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高職學生數字素養培養研究

2024-01-22 02:49解則翠孫興賓
湖北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數字化數字院校

解則翠 孫興賓

(1.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2.徐工機械建設機械分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4)

繼2021年我國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1]之后,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相繼印發《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2]和《2022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要點》,代表著我國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戰略正在逐步深入。公民的數字素養與國家數字化發展戰略密不可分,這也表明了數字素養的培養將是我國高職院校未來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

一、國內外數字素養的研究現狀

國外對數字素養的研究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相關理論的誕生。1994年,學者艾森特第一次明確提出“數字素養”理論[3]。時隔三年,保羅吉爾伯特明確了數字素養的內涵,將對數字資源及信息的理解和使用能力確定為數字素養,這是“數字素養”的里程碑概念[3]。隨著時間的推移,數字素養成為全球范圍內的熱門話題,引起了不同程度的關注。

第二階段,數字素養與其他領域的融合。2004年,學者艾森特首次將數字素養理論融合到其他領域[4],形成了一個全面而詳盡的數字素養理論體系,其中涵蓋了圖像、文本、信息技術以及社交媒體等多個方面,并且成功地將數字素養理論體系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從而推動了數字素養的發展。歐盟發布的數字素養框架2.0、2.1、2.2等版本均為此階段的代表成果。

第三階段是針對特殊群體的差異性進行的數字素養研究。隨著留學生在英國數量的持續增長,有學者針對中國留學生數字素養發展進行了調研[5];當托德對計算機教育專業一年級學生的數字素養進行研究,以提高學生適應數字社會和職業生涯的能力。[6]

當前,經濟發達國家對于數字素養的研究已經成熟,歐盟把提升全民數字素養作為經濟發展的目標,通過提升公民的數字素養促進社會經濟的整體性數字化變革,從而建設一個更具可持續性競爭力的歐洲。自2014年以來,美國新媒體聯盟也一直在強調數字素養在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生活中的重要性。[7]

國內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數字素養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大多數學者的研究都集中在數字素養概念、體系構建等方面,對我國當前學生的數字素養現狀調查研究的較少,從而導致數字素養培養的體系構建缺少實踐依據。2006年,王曉輝首次將數字素養理論應用到教育信息化中[8]。2017年,數字經濟的發展為數字素養的探索帶來新的機遇,數字公民和數字鄉村的理論也隨之涌現,為數字素養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2021年起,數字素養方面的理論研究發展迅速,2021年共發表113篇相關論文,2022年達到131篇,數字素養研究逐漸興起,未來幾年隨著國家數字化的迅速發展,數字素養研究將會受到更多學者的關注。

目前,針對高職學生群體的數字素養研究相對較少,大多數研究還集中在本科及更高學歷層次的人群。高職院校學生的數字素養研究缺乏系統性和層次性,更多的是依靠經驗來探索規律。因此,本文以國家數字化轉型為背景分析我國高職學生數字素養培養的現狀,進一步豐富我國關于高職學生數字素養培育的理論,從而指導教學實踐,為提升高職學生數字素養貢獻力量。

二、高職學生數字素養培養現狀

《2022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要點》提出,公民應具備收集、制造、應用、評論、互動、共享、技術創新、安全、倫理學品德等一整套數據的基本素質與才能,以滿足當今時代的需求[9]?;谶@一理論,我們可以把這些素質與能力歸納為四個重要領域:數字素養意識、數據技術的應用、終生學習和創新能力、數字社會責任。數字素養與能力分類如表1所示。

本研究對高職院校各專業的320名學生進行調查,其中工學類專業的學生占65.22%,理學類專業的學生占17.39%,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的學生占9.57%,其他專業的學生占7.82%。

(一)數字素養意識現狀

根據調查數據,高達98.25%的高職學生都認同數字技術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能夠認同每個人都具備使用數字技術的權力,同時也清晰地意識到數字技術應用的泛濫帶給人類社會的危害。

(二)數字技術應用現狀

在數字技術應用方面,高職院校學生能夠較為熟練地使用常規的數字技術。例如,72.81%的高職院校學生能夠運用數字技術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問題,了解所學專業以及相關職業領域中數字技術帶來的變化和趨勢;能夠合理利用網絡有效地發布文字、照片、音樂、視頻等,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觀點;能夠在數字環境中做到不傳播不實信息。只有0.88%的學生沒有能力掌握常規的數字技術的應用。

在更專業的數字技術應用方面,比如,信息源頭區分、編程開發、office高級制作等,高職院校學生則存在比較大的技術知識欠缺。經過調查分析可知,僅有15.79%的學生能夠精通識別不同信息源的可靠性,25.44%的學生能夠熟練對不同數字內容進行價值評估,16.67%的學生能夠精通對數字內容進行有效存儲,能夠掌握Python、Java等常用的編程語言,熟悉Photoshop、Premiere Pro等常見的制圖工具,且能夠使用EndNote等文獻管理軟件進行標注索引的學生僅8.77%。同樣,在最新的數字技術理念認同方面,高職院校學生的認知也有所欠缺,26%的學生能夠了解當前所倡導的數字包容和價值多元概念;21%的學生研究過數字鴻溝的概念和現狀。

(三)終身學習及創新能力現狀

在終身學習及創新能力方面,數字資源和數字平臺可以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更快地獲得滿足。同時,還可以通過數字資源及數字平臺有意識培養高職院校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思考,培養高職學生勇于挑戰、敢于進取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溝通合作和創新的能力。

調查發現,有54%的高職學生能夠創建新的數字資源,但在團隊合作創新方面有所欠缺;19.3%的高職學生對自己的職業進行過規劃,大部分高職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沒有明確的目標。在探索實踐方面,64%的高職學生,偶爾甚至從未參加過社會實踐。

(四)數字社會責任現狀

在數字時代,我們有責任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明確的道德準則和法治原則,并嚴格遵守數字社會的倫理準則。根據數字社會責任的定義,本次調查發現,高職院校有60%的學生能遵守網絡文明禮儀,僅有1.75%的學生不能遵守網絡文明禮儀;65%的學生能夠在網絡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45%的學生能夠注重網絡安全和數字版權的防護;32%的學生能夠積極應對數字技術對身心和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而28.95%的學生僅能夠合理安排上網時間,2.63%的學生不能抵抗數字技術對身心和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這說明學生對數字社會的責任意識及自我管控方面還有所欠缺。

三、高職學生數字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根據高職學生數字素養現狀可知,高職學生在數字素養培養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數字技術運用方面

高職院校學生對具有一定專業難度和深度的數字技術運用不夠熟練,對最新的數字技術理解不夠深入。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培養過程中,偏重于專業技術的實際運用,雖然大部分專業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但內容更偏重于傳統的計算機電子技術或電子政務應用,缺乏對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高新科學技術的培養。

(二)終身學習及創新能力方面

高職院校學生利用數字化平臺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還未養成,對自我職業發展缺乏規劃,與團隊合作創新意識不強。

由于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在校培養時間一般為2~3年,職業培訓時間較短,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不夠明確,對職業生涯發展的各個階段不夠了解,導致學生對自我職業發展缺乏規劃,加之對身邊團隊的了解不夠,造成團隊的合作創新能力較低。

(三)數字社會責任方面

受教育環境的影響,部分高職學生從中職教育直接進入高職教育,未接受過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對自我管控方面沒有清晰的認識,未經歷過因自我管控缺失所導致的失敗經驗,從而導致高職院校學生對數字社會的責任意識及自我管控能力不足。

四、提升培養高職學生數字素養的路徑

隨著國家數字化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入,公民數字素養的提高已經成為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因素[12],也是實現國家數字化發展目標的基礎性保障。高職院校學生作為我國未來技術工人中的重要一員,其數字素養能力是個人職業發展的必備技能,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因此,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在數字素養培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以提升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數字素養水平。

(一)建立完善的數字素養培養體系

數字素養培養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它不僅僅涉及某一項技術的應用,還需要各級政府、職業院校和教育機構、企業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數字素養培育體系,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以有效的方式推動高職院校學生數字素養的持續提升。長期以來,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受培養時間、培養環境的限制,往往只獲得單一技術的訓練,缺乏對數字素養整體概念的理解,以及多學科知識之間的系統化連接,導致學生的數字素養不高。建立高職院校的數字素養培養體系,就是要建立完善的數字素養評價體系,確定評價標準,在教育的過程中,以此為準繩,提高學生的數字素養與能力,使其在工作和學習中能夠合理運用數字技術。

數字素養培養體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者、受教育者對數字素養的認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加強高職學生數字素養培養,強化學生的數字敏感性,以及對數字真偽和價值的判斷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字安全意識。建立多學科之間的聯系,使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高新科學技術融入高職院校的學科體系中,提高學生的數字技術應用能力。

(二)開展數字化課程改革,建立數字課程資源庫

由于科技的進步,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科建設已經將教學改革重點放在了信息技術應用領域,例如,建立數字課程資源庫,讓學生自主學習掌握知識,更好地應對當今的挑戰,從而更好地適應數字化的環境,以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13]

各類高職院校應該加大對基礎學科“信息技術”這類IT課程的投入,進一步改革教學方法,增加實用價值[14],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增加能力,適應數字社會的環境,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中,設置“職業規劃”“職業發展”等課程,對原有課程進行數字化課程改革,提供可以終身學習的數字學習資源,有效引導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提升學生規劃職業發展的能力。

(三)提升師資隊伍的數字素養培養能力

由于我國數字素養的概念提出較晚,雖然國家最近幾年相繼出臺了多個方案以促進公民的數字素養提升,但其發展還沒有深入人心。高職院校的教師對學生數字素養的培養目標不夠清晰,培養的具體內容不夠準確;同時,由于高職院校教師自身數字素養能力的欠缺,導致其對學生數字素養的培養能力低。因此,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的數字素養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數字素養水平,能及時發現學生在數字環境中所受到的不良影響,并提出合理的應對方案,減少數字環境對高職學生的傷害??梢酝ㄟ^教師培訓、企業實踐、校企合作、校企人員座談等多種方式,提升師資隊伍的數字素養培養能力。

(四)建立數字素養多元合作培育模式

發達國家的數字素養教育起步較早,具有成熟的數字素養教育體系,我們可以借鑒其成功的經驗。根據德國、美國的數字素養教育理念,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多元教育模式是高職院校學生數字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和教育模式[15]。政府、社區、企業等積極參與高職院校學生的數字素養培養,政府出臺政策宏觀指導,并提供資金支持,激勵社會力量參與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數字素養的培養,以此促進高職教育的數字化發展,為打造數字職校提供有效的制度和資金保障。企業參與高職院校學生數字素養提升的培養,以企業實踐經驗為基礎,建立“工單課堂”“企業導師”等多種模式,同時充分利用移動、聯通、電信運營商的優勢,將企業所需的數字素養理念快速融合到職業院校的教育模式中,實現信息共享、教育共享、技術共享。同時,社區還可以通過建立數字社區,利用公共圖書館、城市規劃館等文化資源,實現數字資源的共享,為高職學生提供社區數字教育資源。通過政府、高職院校、企業、社區等多方參與努力,積極打造高職學生數字素養的多元化協同培育模式,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數字素養水平。

結語

本文在調研的基礎上總結當前高職學生在數字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一是數字技術運用不夠熟練,對最新的數字技術的理解不夠深入;二是缺乏利用數字平臺進行終身學習及創新的能力,缺乏自我職業規劃的能力;三是缺乏數字社會的責任意識及自我管控能力。根據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筆者對高職學生的數字素養培養提出了四點建議,即:建立數字素養培養體系;開展數字化課程改革,建立數字課程資源庫;提升師資隊伍的數字素養培養能力;建立數字素養多元合作的培育模式。期待對高職學生的數字素養培養有所幫助。

猜你喜歡
數字化數字院校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答數字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成雙成對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