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青年評論人才 推動音樂創作繁榮
——“我們的新時代”2023首屆廣東青年音樂評論大賽頒獎活動成功舉辦

2024-01-26 06:11付蘇
嶺南音樂 2023年6期
關鍵詞:學術性文藝廣東省

文、圖|付蘇 本刊記者

2023年11月27日上午,“我們的新時代”2023首屆廣東青年音樂評論大賽頒獎活動在廣東省文學藝術中心舉辦。本屆大賽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主辦,《嶺南音樂》雜志承辦。大賽旨在進一步發揮文藝評論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作用,創新音樂評論新思維、新模式,加大培育優秀青年音樂評論人才力度,不斷推動廣東音樂創作的繁榮發展,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注入文化動力。

首屆廣東青年音樂評論大賽征稿圍繞“我們的新時代”2022主題歌曲創作征集活動獲獎作品和“我們的新時代”原創情景音樂會演出歌曲展開評論,大賽力求評論在內容和形式有所突破,展現新時代音樂評論的新面孔、新風尚。經過半年多的組織發動、報送作品和專家評審,評出優秀作品11篇。大賽主辦方代表和來自省內外的專家評委、獲獎作者以及媒體記者參加活動。

頒獎活動由廣東省文聯音舞部副主任、廣東省音協項目部主任陳亮主持,她簡要介紹了舉辦本次大賽的主要目的和意義。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金旭庚在頒獎致辭中表示,文藝評論是文藝創作的重要推手,它對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引導和促進作用。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專門對文藝評論做了論述,勉勵評論工作者“把好文藝評論的方向盤”,“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新時代的文藝創作發展,需要音樂理論和音樂評論的支撐,青年音樂評論工作者大有可為。

廣東省評協專職副主席梁少鋒專門發來視頻,對大賽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指出,從文藝評論這個角度來說,文藝評論工作者要在自身素質提高的同時,自覺起到引導創作、推動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外開放和市場化的深入,文藝評論創作所出現的從屬、從眾的傾向,需要我們文藝批評秉持啄木鳥精神針砭時弊、把脈治??;在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要梳理優秀文化的發展源流、文化血脈和精神氣質,彰顯新時代新征程的文藝風貌,挖掘扶植推介當代文藝名家,充分展現文藝評論獨特的優勢;在推動文藝評論高質量發展方面,要旗幟鮮明堅持真理,立場堅定批駁謬誤,牢牢把握正確的導向,把弘揚主旋律、唱響正能量的優秀作品發現推介出來,立志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評論話語體系和評價體系。

《嶺南音樂》雜志執行主編朱明為星海音樂學院頒發組織工作獎,星海音樂學院團委書記陳超接受證書;廣東省文聯創研部副主任黃栩詩、古梁金為獲獎作者黃浩倫、滕海峰、李梓蕓菲、趙丹溶、韓幫文頒發入圍獎;湖南師范大學美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修林為獲獎作者余亞飛、許筠、陳弘瑾頒發三等獎;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專職副主席金旭庚為獲獎作者譚笑、黎燕雄頒發二等獎;廣東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唐永葆為一等獎獲得者王瀝瀝頒發了證書。

王瀝瀝代表獲獎者發表獲獎感言。她認為,樂評人既是普通的音樂欣賞者,同時也是音樂的審視者與思考者,文以載道,優秀的樂評會對音樂創作、音樂生活帶來積極的影響,提高公眾對于音樂、藝術的認識水平與審美趣味。一個繁榮美好的音樂時代不僅是音樂生活豐富,優秀的樂人和樂曲輩出,同時也應該有活躍的評論語境,每一個評論者都可以保持自由獨立的思考,發表藝術的見解。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文藝的百花園日漸繁盛,給樂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頒獎之后,大賽評委對獲獎作品進行了點評。湖南師范大學美育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吳修林表示,參加評審和現場頒獎活動,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東省當下的文藝現象,深入了解新時代主題歌曲創作與音樂評論的現實表達,使自己在藝術與美育教育教學和湖南省音協的相關工作推動中,有了一個新的榜樣和典范。嶺南音樂和樂評比賽別有風味,就像一股清新的文藝之風。這次參賽的很多作品既有特色和個性,有深度和寬度,富有藝術價值。吳修林還簡要介紹了近些年來,湖南歌曲創作音樂評論的情況。

《羊城晚報》文體部主任朱帆認為,音樂評論在所有的藝術評論中是難度最大的,它要表達的是通過聽覺獲得的審美感受。本屆大賽的參賽作品百花齊放,風格多元,充分展現了廣東音樂評論的實力。在移動互聯時代,碎片化傳播、視頻化表達,人人都有麥克風的局面,對音樂評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原“趙宋光學術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明從音樂美學角度對音樂評論的寫作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樂評不是學理論文,不僅要思,更是要悟,是思與悟的統一;樂評的語言方式不是單純地使用能指和所指,而是更多地使用能喻和所喻;不是單純地進行技術上分析,深邃的樂評文章才有價值;寫樂評更多的要使用非邏輯的“負方法”,即直覺、冥契、比興的方法,而不是單純進行邏輯推理;音和樂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概念,音更多的是從技術層面而言,而樂更多是從人文層面而言。

《嶺南音樂》雜志執行主編朱明做總點評,他對學術性音樂評論和文藝性音樂評論的不同功能以及各自的不同寫作要求做了簡要的論述。他認為,目前的音樂理論當中存在諸多概念表述上的交叉甚至模糊現象,需要加以研究性完善。比如有別于學術性音樂評論的文藝性音樂評論應當屬于“非學術性音樂評論”范疇,這是一個尚未有體系的音樂評論概念。文藝性音樂評論的一個最基本表象是:用文學性的語言來描述和評價音樂本體表現出的文化外延,而不是用旋律節奏、音色調性等技術性音樂語言來評述。這次把一等獎作品的獲獎理由之一,就是這是一篇質量相對比較高的、符合文藝性音樂評論基本特性的文章,而不是一篇學術性的研究論文。他指出,非學術性音樂評論的功能和寫作形態亟待學術性研究。今年五月廣東省音協舉辦的南國經典音樂會上的民族音樂“點評說”提法,是音樂評論的新概念,值得摸索和探討。

廣東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唐永葆參加頒獎并作簡要發言,他對本次青年音樂評論大賽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對獲獎作者表示祝賀并提出新的期望。

據主辦方介紹,“我們的新時代”主題歌曲創作征集活動和廣東青年音樂評論大賽明年將繼續舉辦,評論大賽的征稿對象也將面向全國,進一步提升作品質量,為不斷提高廣東的音樂創作和音樂評論發展做積極的探索。

猜你喜歡
學術性文藝廣東省
1942,文藝之春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強化學術性和現實性并舉
廣東省鑄造行業協會十周年會慶暨第四屆理事會就職典禮成功舉行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藝高級感?
基于相關性分析的網頁學術性算法研究
□文藝范
廣東省海域使用統計分析
廣東省10年將投1187億治水
廣東省今后5年將投7226億建高速公路
節日暢想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