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結合”視角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重要論述的研究

2024-01-25 09:51王曉紅
殷都學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兩個結合家風總書記

王曉紅

(中國社會科學院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北京 10008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1)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重要論述是“兩個結合”這一世界觀方法論在新時代應用的創新性發展,它豐富和完善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關于家庭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家庭思想的最新成果。

國內學者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家庭重要論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家風建設,研究其理論來源、主要內容、時代價值及其實踐路徑以及家國情懷觀等,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有益的探索。但學界鮮有從“兩個結合”視角對此的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提出“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2)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12頁。,要全面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國傳統優秀的家庭文化是中華民族民族氣節和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土壤,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得以綿延不絕的基本載體。本文從“兩個結合”這一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視角,闡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重要論述的創新性及其時代意義。

一、家庭演變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與時代并行:新時代“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新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8年11月指出,由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新變化”,人民群眾“對家庭建設”提出了“新期盼新需求”。(3)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第5-6頁。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體現。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家庭演變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與時代發展并行。隨著經濟發展,時代變遷,人們會產生更高質量、更美好家庭的需要,家庭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而且,家庭不是從來就有的,家庭形式演變與時代并行,從以自然條件到以經濟條件為基礎,由低級到高級能動進化。隨著生產的發展,家庭形式也相應地發展演變。因而,物質條件的變化是家庭形式發展演變的基礎。家庭“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8頁。。正如以大機器生產為代表的生產力改變了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由此導致生產關系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一樣?;ヂ摼W數字經濟技術的發展使人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要考察家庭的發展與物質生產發展是否相協調,看到家庭的發展工作相應的新特點,也需要制定與此相應的政策,才能滿足當前發展階段的家庭新需要。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的新歷史方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顯著提高,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從而對家庭建設也提出了“新期盼和新需求”。這一論述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理解時代性質,準確概括和把握生產發展的最新特點和要求的基礎上提出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新變化”。由于經濟發展、生育政策、文化觀念以及流動人口的規模增大等影響,我國家庭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從傳統的大家族逐步轉變為更小更簡單的家庭結構。核心家庭占近半數,三代直系家庭和一對夫婦家庭所占比重各占約五分之一,單人戶和隔代家庭比重有所上升。(5)周福林:《人口流動對家庭結構影響的統計研究》,《西北人口》2016年第3期。家庭結構的變化不僅影響家庭關系與功能,而且也會對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由于家庭結構變化而產生的子女教育、養老問題、留守兒童等問題,都將是家庭建設中將要面臨的新挑戰,要“認真研究家庭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推進家庭工作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抓實抓好?!?6)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第6頁。數字時代對于家庭問題的解決帶來的不僅是新挑戰,更是新機遇。我國作為互聯網大國,目前網民數量世界第一,網絡已經走入家家戶戶。但是區域和城鄉差異仍然比較明顯,如何積極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自主創新,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以最大可能造福家庭、造福人民,同時在依法管理、確保安全規避消極影響方面仍然需要不斷探索。同時,大數據技術體系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廣泛應用,已經使人們的消費、學習、醫療等生活方式都更為便捷有效且成本低,信息惠民,使人民享受公共服務更為高效和平等(7)張建云:《大數據技術體系與當代生產力革命》,《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年第4期。。新冠疫情期間互聯網數字技術的利用,比如健康寶小程序、遠程就醫、開藥等對于我們抗擊疫情的勝利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網絡已經“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生活,融入人民生活”(8)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170-171頁。,我們需要堅定站在人民立場,“加強互聯網管理,整治有害信息,凈化網絡空間,守護好共同的網上精神家園”(9)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12月9日。,并對此長期深入進行研究。新時代要以新思路、新數字技術解決家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滿足人民的新期盼新需求。

當今,由于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該如何面對人自身,家庭將在其中發揮什么樣的功能是21世紀我們將要面臨的問題。社會生活的節奏日益加速,人類不僅運用技術改造社會,還將改造自身。比如芯片植入人體大腦技術,人自身有限的感知能力,如視力、聽力、運動能力以及記憶和運用信息的能力都將會在新技術的加持下大幅提升。這種對自身能力的技術性增強對人類而言是否更有益,是否會產生一系列關于人性、倫理、法律等棘手的社會問題都需要慎重研究。人該如何面對人自身,家庭將在其中發揮什么樣的功能,這都是21世紀我們將要面臨的問題。中華優秀的文化傳統,如修身齊家文化在一次次歷史變遷的過程中應變守常,回應了時代問題。21世紀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傳統的修身齊家文化應當也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二、修身以齊家:“打鐵還需自身硬”

人類進入歷史發展過程,開始時家庭是唯一的社會關系,家庭“每日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生命的人們開始生產另外一些人,即繁殖”(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32-533頁。,家庭生產人自身。馬克思在青年時就明確思考過,一個人在完善自身的同時,要把千百萬人,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作為自己的理想,“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頁。。為人類的共同目標而奮斗,這樣的人才是高尚的、偉大的。

中國傳統的家庭文化注重加強個人修養,修身以齊家?!靶恼笊硇?身修而后家齊”(12)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阮元《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2009年,第3631頁。。個人通過修身具備較高的道德修養,才能做到齊家。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倡導個人道德涵養的“五常八德”,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八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要想齊家,首先要修身,修身是齊家的基礎。君子端正其心、格物致知、完善人格,才有能力引領、實現家庭和家族的某種良好秩序。儒家的修身齊家理論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發展演化,在天人合一框架下,從以培養君子為目標的德性-德行培育,形成了一套以成圣為目標的心靈操練工夫,而到清末民初,“國民”意識與“黨性”意識的“覺悟”“覺醒”成了過渡時代修身的主題。(13)陳立勝:《儒家修身之道的歷程及其現代命運》,《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先后部署開展了一系列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全黨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以使黨保持自我革命,直面新時代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基于對黨的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對中國家文化思想的深刻理解,認為個人尤其是黨員干部要提高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家庭不僅是身體的住所,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黨員干部要修身養性,淡漠名利,自覺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樹立崇高的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倡“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強身健體、錘煉意志”(14)習近平:《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46頁。,修身要長久堅持下去。黨員干部尤其要注重修身,“打鐵還需自身硬”(15)習近平:《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人民日報》2022年2月1日。。黨員干部要“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1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136頁。;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17)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81頁。。

修身,首先要“慎獨慎初慎微慎欲”(18)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0頁。,修養心性。君子慎獨是儒家的一種修養方法,指在獨處無人時更須謹慎從事,遵守道德操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要加強個人修養,不忘初心,細微處著手,培養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從一點一滴中自覺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學習、境界升于自省、名節源于修養、腐敗止于正氣的道理,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19)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第440頁。他自己“只要有時間 ”“就同家人在一起”(20)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410頁。,把讀書作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喜歡體育運動。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文山會海少了,飯局少了,黨員干部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修身養性,培養養花、畫畫、寫書法、聽音樂這些雅好,以凈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道德修養。家庭中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的作用無可替代?!凹彝ナ侨松牡谝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2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184頁。。家庭是個人正確的價值觀培育的最初最重要的場所,“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22)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12月13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等故事說明家庭教育對人的道德品格形成的重要性。家庭對培育人的精神道德品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庭里家庭成員相親相愛、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會讓下一代健康成長,老一輩老有所養,形成勇于承擔的家庭責任感,愛小家,也愛國家。

其次,要培養清正廉潔的作風。清正廉潔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朱德同志誕辰一百三十周年座談會上指出朱德是“人民公仆的典范”(23)習近平:《在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11月29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頁。。這次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朱德作為赫赫戰功的八路軍總司令,曾寫信不得不向老同學求援,因為四川老家八十多歲母親生活困苦,他在信中說“我數十年無一錢,即將來亦如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要帶頭廉潔自律,推動形成廉潔自律的黨風,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2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第148頁。,牢記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勤儉節約、廉潔自律的習慣需要從小就在家庭中培養?!耙霌P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勤勞致富,勤儉持家。要發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強化家庭成員贍養、扶養老年人的責任意識,促進家庭老少和順?!?2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第90頁。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兒童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積極的正面作用。

再次,要培養健康的體魄。健康的體魄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黨員干部從文山會海和接待應酬中解脫出來,沒有那么多應酬,不喝那么多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鍛煉身體,身體會也變得更健康。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地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新冠疫情使人的心理健康也經受了嚴峻考驗,據世界精神病學協會聯合進行的全球調查顯示,抑郁、焦慮和壓力等心理癥狀激增。借助現代技術和各種政策手段,為需要心理治療和援助的人提供最大限度免費資源、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務等也是當前的一個重要問題。一個人身體健康,身心愉悅,會有助于家庭成員形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在家庭里營造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凹彝ズ湍绖t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26)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281-282頁。。家家戶戶都好,國家才會好,人民的幸福感體現在家庭幸福、生活不斷改善上。

最后,要錘煉人的精神意志。如果每個人都專注于自己的事業,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久久為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實現。黨員干部要在工作中堅持初心,堅定志向,做到持守自身,寧靜淡泊,“庸俗的東西就近不了身”(27)習近平:《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第46頁。,就能夠不被外界物質利益所誘惑,從而增強政治定力和道德定力。良好的家風家教能夠培養出身心健康、親仁濟眾、具有高尚精神品德、有氣節有骨氣、有理想有信念的時代接班人,他們將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積極實現個人價值并同時推動社會進步、文明發展,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三、國之本在家: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馬克思認為,家庭不僅是人的生產,同時也建立起最基本的社會關系,即夫妻、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吧纳a,無論是通過勞動而生產自己的生命,還是通過生育而生產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系:一方面是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社會關系”(2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32-533頁。。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是社會關系的基礎。社會關系是指“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因而也是與一定社會階段的一定生產方式聯系著的,家庭隨著社會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而發展變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與精神,集道德教化與踐行規范于一體,由家訓(家教)、家禮、家德、家風、家史、家法、家學和譜牒文化等構成(29)陳延斌 陳姝瑾:《中國傳統家文化:地位、內涵與時代價值》,《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3期。,形成了以家族為基礎的社會生活共同體,以家訓、族規為主導的教化功能,以人倫為序的家族倫理關系,并與社會制度相關聯,從情感和現實上建構起家國一體的實踐理念?!抖Y記·大學》:“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奔彝ゲ粌H是一個血緣共同體,更是一個社會經濟、生活共同體。中國傳統社會以家庭、家族為基本單位,通過經濟、婚喪嫁娶、對外交涉等各種家族事務建立了一整套家族規則,與封建的宗法制度相聯系,形成了從家到國的政治統治和文化教化系統。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植根于農耕文明的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風?!疤煜轮驹趪?國之本在家”(《孟子·離婁上》),中國人的很多家庭觀念,比如“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30)習近平:《在二○一五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2015年2月17日),《人民日報》2015年2月18日。,都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有許多優秀的家風思想,“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吾家風教,素為整密。昔在齠齔,便蒙誘誨;每從兩兄,曉夕溫清。規行矩步,安辭定色,鏘鏘翼翼,若朝嚴君焉?!?《顏氏家訓·序致》)“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朱子家訓》)這些優秀的家風思想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代代相傳的倫理道德,是中華人民文化自信的來源之一。

我們還要繼承和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家風。毛澤東教育子女要身先士卒,進步向上,不搞特殊,還專門立了待親三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體現了人民領袖高尚的人格和清廉正直的家風。周恩來紀念館里懸掛著“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對聯,這正是他一生做人行事的寫照。習仲勛為官清廉,告誡子女不要有任何的優越和特殊。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父親的一封信中回憶父親對自己的言傳身教,要學父親做人、做事,學父親對信仰的執著追求,學父親的赤子情懷,也學父親的儉樸生活,“這是一個堪稱楷模的老布爾什維克和共產黨人的家風,這樣的好家風應世代相傳”。(31)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87頁。習近平總書記不僅自己承繼了好的家風,也要求黨員干部清正廉潔,以為人民謀福利為己任,全黨一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大力汲取這些真正的共產黨人優良的家風家訓思想,對加強家庭建設大有裨益。

家風和政風要統一起來,在從嚴治黨、反腐倡廉的大環境下,強調黨員領導干部更要加強家風建設,廉潔自律。他在不同場合多次要求黨員干部分清公私,“廉以修身、廉以持家”,“教育督促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走正道”(32)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第34頁。,培養良好的家風。2015年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時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33)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283-284頁。,要“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34)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月12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頁。。黨員干部做好了表率,堅定理想信念,帶頭樹立良好的家風,“黨員領導干部要把對黨忠誠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引導親屬子女堅決聽黨話、跟黨走?!?3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01頁。管住管好家屬,才能成為幸福之家,否則有可能葬送了整個家庭。大家要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家風傳統,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中國共產黨人優秀品德傳承下去。

家風和社會風氣要統一起來,“千千萬萬家庭的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36)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283-284 頁。。好的家風引領人向上向善,家庭和睦,家庭里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兄弟姊妹友愛,勤儉持家,就會形成友好的鄰里關系,進而形成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相反,不良家風會敗壞社會風氣,貽害無窮?!凹绎L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37)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12月13日。首先,要充分發揮各級領導干部的道德模范作用,“以優良黨風帶動民風社風”(38)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頁。,管好自己的身邊人,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其次,面對老齡化社會的來臨,要關心老年人的養老問題,老有所養。要關心兒童的成長,家庭、學校都要承擔起教育引導兒童成長成材的責任,“為他們學習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3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100頁。。新時代的女性要處理家庭和工作的關系,需要男性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要把愛國與愛家統一起來,“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40)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12月13日。,建立親情為基礎的社會關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家國一體,只有國家富強,家庭才能幸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和諧美滿,國家也能得到有效治理。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家國關系的旨歸在于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維護國家政權為保證,對人民利益的維護?!皣腋粡?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41)習近平:《在二○一八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2018年2月14日),《人民日報》2018年2月15日。。當今國際局勢變幻莫測,家國一體,國家富強,家庭才能幸福,每一個人才能幸福。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的重要論述體現了“兩個結合”,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普遍性與當前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推進了馬克思主義家庭思想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把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華文明和優秀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家庭思想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的重要論述把馬克思主義與時代特征、本國實際和歷史文化相結合,進一步推進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猜你喜歡
兩個結合家風總書記
勤勞節儉傳家風
家風伴我成長
習總書記“下團組”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上
新時期重談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兩個結合”
基于“兩個結合”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關于雄安新區,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關于做好兩個結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水平
幽默好家風(二)
家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