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體系”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研究

2024-01-24 02:56時春敏商河縣第一中學
財會學習 2023年36期
關鍵詞:事業單位考核財務

時春敏 商河縣第一中學

引言

在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雙體系”改革的深入推進,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事業單位作為我國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財務管理不僅關乎國家財政的健康,還關系到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務的質量。通過全面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不僅有助于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還能夠促進公共服務的提質增效,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建設貢獻力量。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雙體系”概述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背景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在過去的體制下,事業單位通常由政府直接負責財務管理,存在著財務不透明、資源浪費和公共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為了解決相關問題,我國開始探索建立更加市場化和現代化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系,逐步引入“雙體系”。財務會計體系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任務是對政府核撥經費的合理使用進行跟蹤和監管,確保公共資源的有效配置,財務會計體系要求事業單位建立健全的財務制度和賬務體系,以便監督和審計資金的使用,同時財務會計要求事業單位編制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等,以提高財務透明度。預算會計體系是財務管理“雙體系”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任務是規劃和管理盈虧資金的使用,確保市場化運作的合理性和經濟效益,預算會計要求事業單位制定年度預算計劃,明確收入和支出的來源和用途,以指導經濟活動,且預算會計體系要求對盈虧資金的使用進行定期審計和評估,以確保合規性和效益性[1]。

綜合來看,財務管理“雙體系”是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提高財務透明度、資源配置效率和服務質量。財務會計體系和預算會計體系作為“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雖然面臨挑戰,但財務管理“雙體系”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有望推動我國公共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

二、“雙體系”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的必要性

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一直是財政改革的重要領域之一。近年來,我國政府推動了“雙體系”財務管理模式,在該體系下優化事業財務管理具有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在傳統的財政撥款模式下,事業單位面臨著資源分配不均、資金浪費等問題,引入“雙體系”運作機制,可以激發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力,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使公共資源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2)促進公共服務提質增效。事業單位的使命是提供公共服務,因此,其財務管理的優化直接關系到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益。通過建立更加靈活的財務管理體系,事業單位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的多樣化需求,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效率,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3)提高財務透明度并建立問責機制。在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提高財務透明度和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至關重要。市場化運作要求事業單位更加規范地進行財務核算和報告,使財務情況更加清晰可見,有助于監督和評價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增強社會對事業單位的信任[2]。(4)推動事業單位自主創新和發展。財務管理的優化,可以為事業單位提供更多自主創新和發展的機會,“雙體系”系鼓勵事業單位通過市場化運作獲取財政收入,從而增強了事業單位的經濟實力,使得事業單位能夠更好地投入科研、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領域,推動自身的發展和進步。(5)提升財務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事業單位作為公共服務提供者,其財務管理需要適應市場經濟和信息化的要求。通過引入現代化的財務管理工具和技術,事業單位能夠更好地應對日益復雜的財務管理挑戰,提高管理效率。(6)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事業單位能夠更加靈活地運作和管理財務。優化財務管理可以使事業單位適應市場競爭,更好地參與市場活動,為社會和市場提供有競爭力的服務和產品。(7)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財務管理的優化不僅是事業單位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一部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代化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財政的健康和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水平,通過優化財務管理,可以更好地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目標。

三、“雙體系”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有效優化措施

(一)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財務制度是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礎,包括制定財務管理規章制度、會計制度、審計制度等,明確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和程序,制度的建立可以規范財務管理行為,提高管理效率,確保資金的安全和合法使用,且需要確定不同財務管理崗位的職責和權限,明確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防止權責不清導致的管理混亂;財務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核心環節,通過建立年度預算計劃,明確收入和支出的來源和用途,可以有效控制財務風險,避免超支和浪費,且預算管理也有助于合理規劃資源的利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內部控制是保障財務管理正常運作的關鍵,事業單位應加強內部控制機制,確保資金的安全和合法使用,包括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責分工、財務流程的規范、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控制措施;財務透明度是優化財務管理的重要目標,事業單位應加強財務報告的編制和公開,使財務情況更加清晰可見,且需要建立完善的財務監督和審計機制,確保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建立財務信息公開平臺,提供便捷的財務信息查詢渠道,提高信息透明度。財務監督和評估機制的完善是優化財務管理的必要措施,事業單位應建立獨立的財務監督部門或機構,對財務管理進行監督和評估,有助于發現并糾正財務管理中的問題,保障財務管理的合規性和效益性;參與財政改革是優化財務管理的積極行動,事業單位應積極響應國家財政改革政策,主動參與改革實踐,不斷完善財務管理體系,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3]。制定資金使用的詳細規定,包括項目審批、資金使用計劃、監督檢查等,確保資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并建立績效評估體系,對資金使用效益進行定量和定性評估,激勵各級事業單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加強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

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是加強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的關鍵一步,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監測和風險應對等環節,事業單位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明確各級負責人的職責,確保風險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并制定風險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確風險管理的目標、原則和方法,為風險管理提供指導。事業單位應對各類財務風險進行評估和分類,根據風險的性質和程度制定不同的應對策略,常見的財務風險包括資金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通過對財務風險的評估,事業單位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降低風險。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及時發現和應對風險的關鍵,事業單位可以建立財務指標監測系統,設定警戒線和觸發條件,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應對風險,防止財務危機的發生。對于需要借款的事業單位,管理債務風險尤為重要,事業單位應審慎選擇借款方式和期限,確保債務還款的可持續性,同時事業單位還應建立債務管理制度,加強債務監測和管理,避免債務風險的積累。針對特定的風險問題,可以尋求專業風險管理咨詢,借鑒國際經驗,提供解決方案。同時可以與財政部門等監管機構合作,共同解決財務管理中的風險問題,提高財政監管的效力。培養事業單位員工的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是財務風險管理的長期任務,事業單位需要開展培訓和教育活動,提高員工對財務風險的認識和應對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參與風險管理工作[4]。

(三)加強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為了提升財務管理人才隊伍質量,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養體系,事業單位可以與高校合作,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培養財務管理領域的專業人才,還可以建立內部培訓機制,定期組織培訓班,提升現有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事業單位應積極招聘和引進高層次的財務管理人才,包括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背景的人員,通過引進外部專業人才,可以給事業單位帶來新的思路和管理理念,提升整體管理水平。提供職業發展機會是吸引和留住優秀財務管理人才的關鍵,事業單位可以制定職業晉升通道和晉升標準,為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還可以建立績效激勵機制,根據員工的表現獎勵管理人員,激發積極性;隨著我國經濟的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需要具備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事業單位可以為員工提供國際化培訓機會,包括海外學習和參與國際項目等,提升員工的國際競爭力。財務管理人才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綜合素質,事業單位可以加強財務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包括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訓和培養,有助于提高員工的綜合競爭力;財務管理人才需要具備創新精神,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事業單位需要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鼓勵其提出改進和創新的建議,推動財務管理的不斷進步[5]。

(四)全面應用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是信息化財務管理的首要任務,事業單位應投入資金和人力資源,選擇合適的財務管理軟件和工具,建立系統的基礎框架,系統應具備財務核算、預算管理、報表生成、風險評估等多種功能,以滿足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全面需求;建立數據集成和共享平臺是信息化財務管理的重點所在,事業單位應確保各個部門的數據能夠順暢流通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島”的現象,有助于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為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電子化審批流程有助于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事業單位可以建立電子化審批系統,將財務審批過程數字化,減少紙質流程,提高審批速度,同時電子審批系統還可以記錄審批過程,提高審計的可追溯性;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幫助事業單位更好地理解和應對財務管理挑戰,通過分析大數據,可以發現潛在的財務問題和趨勢,指導決策,優化資源配置,大數據分析技術也可以用于風險評估和預測,提前發現潛在風險;云計算和移動應用可以為信息化財務管理提供更靈活的解決方案,事業單位可以將財務管理系統遷移到云端,實現數據的跨平臺訪問和共享,同時開發移動應用,使財務管理變得更加便捷,方便管理人員隨時隨地查看和處理財務事務。除此之外,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需要更加重視數據安全和風險管理,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的數據安全體系,包括數據備份、恢復計劃、訪問權限管理等,并加強風險管理,識別潛在的信息安全風險,制定應對策略,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五)優化財務管理考核評價體系

財務管理考核評價體系的指標應與事業單位的績效目標相一致,事業單位應明確自身的績效目標,包括財務、管理、服務等多個方面,并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確??己梭w系與績效目標保持一致性,有助于激勵員工朝著預定目標努力;財務管理考核評價體系不僅應關注財務指標,還應引入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包括財務績效、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服務質量等多個方面,引入多維度評價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事業單位的整體運營情況,避免片面追求財務指標而忽略其他重要因素。財務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具有動態化特點,應定期進行審查和修訂,隨著事業單位的發展和外部環境的變化,考核指標可能需要調整和更新,定期審查和修訂有助于保持考核體系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考核指標應具備客觀性和可量化性,以減少主觀性和模糊性,客觀性指標是可以通過客觀數據和事實來衡量的,而可量化性指標是可以用具體數字來表示的,有助于減少評價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提高考核的公平性和可信度。財務管理考核評價體系需要建立權責清晰的考核機制,明確各級負責人的職責和權力范圍,確??己说膶ο蠛驮u價者之間的關系清晰,同時建立反饋機制,確保被考核單位可以及時了解評價結果,并提供改進意見;引入外部評價和第三方審核可以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觀性,事業單位可以邀請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和審核,確??己瞬皇軆炔扛蓴_,外部評價可以提供中立的意見和建議,有助于改進財務管理。

結語

綜上所述,在“雙體系”下,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適應市場經濟、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公共服務提質增效、提高財務透明度并建立問責機制、推動自主創新和發展、提升財務管理現代化水平、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必要舉措。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財務管理體系,事業單位能夠更好地履行其公共服務職責。

猜你喜歡
事業單位考核財務
黨建與財務工作深融合雙提升的思考
內部考核
論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實現
欲望不控制,財務不自由
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探討
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優化
水利財務
公立醫院 如何考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