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翻譯學視閾下的公示語英譯規范研究

2024-01-25 14:56
關鍵詞:適應性譯者譯文

梁 娟

(安徽外國語學院 英語語言學院,安徽 合肥 231201)

伴隨著“文化走出去”戰略及中部地區國際化進程的穩步推進,公示語及其翻譯質量愈發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公示語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公示語彰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人文環境及文化自信。公示語翻譯具有多層面的社會價值,涵蓋社會公共信息服務價值、社會形象塑造及文化傳播的價值[1]。提升公示語的英譯質量對豐富城市人文內涵,塑造城市形象和提升特色歷史文化內涵的讀者接受度、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安徽鐘靈毓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然而筆者實地調研發現,與其濃厚的文化氛圍不相匹配的是現有公示語的英譯質量良莠不齊,令人堪憂?;诖?,筆者依托生態翻譯學,針對安徽公示語英譯現狀與亟待改進之處進行例證分析,并從多維度提出相應的規范舉措,以期提升目標語游客的旅游體驗,優化外宣語言生態環境,助力特色文化的傳播。

一、生態翻譯學理論概述

生態翻譯學是由胡庚申教授在2008 年提出的新翻譯研究模式。生態翻譯學的根本觀點立足于“適者生存”的理論原則。著眼于生態翻譯學,翻譯就是譯者為“多維度適應”翻譯生態環境,對文本進行“適應性選擇”和“選擇性移植”的活動。翻譯生態環境不僅指語言環境而且指譯者與譯文生存狀態的總體環境,涵蓋了原語系統與譯語系統的所有構成要素,如語言、文化、交際、社會以及作者、讀者及委托者之間的關系等[2]。

1.生態翻譯學的三維轉換理念。在生態翻譯學的理論框架下,翻譯被界定為:以譯者為主導,以文本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傳遞為目標,翻譯是一種譯者適應翻譯生態環境而對文本進行移植選擇的譯學活動。翻譯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以譯者為中心的、譯者適應與選擇的過程[3]?!白g者為中心”是生態翻譯學的核心理念,意指譯者的主導地位與支配作用理應貫穿整個翻譯過程的始終。譯者應發揮主觀能動性,統籌協調涵蓋文本與翻譯生態環境在內的一切因素之間的互動聯動關系,促成作者與讀者等核心要素形成互聯互動的“整體”,彰顯著一種理性的生態整體觀[4]。從生態翻譯學的視閾來看,在選擇翻譯策略時,必須兼顧語言、文化和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

第一,語言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語言維的適應性選擇強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語法結構與語言形式進行適應性選擇,使其順應目標語語言生態系統。中文與英文分別隸屬于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生態系統,因此,在詞語搭配、語法規則、句型結構及語言風格等方面呈現出迥然相異的特征。依據生態翻譯學,譯者若要成功實現語言維度的適應性選擇,需充分考量不同語言體系間的表達方式與習慣方面的差異,具有在源語與目標語之間進行嫻熟轉換的技能。譯者在進行雙語轉換時,在語言維層面,應重點關注雙語的宏觀與微觀語言生態環境,需注重兩種語言體系的顯著差異,促成語言表達形式的恰當轉變,同時文本思想與內容原意力求最大程度地保留,尋求“信”與“達”的平衡。漢語與英語在語言表達方式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因此,譯者在翻譯時,應遵循生態翻譯學之三維轉換理念,力求在語言維度實現精準轉換,創作出契合目標語表達習慣與規范的譯文。

第二,文化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不同的國家由于具有不同的歷史淵源、風俗習慣、地理風貌,文化領域也呈現出各自獨有的意蘊內涵。語言承載著特定的文化內涵,不同的國家文化因子不盡相同,因而表現出迥然相異的文化特質。在翻譯過程中,文化維的選擇轉化要求譯者應具有跨文化意識,避免曲解源語或譯語所承載的文化。語言和文化息息相關,翻譯歸根結底是一種具有鮮明的跨文化性和交融性的行為。生態翻譯學提倡譯者在文化維關注雙語的文化生態環境,統籌考慮源語蘊藏著的豐富文化內涵,靈活運用恰當的翻譯策略,確保原文中文化負載詞深邃而獨特的內涵在譯文中得以精準再現,力爭實現文化異質性與譯文接受性的平衡,實現雙語生態環境的動態平衡。生態翻譯學主張源語中蘊藏的文化內涵需在目標語中得到精準且完整的傳達,目標語受眾與源語受眾獲得相同或相似的認知,成功實現文化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換。

第三,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生態翻譯學提倡譯者需要實現交際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換,即保證源語的交際意圖能夠精準地傳遞。翻譯從本質上來說,是譯者在翻譯生態系統中將交際意圖傳達給目標語讀者的過程。生態翻譯學強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需牢固樹立并秉持跨文化交際的理念,綜合考量目標語受眾的心理,從而順利實現語言的達意性。譯者在翻譯時要深入探究原文的交際目的,仔細揣摩目標語受眾的心理感受,對原文進行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化,實現交際維度的和諧與平衡。譯者需考慮語言結構的順應性,創作出體現原文交際意圖、契合受眾期待的高質量譯文。

2.生態翻譯學與公示語翻譯的適配度。生態翻譯學理論開拓了公示語翻譯嶄新的研究視角,對公示語翻譯質量的評估與改善具有頗強的借鑒與指導作用。生態翻譯學的核心概念可以為公示語翻譯規范的探究奠定堅實的理論根基[5]。翻譯行為不僅是譯者個人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受到宏觀層面的歷史、文化及社會等因素的制約。因此,譯者在翻譯公示語時,需要運用生態翻譯學理論提高公示語的環境契合度。

第一,生態翻譯學促成譯文實現“適者生存”。生態翻譯學理論認為,譯者需要對源語生態系統進行恰當的“選擇性適應”,同時,對目標語生態系統進行精準“適應性選擇”,使譯文雙語生態環境相協調、相契合。公示語翻譯屬于應用型翻譯,譯文應實現信息準確傳遞的功能,讓目標語游客與源語受眾獲得相同或相似的認知。譯者應謹遵生態翻譯學三維轉換理論,全面考量并綜合研判源語及目標語的生態環境,靈活運用翻譯策略,注重源語與目標語兩種語言生態系統表達習慣的差異,正確處理公示語譯寫中的三維因素,實現雙語間恰當的適應性選擇轉換,從而實現高效的跨文化交際。譯者應提高自身多方面素養,于細微處彰顯一絲不茍的治學態度,字斟句酌,仔細甄別語用、語法方面的差異,使公示語譯文符合目標語簡潔凝練的語言風格規范,創作出契合翻譯生態環境的高質量譯文,使譯文得以長存。

第二,生態翻譯學賦能城市語言生態環境提升。得體精準的公示語譯文能展現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公示語是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是外國游客了解、感知、理解及接受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的直觀途徑與重要渠道。提升公示語英譯的整合適應選擇度,對改善城市外宣形象、提升地區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促進文化走出去戰略的穩步推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公示語翻譯的研究目的在于尋找譯文與原文之間的最佳契合點,尊重雙語生態環境,進行三維適應性選擇轉換,實現語言生態環境的提升。

第三,生態翻譯學凸顯譯者主導地位與作用。生態翻譯學強調譯者責任,認為譯者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維持語言生態平衡的過程中肩負起雙重使命與責任:一方面,譯者需接受來自生態系統以外的客觀條件的遴選與約束;另一方面,譯者要協調生態群落的各方利益相關者的要求,增強目標語受眾意識并充分考慮外國讀者的閱讀需求,靈活采用適當的翻譯策略,竭盡所能地對譯文進行潤色加工,力求滿足外部生態環境對譯文的期待。因此,譯者應統籌兼顧公示語翻譯微觀與宏觀環境各要素,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語言生態環境。

二、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的安徽公示語英譯問題

生態翻譯學提倡譯文需達成三維的適應性選擇。筆者實地調研安徽博物館公示語翻譯情況,搜集整理公示語語料,結合生態翻譯學理論進行較為細致深入地剖析,發現其翻譯質量令人堪憂,在語言、文化及交際維轉換方面存在諸多亟待改進的地方。

1.語言維轉換失誤。生態翻譯學認為,翻譯本質上應是譯者運用翻譯策略,在兩種語言生態系統之間做出恰當的“適應性選擇”與“選擇性適應”的過程,體現了譯者的主觀能動性。而筆者對安徽省博物院的公示語英譯進行分析,發現譯文在語言維度的轉換中有不盡完善之處,問題主要涵蓋文本信息缺失、詞語語用失誤以及違背語言規范三大類:

第一,文本信息缺失。

原文:徽州三雕藝術源于深厚的徽文化,是徽州人文積淀、徽商經濟發展及徽州人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其精美的繪畫圖式、精湛的雕刻技藝、深刻的文化寓意,帶給了人們獨特的文化藝術體驗。

譯文:The art of three carvings in Huizhou originated from the profound Huizhou Culture.It is a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al accumulation,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Huizhou people.Its painting patterns,carving skills,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deliver a unique cultural and artistic experience,carving skills,and profou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中英文語言生態系統迥異,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在翻譯前半句時,譯者為了適應漢語生態環境,采用了拆分法,英文順暢達意。而在翻譯“精美的圖式、精湛的技藝、深刻的寓意”時,譯文存在著部分漏譯,譯者未能完整傳達原文的全部內涵,語言略顯蒼白無力。此處公示語屬于信息型文本,旨在精準向目標語受眾傳達藝術瑰寶“三雕”深厚的文化內涵,加強游客對“三雕”的人文認知。鑒于此,筆者建議將此處譯文修改為“delicate painting patterns,exquisite carving skills,and profound cultural implications”。修改后的譯文語言表述更精準全面,不僅完整傳達源語的含義,成功實現了語言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表現出了“三雕”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魅力。

第二,詞語語用失誤。

原文:政務區

譯文:Zhengwu Zone

安徽省博物院簡介中,將政務區的“區”譯為“Zone”。經筆者考證,查閱《英語同義詞辨析詞典》,知悉“zone”一詞專指有某些特定的職能,重要或典型特征的地區地帶,如“a free-trade zone”自由貿易區等。此處應譯為“district”較為精準?!癲istrict”通常指一個國家或城市的行政分區,多指由政府等機構出于行政管理等目的而明確劃分的地區,如“Hai dian district”海淀區等[6]。譯者在翻譯“區”時未能充分關注目標語受眾的語言生態環境,忽視了英語中“district”與“zone”在語用意義上的差別,機械式的字字對譯造成了語用失誤。顯然,此處公示語譯文不符合英語的語言規范,未能成功實現語言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換。

第三,違背語言規范。

原文:徽派篆刻追溯秦漢。

譯文:Huizhou-style seal carving can trace back to Qin and Han dynasties.

顯然,此例中譯者使用主動語態,未能將目標語的生態環境納入考量范疇,忽視了英語的語法規范與表達習慣,給目標語游客理解帶來了困擾,安徽博物館的對外形象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此例中的“trace back”應使用被動語態,有效傳達文本信息,實現語言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提升游客的游覽體驗,加深其對徽派篆刻的精準認知,從而實現公示語翻譯的規范性與表述的達意性,順應英語語言生態環境。

2.文化維轉換不當。博物館典藏薈萃,人文積淀豐厚,博物館解說詞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對傳承及弘揚地方特色傳統歷史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化負載詞的翻譯質量影響跨文化傳播的效果。筆者搜集徽派建筑展廳的中英文語料,剖析發現其中建筑術語的英譯確有可商榷之處,主要涵蓋術語內涵缺失及人文內涵缺失兩大類。

第一,術語內涵缺失。

原文:斗拱

譯文:dou gong

此公示語屬于信息文本,應以精準清晰傳遞信息為主要目的?!岸饭啊睂儆诮ㄖ愇幕撦d詞。將“斗拱”音譯為“dou gong”,對于缺乏文化背景的目標語受眾而言,未精準傳達其的內涵,讀者會產生困惑。源語的異質性與譯文的可接受性并未達成完美的契合。翻譯最終效果的實現、譯文在目標語讀者群體中的接受度以及交際效果的傳達,都取決于譯者的翻譯策略以及對文化負載詞的處理[7]。譯者應考量中西方文化差異,仔細查閱權威詞典及文獻資料,精準把握目標語核心文化詞匯含義。譯者應跨越文化鴻溝,采用適當的翻譯策略,確保公示語翻譯的專業性、科學性與規范性。筆者建議此處采用拼音加注的翻譯策略,改譯為“dougong,a system of brackets inserted between the top of a column and a crossbeam”,完整解釋“斗拱”的含義,精準傳達“斗拱”蘊藏的文化內涵,實現文化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保證雙語生態環境的平衡。

第二,人文內涵缺失。

原文:百忍堂

譯文:Bai Ren Hall

“百忍堂”被譯成“Bai Ren Hall”,由于目標語讀者對徽派建筑文化背景和獨特內涵缺乏足夠的認知,“Bai Ren”音譯法未能精準傳達其中“忍”的含義。筆者對“百忍”這一文化負載詞追根溯源,此詞源于唐朝?!杜f唐書》記載:壽張縣張家莊村張公藝,以“忍、孝”治家,仁義,忍讓,被譽為“百忍堂”[8]。因此,徽州民居設計中經常采用的背景圖案“百忍”,寓意“隱忍可致家和萬事興”?!鞍偃烫谩睂儆谖幕撦d詞。在翻譯此類詞時,正如潘玉梅所言,采用音譯加解釋性譯文的方法是更加貼切的,可以很好地弘揚我國特色文化[9]。筆者建議宜采用直譯加注的策略,譯為“ One-Hundred Ways of Endurance Hall (enduring family members and chores can bring harmony and prosperity to the family)”。修改后的譯文準確完整地傳達了“百忍堂”所蘊含的隱忍、和諧及家風鼎盛的深厚文化內涵,在文化維度上實現了恰當的適應性選擇轉換。此譯文既保留了中國文化負載詞的音韻特征,又可向目標語讀者清晰闡釋“百忍堂”的內涵,增強譯文的可接受性,幫助目標語讀者領略其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實現語言生態環境的平衡。

3.交際維轉換失效。譯者需確保在交際維度實現適應性選擇轉換,使源語的交際意圖在譯文中得以精準傳達與全面再現。公示語屬于應用文體,其文本功能兼具信息型與呼喚型,其交際的意圖是達到既定的警示與告知目的。譯者應力求譯文的交際意圖完整再現,正確實現公示語譯寫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創作出適應目標語生態系統的高質量譯文。鑒于語言結構的順應性及表述的規約性,譯文可酌情借用英語國家約定俗成的公示語譯寫規范,從而實現交際補償[10]。筆者搜集公示語相關語料,剖析發現其在交際維的問題主要聚焦在表述詞不達意和譯文語言冗長兩方面。

第一,表述詞不達意。譬如,“小心夾腳”和“勿靠側板”的英譯文均為“Beware your shoes”。從公示語的功能角度衡量,“勿靠側板”和“小心夾腳”均屬警示性公示語。此類公示語的功能在于警醒目標語游客杜絕某種行為,規避某種潛在安全隱患。然而,“勿靠側板”和“小心夾腳”的英譯文是完全一致的,可見譯者翻譯兩處公示語時,并未審慎地將源語中文生態環境納入考量范疇。公示語“勿靠側板”的英譯未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未能實現交際意圖的有效傳達。查閱《漢英公示語詞典》,筆者建議公示語“勿靠側板”譯成“No leaning”,符合公示語規范化要求,實現交際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換。公示語“小心夾腳”的英譯文“Beware your shoes”,忽視了目標語語言生態系統的語法規范。筆者建議改譯為“Beware of your shoes”,實現交際意圖的完整準確傳遞。

第二,譯文語言冗長。公示語表述貴在言簡意賅、簡明扼要,而冗長的公示語譯文既會影響受眾對于交際意圖的理解掌握,又會影響良好語言生態環境的構建。原文:火警、地震時請勿乘坐電梯。原譯文“Do not take the elevator when the fire is earthquake”違背了英語公示語語言簡明扼要的基本要求,語言冗長繁瑣,未能實現警示類公示語的功能。此處原譯文“when the fire is earthquake”語法錯誤且表意不明,極易造成目標語讀者困惑不解,交際效果受損。參照《漢英公示語詞典》,筆者建議改譯為“in case of fire and earthquake”[11],方能實現交際意圖精準傳遞和交際維適應性選擇轉換,達成雙語生態環境的平衡。

三、基于生態翻譯學理論的公示語翻譯規范化策略

目前,公示語英譯整體質量不容樂觀,嚴重影響了良好語言生態環境的構建及城市整體形象的塑造。因此,規范公示語翻譯刻不容緩。公示語翻譯規范的確立應聚焦多維保障、理論應用及協同監督三個方面。

1.譯前:健全公示語翻譯多維保障體系,規范公示語翻譯。公示語翻譯是在語言生態環境中進行的語碼轉換,

其翻譯質量與翻譯宏觀、中觀、微觀環境休戚相關。翻譯生態環境具有綜合性、多元性及復雜性的特質,因此,確保公示語翻譯多重保障體系的完善至關重要。

一是注重從業人員資歷。作為翻譯活動的執行者,譯者是公示語翻譯流程中最核心的中堅力量,其地位舉足輕重。在一定程度上,譯者行為影響著公示語翻譯的質量。為了確保公示語譯文的專業性、規范性與權威性,公示語質量管理部門須組建公示語翻譯專家團隊,廣泛吸收國內外熟悉中英文化、專業素養過硬的專家及資深學者參與公示語翻譯與審定工作,以便譯出能被目標語受眾理解的譯文,有效提升譯文的可接受性。為了確保公示語翻譯從業人員的穩定性,可以建立專業且擁有一定穩定性的人才智庫、創辦專門網站,宣傳公示語翻譯優質團隊及案例,打造公示語翻譯的行業標桿及品牌效應。二是遵循語言譯寫規范。譯者在翻譯公示語時,應依照國家級公示語翻譯規范實現譯有所依,謹遵頒布的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依據生態翻譯學,譯文要想實現“適者生存”,翻譯應兼顧英語國家同類信息約定俗成的表達,實現公示語的專業性與普適性。公示語翻譯應營造并創設使用公示語的良好語言生態環境,實現公示語英譯的規范性及有序性。英語的語言規范性影響譯者對于詞句的選擇,譯者應客觀全面審視雙語語言生態系統,做到細致入微、字斟句酌、精準用詞,使譯文與國際通用標準接軌,順應英文語言生態環境。三是強化翻譯質量監控。依據生態翻譯學之核心理念,公示語英譯質量取決于譯文與翻譯生態環境的契合度及匹配度。公示語翻譯應竭力明確并執行公示語翻譯質量責任制。在誰發布、誰負責的基礎上,應該落實公示語翻譯質量管理部門職責,可試點成立公示語譯文質量評估學術委員會等監管機構,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從整體上對公示語的翻譯質量進行全面把關與精準掌控,從而建立公示語翻譯的質量保障機制,確保公示語從翻譯、審核到發布以及糾改都有比較規范的流程與嚴格質量把控。

2.譯中:譯者合理運用生態翻譯學,指導公示語翻譯。譯者作為實現公示語翻譯規范化的核心力量,既要努力適應翻譯的語言生態環境,又要對譯文的語言、文化與交際維度進行適應性選擇轉換,以確保譯文能契合文本生態與翻譯生態。譯者應切實掌握生態翻譯學理論的核心要義,需實現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三個思維角度的轉變,實現譯有所為、譯有所依。因為中英文擁有不同的語言、文化和交際生態,譯者在翻譯時,應通過“選擇性適應”與“適應性選擇”竭力使目標語的語言、文化和交際生態可以與源語的三種生態相契合、相協調,實現語言生態環境的平衡[12]。一是注重語言系統差異。公示語隸屬于應用翻譯,須高效實現信息傳遞功能。公示語語言表述貴在簡明扼要,英語公示語注重實用性與信息的有效傳達,因此,要求譯者具備精準提煉并轉換文字信息的嫻熟能力。譯者應遵循生態翻譯學理論的核心要義,充分考量兩種迥異的語言生態系統的風格差異:漢語追求對仗工整形式美,注重音韻和諧美;英語則崇尚簡潔自然質樸之美。譯者應恰當使用拆分法等翻譯策略,避免出現信息缺失、語用失誤等情形,使譯文合乎目標語受眾的語言規范,順應譯語的語言生態環境。二是著力實現文化補償。依據生態翻譯學的核心理念,在文化維方面,譯者不但要牢固樹立并增強跨文化意識,兼顧源語與目標語文化背景的迥異,努力跨越文化鴻溝,還應該遵循目標語受眾的思維方式,關注目標語受眾的文化認知心理,有效實現對原文蘊涵的文化因子的補償,著力弘揚特色地域文化。三是確保譯文曉暢達意。嚴格的規范性和標準性語匯是公示語的顯著特點。英語的語言規范決定譯者翻譯時應采用的具體翻譯策略,影響譯者在文本微觀層面的語言措辭。在交際維方面,譯者應力求源語既定的交際意圖在目標語生態系統中得以精準再現與完整傳達。譯者應全面客觀審視雙語語言生態系統,精準實現公示語譯寫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通過運用交際補償策略,創作出適應翻譯生態環境的、確保譯文曉暢達意的高質量譯文,促成交際生態環境的平衡。

3.譯后:建立并加強“讀者反饋”與多維協同監督機制。公示語翻譯的終極目的在于目標語受眾能夠精準全面掌握源語信息內涵,讀者的接受度是衡量公示語翻譯質量的重要指標。公示語翻譯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生態環境中涵蓋的要素眾多,須切實協調翻譯委托人、譯者、公示語制作部門及目標語受眾各方需求。各個要素都應在翻譯生態系統中各司其職,共同促成雙語生態環境的平衡。一是健全讀者反饋機制?;谏鷳B翻譯學的評價標準,公示語譯文在目標語受眾中的接受度與譯文的“整合適應選擇度”休戚相關。公示語翻譯的專業性有賴于“讀者反饋”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公示語翻譯管理部門通過多渠道(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采用問卷調查及實地走訪等形式,加強與目標語受眾的實時互動信息反饋,充分調動公眾參與公示語翻譯的積極性,鼓勵公眾獻言獻策。管理部門知曉公示語受眾對譯文的期許,確保公示語的達意性、時效性及可接受性,讓譯文在翻譯生態環境中得以“生存”及“長存”。二是構建協同監督機制。生態翻譯學主張整合性,強調譯者、讀者與委托者是互聯互動的“整體”。公示語翻譯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質量的優劣與語言生態環境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公示語翻譯管理部門應統籌各方優勢力量,做好公示語的定期審核與監管維護工作,竭力實現公示語翻譯與時俱進,確保公示語翻譯的科學性、權威性及專業性,有效提升公示語英譯質量,實現優化城市語言生態環境的終極目標。

生態翻譯學倡導對于翻譯質量的評價應運用生態綜合觀的整體性思維,以多維轉換程度為衡量標準,對譯文優劣進行全面的審視。整合適應選擇度高的上乘譯作方可經得起時間與目標語讀者的檢驗,真正實現適者生存。公示語翻譯任重而道遠,應統籌兼顧、有效配置并合理利用宏觀與微觀各方要素,多渠道、多維度確保公示語譯寫各環節各流程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唯有多方互動聯動、形成合力,從職能部門頒布公示語翻譯的指導性法規,到譯者熟練運用三維適應性選擇轉換的英譯策略,再到讀者的實時互動反饋以及相關部門持續監督跟進,各要素都應秉持學術規范性與標準沿襲性的理念,創造出適應性選擇程度較高的譯文,共同促成良好的雙語語言生態環境的有效構建與優化,最大限度實現雙語語言生態、文化生態及交際生態平衡,助力良好城市形象的塑造與提升。

猜你喜歡
適應性譯者譯文
谷子引種適應性鑒定與篩選初報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譯文摘要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的適應性之“點論”
I Like Thinking
大型飛機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適應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與慢性丙肝的研究進展
元話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