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利獎視角下高價值專利分析和培育研究
——以湖北省為例

2024-01-22 11:13索,高
專利代理 2023年4期
關鍵詞:代理湖北省湖北

嚴 索,高 婷

(1.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武漢 430075;2.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武漢 430000)

近些年,國內市場主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截至2022 年底,發明專利有效量累計為421.2 萬件,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利大國,但是專利對高質量經濟發展的引領推動作用并不足夠。全國人大和國務院在2021 年先后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綱要》)、《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提出要更好保護和激勵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密集型產業,《綱要》進一步提出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 件,預示著我國知識產權工作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的轉變全面提速。

一直以來,由于專利評價維度較多,學界難以形成高價值專利認定的統一標準,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價值專利的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接受新華社專訪時首次介紹高價值發明專利包括: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效發明專利;②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有效發明專利;③維持年限超過10 年的有效發明專利;④實現較高質押融資金額的有效發明專利;⑤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的有效發明專利。這給業界提供了一個清晰直觀的專利價值評價標準。

2022 年初,湖北省政府發布《湖北省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 年,湖北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超過20%,并將“提高專利質量,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列為重點工作方向。侯功顯等[1]研究省屬地方高校專利質量提升存在的問題并給出解決對策。趙鵬飛[2]針對湖北省的汽車支柱產業,提出加強電動汽車生產的專利開發與保護能夠推動湖北汽車工業的新一輪發展。金明浩等提出建立專利產業化協同推進機制等政策建議來推進湖北省專利產業化工作[3]。但是湖北省高價值專利整體發展水平和未來培育方向還無從知曉。本文將借助高價值專利評價標準,以專利獎作為統計口徑,從高價值專利培育的過程出發,對比研究湖北省專利獎和中國專利獎的獲獎專利,試圖回答上述問題,為湖北省開展專利質量提升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一、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中國專利獎由于早期獲獎專利已基本失效,因此不納入本次研究,獎項設置也發生過變化。為了保證分析數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選取最近的第11—22 屆中國專利獎中的金獎專利(以下簡稱中國獲獎專利),共255 件。湖北省專利獎在2021年以前共舉辦11 屆,在2021 年升級為政府獎“湖北專利獎”后舉辦了第一屆,獎項等級和數量同樣歷經變化。為了準確分析湖北省高價值專利的整體情況,本次研究覆蓋全部12 屆湖北省專利獎獲獎專利中的金獎、銀獎和優秀獎(以下簡稱湖北獲獎專利),共260 件。專利獎公開號等數據主要來源于國家和湖北省知識產權局網站,數據收集截止時間為2022 年4 月10 日。

(二)研究方法

首先利用合享全球專利數據庫IncoPat 對專利數據進行信息提取,然后從技術發明階段、申請審查階段和市場階段等不同方面分析湖北獲獎專利和中國獲獎專利的多指標差異,研究得出以專利獎為表征的湖北省高價值專利現狀,最后針對性給出高價值專利培育建議。

二、分析指標選取

由于專利具有技術和法律雙重屬性,還牽涉到市場、戰略、經濟等多個因素[4],而且在時間上會先后經歷創造、申請、審查、運營等階段,因此有必要進行分階段指標選取和評價以獲得高價值專利培育的客觀規律。本研究將高價值專利培育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技術發明階段、申請審查階段和市場階段。

(一)技術發明階段

1.創新主體指標

發明專利授權周期較長,但權利穩定性高、保護期限長。選擇不同類型進行專利保護,反映出申請人對專利價值的初步判斷。申請人、發明人數量是創新主體對技術研發直接投入的人力資源,投入的人力資源越多,意味著研發需要突破的技術壁壘可能較高,研發成功產生的技術先進性可能更高。資智洪等[5]在專利價值評估研究中認為發明人數量是具有正向影響的因素之一。

創新主體是專利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參與者越多、合作類型越豐富,某種程度上預示著專利價值越高、專利運營活動可能越頻繁。孫曉玲[6]通過研究中美兩國的創新主體的演化情況,發現企業越占據合作網絡的核心位置越有利于提高高價值專利數量。

2.地域性技術指標

中國地域廣闊,經濟發展和產業分布不平衡。從全國來看,沿海省份明顯比內陸地區在技術、人才方面更具優勢。從湖北省來看,經濟發達地區主要是武漢、宜昌和襄陽等“一主兩副”城市,鄂西北和鄂西南等邊遠地區經濟水平較低,呈現明顯中心外圍特征。因此,地域、產業乃至技術上的不均衡分布是否會影響高價值專利的培育,將納入本文的研究范圍。專利的分類號數量可以用來表征技術寬度,Franme[7]發現技術寬度對專利價值產生正向影響,本文將借助技術寬度分析技術跨類情況以及對多領域市場的控制程度。

(二)申請審查階段

1.申請指標

首權字數、權利要求數量、說明書頁數是衡量專利價值最直觀的三個指標。首權字數越少,則技術特征越少,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越大。權利要求數量越多,反映出專利所保護的技術方案越多、技術覆蓋范圍越廣[8]。說明書頁數直接與專利技術的公開程度關聯,是首權字數和權利要求數量的補充性指標。

2.審查指標

提出實審時長指發明專利申請日到實質審查生效日的時長,體現了專利申請和保護策略;審查時長指發明專利實質審查生效日到授權公告日的時長,能夠反映專利審查答復的復雜程度。專利的引證數直接表征著本專利的技術基礎,其值越高表明專利質量越好[9];專利的被引證數說明本專利為在后專利技術的進步奠定了基礎,也是專利價值的表征之一[10]。

(三)市場階段

1.海外布局及代理運營指標

專利同族是申請人尋求不同國家地區專利保護的行為。Rassenfosse[11]在研究中發現專利同族數與專利經濟質量呈正相關關系。技術價值高并不等同于專利價值高,代理師和代理機構在中間起著重要作用[5]。轉讓、許可、質押等專利運營是專利價值變現最常見的形式。經過訴訟、無效等法律程序檢驗后仍保持有效的專利可以認為具有較高的專利價值[12]。

2.有效性指標

維持時間指專利維持的時間長度,有效專利的維持時間包括申請日至今的時間范圍,已失效專利的維持時間包括申請日到失效日的時間范圍。專利維持時間越長,通??梢哉J為其重要性和經濟效益越大,市場價值越高[13]。專利法律狀態是專利當下的實際狀態,包括授權維持有效、未繳年費失效、期限屆滿失效、無效等,是專利價值是否還存續的直觀表現。

三、專利獎比較分析

(一)技術發明階段

1.創新主體

從圖1 可見,湖北和中國獲獎專利類型分布相當,都是發明占比最大,超過93%。圖2 統計了申請人類型分布,企業是高價值專利申請的主力,在湖北和中國獲獎專利中占比都最高,分別為77%和67%,位于第二至第四位的申請人分別是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和個人。圖3 對發明人人數進行了統計,中國、湖北獲獎專利都是發明人人數在7 人以下的專利占據著大部分,發明人人數在5 人左右的專利數量最多,達到40 件左右;還有少量專利的發明人人數達到15 人以上,屬于研發資源投入較大的專利,其中湖北獲獎專利有6 件(CN102175567B、CN100582380C、CN1028 17290B、CN103412967B、CN103821040B、CN10 5568838B),中國獲獎專利有4 件(CN10499885 0B、CN100389222C、CN102358317B、CN103985 422B)。

圖1 專利類型分布

圖2 申請人類型分布

如表1 所示,在單獨主體中,企業是中國和湖北獲獎專利的主要創新主體,占比分別達到66.67%和75.77%;中國獲獎專利的個人占比5.49%,高于湖北獲獎專利的個人占比1.92%。兩種合作主體中,企業作為參與者,還有相當數量的專利是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以及個人合作完成,企業不僅參與單獨研發創新,還積極帶動“校企合作”“院企合作”,并且中國獲獎專利中企業和大專院校的合作占比5.1%也是高于湖北的2.31%,反映出在全國層面內企業和大專院校的聯系合作更緊密頻繁。

表1 創新主體合作類型情況

2.地域分布

圖4、圖5 分別是中國、湖北獲獎專利地域分布。中國獲獎專利中來自湖北的只有7 件,相比陜西、河南、湖南等臨近省份并無明顯優勢。從湖北獲獎專利來看,獲獎專利數量位居前三的是“一主兩副”城市:武漢172 件、襄陽市19 件、宜昌市18 件;省內其他城市也有1 ~9 件不等的獲獎專利,但與前者相比,呈現較大的兩極分化。

圖4 中國獲獎專利地域分布

圖5 湖北獲獎專利地域分布

3.產業及技術分布

為了培育新產業,加快推動在關鍵產業領域上的突破,國務院通過《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了①新一代信息技術、②高端裝備制造、③新材料、④生物、⑤新能源汽車、⑥新能源、⑦節能環保、⑧數字創意、⑨相關服務業等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圖6 可見,中國和湖北的獲獎專利在新興產業分布上并不均衡,都主要集中在產業1、產業3 和產業4。在產業3 上,湖北獲獎專利占比20.4%,高于中國獲獎專利占比14.5%;在產業4 上,湖北獲獎專利占比12.3%,低于中國獲獎專利占比18.8%。中國和湖北獲獎專利的非新興產業占比大致相當,都為13%左右。

圖6 新興產業分布

分析獲獎專利IPC 小類,可以得到如圖7、圖8 所示排名前十技術分布。中國獲獎專利技術分布靠前的是H04L(數字信息的傳輸)、A61K(醫用、牙科用的配制品等)、C07D(雜環化合物);湖北獲獎專利技術分布靠前的是G06F(電數字數據處理)、C12N(微生物或酶等)、C04B(石灰、氯化鎂等)。兩者都涉及G06F、C12N、H04L、H04B、G01N 等,這些都是培育專利獎等高價值專利的熱門領域。

圖7 中國獲獎專利技術分布

圖8 湖北獲獎專利技術分布

如圖9 所示,中國和湖北獲獎專利分類號個數普遍集中在9 個以下,湖北獲獎專利的分類號個數為1 個或2 個的比重明顯高于中國獲獎專利,說明湖北獲獎專利在技術寬度上小于中國獲獎專利,技術領域范圍相對狹窄。有5 件中國獲獎專利的分類號數量在15 個以上,屬于技術領域非常寬廣的高價值專利(見表2)內容主要涉及生物醫學工程和電子信息,分類號歸到C 部(化學)、H 部(電學)和A 部(醫學)。

表2 分類號數量在15個以上的中國獲獎專利

圖9 技術寬度比較

(二)申請審查階段

1.專利文本

從圖10 可見,中國獲獎專利的首權字數多集中于250 字以下,湖北獲獎專利的首權字數更多的分布在250 字以上,可以認為湖北獲獎專利的保護范圍相較更小。有25%的湖北獲獎專利首權字數超過700,授權獲得的保護范圍比較小,專利對技術的保護作用大打折扣,勢必會影響專利價值,而中國獲獎專利首權字數超過700的僅僅占比6.7%,遠低于湖北獲獎專利。

圖10 首權字數分布

從圖11 來看,中國與湖北獲獎專利都是權利要求數量為6 ~10 項的占比最多,分別為47.24%和39%;中國獲獎專利的權利要求數量多集中在6項以上,總共占比達到81.9%,湖北獲獎專利的權利要求數量則相反,多集中在10 項以下,總共占比達到93.82%。由于權利要求數量與技術方案和專利價值直接關聯,可以認為湖北獲獎專利的“含金量”低于中國獲獎專利。

圖11 權利要求數量分布

如圖12 所示,中國和湖北獲獎專利的說明書頁數都是6 ~10 頁的占比最高,分別為30.98%和48.08%,而且兩者都是從6 頁開始,頁數越多,占比越低??傮w而言,中國獲獎專利的頁數相對更多、技術內容更豐富、價值也相對更高。

圖12 說明書頁數分布

綜合來看,湖北獲獎專利與中國獲獎專利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可能由于產業發展等現實因素導致專利技術含量相對欠缺,也可能與湖北省代理行業的整體水平有關,畢竟高質量的技術交底書能否轉化為高價值的授權專利法律文件與代理師的撰寫答審能力息息相關。

2.提實審及審查時長

圖13 比較兩者的提實審時長和審查時長。從提實審時長來看,湖北獲獎專利提實審時長在1-6個月的專利數量達到135 件之多,遠高于其他時長范圍的專利,表明湖北獲獎專利申請人傾向于較早獲得授權,7 ~12 個月的提實審范圍內也有75件,13 個月以上的少到不足10 件;中國獲獎專利的提實審時長在1 ~24 個月內都有不少分布,反映出中國獲獎專利在提實審時能夠充分利用提請審查的時機規定,根據己方技術保護和市場競爭需要作出靈活有針對性的進審請求。從審查時長來看,中國和湖北獲獎專利的時長分布規律基本相同,都主要集中在7 ~30 個月內,數量也都基本維持在50 件上下,而在1 ~6 個月內以及31 個月以上時,兩者數量都比較少。

圖13 提實審及審查時長分布

3.引證/被引證

圖14 是中國、湖北獲獎專利的引證/被引證氣泡圖,氣泡的大小代表專利數量的多少。中國和湖北獲獎專利引證次數都相對集中于15 次以下,專利數量在20 件以上,但是湖北獲獎專利引證次數在1 ~5、6 ~10 范圍內的專利數量分別為126件、69 件,明顯多于相應的中國獲獎專利數量;兩者在被引證次數上的分布都比較均衡,在26 次以上也都有一定專利分布,其中中國獲獎專利有56 件專利的被引證次數在41 次以上,明顯屬于對行業產業技術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的高價值專利。

圖14 引證/被引證分布

(三)市場階段

1.同族

從表3 可見,同族個數為0(即沒有向海外申請專利)的獲獎專利占比,湖北為86.92%,遠高于中國的61.96%;中國獲獎專利在同族個數為1 ~15 的范圍內均有一定數量分布,特別是還有4件專利的同族個數為15 個(見表4,涉及生物制藥、高分子材料和物理檢測),明顯屬于特別高價值的專利。同族個數為2、3 件的湖北獲獎專利數量均為10 件,占比3.85%,其他同族個數的湖北獲獎專利數量基本在4 件以下,并且也僅僅只有1、4 ~10 等少數個同族??傊?,出于專利價值和潛在目標市場等多方面因素考慮,湖北獲獎專利更側重于保護國內市場。

表3 同族數量情況

表4 同族數量為15個的中國獲獎專利

2.代理運營

圖15、圖16 是分別代理過5 件以上中國、湖北獲獎專利的代理所。代理過5 件以上中國獲獎專利的代理所有6 家,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其中代理數量最多的北京集佳代理過10 件中國獲獎專利。湖北獲獎專利主要集中在武漢、襄陽和宜昌等“一主兩副”城市(從圖5 中也可看出),代理所也呈現集中的趨勢,代理過5 件以上湖北獲獎專利的代理所多達10 家,特別是武漢開元和武漢永嘉分別代理過40 件和33 件獲獎專利。武漢永嘉和武漢開元還分別代理過3 件和2 件中國獲獎專利,北京集佳也代理過3 件湖北獲獎專利,表明這三家代理所同時在代理湖北獲獎專利和中國獲獎專利方面都具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圖15 中國獲獎專利代理所

圖16 湖北獲獎專利代理所

表5 是兩者在專利運營方面的情況。轉讓方面,中國、湖北獲獎專利相當,基本涉及1 ~4次,并且主要集中在1 次;許可方面,中國、湖北獲獎專利都是以1 次居多,還有少量的2 次及以上,特別是有1 件中國獲獎專利獲得18 次許可(CN101364876A,一種實現實體的公鑰獲取、證書驗證及鑒別的方法,申請人為西安西電捷通無線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受讓人包括索尼移動通信公司、深圳市明華澳漢智能卡有限公司、阿爾派株式會社等公司);質押方面,中國、湖北獲獎專利數量都比較少,發生過1 次質押的獲獎專利分別只有8 件、13 件??傮w來看,轉讓居多、質押較少,轉讓數量>許可數量>質押數量;就轉讓、許可占比而言,中國>湖北;就質押占比而言,中國<湖北,表明中國獲獎專利的創新主體更多的利用轉讓和許可將專利價值直接變為經濟收益,而湖北獲獎專利的創新主體,可能出于經營發展需要,更傾向于采取質押的運營方式。表6 是中國獲獎專利涉及訴訟、無效的專利情況。湖北獲獎專利并不存在訴訟和無效,專利價值沒有經受其他競爭主體的市場檢驗,背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可能與專利本身保護范圍小有關,也可能與所處技術領域市場單一有關。表6 中有一件專利經受了2114 次訴訟(CN204119349U,一種一體式自拍裝置),雖然該專利方案看似簡單,但是質量非常穩定而且具有較大的商業市場價值,其申請人源德盛塑膠電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德盛)在全國范圍內先后提起4000 多起侵權訴訟,截至目前,已結案的訴訟案件達2114 件,且無一敗訴,累計獲得侵權賠償估計達上億元。源德盛還通過PCT 途徑進入美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家地區,也都獲得了授權。由此可見,高價值專利的培育,既依賴于一定的技術創新,也需要市場的檢驗和認可,兩者缺一不可。

表5 轉讓、許可、質押分布

表6 中國獲獎專利訴訟、無效分布

3.專利有效性

圖17、圖18 分別示出了中國、湖北獲獎專利的維持時間。中國獲獎專利維持時間主要在6 年以上,特別是9 ~10 年之間最多達32 件,19 ~20年之間也有28 件;湖北獲獎專利維持時間相對更集中于5 ~13 年,位于9 ~10 年的有41 件之多,超過12 年的專利數量明顯減少。中國獲獎專利申請人比較認可獲獎專利的價值,維持意識較強,基本能夠維持較長時間有效;由于專利維持費用會隨著維持年限的延長而增加,在專利帶來的經濟收益遲遲無法覆蓋維持成本時,湖北獲獎專利可能會被申請人以不繳年費方式放棄。

圖17 中國獲獎專利的維持時間

圖18 湖北獲獎專利的維持時間

中國獲獎專利被部分或全部無效的專利數量并不多,數量都是1 件,申請日分別是2005、2014 年;期限屆滿失效的專利主要是2010 年以前申請的專利;還有申請日位于2000—2002 年、2005—2008 年的部分專利是以未繳年費的方式被主動放棄。由于湖北獲獎專利基本沒經歷過訴訟和無效,獲獎專利大部分處于未繳年費失效和授權有效狀態,申請日在1999—2015 年間均有專利未繳年費失效,數量在2、3 件左右;2004—2019 年期間均有數量較大的專利處于授權有效狀態,特別是申請日在2012 年、2013 年的專利維持授權有效狀態的數量都達到了31 件之多??傮w來看,湖北獲獎專利既缺乏市場檢驗,也更容易被申請人放棄導致維持時間較短,明顯不如中國獲獎專利更“老”、維持時間更長。

四、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根據湖北省獲獎專利和中國獲獎專利的分階段對比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1.從技術發明階段來看,企業是高價值專利的主要創新主體,不同創新主體間的合作創新比較薄弱。發明人數量以5 人居多。湖北省高價值專利絕大部分集中于“一主”武漢,“兩副”宜昌和襄陽的高價值專利數量也不多,分布呈現“一枝獨秀”“兩極分化”。產業分布也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產業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3(新材料)、產業4(生物)和非新興產業,并且技術領域相對狹窄,以分類號個數為2 個以下的專利居多。

2.從申請審查階段來看,湖北省高價值專利的首權字數偏多、權利要求數量和說明書頁數偏少,表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相對較小、技術內容不夠豐富、專利價值偏低;從提實審時長和審查時長來看,湖北省高價值專利具有明顯的“快進審、快審查”特點;引證/被引證次數偏低,技術原創性有待加強。

3.從市場階段來看,湖北省高價值專利主要布局國內,向海外延伸較少。高價值專利的代理所以武漢市居多,武漢永嘉和武漢開元同時具有中國專利獎和湖北專利獎專利的代理經驗;運營比例較低,通過運營獲得直接經濟收益的程度明顯不夠,獲獎專利都不涉及訴訟、無效等市場檢驗環節。湖北省高價值專利申請日比較靠后、維持時間較短,呈現“短中期維持、長遠期放棄”的特點。

(二)建議

基于以上研究結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湖北省高價值專利的培育:

1.加強科技研發的廣度和深度,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一方面出臺具有針對性的區域和行業產業政策,加大對企業進行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借助高校的科研設備和人才優勢,鼓勵高校和企業通過“產學研”、橫向課題等方式將市場需求和科研方向緊密結合,讓科研解決企業實際所需,實現產業化研發和知識產權運用的良性循環,形成直接面對市場、更接地氣的高價值共有專利組合。

2.聚焦優勢產業,加大區域協同創新。借助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總體產業格局,依托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打造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和長江綠色經濟創新驅動發展帶。充分憑借國家產業升級的東風,建立全方位技術發展支持體系,將沿海地區的先進產業和技術經驗引入省內,特別要向邊遠地區輻射,形成湖北省產業協同發展的新局面,為高價值專利的培育創造良好的產業基礎。

3.充分借力審協湖北中心、湖北省知識產權發展中心、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專利導航服務基地,發揮它們在體系化服務和制度流程建設方面的成熟經驗以及人才優勢,幫助省內企業建立和完善專利導航工作體系,引導企業科學有效地進行產業技術研發和專利轉化。

4.規范和提高專利行業服務水平,重點培育一批較高水平的專利代理機構。建立湖北省和北上廣等省市專利代理協會的聯系和長效溝通機制,組織省內優秀代理機構和全國優秀代理機構的業務交流活動,交流學習高價值專利培育經驗;完善協會管理培訓機制,加強省內專利代理機構的溝通合作,促進專利行業服務水平整體提升;舉辦高價值專利培育競賽、設立相關的政府獎項和榮譽,引導代理行業主動提高高價值專利培育能力。

5.優化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渠道。充分發揮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等省級產權交易機構和平臺的作用,探索創新“銀行+保險+第三方評估+政府補償”質押融資運作模式,由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評估機構出具專利權價值評估報告,并引入保險公司根據價值評估報告等資料開具保險保單;銀行對價值評估報告組織調查、評審,并根據保險保單發放貸款,同時政府啟動配套機制實行保險公司、財政、銀行的風險共擔,最終打通高價值專利運營的“最后一公里”。這樣既能減輕創新主體培育高價值專利的成本負擔,也能引導社會逐漸認識到專利資產從無形性向價值性的實踐可能。

猜你喜歡
代理湖北省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馳援湖北
湖北武漢卷
代理圣誕老人
代理手金寶 生意特別好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復仇代理烏龜君
春風化雨 深入淺出——記湖北省優秀理論宣講員龍會忠
湖北省將再添6座長江大橋
湖北省今年將建成農村公路1.5萬k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