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騫優選”與“鄭和海淘”

2024-02-08 14:05梅姍姍
北方人(B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榴梿海淘張騫

梅姍姍

公元前139年,張騫帶著100多人從甘肅出發,向如今的烏茲別克斯坦一帶行進。沒過幾年,他便帶著團隊再度出使西域,隨身攜帶的還有無數絲綢、銅器等。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讓西域各國直至中亞腹地都了解到大漢王朝的存在,沿線各國百姓開始了延續千年的商貿交流。1877年,一位名叫李?;舴业牡聡乩韺W家,給這條基于張騫探訪而打開的商貿交易通道取名為“絲綢之路”,這便是“張騫優選”的來源。

將張騫出使西域的時間線往后撥1000多年,來到1405年,明成祖派鄭和率艦隊通使西洋,28年間,總計7次出洋。

鄭和領命出訪各國的目的,自然不是販賣蔬菜。他的目標是建立友好邦交,讓盡可能多的國家認識屹立在遙遠東方的大明王朝。

每到一地,當地人都讓鄭和帶回不少禮物。中國也因此有了長頸鹿、大象、金錢豹、獅子以及各種奇珍異寶。這次出訪,讓當時開始全球海洋殖民的葡萄牙認識了大明王朝。

16世紀初,葡萄牙船只來到廣州。他們帶著做生意的目的,將從各個大陸收集的瓜果蔬菜、金銀財寶與本地港口商人進行交換。隨后的幾百年間,荷蘭、英國、德國、美國的船只陸續到達這里,中國的土地上第一次種上花生、土豆、紅薯、番茄、辣椒等原產于美洲大陸的食物。這些食物一開始只是滿足他們自己的日常需求,但逐漸地,中國人也開始看到這些食物的價值,并伴隨著人口遷徙傳播開來……“鄭和海淘”由此而來。

顯然,張騫與鄭和并不是“海淘”代購,他們甚至很可能沒有參與過食物的選品,只是在自己跋山涉水的漫長旅途中,創造了一種中國與西方物種地域交換的可能。但歷史上是否有人為我們的餐桌做過甄選?

應該是有的。

很久以前,中國人就已經懂得用味蕾為喜歡的生活方式投票。

比起阿拉伯人最愛的椰棗和地中海人喜歡的蒔蘿,由外國傳入中國的蘋果、番茄,以及土豆等作物,在數百年間便火速占領中國人的餐桌,成為再也看不出原籍的“本土食材”。

你或許發現了,甄選出能夠持續穩定進入我們餐桌的食物的,既不是張騫,也不是鄭和,而是與土地相依相伴5000多年的中國老百姓。任何食物,只要被中國老百姓認可,幾乎所有的困難都能被克服。

來自北美洲的藍莓酸甜可口,營養豐富,便攜還不臟手,于是,從藍莓商業化栽培起步,到變成世界上藍莓種植面積以及產量最大的國家,我們用了不到20年;來自墨西哥的牛油果口感細膩,脂肪豐富,可“葷”可素,于是,到2022年,我國本土牛油果產量已超過12萬噸;東南亞的榴梿香軟柔滑,仿佛天然乳酪,于是,2020年,我國海南島已經開啟大面積的榴梿推廣種植……

公元前139年出發的那一天,張騫大概沒想到,自己開啟的竟是這樣一場持續近2000年的飲食交流。中華大地賦予中國人的味蕾經驗,不斷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食材沖撞、撕扯、擦出火花。從芝麻、大蒜,到榴梿、牛油果,中國人的味蕾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被豐富。

(摘自2023年第12期《讀者校園版·成長》)

猜你喜歡
榴梿海淘張騫
張騫探西域
張騫探西域
英文摘要 關鍵詞
“海淘”機會數據
吃榴梿
跨境電商迎大考:“海淘”紙尿褲告別免稅時代
一個榴梿三只雞?
海淘鏖戰
張騫出使西域故事點滴
榴梿大駕光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