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VLOC 船增設空氣潤滑系統改造方案

2024-01-22 12:21趙福志倪進旭
廣東造船 2023年6期
關鍵詞:吊耳空壓機導流

張 浩,程 涵,趙福志,倪進旭

(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深圳 518054)

1 前言

隨著全球航運業節能減排要求日益嚴格,低碳、節能成為目前船舶新造或改造的核心指標之一。氣泡減阻技術作為船舶空氣潤滑系統(簡稱ALS)中應用最廣泛的節能措施之一,是一種利用微氣泡來減少船體與海水之間航行阻力的技術方法。通過將空壓機壓縮后的空氣不斷地輸往空氣釋放單元(簡稱ARU),以微氣泡形態釋放到邊界層,大量的氣泡在船底聚集形成氣液兩相混合流,從而減小船體周圍水的密度、黏性以及湍流流動結構,使摩擦力顯著降低,達到減阻節能的效果。船舶采用該技術可節省5%~10%的燃料消耗,從而減少碳排放,為綠色船舶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2 空氣潤滑系統組成

空氣潤滑系統,主要由10 套壓縮空氣單元(空壓機撬塊)、空氣管、10 個Y 形三通管、20 個液動蝶閥、20 套空氣釋放單元(ARU)、1 個HPU 液壓動力單元、1 個控制柜、1 套電磁閥箱、20 個應急閥塊、電纜管、閥控管、動力電纜、控制電纜、操作臺(集控室及駕駛室各1 個)、8 臺軸流通風機(4 進4 出)等組成,圖1 為其中一組的原理圖:空壓機壓縮后的空氣經過空氣管、Y 形三通管后分成兩路,Y 形管出口各設置一個止回閥,兩路空氣再經過液動蝶閥控制后到達船底部的ARU 單元,經過其底部的導流板不斷釋放出微氣泡滑過船體底部,從而達到減阻的效果。

圖1 空氣潤滑系統原理圖

3 某VLOC 船增設空氣潤滑系統的改造方案

3.1 結構及舾裝改造

結構改造部分主要包括:ARU 單元在船底開孔、定位及焊接;內部結構加強;新制沿1 號貨艙前壁下倉的空氣管路的槽型護罩等。

舾裝改造部分主要包括:新增設備的底座預制;液壓管線;控制管線的護罩等。

其中,ARU 單元在船底開孔、定位、與底板間的焊接質量為關鍵控制節點;ARU 單元作為整個空氣潤滑系統的核心裝置,為了使氣泡減阻達到最佳效果,20 套ARU 單元在船首部沿船寬方向弧形布置;ARU單元與船體間的安裝精度、ARU 單元與導流板的裝配間隙等,必須滿足設備廠家的設計安裝要求。

3.1.1 進塢前準備工作

1)ARU 單元內場檢查,復核備件的精度(見圖2),做好各項數據的記錄;如精度超差,可適當校正ARU單元的底板以及加工導流板,確保塢內安裝完ARU 本體及導流板。其導流板的裝配間隙,需滿足以下要求:

圖2 ARU 底板及ARU 與導流板裝配精度控制圖

底板整體平面度±2 mm 以內;

測量點A~H,導流板與空氣釋放單元四周的許可裝配間隙為21±3 mm;

測量點A~G,導流板與空氣釋放單元垂直高度為50±3 mm。

2)ARU 單元焊前準備:ARU 單元底板為板厚40 mm,船底板板厚20 mm。為此,需對ARU 單元底板四周預先削邊至20 mm(斜度1:5),再開正面22.5°的單邊坡口;焊接好施工用四角吊裝吊耳及四角調整用吊耳;焊口防護,整體油漆;劃好ARU 單元定位中心線的標記線以及根據中心線及ARU 底板輪廓,制作好艙底內劃線的模板。

3)ARU 單元安裝艙室的準備:艙室先通風、測爆合格;內底板工藝孔割除;將ARU 單元本體的中心線反在ARU 單元船殼的本體上,并做好樣沖標記,在相鄰100 mm 的位置標識一條檢驗線;現場焊接吊裝ARU 單元用的四角吊耳以及四角定位調整吊耳。

4)割舊板的準備:根據反出的ARU 單元中心線,結合圖紙定位尺寸以及劃線模板,劃出船底板的切割線;根據ARU 單元的中心線以及ARU 單元本體的線型及模板,對需要切割的縱骨或框架等提前劃好切割線。

5)ARU 單元擺放在塢底的準備:每套ARU 重約4.3~4.6 t,長4 700 mm,寬1 480 mm,高470 mm。進塢前,根據進塢布置及ARU 單元的分布方位,將ARU 單元按照編號盡可能吊運擺放至塢底的相應位置,以免進塢后再轉運大大增加工作量。

圖2 為底板及ARU 與導流板裝配精度控制圖。

3.1.2 進塢后工作

進塢后,ARU 單元安裝作業主要流程為:ARU單元沖水清理泥巴、做好防護→割除舊板(船底板及內部結構)→吊裝新ARU 單元到位→ARU 底板裝配、報驗→底板板縫焊接→底板板縫光面打磨完工并100%UT 檢查→內部結構裝配→內部結構焊接→底板外側焊縫磨平→抽真空試驗→內部結構打磨→焊接完工報驗→油漆修補→安裝ARU 單元內部鋅塊→安裝導流板、間隙調整、測量→螺母點焊固定→螺絲卡板凹槽填充鐵水泥或環氧樹脂。

ARU 單元底板為40 DH40,削邊后厚度20 mm,船底板為20 AH36。根據WPS 要求,ARU 單元底板與船底板間的焊接需選用合適的焊接材料以及焊接方法:

焊材:采用YHE71T-1 或等同;

極性:DCEP 直流反接;

方式:CO2自動焊,單面焊雙面成型焊接;

保護氣體:CO2保護氣體,純度99.5%以上。

現場施工控制的難點:

1)ARU 單元中心線與船底縱骨中心線的對中調整,公差±2 mm 以內;

2)底板以及結構件對接縫的切割量的控制,特別是四角R300 的圓角,如裝配間隙過大,母材需按長肉處理,既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焊縫的質量風險;

3)ARU 單元底板下平面與船底底板下平面的調整,錯位公差±2 mm 以內;

4)焊接質量控制,特別要控制ARU 單元底板的變形;

5)ARU 單元底板與船底底板焊縫焊接完畢后,外側需要修磨至與船底板平齊,防止影響氣泡的滑移質量。

為此,需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做好進塢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充足的工具設備及人力,現場的準確測量、放樣、劃線做到無余量切割,采用縱向及橫向的長排加強板對稱施焊方法,防止ARU 單元底板變形,制作專用的導流板安裝工具等,這些措施對提高施工質量、提高效率、縮短塢期均至關重要。

3.2 新增設備的安裝

3.2.1 空壓機的吊運

該系統共有10 套空壓機撬塊,每臺重約1.7 t,集中安裝在船艏水手物料間里,左右各5 臺;撬塊頂部結構薄弱,不能配置吊運吊耳,這給撬塊的吊運、進出物料間以及轉運帶來不便。為此,在水手物料間中部頂部開割工藝孔,同時制作專用的吊具,如圖3 所示;進倉后,再用2 臺液壓小車配合轉運、葫蘆配合抬吊到位;工裝主要由2 根L140x90x10 角鋼以及無縫鋼管吊桿等組成,角鋼兩端焊接好吊運及轉運的吊耳,角鋼需在底座和側面與空壓機底座配鉆好螺紋孔,并用螺栓連接固定。吊運前,鋼管吊桿的兩側下方吊耳分別掛接2 個2 t 的葫蘆,葫蘆鉤頭連接角鋼底座的吊耳,起吊時通過手拉葫蘆調節整個空壓機的重心,待重心平衡后即可吊起空壓機。

圖3 空壓機撬塊吊運工裝

3.2.2 ARU 單元導流板的安裝

該輪船底新增20 套ARU 單元,每套ARU 單元均有1 個導流板,長3 000 mm、寬1 000 mm,重量約0.5 t;采用傳統的方法制作支撐胎教、叉車轉運,船底板現場焊接吊耳,葫蘆提升、間隙調整、安裝等受塢底高度以及塢墩的限制;20 個導流板安裝結束后,需對船底新增的近百個吊耳進行割除、打磨、修補油漆,工作量大,安全性低,效率低下。

為此,特別制作了3 套導流板的現場安裝工裝,如圖4 所示,其主要由底座、支撐架、調節絲桿、手動液壓叉車、螺旋式千斤頂等組成:底座由槽鋼和鋼板焊接而成,下部槽鋼構成的4 個插槽便于用手動液壓叉車在塢墩間進行各個方向的轉運,底部的兩側鋼板起到平衡和支撐作用,防止導流板裝置重心太高導致側翻的風險;使用時,先將導流板吊至該安裝裝置的支撐架的調節絲桿上部,讓導流板的定位孔全部鑲入調節絲桿上部的定位銷內進行定位固定,然后用手動液壓叉車慢慢轉運至導流板配對的ARU 單元位置船底下方;人工調整手動液壓叉車的左右前后位置,使得導流板與ARU 單元的中心大體一致后,旋動兩個螺旋式千斤頂,將導流板緩緩升起,并插入扳桿調節各絲杠的高度,使導流板上的螺栓孔對準空氣釋放單元上的螺栓,待導流板的前后左右全部螺栓孔對齊,繼續頂推導流板到位,對稱對角上緊導流板的固定螺母;檢查、調整和測量導流板與ARU 單元底座間的四周裝配間隙,直到滿足廠家技術要求。該工裝不但解決了導流板在塢內船底狹小空間的轉運安裝困難,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塢期。

圖4 ARU 單元導流板現場安裝工裝圖

3.3 管系改造

管系改造,主要分為空氣管、電纜管、閥控管三部分:空氣管和電纜管均是碳鋼管,根據設計放樣的小票圖紙,車間提前預制并鍍鋅處理;閥控管采用不銹鋼盤管,現場鋪設,卡套連接。

空氣管設計溫度為215 ℃,運行溫度 0~215 ℃;二級管,系統設計壓力為2.5 bar,試驗壓力3.8 bar;空氣管10 路(左右舷各5 路,通徑DN150,壁厚11 mm),分別從水手物料間的空壓機撬塊引出,穿過物料間后壁板,從1 號貨艙前壁甲板穿倉一直到人字形下墩,在下墩里每路管子連接1 個成品Y 型三通,分成20 路(通徑DN100,壁厚16 mm)分別穿入1 倉雙層底和左右空倉后,再分別與20 套ARU 單元相連接;空氣管中間設有熱脹冷縮的膨脹節,除了穿倉件、與閥門及膨脹節等連接處焊接法蘭外,其余管線焊縫均采用對接、全熔焊的型式,焊后進行100%UT 檢查及拍片抽檢,再進行水壓試驗;壓縮空氣從空壓機出來后,不需經過冷卻;除了壓載水倉及空倉外,其余空氣管路表面均包覆熱絕緣層及不銹鋼皮防護。

新電纜管布置在左甲板上,采用法蘭連接,動力電纜與控制電纜分別設置在獨立電纜管中,以免引起信號干擾;動力電纜管通徑為DN300,控制電纜通徑為DN150,電纜管中間均設置有伸縮節、電纜箱、避讓結構及設備的彎管等附件。由于動力電纜多達11 根,直徑約40 mm,每根長達約550 m,動力電纜管的彎管兩端務必分別設置工藝孔及道門蓋,目的是方便現場拉設及理順電纜管內的動力電纜,從而提高效率。

新閥控管采用不銹鋼管,系統工作壓力為100 bar,從水手物料間內的閥控箱系統穿倉到右前甲板,從1 倉右甲板到1/2 倉之間過渡甲板穿入貨艙下墩,連接到空氣管上的液壓閥頭上;為提高安裝后的質量,防止泄漏而返工,需用精密的不銹鋼盤管和配套不銹鋼卡套接頭,裁管切割及鋪管過程,閥控管的兩側端部務必做好防護。

3.4 電氣改造

電氣改造部分主要包括:集控室配電板改造;新增集控室及駕駛室的ALS 遙控操作臺;新增首樓甲板軸流通風機、空壓機撬塊、液壓泵站、遙控閥門、ALS等控制箱或控制柜,以及它們之間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的鋪設等。

動力電纜主要是從機艙集控室配電板鋪設至生活區前壁左側,沿主甲板的動力電纜管直到船艏的水手物料間設備控制箱等。

控制電纜主要是從機艙集控室及駕駛室的ALS 操作臺鋪設至生活區前壁左側,沿主甲板的控制電纜管直到船艏的水手物料間的ALS 控制柜等。

為了加強首樓儲物間內的通風及降溫,首樓甲板面新增了4 臺進風機和4 臺抽風機;船首位置常常受涌浪、風浪的影響,水汽、浪花特別大,為了減少水霧對艙室內設備的影響,進風機吸口均加裝了除水霧的濾器,濾器頂部及甲板間四周安裝了牽引繩索。

4 完工調試

改造完成后,按照廠家及試驗大綱要求,先調試各設備、系統,然后進行聯調聯試并調整和固化各有關性能參數,再出海進行功能測試、工況測試、EEDI 效能測試。最終海試結果表明,EEDI 效能滿足設計預期。

5 結語

我廠某VLOC船新增空氣潤滑系統的節能改造成功,船體摩擦力顯著降低,極大地提升了船舶減阻節能效果,達到了綠色、節能和環保的要求,對新船設計建造及類似船舶改造項目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隨著國際海事組織對船舶節能減排要求的不斷提高,空氣潤滑系統作為一項新的技術將會越來越受到船東的關注,將在更多的船舶中新增這套系統,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改進,此項技術將會更加靈活高效,引領船舶新技術的創新。

猜你喜歡
吊耳空壓機導流
M16吊耳螺栓斷裂失效分析
一種300t焊接設備頂部起重吊耳的設計研究
船用吊耳結構優化
板式吊耳設計中的相關計算
新型分支相間導流排
某水利樞紐工程施工導流及水流控制研究
空壓機系統運行優化
導流堤在小型引水工程中的應用
KYJ-T型空壓機試驗臺自動化控制系統研究與開發
淺析如何改善空壓機運行的節能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