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邏輯

2024-01-22 11:15張曉明盧志飛
兵團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歷史邏輯中國式現代化

張曉明 盧志飛

[摘要]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不懈奮斗,就是為了讓中國強起來,把中國變成一個強國。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實事求是、埋頭苦干、拼搏進取,開始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征程。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中國自己的特色,而且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是一條康莊大道,我們必須堅定信念地走下去。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沿著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走下去,堅持守正創新,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歷史邏輯;四個歷史時期

[中圖分類號]D6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23)06—0043—07

[作者簡介]張曉明,男,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博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盧志飛,男,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在西方列強的野蠻入侵下,陷入了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悲慘境地,中華民族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為了改變中華民族的悲慘局面,無數仁人志士不懈探索救國救民的方案,無論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是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都不能挽救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我國近代以來以資本主義為代表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現代化運動均以失敗告終,這也證明了西方現代化道路并不是現代化發展的唯一發展方式,警示我們要超越現代化的單一線性論。中國式現代化歸屬于后發性趕超,受外部壓力和挑戰較多,在“國家蒙難、民族蒙辱、文明蒙塵”的關頭,中國絕地反擊,謀求現代化轉型,屬于典型的“挑戰—應對”文明互動模式。西方國家具有先發優勢,實現“單兵突進”式發展,走的是串聯式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并聯式發展要求處理好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組合關系,實現四個現代化及其亞層面的多位組合。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式現代化的初步實踐

中國人民及其先進的知識分子受到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蒙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使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速度加快,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了徹底擺脫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對勞動人民的壓迫,中國的有志之士便一直在不懈探索與奮斗,直到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不畏犧牲、艱苦奮斗,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從1921年7月黨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綱領指引下,隨著國情、黨情、民情的不斷變化,及時地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多樣化需求。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落后于西方,在制度與科學技術、思想文化方面都落后于西方。中國過去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但是到了近代,清朝統治者閉目塞聽,不注意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導致我國在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國家。西方侵略者大肆掠奪我國的文化財富,他們在我國的土地上無惡不作,燒殺搶奪,給我國的人民在身體上和心靈上造成了極大的創傷。馬克思主義傳入我國之時,正是我國面臨空前危難的時候,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后繼,為了中華民族的前途英勇奮斗,但是他們都不能把中國從黑暗中拯救過來,走向光明。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過程中,產生了中國共產黨,這是一個偉大事變。它從根本上挽救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中國人民從此有了主心骨。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實事求是,根據中國國情和具體實際,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通向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歷史和事實已經證明,這條道路是充分正確的。由于中國的特殊國情,農民占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但是他們缺乏堅強有力的領導。廣大的人民群眾只有在共產黨的帶領下,才顯得堅強有力,才能有效應對外來侵略者的入侵。我們黨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把握統一戰線,戰勝一切敵人。新民主主義道路的開辟給我們很多的經驗與啟示,我們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團結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采取正確的戰略和戰術,我們才能戰勝一切貌似強大的敵人。

中國式現代化是不同于資本主義的,中國式現代化拋棄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擺脫人對物的依靠,為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創造條件。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走串聯式的現代化,而是走并聯式的現代化,堅持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城鎮化一體發展。中國式現代化不走對外侵略、殖民擴張的道路,堅持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現代化,它在理論、制度、文化、思想、道路等等各個方面都實現了對資本主義文明的超越。這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新之處。

中國共產黨追求建設世界新文明。早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1]。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提出搞中國式的現代化;黨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黨的十五大提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提出: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大革命時期的現代化探索

近代以來,中國在科技、制度、文化上遠遠落后于西方,中國人民深感制度文化不如西方,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不注重西方國家的迅猛發展,中國由于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和封建制度的落后,沒有趕上工業革命的步伐,遠遠地落后于時代,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經歷了巨大的苦難。為了重現往日的輝煌與榮光,中國的仁人志士一代代前仆后繼,上下求索救國救民的真理與道路。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和強有力組織的帶領,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中國式現代化沒有走通也不可能走通。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中華民族的現代性是自身保持文化血脈的延續和創新,中國選擇的現代化保持了現代主義與守成主義的內在張力。中國是擁有56個民族、14億人口的大國,中國所選擇的現代化是保持個體多元和集體統一的內在張力。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中華民族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古國,中國的經濟曾經長期處于世界的領先地位,勤勞、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近代以來,西方國家抓住工業革命的契機,快速崛起,對中國等農業文明產生了巨大沖擊。隨著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西方列強加快了侵華進程,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獨立發展的道路也被迫切斷。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實現國家獨立,農民階級、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仁人志士奮起反抗,相繼展開了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各種救亡圖存運動,各種政治勢力及其代表人物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都以失敗告終,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難與屈辱的深淵中。事實證明,不觸動舊的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各種名目的改良運動,都不能完成救亡圖存的任務。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隨后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積極開展農民運動,開始了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探索。

第一,制定了科學的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在1921年7月召開的中共一大上,大會制定的綱領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然而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況決定了中國不具備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

第二,建立了廣泛的社會革命統一戰線。黨的二大以后,我們黨馬上開展了反帝反革命統一戰線,但在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兩者的鎮壓下,都以失敗告終,這些給中國共產黨留下了慘痛的經驗教訓。在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第一次合作,形成了包括農民、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在內的革命統一戰線。

(二)土地革命時期的現代化探索

大革命的失敗使得國內階級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面對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國共產黨從社會主要矛盾出發,在分析大革命失敗原因的基礎上,繼續對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進行一定的探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受到“左”的錯誤思想,沒有將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導致了十分嚴重的后果。這些挫折很好地教育了中國共產黨。此時,我們黨實現了民族資產階級的科學分析,另外,我們黨發展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理論。

(三)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的現代化探索

在1937年,中國的抗日戰爭全面拉開序幕,在這一時期,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中國共產黨從中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出發,對中國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深刻總結,確立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形成了正確的領導核心,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首先,明確了正確的政治路線,這體現在“四個轉變”上。第一,對民族資產階級政策的轉變。在瓦窯堡會議上嚴厲批判了“左”傾冒險主義,開始與不同的階層、不同人群合作,為建立廣泛統一戰線奠定了思想基礎。第二,對國民黨政治力量集團的轉變。隨著日本不斷擴大侵華范圍,中國共產黨由“反蔣抗日”轉變為“逼蔣抗日”,通過西安事變和平解決,達到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目的。第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適當照顧地主、富農的利益。第四,對于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認識上的轉變。經歷過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時期,否定了“一次革命論”和“二次革命論”,立足中國實際,遵循中國社會的發展規律,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論。

(四)解放戰爭時期的現代化探索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面臨著兩種歷史命運的選擇。面對中國到底是建立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還是建立一個國民黨主導的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專政國家,國共兩黨展開了激烈斗爭。此時的中國面臨著兩種不同的命運、不同的前途,中國共產黨積極開展對現代化的積極探索,不斷總結實踐斗爭經驗。

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路線。中國共產黨制定了與之相匹配的路線、政策。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在新中國的政治體制中,在區分人民和敵人的基礎上,對兩者采取不同的舉措,對人民采取民主,對敵人采取專政,將兩者聯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在政體上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經過三十年的艱辛探索,中國共產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立足社會的主要矛盾,制定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最終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式現代化的繼續演進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獨立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并不是從新中國成立以后開始的,而是在1949年3月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之際,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對國家建設做出了展望。毛澤東提出了要“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2]的目標。

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向深發展。同時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辯證把握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革命之間的關系。

新中國成立以后,廣大的人民群眾不用再受地主階級的壓迫與奴隸。廣大的人民群眾有了土地,就等于解決了農民問題,也就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我們開始步入社會主義階段,在這個階段,黨帶領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們黨進行三大改造,進行土地革命,滿足人民群眾的土地需求。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進行了反貪污、反浪費、反腐敗三反運動,政治生態清廉,民風淳樸,社會公正和諧,文化上出現了百家齊鳴、百花齊放的局面。我們的科學技術事業也取得了巨大進步,接連發射導彈、氫彈、人造地球衛星,我國的國防實力明顯增強。我國相繼與世界上一些國家建交,我國的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和進展。經過長期努力,我們黨帶領人民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巨大成就。

但是,我們黨帶領廣大的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探索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先例可循,在我們這樣一個農業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容易發生一些嚴重錯誤。我們先后出現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運動,這給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造成了嚴重打擊和破壞。事實證明,這些錯誤發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脫離了具體實際和中國的具體國情,脫離了廣大的人民群眾,沒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這在認識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致命的?!按筌S進”和“文化大革命”發生的危害就是,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嚴重倒退。但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同時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我國的經濟實力也快速增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各方面也取得了進步,這為我國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一)社會主義革命與蘇聯模式下的工業化道路

新中國成立之初,由于受到當時國際環境的影響,中國共產黨采取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這一邊。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通過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的國民經濟,這為后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與開展工業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社會主義革命主要包括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開始建立農業工作社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一舉措是必要且必需的。新中國成立之初,耕地少且時有災荒,為了讓農業生產順利進行,需要引導廣大農民走上互助協作的發展道路。首先,在國民經濟的主導下,手工業供銷工作社向社員供應原料、收購產品,幫助社員解決原料和銷售產品的問題,保障社員收入。

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明確指出:“在革命勝利以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一切不是于國民經濟有害而是于國民經濟有利的城鄉資本主義成分,都應當容許其存在和發展?!盵3]所以黨在這一時期沒有沒收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而是通過加工訂貨等方式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從總體上看,面對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的局面,中國在蘇聯的援助下基本建起了自己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但同時,在蘇聯援助的影響下,中國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實際上,這一體制的弊端也很快影響到了中國經濟的正常發展。長期實行的高積累、長消費的經濟發展戰略將使得剩余資金投入到重工業之中,導致重工業畸形發展,同時重工業也對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速度造成了影響,阻礙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趕超戰略下的曲折探索

趕超戰略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一個重要戰略選擇,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希望在短時間內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從整體來看,既有成功的經驗,又有失敗的教訓。

中國對于趕超戰略的設想,一開始從遵循蘇聯模式,走自己的發展道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建設經驗不足等原因,我們黨提出了“向蘇聯學習先進經驗”[4]的方針,這就使得中國大部分人都向蘇聯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們先后完成了“一化三改”的目標,完成了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但是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蘇聯方面暴露出一些問題和弊端,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及時調整方向打下基礎,實現了從“蘇聯模式”到“以蘇為鑒”的過渡。

在趕超戰略的影響下,先后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這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造成了很大的挫折。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對趕超戰略進行了深入的反思,使社會主義重回正確軌道。

毛澤東在1961年會見蒙哥馬利元帥時指出:“至于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在中國,五十年不行,會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時間?!盵5]隨后,毛澤東提出“兩步走”戰略。從趕超戰略到兩步走體現中國共產黨勇于面對錯誤,從不諱疾忌醫的作風。這種實事求是的作風也為后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經驗。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時期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發展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繼承和發展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路線,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分析了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形勢,立足中國基本國情,借鑒西方現代化建設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構想。

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使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它使中國的古老大地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讓中華文明有了新的神采。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落后,被“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當時中國實行計劃經濟,生態問題突出,腐敗問題相繼出現。在當時的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必須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腐敗問題,這兩手,缺哪一方面都不行。缺哪一手,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有可能出現嚴重問題,甚至偏離社會主義道路,走入歧途。我們黨堅持實踐才是檢驗一切事物的根本標準,實踐出真知。社會主義建設與革命建設環環相扣,一脈相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根源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偉大實踐,源于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的持續探索,源于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一百多年的艱苦奮斗,源于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古國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走自己的路,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家、人民和民族的面貌。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表明中國堅持走的道路是正確的,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運用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創造的偉大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快速增加,生態環境快速好轉,政治清廉,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幅增加,人民的幸福感顯著增強。我們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奮發有為,帶領人民群眾創造了偉大業績,這是努力奮斗出來的結果。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中國歷史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鄧小平開始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一步思考,他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這個重大命題和小康社會的具體目標 ,他用小康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充實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鄧小平提出的中國式的現代化,正是中國特色:“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盵6]他在1979年3月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指出:“中國式的現代化,必須從中國的特點出發?!盵7]之后,他多次闡釋中國式的現代化不是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而是借鑒別國的發展經驗,自力更生,造出了原子彈、氫彈等高科技武器。實踐證明,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大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人民生活水平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新的體制保障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四、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境界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守正創新、自信自強、勇毅前行,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現代化的認識,不斷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闡釋,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諸多原創性論述。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通過剖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了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原理性闡釋,達到了新境界。黨的十七大提出生態文明概念,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體布局,黨的十九大提出政治、生態、社會、精神、物質文明全面協調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總體結構也隨之穩定,“五位一體”各方面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不可分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探索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提出了許多舉措,從強國夢、強軍夢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一帶一路”,最后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的最新成就,它的創造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人類文明發展的新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將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深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契合點,在回答中國之問、人民之問、世界之問、時代之問中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和本質的研究。

首先,從理論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和本質的認識,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使得中國式現代化更加具體清晰,初步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思想進一步深化了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打破了“西方化=現代化”的迷思,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

其次,在戰略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了分兩步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夢想。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網絡強國戰略等一系列戰略,這些戰略使得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更加豐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邁上新臺階。

最后,我們在實踐上不斷豐富,推進一系列變革、取得一系列成果,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改革全面發力、重點突破、蹄疾步穩向縱深發展,許多領域發生歷史性變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為完善的制度保障。通過精準扶貧戰略、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消除了大量貧困人口,取得反貧困斗爭的勝利。以雷霆手段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反腐敗斗爭,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問題,自我刮骨療毒,清除體內的有害肌膚和病毒,實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凈化。實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美麗中國戰略,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邁上新臺階,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守正中創新,在繼承中發展,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歷經幾代人辛苦奮斗出來的結果,來之不易,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

結語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不懈奮斗,就是為了讓中國強起來,把中國變成一個強國。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實事求是、埋頭苦干、拼搏進取,開始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征程。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中國自己的特色,而且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這是一條康莊大道,我們必須堅定信念地走下去。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只有沿著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走下去,堅持守正創新,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正是由于這種高度的理論與實踐自覺,中國式現代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這種成功的最好體現是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巧妙的融入世界現代化的潮流,中國不但沒有在現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喪失自己的主體地位,相反卻抓住了世界和平發展和全球化提供的機遇,利用國際資源,迅速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向著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是全世界后發國家和平發展的典范。

參考文獻:

[1]鐘小武.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的百年演進與基本經驗[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8):147-158.

[2][3]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1431.

[4]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4.

[5]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1.

[6]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32.

[7]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責任編輯:張彥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研究” (項目編號:22ZDA022)、2022年度四川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 “人類文明新形態視域下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路徑創新研究”(項目編號:SC22EZD018)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歷史邏輯中國式現代化
論全面現代化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政治發展的歷史邏輯揭示中國模式的政治圖譜
政府雇員制歷史與理論邏輯
鄧小平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