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城市園林植物常見介殼蟲的種類及綜合防治對策

2024-01-24 02:02畢可可鄧嘉茹孫龍華
廣東園林 2023年6期
關鍵詞:廣州地區介殼若蟲

畢可可 鄧嘉茹 孫龍華

近年來,廣州市深耕城市綠化建設,擦亮新時代的“花城”名片,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如今,廣州市正在全力實施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加強生態資源保護,初步形成“森林圍城、綠道穿城、綠意滿城、四季花城”的綠色生態格局[1]。對花城的重要載體——城市園林植物進行病蟲害的監測、預警以及科學防治,也是花城建設、“綠美廣州”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介殼蟲是城市園林植物的主要蟲害之一,其個體小,背具蠟質,不易被發現。該蟲發生時常大量聚集在枝條、葉片或樹干上,不但影響受害植株的正常生長,而且其分泌物會誘發煤污病,嚴重影響園林植物的景觀效果[2]。

為了解廣州市園林植物常見介殼蟲的發生種類和為害規律,本研究系統分析了2016—2022年廣州市主干道和主要公園綠地等區域園林植物的調查和監測數據,并嘗試制定更科學、更安全和更綠色的防治對策,進而保障花城的綠地生態安全,推動城市園林綠化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地點

廣州市的“八路一島”(大金鐘路、白云大道、臨江大道、廣州大道、環市路、東風路、科韻路、同泰路以及二沙島)、8個市屬公園(越秀公園、動物園、流花湖公園、兒童公園、珠江公園、中山紀念堂、體育公園和黃花崗公園)和市內其他部分公園綠地等。

1.2 調查方法

2016—2022 年,每月對廣州市“八路一島”和8 個市屬公園綠地內園林植物常見介殼蟲發生種類、為害情況進行1~2次定期調查,市內其他部分綠地內的植物作不定期隨機調查。調查方式參考畢可可[3]和張勁藹等[4]的方法,詳細記錄介殼蟲發生的時間、地點、為害部位、為害程度,并拍攝照片,采集樣本帶回實驗室,根據鏡檢結果、采集信息、現場照片,結合相關文獻資料或請有關專家鑒定介殼蟲種類。其中,介殼蟲為害程度分為輕度(葉片受害率或枝梢被害率≤30%)、中度(30%<葉片受害率或枝梢被害率≤75%)和重度(葉片受害率或枝梢被害率>75%)。

2 介殼蟲主要種類及發生特點

目前為害廣州市園林植物常見的介殼蟲主要有5科18種(表1),其中扶桑綿粉蚧是我國林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表1 廣州市城市園林植物常見介殼蟲主要種類

經調查和統計分析,廣州市城市園林植物常見介殼蟲中為害程度為重度的主要有埃及吹綿蚧、扶桑綿粉蚧、木瓜秀粉蚧和蘇鐵白輪盾蚧4種;為害程度為中度的介殼蟲也不容忽視,主要有澳洲吹綿蚧、柑橘堆蠟粉蚧、南洋臀紋粉蚧和桑白盾蚧。而這些常見的介殼蟲主要危害植物的葉片、樹干、枝條3 個部位。以下是為害程度較重的8種城市園林植物常見介殼蟲的具體生活習性和為害特點:

1)埃及吹綿蚧

埃及吹綿蚧在廣州地區1 年可以發生 3~4 代,并以各種蟲態越冬。每年有2個發生高峰期,即4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11月中旬。該蟲低齡若蟲有較強的爬行能力,對于高大喬木上的埃及吹綿蚧,定殖的范圍可以分布于整棵植株,包括葉片、枝條,甚至是植株主干,具有持續的為害特點,從而增大了防治的難度。該蟲主要為害白蘭、荷花木蘭、假柿木姜子、含笑花、榕樹、血桐、波羅蜜、黃葛樹、對葉榕、高山榕等常見園林植物,血桐是其最適宜的寄主植物,其次是榕樹[5]。

2)扶桑綿粉蚧

扶桑綿粉蚧在廣州地區4—5 月開始繁殖,6 月和9 月是繁殖盛期,蟲口迅速增長,且世代重疊嚴重,11月以后蟲口密度大大減少。該蟲個體較小,爬行能力強,在道路或公園花境中發生普遍,但不易被發現。當為害嚴重時,植物已經出現卷葉或掉葉的癥狀。該蟲主要為害朱槿、藍花草、白背楓、木芙蓉和馬纓丹等園林植物。

3)木瓜秀粉蚧

木瓜秀粉蚧是一種擴散性、生命力、繁殖力強的重要入侵性害蟲。在廣州地區,該蟲雌蟲若蟲共3齡,可短距離爬行或隨氣流移動;發育周期較短,約1個月,產卵期1~2周,產卵量大,卵孵化期為10 d 左右[6]。低齡若蟲刺吸寄主葉片、幼果和枝條的上表皮汁液為食,導致葉片枯萎黃化、卷縮變形,落花落果;為害嚴重時,植株僅剩零星的葉片和枝條,嚴重影響園林植物的景觀效果。由于其寄主植物與扶桑綿粉蚧寄主部分重疊,在同一生境中木瓜秀粉蚧種群相對扶桑綿粉蚧呈絕對優勢[7]。該蟲主要為害變葉珊瑚花、雞蛋花、木芙蓉等園林植物。

4)蘇鐵白輪盾蚧

蘇鐵白輪盾蚧在廣州地區一般1年發生 4~5 代,隱藏在白色蠟殼下,其形狀多變,一般為梨形或不規則形,雌成蟲體型較雄成蟲體型寬長。已受精雌成蟲在樹干上越冬,主要為害蘇鐵,雌成蟲及若蟲固定在主干與枝條上以口針刺入皮層吸食汁液。為害嚴重時整樹枝條布滿蚧殼,皮層松動易剝離,樹勢被削弱,甚至整株枯死[8]。

5)澳洲吹綿蚧

澳洲吹綿蚧在廣州地區一般1年發生2~3代,大部分以若蟲越冬,通常在7—9 月發生較為嚴重。蟲齡較小的若蟲較活躍,二齡以內的若蟲向樹冠外側移動,多聚集于葉背的葉脈旁和新生枝梢上;三齡若蟲開始向粗枝和主干移動。成蟲多聚集在粗枝陰面和枝杈處,吸食汁液并產生卵囊產卵,固定取食不再移動[9]。該蟲主要為害秋楓、刺桐、雞冠刺桐、黃槐決明等園林植物。

6)柑橘堆蠟粉蚧

柑橘堆蠟粉蚧在廣州每年發生5~6代,以若蟲和成蟲在樹干、枝條的裂縫或洞穴及卷葉內越冬。2月初開始活動,主要為害春梢,并在3月下旬前后出現第一代卵囊。各代若蟲發生盛期主要在6月至7月中旬、9月至10 月上旬。柑橘堆蠟粉蚧聚集發生,嚴重時會導致嫩枝、花穗枯萎,引起落葉落果[10]。該蟲主要為害宮粉羊蹄甲、高山榕、秋楓等園林植物。

7)南洋臀紋粉蚧

南洋臀紋粉蚧寄主廣,是一種重要園林害蟲,主要為害樹干、枝條和葉柄等部位,導致取食部位失綠,引起煤污病。在廣州地區,該蟲主要活動期在4—12月,1—3月為其越冬期,成蟲和若蟲均可越冬,越冬蟲態主要在樹皮下或與之共生的螞蟻的蟻巢等隱蔽場所。其在前期受春夏雨水沖刷的影響發生密度低,進入9月底以后種群數量明顯上升[11]。該蟲主要為害柑橘屬、龍眼、荔枝、杧果、紅背桂等園林植物。

8)桑白盾蚧

桑白盾蚧雌成蟲和若蟲群集生活,用刺吸口器刺入枝干表皮吸食汁液。為害較輕時,枝干上僅密布雌蠟殼;若枝干上雌蠟殼和白色絮狀的雄蠟殼同時增多,且密集重疊,植株將生長衰弱,枝條枯萎,甚至引起整株死亡[12]。該蟲在廣州每年發生4~5代,主要以雌成蟲越冬,翌年4月開始活動,蟲體迅速膨大,卵期9~15 d。成蟲交配后雄蟲死亡,雌蟲為害至9月下旬開始越冬。該蟲主要為害蘇鐵、黃蟬、山茶、散尾葵、鵝掌柴等園林植物。

3 綜合防治對策

為害嚴重的介殼蟲種群數量大,若防治不及時,容易引起城市園林植物出現嚴重的煤污病或者葉片卷曲發黃等癥狀,嚴重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與景觀效果,同時也增加養護的難度。近年來,介殼蟲的危害現狀逐漸引起園林管理部門的重視,并將其上升為重要園林害蟲,增加對其的監測巡查次數,進一步做好城市園林植物介殼蟲的預測預報和防控工作。因此,針對廣州市城市園林常見介殼蟲的發生情況,需要制定更科學、更安全有效的防治對策,進而保障城市綠地生態安全。

3.1 加強監測預警

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長規律,掌握各類城市園林常見介殼蟲的發生規律,及時預測預報,確保早發現、早防治。3—4月和9—10月是廣州地區園林常見介殼蟲發生的2個高峰期,期間需要進一步加強介殼蟲的監測、預警。

3.2 精準化學防治

目前,針對城市園林植物常見介殼蟲的防治,仍然以化學防治為主。傳統的化學防治主要通過藥械噴施或藥劑埋施,對于矮小灌木的蟲害防治效果較好,對于高大喬木的蟲害防治效率降低。比如對于高大喬木上危害嚴重的埃及吹綿蚧,普通的打藥裝置達不到樹體上層,且用藥量大,藥劑漂移量大,不但影響中頂層樹冠的防治效果,還對環境造成較大的負擔。

因此,針對高大喬木上的介殼蟲,可以優先選擇樹干注射的精準化學防治方法。樹干注射施藥不受樹木高度和受危害部位等的限制,且不受環境條件限制,在連續多雨或干旱缺水條件下也可實施;同時,不會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污染,有利于保護非靶標生物和施藥者的人身安全,且持久有效[13]。

3.3 綠色生物防治

目前生物防治在園林介殼蟲防治中的應用較少,但其效果是可持續的,且對環境友好。借助于天敵昆蟲,可以克服介殼蟲蠟質層的保護,有預防和持續控制的價值,所以生物防治在介殼蟲防治措施中應給予高度的重視與應用[14~15]。如利用小紅瓢蟲Rodolia pumila防治埃及吹綿蚧:2011 年深圳筆架山埃及吹綿蚧蟲害大爆發,管理人員先后4次在蟲害明顯的森林片區釋放捕食性天敵小紅瓢蟲約3 000只,使得蟲情得到了基本控制。孟氏隱唇瓢蟲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可以防治多種粉蚧類[15~16],其自1955年通過蘇聯植物檢疫室引入廣州[17],現今可以穩定定殖。釋放人工飼養的孟氏隱唇瓢蟲,可以顯著控制粉蚧的發生。因此,利用天敵昆蟲控制園林常見介殼蟲是一種綠色有效、可持續的生物防治方法。

3.4 日常養護管理

日常規范有效的養護措施,如科學施肥、松土除草、合理修剪等,可以進一步增強園林植物的自身免疫力,從而有效抵御病蟲害的侵襲。

4 結論

在2016—2022年,不同類型的園林植物包括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受到介殼蟲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為害程度為重度的介殼蟲主要有埃及吹綿蚧、扶桑綿粉蚧、木瓜秀粉蚧和蘇鐵白輪盾蚧;為害程度為中度的介殼蟲主要有澳洲吹綿蚧、柑橘堆蠟粉蚧、南洋臀紋粉蚧和桑白盾蚧;為害程度為輕度的介殼蟲種類在廣州地區的種群數量也不容忽視。這些常見的介殼蟲主要危害植物的葉片、樹干、枝條3個部位。

由于廣州氣候溫暖潮濕,冬季時間短,大部分植物四季常青,介殼蟲常年都有食物來源,越冬現象不明顯,一年可發生多代,周年危害,逐年加重。因此,需要重點把握廣州介殼蟲發生的2個高峰期——3至4月和9至10月,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和日常養護工作。當介殼蟲為害嚴重時,為了進一步保障綠地生態安全,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更科學、安全、綠色有效的防治對策,采取傳統化學防治、精準化學防治和綠色生物防治措施。

猜你喜歡
廣州地區介殼若蟲
基于輕量級SSD模型的夜間金蟬若蟲檢測
11種殺蟲劑對透明疏廣蠟蟬3齡若蟲的毒力測定
“十三五”期間廣州地區在用工業鍋爐能效狀況分析
介殼蟲防治須重視
藍莓采后立即追肥 謹防黃刺蛾介殼蟲
玉龍油橄欖介殼蟲種類及發生規律*
移動網絡購物意愿的影響因素探討——以廣州地區Y代消費者為例
肉肉們de天敵——介殼蟲
廣州地區1022172例無償獻血者檢測結果分析
不同日齡懸鈴木葉片對懸鈴木方翅網蝽若蟲發育及存活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