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基因視角下傳統村落文旅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以蘇州陸巷古村為例

2024-01-22 14:30張磊玲許正宇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古村文旅村落

張磊玲, 許正宇

(蘇州市職業大學 教育與人文學院, 江蘇 蘇州 215104)

傳統村落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保存下來的珍貴遺存,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資源和文化景觀,呈現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地域文化傳承的基本單元和重要載體[1]。我國歷史悠久,傳統村落數量眾多。2012年以來,我國已相繼評選出六批中國國家級傳統村落名單,共評選出8155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部分傳統村落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優勢,通過挖掘文化資源、新建旅游項目、開發旅游產品,實現了“以旅興村”。然而,在取得成效的同時,很多村落也出現了文化資源挖掘不足、文旅項目雷同、文化遺產遭到建設性破壞等問題,限制了當地文旅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影響了傳統村落綜合效益的提升。

近年來,我國非常重視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力度,加強傳統村落、農業遺產和工業遺產保護,活化利用文物資源,推進文物合理利用。同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為新時期文旅融合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由此,如何保護傳承文化基因,活態傳承傳統村落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形成具有村落文化特色的旅游發展模式,實現傳統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成為各界關注的問題。

本研究基于文化基因理論,以首批國家級傳統村落蘇州陸巷古村為例,采用文獻分析和實地調研方法,識別、提取陸巷古村的文化基因,構建該村的文化基因譜系圖;通過實地調查該村的文旅業態,并對居民、經營主體、游客進行調查訪談,充分了解該村不同類型文化基因與旅游融合發展的現狀,深入分析該村當前文旅融合發展的困境,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發展建議。

一、文獻綜述

(一)文化基因的定義

英國學者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首次提出“文化基因”的概念。他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提出,文化基因是指“在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的傳遞過程中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那個東西”[2]。此后,多個學者開始對此進行研究,逐漸形成文化基因理論。20世紀80年代,我國學者引入該理論,并結合我國情境對文化基因的概念和類型進行了研究。劉長林[3]認為,文化基因是能對民族文化和歷史發展產生影響的底層心理結構和思維方式。畢文波[4]認為,文化基因是一種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它內在于各種文化現象中,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上被傳承。王東[5]認為,文化基因是決定文化系統傳承、變化的基本因子和要素。趙傳海[6]認為,文化基因是可以復活和復制的傳統文化。文化基因具有無形性、外在性、多維性、相對穩定性、復制性等特征。周麗[7]認為,按照屬性特征和重要程度,文化基因可以分為主體基因、附著基因和混合基因;按照物質形態和表征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

(二)基于文化基因的傳統村落研究

近年來,學者們開始結合文化基因理論對傳統村落開展相關研究,主要探討了傳統村落文化基因類型并提出了文旅融合發展對策。程世丹等[8]認為,傳統村落的不同文化基因通過載體和主體傳承,最終呈現為物質文化基因和非物質文化基因,并構建了“文化基因—傳統村落保護”理論模型。吳士鋒和李丹[9]從物質文化基因和非物質文化基因兩方面構建了承德金山嶺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區文化基因譜系,并據此提出了創新發展路徑。宋云霞和席岳婷[10]基于文化基因理論分析了歷史文化名村文旅融合發展路徑。王崧蓉和劉揚[11]構建了大理白族鄉村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基因譜系,并提出了鄉村文旅融合發展建議。沈士明等[12]從物質和非物質兩方面構建了貴州屯堡地區的文化基因譜系,并提出了旅游發展的優化方案。李雪[13]以川西43個傳統村落為研究對象,構建了傳統村落文化景觀基因譜系,并提出了優化路徑。杜嘉茵等[14]以仁居村為例,構建了鄉村紅色文化基因與旅游融合的分析框架,并探討了該村紅色文化基因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路徑。

綜上所述,學者們已經將文化基因理論引入傳統村落研究,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以往學者對傳統村落文化基因的類別劃分尚不一致,較多研究根據文化基因的形態,將文化基因分為物質和非物質兩類,而傳統村落的文化基因類型多樣、結構復雜,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分類方法無法很好地識別不同類型文化基因的特征和重要程度,也較難據此科學制定文旅融合發展對策;且以往學者對傳統村落文旅融合發展僅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較少采用實證研究方法進行分析?;诖?本研究以首批國家級傳統村落蘇州市陸巷古村為例,采用主體基因、附著基因和混合基因的分類方法進行實證研究。

二、陸巷古村文化基因的提取與解讀

(一)陸巷古村概況

陸巷古村位于蘇州市東山鎮,區域面積為7.19平方公里,北臨太湖,景色秀麗,村內因有南宋形成的六條古巷而得名。該村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于宋明之際,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現有非遺項目8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項、市區級6項。村內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35幢,其中明代建筑17幢、清代建筑14幢、民國建筑4幢。該村歷史上的狀元、進士和舉人有20多人,近現代的院士、教授多達百人,被譽為“科舉之村”“教授之村”“古建筑之村”。該村于2007年入選全國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201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中國傳統村落”,2013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15年獲“中華民居開發與保護示范村”稱號,是典型的旅游型傳統村落。

(二)陸巷古村文化基因譜系構建

為了更好識別陸巷古村文化基因的類別特征和功能地位,本研究采用主體基因、附著基因和混合基因的分類方法。主體基因在傳統村落文化系統中處于核心地位,對該村的文化形成起決定性作用;附著基因是主體基因的外延和外在體現;混合基因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文化基因融合后形成的新的基因類型,也是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查閱和分析《陸巷村志》《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系列之陸巷村》《東山》等文獻資料,同時對陸巷古村內的居民、游客、旅游經營主體開展訪談并對訪談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從而明確陸巷古村的文化基因類型及其所對應的文化元素,以此構建該村的文化基因譜系,如圖1所示。

本研究認為,聚落形態、信仰文化、經商文化、科舉文化是陸巷古村的主體基因,主體基因及其文化元素是該村的文化源頭,也是文旅產品開發的核心理念。陸巷古村曾是春秋戰國時期吳國設立軍事瞭望哨和射箭訓練場的地點。宋明之際,當地家族充分利用古村依山臨湖的地理位置,為了能夠運輸貨物及方便泄洪,建成以紫石街為中心的“一街六巷三河港”的聚落形態。該村有王家、葉家、吳家等大家族,族人秉承著行善積德的處世觀念和重教尚學的家族傳統,從明清兩代至民國期間,在村中辦了12所私塾,他們也善于易貨經商,誠信經營、造福鄉里,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儒商。

附著基因是反映陸巷古村村落文化特質的基因符號,可以增強該村的可讀性和可識別性。附著基因及其文化元素是該村的文化符號,也是塑造該村文旅IP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六巷六景”、建筑形態、特色民俗、名人詩歌、文化名人和典故軼聞等。

圖1 陸巷古村文化基因譜系

混合基因包括古村特產、商業業態和公共空間,混合基因及其文化元素是創新文旅產品形態的載體。本地居民種植的碧螺春、枇杷等傳統農產品現已作為當地土特產品出售,同時還產生了餐飲、民宿等旅游業態。此外,居民的公共空間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寒谷渡、公園、社區博物館成為當地居民和游客的共享空間。

三、陸巷古村文化基因與旅游融合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主體基因退化,旅游原動力缺失

1.主體基因文化元素傳承斷代

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陸巷古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雖然村內現在仍有農業,但現在的家庭種植戶主要種植茶葉、枇杷等經濟作物,同時經營農家樂,家中其他人在鎮上或者市里上班,村民家庭收入結構多元化。某村民說:“農家樂主要是我來弄,家里人平時去鎮里上班,周末過來幫忙,農家樂也不賺錢,收入主要靠賣茶葉、枇杷、楊梅和橘子?!绷硪晃淮迕裾f:“我們家以農事(采摘碧螺春、枇杷)為主,一般早上先去采茶葉,中午或下午陸續開店,時間不固定?!彪S著收入水平提升,村內新建的新式樓房越來越多,新式樓房與村內傳統民居風格差異較大,傳統聚落風貌逐漸消失;村落“空心化”現象嚴重,現居人口以老年人居多,年輕一代大多向往城市生活,主要居住在東山鎮、蘇州市區或者其他城市,以三口或四口之家的小家庭為主,傳統的大家族生活模式已不復存在,家族信仰文化也逐漸退化;當地居民對洞庭商幫文化、信仰文化并不了解,更不了解“鉆天洞庭”,他們認為這些歷史文化與自己的生活關聯不大??傊?由于孕育主體基因的社會環境、村落環境和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傳統的聚落形態、信仰文化、經商文化和科舉文化出現傳承斷代。

2.文化與旅游業態融合不足,旅游原動力缺失

陸巷古村有“一街六巷三河港”,呈魚骨狀空間分布布局,這六條巷子是陸巷古村的主體部分,也是旅游業態集中分布的區域。根據實地調研結果,陸巷古村的旅游業態空間分布不均,村內主干道(紫石街)上業態數量最多,一共49家,文寧巷、康莊巷、姜家巷和韓家巷的業態數量分別為7家、4家、3家和1家,而古西巷和旗桿巷則以居民居住為主,沒有旅游業態,具體情況如表1和圖2所示。由于文化基因融入較少,陸巷古村的旅游業態類型簡單,旅游產品形式單一,僅為靜態展示,缺乏對主體基因文化元素的挖掘,更缺乏利用現代技術的沉浸式動態展示,而民俗活動和農家樂大多數為本地居民利用自家閑置房屋開設,規模小、品質不高,店鋪環境和商品同質化程度高,缺乏特色,游客接待量也較少。究其原因,一是當地居民對古村主體基因文化元素認知不足,缺乏將傳統文化融入旅游業態的能力;二是經營成本不高,農家樂和民宿也并非當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居民缺乏改造的動力;三是陸巷古村旅游收入主要依靠門票銷售,二次消費不足,村內經營戶的收益不理想,缺乏業態改造的經濟能力。

(二)附著基因受損,旅游外引力削弱

1.古建筑和民居普遍缺乏保護修繕

陸巷古村被稱為“古建筑之村”,古建筑和傳統民居是陸巷古村的重要文化符號。村內有懷德堂(民俗收藏館)、懷古堂、惠和堂(宰相府)、寶儉堂、遂高堂(洞庭商幫博物館)、粹和堂等六處古建筑和會元、解元、探花三座牌坊。調研結果表明,該村的古建筑和文物普遍缺乏保護和修繕,部分古建筑內存在文物破壞和售賣現象,缺乏統一的管理和保護制度。以懷德堂為例,懷德堂是王鏊家族的老宅,目前是陸巷古村六大古建筑之一,也被稱為“陸巷民俗收藏館”,是該村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展示區。懷德堂主人酷愛石雕作品,歷代主人收集了各式各樣的石雕作品,放置于堂后園內供賞玩,但現在很多石雕作品被隨意堆積在墻角,積滿灰塵,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更沒有為這些文物設計展陳方式,文物的社會文化價值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同時,古村內傳統民居也缺乏統一管理和規劃,村內除了主干道(紫石街)旁的民居風貌一致,其他街巷的民居均呈現風貌不一致、衰敗破舊、缺乏維護的現象。

表1 陸巷古村旅游業態數量統計

圖2 陸巷古村旅游業態數量占比

2.民俗活動和典故軼聞瀕臨失傳

陸巷古村歷史上有很多民俗活動,如臺閣表演、祭茶神、跑五方等,有的是為了慶祝豐收,有的是為了慶祝傳統節日。通過與游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和當地居民的交談發現,僅村里一些50歲以上的年長者偶爾會組織或參加這些傳統民俗活動,幾乎沒有年輕人參與,很多民俗活動瀕臨失傳,部分居民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些傳統民俗活動,游客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不了解古村有這些民俗活動。此外,陸巷古村被稱為“科舉之村”,近現代為國家教育和科技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教授有很多,紀錄片《記住鄉愁》和《千里尋儒》都曾在陸巷古村取材拍攝。然而,儒商王惟道辦私塾、王世琛中狀元等名人故事并沒有被挖掘開發成旅游體驗活動。由于缺乏有效的傳承載體和形式,陸巷古村的民俗活動和典故軼聞處于瀕臨失傳的境地。

(三)混合基因僵化,旅游內驅力欠缺

1.古村特產和商業業態創新不足

由表1可知,陸巷古村的旅游業態較單一,當地居民經營的農家樂內容雷同,缺乏特色,有的店鋪既是店主生活的地方,又是接待客人用餐的地方,還是當地居民聊天的地方,游客旅游體驗較差。旅游紀念品主要為村內居民自產自銷的茶葉、枇杷膏等,產品包裝簡陋,村里沒有統一的經營渠道和平臺,當地居民有的在自家農家樂門店銷售,有的在東山鎮集中的場地設攤售賣,有的在景觀道路沿途擺攤銷售??傮w上,當前村內的旅游紀念品品種單一,主要為土特產,且缺乏文化元素融入和包裝設計,更缺乏統一打造的品牌和營銷平臺,沒有將商業業態、旅游紀念品與古村傳統文化聯系起來。

2.旅游基礎服務缺乏文化元素融入

陸巷古村的旅游基礎服務設施目前缺乏統一形象標識,文化基因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的融入程度較低。游客服務中心缺乏對陸巷古村的詳細介紹,且信息滯后,沒有及時更新古村游覽信息。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專業水平較低,對古村的旅游資源信息掌握不全面,不能很好地解答游客的問題。村內缺乏具有本村特色的標識引導系統,岔路口指示牌不清晰,標識牌較簡單,不能體現陸巷古村的文化底蘊。

四、文化基因視角下陸巷古村文旅融合發展路徑

(一)保育主體基因,增強古村旅游發展原動力

1.建立文化基因數據庫,保育主體基因

建議組建陸巷古村傳統文化保護工作小組,查閱文獻和書籍,對村落的聚落形態、信仰文化、商幫文化、科舉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進行深入調研,收集主體基因的文化元素并編制成冊,同時采用視頻、音頻等形式記錄,將古村的文化元素按照文化基因譜系進行歸納整理,建立陸巷古村文化基因數據庫。采用數字保護技術,開發陸巷古村數字體驗館,將古建筑、街巷肌理、民俗活動、名人逸聞等文化元素納入其中。

2.鼓勵村民參與保護傳承工作

村民是陸巷古村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他們對古村有深厚的情感,可以通過修訂族譜、重建古宅的方式,鼓勵居民參與到保護傳承工作中,提升居民對村落傳統文化的地方認同感。同時,制定鼓勵年輕人返鄉的優惠政策,鼓勵年輕人回村創業,打造商業新生態,傳承并創新文化基因,參與村落公共事務,延續村落傳統文化。

3.促進主體文化基因與旅游業態深度融合

游客對古村的古建筑和聚落景觀的熟知程度較高,對信仰文化、商幫文化的熟知程度不高。因此,在建立數據庫的基礎上,應將古村的主體文化基因融入村內各景點,挖掘文化中的人物和故事,用圖片、語音和視頻的方式在古建筑內展示,也可以用旅游演藝的形式演繹洞庭商幫、莫厘王氏、古柏吳氏的故事。開發古村解說體系,從聚落形態、信仰文化、經商文化和科舉文化四方面設計解說內容,打造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解說系統;為古村內六條街巷設計不同的主題,根據各條街巷的資源特色,打造休閑生活街巷、古村美食街巷、古建文化體驗街巷、現代演藝街巷、主題研學街巷等,將古村打造成集文化娛樂、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目的地。

(二)修復附著基因,構建古村旅游吸引物體系

1.完善管理機制,保護文化遺產

工作小組應全面梳理陸巷古村內的古建筑、文物等文化遺產,對文化遺產進行分級分類保護,制定管理規定,實行專人專管,杜絕文物買賣行為。在對村落風貌進行保護時,既要滿足村民的生產生活需求,又要保護村落整體風貌不受破壞。第一,將整個村落劃分為核心保護區和建設管控區,明確具體保護內容,制定相應保護措施和實施細則。核心保護區內主要是對古建筑進行保護性修復,建設管控區內適當允許村民進行建設活動。第二,保護街巷格局,對街巷民居進行修復。修繕街道兩旁的民居,對建筑風貌、建設尺度、裝飾細節進行統一控制,保護傳統村落景觀,保持傳統街巷肌理。第三,加大保護宣傳力度,營造保護陸巷古村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通過發放宣傳資料、開辦專題講座、電視網絡宣傳等途徑,增強居民和游客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2.充分挖掘文化資源,構建旅游吸引物體系

在保護修繕的基礎上,構建以古建筑為核心、以民俗活動為特色、以文化名人為亮點、以旅游商品為增值點的旅游吸引物體系。依托現有的古建筑資源,將其開發成核心旅游吸引物,設計古建筑游覽、體驗和研學等旅游產品,將古建筑與歷史名人、科舉文化、洞庭商幫文化等相結合,打造古建筑系列產品;挖掘民俗活動歷史,與鎮政府、區政府合作,將陸巷古村的民俗文化活動納入每年定期舉行的節事活動之列,形成以古村文化為核心的節事活動體系;優化古村旅游管理機制,調動居民參與積極性,充分利用閑置民居,開發古村特色民宿,形成“民宿+古建欣賞”“民宿+農產品采摘”“民宿+民俗體驗”等系列產品。

(三)活化混合基因,打造傳統村落旅游目的地

1.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融合,創新旅游業態

將古村主體基因和附著基因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業態,結合游客的現代生活需求、創新業態形式,豐富產品體系,提升旅游業態活力。利用當地特產,打造陸巷古村特色菜肴,如選取當地新鮮的莼菜制作本地特色莼菜蝦仁湯。研制新菜,定期更新菜品,避免同質化。根據旅游市場需求,結合古建筑、儒商、狀元等文化元素,打造游覽觀光、休閑度假、主題研學等不同類型的旅游產品,豐富古村旅游產品供給形式。依托東山茶廠、農產品合作社,打造農產品產業鏈,為本地居民打造營銷和推廣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推文、抖音直播等方式,開展線上線下立體式營銷。邀請設計團隊,設計陸巷古村IP,圍繞IP開發古村特色旅游紀念品和藝術品。創新公共空間,以旅游促進村落公共空間發展,形成居民與游客共享的公共生活空間。

2.建設具有古村文化特色的旅游基礎服務設施

打造陸巷古村的IP形象,并將其運用到旅游基礎服務設施的設計中。在古村內完善具有陸巷文化特色的標識系統,圍繞IP設計標識牌,增加游客服務中心的古村介紹內容,設計古村宣傳冊、智慧導覽系統;對工作人員開展古村歷史文化知識專題培訓,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對涉及旅游接待的古建筑、農家樂、民宿進行維修、改造和美化;在交通方面,設計陸巷古村旅游專線,增加到達陸巷古村的公共交通班次,全方位展現陸巷古村的服務特色。

五、結語

傳統村落是鄉愁的重要承載地,保護傳承文化基因對傳統村落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文化基因包含的文化元素是文旅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動力,并進一步推動村內產業結構、空間結構、居民生產生活發生演變。新時代,為順應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開發主體應充分認識傳統村落文化基因類型和功能,著重打造最具鄉土特色、最能反映鄉土風俗、最能體現鄉村風韻的文旅產品,以此提升當地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文旅產品的獨特吸引力。未來,傳統村落文旅產業開發需要從文化基因角度切入,推動傳統文化基因與現代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注重對文化基因的保護傳承,因地制宜選擇傳統村落的文旅發展模式,在發展文旅產業的同時保護文化基因的原真性,注重文化元素的活態傳承,賦予傳統文化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傳統文化生命力,實現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動態平衡,通過發展文旅產業實現傳統村落產業振興、文化振興,從而留住鄉親、護住鄉土、記住鄉愁。

猜你喜歡
古村文旅村落
林中村落
靜謐村落
《古村小巷》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油畫《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