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發病的危險因素分析

2024-02-06 07:08吳衛青
現代婦產科進展 2024年2期
關鍵詞:百分比酸性粒細胞

吳衛青

(杭州市婦產科醫院產科,杭州 310009)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ebetes mellitus,GDM)是孕婦在妊娠期間首次發現的糖代謝異常,但血糖尚未到達顯性糖尿病水平的疾病,占孕期糖尿病的80%~90%[1]。GDM是圍產期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嚴重影響母兒生命健康[2-3]。近年,GDM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目前GDM的處理主要在于早發現、早診斷并及時進行干預,但臨床上缺乏敏感指標,導致錯過最佳干預時期。本研究通過探討GDM發生的危險因素,以期尋找預測GDM的敏感指標。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杭州市婦產科醫院住院分娩的150例孕產婦,按妊娠期間是否發生GDM分為GDM組和對照組,各75例。納入標準:(1)參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GDM的相關診斷標準[4],即在妊娠24~28周及28周后首次就診時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達到以下血糖值之一:空腹血糖5.1~7.0mmol/L,OGTT 1h血糖大于10.0mmol/L,OGTT 2h血糖8.5~11.1mmol/L;(2)單胎妊娠;(3)首次妊娠;(4)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妊娠前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高血壓、糖尿病、肝腎功能異常及心腦血管疾病;(3)孕前3個月使用過抗凝藥物、糖脂代謝相關藥物、免疫抑制藥物;(3)合并柯興氏綜合征等。孕產婦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臨床資料收集 收集兩組孕婦基本資料及血化驗指標:(1)基本資料:年齡、孕前體重、分娩前體重、孕期增長體重、身高、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分娩前BMI、收縮壓、舒張壓;(2)血常規相關指標: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比、單核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淋巴細胞百分比、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平均體積、血紅蛋白、紅細胞分布寬度、血小板計數(platelet,PLT)、血小板壓積、血小板平均體積,單核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血小板與中性粒細胞比值(platelet to neutrophil ratio,PNR)、血小板平均體積與血小板計數比值(MPV/PLT);(3)炎癥指標:C-反應蛋白。

2 結 果

2.1 單因素分析 GDM組孕婦的孕前體重、分娩前體重、孕前BMI、分娩前BMI高于對照組,而身高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GDM組孕婦的中性粒細胞百分比、紅細胞計數、NLR、炎癥指標C-反應蛋白顯著高于對照組,而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PNR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臨床資料比較

2.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以是否發生GDM作為因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結果顯示,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低是GDM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OR=2.285,P<0.05),見表2。

表2 單因素分析獲取得到的差異參數的回歸分析結果

2.3 GDM相關性指標對疾病診斷的效果評價 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結果顯示,其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值為0.626(95%CI為0.537~0.715,P=0.008),提示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對疾病診斷有一定的準確性,見圖1。

圖1 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對GDM診斷的ROC曲線

3 討 論

GDM是一種以進行性、高血糖為特征,并影響孕產婦及胎兒健康的疾病。GDM的病因呈多元性,既有遺傳因素存在,又有社會環境因素的參與,自身免疫與代謝紊亂、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等都是引起GDM發病的高危因素。研究提示,孕婦血常規參數與GDM的發生發展有關[5]。一項薈萃分析提示,GDM患者的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性因子顯著增高[6]。

本研究發現,GDM組孕婦的孕前體重、分娩前體重、基礎BMI、分娩前BMI高于健康對照組,提示妊娠前基礎體重和妊娠期體重均為GDM的高危因素。研究提示,體重及高BMI導致體內代謝紊亂進而導致GDM發生[7-8]。因此對備孕及孕期婦女需進行一定的體重監測與控制。本研究結果還顯示,GDM組的中性粒細胞百分比、C-反應蛋白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研究提示,慢性炎癥與GDM的關系密切[9]。作為先天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炎癥小體在GDM中的作用已成為一個關鍵的研究領域。妊娠期間炎癥小體因各種觸發因素而激活可產生促炎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細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導致全身炎癥和胰島素抵抗[10]。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與C-反應蛋白是臨床診療中反應機體炎癥狀態的最便捷及有效的指標。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低是GDM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嗜酸性粒細胞是一類固有免疫細胞,但由于體內細胞數量少,對其研究尚不深入,通常被認為是參與宿主抗寄生蟲感染和Th2型炎性免疫病理過程的終末細胞[11]。然而近年研究認為,嗜酸性粒細胞是一種多功能的白細胞,參與組織動態平衡的維持、針對特定微生物的適應性及固有性免疫應答的調節[12]。研究發現,嗜酸性粒細胞參與機體血管生成[13]。文獻提示,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與成人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及新發1型糖尿病兒童發生酮癥酸中毒的嚴重程度呈負相關[14-15]。這提示嗜酸性粒細胞與糖尿病呈負相關,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文獻報道,高血糖能誘發髓系偏倚,并推測可能導致造血前體往嗜酸性粒細胞發育的障礙[16]。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與GDM發生的內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孕婦體重與BMI是GDM發生的高危因素,且GDM發生常伴隨機體炎癥狀態,而血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是GDM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預測GDM的發生。

猜你喜歡
百分比酸性粒細胞
酸性高砷污泥穩定化固化的初步研究
經方治療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發熱案1則
論證NO3-在酸性條件下的氧化性
檸檬是酸性食物嗎
普通照明用自鎮流LED燈閃爍百分比測量不確定度分析
嗜酸性脂膜炎1例與相關文獻淺析
肝癌患者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及IL-17水平觀察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的治療進展
誤診為嗜酸粒細胞增多癥1例分析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與子宮內膜容受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