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背景下西峽縣林副食品開發路徑研究

2024-01-26 18:43
四川農業科技 2023年12期
關鍵詞:副食品西峽西峽縣

呂 輝

(河南省西峽縣陽城鎮人民政府,河南 西峽 473000)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西峽縣經濟的不斷發展,旅游業也得到長足發展,優越的地理風光景觀和獨具風情的民俗文化更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同時,西峽旅游業的發展還帶動了當地服務貿易、旅游、林副食品等一系列產業的同步發展,不僅推動了經濟繁榮,而且促進了社會勞動力的有效就業,更使得西峽縣加強了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提升了西峽縣在國內外的影響力[1]。新時期,深層次開發民俗文化旅游附屬行業,挖掘西峽縣林副食品資源,對于進一步推動西峽縣的繁榮與昌盛顯得極其重要。從文旅融合對西峽縣林副食品開發影響的角度進行分析和論述,以期能夠推動西峽經濟、文化的共同繁榮與發展。

1 林副食品資源概述

西峽縣林副食品種類較為豐富,并在豫西南自然氣候環境和文化變遷的影響下,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林副食品[2]。目前西峽縣較為出名的林副食品主要有:獼猴桃汁、香菇醬、酸菜魔芋、山野土蜂蜜等。這些食品在西峽縣乃至整個南陽市幾乎家喻戶曉,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更是傳承了祖輩留下的制作工藝,人人會做,人人喜食。同時,這些林副食品也是前來西峽觀光旅游的游客必選的美味佳肴。目前,當地部分規模較大的食品加工企業也將林副食品作為市場開發的新方向,利用現代化食品加工技術對其進行生產、加工和包裝,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 文旅融合背景下林副食品開發可行性分析

2.1 文旅融合為林副食品開發提供了市場基礎

近年來,西峽縣加大了對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力度,目前較為出名的民俗文化旅游景點主要有老君洞·野人谷生態養生旅游區、龍潭溝生態旅游區和石門湖風景名勝區。該縣在規劃這些民俗文化旅游景點時,都將開發林副食品列入了發展目標。在這一規劃的指導下,這3個景點通過建設特色飲食餐館、休閑農莊、特色林副食品商店等方式,加大了對林副食品開發力度,不僅擴大了林副食品的銷售渠道,而且進一步提高了林副食品的知名度。

2.2 制做林副食品的原材料來源廣泛

西峽地縣林副食品來源渠道十分廣泛,大部分村鎮都有林副食品原材料供給所需的生產基地,這就為原材料供給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一方面當地特色傳統飲食飯館、酒店可以就近取材,另一方面林副食品加工企業也可以同當地農村合作共建生產基地,節約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3]。

2.3 林副食品開發工業基礎較好

西峽縣食品工業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西峽縣各工業門類當中,食品工業的總產值、納稅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已位居前列,已有成規模的食品工業企業在進行林副食品的開發。同時,考慮到食品工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西峽縣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以及較低的用工成本將為林副食品的開發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持。

3 林副食品開發價值分析

3.1 有助于實現食品產業與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良性互動

一個區域內經濟是由各個不同的行業要素所構成得。區域內人文社會相關產業的發展狀況會對一些實體產業的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區域內實體行業的發展也會對人文社會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顯著的推進作用。因此,西峽縣要想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就需要深層次挖掘本地民俗文化特色,并使之與相關實體產業緊密聯系,從而使文化的內涵與經濟的發展相得益彰,從這一角度考慮,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無疑能夠與林副食品開發形成良性互動[4]。首先,西峽縣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為林副食品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平臺和銷售渠道。其次,林副食品的開發可以為西峽縣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文化要素,豐富其文化的內容。最后,西峽縣林副食品目前行銷全國甚至遠銷海外,與其說是食品的銷售,倒不如說是西峽民俗文化的傳播,這也將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前來觀光旅游。

3.2 有助于推動當地食品工業的發展

目前,西峽縣食品工業發展迅速,一些具有規?;a能力且具有區域性品牌優勢的大型食品企業逐步形成,有力的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在這些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林副食品的開發對其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一些林副食品的開發,使得這些食品企業在產品競爭中獨居一格,充分的滿足組了旅游者的獵奇心理[5]。其次,工業化的林副食品的出現,能夠使當地消費者足不出戶便可以享受到美食,因此市場需求量的推動力巨大。最后,林副食品的開發給予相關食品技術廣泛的應用空間,一些食品企業在開發林副食品的過程中也逐步增強了研發實力和積累了研發成果,推動當地食品工業科技的進步。

3.3 有助于傳承發展西峽民俗文化

西峽民俗文化與我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 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是西峽人民在經歷不同的歷史階段之后,通過不斷的創造和積累形成的。就此而言,通過推動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西峽縣林副食品開發,有助于傳承發展西峽民俗文化。一方面,民俗文化旅游業和林副食品相互結合發展,可以增強西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進而促進西峽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另一方面,兩者的共同發展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和林副食品消費者,從而顯著提高西峽民俗文化知名度,推動其向國內外傳播與宣傳。

3.4 有助于促進當地富余勞動力就業

西峽縣境內多為山區地貌,廣大農村耕地資源人均占有率較低,農村富余勞動力較多,再加上近年來疫情的影響,很多在外務工的農民工選擇留在本地,進一步增加了勞動力就業的壓力,同時也帶來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如果西峽縣能夠大力引導林副食品開發,不僅特色餐飲業和食品工業企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充分吸收富余勞動力就業,同時富余勞動力也可以圍繞西峽縣林副食品開發,從事相關的原材料生產和商業活動。

4 林副食品開發的主要方向

4.1 林副食品生產工業化

當前,西峽縣一些具有規?;a能力的食品加工企業已經將開發林副食品作為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并利用先進的食品生產技術對林副食品的生產工藝進行工業化改造。但就生產技術而言,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是:部分加工工序仍須人工操作、總體生產效率不高、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等。例如獼猴桃酒生產的一道重要工序是獼猴桃汁的純化,多數食品生產企業仍然采用的是原始的生產設備,純化程度全憑工作人員的經驗而定,從而使產品質量無法保持穩定。針對這些突出的問題,要想將西峽縣林副食品進一步做強做大,勢必要加大新工藝、新技術在林副食品工業化進程中的應用,從而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成本、保證產品質量。同時,部分工業化生產的林副食品存在食品外包裝吸引力不足、產品知名度不高等市場營銷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相關企業加大對市場營銷規律的探索,尋求出一條提高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道路,實現生產與市場營銷的共同進步。

4.2 林副食品生產綠色化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僅是能吃得飽而且要求食品安全、美味、健康。因此,西峽縣林副食品在開發的過程中必須要走綠色化發展的道路。綠色食品,按照官方的定義,要求其在取材、加工、包裝、運輸與儲藏等各個環節都要保障食品的安全、無污染[6]。這就需要林副食品生產企業從多方面入手,保障林副食品的綠色化生產。就取材環節來講,開發西峽縣林副食品需要食品企業盡可能多的使用當地純天然生長的原材料,保證無農藥和化肥等污染。加工與包裝需要林副食品生產企業能夠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的認證要求,做好進行生產衛生管理,不使用化學添加劑、著色劑,做好包裝材料的使用、回收、處理等。同時,在運輸與儲藏環節,林副食品保鮮技術也勢必要在生產企業中進行廣泛推廣和使用。

4.3 林副食品營銷便利化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日漸加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要求使用便利化得食品。根據調查顯示,到西峽風景區進行旅游觀光的游客一般都希望能夠將品嘗到的特色林副食品能夠帶回家鄉,供親朋好友共同享用,這就為具備便利化屬性的林副食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也對林副食品的營銷提出了新的要求。便利化食品一方面要求食品易攜帶易食用,另一方面要求食品要較長的保質期。因此,西峽縣林副食品生產企業要想牢牢把握便利化食品的市場機遇,就需要在生產工藝、包裝材料、包裝技術等方面狠下功夫,著力于尋求既能保障林副食品風味特色,又能延長林副食品保質期的先進技術,并盡快將其應用到實際生產當中。從目前當地林副食品便利化生產的狀況來看,已有部分企業率先行動,并迅速搶占了市場份額。例如西峽縣仲景食品有限公司通過引入真空包裝技術,推出的便利化袋裝“酸菜魔芋”,深受當地游客青睞。

5 建議與對策

5.1 加大對文旅產業的扶持力度,帶動林副食品的宣傳和消費

文旅產業的發展僅靠市場投資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西峽縣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政策引導和扶持作用,通過科學的決策,及時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及措施,加大對文旅產業的扶持力度。在穩定提升現有景觀景點及配套設施經營管理的同時,還要充分重視文旅產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發展,尤其是林副食品的開發,需要在文旅產業發展的框架下合理進行布局,突出其配屬經濟的地位。一方面,要改變部分林副食品作坊式的生產模式,通過一、二、三產業的聯動,創新經營模式,提高產業生產水平[7]。另一方面,要充分促進林副食品與文旅產業特點的有機結合,可借助旅游景點的宣傳渠道,附帶進行土林副食品的推廣與推介。

5.2 拓展林副食品生產企業發展空間,努力培育產品優勢

林副食品因自身所富含的民俗文化特色,奠定了特殊的市場地位。要想進一步提高林副食品的經濟效益,就需要不斷拓展林副食品生產企業發展空間。就發展路徑而言,增強技術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產品種類是大部分食品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同樣,西峽縣生產林副食品的企業也可以參考這條路徑,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提升產品優勢:一是要大力引入現代化食品工業技術,進行產品工藝和配方創新,提高生產效率。二是要引入標準化食品安全生產措施,保障產品質量,取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同。三是要深層次挖掘尚未實現工業化生產的林副食品,進行工業化改造和生產,豐富產品的種類。

5.3 加強旅游餐飲精品建設,構建特色餐飲品牌

西峽縣在依托文旅產業對林副食品進行推廣推介的過程中,特色餐飲品牌及精品店的建設不可或缺。一方面,旅游景點餐飲飯館、酒店要形成品牌意識,加快品牌構建,在菜品名稱、經營環境、服務質量等方面充分體現西峽民俗文化元素,以“?!倍ㄎ?、以“特”揚名,以“異”取勝,通過文化元素的提煉,提高菜品的附加值,充分滿足游客的求異心理[8]。另一方面,旅游景點名店以及百年老字號要充分發揮已有的品牌優勢,通過在不同景點構建連鎖店的方式,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拓展消費者群體,提高經濟效益。

5.4 培養林副食品研發設計專業人才,奠定可持續開發基礎

林副食品研發設計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這類人才需要具備食品科學、美學、營銷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背景,其培養過程不僅僅需要相關的教育背景,更需要有豐富的社會工作經驗。就目前西峽縣人才狀況來看,從事林副食品研發設計的人才較為匱乏,已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大部分沒有經過系統化的學習和培訓,所開發出的產品專業層次低,市場銷售力不足。因此,西峽縣政府當進一步完善林副食品研發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為人才快速成長構建培養平臺,可以考慮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一是鼓勵企業建立名師帶徒制度,以“傳、幫、帶”的形式吸收社會人員進行人才培育。二是建立企業職工繼續教育培養體系,通過開展以“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信息”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和知識更新培訓,實現用人育人一體化管理。三是突出實踐培養,加快產學合作,支持和鼓勵本地區職業院校食品專業學生深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

6 結束語

隨著西峽縣文旅產業的不斷壯大,林副食品行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西峽縣各級政府應當秉持融合發展基本理念,以促進文旅產業與林副食品行業深度融合為目標,充分聚合多方資源力量,積極探索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新模式,為廣大旅游消費者提供更為良好的旅游服務、更為優質的林副食品。

猜你喜歡
副食品西峽西峽縣
《江蘇調味副食品》稿約
《江蘇調味副食品》稿約
《江蘇調味副食品》稿約
《江蘇調味副食品》稿約
西峽縣
水土保持助力西峽縣特色產業大發展
河南西峽獼猴桃果園花果管理技術
西峽縣
河南西峽縣恐龍蛋大發現親歷記 我與恐龍蛋二十年
西峽你可能與侏羅紀邂逅的地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