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丘陵帶壩地區新旱三熟作物高產栽培模式淺析

2024-01-26 18:43雷亞輝
四川農業科技 2023年12期
關鍵詞:紅苕塊根苗床

雷亞輝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官盛農業服務中心,四川 廣安 638000)

廣安地處四川東部、華鎣山中段西麓、長江二級支流渠江下游。官盛鎮位于廣安區南部,處于城郊,屬于淺丘陵帶壩地區,退耕還林面積大,以生態林居多,野雞、斑鳩、雀鳥破壞力強,危害莊稼現象相當嚴重。廣安有春天來得早、夏季時間長、秋季不明顯、冬季偏暖和的獨特氣候特點,常有伏旱天氣,秋雨早且持續時間長。玉米是廣安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曾經也有“金廣安”之稱。玉米種植要早育苗、早移栽,能有效避開常有的梅雨天氣,否則影響玉米授粉結實。灌漿成熟期避開高溫伏旱天氣,更有利于玉米增產增收。玉米與大豆套種紅苕這種新旱三熟高產種植模式,能有效實現糧、經、菜三豐收,品種選擇及育苗技術是關鍵,合理密植是提高產量的基礎。

1 品種選擇

1.1 玉米品種選擇

根據環境及生態現狀,精選品質優良、適應性強、抗病力優、生育期適中、宜早播的緊湊型、半緊湊型和農業部門當年推薦的品種,如“川糯1號”“成單716”“成單335”“同玉808”等品種。

1.2 玉米種子處理

一是選種,除去霉爛、破碎、病蟲危害及劣質種子。二是曬種,播種前將種子曬2~3d,降低種子含水量,提高玉米種皮透性,增強種子自身活力,殺滅種皮病菌,提高發芽率。三是浸種催芽,將選好曬好的玉米種子放在溫水(30℃左右即可)中浸泡8~10h,然后撈出瀝水放置于20~25℃溫度條件下進行催芽,隔3~4h人工翻動1次,在種子露出胚根后,取出放于陰涼處煉芽后播種。也可以選擇用500~800倍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藥劑浸種7~8h。

1.3 大豆種品種選擇及處理

大豆宜選用耐蔭性抗倒覆性強的中晚熟夏大豆品種,如“南夏豆25號”“南夏豆30號”“南豆12號”“貢豆4號”。剔除破碎癟粒,精選飽滿、色澤好的種子,提高出苗率,促進高產。

1.4 紅苕品種選擇

官盛鎮屬城鄉結合區域,城鎮化建設導致城鎮居民人口劇增,居民們對紅苕尖、紅苕塊根的市場需求量大,早上市價格優,鮮食用紅苕,高淀粉紅苕,兼顧生豬青飼料用紅苕藤均受種植農戶喜愛,如“徐薯32號”“煙薯25號”“廣薯135號”等品種。

2 主要高產栽培技術

2.1 翻耕抗土清除四周雜草

清除田間及周圍雜草,破除病蟲越冬場所,為來年創造良好農業生產的條件,降低作物病蟲害發生幾率。首先是撿出散落在耕地里感染過玉米紋枯病的葉片,在耕地外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紋枯病越冬基數。其次是清理田間四周雜草,消滅玉米螟、黏蟲等越冬場所。

冬季農閑時間和利用春節農民工返鄉富余勞動力,在元旦節前后翻挖板土時規劃出玉米種植帶和大豆種植帶。在玉米種植帶翻挖土壤時,一次性將翻挖出來的泥土靠玉米種植帶兩邊放,中間自然形成種植玉米的底肥培肥溝,以此節省開溝的勞動力。

2.2 玉米營養團育苗移栽

2.2.1 玉米營養團育苗 較其他玉米播種時間稍微提前一些,2月下旬,最遲3月上旬要結束育苗,主動避開前期低溫寒潮天氣及后期玉米高溫伏旱的影響。正常情況下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高于9℃為宜。

2.2.2 玉米苗床地選擇及育苗 育苗苗床須選擇土質肥沃,疏松透氣,背風向陽,水源和管理方便并且靠近本田的旱地。苗床地需先要翻挖欠細,清除雜草及有害物質,按1.5m作廂,床深15cm,做成平底型苗床,竹林地、斜坡地等不宜作苗床。做營養團的土壤需選上好的半砂半泥菜地土(有機質含量較高)作為配制營養團的營養土,每667m2玉米地,用過篩表層細土400kg,再加150kg腐熟的廄肥和5~7.5kg磨細過篩的復合肥,加上人畜糞水浸泡發酵后,充分拌勻做營養團用。用手捏成直徑約3cm左右的營養團,在營養團上用手指壓一小孔約1cm深,將已催芽的粉咀玉米種子在每個營養團的小窩內按壓1粒,然后將有種子的營養團均勻擺放在苗床內,再用過篩的細土蓋種,蓋土后不見種子即可,再少量潑施農家清糞水,促進早出苗,出壯苗。再用薄膜把苗床蓋好蓋嚴實,四周再用土扎實薄膜,達到保溫保濕防鼠害等作用。

2.2.3 玉米苗床管理 精心管理玉米營養團育苗苗床,做到肥水充足,當玉米苗長至二葉一心或者三葉一心,最多四葉時就要擇時移栽,這樣栽中苗能減少野雞、斑鳩、雀鳥等的危害。

2.3 玉米苗移栽

2.3.1 移栽前準備 先將本土深耕,采用播幅2m的玉米、大豆、紅苕高產種植模式規范開廂,即玉米種植帶和大豆種植帶各1m播幅,播幅內栽植2行玉米,栽插1行紅苕,播種2行大豆。

2.3.2 施足玉米作物底肥 玉米底肥按照每667m2施堆渣肥或雞鴨糞肥或尿素肥15~17.5kg、過磷酸鈣40~45kg、氯化鉀15kg,(大喇叭口期追施15~17.5kg尿素或碳酸氫銨45~48kg),加上腐熟的人畜糞水肥1500~1600kg混合均勻后,施在玉米播幅正中(預先在正中開深15~20cm左右的溝),施完底肥水后復土待蓋膜。

2.3.3 玉米播幅內覆膜 在累計降雨達20mm以上,立即將幅寬70cm的超微膜蓋在已施肥土面上。若遇天干但又要急于栽苗,就用清糞水或清水將壟面澆透后再蓋膜。

2.3.4 玉米中苗移栽 將育好的玉米營養團苗連帶營養團一起移栽,每個玉米播幅內栽2行玉米,種植規格為窄行行距45~50cm,窩距33~35cm,每窩栽2苗,密度3500~3900株/667m2。如果土塊地零星小塊,可以適當密植,溝壩大土則稀植。

4月底5月初清除玉米播幅覆蓋的地膜,利于以后施肥和土壤充分接納雨水,為栽插紅苕騰出位置,避免殘余薄膜對土壤造成污染危害。

2.4 紅苕育苗及栽插

紅苕是適應性特強的高產作物,紅苕藤是一種上好的發展生豬生產的高產青飼料。在光、溫、水、肥、土資源良好的條件下,無論薄土、瘦土、酸堿地都可栽插。紅苕作物不怕風吹、病蟲危害少,在生產中還可以趨利避害、抗災,適應性強、利用光能好;適宜增、間、套種,可以提高復種指數,充分利用地力。

2.4.1 紅苕覆膜育苗 紅苕育苗要做到早育苗,鑌種足,底肥要夠,苗子壯。選好苗床,深挖細欠,平鋪蓋膜,培育壯苗。

2.4.2 紅苕的生育過程、栽培特性與生長環境 紅苕屬族花科、甘薯屬、甘薯種,是一種喜溫、短日性蔓生草本雙子葉植物,紅苕收獲的塊根可供人們直接食用或加工成紅苕粉,藤尖可供市民做新鮮蔬菜食用,苕藤可作小農散戶養殖戶生豬養殖的青飼料。淺丘陵地區以栽插夏苕為主,栽后2~3d發根,5~7d成活,15~20d吸收根系基本形成。紅苕栽后,首先是形成根系,繼而生長莖葉,然后塊根逐漸膨大,形成薯塊。只有首先形成強大的根系才能供給地上莖葉充足的水分和養分,形成旺盛的莖葉,才能制造大量的有機物質,為塊根膨大提供物質基礎。因此,紅苕的莖葉生長與塊根膨大的關系十分密切。紅苕根的發育,是從藤節上的幾個根原基開始的,根原基在適宜條件下生長的壯苗壯藤的幼嫩部分,容易生長發育成塊根。同時,根的發育與溫度十分密切,土溫在22~32℃內塊根容易形成,高于32℃易形成牛旁根,低于22℃易形成纖維根。土壤通氣良好,形成塊根;土壤潮濕,通氣不良,形成纖維根或牛旁根。光照不足,葉面積太小,光合作用太弱,都對紅苕塊根的發育不利??偟恼f來,紅苕的根是由表皮、皮層和中柱等部分組成。在一定的內在和外界條件影響下,根體由于形成層活動產生大量薄壁細胞和積貯養分,膨大發育為塊根。塊根是在適宜優越的條件下,一般在5~25cm的土層內,幼根經過一系列組織分化和積貯養分膨大過程發育成的。

2.4.3 紅苕的栽插及需肥量 紅苕栽插在玉米播幅兩行玉米間,錯窩栽單行。由于紅苕套栽在玉米行內,采用中間刨成獨埂或順一邊倒栽植,不受玉米根系的影響,陰蔽減少,成活及藤葉生長快,能早結苕多長苕。中間或順一邊的土壤結構疏松而厚,通氣條件好,土壤中晝夜溫差,減少養分消耗,促進多長根,增加結苕數。同時,大、中苕多,苕塊根重量增加。中間或一邊倒栽插,土埂表面擴大,又能得到玉米行間的漏射光,藤葉能早發,使紅苕藤葉總面積相應增大,提高光合面,為多結苕,長大苕莫定基礎。中間或一邊倒栽插,土厚而疏松,能避免玉米根系的影響,可保持土層水分和養分,通氣性好,為結大苕創造好環境。紅苕系塊根作物,需氮肥適量,需磷肥較少,鉀肥較多。紅苕在生長前期借助玉米施肥足夠滿足其生長需要,玉米收獲前20d左右,可以用土雜肥窩施或者水肥追施,有利于紅苕和大豆生長。

2.5 大豆播種及施肥管理

根據光熱條件和土壤肥力適當密植,在雨前或雨后及時播種。

2.5.1 大豆夏播 播種時間6月上旬,播種方式為點播,每穴3~4粒,播幅內種2行,窄行行間距40cm,穴距15cm,每穴定苗3株,保證玉米與大豆行間距60cm左右。第二年換茬輪作。

2.5.2 大豆施肥及病蟲管理 大豆底肥可結合玉米追肥一起施,施過磷酸鈣25~30kg/667m2、氯化鉀2.5~3.5kg/667m2或者適量復合肥。玉米收獲后視田間長勢情況施尿素肥2.5~3.5kg,長勢不好的地塊可在開花期雨后酌情撒施尿素肥2~3kg/667m2。在初花期或者分枝期可以適量施用市面上主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多效唑可濕性粉劑或者其他)對水均勻噴施大豆莖葉,達到控旺防倒伏目的。

3 玉米適時追肥

肥料是作物生長的口糧,玉米適時配方施肥能夠達到以肥調水、以水促肥,充分發揮水肥協同效應,提高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及抗旱能力。

3.1 拔節肥巧施

玉米拔節肥能壯稈、促進雌雄穗分化,為玉米提高產量奠實基礎。一般看苗(地表初見節和節間)施水肥1200kg對碳銨22~25kg/667m2穴施。

3.2 攻苞肥重施

攻苞肥一般在玉米10~12葉全展開大喇叭口期,以手能觸摸到天花的時候猛施,以農家肥人畜糞水1300~1400kg對碳酸氫銨45~48kg或15~17.5kg尿素肥,攻苞肥量施足夠能促進雌雄分化,實現穗大粒多促高產。

3.3 粒肥酌施

玉米揚花授粉后,適當看苗酌施粒肥,能夠促進玉米籽粒飽滿,減少禿尖,達到增產。玉米粒肥以噴施葉面速效肥較好,可以用磷酸二氫鉀0.75kg對水100kg均勻噴霧,或者用尿素肥1~2kg/667m2對水噴霧。

4 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4.1 玉米查苗補苗

確保苗全苗齊,做好大豆勻苗、定苗,保證全苗。在玉米焉須后對玉米葉片橫向生長超過大豆邊行或玉米葉片相互交替的地塊,對除玉米棒三葉以外的其它葉片進行按壓,減輕對大豆作物紅苕作物的光照遮擋,對個別玉米長勢特別旺的田塊,還可以進行人工去除雄穗,或者棒三葉以上部位都可以去除。

4.2 防治病蟲

4.2.1 玉米病蟲防治 (1)玉米地下害蟲主要是地下土蠶,可用殺蟲雙水劑或3.6%的殺蟲雙顆粒劑2kg在莖稈基部周圍均勻噴施,也可以用辛硫磷顆粒劑撒施或丟窩防治地下害蟲。

(2)玉米粘蟲。每百株玉米有50條粘蟲時達到防治指標,可用30~40mL菊脂類農藥加水20kg/667m2噴霧防治,或人工捕殺。

(3)玉米螟蟲。防治指標為百株活蟲80條達到防治指標。藥劑防治最佳時期是在玉米剛進入喇叭口時期,用殺螟靈顆粒劑、殺蟲雙水劑或顆粒殺蟲雙,丟2粒于玉米心葉內,也可用晶體敵百蟲對水1000~1500倍液噴霧。玉米螟成蟲羽化初始日期可以用高壓汞燈防治,時間為每晚上到次日天亮前,小雨天氣仍可開燈。

(4)玉米紋枯病??捎镁畬顾厮畡┗蛘叻蹌λ畤婌F到玉米果穗以下莖稈上,或者人工剝去病葉,用棉布浸藥液從上到下搽試莖稈染病部至莖葉交界處。剝出的病葉立即帶離田間,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來年紋枯菌基數,保證穗三葉不受紋枯病危害,不影響產量。

4.2.2 大豆病蟲防治 大豆作物幼苗期立枯病、根腐病可用甲基托布津50%含量或65%含量代森鋅80~100g對水40kg/667m2莖葉噴霧防治。盛花期霜霉病和炭疽病用50%甲基托布津80~100g對水40kg/667m2莖葉噴霧防治。苗期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25g或2.5%來福靈乳油10~20mL/667m2對水稀釋噴霧防治蚜蟲、紅蜘蛛、薊馬等害蟲,盛花至結莢鼓粒期注意對豆莢螟、大豆食心蟲、大豆蚜蟲、紅蜘蛛、蝽蟓等蟲害的防治。今年大豆粉虱發生尤為嚴重,加強防治。粉虱成蟲具有趨黃性,在發生初期就應掛上黃板防治。黃板可以市場上購買,也可自己制作。制作方法:購買黃色的硬紙板或者用油漆涂成黃色,套上透明的塑料袋,在塑料袋上涂一層粘油,粘油用10號機油加黃油調勻制成,隔10d左右換下涂了油的塑料袋,再重新按以上的步驟換上新的塑料袋。

5 適時收獲

玉米作物完熟后及時收獲,淺丘陵地區一般收獲時間在7月下旬。收干收凈,做到顆粒歸倉。收獲后及時鏟除玉米稈,或者在玉米臘熟期按壓下部葉片,保留棒三葉,黃熟期搶收果穗,及時砍倒玉米秸稈原地覆蓋腐爛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乘勢翻紅苕藤于砍倒的玉米秸稈上,讓紅苕藤減少著地,少形成氣生根,更加利于紅苕高產。

玉米收獲后,及時對大豆實施提苗促壯,可用100g磷酸二氫鉀加150g尿素對水30~40kg/667m2人工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對于大豆植株較弱地塊可在雨后結合紅苕需肥情況,可以窩施土渣肥或撒施尿素肥2~3kg/667m2。

大豆收獲以黃熟到完熟期為宜,收獲后根據天氣情況,若遇晴天,收后曬1~2天即可脫粒,若遇陰雨天,連同豆稈放在室內涼干或者掛曬晾干,待天晴后脫粒并曬干貯藏。

紅苕作物收獲,充分利用晴好天氣實時收獲即可。

猜你喜歡
紅苕塊根苗床
扦插苗床對桂花扦插苗生長的影響
百吃不厭的紅苕
故鄉的紅苕
我曾經傷過紅苕的心
德欽烏頭塊根化學成分的研究
塊根塊莖類植物細胞懸浮培養技術與應用
木薯塊根拔起的最大應力數值模擬及試驗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術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術及苗床環境調控研究
三個難兄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