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動力機制*

2024-02-05 13:32林克松席小靈
當代職業教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融匯科教職業院校

林克松 席小靈

(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1],“科教融匯”這一概念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從字面上講是指“科學”與“教育教學”融合匯聚成一體,實現“以科促教、科教相長”,本質是以“科學”賦能職業教育提檔升級,提高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服務經濟社會的質量。為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必須加快推進科教融匯。而職業教育科教融匯是一項建設周期長、牽涉面廣、復雜性高的工作,如何最大程度實現科教融匯長遠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厘清科教融匯發生、實施、發展的作用機理和方式。鑒于此,本文基于對科教融匯的內涵理解,嘗試構建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動力機制,并分析困境阻礙、探尋突破路徑,以期為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推進提供對策建議。

一、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動力要素

科教融匯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的新方向,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迫切需要和題中之義。職業教育科教融匯,一是指科學知識與技術知識融匯共生,通過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一體化育人體系,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以滿足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對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指科學技術與教育要素融合匯聚,以科學技術賦能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建立打破學??臻g限制、個性化與多元化共育、多元主體共創共建共享的職業教育新生態;三是指科學研究和教學過程深度融匯,科研為教學服務、教學為科研賦能,提升職業教育服務企業轉型和區域發展的能力[2]?;谝陨险J識,從影響因素分析,科教融匯受資源分布、辦學意愿、能力水平等因素影響;從動力來源分析,科教融匯受職業教育內部組織發展和外部因素引導等作用,內部組織發展指職業教育因自身發展需要而主動尋求變革,外部因素引導表現為職業教育受社會需求及政策導向影響而進行改革;從責、權、利關系分析,科教融匯涉及職業院校、政府、行業、企業、科研機構等多方主體的利益協調、權責劃分;從組織類型分析,科教融匯是異質性組織間的深度合作過程,合作渠道、目標、計劃、政策等內容深刻影響組織間的合作動機與效率。因此,本文在把握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踐內容、相關要素和規律特點的基礎上,構建“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動力機制模型”(見圖1),嘗試以模型建構呈現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動力機制的運行邏輯,分析洞察動力機制存在的困境。

圖1 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動力機制模型

如圖1所示,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動力機制主要由引力、行動力、支持力和阻力構成,四種力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決定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方向和速度。

引力,主要指國家發展戰略的外部牽引力。一方面,國家發展戰略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巨大舞臺。實踐表明,堅持立足中國實際,緊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服務區域產業發展,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3]。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事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疊加期。緊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方向,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速實施推進科教融匯,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國家戰略直接影響和決定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和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對“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體化部署[4],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亟須通過范式革新提升質量、適應性和吸引力,以更好地回應國家戰略發展需求變化。國家戰略指明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即職業教育既要服務國家技術創新的目標任務,也要肩負培養拔尖創新技術技能人才的職責。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5]。國家戰略將職業教育導向科教融匯的發展方向,推進科教融匯是國家戰略任務,是實現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增強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

行動力,主要指職業院校將科教融匯付之于行動的能力。職業院校是職業教育第一辦學主體,也是推進科教融匯的核心場域,其得天獨厚的教學優勢,如專任教師隊伍、線上線下課程體系、實習實訓設施設備、圖書文獻、校園文化等,為科教融匯有序推進創造條件。2022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是職業教育發展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6],教師團隊建設、數字化建設是“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的重點內容??梢?,設施設備建設水平與師資力量水平代表著職業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教育水平,是職業學校發展的關鍵與重點,是提高職業學校核心辦學能力的核心要素。職業教育科教融匯是技術知識與科學知識、科學技術與教育要素、科學研究與教學過程融合匯聚的過程,對職業院校信息化設施設備建設和教師能力素質提出更新、更高要求,即職業院校核心辦學能力直接決定科教融匯動力機制行動力的大小,影響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過程。

支持力,主要指外部環境提供的支持。職業教育實行政府統籌、分級管理、地方為主、行業指導、校企合作、社會參與[7],其長遠高質量發展依賴不同主體的資源供給,包括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財力資源、權利資源、文化資源等。(1)政府是依法執行國家意志、處理公共事務的主體,依靠其基本職能和資源體系為職業教育統籌發展全局,為科教融匯打造保障體系。(2)我國行業中的典型代表——行業協會,是集行業代表、行業地位、行業資源于一身的中介組織,依靠其組織體系與行業資源為職業教育提供發展引導,為科教融匯提供系統性輔助平臺。(3)企業本身是資源與能力的集合體,依靠其專業配置與關鍵性資源為職業教育拓寬發展路徑,為科教融匯筑牢創新關鍵要素。(4)科研機構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組織系統,依靠其目標體系與社會資源為職業教育奠定活力基礎,為科教融匯探索可持續生長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校內外各級部門、多渠道資源共同推動,只有充分激發各主體的辦學積極性,全面整合各主體優質資源,形成優勢互補、互助發展的資源支持格局,才能有效推動科教融匯動力機制順暢運行,從而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阻力,主要指潛在的路徑依賴風險。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指制度在演變過程中,受過去的制度體系、風俗習慣、價值追求、傳統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固定選擇,這種選擇在一定時期內持續存在并影響后續制度的優化[8]。職業教育科教融匯是一個復雜的多主體互動過程,由于適應性預期、學習效應、協調效應、合作效應等因素的存在,以及相關理論研究不充分、實踐經驗積累不充足等原因,職業教育工作者和政策推行者會采取和過去相似的工作方式、價值觀、行為路向;或者模仿其他已經成功的組織行為策略來開展科教融匯相關工作,從而帶來路徑依賴風險,導致職業教育“科”與“教”無法實現真正的融匯。同時,在職業教育領域,項目制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治理模式,如“雙高”計劃、“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等。項目制作為一種思維模式,決定了在科教融匯過程中,職業教育工作者和政策推行者如何構建決策方式和行動策略。但由于項目制存在側重績效考核、標準評價、短期效益等特性,其實施過程中過于聚焦某一具體目標的實現,容易造成組織的身份固化和同質化發展,從而加重職業教育路徑依賴的風險[9]。

二、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動力阻滯

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動力機制運行狀態是各個動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各個動力要素并非總是同時、同向發生作用。當前,動力機制存在引力有限、行動力式微、支持力薄弱、阻力突顯等困境,為保障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可持續實施,必須深入分析、厘清動力阻滯現象的原因,以協調各個動力要素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滿足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

(一)引力有限:體制機制缺位錯位

國家戰略規劃具有較強的導向性和約束性,是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先進技術的需要、對優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為迫切??平倘趨R正是為服務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打造我國科技自立自強優勢、夯實我國現代化建設人才根基而提出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方向、新理念、新實踐,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契合點。國家發展戰略為職業教育提供了廣闊舞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意見》等一系列國家政策法規,為科教融匯實施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在現實中,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相關體制機制缺位錯位,制約國家戰略在動力機制中的牽引效應發揮。

一是目前科教融匯缺少具體、明確的政策引導,相關保障機制、督導調控機制等尚未建立。在國家層面的共同目標下,職業教育各辦學主體也有不同于大目標的小目標。為避免小目標與大目標出現較大偏差,需要建立規范的體制機制,控制和保障不同動力要素的力度、方向與國家戰略保持一致。二是權利與義務缺少法律約束,利益分配機制仍不健全。為引導不同動力要素朝著既定的目標和方向發揮作用,必須通過體制機制明確多元辦學主體在職業教育科教融匯中的責任與義務,通過清晰的利益分配機制激勵各辦學主體協作創新。在利益共同體基礎上回應各方訴求,激發各主體長效參與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動力。三是當下科教融匯發展方向和預期效果還未明確??偰繕?、總體布局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尚缺乏統籌謀劃與整體設計,更談不上目標分解、實施、考核等事項的落實。四是教學資源和科學資源的協同互通機制、多主體政策互通互享渠道還不完善。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建共享過程缺乏有效體制保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主體的深度融合和有效協同。

(二)行動力式微:院校能力整體偏弱

當前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應用水平不高,降低科教融匯動力機制的行動力。首先,雖然現階段職業院校已基本完成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10],信息化的教學工具也已在課堂教學中大量使用。但信息技術應用局限于傳統教學場景,如用電子視聽設備代替課堂教學中的教材、粉筆、黑板等,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不深、互動不強[11]。其次,職業教育數字資源建設已經積累一定成果,但優質資源、個性化資源、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資源仍然匱乏。而且數字資源大部分情況下僅作為教學輔助手段,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最后,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以“單打獨斗”為主,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各聯盟之間的共建共享路徑機制尚未形成[12],技術資源泛濫和匱乏現象并存,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過程中無法發揮應有價值。

當前職業院校教師的知識結構、數字素養、科研創新能力不優,弱化科教融匯動力機制的行動力。首先,職業院校青年教師理論扎實但實踐不足、中年教師實踐經驗豐富但基本理論欠缺、兼具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數量較低[13],高技能師資匱乏,難以為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推進減負。其次,職業院校教師雖已經具備基本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但是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偏低、數字資源開發能力較弱、數字化創新意識不夠、數字技術基本知識與技能邏輯欠缺[14],其數字素養難以應對科教融匯帶來的沖擊。最后,面對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和產業變革不斷加深,職業院校教師的科研創新、成果轉化、解決企業技術難題等相關能力與產業發展前沿距離越來越遠,難以擔當科教融匯賦予的時代重任。

(三)支持力薄弱:辦學主體共建不足

一是各辦學主體支持態度參差不齊。首先,目前我國經濟復蘇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經濟收益是各級政府考慮的首位。當有限的財政資源面臨促進經濟發展和教育水平提高的雙重選擇時,政府往往會減少對教育的關注與投入[15]。其次,行業協會是一種介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非營利性組織,由于自身定位不清晰、內部發展不均衡、能力建設不充分等問題,其參與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開拓性缺乏、時代性不足。再次,教育收益具有長期性和滯后性,職業教育的公益性與企業的逐利性之間存在價值沖突,因此企業在科教融匯實施推進前期傾向于保持謹慎和觀望的態度。最后,科研機構的核心使命是科技創新,職業教育的核心使命是立德樹人,由于目標差異、利益沖突等原因,科研機構響應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積極性欠缺。

二是各辦學主體資源支持參差不齊。首先,中央政府層面已經出臺了許多奠定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基礎的政策文件,但是地方(區域)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內容趨同性明顯,實施方法、預期目標、融合途徑等表述模糊,僅以規范性文件無法有效支持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建設[16]。其次,行業協會與職業院校未建立持久有效的信息動態交互機制,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推進中,無法充分利用行業豐富的管理經驗、專業技術、信息儲備和研究成果。再次,企業與職業院校的合作長期流于表面[17],企業擁有的頂尖人力資源,稀缺的、難以取代的、不可復制的創新資源以及科研轉化的設備、場地、資金和前沿技術,無法有效轉化成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資源基礎。最后,科研機構與職業院校的合作主要基于特定人才培養、技術開發項目,既缺乏長期性,也缺乏系統性,科研機構的優秀科研人員、科研資源、科研場地等無法有效集成為支撐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推進的力量源泉。

(四)阻力突顯:辦學實踐路徑依賴

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存在照搬或模仿普通教育科教融合組織架構與模式的可能。第一,面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組織傾向于向網絡關系中話語更權威、地位更高的角色尋求幫助。在職業教育領域,科教融匯是一個新的政策話語和實踐導向。但在普通教育領域,尤其普通高等教育,對“科”“教”關系已經進行多年探索并取得豐碩成果。職業教育在缺少科教融匯相關經驗和政策指引的情況下,傾向于模仿普通教育的組織特征和行為模式。第二,20 世紀90 年代中期開始,職業教育遭到冷落,而后職業教育為獲取生源,其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依賴于普通教育的路徑?,F階段職業教育雖已初步實現由原來參照普通教育辦學轉向相對獨立的教育類型[18],但路徑依賴一旦形成,通常很難打破。第三,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不僅需要獲得現有框架內的制度合法性,還在謀求更高社會關注度、更易獲得資源投入的符號合法性[19]。受我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學歷環境等影響,社會大眾對教育制度的關注點在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為提高社會認可度、吸引力,其辦學模式偏向于對普通教育發展邏輯的學習與模仿。

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因困于對政府單一主體的依賴,導致其他辦學主體的自主性、主動性不足或缺失。第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需要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科研機構、群眾的群策群力。當新政策出臺,各主體力量博弈差距導致政策推行緩慢甚至停滯時,需要通過政府從上至下強制執行。第二,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層面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這一階段政府主導進行了許多重大職業教育改革,進而造成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依賴于政府力量,院校、行業、企業等缺乏應有的主動性。第三,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過程中,職業教育改革政策以權威型政策工具為主,最底層的組織或個體機械依附政府政策條例,創新意識不足、行動能力不強。

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組織體系易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趨同陷阱?!兑庖姟诽岢觥按蛟焓杏虍a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匯聚政府、學校、企業、科研機構等多方資源,打通科研開發、技術創新、成果轉移鏈條”[20]。市域產教聯合體與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是新提法、新實踐,但是其核心、成果、目標等是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的內容,其建設過程如何才能避免以往職教集團(聯盟)辦學模式中的問題,如何才能在破立并舉、破舊立新中蹚出新路子,成為推動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新載體,是職業教育工作者亟須回答的問題。

三、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動力生成

職業教育科教融匯要行穩致遠,需要科學把握動力機制運行邏輯,根據各動力要素的作用方式、影響程度等,探尋優化引力、激活行動力、增強支持力、消減阻力的有效路徑,奮力破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動力機制的阻滯困境,以建立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批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全面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一)優化引力: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深化科教融匯發展格局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制度是行動的保障??平倘趨R僅處于國家戰略層面還遠遠不夠,必須通過體制機制實現理念認同與行動統一,以實踐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建立健全推進科教融匯的體制機制與政策舉措,將國家發展理念切實轉化為對科教融匯的行動支持和政策保障,通過頂層設計及時解決科教融匯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難、瓶頸問題,以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提高職業教育育人質量,為促進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明確科教融匯的目標、任務、方向,系統設計科教融匯的基本原則、運行結構、實施保障,形成具體的、可操作的科教融匯指導政策,提升科教融匯的合法性、系統性、程序性[21],通過體制機制的力量增強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深度與廣度。第二,優化條件保障機制,通過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成立相應組織機構,為科教融匯提供技術、人力、資金、管理等支持服務,保障職業教育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條件和資源支持。第三,建立評價與監督體系,對科教融匯的目標、任務、進度進行常態化監測。根據科教融匯的要求、規律和特點,制定具體的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及時對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成果和績效開展評價。完善科教融匯工作督查和質量評價機制,及時發現并解決職業教育科教融匯過程中存在的痛點、堵點。第四,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機制、獎勵激勵機制,通過制定實施支持性、獎勵性政策制度,激發職業教育各辦學主體參與科教融匯的積極性,通過制定實施限制性、懲罰性政策制度,限制或減少各辦學主體有關科教融匯的消極行為。第五,結合區域發展實際制定系統化的職業教育科教融匯規劃方案和實施路線,從治理模式、分配方式、組織形式等多方面明確各辦學主體在科教融匯建設中的功能定位與責任擔當。完善各辦學主體深度參與職業教育的途徑與渠道,清除各主體之間深度融合與有效協同的體制阻礙,建立多主體協同促進科教融匯實施推進的保障機制。第六,通過不同主體之間簽訂的科教融匯合作協議、自發組織的科教融匯聯合體等軟性約束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制度、合同等剛性約束,引導不同組織將自身發展需求與國家戰略有機結合,在實現科教融匯的目標和方向上發揮作用。

(二)激活行動力:提升核心辦學能力,強化科教融匯內生力量

深化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改革,增強院校辦學硬實力。首先,突破資源開發利用的組織壁壘,以職業教育科教融匯需求為方向,整合不同領域信息化技術團隊的技術、知識、設施、設備等要素,推動職業院校與信息化部門、信息化企業合作共建,為科教融匯實施推進提供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職業教育教學環境。其次,針對重點行業、示范專業建設形式多樣的、正式與非正式并存的、融合校園內外的信息化設施設備,持續推進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科學技術的部署和應用,為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技術創新與模式探索奠定技術基礎。再次,通過在線學習平臺、虛擬實驗室、數字化教材等教學資源和教學工具,打造科教融匯教學體系和教學環境。同時創新考核評價機制,將數字資源建設和使用納入教師教學評價、學生學業考核當中,讓更多師生積極投入科教融匯建設當中。最后,重視網絡信息和數據安全,強化隱私保護,切實維護好廣大師生個人利益,保護好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科技轉化、技術創新、科研突破成果。

優化職業院校師資素質結構,增強院校辦學軟實力。首先,打破多元主體之間的人員流動屏障,不斷培養專兼結合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立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普通院校之間的人才交流機制,通過兼職任教、合作研究、項目指導等方式,把企業技術骨干、行業管理專家、院校教授學者等“請進來”;鼓勵上市公司、龍頭企業、普通院校帶頭建立教師實踐基地、科研創新平臺、教學輪崗機制,讓職業院校教師有機會“走出去”。其次,建立健全職業院校師資培訓制度,根據教師能力結構,制定職前培訓、入職培訓和進修培訓等系統化能力提升計劃,有的放矢提升教師的數字化素養和科研創新意識,提高教師的數字技術應用開發能力和專業知識技能儲備。為教師提供接觸行業產業最新技術、參與科研創新實踐的機會,鼓勵教師與學生、其他領域的科研人員等組成科研團隊。最后,完善教師評價制度,加強對教師基本能力發展情況評估,以素養測評、技術監測等方式幫助教師對自我成長進行審視分析。豐富教師激勵形式,重視教師在技術研發、國際交流、競賽指導、科技創造等方面的成果貢獻,以良性機制激發教師隊伍的創新活力。

(三)增強支持力:協同多元主體,聚合科教融匯外部供給

激發辦學熱情,各主體面對國家發展需求要敢試、敢闖、敢為人先。第一,政府是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推進的“統籌”主體[22],需深刻洞察職業教育作為“準公共產品”的核心定位,無條件為科教融匯實施推進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第二,行業協會是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推進的“服務”主體,應加強組織建設、明晰職能定位、夯實專業能力、激發成員創造力,以高水平的服務能力搭建學校、企業、政府之間信息溝通的橋梁。第三,企業是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推進的“導向”主體,要自覺、自愿承擔職業教育發展任務,如參與制定科教融匯整體規劃、擬定科教融匯制度章程以及決策科教融匯推進中的重大事務,始終保持企業愿景目標與國家發展同向同行、相輔相成。第四,科研機構是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推進的“協助”主體,應朝著公共價值與自利價值的有機統一,將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各辦學主體需充分凝聚共識,將自身發展愿景、利益目標與職業教育發展改革相結合,切實投入科教融匯建設當中。

厘清科教融匯實施邏輯,多元主體協同發力。首先,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制度體系,從根本上奠定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方向和大趨勢。中央政府層面,統籌規劃科教融匯的任務,制定支持政策、保障制度,健全各辦學主體參與、進入、退出的標準規范;地方(區域)政府層面,根據地方(區域)職業教育和產業發展需求出臺具體落地政策,構建包括利益分配、考核評價、監督約束等體制機制,及時調節合作過程中的矛盾和困難。其次,推動校企緊密合作、產教深度融合,引導行業企業主動與職業院校開展多要素合作活動,建立打破空間限制、共創共享的職業教育資源支持系統,滿足科教融匯實施推進的軟硬件設備、信息、人力、技術等物質需求。最后,推動職業院校與科研機構密切合作,將職業院校優秀的育人經驗、完善的育人環境與科研機構的科研優勢、創新要素相融合,形成職業院校與科研機構全面深入的合作育人格局,提高職業教育科教融匯推進效率。

在職業教育科教融匯過程中,各辦學主體應當在協同創新中把握發展機遇、擔當社會責任,共同探索教育資源、科研資源、產業資源、人才資源有效銜接、共融共享的模式與路徑,主動將自身人力、物力、信息、技術、資本等資源有效轉化為優質的職業教育教學資源,以最大程度發揮科教融匯育人成效,培養大批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為國家健康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四)消減阻力:創生發展路徑,生成科教融匯特色內容

第一,明確“科”與“教”的關系,探索職業教育科教融匯新路徑。首先,職業教育是以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培養目標的類型教育,從普通教育科教融合實踐成果中汲取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經驗的同時,需要在理念、機制等方面采取措施規避普通教育學術化傾向,構建立體、多面的科教融匯實施路徑。其次,充分發揮基層職業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不斷開拓職業教育組織成員有意識的路徑創新過程。針對科教融匯的基本內涵、路徑、目標、成果展開研究,探索具有院校特色、區域特色、職業教育特點的科教融匯課程體系、教學體系。最后,破解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內耗,搭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科教融匯聯合體,利用職業教育的技術知識優勢和普通教育的科學知識優勢,協同攻關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推動技能競賽、畢業設計、科研項目等成果轉化為市場產品。

第二,準確定位政府角色,為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首先,在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實施過程中,政府應扮演統籌者、管理者的角色?,F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是長期探索實踐的過程,需明確政府宏觀調控的職責與權限,理順政府與其他主體之間的關系,以行為規范、規劃指導、秩序維護為主,綜合運用計劃、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為科教融匯實施推進營造可持續發展環境[23]。其次,在職業教育科教融匯推進過程中,政府應當更多地充當“掌舵者”角色,而不是“劃槳手”。強化政府制定實施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職能,賦予職業院校、行業企業一定的職業教育辦學自主權。同時,需要政府牽頭,聯合其他辦學主體,及時建立權力清單,明確不同主體的權力分配,注意每項權力使用的界限和流程,強化對權力有效性的監管,防止權力的濫用[24]。最后,職業教育科教融匯是一項涉及多個主體、多項內容的系統工程,政府在其中要充當好聯絡者和服務者的角色,積極協調各參與主體之間的多維合作關系,提供各參與主體有序參與科教融匯所需的資源、途徑、人員、信息等。

第三,聚焦科教融匯共同目標,突破組織趨同陷阱。首先,以政府保障、企業牽頭、院校主力、社會支持為基本路徑,通過共同目標和利益紐帶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組織體系,打造高水平科教融匯技術應用平臺、協同創新平臺。其次,統籌推進組織團隊建設、科技項目研發、技術成果轉化等工作,保證聯合體、共同體各項協議可以有效落實、各項事務可以真正落地、各方權益可以基本保證。最后,科學確立組織建設目標和服務定位,搭建以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技術開發為主要內容的職業教育科教融匯載體,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的有機銜接與深度耦合。

猜你喜歡
融匯科教職業院校
《科教導刊》征稿函
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的融匯運用研究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曲是新格律詩繼承傳統和融匯當下的紐帶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傳統孝道與現代社會的融匯
藝術融匯與民族屹立——盛楊先生訪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