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五社聯動的實踐探索與模式創新
——以寧波市海曙區為例

2024-01-23 06:13陳李紅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海曙區社會工作者社工

張 榮 陳 承 陳李紅

(1.安徽大學,安徽 合肥 230601;2.寧波市海曙區社會工作協會,浙江 寧波 315010)

“五社聯動”是伴隨社會發展、基于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需要、以社會工作專業力量的全面發揮為動力、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形成的基層社區治理創新模式。從“三社聯動”“四社聯動”到“五社聯動”,聯動主體從“三社”“四社”增加為“五社”。作為人力資源的志愿者和作為物質資源的社區公益慈善資源的加入,使得“五社”之間的互聯互動更為重要,也更為復雜,進而日益凸顯出社會工作專業在其中的重要性。因而“社會工作如何更有效地發揮作用”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亦即如何從社會工作的專業視角,發揮社會工作者和社會組織的重要作用,建構社區場域和專業平臺,進一步激活社區活力、有效整合社區資源,便成為非常值得探索的重要問題,這也是“五社聯動”如何彰顯社會工作專業作用的重要表現。圍繞這個研究議題,寧波市海曙區在“空間+”五社聯動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實踐探索,其實踐模式非常值得借鑒。

“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模式是指通過專業空間、平臺空間、資源空間的打造,利用空間的場域性、流動性和整合性的優勢,創新性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作用,有效促進“五社”之間的互聯互動,全面激活社區內生力,深入推進基層社區治理模式創新,有效提升基層社區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1 五社聯動:理論內涵與現實進展

“五社聯動”社區治理創新模式與黨和國家的頂層設計和政策方針緊密相關。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鶎由鐓^是開展社會治理的重要場域,基層社區治理因而成為當前我國社會治理的重要工作內容和實踐探索的落腳點,也是創新工作模式和建構治理機制的重要平臺和基礎。

“五社聯動”是指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會資源及志愿者(社區自治組織)的聯動,即以滿足居民需求為導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實現社區治理的專業化、精細化,使社區居民生活更有質量,幸福指數獲得提升,提升基層社區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其中,社區是場域和平臺,社會組織是載體和媒介,社工是專業力量,志愿者與社會資源為社會力量。從“三社聯動”到“五社聯動”的升級是社會力量逐漸加入、社區治理主體更為多元、社區治理的內涵獲得進一步體現、社會工作專業力量進一步彰顯的發展過程。

在概念提出上,社會工作參與基層社區治理意義上的“五社聯動”首現于上海。后來,廣東、安徽、湖南等地也開展了相關實踐。但這些實踐探索普遍具有試驗性、零散化的特點,并未形成體系化的實踐模式。并且不同區域在“五社”的要素構成上也并未取得一致看法:上海市提出的“五社聯動”中,“五社”主要包括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區志愿者、社區志愿服務;[1]廣州市番禺區則推出社區、社會組織、專業社工人才、社區企業、社區基金的五社聯動;[2]珠海市翠香街道建構起社區(主導)、社會組織(主體)、社會工作者(主力)、高校社團(輔助)、社會力量(協同)的五社聯動格局;[3]合肥市政府正式出臺《合肥市“五社聯動”實施意見》,指出“五社”即社會服務平臺、社工、社區社會組織、社會資本、社會組織;[4]湖南省民政廳積極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行“五社聯動”,其中“五社”主要指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居民、社區企事業單位。[5]從中可以看出,該階段各地在“五社”構成要素中的社區、社會組織、社工這三個方面取得一致認識,而在關于社會資源的融合上并未取得一致看法。

在實踐探索上,系統而全面的“五社聯動”實踐則出現于湖北省。面對“五社”即社區、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之間的聯動需求,從2020年5月開始,在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的支持下,湖北省民政廳先后引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中華慈善總會等慈善組織,投入資金共計 4200 余萬元,在武漢市、黃岡市等地的 210 余個社區、街道(鄉鎮)實施“五社聯動”社會工作服務項目,推動形成“五社聯動”服務機制,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促進基層社會治理。[6]概括而言,湖北省“五社聯動”參與社區治理的實踐模式主要體現為三個類型:社區社會組織作用發揮突出型、社區志愿服務發展突出型、社區公益慈善資源籌措突出型。[7]

從本質而言,上述不同區域五社聯動的“五社”差異,主要體現為資源內容的不同,無論是社區基金、社區企事業單位,還是高校社團、社會資本等,都體現出不同區域在開展基層社區治理創新過程中對社會資源的重視。雖然由于社會背景、區域特點、經驗基礎、現實需求等差異,不同區域的資源內容有所差別,但面對日新月異的基層社區發展,都共同面對一個難題,即包含社區(主導)、社會組織(主體)、社會工作者(主力)在內的“三社聯動”治理模式在聯動機制、資源挖掘、服務提升、社區營造等方面越來越難以適應這些社會變化。2020年以來,伴隨著我國以社區為基礎單元的治理模式的形成,兩股社區新力量——社區志愿者和社區公益慈善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開始發揮與“三社聯動”中的“三社”同等重要的作用,進而成為“三社聯動”的重要“兩翼”,有力地參與到基層社區治理過程中。社區志愿者和社區公益慈善資源在“五社”構成要素中的重要性也獲得了社會的普遍認同。

概括而言,與“三社聯動”“四社聯動”相比,“五社聯動”具有主體多元、結構穩定、資源凸顯的特點。首先,主體多元使得相互之間的互動更加多樣,“五社”之間的互聯互動能夠釋放更大能量,產生更明顯的實踐效應。其次,與“三社”的三角形(圖1)、“四社”的四邊形(圖2)相比,“五社”所組成的五邊形(圖3)能夠呈現更為穩定的結構,進而有力推動“五社聯動”參與基層社區治理的過程更加程序化、規范化。最后,如圖1、圖2、圖3所示,“五社聯動”在“三社聯動”“四社聯動”的基礎上增加了資源要素,這也體現出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資源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與“三社”“四社”相比,“五社”更為強調公益慈善資源的作用。在“五社聯動”實踐中,“社區志愿者”與“社區公益慈善資源”構成兩大重要的資源基礎,即人力資源基礎與物質資源基礎。

圖1 三社聯動框架圖

圖2 四社聯動框架圖

圖4 “空間+”五社聯動的實踐框架

資源是“五社聯動”的重要基礎,“五社聯動”實踐效果的發揮與資源的全面激活、有效整合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便更加凸顯了社會工作在“五社聯動”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原先的“三社聯動”中,社會工作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從“嵌入”發展到“嵌合”,社會工作者由從屬者發展到主干作用者,專業力量獲得重要展現,在聯動過程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并且在“三社聯動”的“主體聯動”和“要素聯動”中,社工具有靈活性、流動性的特點,能夠以“液體角色”發揮聯動過程中的溝通協調、資源整合等作用[8],在多方“嵌入”中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開展“五社聯動”的實踐探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實踐議題即探討如何能夠更好地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全面而有效地發揮“五社聯動”的實踐效能。寧波市海曙區在“五社聯動”實踐探索中創新思路,從社會工作的專業特點出發,結合當代社會中“空間”的重要性,從空間視角對“五社聯動”實踐模式進行了有益探索,創建了“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模式,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

2 “空間+”五社聯動的理論基礎

從“三社聯動”到“五社聯動”,聯動主體增加,互動關系更加復雜。如何有效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激活基層社區活力,提升基層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成為“五社聯動”實踐中的重要問題。從理論層面來看,“空間”是一個重要的分析視角。當代社會中,空間價值日益彰顯,空間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顯,“五社聯動”的空間議題值得深入分析和探索。社會工作可以通過探索“五社聯動”中的空間議題,挖掘空間的平臺、媒介、途徑等功能,提升“五社聯動”實踐效能。

2.1 當代社會中空間的重要價值

在社會工作的專業視角里,空間兼具地理屬性和社會屬性,是一個極具伸縮力和彈性的概念,能夠超越物理局限,具有豐富的符號、文化意義。

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空間形態愈加多元,空間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當代社會中,空間分化現象明顯,比如空間形態主要包括現實空間與網絡空間、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職業空間與居住空間等??臻g形態越多元,越是展現了人類社會對自然界的影響,也更加凸顯了空間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臻g與人類社會相互影響:一方面,空間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對自然界物理空間產生影響的重要結果和產物;另一方面,空間也能夠影響人,比如特定的地理區域和文化場域都能夠對生活于該空間的人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等。

空間體現了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互動關系。伴隨著社會發展,空間與空間、人與空間的互動越來越多,關系也越來越復雜,因而應該重視對空間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分析空間的社會意義,能夠有助于探究空間背后的社會交往和人際關系;另一方面,通過對空間的建構和營造,可以間接通過空間的媒介作用對空間中的人產生影響。

2.2 基層社區治理的空間維度

基層社會治理具有空間維度。在基層社區治理中,空間既是分析視角也是介入途徑,因而在“五社聯動”創新基層社區治理過程中,需要重視從空間維度予以分析并開展實踐。

空間是基層社區的重要組成元素。從空間視角而言,社區是社會成員的聚集空間,主要由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組成。因而基層社區建設也必須同時注重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的建設。其中,物理空間建設主要包括社區活動場所的提供、社區基礎設施的增加等;社會空間建設主要包括人文空間的打造、文化空間的營造、空間社會性的提升等。隨著社會發展,空間的種類日益多元。從空間視角分析社區構成,并探索實踐路徑,會更有效地發揮“五社聯動”在基層社區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對于社區治理而言,空間在資源整合、社會動員層面都能發揮重要的媒介作用。比如空間營造是開展“五社聯動”實踐、發揮“五社聯動”實踐效能的重要途徑之一??臻g營造能夠更好地整合社會資源、動員志愿者,促進社會工作專業力量的發揮,提升社會組織和社區的平臺地位,從而進一步提升基層社區治理水平。

2.3 增強“五社聯動”的空間途徑

如何增進“五社”的互聯和互動是有效開展“五社聯動”的重要議題。面對這一議題,可以將空間作為分析問題的切入點,探索如何發揮空間在“五社聯動”中的重要作用。具體而言,增強“五社聯動”的空間途徑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打造空間平臺,促進五社聯結?!拔迳纭钡幕ヂ摶有枰欢ǖ钠脚_和場域,因而需要以社區為主體,打造空間平臺,圍繞社區需求,促進“五社”之間的全方面互動,提升“五社”互聯能力。

第二,依托空間媒介,激發聯動活力。社區空間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空間,還是增加了人類實踐過程的具有社會性的空間,是物理空間、符號空間、權力空間、資本空間的復合體。社區空間的形成是社會交往、符號創造、權力變動、資本運作等多元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社會實踐影響社區空間;另一方面,社區空間也影響社會實踐?!拔迳缏搫印敝?,可以通過空間的媒介作用,即“五社”作用于空間然后空間影響社區成員,從而達到有效激活基層活力的目的。

第三,營造空間場域,整合聯動資源。營造空間場域是整合社區資源的重要方式之一?!拔迳缏搫印敝?,通過空間文化生產,促進社區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在特定空間中的聚集和整合,從而更有效地發揮資源在“五社聯動”中的重要作用。

3 “空間+”五社聯動的實踐框架

“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框架,主要是指以社區為平臺,以社會組織為主導,以社會工作者為主力,運用空間思維、建構空間途徑,通過對平臺空間、資源空間、專業空間這三個場域和平臺的打造,運用轉換空間屬性、賦予空間意義、整合空間功能、提升空間價值的方法策略,更有效地促進“五社”之間的互聯互動、激活基層活力、提升基層社區治理水平。具體內容如圖 4 所示。

“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框架中的三個空間場域和平臺分別為:平臺空間、資源空間、專業空間。其中平臺空間是聚集整合“五社”力量的空間;資源空間為有效整合志愿者與公益慈善資源的空間;專業空間即著力發揮社會組織與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力量的空間。

“空間+”促進五社聯動的方法策略主要包括:轉換空間屬性、賦予空間意義、整合空間功能、提升空間價值。具體內容如圖5所示。

圖5 “空間+”促進五社聯動的方法策略

第一,轉換空間屬性。即在五社聯動實踐中,通過轉換空間屬性使空間屬性發生變化,包括改變空間性質、增加空間容積、提升空間效用等,比如社會工作者可以在社區中,基于工作需要,將物理空間轉化為社會空間,將資本空間轉化為公共空間,將經濟空間轉化為社會空間,將單一空間轉化為多元空間等,從而達到激活社區成員,提升社會動員能力的社區治理目標。

第二,賦予空間意義。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科技的出現,人們可以應用這些技術挖掘、打造、提升各項空間及其附著物的文化意義。如果被賦予更多文化意義,空間會發生重要聚合效應,進而對活動于該空間的人產生影響。

第三,整合空間功能。不同空間發揮不同功能,整合空間功能,即對空間功能進行重新歸類、劃分,采取一定途徑,將同類空間的功能予以整合,將同類空間予以合并,以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功能。

第四,提升空間價值。提升空間價值,即提升空間的利用率,任何一個空間,只要空間功能能夠獲得全面的發揮,空間的利用率能夠提升,空間價值便能獲得提升,空間價值的提升能夠激活社會交往,提升社區資本,增強五社聯動參與基層社區治理的實踐效能。

4 寧波市海曙區“空間+”五社聯動的實踐探索

寧波市海曙區是浙江省寧波市的中心城區,區域優勢明顯,社會治理基礎好,社會工作起步較早,社會組織培育發展成效顯著?;趫詫嵉摹叭缏搫印焙汀八纳缏搫印钡膶嵺`基礎,圍繞“五社聯動”的空間議題與實踐思路,寧波市海曙區創新實踐,從空間視角和空間路徑出發,在大力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作用的基礎上,通過打造平臺空間、資源空間和專業空間,并運用轉換空間屬性、賦予空間意義、整合空間功能、提升空間價值等方法策略,有效地促進了空間聯動,激活了社區活力,在“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4.1 平臺空間:優化城鄉一體化基層社區治理

無論是“三社聯動”“四社聯動”還是“五社聯動”,平臺空間的打造都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平臺空間是開展社區治理的主要場域;另一方面,平臺空間也是其他“四社”匯聚力量的重要平臺。寧波市海曙區在五社聯動實踐探索中,積極引入空間思維,通過打造社區層面的城鄉一體化平臺空間,進一步優化了城鄉一體化基層社區治理。

城鄉一體化平臺空間的打造是寧波市海曙區五社聯動實踐的重要特色。在當前城鄉一體化進程逐漸加快的背景下,與城市社區相比,鄉村基層社會治理比較緩慢,面臨一定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寧波市海曙區打破傳統的從物理空間思考問題的固化思維,聚焦于城鄉一體化發展,創新運用空間思維,利用空間的伸展性、流動性、包容性等特點,著手打造城鄉一體化平臺空間,為促進“五社”的互聯互動奠定了基礎。

在城鄉一體化平臺空間的打造過程中,社工站建設是一項重要內容。寧波市海曙區按照“一鎮街一特色、一鎮街一品牌”的發展思路,并按照“1+X+1”的模式設置服務項目(1個針對老年人、青少年、殘疾人的基礎項目+X個特色項目+1個支持項目),探索出獨具特色的鄉鎮(街道)社工站發展道路。[9]具體的社工站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首先,結合區域特點,將全區鄉鎮(街道)社工站定位為專業服務提供、人才培養交流、資源整合鏈接、參與基層治理的綜合服務平臺,在城區街道、城鄉結合街道、鄉鎮三個層次的地域上實現除山區鄉鎮外的地區全覆蓋,在物理空間上為城鄉一體化平臺空間的打造奠定了基礎;其次,通過設計社工站LOGO,使全區社工站的標識統一化,使得分散于不同地點的社工站通過統一標識整合為一個大的平臺空間;再次,通過名師指導、示范標桿、相互交流等途徑,加強社工站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促進社工站專業化、精細化發展,使社工站更好發揮其在城鄉一體化平臺空間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全方位提供資金保障、技術保障、宣傳保障,推動社工站的有序發展,促進社工站專業能力的增強和社會知名度的提升,進而不斷擴大城鄉一體化平臺空間的社會影響。

4.2 資源空間:有效整合志愿者與公益慈善資源

寧波市海曙區立足于本地豐富的公益慈善資源,積極創新工作方法,通過構建公益生態圈、建設社區微公益空間、搭建網絡線上空間等“空間+”形式,進一步激活了公益慈善資源活力、有效整合了社會資源,形成了穩定有序、特色明顯的工作格局,資源利用效果非常顯著。

4.2.1 公益生態圈空間的構建

海曙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作為主要運營方,整合各類公益性資源,發揮引導、規范、拓展功能,搭建了一個具有良性發展態勢的“公益生態圈”空間。該空間的打造起始于2016 年 9 月成立的“善集”公益街?!吧萍惫娼志哂小八膫€中心”的目標定位:公益產品展銷中心、公益服務集聚中心、公益活動體驗中心、公益人才創業中心。公益街長約 120 米,店面總面積達 1200 余平方米,分為 9 個實體店鋪,采用政府搭建平臺和社會組織自我管理、自我發展、依法運營的模式,將各類有公益產品、可市場化運作的公益組織引入“門店”,促進公益組織向社會企業轉型,實現社會組織可持續發展,形成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旗艦級服務中心。后來的發展中,以“善集”公益街為基礎,又整合海曙區公益組織孵化園、白云街道公益片區、科技治水園區共同組建公益生態圈——“善集”公益街區。該街區集生活、服務、體驗為一體,匯創新、創業、創益于一身,形成了豐富多元的街區文化,空間的文化元素非常突出,市場力量增強。打造公益生態圈空間,培養凝聚了一批面向市場、具有自我造血能力和發展后勁的社會公益組織,提升了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效能。

4.2.2 社區微公益空間的建設

寧波市海曙區通過“慈善商店”建設、社工站建設等,打造了社區微公益空間,促進公益慈善資源的再利用,讓公益融入社區居民日常生活,使居民與公益慈善資源的連接更加緊密。寧波市海曙區在全區各個鎮(鄉)、街道、農村社區,依托村社黨組織和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陸續建立公益超市、公益活動對接點、公益服務集市等二級服務展銷網點,使更多居民群眾能夠了解、參與和享受這些社會服務。另外,寧波市海曙區還以社工站建設為核心,將社會工作督導、社會組織、高校學者專家等資源予以整合,建立工作共享、信息互通、聯合決策的社會工作服務資源整合平臺,有力發揮了社會工作在基層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10]

4.2.3 線上空間的搭建

寧波市海曙區通過移動終端,搭建了“甬志愿”線上服務平臺。該服務平臺涵蓋志愿服務崗位發布對接、微心愿征集認領、公益項目眾籌、公益產品展銷等功能,使社會組織、社會資源、社會需求實時對接,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實現了范圍最大化、效率最高化、效果最優化。比如早在 2016 年 7 月,海曙區民政局管理的廣安智慧養老服務中心便將“互聯網+”引入養老領域,通過搭建線上平臺,將全區所有的居家養老站點、志愿服務團隊、為老服務社會組織、公益企業的資源予以整合。該養老服務中心利用數據化、智能化、物聯化的線上平臺,精準對接供需兩端,有效激活志愿服務資源,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了面向社區居家養老的專業服務能力。

4.3 專業空間:提升社會組織與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效能

專業空間是“空間+”五社聯動的重要空間,發揮著對其他兩個空間即平臺空間和資源空間的引領、包容作用。專業空間即著力發揮社會組織與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力量的空間。其中,社會組織、社工機構、社會工作者是專業空間的重要構成要素。寧波市海曙區社工協會從社會工作專業視角出發,以社會組織建設為核心,運用空間思維,將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力量通過空間予以整合,打造專業空間。

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和專業發展,寧波市海曙區社工協會不僅搭建起為專業社會工作者提供服務的平臺,更使自身發展成為政府購買公共性服務或社會公益性服務的重要承接者,在開展社會工作服務項目過程中,使社會組織、社工機構、社會工作者有效聯動起來。一直以來,協會一直進行著三種社會工作路徑的探索:第一,是社區專職工作者從事帶有一定專業性的社會工作或服務的模式;第二,是社工專業畢業的學生通過培訓、歷練成為專業社工、承包社會項目的模式;第三,就是專業的社工機構和社會組織承接服務項目的模式。這三種路徑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在各自的獨立發展中相互促進,最終相輔相成。[11]

依托專業空間的打造,寧波市海曙區發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會工作發展模式,有效地促進了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在五社聯動實踐中的作用發揮。目前深圳、珠海等城市主要通過大力培育社工專業機構,發展社工專業服務。而海曙區社會工作的特色一直是根據自身實際,依托本區成熟完善的社區建設實踐,將社區專職工作者與專業社工結合起來,從專業空間打造視角出發,以社區為平臺,以社區社會組織為載體,以專業社會工作機構為樞紐,以專業社工人才為骨干,將社會工作的專業作用發揮得非常充分,實現了社會工作與社區、社會組織的聯動發展,將社會工作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中,探索出了社會工作發揮專業作用的海曙模式。

5 總結與討論

“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模式是寧波市海曙區基于前期的實踐基礎,結合本區域的特點和優勢,探索形成的五社聯動實踐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成效?!翱臻g+”五社聯動實踐模式對于其他地區探索和創新五社聯動的實踐路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概括而言,寧波市海曙區的“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模式具有四個優勢。

第一,契合了當前社會發展中日益彰顯的空間維度。后工業社會中,伴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程度不斷提高,人類的生產和交往關系的時空基礎發生了較大改變,尤其是“流動空間”的出現使得空間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臻g包括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對于基層社區治理而言,空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先在性要素,因此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需要予以重視。相比于傳統的以社區物理空間為基礎的五社聯動實踐模式而言,“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模式能夠超越物理空間的限制,從具有更豐富社會內容的空間維度去思考問題,有助于拓寬工作視野,創新實踐思路。

第二,在項目運作基礎上更加有效地促進了“五社”的互聯互動?!拔迳缏搫印笔切聲r代社會工作方法的創新,不僅要求社會工作者這一主體在社區基層治理中承擔重要角色和發揮重要作用,還要求社會工作者與其他主體開展互聯互動,形成合力,提升服務成效。[12]“五社間的互聯互動”一直是五社聯動實踐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相比于其他地區以“項目運作”為核心的五社聯動實踐模式,寧波市海曙區的“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模式能夠更有效地促進“五社”的互聯互動。這是由于“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模式增加了空間維度,在項目運作的基礎上,注重利用空間的流動性、動態性等特點,通過拓展、轉換和整合空間的途徑,更易激發社區活力,增強“五社”互聯度,提升“五社”互動力,為“五社”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奠定堅實的聯動基礎。

第三,進一步增強了專業社會工作在“五社聯動”中的參與能力。在“五社聯動”中,專業社會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既扮演直接參與治理服務的主體角色,同時又發揮主體育化、機制建構的支持性建構性作用。[13]“直接參與+間接賦能”的工作任務對于社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空間+”五社聯動模式中,“空間”成為社會工作發揮專業力量的重要工具。由于有了空間的助力,社會工作的專業能力和工作效果都獲得了增強。一方面,對于“五社”完善的社區而言,在社會工作力量的影響下,空間作為一個媒介能夠進一步激發和優化多元主體的相互配合;另一方面,對于“五社”力量薄弱的社區而言,空間作為一個重要的構成要素,能夠在社會工作專業力量的引導下發揮培育和促進的功能,進而不斷增強“五社”力量。

第四,發揮空間作用促進共建共治共享??臻g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密切,空間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媒介之一。與其他五社聯動實踐模式相比,“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模式更加注重空間資源的發掘、空間關系的建構和空間氛圍的營造等,更加注重通過影響空間進而影響處于該空間中的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五社聯動中,“人”主要體現為社區居民、社區志愿者、社會工作者等,“物”主要體現為社區公益慈善資源等。進而在此實踐模式的影響下,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互動性更強,營造“人人公益、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社區公益氛圍,開創“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綜合來看,寧波市海曙區在“空間+”五社聯動實踐過程中的實踐探索具有重要的開拓價值,能夠為其他地區的五社聯動提供經驗借鑒。但由于不同地區的社會基礎、資源條件、社會工作專業程度的差異,該模式的適用性仍需進一步探索。在未來的發展中,期待“空間+”五社聯動實踐模式進一步完善,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歡
海曙區社會工作者社工
一波三折養花記
青春社工
甜甜的可樂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與組織認同對職業流動影響的研究——基于對廣州市社會工作者的調查
論我國人口促進社會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水鐿霖??《幾何體寫生》
社會服務機構中社會工作者激勵因素研究
社工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醫務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