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山安寧河現代農業硅谷的建設路徑研究

2024-01-26 18:43阿則曉龍
四川農業科技 2023年12期
關鍵詞:涼山硅谷科技

羅 葉,阿則曉龍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院,四川 西昌 615000)

1 農業硅谷的定義

硅谷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北部的大都會區舊金山灣區南面,是高科技事業云集的圣塔克拉拉谷的別稱[1]。硅谷最早是研究和生產以硅為基礎的半導體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硅谷的主要區位特點是擁有附近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國頂尖大學作為依托,以高新技術中小公司群為基礎,融科學、技術、生產為一體[2-4]。

筆者認為,“農業硅谷”是指,依托農業科研機構,通過先進科研成果轉化,培育形成一批高科技企業,開展優良農業品種繁育推廣,以及先進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構建產學研融合的創新平臺,促進區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集聚農業全產業鏈各類創新要素的特定區域。因其與“硅谷”同樣具備依托科技研發形成高科技產業集聚的特征,故而稱為“農業硅谷”。其核心是:依托先進的農業科技創新引領,產生一批先進的有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形成一批高技術含量的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其中,核心是科技創新,關鍵是科技型企業,體現是特色優勢產業。

2 安寧河現代農業硅谷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必要性

涼山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注的地方。建設中國涼山安寧河“農業硅谷”有必要性,更有迫切性。一是利用優越自然條件加快發展。以農業硅谷建設促進建設國家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全國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全國特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地。二是推動創新驅動實施帶動涼山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5]。通過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帶動涼山農民可持續的實現收入增加,實現共同富裕。三是踐行大食物觀融入新糧食安全觀。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涼山特色優勢,建設更高水平天府第二糧倉,為保障國家糧食做出涼山貢獻。

2.2 具備創建農業硅谷的良好基礎

2.2.1 自然條件 安寧河谷區域自然條件優越、資源稟賦獨特。氣候資源得天獨厚,溫度適宜且呈波動升高的趨勢,水資源總量豐富,土地資源潛力巨大,農用地面積大且耕地占比高。農業經濟基礎穩固、農業投資前景廣闊、農村-城鎮協同發展進程加快。

2.2.2 生物多樣性 安寧河谷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動物物種多樣性居全省前列,植物物種多樣性位居四川省第一。涼山州建立了36個各類保護地,構建了完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為安寧河現代農業硅谷未來種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必要條件。

2.2.3 產業基礎 “糧煙桑畜蕎”優勢產業、“果薯蔬草藥”特色產業體系已初具規模,已建成國家級重大產業基地4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2021年,涼山州安寧河谷地區4市(縣)GDP總量占全州近一半,成為涼山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

2.2.4 創新能力 已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14個,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15個,廳州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本土高校建立涉農研究機構5個。安寧河谷4市(縣)的現代農業科技型企業總數占全州總數的60%以上??萍紕撔履芰傮w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2.3 科技賦能推進涼山農業現代化

涼山與全國全省比較農業現代化的差距,最主要的也是最突出的表現是產業發展滯后,農業資源豐富但是產業不強,是農業大州但還不是農業強州。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比較,涼山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指標差距十分顯著。農業農村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2%[6],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95%,品種對單產的貢獻率超過45%。農機裝備領域,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2%。涼山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不到50%,綜合機械化率僅37%?!笆濉逼陂g,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44%,四川為2.26%,涼山僅0.34%,僅略高于阿壩州和甘孜州[7]。全省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率達64%,涼山僅45%。農業現代化在這些重要指標方面跟全國全省相比差距十分巨大,最根本的差距就是農業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撐不足,影響了涼山特色優勢農業資源做大做強,制約了特色優勢資源轉化為有規模有競爭力的大產業,制約了涼山從農業大州轉化為農業強州;未來也將繼續成為涼山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應該下大決心解決多年來積累的差距問題,采取果斷的政策措施補足短板弱項,爭取涼山實現與全國全省同步的而不是落后的農業現代化。

3 建設路徑

3.1 建成農業先進科技研發的策源地

要形成“農業硅谷”,首要的核心的動力,必須是科技的驅動力量。發揮關鍵作用的科技,不能是拿來主義的科技成果,主要應當是立足于本區域特色資源開發的關鍵核心技術。因而也必須是原創性的、具有先進性的突破性的科技成果。拿來主義的科技成果,容易出現水土不服,不但不能形成生產力,反而容易因應用推廣失敗造成重大損失。只有本區域原創性的、具有先進性的突破性的科技成果,才能適應本區域特點,順利形成先進生產力,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當然,區域外形成的先進科技成果,在進行適應性的研究、試驗獲得成功的基礎上,也可以在本區域進行轉化應用。這就需要本區域的科研機構和科技創新團隊,進行領先的科技研發,以獲得適應的、先進的原創性的科技成果。這是建設“農業硅谷”的硬核支撐。

3.2 建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先進生產力的高地

實現鄉村振興重點在農業產業振興,農業產業振興關鍵在農業科技創新。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把先進科學技術由學術共識轉化為社會共識,進而上升為國家政策,是產業興旺的顯著標志。發展綠色、安全、優質、高效農業,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先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稗r業硅谷”是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變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的“驅動器”,是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的“試驗田”,是加快新技術研發、新成果轉化的新高地。

3.3 建成農業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區

孵化一批成功的農業高科技企業,是“農業硅谷”基本特征之一。高科技企業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具有火車頭一般的帶動引領作用,能夠有效帶動農業實用技術應用推廣,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這些企業,可以是科技人員帶成果創業形成;可以是當地企業吸收、應用、推廣先進農業科研成果而成;也可以是引進科技型農業企業落地生根而成?!稗r業硅谷”中匯聚的大批創新企業,可以為地方經濟發展增加新動能、形成新產業、增加財政收入,實現農業科技創新與地方經濟發展“雙贏”目標。故而,“農業硅谷”必須是農業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區。

3.4 建成各類相關資源要素的集聚區

“農業硅谷”不僅是一片地理區域,也是一片行政區域,更是一片經濟區域和社會區域。除自身已經擁有的各類存量資源要素之外,還需要組建或引進各類社會組織,需要引進各類稀缺的優質資源要素集聚,實現科技與人才、企業、產業、金融等深度融合,形成區域性的資源要素集中區、融合區和集聚區。使得這些資源要素在政府組織和市場引導和民間自律之下,形成優良的配置,產生優良的聚合效應。

3.5 “農業硅谷”是各類相關企業聚合形成的產業集聚區

“農業硅谷”應當成為農業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品制造、市場交易等全產業鏈的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創新基地。但是,“農業硅谷”不可能是單一的產業鏈條。即便是一根完整的產業鏈條中也存在若干的環節,每一個環節上也都存在若干的相關市場主體?,F代農業的功能不再是單一的提供農產品,還包含農業產業化全鏈條的加工、儲藏保鮮、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等,并衍生出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科普體驗、健康養生等系列產業,形成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三新”經濟,以及為上述產業和企業提供信息、金融、法律等服務的周邊行業。因此,“農業硅谷”必然是各類相關企業聚合形成的產業集聚區。

3.6 建成政府主導的多功能區的疊加區

“農業硅谷”作為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在建設發展中離不開政府的主導作用??h級以上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應當履行規劃、監管、協調、服務等職能職責,以保障規范化、法治化的管理和運行。一方面,根據“農業硅谷”的內涵,“農業硅谷”作為科技研發的策源地、科技成果轉化為先進生產力的高地、農業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區、各類相關資源要素的集聚區、各類相關企業聚合形成的產業集聚區,必然是各類功能區的疊加區。另一方面,從1997年國務院批準建設陜西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來,特別是2000年以后,科技部、農業農村部多批次批準及認定命名了一大批各類園區、示范區。根據國家層面各個相關主管部門的規劃布局,具備“農業硅谷”特征的各類園區、示范區的建設、認定,建設“農業硅谷”都應該積極爭取,按照國家主管部門的規劃和管理辦法進行建設。

3.7 建成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特色經濟區

從經濟意義上看,“農業硅谷”本質上是特色經濟區,必須是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國外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農業硅谷”,即是以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而形成的。在中國,由于農業資源條件特別是土地資源條件以及所有制等的具體情況,政府在“農業硅谷”中必須發揮主導作用,提供相應的制度安排和供給。但是,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市場,政府的制度安排和供給也應當是圍繞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而進行。只有通過市場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創造力和內生動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才能形成企業的正常經營,才能形成可持續的產業發展,也才能將“農業硅谷”建設成功。

3.8 建成農業農村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

農業硅谷是建設在農村的,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和政策性障礙在規劃的農業硅谷范圍之內是仍然存在的。影響涼山發展的營商環境問題,表象上是干部作風問題,本質上還是體制機制和政策問題。這些,在農業硅谷建設中,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優先堅決。中央對農村改革試驗區高度重視。建設“農業硅谷”,必須破除現存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方面的阻礙,在農業科技體制、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農村土地制度、農村產權制度、各類要素交易制度,以及鄉村治理機制、鄉村產業發展機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以及農業經營制度等等領域,進行先行先試,持續深化改革,為“農業硅谷”建設提供必要的制度供給。因此,“農業硅谷”理當成為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

4 建議

4.1 錨定“一區一地一糧倉”定位,發揮“農業硅谷”示范帶動作用

錨定省委對涼山發展目標定位和省上對“安寧河現代農業硅谷”建設的定位,將“安寧河現代農業硅谷”融入全國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全國優質特色農產品基地和“天府第二糧倉”建設中。確定在西昌建設科技園區為核心區,其他基地為示范區,相關產業帶或產業園區為輻射帶動區,規劃建設方案由省政府研究出臺,省政府要舉全省之力聚集政策、科技、人才、金融、市場等資源要素,將安寧河全域打造成為集“政、產、學、研、用”多種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硅谷”。

4.2 建設高水平農業科研機構,為“農業硅谷”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源動力

一是整合在昌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研發能力,加強急需領域關鍵技術研發集成,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二是加強州農業科學研究院建設,瞄準高水平科研機構目標定位,加大州級財政農業科研資金投入,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中心實驗室,支持創新團隊和創新平臺建設。三是加大內引外聯力度,建立跨區域、跨省、乃至國際性科研團隊。

4.3 建立政科企產業創新聯盟,強化科技產業創新引領企業和產業發展

依托州農業科學研究院建設區域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鏈接政府和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分類建設專業性聯盟、產業性聯盟和區域性聯盟。立足涼山特色優勢資源和產業基礎,加快構建一批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創新聯盟。集成熟化一批質量興農、效益興農的重大關鍵技術,瞄準優質農產品、綠色投入品、智能農機裝備與智慧生產、現代漁業等領域,開展提質增效技術研發與應用,形成一系列技術、產品、標準和品牌。打破各專業、學科、區域和單位界限,形成科學合理的協同創新布局,培育多元創新主體,構建一流的學科和團隊,建成有利于調動各主體積極性的共建共享共贏平臺,最大限度激發涉農企業以及農業科研機構的創新創業熱情,加快解決事關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競爭力提升的農業重大科技問題,孵化一批高科技農業企業,加快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

4.4 深化農業農村綜合改革試驗探索,發揮政府主導和市場決定兩個作用

破除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和政策性障礙,為“農業硅谷”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優質的制度安排和供給,從根本上建設一流營商環境。要學習借鑒國內省內其他農業農村改革試驗區取得的成果,也要爭取列為國家和省級農業農村改革試驗區。從實際出發,通過深入調查研究,逐一排查出制約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性問題,制定可行的改革方案,大膽進行改革試驗。列出改革清單和負面清單,實行有效的清單式管理。推動政府監管、服務和保障等職能職責正確履行,適應市場主體需要,以保障市場機制在“農業硅谷”建設中能夠發揮好作用。

猜你喜歡
涼山硅谷科技
“你這塊涼山的石頭”——倮伍拉且訪談
穩崗拓崗涼山就業扶貧拔“窮根”
涼山有了致富金“藥”匙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涼山彝族口弦(之三)
科技在線
趕超硅谷,目標是對的
憑什么硅谷的失敗者就叫“履歷豐富”?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