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地區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的現狀、問題與建議
——以四川省為例

2024-02-20 10:57蔣晶晶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四川競賽

曾 玲 蔣晶晶

1.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1730;2.成都市技師學院,四川 成都 611730

一、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的意義

2022 年5 月1 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了“建設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和技能型社會”的愿景。職業技能競賽作為培養選拔高素質技能人才、建設技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愈發受到重視。職業技能競賽對于建設技能型社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轉變傳統社會觀念、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等方面[1],提高職業技能競賽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重要。2021年6 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的《“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要“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為龍頭、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和地方各級職業技能競賽以及專項賽為主體、企業和院校職業技能比賽為基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2],并且,要“加強世界技能大賽理論研究、工作研修和成果轉化?!保?]職業技能競賽對于建設技能型社會的平臺作用和陣地作用日益凸顯。

近年來,雖然職業技能競賽從數量上、質量上都已取得很大的發展,但與龐大的技能人才隊伍相比,職業技能競賽的參與者、受惠者仍是屈指可數。據全國總工會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工作成就經驗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 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 萬人。以國賽為例,即使組委會估計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參賽選手將顯著多于第一屆國賽,也僅僅只有4000 多人。如何將職業技能競賽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革新的強大動力,使其成果惠及更廣泛的技能人才隊伍愈發重要。因此,做好職業技能競賽標準及其成果在產業發展、人才培養、教育教學、創新創業等方面的轉化,探索出轉化的有效途徑與方式,對技能型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

二、西部地區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現狀

四川是西部地區的重要大省,在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都是西部地區領頭羊。近年來,四川高度重視技能型社會建設,提出“技能四川”建設方案與培養規模宏大的“技能川軍”建設目標。四川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在西部地區處于領先地位,其職業技能競賽也呈現積極向上、發展迅速的態勢,構建了“以世界技能大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為引領、四川“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為龍頭、全省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和市(州)各級職業技能競賽以及專項賽為主體、企業和院校職業技能比賽為基礎的四川特色職業技能競賽體系”[3]。四川在職業技能競賽領域取得的成就,代表了西部地區職業技能競賽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四川職業技能競賽上所面臨的困境,也是西部地區在職業技能競賽領域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本文將以四川為例,探討西部地區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的狀況。

(一)職業技能競賽發展迅速,但競賽成果轉化存在較大差距

四川高度重視職業技能競賽發展,始終把職業技能競賽作為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2019 年,立項省級職業技能競賽30 項、市(州)級職業技能競賽30 項。2020 年,立項省級職業技能競賽47 項、市(州)級職業技能競賽47 項。2021 年,立項省級職業技能競賽68 項,市(州)級職業技能競賽34 項。2022 年,因籌備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與第二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縮減了省內競賽數量,立項省級職業技能競賽17 項。四川規定所有納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競賽計劃安排的賽項,統一冠名“四川技能大賽”。此外,四川在全國職業技能競賽舞臺上取得的成績也越發卓越。2020 年12 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上,四川獲得4 金、5 銀、6 銅。金牌數居全國第五,獎牌數居全國第六,金牌數、獎牌數、團體總分均居中西部第一。2021 年9 月,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的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上,四川獲2 金、4 銀、2 銅、8 優勝獎的優異成績,金牌總數位居全國第三,獎牌總數位居全國第四。四川職業技能競賽發展迅速,成為西部代表。

然而,四川雖在參賽、辦賽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方面與國內其他地區還存在較大差距。早期國內技能競賽發展尚不成熟,因“世界技能大賽競賽標準和規則都高于國內技能競賽的標準和規則,代表了各領域職業技能發展的最高水平”[4],對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的研究多從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入手。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9 年委托技工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廣州市職業技術教研室)開展的“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研究”課題研究中,課題組在調研京、津、滬、渝、蘇、浙、粵等省市后,梳理出我國世賽成果轉化主要有“以賽促宣”“以賽促賽”“以賽促評”“以賽促研”“以賽促培”“以賽促改”“以賽促建”“以賽促教”和“以賽促學”九大做法。調研發現,以京津為代表的華北地區介入早、站位高、資源多,在世賽成果轉化方面成果豐碩;以上海、江蘇、浙江為代表的華東地區在機制保障,辦賽模式上較為完善,人才引進配套政策為高技能人才提供較大便利,世賽成果轉化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以廣東為代表的華南地區參賽較早,接觸時間較長,在世賽成果轉化方面一直扎實推進,成績顯著[5]。報告雖未直接指出,但從報告引用的案例與成績展示中仍然可以看出,以川渝為代表的西部地區在世賽成果轉化方面仍與其他地區存在著一些差距與不足。

(二)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實踐豐富,但缺乏展示推廣平臺

四川在推動職業技能競賽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2020 年11 月,成立四川省職業技能競賽聯盟,匯集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院校等競賽相關主體,共同助力四川競賽發展。2021 年6 月,啟動“四川省職業技能競賽研究中心”項目,成為全國首個省級職業技能競賽研究機構。

筆者作為四川省職業技能競賽研究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實地走訪等方式,開展專題調研活動數十次,訪談四川世賽集訓基地、世賽教練團隊、集訓隊學生及競賽裁判、教練、組織管理人員等逾百人次。在實地走訪與交流中發現,四川很多職業院校、企業、競賽主辦單位,都有關于職業技能競賽成果的豐富轉化案例。如攀枝花技師學院以“世界技能大賽”為突破口,加強與合作單位——中國十九冶集團深度融合,建立了產業技術驅動課程教學改革機制,對標最新職業標準、行業標準、技術標準、世界技能大賽標準及企業的崗位需求,先后與中核二三建設有限公司、十九冶防城港公司開展了企業新型學徒制合作。近年來,成都市技師學院致力于探索將世賽標準轉化為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建成了逆向工程與檢測技術、模擬企業經營等20 多門競賽特色課程,形成了技能競賽與教育教學雙向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

然而,由于缺乏專業指導、輸出途徑和激勵措施等,四川大多競賽轉化成果僅僅停留在零散的經驗分享階段,沒有進行系統的總結提煉,更缺乏對外展示推廣的平臺。

三、西部地區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針對上述狀況,四川省職業技能競賽研究中心在深入探討分析后,開展了首屆四川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獎征集與評審工作??紤]到關于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的征集在全國范圍內屬于首次,從組織和參與方面都缺乏經驗參考,在參與面和參與積極性上存在著較多不確定因素,過于細化的成果分類方式無形中會將范圍外的成果排斥在外,且會造成征集成果過于分散。因此,在開展征集工作時將競賽轉化成果的征集類型歸類為“賽產融合”“賽研融合”“賽教融合”和“賽創融合”四大方面。其中,“賽產融合”主要聚焦職業技能競賽促進制定完善行業技術標準,提升各行各業職業能力建設,促進企業生產技術改進方面的成果;“賽研融合”主要聚焦對職業技能競賽技術標準、賽項設置、技術文件和技能競技培養等,進行研究的成果以及將職業技能競賽標準轉化到生產研究中,開展生產技術研究的成果;“賽教融合”主要聚焦職業技能大賽推動教學改革發展的成果,包括完善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專業課程設置、改進教學評價體系、推進教學實訓基地建設、提高師資隊伍建設等;“賽創融合”主要聚焦職業技能競賽項目融入“雙創”教育教學工作中,實現以職業技能引導創新創業、教學環節服務創新創業,創新創業反哺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的成果。在有限時間內,本次共計征集到申報成果72 份。征集到的成果雖不能完全反映西部地區及四川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情況,但以小窺大,能夠為我們了解西部地區競賽成果轉化情況提供一定參考。通過分析征集數據發現,四川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存在三方面問題。

(一)競賽轉化成果種類豐富,但分布不均衡

征集到的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按照內容類別分,賽教融合類42 份、賽創融合類11 份、賽研融合類9 份,賽產融合類6 份,綜合類3 份,其他1 份。各類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中,賽教融合類成果占比超過50%。從對各成果類別的比較中可以看出,職業技能競賽轉化在教學領域中的實踐更為豐富,且教學領域在實踐工作中更善于總結提煉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其他領域存在競賽轉化成果實踐探索不夠深入,轉化成果梳理總結不足的問題。

針對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最為豐富的賽教融合類,結合教育學基本原理再繼續進行細分。教育活動基本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6]三個,而這也成為教育本體改革的三條主線,即主要由教育者實施的教學改革,主要針對受教育者的人才培養改革,以及完善教育措施的課程改革。按照這三個要素對42 份賽教融合類轉化成果進行分類,聚焦人才培養改革的成果19 份、聚焦教學改革的成果14 份,聚焦課程改革的成果4 份,其他教學類成果4 份,綜合類成果1 份。人才培養改革占比接近50%,教學改革占比超過30%,課程改革占比僅為10%。這一方面凸顯出在各類院校中,職業技能競賽在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以及促進教學管理制度完善、教學資源創新、教學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引領作用;另一方面,也體現出職業技能競賽在優化課程內容設置、完善課程實施形式、創新課程評價方式等方面動力不足,還需在轉化方式、轉化內容方面進行更多探索,這也為接下來的工作著力點指明了方向。

(二)競賽轉化成果橫跨各行各業,但轉化實踐主體分布不均衡

競賽轉化成果征集受到四川各行各業競賽領域相關人員的廣泛關注,征集到的轉化成果涵蓋了事業單位、企業、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技工院校、中職院校和職業高中。由此可見,關于如何將職業技能競賽與實踐工作相結合,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各行各業都在進行積極探索。

然而,通過統計轉化成果來源可見,轉化實踐主體的行業分布尚不平衡,高職院校占比近70%,技工院校占比為15%,企業占比約為7%,其他主體較少。具體情況如表1 所示:

表1 首屆四川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來源統計

這表明,當前高職院校是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實踐的主力軍,技工院校、企業雖然在參加職業技能競賽方面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參賽之余,在思考如何將職業技能競賽轉化為推動各自領域發展的動力,以及總結提煉技能競賽轉化成果方面,還存在著差距。作為競賽主辦單位的政府主管部門和作為技能人才另一大培養主體的企業,較少思考技能競賽成果轉化情況。這一方面必然有受本次征集范圍和號召力制約等因素,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注重深耕技能競賽實踐,卻缺乏探究轉化競賽成果的意識。

(三)競賽轉化成果申報反響積極,但成果質量有待提高

在全國均無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征集評選相關經驗情況下,四川發布征集通知后,受到省內各行各業職業技能競賽相關人士廣泛關注,超出主辦方預期,這反映出職業技能競賽領域從業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已具有較為充分自覺的積累與準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相關工作十分具有必要性。

征集工作結束后,作為主辦方的四川省職業技能競賽研究中心邀請國內知名高職院校、技工院校競賽專家、裁判組成初評團隊,又邀請世賽(中國)天津研究中心、世賽(中國)上海研究中心、重點本科院校等行業專家、學術專家組成網評團隊,對通過初評的成果進行了復評。從專家評審總體情況來看,成果普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主要表現在:一是大多征集材料規范性較為欠缺,文本內容、統計數據及佐證材料有待完善。二是征集成果的創新性不足,同質化現象較為突出,不少成果都趨向于在相同領域及類型方面進行轉化,創造性的轉化較為缺乏。三是成果在可推廣性方面還需努力提升,多數成果立足于成果完成人所處的某一細分領域,從較為微觀和具體的視角來思考轉化問題,較大程度上影響了成果在其他行業和領域的復制性和可操作性。

四、對于西部地區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的建議

(一)強化成果轉化機制建設,制定出臺激勵保障政策

職業技能競賽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少數人參與的參賽與辦賽,轉化為惠及更廣泛技能人才隊伍、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成果,才是其真正的意義所在。從四川首屆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征集與評審工作中,可以看到競賽從業人員對于該項工作的熱情與努力。然而,國家及各省雖有過提及推動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的政策文件,但并無專門的可切實落地的指導意見及激勵措施等。因此,強化競賽成果轉化機制建設,完善落實競賽成果轉化保障與獎勵機制,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十分必要。

此外,由于歷史發展、地理位置等綜合因素所限,西部地區在建設技能型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以及職業技能競賽成績等方面,與其他區域相比存在著差距,可以另辟蹊徑,在技能競賽成果轉化方面率先發力,努力為推動我國職業技能競賽發展貢獻西部經驗和智慧。

(二)搭建成果轉化服務平臺,提升成果轉化質量

目前,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多為單一行業、單一領域的研究與探索,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該類研究極少,嚴重制約了成果的可推廣價值。建議西部地區可搭建共建共贏共享的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服務平臺,加強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項目研究機構或研究基地建設,為職業技能競賽轉化研究提供專門平臺與專業人才支持,提升西部地區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研究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與推廣價值,進而提高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質量,不斷豐富完善技能競賽成果轉化體系,更好地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

(三)開展競賽轉化專題培訓與交流,提升成果轉化能力

職業技能競賽,特別是世賽、國賽選拔機制、賽項設置、競賽規則、評價標準等,體現了相關行業發展變革的新動向和該行業技術技能水平的最高要求,西部地區要加強溝通交流,邀請專家就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情況開展專題培訓,特別是針對技工院校、企業等擁有豐富競賽成果轉化經驗,但不善于總結提煉競賽轉化成果的實踐主體,要加強專業指導。此外,組織跨地區、跨行業的競賽轉化交流分享活動,激發各地區、各行業將職業技能競賽理念和相關標準與本地區、本行業、本企業、本學校實際充分結合,并轉化為推動行業進步、教學改革、產業發展的成果,以惠及更多技術技能人才。

(四)持續加大對競賽轉化成果的宣傳推廣,營造技能成才氛圍

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能夠充分體現職業能力建設工作成效,要多渠道、多途徑加大對技能競賽轉化成果的宣傳力度,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轉化成果發布會,將優秀成果集結成冊,將西部競賽轉化成果推廣到全國各地,在社會中營造良好的氛圍。與此同時,激勵更多行業協會、企業、院校等主體參與到技能競賽成果轉化實踐之中。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四川競賽
A gift I treasure
2020絲綢之路數學競賽
大英縣職業技能培訓調研
四川:不只辣,還很甜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技能競賽舉行
我看競賽
創新思維競賽(3)
努力開創職業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職業技能競賽國內外現狀分析
災后兩年新四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