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對新聞輿論監督工作的要求

2024-02-21 21:20王海波
今傳媒 2024年2期
關鍵詞:建設性時代性持續性

王海波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聞媒體要做到在實踐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基本遵循。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人民日報》“長江禁漁”系列報道為例,分析了當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對輿論監督報道的具體要求,提出新聞輿論監督應做到緊貼時代、服務大局、科學規范、公正有益、持續有效,旨在為輿論監督報道提供可參考的模式范例,進一步豐富輿論監督報道的理論研究。

關鍵詞:新聞輿論監督;時代性;科學性;建設性;持續性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2-0001-05

基金項目:2021年度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內蒙古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現狀與發展研究”(2021NDB16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痹邳h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在新聞工作領域,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就要堅持以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來指導新聞輿論工作,因為“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1]。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成果,“要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就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尤其是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為基本遵循,不斷改革創新、發展進步,從而更好地服務新時代、助力新征程?!盵2]

輿論監督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重要社會作用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地區新聞工作會議上強調:“新聞工作者要把握時代的脈搏,認識新聞的作用,要看到新聞事業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擔負著反映輿論、引導輿論的一個重要任務?!盵3]完成好新聞工作的這項任務,就要全面認識新時代新聞輿論監督工作的要求。

新聞輿論監督是“人民群眾通過新聞媒體,對國

4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監督的行為”[]。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力量,雖然它不具備法律強制力,但是通過新聞媒體對社會現象的報道、對社會問題的反映,其柔性監督的力量不可小覷。因此,新聞媒體在報道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關注民生熱點,堅守依法監督、準確監督、科學監督和建設性監督等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調研時強調,人民日報是黨的陣地,全黨全國人民都從人民日報里尋找精神力量和“定盤星”[5]?!度嗣袢請蟆吩谳浾摫O督報道方面的成功經驗為當代媒體提供了典范,獲得中國新聞獎的通訊作品《長江禁漁,為何還有禁而不止的現象》和此后的系列相關報道是報紙輿論監督報道中較為典型的案例(下文簡稱“長江禁漁”系列報道),成功示范了當代媒體應該如何遵循新聞輿論監督的相關要求。本文以“長江禁漁”系列報道為例,分析當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對新聞輿論監督工作的具體要求。

一、服務工作大局,回應輿論熱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盵6]其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要求新聞媒體必須堅持為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服務。

(一)選題要圍繞黨和國家工作重心

在選題方面,輿論監督報道要盡可能抓住黨和政府重視、人民群眾關心的話題。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出發,認真研究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圍繞工作重心進行選題?!度嗣袢請蟆贰伴L江禁漁”系列報道是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題報道,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盵7]《人民日報》“長江禁漁”系列報道正是準確把握了黨和國家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政策,了解了生態文明建設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才重點選擇和策劃了這一主題。

(二)選題要積極回應輿論關注焦點

輿論監督報道的選題應滿足社會現實需求,關注群眾關心、反映強烈的社會問題,通過調查分析開展選題策劃,即選題要具有時代性、重要性和緊迫性?!伴L江禁漁”系列報道既有長江生態環境日益嚴峻、國家實施“禁漁令”的特殊歷史背景,又有群眾集中反映問題的緊迫現實性,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長遠利益?!度嗣袢請蟆窚蚀_把握了國家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環?!钡确结樥?,及時回應了群眾關心的環保問題,緊緊抓住“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使命要求,為進一步完成采訪報道任務打下基礎。這一選題體現了媒體的黨性和人民性統一,保證了選題方向的正確性。

二、秉持科學原則,報道準確規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同時發表批評性報道要事實準確、分析客觀?!盵8]在新聞輿論監督中要做到事實準確、分析客觀,就必須深入一線,實地開展調查研究,掌握大量真實資料,用事實說話。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這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具有的工作作風……調查研究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功”[9]。因此,從工作方法上看,新聞工作者必須掌握調查研究、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新聞輿論監督還要科學掌握新聞報道的方式方法、時機節奏等,及時評估報道后將產生的社會效果,不能片面追求報道的轟動性而不考慮所產生的影響。

(一)深入新聞現場,掌握第一手信息

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確報道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盵10]要做到新聞報道真實準確,新聞工作者必須練好調查研究的基本功,深入新聞一線,掌握準確、權威的事實。雖然很多輿論監督類報道的線索都來源于群眾的主動反映,但媒體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必須進行調查核實,確保報道內容準確、全面、深入。

例如,《人民日報》記者收到群眾反映,長江沿岸仍存在非法捕撈現象,記者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親自到長江沿岸實地采訪,盡管采訪調查受到疫情、汛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困難重重,但通過加強與湖北、江蘇、安徽等分社的聯動協作,同退捕漁民、飯店老板、農貿市場商販等廣泛交流,并深入采訪相關省、市的農業農村(包括漁政)、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獲得了大量一手材料。根據采訪調查到的真實情況,記者撰寫了報道《長江禁漁,為何還有禁而不止的現象》,實地采訪過程中既印證了群眾反映的問題,又發現了禁漁工作出現的新情況,確保了輿論監督的全面、客觀、準確。

(二)依法進行監督,規范報道行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11],這是每個新聞工作者要牢記的社會角色定位。新聞輿論監督通常涉及到違反國家政策或法律法規的現象,媒體和新聞工作者要認清自己在整個輿論監督報道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擺正自己的位置,同時注意規范報道中的行為。

1.依法行使權利,找準角色定位。在輿論監督類報道中,新聞工作者要依法開展輿論監督,依法行使采訪權、監督權,不能認為自己擁有輿論監督的權利就可以給監督對象及其行為定性或定罪。新聞工作者不是執法者,而是觀察者、記錄者,在此基礎上完成“傳播者”“推動者”“守望者”的任務,一定要防止媒介審判等各類現象產生。此外,更不能出現威脅、恐嚇、敲詐采訪對象等各類違法行為。

2.規范報道行為,慎用暗訪方式。公開的采訪可能會遭到采訪對象拒絕,而暗訪的方式容易使采訪對象放松警惕,記者能夠采訪到更多素材,所以在輿論監督報道中越來越受到新聞界的青睞。但“部分記者的暗訪行為,經常游走在合法與非法的邊緣。因此,記者應明確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受法律保護的,哪些行為是禁止的、不受法律保護的?!盵12]在《長江禁漁,為何還有禁而不止的現象》這篇報道中,記者也使用了暗訪的方式,假扮消費者在魚市進行采訪,但采訪行為嚴謹規范,未發生違法事實。采訪中記者發現非法售賣江鮮的人員非常警惕,不會直接在市場上售賣,因此輾轉打聽到他們的電話,通過撥打電話、發送微信的方式了解到這些外地魚販依然可以售賣禁止捕撈的江鮮以及具體價格等信息。

3.保護信源信息,遵守職業道德。在輿論監督類報道中,新聞工作者還要注意保護信源信息,尤其是向媒體提供線索和舉報信息的人員,在報道中要通過打馬賽克、化名等方式保護他們的隱私權和人身安全,這也是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要求。例如,《長江禁漁,為何還有禁而不止的現象》未將舉報人姓名詳細披露,而是使用“舉報人邢先生回憶”等方式進行報道,體現了工作的專業性和嚴謹性。

(三)科學開展報道,積極引導輿論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做好輿論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時、度、效’”,他在福建寧德地區新聞工作會議上曾針對新聞輿論監督工作指出,“特別要注意不應把批評的矛頭對準那些群眾有意見而我們工作中因限于目前條件、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上。要讓人民知道,黨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盵13]輿論監督類報道話題熱度較高,涉及面較廣,如果不能把握好報道的時機、尺度和效果,不僅容易將社會輿論引向極端,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也不利于問題的合理解決。

首先,輿論監督報道要掌握好時機和節奏。輿論監督報道應該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既要關注輿論熱點,又要配合國家相關工作開展的節奏,不能一味求新求快。新聞報道非常注重時效性,這個“時效性”中既包含及時、快速的一面,也包含時機性、時宜性等方面?!拜浾撘龑б芯珳实臅r機觀念和適宜的節奏觀念,要盡可能選擇對引導輿論有利的最佳時機,運用恰當的報道節奏來發布新聞和引導輿論?!盵14]關于“長江禁漁”系列報道,《人民日報》的記者接到舉報后沒有立即去采訪,而是在“禁漁令”實施半年后才開展一線調查采訪工作,一方面,考慮“禁漁令”在實施一定的時間后才能看到具體的效果以及是否存在問題;另一方面,留給記者充足的時間收集相關材料。如果記者急于采寫報道,對事件了解不夠全面深入,很難使報道引起關注,也難以達到推動問題解決的效果。因此,在報道類似社會疑點和難點問題時,新聞工作者要有緩一緩的意識,等事實或問題發展更加完整,調查更加全面再做出報道。

其次,輿論監督報道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胺执缇褪撬?,度的把握是輿論引導的大學問,精心把控、精準拿捏,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宣傳報道才能取得理想效果?!盵15]在具體的報道中,對非法捕魚禁而不止的現象,《人民日報》記者通過多方調查,了解到現象背后的原因,如調查執法中遇到的難題、漁民退捕后生計艱難的情況等,不僅為解決“長江禁漁,禁而不止”問題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一手信息,同時也引導讀者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這一問題。

第三,新聞輿論監督要注重實際效果,這個效果不僅僅是“閱讀量、點擊率”,更應該從群眾的態度和口碑,從實際工作的解決力度和成效上看。具體來說,要著重從輿論導向方面去把握,要看輿論監督報道的整體社會效果,從是否有利于黨和國家的工作開展、是否有利于群眾對黨和國家工作的理解和認識、是否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等方面去衡量。

三、立足建設監督,確保報道公正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輿論監督的出發點應該是積極的、建設性的。監督的重點應該針對那些嚴重違反黨和國家重大政策以及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重大問題,要抓典型事件。揭發的事實,務求準確。涉及黨的一級組織和政府的批評,要持慎重態度,不能先入為主。要深入調查,多方聽取意見,得出合乎事實的結論?!盵16]這一重要論述對新聞輿論監督工作的建設性、典型性、準確性、平衡性等均做了具體闡釋。

(一)立足建設監督,促進問題解決或工作改進

新聞輿論監督報道應及時回應輿論關注熱點,以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為目的,使輿論監督具有建設性意義。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在新聞報道中無論是負面事實的曝光或是批評意見的提出,都不能出于惡意、有失公正,警惕出現單純追求刺激以贏得市場、罔顧社會效益的做法。對負面問題的曝光,應通過調查研究,做到實事求是,以事實為基準,查找問題之源頭,找出問題之所在,為最終解決問題提供有用的信息、營造有利的輿論氛圍。

例如,2020年6月29日,經過記者實地調查采訪,《人民日報》刊發《長江禁漁,為何還有禁而不止的現象》,并同步發布于互聯網平臺,諸多媒體轉載轉發,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報道不僅回應了社會關切,還以調查結果印證了讀者的舉報,并且在報道中提供了詳細、全面的事實信息,很多網民閱讀后都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報道也引起了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的重視,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等部門就長江禁捕退捕行動作出表態,長江沿岸各省相關部門積極加強和改進工作。

(二)報道要確保平衡公正

任何重大問題的出現、負面現象的形成,均與多種因素關聯或涉及多方利益,記者在報道中要深入調查各類成因、關注各方的信息和意見,保證報道的平衡性,為解決社會問題和改進相關工作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

《長江禁漁,為何還有禁而不止的現象》在揭示違法捕魚禁而不止現象的過程中,不僅讓讀者了解了舉報人、魚販、飯店老板以及漁政、公安等部門各方面的信息意見,還介紹了漁民在禁漁后的生存情況,反映出漁民雖有補貼但生活較為困難,如何吸納再就業成為禁漁期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這種方式不僅使報道更加客觀公正,也為解決問題提供了全面的視角、完整的信息,使輿論監督具有建設性意義。

四、持續跟蹤報道,形成輿論閉環

輿論監督類報道極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市場因素的影響下,越是關注度高的話題,媒體越是趨之若鶩;而輿論熱度一過,部分媒體卻不再關注事件的進展。只顧經濟效益,忽略社會效益的做法是部分媒體應該反思和警惕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盵17]在輿論監督類報道中,新聞媒體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對報道的問題或事件的進展情況持續關注,推動問題的最終解決。

(一)有步驟、有節奏地跟蹤調查,做到監督張弛有度

社會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并不一定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媒體要有步驟地跟進事件進展,給事件相關方解決問題的時間和機會,并為解決問題創造積極條件、營造有利氛圍、提供有益信息,注意掌握監督報道的節奏,做到張弛有度。

(二)有耐心、有恒心地采寫報道,做到監督切實有效

輿論監督報道不僅要引起社會關注,更應重視報道的正面社會效果,即監督要切實有效。對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緩解的社會問題,媒體要有打持久戰的恒心和耐力,以產生實效為最終目標。媒體在長期的調查報道中經常會遇到話題逐漸冷卻、輿論關注度降低等問題,甚至遇到各種困難、阻力,但監督報道務必堅定方向、持之以恒,適時讓話題回到公眾視野,督促問題的解決和工作的改進,同時要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的問題,切忌“虎頭蛇尾”“三分鐘熱度”。只有監督見實效,才能讓群眾放心,使輿論一直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形成輿論閉環。

例如,在《長江禁漁,為何還有禁而不止的現象》發表后,《人民日報》在讀者來信版面連續刊登兩篇跟蹤報道《讓“禁漁令”落地有聲》《如何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2020年11月,《人民日報》又刊發了《大江大河·關注長江禁漁》系列報道5篇。2021年,《人民日報》仍針對這一主題發布新聞、時評等作品,使讀者完整了解了禁漁問題的后續解決情況,同時也形成了持續的輿論關注度,有利于禁漁相關問題的逐步解決,也有利于群眾增強信心。

五、結 語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盵18]因此,在實踐中,新聞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意義,“在加強輿論引導工作的同時,還要重視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19]。

作為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輿論監督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充分認識到“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20],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科學規范、公正有益、持續有效,維護公眾的監督權,保障社會公共利益,才能完成新聞輿論工作的使命,提升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參考文獻:

[1][20] 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84+188.

[2] 季為民,葉俊.論習近平新聞思想[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8(4):5.

[3][9][13][16][19]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83+86-88.

[4] 《新聞學概論》編寫組.新聞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175.

[5] 呂尚.人民網評:如何理解“從人民日報里尋找‘定盤星’”[EB/OL].http://opinion.people.com. cn/n1/2016/0222/c1003-28139824.html,2016-02-22.

[6][7][8][11][18]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1-333+394.

[10] 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N].人民日報,2016-2-20(01).

[12] 劉萬永.調查性報道[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109.

[14]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二講》編寫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二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93.

[15] 人民日報評論員: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223/c1003-28141033.html,2016-02-23.

[17] 習近平.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85.

[責任編輯:武典]

猜你喜歡
建設性時代性持續性
時代性來源于現實的生活
強化詩詞用詞的時代性
云創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持續性學習機制
詩詞的時代性
輿論監督報道要注重“建設性”
建設性輿論監督:讓公共治理的“大樹”免遭“蟲蛀”
推進社會治理:建設性輿論監督新探索
持續性迭代報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為例
捕捉時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純凈的心寫純凈的人
關注持續性感染,提高生活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