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相關物理機制研究進展

2024-02-05 09:06劉瑞斌殷允嵩
中國光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氬氣譜線等離子體

劉瑞斌,殷允嵩

(北京理工大學 物理學院,北京 100081)

1 引言

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LIBS)利用脈沖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等離子體,再通過對等離子體輻射光譜的分析,實現對物質所含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LIBS 技術因具有無需進行樣品制備、可全元素實時快速分析、檢測過程綠色安全無輻射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1-2]、工業應用[3-5]、文化遺產[6-7]和環境[8-10]等領域。在LIBS 技術應用中,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至關重要。其是實際應用中相關設備優化、成本控制、提升量化分析精度的重要基石。通過對LIBS 技術中所涉及到的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物理過程和機理的研究,能為LIBS 技術的應用提供理論支撐。很多研究者已經利用不同的技術手段對LIBS 中涉及到的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物理過程和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理論仿真方面,Bogarts A 等人[11]基于熱傳導和流體力學對納秒激光燒蝕金屬銅的過程進行了計算和仿真,計算發現燒蝕初期樣品表面的溫度和壓力場分布是等離子體羽流后期膨脹的“初始條件”,同時,等離子體屏蔽效應對燒蝕過程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Vasantgadka N A 等人[12]利用有限元方法對納秒脈沖激光燒蝕材料的深度進行了預測,計算過程詳細考慮了激光能量的高斯分布、材料不同物理狀態下的動態吸收系數、等離子體屏蔽效應對燒蝕結果的影響;Zhang Y 等人[13]在一維空間上綜合考慮了等離子體羽流膨脹和熱傳導模型,仿真計算了納秒脈沖激光對鋁的燒蝕作用,并將計算結果和實驗結果進行了對比;Wang Y D 等人[14]利用數值模擬方法對納秒脈沖激光誘導出激波的時空演化過程進行了細致的研究,激光能量密度從3.4 J/CM2上升至4.3 J/CM2時,產生的沖擊波峰值超壓范圍達到110 MPa~167 MPa。在實驗方面,已有相關研究者通過時間分辨圖像對激光燒蝕后等離子體的形成過程以及羽流形成過程給出了詳細的說明[15-19]。為了提高LIBS 技術的分析能力,研究了實驗參數(如脈沖能量、脈沖持續時間和激光波長等)對LIBS 定量分析技術的影響[20-26]。這些參數決定了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效果以及所產生的等離子體的性質,隨著激光能量的增加,某些金屬元素的電子溫度也在增加,其光譜強度增強的同時,背景輻射也在增加,且過大的能量可能會導致信號飽和,適得其反。對于高于等離子體形成閾值的能量,不同脈沖持續時間在發射線強度和壽命方面的區別較小。其中皮秒脈沖激發光相比納秒脈沖激發光的激光誘導擊穿光譜衰減的更快,同時具有較低的背景輻射。266 nm 的紅外激光作用樣品時,光譜的發射強度較低,燒蝕的質量較少。1 064 nm 的紫外激光輻照通常會產生一個更均勻的燒蝕坑,轉化為更好的光譜信號,進而得到更高的精度。除此之外,Gottfried 等引入了“等離子體化學”的概念,通過激光誘導沖擊波實驗方法對等離子體內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進行研究,通過時間分辨光譜分析等離子體內部的化學反應過程[27]。但對于等離子體內部涉及到的化學反應動力學過程和內在演化的詳細機制尚不清楚。一方面,由于熱力學條件的變化范圍很廣,涉及從燒蝕開始時的高溫高壓環境到長時間燒蝕后熱量與燒蝕表面的稀薄氣體環境發生熱量的相互傳導,然而許多可能的物理化學過程只能在特定的壓力和溫度條件下獲得,這使得在大氣環境中,物質被燒蝕的化學動力學過程相當復雜。另一方面,激光誘導等離子體的參數(等離子體溫度、等離子體密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入射激光通量、激光波長、環境氣體種類和環境壓力等條件。因此在對等離子體研究的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短時間尺度(納秒ns/皮秒ps/飛秒fs,1 ns=10-9s,1 ps=10-12s 1 fs=10-15s)、小空間尺寸下的(< 0.1 mm)等離子體特征參數及等離子體羽流和環境相互作用的演化過程。

本文簡述了LIBS 基本原理,詳細介紹了激光誘導等離子體的演化過程。隨后總結了實驗參數(如激光參數、實驗環境參數、樣品本身性質等)對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物理機制的不同影響。為LIBS 技術進行廣泛的實際應用提供了理論參考。

2 LIBS 的基本原理

LIBS 是指通過將一束具有高能量、窄脈寬(ns/fs)的脈沖激光聚焦到待測樣品表面上,激光和樣品發生相互作用后,產生由自由電子、高激發態原子、離子、分子組成的高溫高密度等離子體,最后通過分析等離子體的輻射光譜實現對物質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激光誘導等離子體的過程主要包括激光燒蝕樣品、等離子體的產生、等離子體輻射和膨脹(伴隨等離子體屏蔽)、等離子體冷卻、湮滅。文獻[28-30]對 LIBS 的基本原理和實驗設置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描述。

2.1 激光燒蝕

當高功率脈沖激光聚焦到材料表面時,激光與材料表面發生相互作用導致材料表面被燒蝕、去除。單位能量對待測物質質量的去除大小可以用激光的燒蝕率 ηabl(g/J)表示,其公式為:

式中,ρ(g/cm3)為材料的密度,δ(cm)為趨膚深度,Φ0(J/cm2)為激光通量。

激光燒蝕材料的過程非常復雜。該過程主要受激光參數、材料性質和等離子體化學等因素影響。在激光與材料作用的初始階段,材料會吸收激光能量,在幾個皮秒時間內,吸收光子能量后被激勵的電子會將能量傳遞給晶格,通過晶格振動使熱量在整個物質體系擴散,時間在10-11數量級范圍內[31]。接觸激光的區域溫度迅速升高,當該部分溫度達到熔點時,材料便立即熔化,該過程中吸收的光能主要轉化為熱能。隨后材料繼續吸收激光的能量,其表面將會氣化。在激光脈寬時間內,激光輻照區域因樣品氣化和熱對流而耗散熱量的速率遠遠小于熱量在此區域沉積的速率,因此在脈沖激光的持續作用下,能量在物質內部會不斷地累積,當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初始等離子體便由物質表面的爆炸所形成。入射脈沖激光與這些噴濺出來的物質繼續作用,濺射物質持續吸收激光能量發生再電離,進而形成更高電離度的等離子體[32]。

2.2 等離子體的產生

激光燒蝕過程中,激光脈沖持續對聚焦區域進行加熱,靶材表面的溫度迅速升高繼而發生熔融、氣化(相變),使得燒蝕的材料脫離靶面并迅速向外膨脹。材料發生氣化后會繼續吸收激光能量,當能量大于材料擊穿閾值時,其中少部分粒子發生電離產生等離子體。從微觀角度,等離子體的形成分為:初始狀態等離子體的形成以及等離子體的雪崩電離[32]兩個過程。初始等離子體的形成主要包括多光子吸收和逆韌致吸收兩個過程。多光子吸收是指當高功率密度激光入射時,處于束縛態的電子將一次性地吸收多個光子能量而發生電離,電子從束縛態電離至自由態。通常在短波長激光和物質相互作用時,多光子電離占據主要優勢[32]。該電離過程可以表示為:

其中,m是原子電離時所需要的光子個數。

受原子或離子勢場的影響,處于自由態的電子在運動過程中動能會降低,同時產生輻射,這種現象稱為韌致輻射。電子吸收激光能量并通過碰撞的形式將能量傳遞給離子或其他粒子的過程被稱為逆韌致吸收。該過程可以表示為:

其中,αIB為逆韌致吸收系數,單位為(cm-1),Te為等離子體電子溫度,Ne為等離子體電子密度,λ為激光波長。與多光子吸收不同,在激光波長較長時,逆韌致吸收效應逐漸占據主導地位[32]。

當初始的等離子體形成之后便會開始等離子體的雪崩電離過程。等離子體的雪崩電離是指當電子的動能超過電子的束縛能時,電子由束縛態變成了自由態,產生了新的自由電子。由于激光持續時間相對上述過程更長,新產生的自由電子又會被脈沖激光繼續加熱,繼續獲得動能,再次和束縛電子發生碰撞,在激光作用期間,持續不斷的產生新電離的自由電子,周而復始。當激光能量較大,功率較高時,自由電子的密度將會以指數函數的趨勢增加,形成雪崩式電離[32],用公式表示為:

2.3 等離子體繼續膨脹

在等離子體和脈沖激光相互作用結束之后,等離子體內部包含大量的熱電子、離子和原子。這些粒子會以沖擊波的形式向四周快速膨脹[33],并且以橢球型沿著激光相反方向膨脹。在非真空環境下,當等離子體內的電離密度不斷增加,直至達到某個臨界值時,等離子體將會壓縮周圍環境氣體產生沖擊波。等離子體周圍的環境氣體也被一并加熱,并向等離子體傳遞能量,等離子體吸收后繼續膨脹,形成自維持的吸收過程[33]。

2.4 等離子體冷卻和輻射

在等離子體形成的初始階段,光譜中具有連續背景的韌致輻射和復合輻射占據主導地位。其中韌致輻射是電子從一個自由狀態躍遷到另一個自由狀態,即自由-自由躍遷。高能自由電子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碰撞減速進而輻射出光子。而復合輻射是由自由電子狀態到束縛電子狀態轉換的過程,自由電子在運動過程中被離子和原子捕獲,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33]。高能脈沖激光與靶材作用期間,激光燒蝕區域是由固相、液相、氣相、等離子體相自內而外組成的漸變區域。此外,在激光作用期間,等離子體能夠持續吸收激光能量,從而一直維持高溫高壓的狀態,使各相之間溫度不會發生突變。當激光脈沖結束后,等離子體由于失去外界能量來源,將迅速與周圍環境發生熱交換,導致等離子體的高溫高壓狀態無法繼續維持。在液相區域,因為等離子體內部氣壓的急劇下降,會使得氣化溫度迅速降低,進而導致部分液相出現“過熱”狀態,隨即發生劇烈的沸騰現象,而且在該過程中液相會迅速脫離靶材,該過程稱為“相爆炸”。被激光燒蝕后,最終通常會在材料表面形成隕坑。這些隕坑主要是由一部分物質熔融、汽化后形成的,同時在隕坑周圍仍然殘留了部分熔融物[33]。隕坑的形狀和大小由材料自身的特質、脈沖激光的性質以及所處的環境氣體共同決定。

從光譜上看,韌致輻射、復合輻射等會產生連續背景輻射,只有當韌致和復合輻射強度逐漸減弱,才可以看到原子和分子在束縛能級間躍遷形成的離子、原子線狀光譜。連續背景輻射持續時間達μs 量級,但衰減比較快,而分立的離子和原子譜線強度緩慢變強,一般需要幾百ns,離子和原子分立譜線較強。在LIBS 實驗中,通常會根據不同的樣品,選擇合適的延時時間和積分時間,從而得到較高信噪比的光譜。通過設置不同的延時時間可獲得時間分辨的LIBS 光譜,進一步了解等離子體的演化過程,從而分析激光誘導等離子體內的物理演變規律及化學反應機制。

3 LIBS 的影響因素

3.1 雙脈沖對LIBS 的影響

通過雙脈沖激光誘導擊穿光譜(Double Pulse LIBS)技術,可以有效地提升信號的強度和穩定性。這是一種比傳統單脈沖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更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雙脈沖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實驗的配置主要有兩種:共線式(共軸式)雙脈沖聚焦方式、正交式雙脈沖聚焦方式。共線結構是指通過數字延時器等裝置來控制兩束脈沖激光的Q 開關或者調節兩束激光的光程差,讓兩束激光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先后聚焦于樣品表面,如圖1(a)所示。正交結構是指通過延時器控制兩束相互垂直的激光以特定時間間隔入射到樣品表面,其中一束激光垂直入射并聚焦于樣品表面,另一束激光平行入射并聚焦于樣品表面。正交結構可細分為預激發結構(圖1(b))和再加熱結構(圖1(c))兩種:在預激發結構中,與樣品表面平行的第一束激光首先聚焦于樣品正上方,在樣品表面產生等離子體的同時構建特殊的氣體環境,形成預激發的效果,隨后第二束激光垂直入射樣品表面,兩束激光相互作用產生等離子體;對于再加熱結構,與樣品垂直的激光經聚焦后率先到達樣品表面與樣品相互作用,產生等離子體,隨后與樣品平行的激光聚焦到樣品表面對前一束激光誘導產生的等離子體進行再(二)次激發、再次加熱。通常情況下,共線式結構能夠更好地增強激光等離子體信號,但正交配置結構可以在信號穩定度和信噪比方面獲得更好的效果。圖1(d)為交叉型雙脈沖激光配置,這種配置方式比較簡單,且在實際實驗中能更容易接收到等離子體光譜信號[32]。

圖1 共線型、正交型以及交叉型雙脈沖激光配置圖[32](激光1 先入射激光2 后入射)(改編自文獻[32])Fig.1 Collinear,orthogonal and crossed dual-pulse laser configurations[32] (laser 2 is incident after laser 1)(Adapted from Ref.[32])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很多研究者們關注于對DP-LIBS 的改進和應用[34-41]。Mukherjee P 等人[42]將信號增強歸因于等離子體羽流的膨脹和較高的等離子體溫度。Rizwan A 等人[43]則通過控制延遲時間、兩束脈沖的能量比得到了不同的等離子體電子溫度。他們提出譜線增強是由于等離子體羽流的再加熱效應以及延遲的第二束激光脈沖與稀薄介質中的目標物質的相互作用導致的[44-45]。Viskup R 等人[46]認為脈沖之間的延遲時間會導致等離子體膨脹動力學存在較大差異,這對譜線強度有劇烈的影響,他們認為最佳的延遲時間和基體的類型以及所研究單個元素譜線有關。Bhatt C R 等人[47]也認為在共線型的DP-LIBS 中兩個激光脈沖之間的延時長短對光譜信號的增強和元素檢出限的提高有很大影響。對于稀土元素Eu 和Pr 來說,發現預激發(圖1(b))對信號增強有較大的貢獻,這種增強并不依賴于第一束激光能量的大小。然而,對于Gd 和Y 而言,當第二激光能量保持不變時,第一脈沖的激光能量似乎決定了最佳的脈沖延遲時間。

Noll R 等人[48]和Angel S M 等人[41]將信號增強歸因于等離子體羽流體積增大和材料燒蝕質量增加。而Sattmann R 等人[49]和Cristoforetti G 等人[50]則認為信號增強與延遲激光對等離子體的再加熱和電子密度的變化有關。Gautier C 等人[51]提出了新的激光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機制。他們認為譜線增強不僅與第一束脈沖產生的等離子體吸收第二脈沖能量的能力有關,而且還與樣品發射線的激發能級有關。

Heilbrunner H 等人[52]認為雙脈沖LIBS 信號的增強除了與延遲脈沖激光對等離子體的再加熱有關外,還受光斑大小的影響,光譜增強效果在光斑尺寸最大時最為明顯。此外,他們還將譜線增強解釋為:(1)在第一束激光脈沖作用下,樣品表面上方產生“大氣效應”(在樣品表面上方形成一種瞬態的精細大氣)。在這種大氣中,第二激光脈沖的消光小于環境大氣中的消光,第二等離子體由于具有更快的膨脹速度和更大的等離子體體積,因此其發射更強[53]。(2)在雙脈沖激發的情況下,信號增強的原因是由于等離子體屏蔽降低,而不是因為第二激光脈沖對等離子體再加熱。

Wang Y[54]等人探討了共線構型fs/ns DP-LIBS的優點,認為fs 脈沖能夠有效地耦合樣品,而ns脈沖更適合對產生的等離子體進行再加熱。這涉及到激光脈沖寬度對LIBS 技術的影響,將在下一個小節中進一步論述。

Cristoforetti G[55]利用不同壓力下的正交雙脈沖結構研究了Nd:YAG 激光在空氣中燒蝕靶材鋁的質量去除機理。在較低的激光通量下(低于30 J/cm2),激光的屏蔽效率不高,質量去除的機制主要是相爆炸。隨著激光通量的增加,激光屏蔽效應開始增強,自吸收效應明顯加強,開始逐漸占主導地位。在更高的激光通量(約315 J/cm2)下,激光屏蔽似乎發生飽和,燒蝕質量以蒸汽的形式增加,這可能是開始了一個新的相爆炸。在正交雙脈沖結構中得到的線強度、霧化質量和坑體積的變化趨勢與在較低氣壓下得到的結果相似,這證實了較低的激光屏蔽是導致強度變高和質量去除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Prochazka D 等人[56]在正交型DP-LIBS 的基礎上引入了第三個激光脈沖,第三束激光脈沖用于再加熱,從而實現等離子體發射再增強。與DP-LIBS 相比,3P-LIBS (Triple-pulse LIBS)光譜信號的信背比(信號與背景比率)增加了5 倍,與常規SP-LIBS(Single-pulse LIBS)相比,信背比增加了228 倍。

Choi I 等人[57]發現在較長的時間延遲下,盡管等離子體溫度有所升高,但譜線發射強度并沒有增強,他們認為可能是因為第二束激光和等離子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太弱,電子、光子的弛豫時間過長[58],無法重新加熱等離子體導致的。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等離子體電子密度會隨著延遲時間的增加先迅速減小到最低值,然后再增大。他們認為這是由于第二束脈沖引起了沖擊波的反射所導致的。首先,第一束脈沖激光產生的等離子體在空氣環境中膨脹,而后第二束激光脈沖在第一束激光脈沖所產生的稀薄環境背景下開始作用[59-60],第二個激光脈沖產生的沖擊波從第一個脈沖產生的等離子體與周圍空氣之間的界面反射回來,所以第二個等離子體比第一個等離子體膨脹得更快。這種后向反射沖擊波壓縮燒蝕物質導致電子密度增加,而電子密度的增加又會引起斯塔克效應,最終導致譜線寬度變寬。

3.2 脈沖寬度對LIBS 的影響

除了上述雙脈沖方法會對LIBS 性能產生影響外,脈沖脈寬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LIBS 的分析性能。近年來,隨著超短脈沖激光技術的飛速發展,超短脈沖激光也開始應用于LIBS 技術。在較短脈沖持續時間下(如皮秒(ps)、飛秒(fs)),材料的燒蝕過程與隨后產生等離子體的物理機制與納秒(ns)激光的物理機制有著明顯不同。在低強度、短激光脈沖與金屬靶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由于逆韌致吸收,激光能量被自由電子吸收,吸收的能量被用于電子系統內的熱化、晶格能量的轉移等方面。

Chicbkov B N 等人[61]從理論角度說明了在fs、ps 和ns 三種不同脈沖持續時間下低激光通量燒蝕金屬靶的物理機制。對于fs 激光脈沖,激光脈沖燒蝕的時間尺度很短,因此燒蝕過程是直接從固體向蒸汽(或固體-等離子體)轉變。在這種情況下,晶格在ps 時間尺度上加熱,進而產生蒸汽和等離子體相,隨后在真空中快速膨脹。在上述這些過程中,熱傳導進入目標的能量可以在一級近似下忽略,并不會產生熔融物質。對于ps 激光脈沖,激光燒蝕伴隨著電子熱傳導和目標內熔融區的形成。燒蝕過程在表面也是一種直接的固體-蒸汽(或固體-等離子體)轉變,但目標靶材內有液相的存在。在ns 激光脈沖燒蝕的情況下,由于脈沖激光與材料相互作用時間較長,熱量有足夠的時間轉移到目標靶材,所以會產生相對較大的熔融材料層。

Von der linde D 等人[31]解釋了在不同時間尺度下材料的激發特性。激光-固體的相互作用是多光子激發過程(因為非線性吸收的概率隨著激光強度的增加而劇烈增加),即電子通過吸收光子從平衡態躍遷到某些激發態,激發機制可能是雙光子或高階多光子電子躍遷。最初的電子激發之后的變化是一個復雜的二次過程,最終結束于材料的最終結構變化。時間尺度如圖2 所示??梢娫?0-14s 的時間尺度上發生了電子失相。該過程改變了激發態的相,但這并不會影響電子能量分布。在 10-13s 的時間尺度上是電子熱化過程。在該過程中電子通過載流子的相互作用達到了準平衡。準平衡電子通過聲子發射在10-13s 到10-12s的時間尺度上冷卻。這一過程主要是聲子-聲子的弛豫過程。當時間到達10-12s 左右時會有一個明顯的分界線來區分非熱過程和熱過程,即在激光能量沉積后的幾ps 內,能量分布已足夠接近熱平衡。熱化后,能量空間分布可以用溫度分布來表征。之后在10-11s 的時間尺度上發生熱擴散,這取決于材料的熱輸運系數和光學性質。當沉積的能量達到材料的熔點,材料便會開始由固態向液態轉變。

圖2 各種二級過程的時間尺度[31] (改編自文獻[31])Fig.2 Time scale of the various secondary processes[31](Adapted from Ref.[31])

Elhassan A 等人[62]在fs 激光誘導青銅樣品等離子體的時間分辨光譜中發現連續背景輻射出現在早期。這種連續發射是由于韌致輻射過程、電子與離子、原子的碰撞以及電子與離子的復合等造成的。之后由于等離子體的膨脹、冷卻及其電子復合,使得連續背景輻射急劇下降,然后隨著時間的增加,特征譜線強度也隨之衰減。

用fs 和ns 脈沖激光激發得到的譜線強度與激光脈沖持續時間有直接的比例關系,但在相同的延遲時間下,ns 脈沖激光的譜線強度更大。此外,連續背景輻射在fs 脈沖激光下比在ns 脈沖激光下衰減得更快。這反映了在ns 脈沖激光下激光與物質噴射的等離子體羽流存在著相互作用。

對于等離子體的電子密度而言,在激光作用后的短時間內,ns 激光脈沖等離子體的電子密度相對fs 激光脈沖更大。但隨著延遲時間的增加,ns 和fs 激光脈沖激發的等離子體電子密度均會下降。這種現象可以用等離子體冷卻機制來解釋,即對于fs 和ns 激光脈沖,在激光脈沖結束時,等離子體具有相同的冷卻機制:(1)對周圍空氣和未燒蝕目標進行熱傳導;(2)等離子體膨脹并對周圍空氣做功;(3)輻射損失[63]。

與等離子體電子密度不同的是,fs 和ns 激光脈沖的等離子體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大致相似,都隨著延遲時間的增加而衰減。但是由于能量沉積機制[64],ns 脈沖激光產生的等離子體在早期開始時比fs 脈沖激光產生的等離子體溫度高近2 倍,隨后ns 激光脈沖所產生的等離子體溫度快速衰減。此后,ns 脈沖激光產生的等離子體溫度略高于fs 脈沖激光產生的等離子體溫度。

Le Drogoff B 等人[63]研究了在5 ps 激光脈沖下鎂鋁合金所產生等離子體的時間分辨光譜。他們發現在早期(<50 ns),等離子體發射主要是連續背景輻射,隨著延遲時間的增加,連續背景輻射會下降,原子特征譜線增強。

在相同的延遲時間下,等離子體溫度會隨激光脈沖寬度的增加而升高,文獻[41]在黃銅以及鋼樣品中證明了這種趨勢。而對于初始等離子體溫度而言,脈沖寬度越大,初始溫度越高。由于吸收的激光能量會完全沉積在物質中,不會發生進一步的等離子體加熱效應,故等離子體的冷卻時間也越長。他們對于等離子體冷卻機制的解釋與Elhassan A 等人[62]相同。

Emmert A 等人[65]使用納秒Nd:YAG(1 064 nm)和飛秒Ti:藍寶石(800 nm)激光脈沖對貧鈾金屬產生的光譜做了對比。在連續輻射背景下兩者光譜均表現出尖銳的特征,并且fs-LIBS 光譜中特征譜線的信背比與ns-LIBS 光譜相似。即激發來自處于局部熱力學平衡狀態下的熱等離子體。在fs-LIBS 光譜中,等離子體溫度低,沒有任何明顯的連續等離子體發射,而且特征譜線出現較早,但壽命較短(200 ns)。實驗中還發現,鈾的發射對fs 脈沖的相位很敏感。這也是fs 脈沖非平衡激發的證據。

Rao E N 等人[68]利用fs 和ns 激光誘導擊穿光譜研究了7 種新型爆炸分子(硝基咪唑)中 CN、C2和NH 分子和C、H、O 和N 原子在空氣和氬氣中的發射譜線。結果表明:在fs 光譜中分子發射譜線強度更強,而在ns 光譜中原子發射譜線強度更強。在氬氣中,C2d的 Swan(碳分子斯簧)分子帶強度最強;而在空氣中,CN 的violet(紫外)分子帶最強。同時,他們還對fs 和ns 激光脈沖誘導的等離子體進行了時間分辨光譜研究。研究發現:取代基的數量和位置對光譜中分子譜線強度的影響很大,尤其是硝基基團。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C2的發射強度與分子中氧原子所占百分比之間存在很強的負相關性??偟膩碚f,通過原子化/碎裂比可以作為鑒別高能材料性能的指標。

與Rao E N 等人[68]的研究類似,Kalam S A等人[69]為了研究不同官能團及其位置對LIBS 的影響,分別用fs-LIBS 和ns-LIBS 技術研究了6 種新型高能材料(HEMS)。所研究的HEMS 是三唑取代硝基芳烴衍生物的功能和結構異構體。在鄰位和對位均有甲基 (-CH3)、甲氧基(-OCH3)和氨基(-NH2)。在ns-LIBS 和fs-LIBS 光譜中,都發現了C、H、N 和O 的原子線以及CN 和C2分子帶。分子特征譜線在fs-LIBS 光譜中突出,而原子發射線在ns-LIBS 光譜中占主導地位。除此之外,他們還在空氣中和氬氣中通過fs-LIBS 和ns-LIBS 研究了CN 和C2分子的形成方式以及發射強度與C-C、C=C、C-N 和C=N 鍵和氧原子所占的百分比之間的相關性。結果表明:對于fs 脈沖,CN 分子主要是由天然CN 鍵形成的,而C2主要是由C-C,C=C 鍵的碎裂形成的。而在ns 脈沖燒蝕的情況下,CN 和C2是由其他二次激發源形成的。

Kalam S A 等人[69]還研究了HEMS 中CN/C2比值對光譜發射特征的影響,揭示了取代基類型和位置在光譜發射中的作用。負電性原子帶走了電子,導致芳香環中電子密度減少,導致了較高的CN/C2比,增加了原子化的幾率。此外,-NH2基團的位置對芳香環的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NH2基團處于對位時會增加原子化的概率。

Serrano J 等人[70]通過fs-LIBS 和ns-LIBS 研究了激光脈沖持續時間對雙原子自由基形成的影響。研究表明,與ns-LIBS 相比,fs-LIBS 更好地反映了分子固體的結構。激光脈沖持續時間決定了由蒸發分子所產生的碎片和原子。由fs 脈沖形成的大量的分子碎片直接與隨后產生的雙原子分子一起形成等離子體。而在ns 燒蝕狀態下,只要分子的原子化優先于分子的漸進分解,原子重組和單個取代過程會主導雙原子自由基等離子體的形成。因此,與ns-LIBS 相比,fs-LIBS 能更好地反映出雙原子分子的發射強度與分子結構之間的相關性。

Suliyanti M M[71]研究了ns-LIBS 和fs-LIBS的激發機理和相應的發射光譜。(1)研究了Cu和Zn 在0.65 kPa 氬氣環境中的fs-LIBS 和ns-LIBS 光譜。兩者譜線發射種類相同,ns-LIBS 的譜線強度大約是fs-LIBS 的4 倍,但是ns-LIBS 的背景很高,這就導致ns-LIBS 中譜線的信噪比遠低于fs-LIBS。(2)在不同的空氣壓力下,研究了Cu 板的譜線強度以及等離子體溫度。對于Cu I 521.8 nm 和 Cu I 510.5 nm 譜 線,fs-LIBS 和ns-LIBS 的譜線強度隨空氣壓力的變化趨勢相似。兩者等離子體溫度隨空氣壓力的變化趨勢也相似。在相同壓力下,ns-LIBS 的等離子體平均溫度大于fs-LIBS 的等離子體平均溫度。(3)研究了fs-LIBS 和ns-LIBS 等離子體沖擊波前沿位置(R)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3 所示。結果表明,變化曲線遵循線性對數log(R)-log(T)關系,斜率均為0.4,滿足Sedov 沖擊波傳播方程。

圖3 等離子體沖擊波前沿位置(R)隨時間變化的Log(R)-log(T)圖[71]Fig.3 Log(R)-log(T) plot of plasma shock front position(R) as a function of time[71].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71] ?Journal of Laser Applications.

3.3 激光能量和波長對LIBS 的影響

對于LIBS 來說,實際傳遞給樣品單位面積的能量比能量絕對值更重要。因此,用輻照度(irradiance,單位W/cm2)或激光通量(fluence,單位J/cm2)作為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能量參數。下面介紹激光輻照度/激光通量對譜線強度、等離子體溫度以及電子密度的影響。

Sarkar A 等人[72]研究了釩的4 種氧化物VO,V2O3,VO2,V2O5在不同延遲時間(0-8 μs)和能量(50 mJ、70 mJ 和95 mJ)下的等離子體電子數密度(Ne)和溫度(Te)的關系。如圖4、圖5 所示,等離子體溫度和電子數密度隨延遲時間的增加逐漸減小并符合冪次定律。在同一延遲時間下,激光能量越高(50 mJ、70 mJ、95 mJ)Te和Ne越大。這是因為沉積的激光能量越大,電子獲得的動能越大。激光能量越大時,Te隨著延遲時間的增加而衰減的更快。這是因為更高的溫度會導致等離子體膨脹的更快,從而導致等離子體溫度下降的更快。與Te相反,激光能量越大時,Ne隨著延遲時間的增加衰減的更慢。因為隨著激光能量的增加,材料燒蝕量增加,Ne可以維持的時間更長。另外,對于所有氧化物來說,Ne的衰變速率比Te快得多。

圖4 在激光能量為50 mJ、70 mJ 和95 mJ 時,VO 的等離子體溫度(Te)與采集延時(td)的函數關系[72]Fig.4 The plasma temperature (Te) of VO as a function of acquisition time delay (td) when laser energy is 50 mJ,70 mJ,and 95 mJ [72].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72]?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圖5 在激光能量為50 mJ、70 mJ 和95 mJ 時,V2O3 的電子密度(Ne)與采集延時(td)的函數關系[72]Fig.5 The electron density (Ne) of V2O3 as a function of acquisition time delay (td) when laser energy is 50 mJ,70 mJ,and 95 mJ[72].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72]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Abdelhamid M 等人[73]設定透鏡到樣品的距離與透鏡本身焦距之差為工作距離(WD),當樣品表面在透鏡焦距處時,WD=0;當WD>0 時,光束聚焦在樣品內部。通過改變WD 研究激光輻照度對Ne和Te的影響。所用樣品為銅襯底上沉積有1 μm 厚的金薄膜(Au/Cu 樣品)。研究發現,隨著工作距離的增加,激光輻照度的減小,Te和Ne幾乎恒定。Luo W F 等人[74]采用532 nm 激光器研究了在激光輻照度逐漸增加的情況下標準鋁合金標樣的等離子體性質。發現,譜線強度、Ne和Te均隨激光輻照度的增大而增大,直至飽和。這兩種變化均可歸因為等離子體屏蔽。Vadillo I M 等人[75]也通過測量各種金屬箔樣品的燒蝕速率研究了等離子體屏蔽效應。在較低激光通量下,平均燒蝕速率隨著激光通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在較高激光通量下平均燒蝕速率達到閾值。Harilal S S 等人[76]已經證明在低輻照度下,逆軔致輻射引起的吸收可忽略,并且隨激光輻照度的增加,吸收呈指數增長,在高輻照度下達到飽和。

Cristoforetti G 等人[77]證明了隨著激光能量的增大,燒蝕現象經過了四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激光能量足夠燒蝕樣品,但燒蝕樣品的電離率很低,其溫度不足以電離周圍的氣體。因此,這一階段隨著激光輻照度增加,LIBS 信號強度增強。之后是激光支持的爆轟過程[78]。如果這一過程在脈沖結束前到達,則剩余的那部分激光能量會因為等離子體屏蔽,而不能到達材料表面[79]。在這一階段,主要吸收機制是逆軔致輻射。雖然等離子體溫度隨激光通量的增大而增大,但燒蝕質量會下降。這是因為部分激光能量被等離子體吸收,致使譜線強度也會有所下降。隨著激光通量的增加,等離子屏蔽會持續作用。第三個階段燒蝕質量會再次增加,但等離子溫度基本不變。在該階段,由于被吸收的激光能量主要用于維持等離子體膨脹,譜線強度會緩慢增加。過了第三個燒蝕階段后等離子體屏蔽效應將達到飽和。隨后進入第四個階段,燒蝕坑體積繼續增大且無明顯規律,譜線強度和等離子體溫度也在增大。

2.2.5 穩定性試驗 按照“2.2.1”項下的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2、4、6、8、12、24 h進樣,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10 u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葛根素的峰面積。結果平均峰面積為7 592 098.7,RSD值為0.25%,表明樣品在24 h內穩定。

除上述激光通量對等離子體溫度和電子密度的影響之外,Cirisan M 等人[80]還使用1 064 nm、0.974 J 納秒激光器研究了Al、Ti 和Fe 樣品等離子體的結構和動力學特征。發現:在較高輻照度時,燒蝕質量增加,等離子體內部由于具有更高的能量而呈半球狀向外膨脹;而在輻照度較低時,等離子體則趨向于盤狀。

等離子體的形貌及演化規律會受激光能量密度的影響,而其又會影響等離子體光譜的自吸收效應。薄而均勻的等離子體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自吸收效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等離子體的波動性,提高光譜信號的穩定性[81]。

除激光能量外,激光波長也會對LIBS 性質產生影響。Hanif M 等人[82]使用波長為1 064 nm、最大能量為400 mJ 及波長為532 nm、最大能量為200 mJ 的激光器研究了Cu 樣品的等離子體。結果發現:在不同波長條件下,在樣品表面,Ne和Te均有最大值,而隨著工作距離的增大,Te和Ne不斷減小。這是因為靠近樣品表面的區域會不斷吸收激光輻射的能量。

使用不同波長激光所產生的等離子體,其吸收機制也存在一定區別。與使用波長為532 nm的激光激發樣品相比,使用波長為1 064 nm 的激光激發樣品所得到的等離子體光譜強度要更高。這是因為當入射激光波長為短波長時,多光子電離是產生等離子體的主要原因。當入射激光為長波長時,逆韌致吸收是產生等離子體的主要原因。多光子電離過程中入射的激光光子直接被電子吸收,產生電離,而逆韌致吸收過程中入射光子先轉換為熱能,導致原子發生劇烈碰撞,進而引起電離。

Dittrich K 和Wennrich R[83]也發現質量燒蝕率隨激光波長的減小而增大。一般來說,紫外激光激發等離子體時具有較高的熔化效率,用紫外激光激發的等離子體光譜還有較低的背景輻射和更高的再現性[84-88]。使用紅外激光激發等離子體,會有比較高的等離子體溫度和電子密度以及較大的等離子體膨脹體積。這是因為紅外激光更容易被等離子體吸收或與之發生作用。另外,使用紅外光源時燒蝕通量(實現燒蝕單位面積所需最小能量)會更低[89-90]。對于金屬來說,當激光波長減小時,金屬材料表面反射系數R也會減小[91-92]。例如,對于金屬Cu,激發波長為1 064 nm時反射系數為0.976;而當激發波長為266 nm 時,反射系數為0.336[92]。由此可知,金屬在紫外激光激發時吸收的能量更多。

3.4 環境氣體對LIBS 的影響

在LIBS 中,背景氣體和壓力會通過影響激光燒蝕、等離子體的膨脹、等離子體冷卻等過程繼而影響光譜的特征,如譜線強度和展寬等。

Lee Y I 等人[93-94]使用1 064 nm 的ns 脈沖激光研究了不同種類氣體(氬氣、氖氣、氦氣、氮氣和空氣等)及不同壓力對激光燒蝕和等離子體發射的影響。其中,燒蝕效率在氦氣中最高;燒蝕坑的體積在氬氣背景下最小,燒蝕質量最低,但在200 hPa 壓力下,氬氣中的LIBS 強度最高。當背景壓力降低到大氣壓以下時,不同背景氣體下燒蝕坑的體積均會達到最小值。Lee Y I 等人[95-96]使用ns 脈沖研究了氬氣、氖氣和氦氣背景下壓力(1.33×103~101.32×103Pa)對LIBS 譜線的發射強度、自吸收效應和譜線展寬的影響。由于氬氣的電離電位低于氦氣和氖氣,這會導致等離子體羽流中的電子密度更高,因此在氬氣中譜線展寬會更寬。當壓力從101.32×103Pa 降低到1.33×103Pa時,在空氣和氬氣背景下,譜線強度分別增加了7 倍和11 倍,但在氦氣背景下并沒有明顯的增強。

還有一些研究者使用fs 和ns 激光研究了金屬樣品的等離子體性質。Aragón C 等人[97]在大氣壓下,分別在空氣、氬氣和氦氣中使用ns 脈沖研究了鋼樣品的等離子體的電子密度和溫度。氬氣中等離子體溫度和電子密度值最高,氦氣中最低,并且在氦氣中等離子體參數衰減得更快。Bashir S 等人[98]在氬氣、空氣和氦氣條件下研究了金屬Cd 的等離子體性質。結果發現在氬氣中等離子體溫度和電子密度均為最高,在空氣中次之,氦氣中最低。這是因為不同氣體的熱力學特征不同,等離子體對脈沖能量的吸收能力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26.7 °C 時,由于氦氣的導熱率更大,因此在氦氣環境下等離子體冷卻的更快,導致等離子體溫度最低。一般情況下,由于氬氣導熱性低,因此在氬氣中譜線強度更強,等離子體溫度更高。此外譜線強度、等離子體溫度和電子數密度隨著環境氣體壓力的升高還表現出先增加后減小的規律,這一規律與燒蝕材料無關。其原因在于:當環境壓力較高時,等離子體中電子與背景氣體原子的彈性碰撞頻率增加,逆軔致輻射超過了自由電子能量的增長速率,導致高壓下溫度降低。Maretic V 等人[99]使用ns 和fs 激光脈沖在氬氣環境下研究了黃銅樣品LIBS 的性能。分別在40 hPa 和900 hPa 下進行了曲線校準,結果表明在40 hPa 下使用fs 脈沖,線性和精度結果最佳。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研究者研究了不同環境氣體對自吸收以及等離子體屏蔽效應的影響。Margetic V 等人[100]在空氣和氬氣環境下,研究了重晶石玻璃中Na 共振線線形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在早期,等離子體溫度和電子密度很高,譜線展寬主要源于斯塔克效應。隨著延遲時間的增加,中性原子電子數密度增加,譜線的強度比降低。氬氣和空氣譜線的區別在于:(1)在較長的延遲時間時,在氬氣中電子數密度更大,但在空氣中Na 共振線更寬;(2)隨著延遲時間的增加,空氣中出現自吸收而氬氣中無自吸收。自吸收表明等離子體溫度和電子數密度在空間中不均勻分布,等離子體外圍吸收了等離子體內核的能量。而在氬氣保護下等離子體溫度分布更均勻,內核能量不易被邊緣等離子體吸收,從而減少了自吸收效應。Wang S 等人[101]也研究了環境氣體對自吸收的影響。他們在空氣、氮氣、氬氣環境下,對比了Al 396.2 nm 處的譜線,發現在30 kPa 以下的壓強,氬氣環境自吸收明顯,其次是空氣,在氮氣環境中自吸收最弱。

Gravel J F Y 等人[102]研究了黃銅樣品在不同氣體環境下的等離子體屏蔽效應,在薄黃銅片樣品上穿孔所需要的激光照射次數與輻照度大小有關。當輻照度較小時,隨著輻照度的增加,穿透樣品所需激光照射數減少,即燒蝕速率與激光輻照度成比例,且不受環境氣體的影響。當激光輻照度較大時,隨著輻照度增加,因為在較高的輻照度下等離子體屏蔽增加,會使穿透樣品所需激光照射數增加。此外,氬氣和氦氣曲線差異很大。對氬氣來說,當輻照度大于8 GW/cm2時,幾乎不可能穿透樣品。因為氬氣更容易被離化,激光能量會被離化的氬氣等離子體吸收。因此,等離子體屏蔽效應與環境氣體的電離能及電子數密度有關,氬氣的電離能比氦氣低,所以氬氣更容易被電離,激光能量被電離的氬氣等離子體吸收,其等離子體屏蔽效應也更明顯。

3.5 靶材性質對LIBS 的影響

基體效應是影響LIBS 技術進行精準定量分析的主要因素之一。Aguilera J A 等人[103]在大氣條件下,使用等離子體溫度、電子密度、等離子體中粒子數總密度、等離子體的長度以及等離子體的垂直輻射面積等參數研究了空氣中以Ni、Gu和Al 為基體的基體效應對LIBS 結果的影響。結果發現在只考慮金屬樣品時,基體效應對等離子體參數的影響很弱;但是對于物理性能差異較大的材料,等離子體參數的變化會更大。Yao SH CH 等人[104]為了探究基體效應對煤中元素進行定量檢測的影響,將9 種不同的煤粉與不同比例的KBr 粘結劑混合后壓制成片,研究了KBr 粘結劑配比對激光誘導等離子體的影響。結果顯示,等離子體溫度隨著KBr 粘結劑濃度的增加而降低,當KBr 的質量分數為60%時,9 種不同煤樣等離子體溫度差異最小。

Viskupt R 等人[105]使用1 064 nm 脈沖激光研究了FeO 樣品在粉末、粉末壓片及燒結后3 種不同形態下的光譜強度和等離子體性質。結果發現,定性分析下光譜強度與樣品形態無關。但是由于不同形態的樣品壓實程度不同,因此在激光作用后等離子體羽流動力學和從樣品表面噴濺的粒子形態不同。粉末形態樣品的等離子體羽流比其它兩種形態下的等離子體羽流更加均勻,而且在粉末和壓片形態下樣品表面還會噴射出粒子和粒子團簇。Anzano I M 等人[106]也研究了樣品在粉末或壓制成片的形態下的基體效應。結果表明當激光作用在粒子直徑大于100 nm 的粉末狀樣品上時,基體效應并不存在。Labutin T A 等人[107]也研究了Al-Li 合金和鋰鐵氧體樣品硬度和等離子體參數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樣品的物理性質、結構以及組分都會對等離子體參數產生影響,并且燒蝕質量與硬度成反比。對于鐵氧體等離子體溫度的差別是由于它們的物理性質和結構不同,與樣品組分的變化無關。而對于鋁合金而言,它們的組分變化會引起硬度的變化,這兩個因素都會影響等離子體的性質。

除基體效應外,靶材溫度也會影響光譜強度和等離子體性質。SHAO J F 等人[108]用飛秒脈沖研究了溫度在25 °C~200 °C 范圍內的黃銅樣品的時間分辨光譜。結果表明,光譜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Guo J 等人[109]測得Si(I) 在390.55 nm處250 °C 時的譜線強度是25 °C 時的1.5 倍,證明了增加靶材溫度會使譜線強度增強。

這種規律是由以下3 種原因引起的:(1)樣品表面反射率降低。在局部熱力學平衡下原子譜線強度主要由燒蝕總質量和等離子體溫度決定[110-111],但由于等離子體溫度很高(~104K),所以靶材溫度對等離子體溫度的影響很小,因此最終譜線強度主要受最大燒蝕質量的影響[112]。影響最大燒蝕質量的主要因素是目標溫度和樣品表面的反射率。這是因為對于固定的脈沖激光能量,材料表面反射率與脈沖激光及樣品表面的實際耦合能量具有一定的負線性關系,并且材料反射率隨材料溫度的升高而降低[50],因此材料溫度越高反射率越低,脈沖激光與樣品表面的實際耦合能量越大,燒蝕質量越大,原子譜線強度就越大。(2)燒蝕閾值降低。材料的燒蝕閾值隨著樣品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隨著燒蝕質量增加,材料的原始內能增加。所以等離子體溫度會升高[113]。(3)空氣密度降低。樣品周圍的空氣溫度因為樣品表面被加熱而升高,導致周圍的空氣密度降低,使得空氣中的粒子與等離子體的碰撞減少,能量損失減少,等離子體光譜強度增大。還有一些文獻將譜線增強歸因于等離子體羽流的膨脹動力學,通過增加樣品溫度改變了周圍空氣的流體動力學效應,從而改善等離子體羽流的膨脹[67,114-115]。

SHAO J F 等人[108]證明:隨著靶材溫度的升高,等離子體溫度升高,電子密度降低。與低溫樣品相比,高溫樣品相當于進行了預熱,故可以使噴射的等離子體溫度升高,進而導致粒子內的碰撞更強,因此等離子體的電子溫度會增加。而對于電子密度,由于空氣密度與大氣環境溫度成反比[116],因此,當樣品溫度升高時,周圍的空氣密度減小,等離子體膨脹更加劇烈,所以等離子體電子密度減小。

3.6 等離子體壽命對LIBS 的影響

激光誘導樣品產生的等離子體壽命通常在微秒量級,對其時間演化過程進行了解有利于優化信號采集。李捷等人[117]應用100 ns 光學門寬時間分辨率的I CCD,通過實驗得到了等離子體的時間演化特性曲線,分析了激光作用固體樣品后各待測元素的演化過程。Ca 393.4 nm 譜線在延時約800 ns 時強度達到最大,其后開始衰減。而Na 589.0 nm 譜線則在延時約1 200 ns 達到最大,隨后開始衰減。

由于激光誘導產生的等離子體特性強烈依賴于周圍壓力。Choi S J 等人[118]研究了6 種不同的樣品(C、Ni、Cu、Sn、Al、Zn)在不同壓強條件下的等離子體壽命,在133.32 Pa 觀察到等離子體壽命的最大值。在133.32 Pa 下觀察到的特殊情況是除了碳以外,所有目標的壽命都隨著壓力的降低而均勻下降。由于等離子體快速膨脹,其壽命隨著壓力的降低而均勻下降。隨著壓力從133.32到1.33 Pa 持續降低,壽命也隨之降低。在1.33 Pa以下,等離子體的壽命不再受壓力變化的影響。其可能的原因是每個樣品的等離子體壽命的最大值取決于等離子體冷卻和屏蔽效應。

3.7 延時時間和積分時間對LIBS 的影響

在常規 LIBS 測量中,光譜采集的延遲時間是通過抑制連續輻射背景來優化信噪比的重要參數。Fu Y T 等人[119-120]表明等離子體形態在等離子體演化的早期階段可重復,而在后期階段可重復性要低得多。對于鈦合金,LIBS 光譜信號首先在等離子體演化早期階段會出現較高波動,在800 ns 的延遲時間附近可重復性最高,此后隨著等離子體的不斷演化,信號重復性變差。Ti II 332.945 nm 線的強度和 SNR 在1 μs 內隨著延遲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在1 μs 后逐漸減小。而光譜強度的波動由每次發射的相對標準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表示,RSD 在 1 μs以內呈下降趨勢,在 1 μs 后呈上升趨勢。從光譜的角度來看,光譜采集的最佳時間窗口位于 1 μs左右的延遲時間。

王陽恩等人[121]利用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對GBW07716 合成灰巖標準樣品進行測試,并分析了Ni I 305.432 nm、Ni I 313.411 nm,Ni I 351.505 nm 等3條譜線強度隨延遲時間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譜線隨延遲時間的變化趨勢主要與能級壽命有關,而不是躍遷幾率Aij。當延遲時間大于2 μs 時,由同一高能級輻射所產生的譜線隨延遲時間的變化趨勢相同,而從不同高能級躍遷到同一低能級的譜線隨延遲時間的變化趨勢不相同。

鄭培超等人[122]利用1 064 nm 波長的調Q 納秒級Nd:YAG 脈沖激光激發鋁合金樣品產生等離子體,利用ICCD 采集了不同延遲時間下的等離子體圖像。發現:激光誘導所產生的鋁合金等離子體的壽命大約為30 μs,等離子體呈現明顯的分層結構,并且不同區域的面積和溫度在等離子體的時間演化過程中呈現不同的特征。

Kyuseok 等人[123]通過時間分辨激光誘導擊穿光譜研究了激光誘導銅等離子體中3 種發射線(510.55、515.32 和 521.82 nm)的譜線展寬機制。515.32 和 521.82 nm 的譜線隨著延時時間的增加,線寬顯著減小,而 510.55 nm 處的線寬略有減小。3 個過渡線的不同線展寬行為歸因于發射過程中涉及的能級的斯塔克展寬和類里德堡原子特性。

當延時時間較短時,等離子體沒有充分形成,所得到的光譜信號較??;而當延時時間過長時,等離子體可能因為散射或擴散而消失,同樣會降低光譜信號的強度。因此,選擇適當的延時時間可以獲得更準確的光譜信息。

等離子體壽命的變化會影響光譜信號的寬度和強度。當等離子體壽命較短時,產生的光譜信號較窄且信號強度較弱;而當等離子體壽命較長時,產生的光譜信號將更寬且信號強度更大。

除延遲時間外,積分時間對光譜的強度和噪聲也有直接影響。較短的積分時間可能會導致噪聲增加;而較長的積分時間則會提高信號質量,使光譜信號的信噪比上升,但測量速度會降低。因此,需要在保證信號質量的前提下,選擇適當的積分時間以平衡信號強度和測量速度。

綜合來說,延時時間和積分時間的選擇需要根據實驗需要和測量條件進行綜合考慮,以獲得準確、可靠的光譜信息。LIBS 定量分析的影響因素以及受影響特性見表1。

表1 LIBS 定量分析性能的物理機制影響因素及受影響特性Tab.1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affected properties of physical mechanisms for LIBS quantitative analysis performance

4 結論

本文綜述了LIBS 技術的基本原理,在介紹等離子體演化過程的同時重點討論了激光參數、環境、樣品本身,等離子體壽命,延遲時間,積分時間等因素對LIBS 定量分析性能的影響物理機制,包括:

(1)在雙脈沖不同配置方式下,譜線增強、等離子體特征變化的機理解釋;

(2)不同的脈沖寬度對激光燒蝕樣品的燒蝕機制、誘導出等離子體機制和在不同應用領域使用不同脈寬激光方面的區別;

(3)激光通量和波長對譜線強度、等離子體溫度和電子密度的影響;

(4)在不同的背景氣體和壓力下,討論了激光燒蝕、等離子體膨脹、等離子體冷卻等過程,進而討論了對光譜特征,如連續光譜、分立譜線強度和譜線展寬等的影響;

(5)在樣品本身方面,討論了基體效應、樣品形態和樣品溫度對譜線強度和等離子體性質的影響;

(6)等離子體光譜采集時,可以結合待測樣品的等離子體壽命,選擇合適的延時時間和積分時間,以得到光譜最佳的信噪比。

目前,LIBS 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我們認為在LIBS 的發展道路上,對激光誘導等離子體物理機制的基礎研究仍然至關重要,以上這些物理機制的研究對未來LIBS 技術的日臻成熟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猜你喜歡
氬氣譜線等離子體
液氬貯槽頂部氬氣回收系統的探討
示范快堆主容器內氬氣空間數值模擬
基于HITRAN光譜數據庫的合并譜線測溫仿真研究
連續磁活動對等離子體層演化的影響
基于低溫等離子體修飾的PET/PVC浮選分離
企業車間氬氣泄漏模擬
鐵合金光譜譜線分離實驗研究
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技術介紹
鍶原子光鐘鐘躍遷譜線探測中的程序控制
藥芯焊絲GMAW電弧光譜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