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制造業企業成長的影響研究

2024-02-20 18:42周楨馮學良
科技創業月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企業成長企業生命周期融資約束

周楨 馮學良

摘 要:基于2011-2021年中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數據,從企業生命周期視角,實證研究了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影響。結果表明,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顯著促進企業成長,但從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看,企業社會責任承擔主要對成長期階段的企業成長起到了促進作用,而對進入成熟期的企業成長促進效應邊際遞減。進一步的中介效應分析顯示,吸引投資者關注、緩解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以及提高創新意愿是企業社會責任承擔促進企業成長的中介渠道。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成長;企業生命周期;融資約束;創新意愿

中圖分類號:F06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310073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CSR Commitment on the Growth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Life Cycle

Zhou Zhen1,Feng Xuelia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Jinan 250357,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99,China )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s A-share manufacturing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11 to 2021, 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corporate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life cyc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SR commitment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but from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enterprise life cycle, CSR commitment mainly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in the growth stage, while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in the mature stage decrease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shows that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investors, easing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faced by enterprises, and improving the willingness to innovate are the intermediary channels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promote corporate growth.

Key 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Growth; Corporate Life Cycle; Financing Constraints; Innovation Willingness

0 引言

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是企業抵御外部風險和維系企業長遠發展的軟實力。中國企業在做大、做強、多元化擴張以及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企業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一直是學者長期關注的熱點話題。圍繞企業的成長性問題,已有文獻分別從宏觀制度環境、政府政策扶持、信貸資金約束、企業自身稟賦等不同維度和視角進行了大量探討,盡管這些內外部因素對于闡釋企業成長的決定機制和影響因素具有重要意義,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和互聯網信息傳播門檻的不斷降低,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未來成長空間的影響日益明顯。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在創造利潤、維護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還要承擔對消費者、社會和環境等利益關聯方的責任[1]??梢哉f,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企業發展的潛在動力。

已有文獻從股東價值主義和管理層自利主義的角度探討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可能對企業行為產生的影響[2],研究發現,企業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能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成長[3]。然而,考慮到在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各種內外部因素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存在巨大差別,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對不同階段的企業成長的影響特征如何,以及在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是通過何種渠道作用于企業成長的,尚未有文獻進行深入探討。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數據,運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和中介效應模型,從企業不同生命周期的視角,探討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并深入分析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是通過何種渠道作用于企業成長的。這一研究將從企業生命周期視角細化和豐富企業成長的相關文獻,為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實現更為持久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一定的啟示。

1 文獻綜述與理論假設

1.1 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影響

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在企業成長與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不可忽視。一方面,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企業追求長期的戰略發展目標,避免陷入短期的利益和違規事件。Samuel & Famiyeh[4]研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顯著提高企業的競爭運營能力和整體組織績效。另一方面,根據資源依賴理論,企業發展優劣是由企業家、員工、股東、供應商、客戶、政府、社區和環境等利益相關者共同決定的。企業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利益相關者的訴求[5],從而為企業發展獲取相應的社會資源和政府扶持。有研究發現,中國民營企業的慈善捐贈在一定意義上可為企業帶來融資便利、政府補助和投資機會等[6],進而促進企業成長。

從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看,處于成長期的企業,根基較弱,其社會資源獲取能力有限,產品和服務的知名度不足。因而處于成長期的企業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有助于建立與政府、供應商、客戶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樹立企業關心、關注社會公益的正面形象,增進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信任和支持力度,從而促進處于成長期企業的成長。同時,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越強,生產劣質品以追逐短期利益的可能性就越低;越有可能提供可信度高的產品和服務,利用產品的質量和差異化優勢,獲取消費者的信賴,進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7]。企業進入成熟期后,已與利益相關者建立了密切的往來和聯系,企業的資金流相對充裕,供應鏈渠道穩定,企業的品牌形象已經確立。在這一生命周期階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以獲取利益相關者的資源和促進產品市場規模擴張的邊際效應逐漸減弱,此時,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逐漸替代社會責任,在擴大產品、服務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以及推動企業更大規模的成長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的成長促進作用可能減弱。而企業進入衰退期后,企業的資金來源渠道趨緊,組織管理效率下降,為了保全生存,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意識薄弱,難以形成企業成長的促進效應。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設H1: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夠促進企業成長,且對成長期企業的影響更為明顯。

1.2 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影響企業成長的內在渠道

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可通過以下兩個渠道實現。

一是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夠吸引投資者關注,緩解融資約束,進而促進企業成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被視作一種利他性的積極信號,在獲得外界尤其是投資者的關注和認可后,對企業的發展也將帶來積極的反饋[8]。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行為具有明顯的正外部性特征,屬于投資者或債權方認定企業是否具備誠信與責任意識的重要信號,甚至可作為企業經營能力和還款能力的評價依據,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的發生,增強資金供給方對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信任度,進而將更多的資金向該類企業傾斜[9]。企業拓寬資金渠道后,其面臨的融資約束困境得以緩解。潘健平等[10]研究發現,企業參與精準扶貧這一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能夠顯著緩解扶貧企業的融資約束。同時,企業社會責任具有累積效應的特征,能夠緩解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程度[11]。而諸多研究已經表明,緩解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能夠顯著促進企業成長[12]。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設H2: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有利于提高投資者關注度,緩解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進而提升企業的成長空間。

二是企業社會責任意識能夠提高企業的創新意愿,進而促進企業成長。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創新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13]。這是因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能夠增強研發人員的安全意識和使命感,減少管理層短視的動機,提高技術創新的意愿。技術創新意愿的提高,可以改變企業的短期收益目標,使企業注重長遠發展,并將更多的資金向新產品研發活動中配置和傾斜,提高企業自主技術和品牌度[14],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企業的成長空間。當然,企業社會責任可能對企業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存在一定的邊際遞減效應。處于生命周期的成長期階段,企業更加依賴新技術帶來的核心競爭力,因而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意識能夠促進企業的創新意愿;當進入生命周期的成熟階段后,企業具備一定的實力、規模和市場占有率,此時,企業的市場競爭意識超越社會責任意識,成為推動企業創新的新動力。陳鈺芬等[15]研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具有倒U型關系,當低于一定的閾值時,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夠促進企業的創新活動。也就是說,在企業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企業具有的社會責任意識能夠激發企業的創新意愿,提升企業的成長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設H3: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夠提高企業的創新意愿,進而提升企業的成長空間。

2 研究設計

2.1 模型設定

為了實證檢驗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基于2011-2021年中國A股上市企業數據,本文設定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如下:

Corgrowi,t01SCRi,tins=1Xsi,t+ziti,t(1)

其中,i和 t分別表示企業和年份;Corgrow表示企業成長;SCR表示企業社會責任;X表示控制變量,zi表示企業固定效應,ηt表示年份固定效應,εi,t為隨機誤差項。

2.2 變量選取

首先,借鑒已有文獻的做法,使用企業營業收入增長率衡量企業成長,其具體計算過程為企業i在第t期末的營業收入值減去第t期初的營業收入值后,再除以期初值,若該數值越大,表示企業成長能力越強。

其次,將和訊網提供的社會責任總評分數據,除以100,作為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情況的衡量指標。

第三,在企業生命周期階段的劃分中,現金流模式法基于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正負組合,衡量了企業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成長速度等特征 [16]。本文使用現金流模式法對企業生命周期進行劃分,并將樣本企業劃分為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3個不同的階段。

第四,借鑒馮學良等[17]的思路,使用上市企業的網絡搜索指數衡量投資者關注度(attention)。借鑒張杰等[18]的做法,運用企業的現金流指標衡量上市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程度(finance),測算公式如下

Financeit=(Profitit+Depreciationit)/Assetit(2)

其中,Profit表示樣本企業利潤總額,Depreciation表示企業折舊額,Asset表示企業資產總額。

使用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衡量企業的創新意愿(rdt)。企業研發投入越高,表示企業對技術創新越重視,企業的創新意愿越強;反之,則表示企業的創新意愿越弱。此處使用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加1后取對數表示。

最后,本文對以下變量進行控制:企業規模(scale),用企業固定資產對數表示;企業年齡(age),用企業當年與成立年份的差表示;杠桿率(lever),用企業總負債與總資產之比表示;固定資產增長率(ppertp),用于衡量固定資產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凈資產收益率(roa),用于衡量企業獲取資金擴大經營的能力;主營業務比率(maibusrtp),用于衡量企業的業務多元化程度;股權集中度(shrholder10),用企業前十大股東占比表示。

2.3 數據來源與說明

3 實證結果分析

3.1 基準回歸結果

表2呈現了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影響企業成長的基準估計結果,模型1和模型2為總體樣本中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影響(總效應),模型3-模型5分別為企業處于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階段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從不加入控制變量的模型1的結果看,企業社會責任每上升1單位,企業的成長能力提升0.346單位,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即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顯著促進企業成長。加入控制變量后,如模型2所示,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促進作用有所下降,但依然顯著為正,表明這一影響關系的穩健性。從企業的不同生命周期看,處于成長期階段的企業社會責任能顯著提升企業的成長能力,而企業一旦進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后,這一影響將不再顯著。也就是說,企業處于急速成長與壯大的過程,承擔的社會責任越多將越有利于企業成長,后文將通過中介渠道檢驗對此進一步解釋。

3.2 穩健性檢驗

為了檢驗估計結果的穩健性,本部分使用營業收入額替換上文營收增長率作為企業成長的測度指標,再次進行回歸。估計結果如表3所示,模型1和模型2為總體樣本中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成長的影響(總效應),模型3-模型5分別為企業處于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階段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從不加入控制變量的模型1的結果看,企業社會責任每上升1單位,企業的成長能力提升0.372單位,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即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顯著促進企業成長。加入控制變量后,如模型2所示,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促進作用有所下降,但依然顯著為正,這一結果與基準結果基本一致。從企業的不同生命周期看,處于成長期階段的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顯著提升企業的成長能力,而處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業,其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并不顯著。這一結果與上文的結果保持一致,證明了結論的穩健性。

4 中介渠道分析

上文已經實證了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顯著提升企業成長能力,且主要影響了處于成長期階段的企業成長,那么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是通過何種渠道對企業成長產生影響的,本部分將借鑒Baron & Kenny[19]的做法,使用中介效應模型實證分析。

4.1 基于投資者關注度與融資約束的中介檢驗

表4呈現了以投資者關注度和融資約束為中介變量進行中介效應模型分析的估計結果。如表4模型1所示,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顯著提升投資者關注度,而馮學良等[17]的研究已證明,投資者關注度有助于緩解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水平;根據上文對融資約束的定義,表4中模型2的結果表明,社會責任承擔能顯著緩解企業融資約束程度,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也就是說,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可以吸引投資者關注度而緩解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程度。表4中模型3-模型5的估計結果顯示,將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和融資約束變量同時加入模型后,對處于成長期的企業而言,其社會責任承擔和融資約束程度的下降能顯著促進企業成長,且均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而對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和融資約束程度下降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并不顯著。也就是說,對處于成長期的企業而言,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在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影響企業成長中,發揮了部分中介效應。

4.2 基于創新意愿的中介檢驗

表5呈現了以企業的創新意愿為中介變量的估計結果。如表5所示,模型1為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創新意愿的影響,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每提升1單位,企業的創新意愿提升0.095單位,且通過了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模型2為將社會責任承擔和創新意愿同時加入模型后對總體樣本企業成長的影響(總效應),結果顯示,社會責任和創新意愿對企業成長的影響系數均大于0,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這說明創新意愿在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影響企業成長中具有部分中介效應。從企業的不同生命周期看,如模型3-模型5的估計結果所示,處于企業成長期的企業,其創新意愿在社會責任承擔影響企業成長中具有部分中介效應;處于企業成熟期的企業,其創新意愿在社會責任承擔影響企業成長中具有完全中介效應;處于企業衰退期的企業,其創新意愿在社會責任承擔影響企業成長中不具有中介效應。也就是說,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在一定程度上會強化創新意愿,進而促進企業成長,但是對不同生命周期的企業而言,這一影響存在差異,隨著企業生命周期的延長,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促進作用存在邊際遞減效應。

5 結論、啟示與展望

5.1 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數據,實證研究發現:第一,企業社會責任承擔能顯著促進企業成長,但從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看,企業社會責任承擔主要對處于成長期階段的企業成長起到了促進作用。第二,企業進入成熟期后,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的促進效應呈現出邊際遞減的特征,即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對于企業成長的影響明顯取決于企業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中的特點。第三,從影響機制看,吸引投資者關注、緩解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以及提高創新意愿是企業社會責任承擔促進企業成長的中介渠道。

5.2 理論貢獻

本文的理論貢獻在于:第一,在理論層面上闡明了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制造業企業成長的影響關系,揭示了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對企業成長的差異性特征。第二,厘清了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影響企業成長的內在機制,即吸引投資者關注、緩解融資約束以及提高創新意愿是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影響企業成長的傳導機制。這一研究將從企業生命周期的角度細化和豐富企業成長的相關文獻,可為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實現更為持久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一定的啟示。

5.3 管理啟示

本文得出的管理啟示:第一,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應當基于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處于成長期的企業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能夠減輕管理層陷入短視化逐利行為的風險,有助于搭建企業積極正面的形象,獲得政府部門、銀行信貸、投資者和消費者的關注,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助力企業成長。企業進入成熟期階段后,應當強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化競爭水平,不斷通過技術迭代、理念升級,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以拓展企業發展空間。第二,就企業成長而言,應當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資平臺,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資金供給方與需求方的信息匹配率,真正為有較大成長潛力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減少因融資約束限制企業成長的現象。第三,應當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強度,鼓勵企業依靠技術創新與迭代提高新產品產值和服務質量。

5.4 研究不足與展望

本文探討了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成長效應的影響,但這一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缺少對企業社會責任承擔邊界進行更細致的量化,即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邊界是什么。未來可以對此進行深入研究,量化分析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企業承擔何種類型的社會責任,以及承擔社會責任的范圍、邊界和大小,即找到企業成長過程社會責任擔當效應的臨界值,以更好地助力企業成長。

參考文獻:

[1]SIEGEL M 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theory of the firm perspectiv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 26(1): 117-127.

[2]陶欣欣,江軒宇,謝志華,等.社會責任履行影響企業勞動投資效率嗎[J].會計研究,2022(6):120-133.

[3]肖紅軍,陽鎮,凌鴻程.企業社會責任具有綠色創新效應嗎[J].經濟學動態,2022(8):117-132.

[4]SAMUEL, FAMIYE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s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J]. 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2017,13(2): 390-406.

[5]FLAMME R C. Do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lead to superior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approach[J]. Operations Research,2017, 57(3): 201-204.

[6]戴亦一,潘越,馮舒. 中國企業的慈善捐贈是一種“政治獻金”嗎?——來自市委書記更替的證據[J]. 經濟研究, 2014, 49(2): 74-86.

[7]RUI A, KOSKINEN Y, ZHANG 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risk: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J]. Management Science,2019, 65(10): 4451-4469.

[8]GHOUL S E, GUEDHAMI O, KWOK C, et al. Do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ffect the cost of capital?[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1, 35(9): 2388-2406.

[9]GOSS A, ROBERTS G S.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cost of bank loan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1, 35(7): 1794-1810.

[10]潘健平,翁若宇,潘越.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共贏效應——基于精準扶貧的視角[J]. 金融研究,2021(7): 134-153.

[11]花擁軍,王冰,李慶. 企業社會責任、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融資約束——基于社會責任“累積-保險”效應的研究視角[J]. 南方經濟,2020(11): 116-131.

[12]俞鴻琳. 關系網絡、商業信用融資與民營企業成長[J]. 經濟科學,2013(4): 116-128.

[13]吳迪,趙奇鋒,韓嘉怡. 企業社會責任與技術創新——來自中國的證據[J]. 南開經濟研究, 2020(3): 140-160.

[14]鄧向榮,馮學良,李仲武. 網絡關注度對企業創新激勵效應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的實證分析[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20(9): 93-106.

[15]陳鈺芬,金碧霞,任奕. 企業社會責任對技術創新績效的影響機制——基于社會資本的中介效應[J]. 科研管理,2020, 41(9): 87-98.

[16]HASAN M M, CHEUNG W K. Organization capital and firm life cycle[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7, 48: 556-578.

[17]馮學良,李仲武,鄧向榮. 網絡關注度與企業成長——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視角[J]. 當代經濟科學,2021,43(5): 128-140.

[18]張杰,蘆哲,鄭文平,等.融資約束、融資渠道與企業R&D投入[J].世界經濟,2012,35(10):66-90.

[19]BARON, KENNY.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86, 51(6): 1173-1182.

(責任編輯:吳 漢)

猜你喜歡
企業成長企業生命周期融資約束
基于生命周期視角下的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創業生態系統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農戶融資約束的后果分析
海爾集團財務戰略選擇
海爾集團財務戰略選擇
融資約束:文獻綜述與啟示
盈余質量對投資效率影響路徑的理論分析
企業家精神和創始人關系文獻綜述
基于企業生命周期案例推理財務危機預警方法
基于集成創新的企業成長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