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

2024-02-21 19:47余蘇丹趙杰
英語學習 2024年1期
關鍵詞:新詞匯語境單詞

余蘇丹 趙杰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多個領域引發了創新性的變革。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Generative AI、GenAI或GAI)是一種通過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模擬人類學習和創造過程的先進技術。在工作原理上,生成式人工智能首先通過大量數據訓練,學習特定領域(如語言、圖像等)的模式和結構,并基于這些學習到的模式自主生成新的實例。作為一種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模仿人類語言運用和理解能力的獨特性,為語言學習開辟了嶄新的途徑。在英語詞匯學習的具體實踐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僅具備生成大量語境相關例句的能力,還能根據學習者的實際水平和進度提供學習資料和反饋,從而極大地提升了學習過程的豐富性和適應性。

詞匯是表達思想和進行有效溝通的基礎,詞匯學習對于提高英語水平至關重要。然而,英語的詞義有很大的流動性,會隨著上下文的具體情景派生出新的含義和復雜的感情色彩,學習者往往感到不易捉摸(李賦寧,1964)。在非英語環境中學習英語,學生往往缺乏充足的語言實踐機會。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學生會脫離實際語境,孤立地記憶單詞。這種詞匯學習方式不僅會阻礙學生準確掌握詞義和用法,也容易導致學習內容遺忘(羅少茜等,2016)。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語言學習中的應用潛力巨大(Anders,2023),尤其在英語詞匯學習中表現突出。以下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詞匯學習中的主要應用方式:

1. 個性化學習材料生成: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能夠根據學習者的水平和興趣定制化地生成例句、故事或對話,使學習內容更加貼近學習者的需求,提高學習效果。

2. 互動式學習體驗:學習者可以通過與AI聊天機器人的實時互動,在對話中練習新詞匯的使用,并獲得即時反饋和糾正,增強學習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3. 語境化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夠考慮詞匯的語境使用,為學習者提供在不同情境下的詞匯應用示例,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詞匯的用法和含義,提高學習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4. 動態學習路徑調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據學習者的進度和反饋,動態調整學習計劃和難度,確保學習內容既具挑戰性又不會過于困難,從而更好地實現個性化學習。

本文將從英語詞匯學習的四個核心要素——詞匯的認知、理解、記憶和運用出發,闡述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詞匯學習效率和質量。

詞匯認知是指學習者對新詞匯的初步感知和識別過程。在這個階段,學習者通過視覺或聽覺接觸到新詞匯,并開始對這些詞匯形成最基本的認識。這包括對詞匯的拼寫、發音、基本意義的識別,以及能夠在聽力或閱讀材料中辨認出這些詞匯。詞匯認知是詞匯學習的第一步,為后續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運用打下基礎。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常常使用黑板、教學課件以及教材中的詞匯表作為詞匯教學的工具。然而,這些工具往往缺乏豐富性和吸引力,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創設認知情境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利用其開發更具吸引力的詞匯認知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和形象的詞匯學習與認知方式。

教師可在ChatGPT、文心一言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中輸入相關提示語(prompt),快速獲得與詞匯相關的對話內容和圖片,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詞匯。例如,教師可輸入提示語“Use ‘vocation season, band, found, all kinds of, flag, have off’ to form a short conversation with simple words about holiday life. It includes six sentences.”即可得到包含目標詞匯的對話。隨后教師可以在搜索引擎上輸入關鍵詞,快速找到與對話內容相關的圖片。教師也可以將提示語“Create the picture according to the conversation.”輸入DALL-E(可以根據書面文字生成圖像的人工智能系統)的對話框,即可生成與對話內容相匹配的圖片(如圖1所示)。

圖 1. 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生成的對話及圖片(紅字為關鍵詞,下同)

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將詞匯學習與文段和圖片相結合,幫助學生拓展詞匯認知方式。以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上冊Module 10 Unit 1為例,教師可以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包含本單元新詞匯的文段,文段可以是故事、笑話、詩歌等。之后,教師將文段內容輸入DALL-E的對話框生成圖片(如圖2所示)。圖文互動將詞匯應用于實際語境中,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詞匯。

圖 2. 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生成的內容及圖片

教師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轉化文本內容的呈現形式,如將課文的文字內容轉化圖片,以繪本形式呈現,使詞匯呈現方式更富有趣味性。以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上冊Module 6 Unit 2為例,教師可以將課文內容逐段輸入DALL-E的對話框來生成相關的連續性圖片,進而制作成繪本(如圖3所示)。繪本使學生更加直觀、生動地理解詞匯的含義和用法,從而提升詞匯認知效果。

圖3. 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生成的繪本內容

詞匯游戲(如詞義匹配、猜謎語、圖片詞匯配對等)作為一種常見的語言學習活動形式,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詞匯的認知和記憶。這種活動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和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詞匯學習過程變得生動和愉悅。詞匯游戲提供了多樣化的詞匯復現方式,有助于學生不斷鞏固并在特定語境中加以運用,從而能進一步強化對詞匯的理解和掌握。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輔助教師設計各種類型的詞匯游戲活動。例如,教師想以猜謎語的方式呈現新詞匯volunteer,那么在系統中輸入提示語“Guess riddles about the word ‘volunteer’.”即可得到關于該詞的謎語“I am not paid, yet I work. I offer my services out of kindness or for a cause. What am I?”。

詞匯理解是指對詞匯含義、用法以及在不同語境中的應用的深入了解和認識。這不僅涉及記住基本的詞義,還包括掌握詞匯在不同情境下的變化、在上下文中的應用、不同的詞性與結構、常見搭配以及詞匯可能包含的特定文化意義或情感色彩等。傳統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過度強調直接記憶,忽視在實際語境中的應用和深層理解的問題,由此導致學生難以把握詞匯在不同情境下的具體含義和準確用法。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輔助詞匯教學時不僅能提供詞匯的基本含義,還能展示該詞在不同上下文中的使用方式,解答有關詞匯用法的復雜問題,如詞匯在特定語法結構中的作用或在不同文化和語境中的特定含義。這為詞匯理解提供了更為便捷和高效的途徑。以詞匯victory為例,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輸入提示語“Please provide the definition of ‘victory’. And provide synonyms, antonyms, and examples of its usage in a sentence. Contextualize the word ‘victory’: You can use the ‘victory’ in a sentence, or to provide examples of its use in different contexts. You will give m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victory’ is used.”,可獲取victory的詞義、詞性與結構、同義詞與反義詞以及上下文應用等內容;輸入提示語“I want to know the usual ways to use ‘victory’ and its phrases. I want to learn about common phrases with ‘victory’ and how they change the meaning.”可獲取victory的相關搭配;輸入提示語“I also want to know what ‘victory’ means in culture and feelings. I want to understand what special meaning or feeling ‘victory’ has in different cultures.”可獲取victory一詞所包含的文化及感情色彩信息??梢娚墒饺斯ぶ悄芟到y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理解新詞匯的效率。此外,教師還可以與生成式人工智能探討新詞匯的教學方法,它將根據教師提供的學生水平信息提出相應的詞匯理解策略。如果呈現的內容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可以使用提示語“Please use very simple words to tell me.”進行調整。

提高詞匯理解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準確地使用語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助于教師更有效地開展詞匯教學,也有助于學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詞匯,提高語言能力。

詞匯記憶是指通過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來幫助記憶詞匯的過程。這些方法包括聯想記憶、語境記憶、重復記憶等。學生常常孤立地記憶單詞,缺乏聯想記憶。教師可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獲取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和需求,精準地識別出學生在詞匯記憶中的難點,從而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實現因材施教。以下將例析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強化詞匯記憶的路徑。

語音是詞匯學習的基本屬性,如果不掌握單詞的語音結構就難以在聽的過程中識別出這一單詞,更難以順利說出來。語音環是與單詞的讀音直接相關的工作記憶成分,它的首要功能在于對新詞進行語音編碼,以便于學習者把它們儲存在長期記憶之中(崔剛,2021)。換句話說,對于新詞語音結構的長期記憶要看語音環中是否具有足夠的關于該語音范式的表征。教師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獲取與新詞相關的語音范式表征。如通過提示語“Find five common and simple words that have a similar pronunciation to ‘mistake’ with the /e/.”便可得到與mistake有相似語音結構的make、cake等詞匯。通過這些與目標詞匯相關的語音和拼讀資源,教師可以不斷引導學生建立字母和發音之間的關聯,幫助學生掌握詞匯發音的規律,建立一種音與形的對應關系,在語音環中建立該語音范式表征,從而做到見形能讀,聽音能寫。

詞根詞綴記憶法是被廣泛采用的詞匯記憶方式,分析單詞的詞根和詞綴能幫助學生理解單詞的構成和深層含義,使記憶更為牢固。以technology一詞為例,教師可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分解單詞的詞根詞綴(見圖4),然后通過提示語“Give me examples of words with the root ‘tech-’”或者“List words that end with ‘-ology’”尋找具有共同詞根或詞綴的單詞,教師也可以探討詞根詞綴的語源和用法,如輸入提示語“Explain the origin and use of the suffix ‘-ology’”。

圖4. 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對詞根詞綴的分解示例

利用工作記憶的組塊效應能有效提高記憶效率。因此,以詞塊為單位記憶單詞的效果要遠好于以字母為單位、逐一拼寫的記憶方式。仍以technology為例,為收集更多相關詞塊,教師輸入提示語“Provide me some phrases with ‘technology’.”即可生成technology revolution、emerging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wearable technology等相關詞塊。這種做法不僅節省了教師搜集資料的時間,而且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還能給出指定詞匯的不同用法,幫助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理解和記憶這些詞匯。

4. 輔助聯想記憶?

聯想記憶能夠幫助學生關聯詞匯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場景或經歷,從而使詞匯記憶變得輕松有趣。教師可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給出特定單詞的聯想建議,如“For the word ‘electronic’, can you give me some associative memory ideas?”。教師還可給出不同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得到個性化的聯想建議,如“I love great inventions. Can you use the words ‘technology, electronic, mail, powerful, memory, instructions, development’ with my interest in great inventions for associative memory?”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提供的視覺聯想圖片,幫助學生加強詞匯記憶。

頻率和復現是記憶單詞的兩個關鍵要素(Zwier & Boers,2023)。記憶詞匯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是有意義且實用的(汪榕培、王之江,2008)。對于單詞、詞塊等語言材料的記憶不能單純靠多次的重復,而要對學習材料進行精細化處理,通過工作記憶的加工處理功能實現深層加工。教師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編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含有新詞匯及相關主題的對話或文段,提高詞匯復現頻率。例如,輸入提示語“Use words ‘message, hear from, carry, wear, jeans’ to form a short conversation with simple words about daily life. It includes eight sentences.”可生成限定長度的相應對話文本;輸入“Use words ‘discuss, eastern, man-made, wonder, natural, though’ to form a short passage with 120 words. You need to remember that these six words need to be repeated three to four times in the passage. The passage is about wonders of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passage must be appealing. Level: at an easy level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即可生成一篇與單元主題緊密相關、目標詞匯復現頻率高的短文。這種方法不僅能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而且能通過實際應用場景幫助學生加強詞匯記憶。

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新詞匯的記憶,教師還可輸入提示語“Text: … ; Please change the text into an easy poem. At the same time, I hope to see these words of the text within the poem: …”,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將文段改編成詩歌,并要求保留特定的目標詞匯。同樣,教師還可以改變提示語,生成不同題材、體裁的文本,通過多樣的詞匯復現方式,幫助學生開啟多種記憶通道、強化詞匯記憶(斯普倫格,2005)。

傳統詞匯學習方法存在脫離語境、缺乏互動性、與現實生活脫節、忽視學生個性化需求和評估方式單一等問題,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彌補這些不足,顯著提升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使詞匯學習更加高效、便捷和實用。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夠提供模擬的實際語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詞匯。其次,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較好的互動性,可提供即時反饋和糾正,能幫助學生更準確、更有效地運用詞匯。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可豐富學生運用詞匯的場景。以下將例析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學生詞匯運用能力的路徑。

教師可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設計詞匯練習,將新詞匯有效整合進練習中,引導學生準確提取和使用。例如,教師可輸入提示語“Create an article that includes the words... and the theme…”,生成一篇涵蓋單元目標詞匯、符合單元主題的文章,之后繼續輸入提示語“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rite four questions to test whether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passage or not .”即可得到圍繞該文章且包含目標詞匯的相關問題,從而形成一篇完整的閱讀練習。

教師還可以讓系統生成短文填空的詞匯練習,如輸入提示語“Words: height, magical, sheep, hat, scissors, wool. Topic: Australia. I want you to act as a fill in the blank worksheet generator for students learning the above topic. Your task is to create a short passage, the student’s task is to fill in six blanks from the topic. The passage should be grammatically correct and appropriate for students at a primary level. Your worksheets should not include any explanations or additional instructions, just a short passage and word options.”。以此類推,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提示語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編制與單元主題相關的完形填空、詞語轉換等練習。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先給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提供題型示例,以便系統獲取題型難度、命題特點和出題要求。如果教師覺得題目難度偏高或偏低,還可以通過提示語進行相應調整。

工作記憶的主要編碼方式是言語聽覺編碼(崔剛,2021),可見聽力有助于詞匯記憶。教師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將目標詞匯整合成聽力文本,再轉為口播模式,讓學習者通過聽力活動運用詞匯。如教師輸入提示語“Use the words ‘discuss, thinker, wise, review, influence’ to form a short passage with very simple word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is about great books. Words:150 words.”生成文本,然后使用HeyGen插件(AI視頻制作工具)將文本內容轉化為口播模式并設計相應的聽力活動。

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往往缺少真實的語言交流情境,這會妨礙他們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進行互動式對話,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上述缺陷。具體來說,學生可以嘗試使用所學新詞匯與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對話,系統會提供自然、流暢的回復,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詞匯。生成式人工智能還可以提出問題或創造情境,鼓勵學習者使用特定的詞匯。例如,互動平臺Voice Control可以根據學生的輸入給出貼近實際交流的回復,從而創造一個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此外,它還能主動提出問題或構建特定學習情景,鼓勵學生使用特定詞匯。當學生出現詞匯誤用時,它還能提供及時的糾正和解釋,幫助學生發現錯誤并學習正確的用法。這不僅增強了學習的動態性,而且創造了一個安全、輕松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在使用詞匯時自由地犯錯并得到及時的糾正和解析。在這種真實的語言交流中,學生能不斷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掌握,取得持續的進步。

教學中,教師常通過寫作來評估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但作文批改費時費力,在這種情況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即時反饋功能可以有效提供幫助。例如,教師可布置一項寫作任務,要求學生運用目標詞匯撰寫短文。寫作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將習作(如圖5所示)粘貼到對話框中,并輸入提示語“Please analyze the grammar, spelling, vocabulary usage, and style of the writing and give me feedback.”,生成式人工智能便可自動識別學生所上傳習作圖片中的文本并進行分析,分析完成后有針對性地提供有關語法、拼寫、詞匯使用和寫作風格的反饋(如圖6所示)。這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批改壓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評價的效率和針對性。這種即時反饋,有助于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不足并進行改進。這樣的互動不僅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還提高了學習過程的參與度和動態性。

圖5. 學生習作(原圖)

圖6. 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生成的作文反饋(節選)

綜上所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英語詞匯學習中具有多方面的優勢,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全新、高效的學習途徑。通過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富有互動性的學習方式和即時反饋,生成式人工智能將詞匯的認知、理解、記憶和運用相互融合,層層遞進,不僅提升了詞匯學習效率,更讓詞匯學習過程充滿趣味性和實用性。

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日益精進和教育需求的持續增長,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語言教育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必將不斷深化,引領更多創新發展。為了更好地發掘這一技術的潛力,教育工作者、學習者以及技術開發者需要共同合作,探索更高效和更有針對性的應用策略。同時,持續的研究和反饋將是優化生成性人工智能工具性能和用戶體驗的關鍵。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輔助英語詞匯學習時,我們建議教育者和學習者關注個性化的學習路徑設計,充分利用生成的數據和反饋來不斷調整和優化學習策略。我們還應當強調培養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確保技術應用與教育目標的緊密結合。

Anders, B. 2023. ChatGPT AI in education: What it is and how to use it in the classroom [M]. Canada: Sovorel Publishing.

Zwier, L. J. & Boers, F. 2023. English L2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teaching: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pedagogy [M]. New York, NY: Routledge.

崔剛. 2021. 外語學習的心理與神經理論[M]. 南寧: 廣西教育出版社.

李賦寧. 1964. 有關英語詞匯的某些問題[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 3—7

羅少茜, 趙海永, 邢加新. 2016. 英語詞匯教學[M]. 南寧: 廣西教育出版社.

斯普倫格. 2005. 腦的學習與記憶[M].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腦科學與教育應用研究中心, 譯.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汪榕培, 王之江. 2008. 英語詞匯學[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本文系2023年度安徽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深度融合應用研究”(課題編號:AH20230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廣東省佛山市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

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小學英語教研員,中學高級教師。

猜你喜歡
新詞匯語境單詞
單詞連一連
看圖填單詞
新詞匯研究及其在中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看完這些單詞的翻譯,整個人都不好了
電視節目主持人網絡新詞語應用法則初探
語言學習中語境化的輸入與輸出
跟蹤導練(三)2
論幽默語境中的預設觸發語
話“徑”說“園”——來自現象學語境中的解讀
網絡英語新詞語與社會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