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的實踐與探索
——以J 省政協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為例

2024-01-23 09:55光雅芹
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界別黨派參政議政

光雅芹

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2

“政協看提案,提案看黨派?!睆臄盗可峡?,民主黨派集體提案占政協全部提案的比例并不大,但每一份以民主黨派集體名義提出的提案,都分量十足。作為政協的重要組成界別,民主黨派的提案工作受到廣泛關注。民主黨派集體提案是民主黨派履行參政黨職能的重要形式,是參政議政的重要載體。與政協委員個人提案相比,民主黨派集體提案匯聚了黨派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內容更加扎實,影響更加廣泛,是發揮民主黨派整體作用的重要途徑,是擴大民主黨派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民主黨派集體提案工作,提高提案質量,不僅是民主黨派的一項重點工作,也是政協提案工作的重頭戲和壓艙石。

黨的十八大以來,J 省六個民主黨派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各自界別優勢和重點參政議政領域,向J 省政協提交了大量集體提案,受到廣泛關注,最終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實際舉措。分析J 省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的特點和規律,探究適合J 省區域性特點的提案工作方式方法,對于進一步提升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進政協提案辦理工作體系化制度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黨的十八大以來J 省民主黨派省委會提交省政協的集體提案情況

本文選取黨的十八大以來J 省政協自十一屆一次會議(2013 年1 月)到十三屆一次會議(2023 年1 月)十年來的民主黨派集體提案作為分析樣本,研究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的生產能力、參政質量和政治影響。

(一)提案數量歷年變化情況

提案數量是一個較為直觀地反映民主黨派履行職能質量和積極程度的量值。J 省政協十年來收到的民主黨派集體提案中,已立案并提交承辦單位辦理的提案數量共計2206 件,其中,十一屆一次會議至五次會議分別為130 件、157件、207 件、194 件、187 件;十二屆一次會議至五次會議分別為202 件、203 件、269 件、205 件、221 件;十三屆一次會議為231 件。表1 為立案數量及立案率的變化情況。

表1 民主黨派省委會提交省政協集體提案數量統計表

從表1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數量變動趨勢來看,基本呈逐年遞增趨勢;立案率基本穩定在85%至95%之間,轉為來信數量保持在極低水平,說明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的整體質量保持在較高水準。此外,民主黨派集體提案占立案提案總數的比例也在波動中逐年增加,但從總體占比來看,基本保持在20%左右,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提案數量的黨派分布

民主黨派提案的立案數量,特別是優秀提案和重點提案的數量,是衡量民主黨派參政質量和政治影響力的重要標尺。

從表2 統計數據來看,民盟、民進、民建的提案數量最多,十年來提案總量保持在400件左右;農工黨、九三學社的提案數量保持在300 件以上。提案數量一方面與黨派成員的總數直接相關,另一方面也與黨派的參政議政傳統有一定關聯。

表2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立案數量黨派分布統計表

表3 反映的是民主黨派集體提案中重點督辦提案的數量分布情況。從統計數據來看,民進和農工黨的重點督辦提案總體數量較多,五年來的總量均為33 件。但從數據分布情況來看,規律性并不十分明顯,數值波動較大。這與省政協每年的重點督辦選題有一定關系,但同時對民主黨派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政治敏銳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表3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重點提案數量黨派分布統計表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中受表彰的優秀提案數量較為平均。十一屆一次會議至五次會議期間共表彰兩次,每個黨派3 件;十二屆一次會議至五次會議期間表彰兩次,每個黨派2 件。

(三)提案議題類別歷年情況

提案議題類別是根據提案的主題內容按照一定的標準來歸類。J 省政協的提案類別一般分為五類,分別是經濟建設類、政治建設類、文化建設類、社會建設類、生態文明建設類。為了更加直觀地展現數據變化情況,將提案類別歷年變動情況歸類如下。

從表4 統計數據來看,J 省政協十年間民主黨派集體提案中,五種類別基本均有涉及。其中經濟建設類提案和社會建設類提案比較受青睞,此類重點提案也較多;政治建設類提案和生態文明建設類提案數量較少。從表5—表10各民主黨派省委會集體提案的分類統計數據來看,提案關注點較為集中,黨派界別特色并不十分明顯,尤其是政治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議題在某些年份甚至出現了空缺。

表4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議題歸類統計表

表5 民革省委會集體提案議題歸類統計表

表6 民盟省委會集體提案議題歸類統計表

表7 民建省委會集體提案議題歸類統計表

表8 民進省委會集體提案議題歸類統計表

表9 農工黨省委會集體提案議題歸類統計表

表10 九三學社省委會集體提案議題歸類統計表

二、民主黨派集體提案情況折射出的現狀與問題

從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的數量和內容分析來看,十年歷史長軸折射出民主黨派在關注點、對問題的認知程度等方面的客觀變化,也反映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歷史進程及微觀歷史切片。

(一)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的主要實踐

十年來,民主黨派在提升集體提案質量和實效方面持續發力,并將其作為參政議政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不斷強化。

1.提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政治站位高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和中共省委的中心工作,始終堅持向中心聚焦、向問題聚焦,在參政議政中發現問題,在調查研究中尋求解決辦法。黨派集體提案選題緊緊錨定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經濟建設類提案穩居榜首,這與省委、省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和初衷是一致的;同時,社會建設類提案也是重頭戲,這也與省委、省政府日益重視和關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的趨勢是同步的。黨派根據中心工作謀篇布局,并結合自身的特色和優勢選擇“小切口”提案,通過有針對性的調研、走訪或約談活動,不斷充實提案內容、完善提案建議,為黨委和政府科學決策、依法施策獻計出力,真正以民主黨派“所長”,服務中心大局“所需”。

2.提案關注點、興趣點不斷變化,折射社會進步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緊跟社會發展進步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僅在傳統領域深耕細作、持續追蹤,更在新興領域大膽預測、聚智建言。如傳統領域中的基礎教育,早期提案更多關注教育投入、校舍改造、硬件設施提升等基礎條件的改善。但隨著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近年來民主黨派關注點從硬件改善轉向了軟件提升,更關注教育公平化、教育智能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美育等教育內容。如新興領域中的人工智能發展,黨派提案根據省情提出傳統產業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在煤礦的智能化改造標準體系、金融系統數據安全、數字智能化文物修復、交通領域智能化等前沿領域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3.提案覆蓋面廣、內容扎實,整體質量較高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覆蓋面廣,涉及J 省的重點難點問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均有涉及。且提案各有側重、各有特點,根據黨派的熟悉領域和專業特長選擇的切入點不同,選題既堅持“鞏固老陣地”,也不斷“開辟新領域”。同時,因為集體提案整合和傾注了黨派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黨派上至主委班子、下至各級組織都非常重視下沉調研,通過有針對性的實地走訪、座談約談、問卷調查等方式,結合提案選題座談會、有關情況分析討論會等形式,在了解實情的基礎上形成調研報告,即“小火慢燉后再出爐”,因此提案的選題更具代表性,內容更加務實可行,提案整體質量普遍較高,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二)民主黨派集體提案情況折射出的問題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十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也折射出一些發展困境和問題。

1.提案范圍較窄,覆蓋面有限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整體質量和水平較高,多數提案集中圍繞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等重點問題展開,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方面的提案十年來穩居前列,但與此同時對人民群眾所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沒有做到應有的覆蓋。文化建設類和生態環境類提案一直處于中游水平,事關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和環境保護類問題未得到充分關懷和重視。

2.提案趨同化,界別特色不明顯

民主黨派代表著不同的界別和群體,并對其利益進行表達。因此,民主黨派提案應最大限度地凸顯各自的界別特色,反映所聯系群體的呼聲和需求。但從十年來民主黨派集體提案的數量和內容來看,涉及界別利益的提案數量占總數的不到20%,絕大多數提案反映的都是公共利益而非界別利益。作為省一級的黨派組織,將提案建言的重點聚焦在全省宏觀性公共事務上,體現了民主黨派的大局觀和整體觀。同時,提案趨同化也與民主黨派在發展成員過程中呈現交叉融合趨勢有關,黨派的界別特色出現了一些淡化趨勢。但是,特定界別利益群體的呼聲和合理訴求也需要表達和輸送的通道,需要被黨委、政府了解和傾聽,并在適當條件下給予基本的滿足。因此,黨派在重視公共利益的同時,也要關注黨派自身利益代表性問題,對所代表的界別利益提出具體的參考性解決辦法。

3.提案涉及政治領域較少,政黨功能被部分消解

從數量上看,政治建設類提案所占比重最小。很顯然,現階段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功能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并充分發揮作用。民主黨派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把主要研究精力集中在經濟和社會問題上,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淡和消解了作為政黨的政治色彩,降低了參政議政的政治功能,其角色更靠近普通的社會團體。因此,民主黨派應充分認識自身的政黨屬性和政治功能,履行參政黨的職責使命,利用人民政協提供的提案制度化渠道,在政治層面更充分地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

三、提升民主黨派集體提案實效的對策思考

民主黨派集體提案反映了黨派組織參政議政的融入程度和作為參政黨的履職能力,同時對擴大民主黨派社會影響、增強黨派組織凝聚力有著積極作用。因此,提升集體提案的質量和成效,不僅對黨派自身發展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對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進程具有深遠影響。

(一)提案選題:以中國式現代化大局為引領

選題要緊貼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重點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服務轉型發展。首先,選題內容要突出政黨功能和政治屬性,從推動中國民主政治的高度來謀劃選題。提案要提高政治站位,與政府工作相關,真正發揮參政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功能和實效。其次,選題范圍要在公共利益與黨派所聯系群眾利益間尋求平衡,既要為弱勢群體和公共利益發聲,也要維護和爭取本黨派所聯系界別的利益。如農工黨就應在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甚至惡化的形勢下,為所代表的醫務工作者積極發聲,為推動醫療制度改革和良性發展議政建言。再次,選題范圍要寬領域、廣覆蓋。在聚焦經濟建設和社會事務的同時,也要將視野拓展到政治領域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情上來。不僅要關注熱點,更要注意冷點,敢攻難點。避免不同社會群體利益被過度代表或代表不足等利益代表不均衡問題,為不同社會階層發揮傳聲筒和減壓閥的作用。最后,提案要向高新技術、新興產業傾斜。前沿科技領域的選題雖每年都有涉及,但大多流于泛泛而談,這從側面折射出黨派成員對這一領域認知度不高。黨派組織建言獻策不僅要了解省情,更要跳出地域限制,服務改革發展大局,真正為全省轉型發展、依托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領域邁進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二)提案隊伍:建立一支高素質參政議政骨干隊伍

做好民主黨派集體提案工作,必須建立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參政議政骨干隊伍,不斷提高廣大成員特別是骨干成員的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在榮譽與責任的關系中明確責任,增強使命。要使成員認識到,加入黨派不僅是一種榮譽,對于黨派組織來講是一種信任和期盼,對個人來說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要不斷增強廣大成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其次,要在理想與現實的對立統一中尋找差距,發現議題。關注現實中某些公共產品的供給不足,或公共利益的分配不均,在與理想的對比和差距中發現問題,找到黨派參政的議題和方向。再次,要在主觀與客觀的對立統一中剖析原因、分析問題。要從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和闡述問題,找到問題的癥結和關竅,在客觀中找主觀,在主觀中剖析客觀,為解決問題提供基礎依據。同時,要在需要和可能的對立統一中研究對策,形成建議。在“應該做”和“能夠做”間權宜衡量,在現有的機制和條件下充分調研、考察可供努力的方向和能夠作出的改變,善于換位思考,提出的政策建議要切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最后,要在數量和質量的對立統一中提升水平,作出貢獻。不僅要關注提案數量,更要在提升質量和水平上做文章。對于提案要嚴格把關、精心篩選、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建立健全提案審查規范程序,力求提出具有前瞻性、現實性、可行性的精品提案。

(三)提案保障:加強聯動,形成合力

提案要真正落地見效,需要民主黨派、人民政協和政府相關承辦部門多方努力、溝通協作。首先,要加強民主黨派與人民政協的高效聯動。人民政協要對民主黨派集體提案進行全程有效指導和支持。政協要在年初就提案選題與黨派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和掌握前期籌備和選題情況;在提案調研過程中,加大協調合作力度,必要時開展提案聯合考察調研;在提案辦理過程中,督促承辦單位和相關方面予以重視和支持,避免“被滿意”現象,從而降低黨派的參政熱情。其次,要加強民主黨派與黨委、政府的聯動。民主黨派要爭取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建立對口聯系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主動對接,進一步熟悉黨委、政府的工作內容,在此過程中收集提案資料,找準問題癥結,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利用。再次,要加強黨派組織間的協調聯動。充分利用黨派基層組織這一平臺,發揮基層組織及其成員的作用,把提案工作與基層相結合,積極鼓勵支持成員結合本職工作和社會實踐啟發思維、尋找課題,盡可能地把成員有價值的思想觀點、情況反映集中起來,經過梳理整合,成為黨派集體提案的有用素材,提升集體提案的廣泛性和深入性。

集體提案是民主黨派履行參政黨職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擴大黨派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增強成員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十年來,J 省民主黨派省委會依托政協參政議政平臺,不斷增共識、謀對策、辦實事,成效顯著。新時代新征程,各民主黨派應繼續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隊伍建設,整合政治資源,畫好參政議政同心圓,奏響建言獻策同心曲。

猜你喜歡
界別黨派參政議政
人民政協界別有這些變化
黨派之爭與顏之推的歷史書寫
北京市政協召開界別召集人會議
黨派我來的
關于大數據時代民主黨派提高參政議政能力的思考
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精英模式研究
時政類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參政議政新平臺
市政協首次召開界別召集人會議
三大特別政黨
再議民主黨派的界別趨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