉措[8]。奈廷格爾等人提到盡管雇主大力支持開展學位學徒制,但不得不承認項目教學與師徒傳授之間存在較大差別,如何盡快適應這一模式對他們來說是一項挑戰[9]。部分雇主面對新來的教學任務手足無措,急需在高校的幫助下建立一個恰當的教學模式。

第二,學位學徒制開展中一些額外支出導致企業成本增高。穆爾肯等人指出一些參與企業為將學位學徒培養成為德才兼備的好員工、好學生,會額外產生很多附加支出,如學位學徒的工資、技術投入和人力資本的增加等都會產生高昂的費用[10]。費用增加導致企業缺乏長期堅持下去的動力。由此可見,即使獲得了政府的資金補貼,企業仍然沒有高漲的熱情是可以理解的。一些大型企業在自身已經具有了良好的員工素質的情況下并不能直接感受到學位學徒制實施帶來的好處。長期下去,面對這種現象,學位學徒制的實施和推行同樣會遇到后勁不足的問題。

第三,高校和企業的根本屬性不同,增加了企業與高校相互磨合的難度。高校有著公益性、學術性和效益滯后性等顯著特征。相反,企業作為追逐利益的主體,公益性意向較弱,主要體現經濟性和營利性,并追求產品效益的即時性,這兩種不同的屬性增加了校企磨合的難度。??瀑惱材岬热酥赋鲎鳛槔娴淖分鹫?,企業有著一貫雷厲風行的特點,現在企業需要與文質彬彬的高校進行合作,用學術性語言來描述工作內容,企業會有些不適應[11]。在這方面,企業需要高校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幫助企業養成學術特性。

第四,學位學徒制增加了企業管理學位學徒的負擔。學位學徒身份具有“學生”和“員工”的雙重屬性。一方面,作為員工,學位學徒將會有大部分時間在企業接受培訓。企業對學位學徒的安全管理負有主要責任,這要求雇主要合理安排學位學徒的教學指導工作,加強管理,防止出現安全隱患。賀加斯等人對企業能否管理好學位學徒表示出擔憂[12]。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對于如何開展學位學徒制的一些情況把握不到位,雇主還存在一些疑慮,如他們是否可以只針對學位學徒制的某一單一模式開展,還是必須將學位學徒制完整的實施下去,大多數雇主傾向于前者[13]。存在這一顧慮說明學位學徒制在社會上沒有得到普遍實施,還只是在少數企業和高校之間進行。

第五,雇主濫用稅收之便。稅收項目在實行的過程中會對不同的雇主、不同規模的企業產生不一樣的影響,這其中存在著搭便車的行為。在學位學徒基金的誘惑下,部分雇主發現了契機,他們對學位學徒制能否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并不感興趣,只想充分利用學徒資金發展自己的項目。所以他們打著開展學位學徒制的幌子,公然地利用資金發展自己的項目。部分雇主在稅收政策的指引下收獲頗豐,不僅解決了項目發展和人才培養的資金問題,也壯大了雇主企業的規模。但需要繳納較多稅收的雇主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并不能收獲太多,還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14]。

二、參與學位學徒制的高校在創新與守舊之間不斷抉擇

學位學徒制旨在使獲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受教育者具備更加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的技術技能,是國家人力資本積累的重要方式。這對長期以來并不以技術技能傳播為主要任務的高校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使其變革教學模式,增強人才培養社會適應性。但與此同時,高校固有的傳統模式也使其往往存在守舊的“粘性”。

(一)學位學徒制推動高校持續變革其教學模式

學位學徒制的實施對參與高校也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在高校招生種類、課程更新、教學模式和學生管理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影響。

首先,學位學徒制擴大了高校招生范圍,豐富了高校的招生種類。學位學徒制使得高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至于高校與何種企業或與什么地區的企業合作,范圍并不固定。高??梢晕{不同區域不同種類的人才進行培養,這不僅有助于提高社會流動性[15],還會促進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

其次,高校課程設置更加科學、合理且具有時效性。學位學徒制要求高校與雇主直接對接,加強交流,校企共同開發課程,由此,雇主為了使培養的人才能夠對崗位前沿知識有更深入地了解,一般會將企業已有前沿知識共享給高校用以編制課程[16]。因此,高校編制的課程能夠滿足企業當下以及未來的發展需求,為更新的學位理論課程框架的搭建做出貢獻。改變了以往雇主在課程設置方面建言獻策的敷衍態度和高校自主研發課程與社會相脫離、缺乏時效性的狀態。

最后,推動高校教學模式不斷創新。埃茨科威茲等人指出,在英國政府政策的指引下,英國高校不得不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以更加積極和創新的教學方法來指導學生提升技能水平,以適應勞動力市場的用人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高校師生授受的傳統模式,打破單一傳授理論知識的教學傳統[17][18]。伴隨著學位學徒制要求高校人才培養必須符合市場經濟需求、滿足企業需要,以此提高社會生產力。高校對此做出回應,積極采取措施,一改傳統傳授理論知識的特性,承擔起部分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任務??梢哉f,參與學位學徒制的高校不斷進行變革,持續調整教學方式[19]。學者們也不斷就此提出新建議,巴西特等人提出建議英國高?!安鸬舴h”,加入社會團體,與行業、企業等緊密聯系,開展交流與合作[20]。馬丁森和肯西汀認為,要提高英國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價值就必須將部分資金用于創新教學模式,培養人才,以滿足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21]。沙特克指出政府鼓勵學術創新,持續倡導高校加強與外部團體聯系,與各利益相關者商討培養高水平技能型人才[22]。高校應當加強與各利益相關者的聯系和交流,而不是困在學術圈子里專心搞研究,這就給大學賦予更加重要的時代使命,在傳授文化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傳授企業工作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識,要進一步將課堂教學與生產生活實踐聯系起來。于利約基和烏爾辛認為高校的這種新的教學特性就是在與社會各團體相互碰撞磨合的過程中形成的[23]。

(二)高校實施學位學徒制需要持續提升適應和創新能力

第一,學位學徒制的實施使高校面臨變革的挑戰,無法繼續完全保持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2017 年,羅維等人指出大學還沒有普遍地適應開發個性化學位和個性化職業發展規劃的需求,不能對現有的教學模式提出質疑,缺乏自我革新勇氣,有著比較強的“粘性”[24]。在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中,尤其是高校和雇主的合作使得在問責機制下對高校的評估越來越重視外在的定量指標[25][26][27]。長此以往,高校的學術地位逐漸由外部因素決定而不再將重點放在高校原本的教學能力和科研創新上[28]。所以在當前形勢下,高校在動態變化的外部環境下堅守原本的學術追求也是一項不容易實現的任務,學術追求與實踐導向相融合的目標有待真正實現。這其中,也需要學位學徒制重要實施方——企業理解和熟悉高校原本的學術傳統和教學模式。因此,針對沒有教學經驗的雇主來說,麥克諾頓和比洛特指出應當基于高校原本的學術特性為雇主提供有意義的學習經驗也成為至關重要的事情[29],而這也正是促進校企融合,共同實施好學位學徒制的重要基礎。

第二,在高校管理方面,學位學徒制的運行使管理工作更具動態性和復雜性。

一方面,政策變動太快,導致高校跟不上政府的步伐,很多學者認為這種變化增加了高校對課程、教師、學生管理的難度。海蕾等人提到學位學徒制迫使高校要滿足各利益相關者的訴求,但是對這種政策的轉變,部分高校還沒有完全適應,他們不知道自己目前到底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這種模糊性和不確定性使高校感到不安[30][31]。琳恩·馬丁等人認為政策的變動導致高校需要完全以政府的政策為導向,完全失去了對課程進行管理和開發的自主性[32]。將政府規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完全實施到位,對高校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要求高校教師團隊與企業合作開發出新的課程,教師教學理念和方法也需要進行全面的更新。在英國政府的相關報道中,也提到高校需要滿足各個層次利益相關者的訴求[33][34],這似乎超出了高校的職責范圍,很多高校因此感覺自己不僅被削弱了權力,還承擔了更多的責任。

另一方面,穆爾肯等人指出高校在管理方面面臨的困難具體表現為管理項目繁多,管理流程復雜且工作量大[35]。傳統上,大學只需關注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而現在,還需要與企業一同關注學位學徒在工作崗位的適應情況。學位學徒在校學習的時間有限,只是隔三岔五到校學習理論知識,這也導致學生知識學習出現中斷,不利于知識銜接,因此高校需要解決學生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雖然學生大多數時間在企業接受培訓,但高校還是需要跟蹤學生的動態,這根本沒有學生都在校內時統一管理的便利,總的來說高校在管理方面的任務大大加重[36]。此外,高校必須積極參與學位學徒制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比如編制課程、制定評價標準等。由于參與學位學徒制的主體多種多樣,各行業各企業各專業團體都具有自身的特性,要將紛繁復雜的特性用一個標準來進行統一,對高校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挑戰[37]。

從上述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學位學徒制對參與高校的影響巨大。高校傳統上并不需要涉及很復雜的利益群體,職責和使命相對比較單純。但是,參與學位學徒制的高校則由于需要與企業、各專業團體加強合作,共同來研制課程,培養出滿足經濟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這使高校的工作出現了許多新特性。

三、學位學徒制對學位學徒的積極影響與壓力

學位學徒制的實施過程中,政府、高校、企業的改革都圍繞學位學徒培養進行,因此學位學徒應當成為學位學徒制的最大受益者。在高校的理論學習與在企業的技能提升最終都提升學位學徒的就業能力,使其更加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當然,這種制度的實施也給學位學徒帶來了一些挑戰。

(一)實施學位學徒制對學位學徒的積極影響

第一,學位學徒制減輕學位學徒的學費負擔并為其開辟新的升學路徑。奈廷格爾認為學位學徒制在國際上是一個比較新的做法,與高校傳統的學術性文化育人模式相比,新模式使參與其中的學位學徒具備適應勞動力市場的能力,而且還使他們享受到諸多優惠政策。英國政府為了保證學位學徒制的順利開展,在2017 年4 月就頒布了稅收政策[38],規定為此收到的稅全部用于學位學徒制的經費,不能挪作他用,這就為學位學徒免除了昂貴的學費。而且,在工學結合的育人模式下,學位學徒在企業實踐過程中,不僅可以得到技能訓練,同時還能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英國一項專門性研究,有目的地訪談了269名學位學徒,高達90%的受訪者之所以選擇學位學徒制,其原因就是成為學位學徒可以實現工資和學位的雙收獲[39]??梢哉f,學位學徒制既滿足了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免除了其學費負擔。

第二,學位學徒制有助于學位學徒形成對未來職業的清晰認知。阿什福斯等人認為學位學徒接受在崗培訓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業方向,能否在此崗位上有所成就,這會幫助學位學徒更加精準地定位自己,找到自己感興趣以及擅長的職業方向。同時,也會對未來想要從事什么職業、擔任什么樣的角色、服務于什么樣的崗位人群等都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40]。而且,由于學位學徒制體現出專業化趨勢,使學生的就業結構更加完整,有利于學位學徒形成一個終身的職業生涯規劃[41]。

第三,學位學徒制幫助學位學徒形成較強的就業競爭優勢。學位學徒制不再僅像傳統學徒制一樣只關注學徒職業技能的學習,它將學徒的學術性學習和技能型學習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受教育者在理論學習的同時也獲得相應的工作能力[42]。一些調查研究也顯示,英國雇主普遍更愿意招聘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學位文憑的求職人員。在應聘過程中,學位學徒制體系中的畢業生更有吸引力[43]。英國的部分大學表示,學位學徒制為學位學徒提供了一條新的工作路徑,由于工作和學習同步,他們既可以獲得理論知識又可以獲得相應的技能,未來他們可能會比接受傳統教育的學生更加具有競爭力[44]。事實上,大多數學位學徒畢業生畢業后都能找到合適工作,解決勞動力市場上高技能人才供不應求的問題。

第四,學位學徒制為學位學徒就業和求學創造公平環境并緩解就業壓力。英國的大學聯盟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訪問了49 名雇主,征求他們對于學位學徒制影響企業勞動力聘用和發展的看法。大多數雇主表示,學位學徒制接受來自社會各領域、各階層的學位學徒,使人人都享有平等接受培訓的機會,這種更具包容性的高等教育產教融合育人形式,更加有助于受教育者發揮潛力,獲取謀生能力[45]。詹姆斯·穆爾肯等人指出學位學徒制吸引力大,學位學徒人數驟增,培養了大量崗位適應性強的專業化人才[46]。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英國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特別是緩解了近年來招聘市場對高學歷層次的高技能人才要求激增,雇主招不到合適人才,而大學生數量逐年增加、學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南廷格爾提到學位學徒在企業參加在崗培訓過程中,就可以與雇主直接簽訂勞動協議[47]。這意味學位學徒在上學期間就可以解決就業問題,能夠緩解畢業時的就業壓力。

第五、在崗培訓形式有助于提升學位學徒的學習效率。有學者調查研究發現,學位學徒普遍對學位學徒制表示滿意。他們非常珍惜上大學的機會,而由于學位學徒主觀能動性得以提升,使之學習效率比傳統意義上的大學生更高;很多學位學徒表示非常喜歡動手活動,學生獲得在工作場所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機會,而在實際操作中更容易對知識進行準確的把握和理解[48]。學生對于所學知識不僅學懂弄通,還能在實踐中進行操作和應用,甚至在較短時間內取得豐碩的學習成果。

(二)實施學位學徒制給學位學徒帶來的壓力

學位學徒制在給學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一些壓力。

首先,學位和技能評估給予學位學徒巨大的畢業壓力,使他們面臨終點評估壓力。蘇珊·道森等人表示學位學徒在完成自己的學業后需要通過最終的考試才可以拿到學位,但是走學位學徒制這條路徑的學生采用的是工學結合的模式,與傳統的學生相比,他們理論文化課的學習時長大大縮短了,導致想要取得高分就不是太容易。

其次,學位學徒的學歷水平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英國《高等教育資格框架》要求傳統學生需要修滿360學分才可以順利拿到學位,但是學位學徒制的學生只需要修滿120學分就可以拿到學位證書,學位學徒制和傳統學生在學位的獲取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導致社會各界對學位學徒制所取得的學位證書表示了質疑[49],學生的學術水平是否達到相關的要求還有待考量,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這對學位學徒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困境。穆爾肯等人表達了對于學位學徒與傳統學生在學術水平上的困惑,也提出這主要取決于各利益相關者如何看待學位學徒的學術水平以及學位學徒的學術水平在企業的運用程度。

再次,體制機制不健全導致學位學徒的地位受到質疑。到目前為止,學位學徒的地位還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原因之一是比奇等人提到的學位學徒制還沒有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學習方式[50]。英國萊斯特大學的伊斯米尼和普利茅斯大學的瓦西里烏認為雇主并沒有對學位學徒的全面學習和終身學習進行經費投資,只是局限于片面的或者說是企業需求的學習。因此,盡管學位學徒制為學位學徒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當學位學徒的技能水平不能滿足雇主未來的發展需要的時候,學位學徒仍然需要再次尋找新的工作[51]。

最后,學位學徒在學術時間上的學習時長減少,影響學位學徒學習經驗的獲取。一方面,學位學徒制倡導的工學結合的模式會在較大程度上縮短學位學徒理論學習時間。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南廷格爾等人認為學位學徒制中理論課時和實踐課時比例分配不均,實踐課時占了較大比重,大學將會對學位學徒減少學術投入,對實踐工作者的依賴程度增加,學位學徒的理論學習經驗減少[52],這最終可能會影響學位學徒的學習成果。另一方面,無論是高校還是企業,都存在規模有限、師資有限、空間有限的情況,所以各種機構在招收的學位學徒數量上也有限制,無法保證所有學位學徒受教育期間能夠接受到足夠的理論教學與實踐學習,這也會影響學位學徒的經驗獲取。

四、結語

學者們對學位學徒制產生的效能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高校和學位學徒這三個核心利益相關者,研究成果主要揭示了學位學徒制對利益相關者產生怎樣的積極效能和消極影響,這有助于人們形成對學位學徒制新的更深刻地理解。

從當前我國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發展進程來看,我國根據十四五產業發展的基本趨勢,已經構建起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專業體系。同時,也正式公布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學位名稱,強調要體現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特殊性。此外,現場工程師的試點推進,也開啟了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標準對標技術工程師的探索。這些都是我國當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而英國的學位學徒制在多個方面都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啟示,其成功的經驗和面臨的問題都對我們有多角度的借鑒。

猜你喜歡
學徒學位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金光現代學徒班感恩教育的實踐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魔術師的學徒
『博士后』是一種學位嗎?
俄羅斯兒童教育:超80%入園率與供不應求的學位
國內ERP研究現狀——基于學位論文的統計分析
論《學徒的神仙》的敘事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