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特點及綜合防控對策

2024-02-07 19:12張利亞
河南農業·綜合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基腐病播種期侵染

漯河市召陵區位于河南省中部,常年小麥種植面積2.2萬hm2左右,其中,高標準良田0.8萬hm2,是河南省重要的小麥高產區。近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品種更新、秸稈還田以及耕作制度演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小麥莖基腐病是當地繼小麥條銹病、赤霉病之后新發生的土傳真菌性病害,其發生為害呈逐年加重、蔓延趨勢,一般減產10%~20%,嚴重地塊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因此,筆者通過多年田間調查、試驗示范,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生產實際,提出小麥莖基腐病綜合防治對策。

一、癥狀特征

小麥莖基腐病是多種病原真菌引起的土傳性病害,病原菌為假禾谷鐮刀菌、禾谷鐮刀菌、根腐離蠕孢菌、木賊鐮刀菌等,假禾谷鐮刀菌是當地小麥莖基腐病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附著在病殘體上,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侵染適宜溫度20~24℃,35℃以上或4℃以下均不發病。從幼苗到成株期均可發生,苗期侵染引起爛種、死苗,莖基部葉鞘和莖稈變褐色,根部變褐腐爛。成株期引起莖基腐,莖基部1~2個莖節變褐或巧克力色,在雨水潮濕條件下,莖節處可見紅色或白色霉層。穗期引起枯白穗,籽粒秕瘦甚至無籽,根部易折斷。

二、發生特點

(一) 發病時間早,隱蔽性強

小麥莖基腐病主要侵染莖基部,前期侵染,后期為害加重,隱蔽性強,容易忽視防治。小麥播種后30 d開始發病,莖基部葉鞘變褐,造成麥苗發黃。

(二)發生面積逐年擴大,為害程度加重

小麥莖基腐病發生普遍,逐年加重,是當地小麥生產上的主要病害。近年,小麥莖基腐病病田率較高,一般病田率在5%~10%,甚至在30%以上。

(三)品種之間發病程度有差異

小麥矮稈比高稈品種發病輕,半冬性比弱春性品種發病輕,拔節早、拔節快、抗倒春寒能力差的品種發病

重。

(四)氣候條件不同,發病輕重不同

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程度與溫度、濕度關系密切,苗期低溫陰雨,揚花成熟期高溫多雨,發生凍害的麥田,小麥莖基腐病發生重。

(五) 病蟲害防治欠佳的麥田發生偏重

麥播期末進行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的麥田,冬前紅蜘蛛和灌漿期穗蚜偏重發生的麥田,植株抵抗力降低,小麥莖基腐病發生重。

(六)栽培管理粗放的麥田發生嚴重

播種量偏大,播種期偏早,偏施氮肥,植株缺鋅,秸稈還田,多年旋耕,土壤偏酸,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等麥田發生嚴重。

三、影響因素

(一)土壤帶菌和品種抗病性

小麥莖基腐病侵染小麥、玉米,病原菌附著在小麥、玉米等病殘體上,在土壤中存活多年,秸稈還田,耕層淺,造成土壤表層病菌積累。品種抗病性是預防小麥莖基腐病最經濟有效的措施,由于小麥莖基腐病是近年新發生的病害,河南省主推小麥品種無免疫和高抗品種,中抗品種有豫農054、天民008等,中感品種有鄭麥366、國麥301、國麥201、望水白等。

(二)氣象因子

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程度與播種期、苗期和揚花灌漿期的溫濕度有關。召陵區一般早春低溫陰雨,氣候干旱,氣溫變化大,發生倒春寒,易發生莖基腐病。揚花灌漿期氣溫升高,降雨量增加,導致小麥莖基部變褐、腐爛,光合作用受阻,進入高發期,造成枯白穗。

(三)栽培管理

小麥栽培管理措施中,以多年小麥—玉米兩熟種植模式,秸稈還田旋耕,播種期偏早,播種量偏大,偏施氮肥,土壤缺鋅等對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影響較大。多年重茬栽培,秸稈還田旋耕,造成表層菌源充足。播種量偏大、播種期偏早、偏施氮肥、土壤缺鋅等造成小麥苗期旺長,群體偏大,通風透光差,小麥抗病能力弱,極易誘發小麥莖基腐病。

(四)病蟲為害

播種期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是預防莖基腐病最關鍵有效的防控措施。冬前紅蜘蛛和灌漿期穗蚜嚴重發生,造成植株多處傷口,抗病性降低。尤其穗蚜分泌的蜜露,更有利于小麥莖基腐病菌的侵入、擴展和蔓延。

(五)其他因素

地勢低洼、排水不暢、秸稈未腐熟、土壤偏酸、富氮貧磷缺鉀、禾本科雜草偏多、地下害蟲為害等,使小麥生產緩慢,抗病力降低,有利于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

四、綜合防治對策

小麥莖基腐病是真菌性土傳病害,幼苗到成株期均可發生,一般前期侵入,后期發病,隱蔽性強,群眾發現時已錯過最佳防治時期。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取“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

防治策略,實現小麥莖基腐病的綜合防控。

(一)農業防治

1.輪作倒茬,清理病殘體。病殘體是病菌積累的

主要來源,收獲后應及時清除病殘體,精細整地,深耕深

翻。重病田可與油菜、大豆、棉花、蔬菜、中藥材等進行2~3年輪作。

2.選用抗耐病品種。選用抗耐病品種是防治小麥莖基腐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重點選用半冬性、矮稈抗耐病、抗倒春寒的小麥品種??蛇x用百農207、周麥27、泛麥8號、鄭麥9023等抗耐病品種。

3.合理施肥、灌溉。平衡施用氮磷鉀肥,增施腐熟有機肥和鋅肥,磷肥、鉀肥和鋅肥一次性作底肥,氮肥分基肥與追肥兩次施用。播種期澆水造墑,形成健苗、壯苗,澆水時避免大水漫灌、串灌,減少病菌多次侵染。

4.提高播種質量。適期適量播種,推廣寬幅或寬窄行種植。半冬性品種播種期在10月15—20日,弱春性品種播種期在10月20—25日,每667 m2播種量為8~10 kg,播深3~5 cm。

5.其他措施。推廣節水灌溉,降低土壤濕度;澆好防凍水,預防凍害;預防紅蜘蛛、穗蚜,減少傷口;中后期結合“一噴三防”噴灑葉面肥,促使植株健康生長。

(二)化學防治

1.土壤處理。小麥莖基腐病是真菌性土傳病害,結合整地選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等廣譜低毒殺菌劑進行土壤處理。第一遍耕翻后,選用殺菌劑噴霧垡面,然后再耕翻第二遍。

2.藥劑拌種和種子包衣。藥劑拌種和種子包衣可顯著降低小麥苗期莖基腐病的發病率。每100 kg種子可選用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400 mL,或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200 mL,或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60 mL,也可和新煙堿類殺蟲劑(吡蟲啉、噻蟲嗪等)混合拌種,兼治苗蚜和地下害蟲,減少傷口,提高植株抗病性。注

意:殺菌劑拌種后應晾干,且隨拌隨用;吡蟲啉、噻蟲嗪等新煙堿類殺蟲劑嚴禁悶種;戊唑醇拌種有延遲出苗的現象。

3.生長期防治。小麥返青拔節期。每667 m2可用43%戊唑醇懸浮劑20~30 mL,或45%戊唑·咪鮮胺水乳劑25~35 mL,或25%氰烯菌酯懸浮劑100 mL,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40 mL,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40~60 g,并與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鋅肥等混用。為確保防效,用藥要適量,水要足量,每667 m2用水量不少于30 kg,做到不重噴、不漏噴,盡量噴施小麥莖基部。嚴重地塊,7~10 d再噴1遍。

作者簡介:張利亞(1976—),女,河南漯河人,助理農藝師,本科,主要從事農作物栽培及病蟲害防治工作。

(責任編輯? ?劉素芳)

猜你喜歡
基腐病播種期侵染
渭南市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及防控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過程
小麥莖基腐病抗性QTL的分析
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百香果莖基腐病綜合防治技術要點
不同播種期對黃心烏農藝性狀及營養品質的影響
豫南地區適當推遲播種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質
蕓薹根腫菌侵染過程及影響因子研究
甘藍根腫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學特性及侵染寄主的顯微觀察
密度與播種期對直播棉生長發育和產量品質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