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的三個維度探析

2024-01-28 12:10叢溆洋
廣西教育·D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灌輸馬克思主義思政

叢溆洋

(赤峰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思想政治理論課簡稱“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一直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盵1]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重要部署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新指向?!霸趺唇獭薄霸趺磳W”成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為此,我們要深入理解“思政課”的本質內涵,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高度聚焦青少年成長成才,創新教育理念,聚合教育資源、發揮各方面優勢,在立足中國現實、面向世界的前提下構建中國特色思政教育體系,改革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思想性和理論性,引導大學生立志明德、成為能擔負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青年。有鑒于此,本文從寓樂于教、知行合一、深化目標三個維度對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一、寓樂于教:以理服人與智慧教學統一

在眾多的教學模式中,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是課堂教學中普遍應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在介紹關鍵概念、表達信息、原則和觀點等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在思政課教學中,正確運用傳統講授教學模式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其他教學模式的前提和基礎。在思政課教學中,馬克思主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其本質和內在規律是需要以傳統講授的方式為學生透徹地從學理性上進行分析講解。在講授過程中,老師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講出來,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這里講的“徹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從根本上講清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性,深入剖析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先進性,從本質上講明白馬克主義的人性理論。這些內容作為科學的理論是需要老師講授給學生,學生是不能自發形成的,因此,理論講授是思政教育的基礎。但是,近些年來,為了響應教學改革,講授教學模式成為眾矢之法,受到多方擠壓。講授法有其不足之處,但是,其不足之處不是在于“講”,而是在于“怎么講”,關鍵是要弄清楚講的目的是什么?怎么講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等問題。講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把講的內容講到學生的心里、大腦里,能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與學生產生共鳴。

以理服人就是以說理的方式進行課程講授?!袄怼笔鞘挛锏谋举|、法則、規律。在思政課教學中,“理”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馬克思主義是講道理的,是站在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上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的本質和規律,實現無產階級革命和人類的解放?!胺笔菙[事實講道理。擺事實講道理是以“理”為前提宣傳真理,重視推理過程,言之有物,以嚴密的邏輯性將要選定的問題以“說理”的方式講透講深。以理服人需要教師對“理”具有深度的理解,在視野上要具有寬廣的知識視野、歷史視野及國際視野,只有具備了這些素養才能夠進行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

思政課在以理服人的方式講授的同時還要與時俱進與智慧教學相結合,以發展學生智慧為目的,利用智慧教學和互聯網平臺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與老師的教學活動有機地形成一個整體,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形成一個既有理論深度,又能激發學生實踐思考的組織活動的綜合; 使教師“教”的智慧與學生“學”的智慧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媒介下相統一,解決傳統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學”與老師“講”不同步,不統一的問題,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知行合一:知識體系與問題導向統一

知識體系與問題導向是思政課教學的兩種理念。知識體系的重心是對學生進行即有知識體系的灌輸;“問題導向”的重心則偏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根據現實實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深入思考后解決問題。二者在思政課教學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首先,知識體系灌輸教學模式是自古有之的教學方式,在教育教學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知識體系灌輸教學模式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教學方式發展下來必然存在著其不可替代的價值,特別是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更是具有其特有的價值。思政課是一門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及培育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綜合性社會科學。該課程通過系統的灌輸文化科學知識、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價值觀念,使學生的知識、思想、覺悟、靈魂得到提升,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紀律、有創新、有信仰的一代新人,最終達到鑄魂育人的宗旨。這是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施授的教學過程。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材是知識體系灌輸的主要來源,也是教學的關鍵,特別是《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實施以來,對于思政課的教材更是有著更為規范的要求。思政課教材與其他課程教材相比有著更加突出的政治導向性和國家意志,主導著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當前的思政教材從多維度,多層次的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具有高水平的科學性、時代性及整體性。同時,教材的時代性也凸顯出明顯的時代意識,闡釋了新時代的重大理論及實踐課題,具有明顯的時代感和現實感。這些思政課知識體系是需要灌輸的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茖W是對事物本質和內在規律的探索和認識,具有突出的理論性和邏輯性。大學生的知識儲備還達不到自發地形成對馬克思主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和內在規律的透徹認識和領悟,只能通過課堂老師的講授和課外閱讀來吸取和完善。思政教材的知識體系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堅定信仰,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識體系灌輸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政治性引導和學理性分析的重要環節,是從根本上徹底講明白馬克思主義理論真理性的重要環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其次,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造性思維意識。教師將馬克思主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學生思想實際緊密結合,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使學生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并能學以致用。在教學理念上,問題導向教學模式與知識體系灌輸教學模式不同,知識體系灌輸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在于“我要你學”,而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在于“你要學”,其打破了知識體系灌輸教學模式的縱向模式特征。在該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主客關系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學生不僅局限在作為一個聆聽的接受者,還是一個具有批判思維和創造思維的思想者。問題導向教學模式以創造力為依托,鼓勵學生對現實進行真正的反思和行動,將學生置身于探索與創造性的改造中,引導學生在思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思政課內容不再是學生的身外之物,從而把思政課講到學生心里。

綜上分析,知識體系灌輸教學模式與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在思政教學中都有其特有的價值和意義。知識體系灌輸是問題導向的基礎,其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理論灌輸給學生,使學生充分地認識馬克思主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內在規律,更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灌輸不代表填鴨、強制灌輸,在實際教學中知識體系灌輸要和問題導向相統一,以思政課教材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靈魂,以分析解答黨的創新理論、社會發展熱點及學生的疑惑等問題為導向,根據思政課教材內容的核心思想及內在邏輯關系,按照教學大綱和目標的基本要求對教學內容整合進行講授教學,使知識體系灌輸與問題導向有機地相統一,使思政課教學達到知行合一的成效。

三、深化目標:認知理解與認同實踐統一

認知與認同是兩種不同的教育層次和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認知是認同的基礎;認同是對認知的深化,是認知的高級階段。認知通過指導學生開展不同的身體活動及心理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開展記憶、理解、分析及表達、拓展、深化和整合學習領域與學習層次,從而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思想政治認知教育以發展學生對思想政治認知能力和認同實踐為目的,是傳授主體(教師)與接受主體(學生)為傳輸或獲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開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教育活動。思想政治認知是學生對思想政治的內容及特性有一個基礎性的認知,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感覺、知覺、記憶、理解、分析及表達等心理活動及身體活動。在這個認知活動中可以產生包括感性認知、理性認知、現實認知、歷史認知以及理論認知、實踐認知等多種不同類型的認知。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個開放性的認知系統活動,其主要是由現實社會的物質、精神及制度等多種因素構成,具有多因素多層次的現實結構。首先,就物質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為思想政治認知提供了現實的規定,并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的實質。如生產關系總和所構成的經濟基礎,生產方式的發展狀況等都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的基本方向。其次,就精神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的精神基礎是潛在的文化思想觀念,其核心是價值標準。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露絲·本尼迪克指出:“真正把人聯系起來的是他們的文化,亦即他們共同具有的觀念和標準?!盵2]這些思想基礎是在歷史實踐中積淀下來的精神甘露和文化傳統。它們既有源自中國傳統文化提供的深厚的精神積淀,也有來自世界的文化遺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盵3]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等文化都為思想政治教育認知提供了深厚的精神積淀。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是思想政治認知教育的重要內容,其為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確立了根本的價值導向,提供了根本的思想指南。所有這些思想文化觀念共同匯集成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的精神基礎。最后,就制度而言,制度是用來調節各種關系的強制規范。制度認知包括橫向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及經濟制度等,縱向制度有憲法及各種法律法規,這些法律制度共同構成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的規范。由此可見,物質、精神、制度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的支撐,又是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的基礎。但是,認知卻多局限于記憶和理解的層面,其深度有限,多局限于掌握知識本身,不能探究知識的原理及運用,更不能形成信念。這種僅停留在認知層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行為是分離的,它始終都是外在的,難以成為人們思想行為的指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超越認知本身,上升到認同的層次,與認同相統一,并化為實踐。

認同是認知的升華與歸屬。認知與認同有著相同的基礎,并內涵相融、功能相關。它們都是以物質、文化及制度為基礎,有著共同的目的,遵循著共同的規范及擁有共同平臺等。從辯證關系上講,認知源于實踐,實踐中又包含著認知和認同,三者有機統一,相互交融。認知是認同實踐的先導,實踐是認知的歸屬和價值體現,為認知提供新的內容和需要,推動著認知的更新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超越認知,將認知的內容轉化成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成為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及實踐指南。

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引領大學生思想和價值的主要陣地,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深刻把握“兩個大局”,拓寬視野,既要堅持教材體系的思想性、理論性、深刻性、時代性,全面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用意和價值主線,又要緊密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群體特征和思想特點,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轉變成大學生深刻認同的生動道理,在寓樂于教的教學中,深化教學目標,在辯證認識國內外發展大勢中,將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中來謀劃和推進。

猜你喜歡
灌輸馬克思主義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教育是能力的培養 而不是知識的灌輸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